登陆注册
34308800000017

第17章 龙套印痕(17)

尽管我一向给自己定位为儿童文学评论队伍里的散兵游勇,不是专业评论工作者,但不管怎么说,毕竟与儿童文学批评打了多年交道了。对这项工作,多少还是有些体会的,这就是我在《谈儿童文学》一书序言中写到的,后来又在南京召开的全国儿童文学创作会议上谈到的三点:一要丰富学养,不要不学无术;二要厚积薄发,不要急功近利;三要有胆有识,不要畏首畏尾。这可说是我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但如今实际达到的可能相距甚远。

改善文学批评生态,树立良好批评风气,已成了当今文坛的一个热门话题。我响往、赞美与人为善、实事求是、入情入理的文学批评。在这次座谈会筹划之初,我曾向会议组织者提出:热切希望这次会直率地谈谈我在儿童文学评论上的成败得失,即不光谈成就和特色,也要谈欠缺和不足;并期望这次会能对发扬优良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风气有所促进。我感到,会上对我鼓励、赞扬的话还是多了点,不讲情面、直言不讳的批评还是少了点。也许这是对我这样一个逐渐淡出儿童文苑的八旬老人笔下留情,留有余地。相信我吧,我还是有着倾听尖锐批评的雅量的。竭诚欢迎朋友们会内会外、当下或今后继续不吝批评指教。谢谢!

2011年8月

我赢得25年美好时光

搬来安外东河沿8号楼已将近25年了。搬家前三四个月,我被协和医院确诊患上令人忧虑的鼻咽癌。

1988年1月11日,那是严寒季节一个阴暗的日子。在耳鼻喉科门诊室,面对主治大夫在我的病历上写下可怕的“ca(癌)”字,我的身心就被笼罩在癌魔的阴影之下。我努力说服自己,要“勇敢面对”、“处之泰然”;同事、朋友也劝慰我:“放开,不要有负担,把一切置之度外。”然而,当我想起只差三年半就到退休年龄,本可以从容地读点书,写点文章,偏偏在这即将“到站下车”的时刻遭到癌魔的无情袭击,心中不免有几分悲凉情绪。

大病初愈,不敢有很高的期待,心里暗自许了一个愿:先争取3年、5年的存活期吧。没料到,8年、10年、15年、20年,一个一个坎儿都平安顺利地迈过来了。如今我已闯过25年大关。看来可以骄傲地说:我已彻底战胜了癌魔。

其实,我与癌魔搏斗,也没什么妙法绝招,只是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坚持了老生常谈的三条:一是切实遵医嘱,放疗6周,服中药两三年,这段时间按中医大夫说的不吃螃蟹和无鳞鱼;无论如何不乱投医,不乱用什么偏方。二是少生气,少埋怨,少攀比,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遇麻烦事力求心理上的平衡。三是休养四五个月,就照常上班,适当掌握工作、生活节奏,避免过于劳累;多少参加一点体育锻炼,学过气功,做做自编的健身操,坚持散散步。

从1988年1月到2013年1月,我整整赢得了25年美好时光。25年,在历史长河中是短暂的一瞬间。而如果按平均寿命75岁来算,那25年就相当于人生旅程的三分之一;即使按长命百岁来说,25年也占了漫漫人生路的四分之一里程了。25年,对人的一生来说,可是无比重要、宝贵、不可多得的啊!

回望逝去的这25年岁月,且不说国际风云的变幻、中华大地的沧桑,单看我个人的经历、遭际,也可说是三生有幸。

这25年,我在文学工作岗位上超期服役7年,直到67岁才退休;特别是在儿童文学组织工作岗位上又当了10多年义工,主持了多次儿童文学评奖和作品研讨会,76岁才挥手告别中国作协儿委会。在年逾古稀之际,还得了一纸奖状——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特殊贡献奖。

这25年,我坚持边工作边读书,边思考边练笔,先后出版了10本评论集和散文集。尽管这些文章质量平平,没多少特色,但总算留下了一份有点个性色彩的人生记录和读书札记。在我75、80生日前后,作协儿委会、中少社还分别为我召开了散文集《岁月风铃》座谈会和“束沛德儿童文学评论座谈会”,让我这样一个业余老作者,有幸当面聆听到朋友们对自己笔耕成果的批评意见。

这25年,由于出访、开会、探亲、旅游,我有机会多次走出国门,在意大利、泰国、缅甸、加拿大、美国留下自己的脚印。在职时一心投入工作,不止一次放弃了游览名山大川的机会。退下来以后终于得以补补课,先后游历了黄山、庐山、武夷山、峨眉山、张家界、鼓浪屿,并登上美丽的台湾宝岛。外出走走,呼吸点新鲜空气,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愉悦了身心。

这25年,我与老伴同甘共苦、相依为命,手拉手、心连心地一起度过60、70、80生日和金婚纪念。年过70后,先后抱上两个孙子,尝到含饴弄孙之乐趣。我兄弟姐妹8个,加上儿、女、侄、甥辈,如今已组成21个小家庭,家庭成员总共51人。2001、2011年,在家乡丹阳有过两次难得的大团聚,深深体味到至诚至纯的亲情的温馨和欢乐。

25个春秋,自然也遇到过一些不称心如意的事,但我确实应当知足了。试想,如果25年前癌魔夺去了我的生命,那我就不会有前面所说的那些人生阅历,也就品尝不到那些聊以自慰或值得庆幸的人生滋味。不用说,那样,我会带着不少遗憾、悔恨撒手人间。如今我年届82,思维也还清晰,步履还算稳健,还没显出龙钟老态,偶尔还动动笔,日常生活也能自理。保持如此生存状态,我是心满意足了。即使明天闭上眼睛,似也死而无憾了。此时此刻,我由衷感谢社会的进步、生活的馈赠,由衷感谢亲人、朋友、师长、同事的理解和关爱!

2012年12月

谈谈我自己和我的写作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新出版的“蓝夜书屋”丛书,是7位儿童文学作家向青少年读者讲述自己的生活故事、写作故事的书。我写的《龙套情缘》,是其中的一本。

先从《龙套情缘》这个书名说起。加盟“蓝夜书屋”这套丛书的作者,除我之外,都是当今儿童文苑中最为活跃、富有实力的作家。我不是儿童文学作家,从来没有写过儿童小说、儿童诗和童话,偶尔写点儿童文学评论,也只能算是评论队伍里的散兵游勇。我主要是个儿童文学组织工作者,是在儿童文学界打杂、跑龙套,做服务性工作的。《现代汉语词典》上说:“跑龙套”就是在传统戏曲中穿着绣有龙纹的戏装,扮演帝王将相的随从或兵卒的角色。我正是以这样一个摇旗呐喊、鸣锣开道的角色,加盟“蓝夜书屋”作者行列的。

几天前,我刚度过70岁生日。从50年代初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到现在,已跨过整整半个世纪。50个春秋,我在文学界当过秘书、干事、科长、主任、书记,职务虽有变动,但从工作性质来说,始终没有离开秘书、组织、联络、服务,可以说是同打杂、跑龙套结下不解之缘。正因为如此,就选定《龙套情缘》为书名了。我觉得,它比起原先曾考虑采用的《岁月风铃》《梦·缘·运》《我给自己打60分》等书名来,似更能恰切反映我的经历、面貌、个性特征。

《龙套情缘》真实而简略地记述了我70年人生经历的某些片断、侧面,反映了文学战线“普通一兵”走过的一条不算曲折但也不太平坦的路。如果用一句类似广告词的话语来概括这本小书的基本内容,那就是:“浓缩七十年风雨人生,回味跑龙套酸甜苦辣”。

1952年我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算是新中国第一代大学毕业生。我的成长,我的挫折,我的欢乐,我的痛苦,都与人民共和国的命运血肉相连,息息相关。在我的身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时代、历史的投影和折光。

当人民共和国的大船航行在阳光灿烂、风平浪静的日子里,我不时沉浸在喜悦、欢乐的氛围之中,尝到了人生的温馨、幸福。大学毕业,分配到作家协会,如愿从事自己喜爱的文学工作;干部“四化”,班子新旧交替,使自己有了挑担子、发挥潜力的机遇;年近花甲,战胜吓人的癌魔,赢得更多的工作、读书、写作时间;与老伴相知相爱,风雨同舟,携手向金婚日子靠近……所有这些,都是让我激动不已、难以忘怀的事情。

当人民共和国的大船航行在乌云密布、狂风恶浪的日子里,我也遇到过麻烦、挫折,尝到了人生的艰辛、痛苦。投身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政治运动、文艺斗争,犹如在大风大浪中学游泳,前前后后,我共喝过五口水:一是在反胡风斗争中,因“向胡风分子泄密”而受到党内严重警告的处分。二是在反****斗争中,因“为****分子鸣锣开道”而受到批判,下放劳动。三是在“****”中被看作“文艺黑线的大红人、小爬虫”而受批判,迟迟恢复不了组织生活,最后被迫改行。四是在反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中,因批判了作协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造成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我作为领导班子的一员,也濒临随班子改组而下台的边缘。五是在1989年的那场风波中,因我参与作协领导班子发表的《紧急呼吁》,而受到“不予党纪处分”的处理,并被免去党内职务。

在风风雨雨中,我屡屡碰钉子,栽跟斗,挨批评,受处分,同打入万丈深渊的“胡风分子”、“****分子”、“走资派”相比,虽算不上历尽沧桑、命途多舛的受难者,但也不是一帆风顺、平步青云的幸运儿。我的经历可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相当典型地反映了当代中国普通知识分子的遭际、命运。我记得一位伟人说过,人有一张嘴巴,嘴巴的作用一是吃饭,二是说话。几十年来,我之所以不断出错,问题多半出在这张嘴巴上。年轻气盛,无所顾忌,敢于说话,爱提这样那样的意见。随着年岁的增长,虽多少收敛了一点,但有话依然憋不住,遇到适当的气候、土壤,就要顽强地表现自己。真是“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呵!

如何从自己的挫折中总结经验教训?我以为,独立思考,敢于说话,敢于批评,敢于争论,讲真话,实话实说,这还是应当努力学习、追求的品格和作风。不能因为顾虑“言多必失”而三缄其口。该说的话还是要说,该提的意见还是要提,只是不能不考虑讲话的时机、场合和方式。近些年,我不断提醒自己:在当代中国的环境、气候条件下,你可不要犯“民主急性病”啊。

七十初度,我写下生日感言:凡事讲究一个“真”字,一切都求真务实,做事要认真,待人要真诚,为文要真实。这是我的人生信条,也是我毕生努力登攀的目标。

说起我的写作经历,如果从在报刊上发表处女作算起,到现在已有54年了。写作上虽没有什么成就,但倒可说是“写龄”不短、资历不浅。

在中学时代就开始练笔了。新中国成立以前,不仅在《青年界》《中学时代》及报纸副刊上发表过一些诗、散文、随笔、小小说;还在上海出版的一个文学刊物《文潮》上发表过两篇抒情散文。我记得,当时一张省报的副刊编辑还曾把我抬举为“青年小品作家”哩!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在大学时代偶尔还写几首诗,但已开始转向学写文学评论;并结合自己做学生工作、团的工作,写了不少思想杂谈。《文汇报》为我开辟了一个《思想改造学习随笔》专栏,不到两个月,连续发表了我写的30多篇短文章。因此当年我在复旦校园里还小有名气哩。参加工作,跨进文学门槛,就同“秘书”这个专业结下了不解之缘,报告、讲话、总结、报道成了我日常写作的主要文体。各种各式的公文、应用文捆住了我的手脚,除了偶尔写几篇评论文章外,再也没有写过抒情叙事散文之类的作品,可说是与创作绝缘了。

60年代初,我就被同事们戏称为“文件作家”。倒也是,熟能生巧,不断地为领导写讲话、总结、开幕词、闭幕词,对这种文体的特征、模式、写法也就大体掌握了。从此面对这类任务,也就不再发怵。1965年我为黄志刚(时任****华北局候补书记、宣传部长)起草华北区话剧歌剧观摩演出会开幕词,1979年我为刘白羽起草中国作家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开幕词,都是从夜晚到黎明,一个通宵就交卷了。1996年,代《人民日报》撰写署名“本报评论员”的文章《让儿童文学繁花似锦》,也只用了一天时间。80年代初,担负一定领导工作后,由于自己是秘书出身,因而我从来也没有让别人代写过讲话、发言、总结、汇报,各种文字材料,都是自己动笔。比如,我在1986、2000年先后开的两次全国儿童文学创作会议上所致开幕词,1986、2001年中国作家协会关于改进和加强儿童文学工作的两个《决议》,以及1984、1996年我在中国作协第三、四次代表大会上所做关于修改《作协章程》的说明,所有这些文件、讲话,从起草到定稿,都出自我一人之手。在这方面,我没偷过懒,也没推托过。写这类文字,要做到驾轻就熟,得心应手,我的体会是:一要坚持认真学习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吃透上头的精神;二要不断了解、熟悉文学界的实际情况,也就是吃透下头;三要经常注意搜集各种有关参考资料,开阔眼界,拓展思路。除此而外,似也没有什么别的诀窍。

同类推荐
  • 同桌,同桌,你真坏

    同桌,同桌,你真坏

    由罗英编写的男孩、女孩丛书——同桌,同桌,你真坏主讲阐述男孩与女孩之间事情,书中包括了飞过的秋蝶、送你一支康乃馨、苹果熟了、放飞心情、请为我喝彩、絮儿满天飞、心中那条鱼、同桌,同桌,你真坏等。
  • 剑男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剑男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当一个人从扮繁复杂的异乡回到故乡,故乡是不需要辨别的。故乡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深切记忆,一个人回到故乡,他就是回到母亲的怀抱,他就可以宠辱皆忘,直至消失在与故乡无边的融人中。与物欲横流,人情淡漠的他乡相比。只有故乡才是我们皓首单衣仍不忘返回的最后归宿,只有故乡,才能让一个游予在他的怀中快乐地哭泣。
  • 小说:洞达人性的智慧

    小说:洞达人性的智慧

    本书从“人性的枷锁”、“存在的荒谬”、“愿望的喜剧”、“心理的黑洞”、“好人的报酬”等十二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古典小说如何洞达人性,以及在其古老外衣下那无与伦比的现代性。
  • 草言草语

    草言草语

    《草言草语》是作者散文精选集,收入“巴甘的蝴蝶”“鸟群飞过峡谷”“沙漠里的流水”“雨中穿越森林”四个小辑共八十九篇作品,突出表现了诗化的审美追求和至美的境界。
  • 七个才子六个癫

    七个才子六个癫

    《七个才子六个癫》是一部中国古代才子(主要是明清两代)的趣闻故事集。材料选自古代丰富的笔记小品、笔记小说、联话与诗词故事及有关的人物传记、民间传说,并用流畅生动的白话文改写而成;一小部分作品为了保存原作中的韵味,使用半文半白的文体。全书分四章:睿智、谐谑、讥讽、什锦,共250余篇,选编的着重点是在思想健康前提下的趣味性,其次是知识性。文字简洁,故事生动,饶有妙趣,老少咸宜。既可作茶余饭后的谈资,更兼具欣赏与收藏价值。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子非良人

    子非良人

    刁蛮任性的富家千金,不想被大人逼婚,独自一人跑了出来。可是……她却穿越了,成了丞相府的萌萝莉,在这里她为下人打抱不平,十足成了一个假小子。新婚之日,他与落魄书生离家出走,不料他却是当今王爷,经历了种种磨难之后,二人终成欢喜小夫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只为那一抹温暖

    只为那一抹温暖

    一个转身也许就是永远的错过,谨以此书纪念我离去的青春!我想要我的故事不管如何都有一个结局!
  • 网游之夜来香

    网游之夜来香

    宅男,表面看来,除了游戏就是游戏,不出门的男人,但是你却不知道,他还可以在家里做很多很多事。面对越来越多的现实中的抱怨,主角某一天,忽然厌世!来到游戏异界,冷艳如霜,热情似火,互相投缘,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择。斩异兽,斗巨龙,挑战权威!游戏如人生,也许是时候该“肆意妄为”了!
  • 文玩青年奇遇记

    文玩青年奇遇记

    大学新生萧云凯钟爱文物事业,经历种种风波,在校内校外结识一干兄弟,创业起家。事业上升时却不料卷入了江湖流传数百年的“七玉佩”事件——与当地黑帮惨烈争夺,与文物贩卖集团残酷斗争,与江湖人士在“华夏文武大会”上争锋相对,萧云凯终得全部七枚玉佩。回归校园后又遇到“405教室”悬疑案,为破解种种疑问,集齐筹码的萧云凯向传说中的古墓进发,却不料这是一场惊天阴谋……
  • 那样爱过你

    那样爱过你

    高中和大学的爱像纯净的水晶,她曾经那样爱过一个人,原以为的此生不换终究抵不过现实的残酷。爱过,就是世上最痛的过去吧!
  • 哎想低调真难

    哎想低调真难

    一场车祸醒来,一切都没变,就是家没了?!
  • 溺宠狂妃之张狂元素师

    溺宠狂妃之张狂元素师

    一次信任错付,她带着不甘和悔恨离开,再次睁眼,她有了另外一个身份于是,收灵宠,建商会,再绽光芒。惊才艳艳,他以幼龄之躯,争得半壁江山,却难敌帝王心术,落得半身残疾。两个世界的人,因一场意外相识,相知,相恋。在这个玄幻的时空,以他们的方式谱写了属于他们的爱恨史诗和无尽传说!!!
  • 狩魔弟子也风流

    狩魔弟子也风流

    一觉醒来,却换了人间。这里有骑士吸血鬼的传说,有隐逸修道的高人,有狼人对月咆哮。唐思宇定了定神,还好,这里还有高楼大厦,还有可爱妹子,清纯萝莉。即使我不得不卷入狩魔世家的恩怨情仇,但我只想说一句:妹子,都到碗里来,哥养你。
  • 落雪传

    落雪传

    上古时天有十日,烈日焦灼下人间尽为焦土,民众困厄。天帝派箭神后羿射之。女娲娘娘怜其子民,以女娲石之力聚集天地间古往今来之雪为灵,抟土为其赋形,使其下界救助百姓。雪灵从玄玉城前辈手中救下被烈日灼伤的魔君,替其治伤,约定再见之期。雪灵助后羿射日殒命,形体被女娲娘娘带回仙界,魂魄游于世间,附无魂婴儿之身为人。魔君恨其毁约,心存恨意。落雪为人。魔君吸收九日之灵功利大增,欲夺女娲石。三界之内,唯有落雪对女娲石有感应,她渐渐长大,也渐渐陷入纷争,爱她恨她,所有的人都想得到女娲石,落雪的路刚刚开始............我的新浪微博名燕子飞yanzi另建了个QQ群群号339192269欢迎来读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