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23600000016

第16章

复次下第二五句破自在体。初句明有所须。故不自在破。复次下以果征因破。众生之果既由自在。自在之因应更有所从。反覆结之。复次下不能无障碍破。复次下第四责住处破。复次下第五从他不自在破。此意明自在先行苦行供养于他。从求愿即不自在。复次下第三段六句重破自在用。与前破用异者。前直破自在用。今举众生业行所招以破自在。是故有异。第一复次就不定门破。第二复次无罪福破。第三复次就增爱门破。第四复次就苦乐门破。第五复次就无作门破。第六复次就自在门破。

复次下第四段一句。重破自在体就因无因门破。

如是等种种因缘第二段结破。

共作亦不然下破第三句。众因缘和合生果下。破第四无因句。

是故此经下第三大段结非论主。答曰下品第三申经以破于外。此中明二种空。一者空无四种邪见故名为空。此大小乘人同得此空。说苦从因缘生下。明因缘苦即毕竟空。唯大乘得此空。小乘人不得。正是申经意。如净名云。五受阴洞达空是苦义。即今文是矣。

如苦空下门中第三总结一切法空。

观三时门第十一

问九门破法。第十洗人。人法并除。又九门破内第十门破外。内外俱泯。何故更有此门。答所以有此门来者凡有三义。一者凡因果有三。一者前因后果。二因果一时。三果前因后。自上十门已破二事。今次破第三果前因后。故有此门来。问谁计果前因后。答此义亦有所由。如须达始欲造因天宫已现。难陀犹未持犯而苦乐果报已彰。惑者既闻佛经作如是说。便谓因前有于果后修因取之。又如前有屋法然后备于柱梁。又如本有佛果而修因取之。是故计前果后有因。又闻论主上破前因后果及因果一时。便谓论主应执前果后因。所以然者。夫论因果不出此三。既破于二必当论主存一。是故立也。二者自上十门虽破人破法总名破法。今此一品次破于时明若法若时皆毕竟空。故说此品。三者自上十门已破所破。此一门次破能破。破所破明缘尽于观。破能破明观尽于缘。今悟不观不缘内外并冥。缘观俱寂。则具足大乘。便登佛地故有此门来。

此门亦三。初长行发起为二。前总牒一切法空。何以故下略释一切法空。因则是因。果名有因者以果必从因故名有因。又果更与果作因故名有因。问若尔因必生果。应詺因为有果。答亦得尔也。但互现说耳。又不倒者果必从于因。故果名有因。当因时犹未有果。又或可。因差而不得果。故因不名有果。

偈本为二。上半牒总明不成。下半结破无果。

长行为五。一破三时因果以释偈本。二外过于内。三内自免过。四外更立法。五内破外立。初又二。前释上半次释下半。释上半破三时因果。即三。今初破第一前因后果。此破数论及大乘人未有果时前已有因。破意云。本以果故名之为因。果若未起与谁为因。他救云。现因与当果为因。今问当果已异空已出有。即是现因现果。不名为当。若未出空未入有。即是毕竟无果。与谁为因。若前有因后因者破第二前果后因。破意云。前已有果何用为因。若因有因一时下次破第三因果一时。夫论因果能生为因从生为果。从生之义即是无体。能生之义即有体。若法一时有即俱有。无俱无。俱无唯有可生而无能生。俱有唯有能生无有可生。是故一时无因果义。此破数人大小相生一时因果。亦破成实。无明初念同时因果五阴成人四微成柱。亦是一时。入此门破。是故三时因果下总结释下半。

问曰下第二外过于内。有此破者凡四义。一者远从上十门生。外谓。论主用一空观以破诸法。是故外人欲破此观。二者即从三时门生。外人既见论主破三时因果。便回此破以破于内。三者论主假作外问欲令所破心净。故破能破。若有能破即所破不除。今欲除所破故破能破。四者上来破立即是单空。今次破破明空病亦空。三门破破即为三别。前有能破有二种过。一无待过。二自破过。既无所破而有于破。当知此破自破能破。若前有可破亦有二过。一者无待过。二不可破过。既前有可破即可破已成。故不可破。若破所破一时亦有二过。一者俱无过。既一时能破破可破令无所破。所破破能破亦令能破无也。二假令俱有能所失相待过。

答曰下第三内自免过。又开二别。一推过还外。二正自免过。推过还外者。汝上来有立此是汝立。觅之无从。今谓有于破此是汝破。汝自捡之不得。若破若立并出汝心。非关我也。又今过甚前。上但立义而不破立。今立于破复自破破。又推过与我。三种因缘故过甚前也。又汝立于立则受他破。今立于破即著自破亦著他破。问论主何故示破立皆有过。答立破立皆是有所依住有所得心。有所得心尚不成问答。云何欲求道耶。问云何不成问答。释云有所立故不成答。立于破故不成问也。又立于破立是有所得。有所得虽行万行不动。不出不成乘义。今正欲释大乘行无所得万行能动能出。以不立破立心无所得。顺此无所得观得于顺忍为动。无所得现前得无生忍为出也。若诸法空下第二内自免过。明我正辨诸法空非但辨于立空亦辨破空。汝今破破助我明空。故无过也。又我不立破汝亦不立破。而汝忽破于破此是虚破。竟不关我义也。

问曰下第四外更立法。所以更立法者。有得之流不能心无依著。初立于法立既不成更立于破。破既不成今还复立。是故凡夫犹如猕猴舍一取一。问外人云何通论主三难。答外人不解通。但据眼现见三事以立三法耳。就文为二。初别立三时因果。即三别。前因后果如陶师作瓶。前有陶师然后作瓶。故陶师为因以瓶为果。亦有后时因如因弟子有师。其人师为果弟子为因。师学业成就故是果。弟子未成就故名因。前有师果后弟子来就师学。故果在前而因在后。问文云后识知是弟子。此言何谓。答由师果乃识弟子因。如他问云。是谁弟子。答云某甲弟子。是故因师乃识弟子。弟子居后而师果在前。亦有一时因如灯与明。寸炎为灯满室为明。实一时有要而因灯有明故名一时因。若说前因下第二结非论主。

答曰下第五破立破。三句即三余二易知。若说一时如灯明亦同是疑因者。有人言。外不解一时因即不解前后因不异。于此三种因中同皆生疑。故言同疑因。有人言。外实前疑明于灯不能作因。而强立灯与明为因。论主责之还同前疑名同疑因。又品初已破一时。而外更引灯明证一时。还同初疑。依文释者灯之与明一时而有。外谓证为明因明非灯因。今责。既一时有。明若非灯因灯亦非明因。二种之因同皆生疑故名同疑因。问大小内外一切因果不出三时。论主并破即应无因果耶。答三种因果皆出佛经。并是如来适化之说。一切诸法无决定性。佛有无量方便而为利人显道。但学人封执定性。故论主并须破之。然后无方可适时而用。今明第一义故三种无。世谛假名三种并用。又一切义有三门。一者一切皆破。以执封故。二者一切皆用。显道利物故。如思益云一切法正一切法邪。三者于一时前后中随时取舍随义废立。此通明三论意。非局此门也。

如是因缘下第三总结齐法。

观生门第十二

所以有此门来者凡有六义。一者自上十一门破异法之生。今此一门破即法之生。如婆沙云。即法沙门部明生法即五阴即三聚。是故有此门来。二者自上以来破于生相。今此一门次破法体。何以知然。文云生果则不生。故知破法体也。三者上来十一门明能破所破俱不可得。则是无生。外人便谓。生病既灭无生观生。如诸法不生故般若生。今复破除此生。故有今门来也。四者总收诸法结入毕竟无生门。是故最后观于生也。五者无生有种种门。上来以示十一种门。今复说三时门。故有此门来也。六者无生门有浅深不同。智度论云。何为无生忍。谓一切法不生不灭。非不生非不灭。不共非不共。是名无生忍。既绝四句方是无生。则四句皆是生。上来但对生辨无生。今破一切生故有此门来。

门亦三。长行为二。初总结辨一切法空。何以故下释一切法空。复开为二。初总明三时不可得。今生已下别明三时不可得。

偈为二。上半就已未门明无生。下半就生时门明无生。

长行为三。一总明三时生。二别破三时生。三总结三时无生。生名果起出者此可拟二义。一者因法体生故标于果。二者破即法辨生异。上离法有生故目果也。问起与出何异。答起论果体起也。出辨从因出也。又入有为起出空为出。

是中生果不生者此第二别破三时生。则为三。别破已生生中又三。谓标释结。就别释中又三。一无穷破。二不定破。三理夺破。就无穷破中为四。初标无穷之过。若生生已下第二正作无穷义明一物无穷过生。故名无穷。而至四生者欲成无穷过故也。如初生已有第二生此第三释成无穷也。此是从本推末。初生既是已生而生。则第二生是已生而生。故名无穷。是事不然下第四总结。唯有一物则但应一生。云何一物有无穷生。若无穷生则应有无穷物。又若一物有无穷生则无穷物应是一生。复次若谓下第二取意不定破。又四。一取外意。二总非。三释非。四结不定。取外意者救上无穷过也。我初生未曾经生。今始生故名生已生。只据未生者始生名生已生。非是生已更复生。是故无无穷过。而言所用生生是生不生而生者。以后生因初生而起故初生是后生所用。故名所用生生。是生不生而生者。牒初所用生本来未生而今生故名不生而生。是事不然下总非。何以故下释非。初生不生而生第二生是生已而生。汝一言之中含不定之过也。又详论二复次破其生已生之言。所以然者。外人生已生含二事。一者生已。二者更生。若言更生即招无穷之过。若言生已则堕未生之失。故有二破。如作已下第三理夺。若避不定执定生已生即堕无穷过。是故生法不生第三总结也。

不生法亦不生下第二破不生生。为三。初破次救第三破救。初有三。一破不与生合。即谓以因征果破。既未与生缘合果云何生耶。第二依名乱并破。若不生即是生。不食应是食。如此一切乱。第三有一切不生生过。又三。初破大乘谓凡夫未生菩提。即今应现生。次破小乘。既云不生生应不坏者是坏。第三破世间。若不生者得生无角应生角。三破中初一令当生者现生。后二不应生者生也。救中为二。初正义宗。次答论主难。正义宗云。我言不生生者。本未生假缘合故生名不生生。不言未生即是生。即以此通前二难。可得有未生令生。复何谓犹有不食即是食耶。非一切不生而生此正答论主第三难。第三难中有三难。初难已入正宗中答之。凡夫菩提缘合即便生。未会则不生也。不坏法罗汉及马角。无生缘会故不得生也。答曰下第三纵未生生更以三门责之易知。

破生时生中有四破。一理夺破。二无体破。三二体破。四无依破。理夺破者无有生时。生既堕已未已未前已说过也。无体已下三破并是纵关。纵有生时便有三过。无体者由生有时。时则无体无体则无时。生何所赖耶。二体破者。若时有体则堕二生。一以生为时体。二赖时而生。便有二生。故名二体也。四无依破者。若避二生谓不以生为时体但有赖时生者便堕无依。无依者既不以生为时体。时无所依。无所依则无时生。何所赖。全同中论三相品。又同去来品。文处易知。

如是生不生下第三总结例万法。

是故当知下。论第三大段总结论意明无生毕竟空即是诸佛行处。为令众生至佛所至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权臣掌中娇

    权臣掌中娇

    谢柔锦只想安安分分地做个商人,不说日进斗金,养家糊口就好,所以一不小心,她就成了奸商。容昱从没想过自己会是个好人,不说杀人如麻,但绝对不会委屈自己,所以一开始他就是佞臣。容昱眼中的谢柔锦:呸,有病!谢柔锦眼中的容昱:哼,奸佞!别人眼中的他们:狼狈为奸!
  • 五行通天

    五行通天

    三千世界,仙、佛、神、妖、魔。六道轮回,谁也逃不过黄泉路、忘川河、奈何桥。唯有仙朝古帝,与天同在,与地同寿。
  • 樨雨锁檀楼

    樨雨锁檀楼

    人说造化,她深信不疑。明明是水般温润的女子,笑容如海,灵台清明,却偏偏生了双妖瞳,再浓的墨,亦遮不住睫下慑人的颜色。于是这多年,只得青云侍侧,桃花覆顶,孤饮独酌,欲醉不肯见白头。直到有天抬首,看见木樨树下那个爱笑的男子,眼里仿佛住了一个神明,灵气逼人。此生我愿抛了所有,只为你千金一诺。十年悲苦,尽在那人风华万代的笑中付之一炬,于铁骑踏满山河时笛箫一阕,千里长歌,月落当空。花翎笔,墨无痕,相思了无益,未妨清狂若雪深。
  • 冷夜墨色花香凝

    冷夜墨色花香凝

    “是我的终究是我的,你休想从我这抢走。”墨然一袭红衣,素手而立,看着瘫倒在地上的身影,深色冷凝。一道深沉带着磁性的声音插入,“小然儿,我也是你的,她抢我也不会跟她走的。”一张妖孽的脸映入视线中,此时身后的几人,生无可恋,‘重泽大人,威严,威严呢,能不撒娇吗?’
  • 深爱如心

    深爱如心

    几个年轻的爱情,地位和的差异并不能阻碍爱情的发展,小雨和强尼、谢小萌和国栋、乐天和我,大家一直很好的朋友,外表看着憨憨的男人其实心都很细,女人和女人之间的话题永远是男人,男人和男人之间的话题不一定是女人。几年后我、谢小萌和子敬的家离的很近了,四个孩子的出现增加了乐趣,一直以为不喜欢婚礼的乐天最后了我一个盛大的婚礼,儿子花童,小家伙的出现也增加这个婚礼的乐趣性,不再是形式。
  • 幻儿萌萌哒

    幻儿萌萌哒

    如果有一天你睡了一下午,醒的时候屋子里黑漆漆,一点声音都没有,抬头望了望窗外,天还没完全黑,四处摸了摸,在枕头下找到手机,开打后屏幕亮起,干净,没有一条信息。
  • 这个武渣不好惹

    这个武渣不好惹

    叶牧原本资质平庸,被林浩,赵丽这对狗男女暗算后因祸得福,自此拥有了九生十世的记忆,前几世逆天改命,终究没能逃过苍天,这一世,叶牧化九世为一世,最终修成上古神尊,灭天改地…
  • 斗罗大陆之唐齐

    斗罗大陆之唐齐

    一位跟唐三来自同一世界的人,与唐三是结拜兄弟,看到唐三死后感觉悲伤,之后痛苦,便跳下鬼见愁与唐三一同来到斗罗大陆,却成为唐三的兄弟,娶妻后与唐三登上神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