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188300000066

第66章 栖居柏枧

天气好的时候,从西安往南看,是一幅经典的中国画卷,白云在山头漂浮,青得发黑的一条山脉横亘在那里,厚重,飘逸,叫人忍不住想走近它。这山脉就是秦岭,我们能够看见的则是终南山。

终南山是要到西安才能看到。可我经常在门前就看到这样的情景,那须是在盛夏的暴雨之后,或者秋高气爽的日子。站在楼上朝南看,青山隐隐,白云悠悠,仿佛就在眼前的样子。这山在宣城的城南,大约有七十里远,名字叫柏枧山,也有称白尖山,山高千米。在黄山、九华嶂掩之下,柏枧本无名气,以它的高度,在皖南也不过是座小山。但非同寻常的是,这山下却住着一户姓梅的人家,自宋代以来,名人辈出,到清朝末年,仅见载《梅氏家谱》和《宣城县志》的,先后计有举人41人,贡士44人,进士17人,朝廷名臣4人,荐辟(朝廷特恩诏用)8人,县、州、府地方官员25人,儒林、文苑入传者17人。有著述的54人,刊行于世的各类著作230多种,其中被编入《四库全书》者125种,一地一族出了如此多著述人物,刊行如此多著作,可谓史所罕见。正因此,才有“上江人文之盛首宣城,宣之旧族首梅氏”的佳誉。

梅花溪上村

宣城市区南部原有一个小小村落九同碑,如今早已是城中村了。在晚清时期,因村内竖立九块同样大小的墓碑,于是人们称其为九同碑村。村后是一座低矮的土山,叫双羊山,山上杂木丛生;村前一条弯曲的小溪,叫梅溪。村子被规划控制,已经很久没有建新房了,所以看上去比较破败。

但这不是一个平凡的村落,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唐代。那时一个叫梅远的,从吴兴来宣城做官,感觉此地风土淳厚,遂于南郊双羊山下梅溪河畔筑室定居。此后世代相传,到宋代时候,已经繁衍成宣城的名门望族。

风雪双羊路.梅花溪上村。这两句诗,使我一有空闲,就喜欢跑到九同碑去,在横七竖八的乱村里,像个游客一样走上一圈。记得曾经好像看见过一尊石狮,几个旧房子的石础,比较多看见的是一座座荒废的坟墓。

大概在一千年前,一个叫梅尧臣的人就生活在这个小村里,他虽然是个考试的长败将军,但与历代所有的杰出文人一样,文学天赋是很高的,少年时即以诗知名当世,长成后,以自己的诗作大胆冲击弥漫一时的西岜体,以至山里佬、小孩子都知道其名字,宫廷也晓得他能作诗,尤其了不起的是,西南一些少数民族的弓箭袋上,还织了他的诗篇。

梅尧臣与苏东坡,也有个“伯乐相马”的故事。有一年,礼部举行全国大考,欧阳修主持进士考试,梅尧臣被推荐为试官。考试完毕,连夜批阅试卷。忽然,一篇文章令他眼睛一亮:《刑赏忠厚之至论》,文章语言精练,气势浩瀚,特别是“赏疑从与,罚疑从宽”,使他感到特别兴奋,是啊,可奖可不奖的要奖,可罚可不罚的不罚,真是一颗宽厚仁慈的心灵!梅尧臣向欧阳修举荐,建议列为榜首。但细心的欧阳修却看出一点问题,好像有几句话来路不明,似乎未见于圣经贤传。最后将其列为第二。

其实以东坡的才气,应该列第一,只是那几句看似没有来历的话,的确是他自己编的,是为了表明观点而杜撰的,编得很像回事,连欧阳修也只能怀疑,却不敢断定。

东坡引梅尧臣为知己,在给梅尧臣信中说:“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愠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梅氏家族,宋以后日益庞大,小小双羊山已经无法容纳,从梅尧臣的孙辈开始,一支迁居到县城南七十里的柏枧山,在那里世代繁衍,又出现了梅清、梅文鼎等一大批梅氏名人。

高山流水遇知音

天文历象之学在自然科学中,算是最具吸引力的科学之一,其玄妙处常常勾起人探求的欲望,在中国如此,在西方也莫不这样。但要在天文历象科学中有建树,成一家言,却殊为不易。中国历代的许多统治者,对此颇有兴趣,而不乏很有研究者,康熙帝即是其中一个。

1705年仲春,康熙帝沿京杭运河南巡。船到德州,他忽然要召见一个人。

此人所编的《历学疑问》一书,业经看过,那种通俗易懂的问答方式,很使他感到趣味,只是其中对算法方面好像还没有阐述清楚,因此很想见他一见,与他谈谈。

这个编《历学疑问》的人,叫梅文鼎,安徽宣城人,1633年出生,此时已经七十有二年纪。十多年前,在他五十六岁的时候,以民间历象学家的身份应召入京,参与编写《明史·历志》。当时聚集在康熙皇帝身边的王公大臣和众多学人,竟没一个能担负起“历志”的编撰任务,而恰恰这位皇帝跟别人稍有不同,特别重视和喜爱历象之学。梅文鼎生逢其时,晚来得到机遇,狠狠地表现了一番,所编“历志”图说详明,立成完备,为诸史“历志”之冠。赢得很高的声誉。

在京城中,对其学识赏爱有加的是一个叫李光地的人,这人也极爱数学天文,很会运作事情,也肯帮人。他把梅文鼎请到家中开设学馆,讲授历算之学。他知道康熙帝也是个天文迷,就怂恿梅文鼎编撰一本通俗易懂的《历学疑问》,出资帮他刊印。1702年,康熙南巡过德州,李光地乘机将梅文鼎编的这本书送呈他过目。次日,康熙即召见李,说:“昨所呈书甚细心,且议论亦公平,此人用力深矣。朕带回宫中仔细看阅。”第二年,书还回来了,上面圈圈点点,涂涂抹抹,还夹着很多标签评语,发现主要问题是“算法未备”。

皇帝的专业水平到这个程度,也真是可嘉。但谁也想不到他还没完没了,还要召见这位作者。

那天在舟中,康熙从容垂问,梅文鼎从容应答,且食且说,甚为欢快,不知不觉已经暮色四合。第二天,重复如此。第三天接着又谈。临走的时候,康熙赐给礼物若干,并手书“积学参微”四字予以褒奖,弄得梅文鼎受宠若惊。

梅文鼎活到年纪很大,巧在康熙帝好像跟他比赛,也活到很大。所以,临死的时候,这位皇帝知音特命江宁织造曹頫为治丧营葬。而这位曹頫则乃是曹雪芹的父亲。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说:“我国科学做昌明者,惟天文算法,至清尤盛;其开山之祖,则宣城梅文鼎也。”

黄山画派巨匠

中国山水画,我比较喜欢范宽的一幅,叫做《溪山行旅图》,山体画得那么高大,山头上林木茂盛,比较像宣城的柏枧山。他将瀑布画得像一根线一样,由山腰直垂而下,在山脚处腾起一股烟雾。尤其意境深远的是,那一队驮马,在大山脚下,隐约得简直近于虚无,但却分明能感觉到急匆匆行进的情形。这样富有人气的画法,是我喜欢范宽的主要原因。

宣城可以入画的山水景致并不多,但梅清很幸运,生长的地方就在柏枧山下,常常能够看到那一座大山,那种如中国山水画的景致。当然,这不是梅清成为一代山水画大9币的必然条件,是他的父母早期教育得力,还是有高人指点,或者竟是无师自通,均未可知。只有一说比较可信,说他科考失意,心灰意冷,因而潜心诗画。这种说法可信度较高,是因为一般文人在功名绝望后,多数容易寄情山水,只要衣食无忧,练练字写写生作作画,总算不是虚度,对自己也有个交代。

梅清中举人时在顺治十一年(1654),他已经虚龄三十二岁了,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按照“官场无逻辑”的说法,很难说仕途就没有希望。但他最终选择了书画道路,过起了“体制外”的自由生活。

那时宣城去黄山还没有道路可通,但为了开拓画境,他跋山涉水,晓行露宿,数次攀上黄山,屡游莲花、天都、光明顶、文殊院、狮子林、炼丹台等,对黄山云海、奇松、怪石、瀑布了然于心。有时又与歙县渐江等一道,蛰居深山,为山上胜景所陶醉。

梅清所画黄山,用笔圆润,气势豪放,被后世称为“黄山画派巨匠”,影响了一批人。但梅清的画不像渐江那么线条纤细,轮廓分明,我感觉略微肥硕了些。但也许有人喜欢这种肥硕,比如,石涛,虽然比梅清小十八岁,却不远千里来到宣城,与梅清结为莫逆。

宣城梅氏,到了清代,也就是到了梅清的时候,可谓人才辈出,但正如一位梅氏后人所言,做官发达的却不多,这也许正是宣城梅氏历久不衰的原因。

无论到哪里都不忘是宣城人

翻阅明史宣城县志及宛陵诗集,予常觉宣城历代名人不少,见于《中国人名词典》者约百人。该书所载共计四万余人,宣城所占已多出其应得之数。而梅氏一姓之名人,在宣城又首届一指。故以后宣城梅氏之子孙,无论侨居何地,总须保存其宣城籍贯。盖因宣城梅氏在中国族姓中实为最光荣之一也。

读这段文字,总使我想到人生之临终状况,仿佛在向后人交代,其状甚惨。这是1945年3月3日(农历正月十九)晚上所记的,那天,梅光迪刚从学校领到当月薪水,共九千七百一十元,内包含医药费三十四元,但菜油费和所得税已经扣除。当时一石米值价万元,因此,尚买不回一石米。此时他一个人在遵义的浙江大学,妻子儿女在重庆。他将收入记下来之后,想想还可以写点什么,于是写下上述一段话。

我是在五十年后的1995年2月10日夜抄下了这些话。看到已经有些褪色的笔迹,不免想起去西梅村的情形。

那是五月下旬的一天,我搭乘小中巴,一路问着来到西梅村。

村庄沿青弋江西岸排列,梅姓为主。村庄周围是成片的稻田,农舍掩映在绿树中。自流灌溉渠绕村西而过,无论男人作田或女人洗濯,都极享福分。

1890年农历正月初二,梅氏宗族添一男丁,这就是梅光迪,1945年,这个生命又从地球上消失。

稀稀落落的房屋无规则地散落着,一些水桦树长在空地上。一湾池水,横在村中,鹅鸭在里面游荡,耕牛在水中打汪。梅光迪祖居就坐落在水塘东边,最初为草房,后来建起了仿徽派民居的三间两进砖瓦房。在水塘西面的一块空地上,埋着一座座坟茔,是为梅光迪家祖坟地,各坟皆有坍废,毫无望族气派。

这就是西梅村,梅氏不断繁衍壮大后迁出的又一支。

曾经有好几年,我沉醉在对梅光迪资料的收集中,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收集,收集了有什么用,但是我不能遏止这种行为。

梅光迪曾表白,宣城人才极盛于明末清初,乾嘉以后大衰,近数十年则更寥落无人。每念乡贤不觉神驰。他常说,爱人类必先爱国,爱国必先爱乡,爱乡必先爱家,爱家必先爱身。由小及大,由近及远,而后一事乃有所着手。

梅光迪青年时代留学美国,在新文化运动中,以理性的态度,对狂热的厚今薄古现象提出批评。中年以后,生当乱世,迁转流徙,苦不堪言,好不容易熬到抗战结束,在胜利的爆竹声中,却过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作为梅氏光亮的尾巴,此后,未见梅氏再有什么了不起的人。

同类推荐
  • 市长离任之前

    市长离任之前

    《市长离任之前》:黑幕小说:破袭医院黑幕、解构官商谜团、看市长离任之前如何将权力进行到底!
  • 微小增刊法制篇-被半支烟出卖

    微小增刊法制篇-被半支烟出卖

    本书为《微型小说超人气读本》之“法制篇”,由微型小说选刊杂志社选编,本丛书编选了《微型小说选刊》杂志创刊二十五年来的优秀作品。本册包括了官司、胆小鬼、告状、燕子在冬天里飞、相信、“孤独者俱乐部”、诱人的招聘、能人难断小案件、惊心的照相、铁哥们、私了、阳谋、被半支烟出卖、神奇的一枪、别不相信微笑可以救你的命、人户合一、死于真实、匿名者、自杀调查、“感谢”死囚犯等58篇精彩关于“法制”话题的微型小说。
  • 龙套一线天

    龙套一线天

    纪井深。记得这口井很深,千万别往下跳啊。忠告感动上苍,宋芊芊却一意孤行,不仅跳下去了,还在里头欢乐地戏水……遥记得那年艺考抽到分组表演,扮演沙僧的芊芊由于太过投入,一个踉跄霸占了“师父”的初吻;几年后,她在剧组跑着龙套,又因不甘被辞而怒闯导演休息室……呵呵,原来真的存在狭路相逢这回事,而且巧得很,她又含恨抱上了某人的大腿。
  • 阴阳异闻录·第四卷:玉玺迷案

    阴阳异闻录·第四卷:玉玺迷案

    传国玉玺,一件遗失已久的秘宝,曾经是王权的象征。如今却出现在了丰都城中,重新燃起了帝王们一争天下的欲望。可这欲望与权力的漩涡却在将丰都城导向毁灭。在这生死存亡之际,苏容斋挺身而出,与野心四溢的帝王们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战斗即将打响。
  • 大势

    大势

    这是一个长期经历苦难的民族的寓言。主人公王中国十分要强,但骨子里其实很自卑。小说讲述了他想方设法阻挠女儿嫁给日本人的种种经历。但最终,爱情力量冲破了民族偏见与固执,有情人终成眷属……
热门推荐
  • 我的冯太太

    我的冯太太

    我的易先生用他的一生来向我证明我也可以有人爱可以任性可以无理取闹可以不温柔一生之中一定会遇到你愿意为她打破你的原则改变你的习惯成为你的例外而你冯太太就是我的例外
  • 腹黑总裁:霸上拽丫头

    腹黑总裁:霸上拽丫头

    所有的人都知道华家小公主是最不能惹的,因为……如果你惹了她,还好只会死而已,如果你当着萧易寒的面“欺负”她,那么你将生不如死
  • 航海王的一面

    航海王的一面

    由于种种原因,堂吉诃德家族的有穷诺亚被堂吉诃德·多佛朗明哥剔除了家族名列。年过半百的老家伙该何去何从?
  • 绝世剑灵

    绝世剑灵

    一个平凡的少年,为了一个梦境,在比武大会上机缘巧合发现了一些他所不知道的能力,后来在一系列的痛苦和磨难中不断变强,不断挑战极限,发现自己的身世之谜。
  • 花都修仙高手

    花都修仙高手

    坚毅的秋离痕从小就是个孤儿,在学校里不太与同学说话,一次不小心的意外,让人打得半死,忽遇仙人转世,竟要夺舍重生,但他哪肯就这样死去,所以不仅没让夺舍,记忆中还出现了修仙的方法,一个不同的世界展现在他眼前.............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蛮入西川后

    蛮入西川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战王萝卜丝

    战王萝卜丝

    世态炎凉,人心不测,人善被欺,马善遭骑。且看南域家族弃子,辜苦伶仃,如何一步步达到人生巅峰,踏天骄,灭仇敌,开启命运之门
  • 都市苍龙

    都市苍龙

    “别人是股骨头坏死,我是心眼坏死。没法子,我舅姥爷说了,我们杨家从古至今出了不知多少英雄,英雄的下场除了凄凉就是悲惨,所以,他更希望我当个奸雄。这老人临终的吩咐,我也不能不听不是。”谨记舅老爷遗言的妖孽“初九”进入了这花花都市,他必将泛起一场惊天波澜,收获暧昧无限!
  • 忆年情殇影相随

    忆年情殇影相随

    银色时光之沙呼啸着飞速流逝,在死亡终点将我们分开之前,请握紧我的手,直到岁月尽头。如果是你,你会选择人类有限而缤纷的生命,还是神明无限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