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07200000033

第33章 儒教的处世之法 (1)

官僚体制以及教权统治

封建主义势力虽然逐渐走向没落,然而市民阶级也从未真正得过势。不过,两者对世袭官僚制与教权政治都持有一种包容的态度。同样的,独立的教权政治也未曾对世袭官僚制进行过压迫和残害。无论是在近东地区,还是伊朗,抑或是印度,都存在着具有巨大社会影响力的先知。而且,这些先知还会以某位神灵的名义提出伦理方面的“要求”。但是这种先知在中国从未听说过,更不可能存在,因为中国宗教坚定的信仰阻碍了这种先知的存在。

在政教合一的政权下,对于作为大祭司的皇帝来说,他的对手就只有封建主,而不是那些先知。在中国,无论怎样的运动,只要让人联想到先知,就会被视为异端邪教,遭到政府当局血腥暴力地镇压,而后进行系统地消除。中国人从没有私人性质的“祷告”,其“灵魂”也从未接触过先知的思想 。国家的官员们都曾接受过礼仪和典籍的教育,尤其是国家的统治者——皇帝。对于所有的一切,也只有他们可以打理。

我们从历史资料中可以看出,尽管允许道教的存在,但是一个强大的道士阶层却从未出现。而且,独立的宗教不存在自己的伦理、教育以及拯救俗世的学说。这就为官僚阶层所强调的唯智论的理性主义提供了自由发展的充分空间。从本质上,宗教就遭到了这种理性主义的鄙视。针对这一点,全世界的情况都一样,因为它不需要把宗教作为愚弄老百姓的手段。不过,为了让老百姓驯服,它依然允许宗教的代表人物保留自己的地位。而且,在面对依靠传统且具有强大实力的地方宗族势力时,宗教也无法被彻底清除。但是,对于宗教,无论是表面还是内部的发展,都遭到了无情地截杀。

天地神灵、那些被神化的英雄以及具有某种专门职能的神灵都是国事祭祀活动中的祭祀对象。祭祀的主持者是政权的掌控者,而非宗教的祭司。崇拜祖先神灵所具有的神秘力量,是受到国家承认的“俗世宗教”信仰的内容。至于其他的民间宗教,实质上是混杂了所有对巫术和英雄的崇拜,毫无系统性可言。我们在后文中,会谈到这一点。对于这种混乱,世袭官僚制的理性主义选择接受,而不是对其进行系统地调整。对此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站在儒教国家的立场上,即便是为了百姓,也要保留宗教。因为孔子说过,假如没有了信仰,那么世界就会失去秩序。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信仰对于政治的重要性要大于百姓的温饱问题。另一方面,皇权本身就具有宗教至高无上的神圣职责。所以,它在某种意义上高于民间供奉的所有神灵。

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曾经提到过,皇帝被看做是上天的孩子,代表着天神的意志。皇帝的地位完全是以这种卡里斯马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他的祖先就在天上居住。但是,我们也曾描述过,每一个神灵的地位以及受人推崇的程度,都源于他所具有的卡里斯马的程度。在这一点上,与那不勒斯的车夫或船夫所信奉的圣徒没有任何的差别。对于官员阶层来说,宗教信仰中的这种卡里斯马恰恰迎合了他们保护自我利益的要求。这是因为,一旦有灾祸降临,遭到否定的不会是整个官员阶层,只可能是个别官员被某些专制的神灵抛弃了,不再具有合法的卡里斯马。

正因为对俗世秩序的确定是通过这种非理性的特殊方式实现的,所以导致了官员权力的合法性和俗世的微弱势力之间,形成了最完美的结合。可以想象,如果这是一独立自主的势力,那么,就可以与官员阶层一较高下。如此一来,所有民间信仰的发展都会以超凡取向的宗教为发展目标,而民间信仰的理性化必然形成一种独立的势力,与官僚政权形成对立。这种状况似乎总是以各种方式反复出现。对于这座历史大厦,一旦出现砖块松动的情况,官员们便会进行坚决顽强的抵制。

与“宗教”相对应的,对其进行特指的专有名词在汉语中几乎不存在。只有儒家学派中的某某“教”,或是不具备任何宗教性质和传统性质的“礼”。“读书人的教义”(即儒教)就是孔子思想在中国的官方名称。

不论是巫术性质,还是祭祀性质,儒教与信徒的关系从本质上说,都是都体现着当下今生的性质。儒教所具有的这种性质,其强烈的程度要远大于其他宗教关系的正常表现,而且具有很强的原则性。对于除去祭祀天地神灵的国家祭典备受推崇的其他祭祀来说,最主要的就是对健康长寿的祈求。也许存在这样的一种可能,那就是:中国所有的神灵都源于同一种信仰——在充满幸福的天堂中,行为最善的人可以获得永生。

通常情况下,在中国,只要信奉的是儒教正统,那么在祭祀时,人们祈祷的内容根本与“来世”无关,福气、长寿、子嗣才是主要内容。当然,也会为祖先祈福,但只是占到很小的一部分。这与佛教徒的做法不同,并与埃及的做法(重视死者,希望死者能保佑自己的来世)截然相反。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对于死者,儒教的观点是:人的灵魂在死后要么是挥发散落在天上,要么就是落到地下消失不见。官方虽然没有公开承认这种观点,但在民间却非常流行,占据了统治地位。我们在前文曾经提到过,王充对神的概念就非常支持儒家的这种观点。在这里,就不再过多复述。直到12世纪,王充所认为的那种人格神和精神化为无形永不消失的观点,才在信奉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朱熹手中彻底完结。不过,在后世的正统哲学家中,依然有人信奉人性化的神灵。只不过后来的官方儒教就像康熙皇帝在颁布的诏书(17世纪)中所说的那样,已经完全体现了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性质。

对于一切针对来世的祈求和希望,儒教长久以来的态度都是绝对的否定和不可知。即使在来世没有产生任何影响的地方,或是在道教和佛教的影响占上风的时候,对于来世的关注也远比不上对鬼神在当下生活所造成影响的关注。和所有世袭制的组织几乎没有任何的差别,中国也信奉救世主(“弥赛亚”)。只不过,中国人希望这一角色的承担者是当世的某位皇帝,而不是像以色列人那样把希望放在对一个绝对乌托邦的身上。

在中国,国家的宗教政策规定:国家负责部分祭祀活动;允许那些流传下来的、个人不可缺少的从事巫术的巫师存在。导致这种简单形式存在的原因就是缺乏转世和救世的学说,也不存在对某种超验的价值和命运的追求和思考。

国家的祭祀总是经过精心的安排,显得朴实端庄。祭品、祈祷仪式、音乐和极具节奏感的舞蹈都是国家祭祀的内容。很显然,在官方所规定五声音阶的音乐中,一切与放肆纵情有关的因素都被严格地排除在外。在国家祭祀中,完全没有冥想、刻苦的修行和心神的迷醉 。因为它们都被官员的理性主义看做是一些非理性的兴奋因素,就像罗马官僚贵族对酒神祭祀的认知那样,是具有危险的因素,会造成混乱,是无法被容忍的。像西方那样的个人祈祷,在中国官方的儒教中是不存在的,只有某种礼仪的形式。传说孔子生病时,对于其他人为自己祈祷的行为持反对意见,他说自己已经早就不向神灵进行祷告了。不过,为了自身的政治利益,君王和高官们依然向上天祷告,以期得到庇佑。而且这种做法,始终被认为是具有效力的。

基于上述原因,那种人们具有不同等级宗教资格的体会,在儒教中从未出现。而且在儒教看来,这种经验可有可无。所以,儒教必然不了解“恩宠等级”的概念,任何从“恩宠等级”上对宗教进行区分的思想自然也就在儒教中不存在。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儒家的伦理和经典学说中,人与人在原则上是平等的。然而,世袭官僚制与封建制的对立、与等级划分的对立,正是以此观点作为前提条件的。

我们在前文中曾经对此有过描述,这种观点并非是固有的。在封建时代,提倡的观念是“贵族”和老百姓在卡里斯马上存在差异。而儒家的这种观念正是在区别封建制观点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士大夫的统治导致了受教育者和未受教育者——“愚民”(14世纪的时候,朱元璋对未受教育者的称呼)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可是,在官方的理论中,依然坚持认为教育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而并非出身。有教无类是儒家的教育原则。当然,这里所说的这种“平等”并非是指在天赋上的绝对平等。即使到今天,依然如此。也许一个人的天赋水平很高,那么,另一个人要想达到这一水平,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不过,那些遥不可及的东西绝不是儒教官僚体制下的国家观念和社会伦理的目标。儒教所要求的都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的东西。假如国家具有良好的行政管理,那么个人就要在自己身上寻找成败的原因。“人之初,性本善;苟不教,性乃迁;性相近,习相远”则会是一种特殊的伦理观点,是由于缺少一个超于凡尘的神灵造成的。另外,这种观点也反映了世袭制国家的等级关系。那些身份高贵的人当然希望自己能被后人所知,不过,要想做到这一点,也只能借助于自身的能力,凭借着自己的才干。

自然法和法律逻辑的缺乏

人的差异的产生原则上是由于各自的生活状况造成的。相同的经济状况和教育会导致人们产生相似的性格。就像前文描述过的,以伦理为着眼点的话,儒家虽然承认有各种诱惑的存在,但依然认为诱惑的根源并不是物质福利;相反,它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段,会对道德起到促进的作用。对于这个观点产生的原因,我们以后会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

从另一方面来说,就中国而言,所有个人的自由范围都不曾得到自然法的认可。实际上,在中国的语言中,“自由”完全是个陌生的词汇。通过对世袭制国家历史的回顾,以及这种国家所具有的特点,我们便可以找到对这一问题的直接说明。事实是:唯一获得最后完全保护的制度就是私人拥有财产的制度。虽然,这种完全保护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即拒绝在个人范围内进行徭役的分摊。像在上文中进行的描述那样,这种保护与西方的保护不同。此外,自由权利缺乏法律的支持。实际上,即便是这种个人拥有财产的权利也不带有某种神圣性,只是能得到相对的保障。那种所谓的神圣性,与克伦威尔在一份报告中所体现出的神圣色彩相似。

依照世袭制的观点,皇帝永远不是客人。在官员中,上司不能是下属的客人。这是由于法律中对此有明文规定,即上司拥有下属的全部资产。从本质上说,这种观点也只有放在礼仪的范畴内才有意义。当然,有时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土地的分配和应用遭到政府的强行干涉。不过,很明显,这是一种以增加财政收入为目的的做法。而且,由此而萌生了带有部分传说性质的井田制度,据说这种制度可以对世袭土地进行调节,并延续了几百年的历史。以社会的安定为出发点,这些理想的内容都倾向于一种涉及百姓生活的政策,即实现对财产尽可能地平均分配。

同类推荐
  • 毓老师说春秋繁露(全集)

    毓老师说春秋繁露(全集)

    本书是根据毓老师1993-1999年在奉元书院讲授内容整理而成。《春秋繁露》是汉代大儒董仲舒的哲学著作,是解释《春秋》最重要的一部书。毓老师认为董子治事之道,超过先秦诸子,并强调要懂《春秋》必读《繁露》,由此可知公羊学思想,可启发人的智慧,使人过上理智的生活。《大易》与《春秋》,是中国最难懂的两部书;这两部书没有读,就难以懂中国文化。古人思想,不能片面读,必要融会贯通。想重建文化,必下深的功夫,立说才不失其本。成就大事业必有德望,言行不一致的,没办法立说。要以古人智慧,启发我们的智慧,接新枝,发新芽。每个人都有时代的使命,运气好,就有发展的机会。
  •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熹是宋明理学研究中的重点,“曾点气象”则是理学中的重要话题。本书从朱熹关于“曾点气象”话题的讨论契入,直探朱子思想中的有无虚实之辨等关键问题,旁及历史上相关“曾点气象”的评论,进而引出中国哲学中关于精神境界、本体与功夫的讨论,以小见大、以一贯多,在诸多方面填补了以往朱子研究的空白。本书充满创新精神,将“曾点气象”的研究范围从《论语集注》扩展到朱子全部文本做全面分析,有《论语集注》稿本的发展及相关书信的考辨对朱子的观点做历史性的分析,都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意识。
  • 哲学:古老哲学著作

    哲学:古老哲学著作

    本书主要介绍了哲学流派与经典著作。包括周公旦与《周礼》、道家老子与《道德经》、道家庄子与《庄子》、道家列子与《列子》、儒家孔子与《论语》、儒家孟子与《孟子》、儒家荀子与《荀子》、儒家与《曾子》、儒家与子思、儒家与《孝经》、儒家与《大学》、墨家墨子与《墨子》等。
  • 《易经》心得

    《易经》心得

    《易经》似乎深不可测,其实《易经》是来源于现实的,它必然也能指导现实。《易经》是对宇宙玄机的探索,对人生哲学的概括,对天、地、人之关系的总结。一千个人看《易经》会有一千种不同的解读,但也一定会有一千个不一样的收获。
  •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

    《尚书》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宝库。《尚书》每篇并非成于一时,其中文句有着语法、词汇、方言的差异,又是现代语言学家们研究上古汉语演变的重要资料。如此等等,都说明《尚书》是具有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古代文献。
热门推荐
  • 守护甜心之梦缨的翅膀

    守护甜心之梦缨的翅膀

    亚梦:眼泪哗哗流下,以前的生活去哪里了?
  • 快穿1v1攻略那个反派大佬

    快穿1v1攻略那个反派大佬

    当神族大佬发现被他抛下无数次的男人都是同一个人的时候…虞鸢:亲爱的,我可以解释反派(阴冷一笑):你编虞鸢(十分真诚):我想过回去找你们的反派:呵,小鸢儿的嘴,骗人的鬼世界一:末世篇丧尸大佬的小甜甜世界二:现世篇小丑杀手的顶流恋人????在更
  • 武道狂徒

    武道狂徒

    俯瞰天下王者心,百战不屈枭雄志,神武地,妖蛮乱,管你人族和妖、蛮、谁挡,杀谁!!武道巅峰,我为狂徒,抢钱、抢地、抢妹子,2015,带你领略一场铁血征伐!!
  • 你从东阳来

    你从东阳来

    某位楚姓女子被人搭讪时,看着小哥算得上帅气的脸,忍痛拒绝:不扫码,不加好友,不健身,后天结婚。说完留下潇洒的背影转身离去。帅气的小哥顿时懵在原地,咋跟他想的不一样呢?
  •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化与军事人才建设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化与军事人才建设

    本书以社会调查数据为支撑,运用社会学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化对军人经济社会地位的影响,以及军事人才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男友是个NPC

    我的男友是个NPC

    我的男友是个NPC上官你姐:师父,好看吗?电灯泡:还行吧当上官结见到师父时,她的少女心破碎了怎么会!师父居然是个胡子飘飘的大叔。怎么办?有一种想要立马逃跑的心“吵架归吵架又不是不喜欢了,走大肥我们去给他准备礼物!”提问:是谁给的你的胆子,让你再开一本书的畏畏缩缩的作者:就算我写文像小学生,可是灵感来了,不写,感觉不太好
  • 第一侯

    第一侯

    惨死重生十年前的李明楼并没有有仇报仇有冤报冤的喜悦要想当人,她只能先避锋芒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危机与希望

    危机与希望

    在24世纪人类发现了A8星球,东联盟与西联盟明争暗斗,A8星球的暗黑帝国早已经想占据地球这机会来了,就此一场场给人类带来了噩梦就此开始,宇宙战争,个人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生化危机的出现等等出现考验着人类的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