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03800000003

第3章 王维诗选(三)

青溪[1]

言入黄花川[2],每逐青溪水[3]。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4]。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5],澄澄映葭苇[6]。

我心素已闲[7],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8],垂钓将已矣[9]!

【注释】

[1]作于入蜀途中。

[2]言:发语助词。黄花川:水名,在今陕西省凤县东北黄花镇附近。

[3]每:常常。

逐:追逐,这里有“沿着”的意思。青溪水:指黄花川水。

[4]趣:趋。趣途:走过的路程。

[5]漾漾:水波动荡的样子。泛:摇曳、摆动。菱:生长在河塘中的植物,叶大,呈三角形,花白色,果实有角突起,叫菱角,肉可食。

荇:荇菜,水生草本植物。

[6]葭苇:初生的芦苇。

[7]素:淡泊素静。已:通“以”,用如“而且”。

闲:安闲。

[8]请:这里作“还是”解。盘石:同“磐石”,大而且厚的石头。

[9]垂钓:垂竿钓鱼。这里暗用了东汉隐士严子陵垂钓富春江的典故。将已矣:就这样下去罢了。

【点评】

这首诗写他沿着黄花川行进一路所见这条青溪水的景色:它随着山势曲折蜿蜒,千回万转;它从乱石中穿过,哗哗作响;流入松林时,呈现出深碧幽冷的色调;当它淌过平阔地带,微波荡漾,水上的菱荇不住摇曳生姿;这时,它变得澄澈碧透,岸边的芦枝苇叶倒映其中。诗人集中表现青溪的声色和动静。“声喧”、“色静”一联,以水声的喧闹,反衬松林的幽静;又以“静”的听觉感受,表现对松林深碧寒冷色调的视觉印象,这是运用“通感”即打通不同感觉的妙笔。“漾漾”和“澄澄”一联,用两个叠字词分别描绘溪水的波荡和清澈,一动一静,彼此映衬。由于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诗人活画出青溪幽深、安详、活泼、素净、澄碧等多姿多彩充满生机的美。最后四句,诗人即景抒情,表达自己寻求素淡、闲逸的人生情趣,并以青溪的淡泊来印证。这样,客观大自然的青溪,便成为人格化的象征性形象。诗人再指水盟心,使自然美和主观心境之美融为一体,把诗升华到一个明净的美的境界,一个充满空静淡泊之趣的哲理境界。全篇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用了对仗,对得毫不着力,毫不做作,诗情在起伏摇漾中一气流走。读之,仿佛有一条青溪从我们的眼前和心中流过。晚唐司空图评王维诗:“趣味澄,若清流之贯达。”(《与王驾评诗书》)此诗正是典型的例子。

纳凉[1]

乔木万余株,清流贯其中。

前临大川口,豁达来长风[2]。

涟漪涵白沙[3],素鲔如游空[4]。

偃卧盘石上[5],翻涛沃微躬[6]。

漱流复濯足[7],前对钓鱼翁。

贪饵凡几许[8]?徒思莲叶东[9]。

【注释】

[1]陈铁民《王维集校注》说:“此诗所描写的景象及所使用的语言,与上诗颇接近,疑亦入蜀途中经黄花川时所作。”

[2]豁达:开阔通达。刘桢《公宴诗》:“华馆寄流波,豁达来风凉。”

[3]涟漪:细小的波纹。

[4]鲔:鲟鱼,背青碧,腹白。

[5]偃卧:仰面躺着。盘石:大而平、厚的石头。

[6]沃:浇。微躬:衰弱的身体,谦称自己。

[7]漱流:《晋书·隐逸传》载,晋孙楚少年时曾对王济说他要隐居,话中把“枕石漱流”说成“漱石枕流”。王济问道:“流能枕,石能漱吗?”孙楚答道:“所谓枕流,是洗耳朵;所谓漱石,是刷牙齿。”后把“枕流漱石”用来比喻士大夫的隐居生活。

濯足:《楚辞·渔父》:“渔父……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此处漱流、濯足,指“钓鱼翁”隐于水边。

[8]凡几许:共有多少。凡,总共。

[9]莲叶东:古乐府《江南》:“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两句意思是:鱼儿没有多少贪饵上钩的。言外之意是,“钓鱼翁”的垂钓,原不为取鱼,而以观鱼戏为乐。

【点评】

诗写他在清流中洗濯纳凉情景,抒发他与大自然身心交融的闲逸之情。首联起笔如画,画出一条清流贯穿万株乔木之中的景象,似有凉爽之气迎面扑来。次联写他纳凉之处前临大川口,地势开阔,整日有长风吹送。此联以豪放之笔写出旷远之景,凉意更加充沛。第三联却转以空灵轻清之笔,描绘微波粼粼,白沙耀目,鲟鱼似在空中翔游。这两句写水清鱼乐,美妙之至,可谓出神入化。后来柳宗元《小石潭记》那一段描写潭中游鱼的妙文:“潭中鱼可数百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真疑是从此二句诗中化出。以下几句写他仰卧于磐石上洗沐,漱流濯足,对着眼前垂钓的渔翁思绪翩翩。诗人借用典故和乐府民歌的句子,自然而含蓄地表达物我同一、身心两忘之乐,意味无穷,诱人遐想。全诗情、景、事、理兼具,又融为一体,意境幽凉、清澈、悠闲、旷远。

戏题盘石[1]

可怜盘石临泉水[2],复有垂杨拂酒杯。

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3]?

【注释】

[1]关于此诗写作时间,陈铁民《王维集校注》说:“上二诗皆写及盘石,恰与本诗合;又维游蜀在春日(《晓行巴峡》曰:‘际晓投巴峡,余春忆帝京。’),而此诗正写春景,故疑其亦作于入蜀途中。”

[2]可怜:可爱。

[3]何因:因为什么。

【点评】

这首七言绝句抒写春日野行途中在磐石上独酌的乐趣。全诗运笔灵活,又环环相扣,章法自然而严谨。首句“盘石”二字点题,因“临泉水”故觉“可怜”。二句承磐石写,言石畔复有垂杨。诗人坐石上,临水边,举杯酌酒,而垂杨复来拂之。忽然春风将缤纷花瓣吹落诗人身上,使他感到春风似解人意而为人封增趣,于是灵感勃发,写出三四句,却不直述,而用疑问和猜测的语气出之,更显得唱叹有情,令人回味无穷。在诗人笔下,磐石、泉水、垂杨、春风、落花俱通人情,为人怡悦助兴;而泉水、垂杨、春风、落花既互相映衬,又都围绕着磐石各显风姿,那么可爱。因此诗的起首“可怜”二字,事实上贯通全篇。后来大历诗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以“独怜”直贯全篇,可能受了王维此诗的启发。

晓行巴峡[1]

际晓投巴峡[2],馀春忆帝京[3]。

晴江一女浣[4],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5],山桥树杪行[6]。

登高万井出[7],眺迥二流明[8]。

人作殊方语[9],莺为旧国声[10]。

赖谙山水趣[11],稍解别离情。

【注释】

[1]游蜀时作。巴峡:今湖北巴东县西有巴峡,位巫峡之东。但本诗的巴峡,应是四川巴县的长江峡口。

[2]际晓:拂晓。际,适当其时。

[3]馀春:暮春。帝京:指长安。

[4]浣:洗涤。

[5]水国:水上人家。舟中市:在船上做买卖。

[6]杪:树梢。

[7]井:相传古制八家一井,引申为人口聚集地、村落。

[8]眺迥:望远。二流:其一为长江,另一当指在巴峡一带入江的河流(如嘉陵江、玉麟江、龙溪河等)。

[9]殊方:异域,异乡。殊方语:指四川方言。

[10]旧国:故乡。

[11]谙:熟悉。

【点评】

一般描写江峡的古代诗歌多着眼于山高峡深、滩险水急的景色,此诗却侧重展现暮春早晨巴峡江城水乡的风土人情之美。诗中写少女早起浣衣迎来晴江日出众鸡啼鸣,水上人家在舟中集市买卖,人在山桥上宛若行走于树梢,登高远眺但见万井麇集、二流汇合,每天耳际萦响的是陌生的地方方言,只有黄莺的叫声才是诗人所熟悉的。全篇从“际晓”与“馀春”两个方面着笔,以排律形式铺叙巴蜀的独特景观,笔笔新鲜美妙,语语饶有情致,声调高卓清朗,组合成宏丽的境界,洋溢着诗人游蜀的新奇感和对山水的兴趣。“水国”、“山桥”二句表现远处景物重叠的错觉,画意尤浓郁。

归嵩山作[1]

清川带长薄[2],车马去闲闲[3]。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4],归来且闭关[5]。

【注释】

[1]作于开元二十二年(734)秋,时作者在嵩山隐居。

嵩山,又名嵩高山,五岳之一(中岳),在今河南登封县北。

[2]清川:清流。带:围绕。薄:草木丛生之地。

[3]去:离开。这里指离开原来的地方归嵩山。

闲闲:从容自得貌。

[4]迢递:高远。

[5]且:姑且,暂且。闭关:关门。“关”本意为门闩,这里指门。

【点评】

这首诗写归山途中和归山之后的情景,四联诗的情感色调和表现手法不同。首联先写景后叙事,情融于景与事中:清川环绕长薄,车马从容前进,景色清幽,诗人心境安详闲适。次联移情及物:清川流水好像懂得诗人归去心境,缓缓流淌去而不返;鸟儿一个接一个归巢栖息,似乎很高兴与诗人结伴倦飞知还。这一联展示了诗人的悠然自得。三联融情于景,描绘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景色荒漠、暗淡、凄凉,渗透了诗人惆怅郁闷、凄清孤寂的感情色彩。尾联以叙事之笔抒情,写自己将闭门谢客,与世隔绝。但一个“且”字,又包含姑且、暂且之意,透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意绪。王维此次隐居,与前一次不同,前一次乃因仕途失意而归隐淇上;此次则为出仕而隐居。当时玄宗居于东都洛阳,张九龄也在东都,嵩山地近东都,在这里隐居正为等待已任中书令的张九龄汲引出仕。但他献诗《上张令公》后,尚未得到九龄汲引的消息,心情是十分焦虑、苦闷的。诗中表现出的复杂矛盾感情,正是诗人当时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在一首仅四十字的五律中,竟然表现出如此丰富复杂的感情及其曲折微妙的变化,亦显出诗人的高超艺术手腕。清代沈德潜评曰:“写人情物性、每在有意无意间。”(《唐诗别裁》卷九)纪昀赞云:

“非不求工,乃已雕已琢,后还于朴,斧凿之痕俱化尔。”(《瀛奎律髓汇评》卷二十三)都很有见地。

过乘如禅师萧居士嵩丘兰若[1]

无著天亲弟与兄[2],嵩丘兰若一峰晴[3]。

食随鸣磬巢乌下[4],行踏空林落叶声。

迸水定侵香案湿[5],雨花应共石床平[6]。

深洞长松何所有[7]?俨然天竺古先生[8]。

【注释】

[1]作于开元二十二年(734)秋至二十三年春隐于嵩山期间。乘如禅师:据《宋高僧传》卷一五说,他在代宗朝为东都敬爱寺僧,参与不空和尚主持的佛经翻译,后任西明、安国二寺上座。禅师,对和尚的尊称。萧居士:名与生平不详。玩诗意,当是乘如之兄弟。居士,在家奉佛修道之人。嵩丘:即嵩山。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略称,一般指佛寺。

[2]无著、天亲:皆菩萨名。无著是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创始人之一,后来劝他的弟弟天亲弃小乘而改学大乘,著作很多。二人事迹见《大唐西域记》卷五。此处以无著、天亲比喻乘如禅师与萧居士。

[3]一峰晴:一座山都光明起来。

[4]磬:佛寺的打击乐器,形如钵,用铜制成。巢乌:筑巢而居的乌鸦。

[5]迸水:据《法苑珠林》载:晋代浔阳庐山西有龙泉精舍(讲经说法的地方),是高僧慧远所建。当初慧远南行,爱庐山清静,就和弟子观察林涧,渴了,坐歇时立誓说:

“若使此处宜立精舍,当愿神力即出佳泉。”于是以杖掘地,忽然间清泉涌出,便蓄池建寺。迸水,即涌出泉水。

侵:同浸。香案:供神佛时放置香炉的长桌子。这句暗用慧远典故,写禅师、居士的法力和居处环境。

[6]雨花:《妙法莲华经·序品》载:佛为众菩萨讲完大乘经后,盘腿而坐,身心不动,达到了专注一境而不散乱的精神状态,这时天上落下曼陀罗花等,散在佛及大众身上。雨:作动词用,落下。石床:用石做的床。这句形容禅师、居士嵩丘兰若的不同凡俗。

[7]深洞长松:指乘如禅师、萧居士居住的兰若环境。何所有:哪里还有。

[8]俨然:简直是。天竺:古印度别称。古先生:道教称老子西至天竺为佛,号古先生。事见道教经书《西升经》。这句谓乘如兄弟俨然似天竺之佛。

【点评】

王维虔心信佛,精通佛典,受佛教思想影响很深,在这首访问佛寺的诗中具体反映出来。诗中描绘佛寺景色,古朴幽奇、清冷深僻,又多用佛家典故,语带禅机,使诗篇染上浓厚的佛家色彩。但全篇写人、叙事、状景,笔墨精炼灵活,章法开合自如,诗句流动变化,在艺术表现上有可供学习借鉴之处。

献始兴公[1]

宁栖野树林[2],宁饮涧水流。

不用坐粱肉[3],崎岖见王侯[4]。

鄙哉匹夫节[5],布褐将白头[6]!

任智诚则短[7],守仁固其优[8]。

侧闻大君子[9],安问党与仇[10]。

所不卖公器[11],动为苍生谋[12]。

贱子跪自陈[13],可为帐下不[14]?

感激有公议[15],曲私非所求[16]!

【注释】

[1]诗题下原注:“时拜右拾遗。”开元二十三年(735)初被任为右拾遗时作于嵩山。始兴公:即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开元二十一年十二月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明年迁中书令,二十三年加金紫光禄大夫,累封始兴县伯。王维由其提拔,擢右拾遗。右拾遗,官名,唐中书省置右拾遗二人,从八品上,掌供奉讽谏。

[2]栖:止息。此指隐居。

[3]坐:犹“致”。粱肉:指美食佳肴。粱,粱米,指精粮。

[4]崎岖:《文选》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李善注:“崎岖,不安之貌也。”

[5]匹夫:普通人。节:节操。

[6]布褐:粗布短衣,平民所服。

[7]任智:运用才智。

[8]守仁:持守仁德。这二句说,若论取用才智,那确实是我的所短;而保持仁德,却是我的长处。

[9]侧闻:从旁听说。

大君子:指张九龄。

[10]“安问”句:语本刘琨《重赠卢谌》:“重耳(晋文公)任五贤(指狐偃、赵衰等),小白(齐桓公)相射钩(射钩者,指管仲)。苟能隆二伯(指重耳、小白),安问党(指五贤)与仇(指管仲)?”党,亲族,同类。这句意谓张九龄用人公正无私,不问是同党还是仇人。

[11]公器:公有之物,指官爵。《旧唐书·张九龄传》载,开元十三年,“九龄言于(张)说曰:‘官爵者,天下之公器,德望为先,劳旧次焉。’”这句说张九龄不出卖国家的官爵。

[12]苍生:天下百姓。

[13]贱子:诗人谦称。此句本应璩《百一诗》其一:“避席跪自陈,贱子实空虚。”瑤帐下:即帐下吏,下属。不:通“否”。

[15]感激:感动奋发。

[16]曲私:枉道徇私。这二句意谓,如果出于公正之议任用我,将使我感动奋发;如有所偏私,则不是我所追求的。

【点评】

这首献给张九龄的诗,首先表明自己的气节:宁可栖居山林,只饮涧水,也不愿千方百计求谒王侯,去过食粱肉衣文绣的富贵生活。这四句直陈其志,用排比句法与通俗语言,颇有民歌风味。接着谦称自己虽短于才智,却有持守仁义之长。继之赞颂张九龄坚决反对阿私和朋党,大力任用贤能、不假公器、为苍生谋的开明政治主张和实绩。最后请求张九龄以择人的公正标准来擢用他,并表示他的干谒并非出乎“曲私”。在当时大贵族腐化政治势力日渐抬头的时期,张九龄的开明政治主张具有积极的现实斗争意义。王维热烈拥护这些政治主张,显示出他进步的政治见识和可贵的正义感。诗写得光明磊落,议论正大,低回慷慨,感激振奋。一些字眼用得新鲜警拔,如“坐”字写尽贪恋情状可悲;“崎岖”二字,活现干谒权贵者费尽心机、惴惴不安之态,又警示人们,干谒王侯并非光明正大之途。

韦给事山居[1]

幽寻得此地[2],讵有一人曾[3]?

大壑随阶转,群山入户登。

庖厨出深竹[4],印绶隔垂藤[5]。

即事弃轩冕[6],谁云病未能[7]?

【注释】

[1]疑作于开元二十五年(737)正月。韦给事山居:韦给事即睿宗朝曾任中书令的韦嗣立之子韦恒。嗣立有骊山别第,谓之东山别业,即给事山居。给事,官名,给事中的省称,唐属门下省,正五品上。其职为侍从皇帝,备顾问应对诸事。

[2]幽寻:寻觅幽胜之地。

[3]讵:岂。

[4]庖:房。

[5]印绶:印,官印。绶:系印的丝带。

[6]轩冕:见《寓言二首》注[11]。

[7]病:感到为难。

【点评】

此诗描绘韦给事的山居别业,运笔简练雄放,极有表现力。颔联意为别业建在大壑中,于别业里循阶转行,在处皆见大壑;别业为群山环绕,门前户后皆重峦叠嶂。但在诗人笔下,大壑竟随阶而转,群山欲登门入户,将静止的山壑写活,写得气势非凡。北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疑从王维此联化出。王安石一联更富于色彩感,王维一联却简而有味。颈联写别业中布满深竹垂藤,故而庖厨似从深竹中跃出,游客身上印绶每被垂藤遮隔。诗人并未用一个色彩字面,读之如见苍翠深碧中有红色隐现。此二联二十字,妙造幽奇深秀之境。诗的句法新颖多变,动词“随”、“转”、“入”、“登”、“出”、“隔”无不生动精妙,以“曾”、“登”、“藤”、“能”为韵,新鲜而自然。

寄荆州张丞相[1]

所思竟何在[2]?怅望深荆门[3]。

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

方将与农圃[4],艺植老丘园[5]。

目尽南飞雁,何由寄一言!

【注释】

[1]荆州:唐州名,治所在今湖北江陵县。唐尝于其地置大都督府,统荆、硖、岳、复、郢诸州。张丞相:即张九龄。史载,权奸李林甫屡于玄宗前中伤张九龄。开元二十四年十一月,九龄罢中书令,迁尚书右丞相。二十五年四月,出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此诗当作于九龄左迁荆州之后。

[2]“所思”句:沈约:《临高台》:“所思竟何在?洛阳南陌头。”刘孝绰《棹歌行》:“所思竟何在?相望徒盈盈。”

[3]荆门:山名,在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相对。但唐人多称荆州为荆门,不仅指荆门一山。

[4]与农圃:参与耕田种菜,指隐居躬耕。

[5]艺植:种植。老丘园:终老于田园。

【点评】

张九龄因李林甫一派反动势力的排挤打击而被贬逐,对王维来说不仅意味着个人政治靠山的丧失,而且是他所追求的封建开明政治理想的幻灭,他的精神再次遭受巨大打击,内心极其悲愤、消沉。于是,他在政治上从热衷进取急骤转变为黯然思退。在这首诗中,他先抒发对张九龄的深深思念,接着写他处身奸佞邪险、朋党倾轧的政治环境中,感到“举世无相识”的孤寂,终身感激张九龄提拔的“旧恩”。第三联写他决计回乡隐居躬耕,终老于田园。尾联与首联呼应,写他目尽南飞之雁竟无语可寄,将满腔难言的隐痛从言外婉曲表出。全篇八句直贯而下,一气呵成,使人感到读不断,并从中感受到诗人直朴而深沉的悲愤、惆怅、感激、思念、黯然等丰富复杂的情绪。

使至塞上[1]

单车欲问边[2],属国过居延[3]。

征蓬出汉塞[4],归雁入胡天[5]。

大漠孤烟直[6],长河落日圆[7]。

萧关逢候骑[8],都护在燕然[9]。

【注释】

[1]开元二十五年(737)夏出使河西,此诗即初至凉州(今甘肃武威)时所作。

[2]单车:轻车简从。问:慰问。

[3]属国:汉代称归顺汉朝而仍保留本国习俗的少数民族王国为属国。居延:地名,汉末设置,在今甘肃酒泉县西北。这句意谓经过居延到属国去。

[4]征蓬:随风远飞的蓬草,此处借以自喻。

[5]归雁:春暖后从南方飞回的大雁。胡天:指古匈奴所居的西北地区。

[6]大漠:浩瀚无垠的沙漠。孤烟直:一说古代烽火燃狼粪,取其烟直而聚,风吹而不斜;一说边外多回风,其风迅急,袅烟沙直上,即俗称尘卷风。

[7]长河:陈铁民《王维诗选》云:“疑指今石羊河。此河流经凉州以北的沙漠。”旧说指黄河。

[8]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此处用南朝梁代诗人何逊“候骑出萧关”(《见征人分别》)句,并非实指自己经过萧关。候骑:骑马的侦察兵。

[9]都护:唐代边疆设置都护府,其长官为都护。这里指河西节度使崔希逸。燕然:山名,又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后汉车骑将军窦宪大破北匈奴单于,登燕然山刻石纪功,史称“燕然勒铭”。这里借窦宪典故指崔希逸追敌至青海西部。

【点评】

开元二十五年(737)三月,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大败吐蕃,又乘胜追敌至青海之西。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塞上,宣慰将士,到达凉州后作此诗。诗以“欲问边”发端,继之以“过”、“出”、“入”写出唐代边地疆域的辽阔荒远。“征蓬”、“归雁”,既是塞上所见的特征性景物,又借以自况,比兴兼用,诗人跋涉的艰辛、初到边塞的新奇、孤寂等复杂感情,都融入景中。

颈联写他极目大漠,只见一缕孤烟,冲霄直上;遥望长河,一轮落日浮动河面,显得格外浑圆。“长”、“大”、“直”、“圆”四字,特别是“直”、“圆”二字,极通俗自然,也极锤炼精警,传达出诗人对边塞景物最粗略也最强烈的直觉印象,犹如以几笔粗犷的线条,勾勒出大漠黄昏苍凉、空旷、奇丽,开阔的风光,也流露了自己由此触发的悲壮情怀,近人王国维誉为“千古壮观”(《人间词话》)。尾联不写继续前进,而写路遇候骑闻捷报,得悉统帅已乘胜追敌至青海之西作结,自己闻捷欣喜之情全在不言之中,诗的情调也由苍凉转为豪放,从而振起全篇。可见,此诗不仅颈联写景如画,雄浑高古,而构思新奇,布局巧妙,真是边塞诗的杰作。

出塞作[1]

居延城外猎天骄[2],白草连天野火烧[3]。

暮云空碛时驱马[4],秋日平原好射雕[5]。

护羌校尉朝乘障[6],破虏将军夜渡辽[7]。

玉靶角弓珠勒马[8],汉家将赐霍嫖姚[9]。

【注释】

[1]题下原注:“时为御史,监察塞上作。”开元二十五(737)秋作于河西。

[2]居延城:参见上篇注[3]。猎天骄:匈奴在城外打猎示威。天骄,汉时匈奴自称“天之骄子”。

[3]白草:草名,产于北方关外,干时呈白色,故名。野火烧:指围猎时用火烧草驱赶野兽。

[4]空碛:杳无人烟的大沙漠。碛,沙漠。

[5]雕:鸷鸟名,一名鹫,似鹰而大,凶猛剽疾,不易射中,古称神射手为“射雕手”。

[6]护羌校尉:防护西羌的武官。羌:我国古代西域民族名。乘障:登城守卫。乘,登。障:古时为防御敌人,在关塞险要处筑堡设障。

[7]破虏将军:汉代将军的一种称号。《三国志·吴志·孙坚传》:“(袁)术表坚行破虏将军。”夜渡辽:《汉书·昭帝纪》载,辽东乌桓(古代少数民族部落)反叛,中郎将范明友任渡辽将军,带领军队,渡过辽河,平定了叛乱。这里泛指渡水夜袭。

[8]玉靶:镶玉柄的剑把,代指剑。角弓:用兽角装饰成的弓。珠勒马:配有珍珠作装饰的笼头的骏马。

[9]霍嫖姚: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征伐匈奴,战功卓著,曾为嫖姚校尉,故称霍嫖姚。这两句意谓唐军将领破敌有功,朝廷将赐给多种贵重物品。

【点评】

这首七律的主旨,是颂扬守边唐军将士英勇杀敌和表达朝廷赏功****之意。前四句在边塞广阔荒漠的环境中,极力渲染敌人借打猎炫耀武力准备大举入侵的声势。

正如清代金圣叹所评:“写其驱马射雕,再加‘暮’字‘时’字,便可见闪忽无常;又加‘秋’字‘好’字,便可知弓马轻快,其骄至于如此。”(《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卷一)五六句写唐军面对强悍、嚣张之敌,从容镇定,应付裕如:将军率领英勇战士,白天登城严密防守,晚上乘着月色渡辽神速出击。尾联以行云流水之势写唐军取得了辉煌战果,朝廷将宝剑、角弓、珠勒马赏赐给破敌立功的将军。诗人用对比反衬手法,以敌人的强悍、猖獗反衬出唐军的威武,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金圣叹说得好:“前解,写‘天骄’是真正天骄;后解,写‘边镇’是真正边镇。前解不写得如此,便不足以发我之怒。后解不写得如此,便不足以制彼之骄。”(同上)此诗确是一首骨力雄浑、声调高亢、自然缜密之作。但前人也指出,诗中有二‘马’字押脚、两处失粘的疵病。不过,从另一角度看,这正反映出诗人执笔时激情满怀一气喷薄自然成篇,不愿过细地打磨语言和拘守格律。

凉州郊外游望[1]

野老才三户[2],边村少四邻。

婆娑依里社[3],箫鼓赛田神[4]。

洒酒浇刍狗[5],焚香拜木人[6]。

女巫纷屡舞[7],罗袜自生尘[8]。

【注释】

[1]开元二十五年(737)居河西时作。凉州:唐州名,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唐时河西节度使幕府驻此。题下原注:“时为节度判官,在凉州作。”节度判官:唐节度使僚属有判官二人,掌分判兵、仓、骑、胄四曹之事。

[2]三户:语本古谚:“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表示户口甚少。

[3]婆娑:翩然起舞貌。里社:乡里中祭祀土地神之祠。

[4]赛:祈福于神而后以祭祀来报答称“赛”。

赛田神:秋获之后备陈酒食报谢田神。

[5]刍狗:草扎的狗,祭神时用。

[6]木人:木偶,木刻的神像。

[7]女巫:古时以装扮为神歌舞替人祈祷为职业的女人,也叫巫婆、神婆。纷:众多貌。屡:屡次。

[8]罗袜:丝袜。生尘:沾染尘土。语本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点评】

王维在凉州生活期间,边地风光与民俗给予他耳目一新的感受,使他用诗笔描绘出一幅幅彩色缤纷的民俗风情画。这首五律写凉州地区农民祭祀田神的活动,层层渲染,笔笔紧凑。首联写边地村庄人家虽比内地稀少,但这里的农民同样具有丰富的生活情趣,有热烈欢乐的赛神活动。以下三联,具体地展现他们在赛神中吹箫打鼓、婆娑起舞、酒浇刍狗、焚香拜神的情景,结尾写女巫们歌舞不停,罗袜生尘,把热烈的气氛推向高潮。全篇情景生动,内容丰富,概括力强,饶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反映了唐军保卫边疆战斗胜利后当地人民和平安宁的生活,也流露出诗人兴奋的心情。

凉州赛神[1]

凉州城外少行人,百尺烽头望虏尘[2]。

健儿击鼓吹羌笛[3],共赛城东越骑神[4]。

【注释】

[1]居河西时作。

[2]百尺烽:形容烽火台之高。

虏尘:胡人驰马扬起尘烟,借指敌方动静。

[3]健儿:唐时军士之名目有健儿,指凉州守边的兵士。羌笛:西域羌族的乐器。

[4]越骑:唐时为骑兵之名。《新唐书·兵志》:“凡民年二十六为兵,六十而免。其能骑而射者为越骑,其余为步兵、武骑、排手、步射。”越骑神,疑指骑兵之神或主骑射之神。

【点评】

前一首描写凉州农民赛田神的情景,意在表现边地的民俗风情和安定欢乐的生活。这一首写的是守边军士赛骑神。首句写凉州城外行人稀少,因为人们都赶往城东看军士赛神去了。次句写在这赛神的节日里,在高高的烽火台上守望的军士更加警惕,密切注视着敌情。这两句所写的情景,在寂静中隐伏着紧张。后两句才描绘守边军士赛神的场面:这些健壮的小伙子们兴高采烈地擂鼓吹笛,在欢快的鼓乐声中,骑士们犹如脱弦之箭飞驰竞逐,他们要追上“越骑神”,显示自己的勇武和高超骑技。前两句的阒寂紧张与后两句的欢乐热闹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却又体现出守边军士赛神与备战结合的特色。

诗人从军士赛神活动这个侧面,歌颂了他们保卫祖国边疆的豪情壮志。诗的题材新鲜,艺术构思也很巧妙。

双黄鹄歌送别[1]

天路来兮双黄鹄,云上飞兮水上宿,抚翼和鸣整羽族[2]。不得已,忽分飞,家在玉京朝紫微[3],主人临水送将归。

悲笳嘹唳垂舞衣[4],宾欲散兮复相依。

几往返兮极浦[5],尚徘徊兮落晖!

岸上火兮相迎,将夜入兮边城。

鞍马归兮佳人散[6],怅离忧兮独含情[7]。

【注释】

[1]居河西时作。黄鹄:鹄俗称天鹅,色白,古人谓又有色黄者,善高翔,常宿于湖泊之间。

[2]抚:同“拊”,拍。羽族:鸟类,此处指羽毛。

[3]玉京:道书谓天上有玉京山,为元始天尊所居之处,这里指帝都。紫微:星座名,即紫微垣,又名紫微宫、紫宫垣,亦简称紫宫,紫垣,有星十五,传说是天帝所居之处。此处指帝王宫殿。

[4]笳:即胡笳,古时西域一带少数民族的一种管乐器,类似笛子。嘹唳:响亮凄清的声音。

[5]极浦:遥远的水边。浦,水边。

[6]佳人:指在送别宴上奏乐跳舞的妓人。

[7]离忧:《楚辞·九歌·山鬼》:“思公子兮徒离忧。”离,罹,遭。

【点评】

这首骚体诗写送别友人的愁情,成功地学习借鉴了屈原《九歌》的比兴和借景抒情手法。诗以黄鹄分飞发兴,比喻朋友的离散;又写黄鹄抚翼和鸣、往返徘徊神态,抒发缠绵悱恻的离情;更以悲笳嘹唳、水边落晖等景物环境烘托悲凉气氛。而在直叙送友情景时,十分注意捕捉诸如“垂舞衣”“复相依”、岸火相迎,夜返边城,“佳人散”等场面和细节,使人宛若亲临其境,引起共鸣。其构思之新颖,运笔之自然,民歌风味之浓郁,体式之独特,在送别诗中别具一格。

从军行[1]

吹角动行人[2],喧喧行人起。

笳悲马嘶乱,争渡金河水[3]。

日暮沙漠垂[4],战声烟尘里。

尽系名王颈[5],归来报天子。

【注释】

[1]居河西期间作。《从军行》:乐府古题之一,多写军旅苦辛之辞。

[2]角:军中乐器,吹奏以报时间,用如今日之军号。行人:出征之人。

[3]金河:水名,在唐肃州(今甘肃酒泉)附近。

[4]垂:同“陲”,边。

[5]名王:匈奴中有大名的王。系颈:缚颈。

【点评】

王维作为一名音乐家,对声响的感受特别敏锐。他不仅借表现声音细致地描绘自然景物,而且把声音作为诗的构思的主要元素。这首抒写守边将士出征杀敌的诗,便从军中号角吹响落笔,在八句诗中描摹了将士闻角即起的喧闹声,胡笳悲鸣声,战马嘶叫声。而在描叙将士们抢渡金河、日暮在大沙漠边缘与敌军激烈鏖战情景时,我们似乎还听到了浪花激溅声、呐喊声、厮杀声、兵器撞击声、开弓飞箭声、追敌战鼓声等“战声”。诗人捕捉住边地雄壮、激烈、悲凉的种种声响来描写,造成了构思新颖、笔墨集中、情景逼真、气氛紧张的艺术效果。

陇西行[1]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2]。

都护军书至[3],匈奴围酒泉[4]。

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5]。

【注释】

[1]作于居河西期间。《陇西行》:乐府古题之一。陇西:郡名,战国秦昭襄王二十七年置,治所在今甘肃临洮南。三国魏移至今甘肃陇西南。

[2]“十里”二句:描写递送军书、驿马急驰的情状。古时于道旁封土为堠,以记里程,五里置一堠,十里置双堠,故有“五里”、“十里”之语。

[3]都护:见《使至塞上》注[9]。

[4]酒泉:郡名,汉元狩二年(前121)以原匈奴昆邪王地置,治所在今甘肃酒泉。

[5]烽戍:守望烽火的哨所。

【点评】

这首采用乐府旧题的边塞诗表现敌人入侵、边防告急的情景。按照叙事顺序,前两句应放到最后,但那样写便平淡无奇。诗人运用倒叙手法,一开篇便用夸张之辞、民歌明快活泼的句式,写快马飞驰递书告急的场面,使诗突兀而起,扣人心弦。然后再写酒泉被围、大雪纷飞不能举火或燃烟报警的危急境况。以景语急骤作结,渲染出边关雪野迷茫壮阔和沉寂中隐伏着紧张的战争气氛,使人想像正在待命驰援的将士热烈、激动的神态心情,令人回味无穷。全诗动静相生,环环紧扣,首尾呼应,节奏急缓变化,张弛有度,更因构思巧妙,收到以少总多、意余象外的艺术效果。

陇头吟[1]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2]。

陇头明月迥临关[3],陇上行人夜吹笛[4]。

关西老将不胜愁[5],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馀战,麾下偏裨万户侯[6]。

苏武才为典属国[7],节旄空尽海西头[8]!

【注释】

[1]疑作于居河西期间。《陇头吟》:乐府古题之一,多写边地征戍之情。陇头,即陇山,又名陇坂、陇首,在今陕西陇县至甘肃平凉一带。

[2]戍楼:哨楼,此指陇关关楼。太白:即金星,古人以为它主兵象,由太白的出没情况可以测知战争的吉凶、胜负。

[3]迥:远。关:指陇关。

[4]行人:征人,戍边战士。

[5]关西:指函谷关以西,今陕西、甘肃一带。

[6]麾下:部下。麾,军中主将的旗帜。偏裨:偏将,副将。万户侯:食邑万户的侯爵。

[7]苏武:汉使者。武帝时出使匈奴,被留十九年。其于北海牧羊,手执代表汉使身份的节旄脱落殆尽。

回国后,汉昭帝以其为典属国。事见《汉书·苏武传》。

典属国:掌管民族交往事务的官员,位在九卿之下。

[8]节旄:节为使臣所持符节。节以竹为之,柄长八尺。节上所缀牦牛尾饰物,称节旄。

【点评】

这首边塞诗把“长安少年”与“关西老将”两个人物形象并置于同一场景之中,使少年戍楼观星与老将驻马听笛这两个画面互相映衬,诱发读者联想今日之老将正是昔日的少年,而今日少年尽管满怀报国立功的雄心壮志跃跃欲试,等待着他的很可能就是老将屡建功勋却不得封赏的悲剧命运。这一巧妙的构思,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当时边防赏赐不公、用人不当的批判主题。诗的结尾再将汉代苏武与关西老将作比照,表明关西老将的悲惨遭遇绝非偶然的个别的事件,而是自古以来志士贤人才能埋没、壮志难酬的共同命运。这一笔,使诗的主题增添了历史的深度与广泛的社会意义。诗中对边关景物的描绘与场景转换也极巧妙自然,戍楼上空的明亮星辰引出陇头的凄清月色,又由这“陇头明月”触发“陇上行人夜吹笛”;而这悠扬凄凉、撩人情思的月下笛声,又勾引出关西老将内心的悲愤不平。诗情如行云流水,自然过渡,天衣无缝,使诗的意境弥漫着悲凉、凄怆的浓烈情思和气氛。后来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写《关山月》,就创造性地学习借鉴这首《陇头吟》的艺术构思,以关山月照出将军、兵士、遗民不同的悲欢苦乐,使整首诗都笼罩在朦胧、清冷的月光之中。

老将行[1]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2]。

射杀山中白额虎[3],肯数邺下黄须儿[4]!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5],虏骑崩腾畏蒺藜[6]。

卫青不败由天幸[7],李广无功缘数奇[8]。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9]。

昔时飞雀无全目[10],今日垂杨生左肘。[11]

路傍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12]。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13]。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14]。

贺兰山下阵如云[15],羽檄交驰日夕闻。[16]

节使三河募年少[17],诏书五道出将军[18]。

试拂铁衣如雪色[19],聊持宝剑动星文[20]。

愿得燕弓射大将[21],耻令越甲鸣吾君[22]。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立功勋![23]【注释】

[1]写作时间疑同上诗。

[2]“步行”句:汉朝名将李广被擒,途中夺取胡骑驰回,事见《史记·李将军列传》。此处借以表现老将少年时的智勇。

[3]“射杀”句:《晋书·周处传》说周处膂力过人,但为害乡里,乡人把他和南山的白额虎和长桥下的蛟蛇并称为三害。后来他入山射虎,入水杀蛟,并改过自新,建立功业。此处借用表现老将的勇武。

[4]肯数:敢较量。邺下:魏都,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黄须儿:曹操的儿子曹彰勇猛善战,长黄须,曹操称他为“黄须儿”,事见《三国志·魏志·任城威王彰传》。此处以曹彰衬托老将的勇猛善战。

[5]霹雳:疾雷声,意为迅猛。

[6]虏骑:敌人的骑兵。崩腾:溃退奔逃。蒺藜:植物名,果实有刺。此处指铁蒺藜,古代战时用以设置路障。

[7]卫青:汉武帝时的名将,官至大将军。据《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载,他的外甥霍去病为骠骑将军,常冲锋在前,深入敌后,屡建奇功,却未曾被困,被认为有“天幸”。

此处为诗人误记。

[8]功:指功名。数奇:命运不好。数,命运。奇,单数。单数不偶合,所以数奇即命运不好。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李广勇武过人,屡建战功,却没有功名爵赏,他疑心是自己命运不好所致。此句借李广事喻老将的不幸。

[9]蹉跎:光阴虚度。

[10]“昔时”句:《文选》鲍照《拟古诗》云:“惊雀无全目。”李善注引《帝王世纪》说:传说后羿与吴贺北游,吴贺要羿射雀,并要他射中雀子的左眼。羿引弓射去,误中雀的右眼,羞愧万分。这里“无全目”,指能射中雀之一目,使之双目不全。这句意谓老将过去像后羿一样善射,箭无虚发。

[11]“今日”句:意思是说左肘生瘤,射箭的本领不行了。垂杨:柳。柳因音转借为“瘤”,即瘤。

典出《庄子·至乐》所说滑介叔观于昆仑之虚,“俄而柳生其左肘”。

[12]“路傍”二句:用召平和陶渊明事喻老将隐居田园。故侯瓜:即东陵瓜。汉东陵侯召平在秦破后种瓜于长安城东,其瓜鲜美,故称为“东陵瓜”。事见《史记·萧相国世家》。先生柳:指五柳先生,即陶渊明。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13]虚牖:空寂的窗户。

[14]“誓令”二句:意思是说老将虽隐居山林,仍发誓不学灌夫学耿恭,为国立功。疏勒出飞泉:据《后汉书·耿弇传》载,东汉明帝时,耿恭据守疏勒城,匈奴断绝水源以围困汉兵,汉兵掘井不得水,耿恭向井祈祷,水遂涌出,匈奴以为有神助,立即撤走。颍川空使酒:据《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载:汉代颍川人灌夫为人刚直,常借酒发脾气,即所谓“使酒骂座”,后被杀。

[15]贺兰山:在今甘肃贺兰县西。

[16]羽檄:古时征调军队的文书,用木简写成,上插鸟羽,表示紧急。

[17]节使:使臣。节,符节,古代使臣持符节为信记。三河:指汉代河南,河东、河内三郡,在今河南省。这里是泛指。

[18]诏书:朝廷下的文书。五道出将军:《汉书·常惠传》:“汉大发十五万骑,五将军分道出。”这里是说皇帝命令将军们分五路出兵。

[19]试拂:揩拭,擦。铁衣:战袍,铠甲。雪色:形容铁衣的寒光。

[20]星文:七星文,嵌在宝剑上的七个金星。

[21]燕弓:燕地出产的坚劲的弓。

燕地,在今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

[22]“耻令”句:意思是让敌军扰乱国家安宁而感到耻辱。据《说苑·立节篇》,越军侵入齐国,雍门子狄请求齐君允许他自杀。齐王问其原因,他说是因为越甲惊动了国君。越军闻得齐国有如此忠臣,立即退兵七十里。越甲,越兵。鸣,惊忧。

[23]“莫嫌”二句:用魏尚事比况老将虽被弃置,仍决心立功报国。嫌,嫌弃。《汉书·冯唐传》载,魏尚曾任云中守,深得军心,匈奴不敢进犯,后被削职为民,经冯唐为其鸣不平,才官复原职。云中,汉郡名,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

【点评】

这首七言歌行描叙一位老将一生东征西战,功勋卓著,却不得封赏,备受冷落歧视。诗人对他的遭遇满怀同情与不平,揭露唐朝统治者冷酷无情、滥赏谬罚和对人才的摧残。诗中写老将在境况凄凉年老体衰时,仍怀着雄心壮志请缨杀敌,热烈颂扬他的高尚节操和爱国精神。诗人善于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捕捉人物典型的行为动作,层层深入地刻画人物形象。诗从老将的少年写到暮年,从征战、闲置写到再度奔赴沙场,从外部动作写到内心世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显示出诗人高超的艺术概括力。此诗用典较多。

诗人巧妙地将大量历史英雄人物故事传说融合在老将身上,使老将的形象更充实、饱满。诗中对偶句也多,对仗工稳自然,把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意象组接起来,诗意大幅度跳跃,拓宽了诗境,也增加了诗的容量。全诗三十句,每十句一韵,一韵一个层次,韵脚由平声转仄声复为平声,形式典重整饬,叙事却波澜宏阔,卷舒自如,气势奔放,笔触雄劲,具有一种悲壮慷慨的风格。

哭孟浩然[1]

故人不可见[2],汉水日东流[3]。

借问襄阳老[4],江山空蔡洲[5]!

【注释】

[1]开元二十八年(740)秋冬之际,王维知南选赴岭南,途经襄阳(今湖北襄樊市),是时孟浩然辞世未久,维因赋此诗哭之。

[2]故人:老朋友,指孟浩然。

[3]汉水:源出陕西宁强县北嶓冢山,东流入湖北省,经襄樊南流,至武汉入长江。

[4]襄阳:孟浩然的故乡。襄阳老:指襄阳耆旧。晋习凿齿有《襄阳耆旧传》故云。这句说向“襄阳老”寻问“故人”孟浩然。

[5]空:只有。

蔡洲:在今湖北襄樊市东南汉水折而南流处,因东汉末年长水校尉蔡瑁曾居于此而得名。

【点评】

这首五绝悼念亡友孟浩然。首句直抒故人不可见,暗喻亡故;次句写汉水依旧东流,隐以水之东流不回象征故人去而不复,出语悲咽沉痛。明知故人已逝,第三句写他仍向襄阳耆旧打听故人消息,可见怀念情深,已忘了生死永隔。末句感叹故人往昔游过的蔡洲江山空虚寂寞,将悼念、伤感、惋惜、怅惘之情融入景中。全篇四句,直中有曲,景中含情,反复唱叹,感人至深。

汉江临眺[1]

楚塞三湘接[2],荆门九派通[3]。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4],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5],留醉与山翁[6]。

【注释】

[1]开元二十八年(740)知南选途经襄阳时作。临眺:登高远望。

[2]楚塞:楚国的边塞。湖北属古楚国。

这里泛指江汉一带。三湘:湘水合漓水叫漓湘,合蒸水叫蒸湘,合潇水叫潇湘,故称三湘。这里泛指今洞庭湖南北、湘江流域一带。

[3]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此处指江汉一带。九派:指长江的九条支流,相传大禹治水,凿江流,通九派。其实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支流很多,九派是泛指。派,水的分流。

[4]郡邑:州郡所在的城市,指襄阳。浦:水边或河流入海处。

[5]襄阳:属今湖北襄樊市,襄阳在汉江之南。

[6]山翁:晋人山简,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荆襄,常去襄阳的习氏园林饮酒游玩,每饮必醉。此处借指当时襄阳的地方官。留醉:留在这里酣饮。与:犹“如”。

【点评】

诗人登高远眺,面对着气势壮阔的长江汉水,激情满怀,想像飞腾,一挥笔便勾勒出汉江接楚地、通三湘、穿荆门、连九派的总形势、大气象。首联以四个地名相对,“接”与“通”勾连,并未敷彩设色,也未具体描绘,但那波涛汹涌,气势磅礴的江流纵横图已生动展现在读者眼前。

颔联描绘浩渺汉江似乎要流出天地之外,迷濛远山若隐若现,似有似无。诗人宛若运用水墨渲染技法,微妙地传写江南水乡空气湿润、光线柔和、景物朦胧不清的特点,烘托出汉江空阔的气象和远山苍茫的幽姿。画面由近及远,由实入虚,由清晰而朦胧,诱人想像,引人神往。这一联描绘江流山色,大笔勾勒饶有水墨写意画韵味,后来诗人纷纷仿效。中唐诗人权德舆《晚渡扬子江》诗云:“远岫有无中,片帆烟水上。”宋代大诗人欧阳修和苏轼也先后把“山色有无中”一句移入词作里。诗人在颈联发挥诗歌长于描绘动态、错觉与幻觉的特长,表现州郡城郭,似乎在江面上浮荡、颠簸;就连遥远的天空,也被汹涌的波涛所撼动。妙境奇观借幻觉和错觉得以显现,令人意夺神驰、惊心动魄!尾联直抒胸臆,抒发出为襄阳汉水壮丽风光而陶醉的心情和豪逸的风度。全篇笔墨酣畅,气象宏大,意境开阔,体现出盛唐山水诗不受视野局限的特色。

前人对此诗赞赏备至,元人方回认为“足敌孟(浩然)、杜(甫)岳阳之作。”

登辨觉寺[1]

竹径连初地[2],莲峰出化城[3]。

窗中三楚尽[4],林上九江平[5]。

软草承趺坐[6],长松响梵声[7]。

空居法云外[8],观世得无生[9]。

【注释】

[1]开元二十九年(741)春自岭南北归途中所作。辨觉寺:疑在今江西庐山。

[2]初地:佛家语,大乘菩萨十地(菩萨修行的十个阶位)之第一地为欢喜地。大乘经说菩萨于此地初证圣果,生大欢喜,故称。此处借指佛寺下方的最初台阶。

[3]莲峰:庐山有莲花峰,莲峰疑即指此。化城:佛家语,佛想使一切众生都能到达“宝处”(即皆得佛果,出入大乘宗旨之境,到达涅槃彼岸),在途中化一城郭,使众生暂得止息(喻佛权为众生说小乘涅槃),待精力恢复后,佛即灭去“化城”,劝谕众生继续前进,以到达“宝处”。因此,“化城”即是比喻小乘所能达到的境界。此处借指辨觉寺,说登临中忽见佛寺殿宇,犹如化城。

[4]三楚:秦、汉时分战国楚地为三楚,即今黄、淮至湖南一带,有西楚、东楚、南楚之分。

[5]九江:长江水系的九条河流。

[6]趺坐:即跏趺坐,又称结跏趺坐,即双足交叠而坐。

[7]梵声:和尚诵经声。

[8]空:犹独、自。法云:佛家语,佛家以为佛法如云,涵盖一切。

[9]观世:观察世事。无生:无生即无灭,佛教认为万物的实质无生无灭。这两句意谓僧人自居寺中,修习佛法,以观察人世,获得了无生之理,亦即破除了生灭的烦恼。

【点评】

这首诗写游佛寺的见闻感受,其主旨是颂扬佛家超尘出世,佛法涵盖广大以及佛教的无生之理,但写景艺术高超。颔联写他登上佛寺远眺所见,上句写数千里的三楚地域尽收眼底;下句写一片树林之上,长江的支流水阔波平。这两句画意浓厚。“窗中”,借窗观景,使内外交流,小中见大;窗户犹如画框,景物便如活的图画,意趣无穷。“林上”,表现出景物的远近层次,犹如将远处的九江画在近处的树林上。一“尽”一“平”,妙传最真切也最强烈的视觉印象,切合透视效果,境界全出。这一联犹如《使至塞上》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都是用极简净、富有概括力的笔触描绘出寥远、壮阔的画面,显示出诗人既善于具体、细致地描摹景物,又擅长捕捉景物最突出的特征,大笔勾勒寥廓的气象境界。颈联仅以“软草”、“长松”两个意象,便写出寺中景物环境的幽美、森秀。

“承趺坐”与“响梵声”,一静一动,以声衬寂,具象深微,尤为精妙。总之,此诗虽浸透着诗人的佛家思想,而从奇幻旷远的写景诗句中,亦可见诗人闲静、豁达、宽广的襟怀情趣。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1](选四)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2],夜静春山空[3]。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注释】

[1]皇甫岳:唐代人。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载,此人是皇甫洵之子,有弟名嵒,其生平事迹未详。有学者考证,在唐代,皇甫家族中早有一支籍居于润州丹阳。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王维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次年自岭南北归,尝过润州并到瓦官寺谒璇禅师,集中有《谒璇上人》诗。故云溪当在润州丹阳郡,这组诗当作于是时。(参见鲁屋《王维〈鸟鸣涧〉杂说》,《齐鲁学刊》1984年第9期)。

[2]闲:闲适,闲静。桂花:木樨花,常绿小乔木或灌木,花或黄或白,香气浓郁,有秋桂、春桂、四季桂之分。这里当指春桂或四季桂。

[3]空:空旷,空寂。

【点评】

人闲心定,竟能感知桂花飘落的细微声息;山深人静,春山显得格外空旷。月儿出来了,乳白色的月光洒落山林,竟然会惊醒已经栖宿的山鸟,于是涧谷之中,不时传来断断续续的鸟鸣声。诗人以动显静,以声写静,从而反衬出空山的幽静。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寂静之幽深者,每以得声音衬托而愈觉其深。”(《管锥编》第一册)有学者认为,佛教《大般涅槃经》云:“譬如山涧因声有响,小儿闻之,谓是实声,有智之人,解无定实。”又云:

“譬如山涧响声,愚痴之人,谓之实声,有智之人,知其非真。”可见王维在诗中写涧谷之声和造空寂之境,是为了表达他对禅宗的寂照和性空之说的深切体悟。这对我们理解王维山水诗中的禅趣是有帮助的。但王维毕竟不是纯粹的佛教徒,他首先是一位热烈地追求自然美并辛勤地创造艺术美的诗人。他在这里是写诗,而不是写佛学讲义。诗人以轻柔的笔触,清淡的色调,表现云溪春夜幽静而有生气的意境,抒写出他的一颗敏感的诗心对自然美细致独到的感受。这首小诗仿佛一幅水墨画,清新淡雅;又宛若一支小夜曲,恬静柔美。

莲花坞[1]

日日采莲去,洲长多暮归[2]。

弄篙莫溅水[3],畏湿红莲衣[4]。

【注释】

[1]坞:四面高中间低的地方。莲花坞当是一个莲湖。

[2]洲:水中的小岛。多:经常是。

[3]弄篙:撑船。篙,撑船的长竿。

[4]红莲衣:红莲的花瓣。

【点评】

这首小诗写采莲女的劳动生活。前两句平平叙来,笔墨简洁,诱人想像。后两句捕捉住一个细节,表现采莲女爱美的情趣和开朗活泼的性格。“畏湿”一句妙语双关,既指红莲花瓣,又指少女红润如花的脸庞。全篇清新明快,情趣盎然,生活气息浓郁,饶有南朝民歌的风致,是诗人向民歌吸取艺术营养的创作成果。

鸬鹚堰[1]

乍向红莲没,复出清蒲扬[2]。

独立何褵褷[3],衔鱼古查上[4]。

【注释】

[1]鸬鹚:水鸟名,俗称鱼鹰,羽毛黑色,有绿色光泽,渔人多驯养之以助捕鱼。堰:挡水的低壩。

[2]蒲:蒲草。扬:飞。

[3]褵褷:同离褷,羽毛始生之貌,这里形容羽毛沾湿之状。韩愈孟郊《秋雨联句》:“毛羽皆遭冻,离褷不能。”

[4]查:同“楂”,水中浮木,木筏。

【点评】

诗写一只鱼鹰,起初一头扎进红莲花中,消失不见;忽又从远处的蒲草丛中钻出,展翅飞翔;过了一会儿,它已独立在木筏上,毛羽湿漉漉的,嘴里衔着一尾鱼,一副得意洋洋的神态。四句诗,先写鱼鹰疾速捕鱼的动态,再写猎获鱼儿的静景。一动一静,起伏跌宕,活灵活现,是一幅绝妙的动物写生画。王维的咏物诗不多,此诗足以显出其体物传神的高超艺术。

萍池[1]

春池深且广,会待轻舟回[2]。

靡靡绿萍合[3],垂杨扫复开[4]。

【注释】

[1]萍池:长满浮萍的水池。

[2]会:应,当。回:返回。此言欲过萍池,应待轻舟返回。

[3]靡靡:犹言迟迟。此言轻舟过后,绿萍又慢慢地合拢了。

[4]开:分开。

【点评】

诗写池畔临水静观之趣。近人俞陛云说:“池水不波,轻舟未动,水面绿萍,平铺密合,偶为风中杨柳低拂而开,开而复合,深得临水静观之趣。此恒有之境,惟右丞能道出。”(《诗境浅说》)诗人以绿萍浮动开合之动,表现春池之静,又用景物的色彩调子表情。绿色是所有色彩中最平静安定的。春池、绿萍、垂杨都是绿色,共同营造出一个清雅、悠闲、恬静的境界,烘托出等待轻舟过渡的诗人闲静的心情。在绘画艺术中,色彩的最高表现是它成为一种传递心灵信息的语言。王维便是善于运用色彩语言在绘画和诗歌中传情写意的艺术大师。

送邢桂州[1]

铙吹喧京口[2],风波下洞庭[3]。

赭圻将赤岸[4],击汰复扬舲[5]。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明珠归合浦[6],应逐使臣星[7]。

【注释】

[1]邢桂州: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谓其即邢济,上元二年(761)任桂州都督。多家注本稽考史籍,得知邢济任桂州经略使实为上元元年,故系此诗作于是年。陈铁民《王维集校注》云:“寻绎诗首二句之意,此诗应是作者在京口送邢赴桂州刺史任时所作。考安史之乱后,王维一直在长安任职,未曾远赴京口,故此诗之邢桂州当非邢济。又开元二十九年(741)春。维自岭南北归,尝过润州江宁县,京口即此行需经之地,故系此诗于开元二十九年(741)。”陈说有理,今从其说。桂州,唐州名,治所在今广西桂林。

[2]铙吹:泛指鼓乐敲打吹奏。铙,打击乐器,以铜铸成。吹,吹奏乐器。京口:古城名,故址在今江苏镇江市。

[3]洞庭:洞庭湖。邢此行盖自京口溯江而上,过洞庭、经湘水赴桂州。

[4]赭圻:古城名,故址在今安徽繁昌县西北。将:与。赤岸:山名,在今江苏六合县东南四十里。赤岸与赭圻皆邢溯江西行途中需经之地。

[5]击汰:以船桨拨水。汰,水波纹。语出《楚辞·九章·涉江》:“齐吴榜以击汰。”扬舲:扬帆前进。舲,有窗子的船。语出《楚辞·九歌·湘君》:“横大江兮扬舲。”

[6]“明珠”句:《后汉书·孟尝传》载:合浦郡不产粮食,但那里的海中盛产宝珠。以前来合浦的太守都贪婪无度,逼着百姓采捞,不知节制,弄得宝珠采不到了。邻郡交趾的宝珠倒多起来。后来孟尝来到这里,了解百姓疾苦,革除前弊,不到一年,合浦的海珠又多起来,老百姓都重操旧业,商贾也来了。合浦,地名,汉置,故城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

[7]使臣星:《后汉书·李郃传》载:汉和帝时,分头派使者微服出行,观采风谣。有二使者到汉中,住在李郃家里。李善观星象卜人事。当时是夏天,都坐在露天之中。李望夜空问二使者:“您二位出京时,难道不知道朝廷派出两位使者?”二人默然相视而惊,忙说:“不知道。”又问李如何得知。李指着星星和浮云说:“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所以我知道。”后来便称使者为使星或使臣星。这里指邢桂州。二句意谓明珠当随邢的到任而复还,指邢到任后一定会为百姓造福。

【点评】

这首送友人赴任的诗,从京口鼓乐声中送友乘船写起,中间以想像之笔描叙友人所经路程和沿途风光,结尾连用两个典故,委婉曲折地期望友人到任后能吏治清廉,为百姓造福,表现出诗人对清明政治的执著追求和对人民疾苦的关切。诗的颔联写友人舟行情景,本句中自为对偶,“赭圻”对“赤岸”、“击汰”对“扬舲”,可谓工对;上下句反而用宽对,对仗灵活,句意流畅。

全诗最精彩的是颈联。诗人将光、色、动、静有机地融合起来,展现出洞庭湖的壮丽景象。“白”和“青”并不是落照和潮水的固有色,但当夕阳余晖反射在水面上,江湖宛若镜面一般,闪耀出炫目的白光;晚潮涌来,碧浪滚滚,同苍茫暮天连成一片,使人感到整个天地都被染成青黑色了。诗人准确地把握住特殊环境、气氛等多种因素而产生的色彩的相衬和相生,并通过这变幻的色彩表现出平湖浩茫壮阔的景象和大潮铺天盖地的气势,真是雄浑奇丽。近人高步瀛《唐宋诗举要》评:“气象雄阔,涵盖一切。”

送沈子福归江东[1]

杨柳渡头行客稀[2],罟师荡桨向临圻[3]。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释】

[1]沈子福:作者的朋友,事迹不详。江东:长江下游地区。

[2]罟师:渔人,此处指船夫。

[3]临圻:临近曲岸地区。圻,曲岸。此处即指江东地区。一作“临沂”,地名,在今江苏江宁县东北,与题中“归江东”合。

【点评】

王维的送别诗,几乎每首都有新意,绝不雷同。这首诗艺术构思新巧,想像大胆,比喻贴切,感情深挚。

首二句点明送别的时间、地点。杨柳渡头实写春景,渲染送行的环境气氛,又为第三句伏笔。“杨柳”的意象又暗示别离。行客越来越稀少了,诗人仍站在渡口,目送船夫荡桨,船儿载着友人远去。后两句,诗人忽发奇想,感觉自己心中悠长的相思之情,就像眼前绿遍江北江南的春色一样,一直送友人回归江东。真是一往情深。这里巧妙地同时运用了比喻、象征、拟人、幻想等多种手法,把本来抽象无形的相思之情,化作无边无际,无所不到的春色,生动形象,使人可见可触可感,从而展现出一个深邃阔远的意境。明代唐汝询《唐诗解》评:“相思无不通之地,春色无不到之乡,想像及此,语亦神矣!”顾可久《唐王右丞诗集注说》赞:“相送之情,随春色所之,何其浓至清新!”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亦运用这种借幻象幻境来抒情的手法,幻想更奇,主观感情色彩更浓。后来北宋诗人郑文宝的“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柳枝词》),不是以别情与春色结合,而是别情与舟船结合,似受王维此诗的启发。

赠裴旻将军[1]

腰间宝剑七星文[2],臂上雕弓百战勋[3]。

见说云中擒黠虏[4],始知天上有将军[5]!

【注释】

[1]裴旻:唐名将,曾随幽州都督孙佺北伐奚,后又以龙华军使镇守北平,击败狄、胡。裴旻剑术高超,勇猛善战,抵御边患,屡建奇功,又曾射杀山中猛虎。《新唐书·文艺传中》说:“文宗时,诏以白(李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旻为开元时人,诗疑亦作于开元间,具体年代无考,今据陈铁民《王维集校注》系于此。

[2]七星文:谓剑上镶着七颗星的花纹。

[3]雕弓:雕刻着精致花纹的弓。

[4]云中:汉郡名,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汉代名将李广曾镇守云中,打败匈奴。

此处借指裴旻勇武。黠虏:狡猾的异族敌人。

[5]“始知”句:以天将军喻裴旻神武异常。天将军十二星,主武兵,中央大星为天之大将。

【点评】

这首诗赞颂唐朝名将裴旻将军,主要突出概述其身经百战、英勇擒敌、屡建奇勋的事迹,以其佩戴武器之奇瑰烘托,再以汉代名将李广比拟,最后夸张渲染其人真如天上将军,可谓浓墨重彩,成功地塑造了裴旻神勇的形象。全篇四句皆对,俊伟典重,尾联用“见说”、“始知”上下勾连,毫不板滞。

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1]

天官动将星[2],汉地柳条青[3]。

万里鸣刁斗[4],三军出井陉[5]。

忘身辞凤阙[6],报国取龙庭[7]。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8]!

【注释】

[1]都督:官名,唐时在全国部分州郡设大、中、下都督府,各置都督一人,掌督诸州军事,并兼任驻在州的刺史。

大都督府都督从二品,中都督府正三品,下都督府从三品。

赵都督:未详何人。代州:唐州名,治所在今山西代县。陈铁民先生认为:“此诗或天宝元年代州改为雁门郡之前所作,具体时间不详,姑系于此。”得青字:古时几人一同做诗,常分拈诗韵,各人按所得韵做诗。诗人拈得青字韵,故云。

[2]天官:古人把天上的星座看成与人间的官位一样,《史记·天官书》将全天分为五官。将星:星名。《隋书·天文志》说:“天将军十二星,在娄(二十八宿之一)北,主武兵。中央大星,天之大将也;外小星,吏士也。大将星摇,兵起,大将出。”动将星,即谓将星摇动,有战事发生。

[3]汉地:代州在楚汉相争时属汉地,故云。

[4]刁斗:古代军中用具,铜质,有柄,容一斗,行军时用它“昼炊饭食,夜击持行”。

[5]井陉:今河北井陉县古关口,地处太行,四面高,中央下,似井,故名。是汉代韩信破赵之地。

[6]凤阙:原是汉代建章宫东面建筑物,因上有铜凤凰,故曰凤阙,后泛指帝王宫阙或朝廷。

[7]龙庭:又称龙城,匈奴单于祭天地鬼神之所,其地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西侧的和硕柴达木湖附近。这里代指敌方大本营。

[8]一经:指儒家经典。

【点评】

这首欢送将军出征的诗,写出三军官兵浩浩荡荡地行军出塞的情景,歌颂将军忘身报国的英雄气概,也表达诗人立功边陲的壮志豪情。全诗笔力雄健,一鼓作气。

首联写将军出师时间同时表现他的出师上应天象,下得春时,起笔即有崚嶒之势。颔联有声威,有气势;颈联、尾联从杨炯《从军行》的“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化出。可见此诗从主题,情调、构思乃至诗句,都明显受到杨炯《从军行》的影响,艺术构思创新不足。

终南别业[1]

中岁颇好道[2],晚家南山陲[3]。

兴来每独往[4],胜事空自知[5]。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6],谈笑无还期[7]。

【注释】

[1]王维开元二十九年(741)曾隐居终南山,本诗即是时所作。终南:山名,秦岭主峰之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别业:别墅。

[2]中岁:中年。道:佛理。

奴单于祭天地鬼神之所,其地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西侧的和硕柴达木湖附近。这里代指敌方大本营。

[3]一经:指儒家经典。

【点评】

这首欢送将军出征的诗,写出三军官兵浩浩荡荡地行军出塞的情景,歌颂将军忘身报国的英雄气概,也表达诗人立功边陲的壮志豪情。全诗笔力雄健,一鼓作气。

首联写将军出师时间同时表现他的出师上应天象,下得春时,起笔即有崚嶒之势。颔联有声威,有气势;颈联、尾联从杨炯《从军行》的“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化出。可见此诗从主题,情调、构思乃至诗句,都明显受到杨炯《从军行》的影响,艺术构思创新不足。

终南别业[1]

中岁颇好道[2],晚家南山陲[3]。

兴来每独往[4],胜事空自知[5]。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6],谈笑无还期[7]。

【注释】

[1]王维开元二十九年(741)曾隐居终南山,本诗即是时所作。终南:山名,秦岭主峰之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别业:别墅。

[2]中岁:中年。道:佛理。

[3]晚:晚近,近时。陲:边。

[4]每:常常,总是。

[5]胜事:快意的事。空:只。

[6]值:遇见。林叟:山林中的老人。

[7]无还期:不理会该是回家的时候。

【点评】

王维是虔诚的佛教徒,并精通禅理。他常以禅悟禅法入诗,力求创作出禅宗诗学所主张的于“观境中”求得“净心”而又“不沾滞于境”的作品,此诗是最成功的一例。

诗人主要运用因情言事、以事寄兴手法。诗中也写景,写得空灵简淡,是情中景,也是含“道”之景。诗人先写“好道”,次写“兴致”,再写“胜事”。“胜事”句在“自知”前缀一“空”字,便表达出高怀逸兴罕有同调,却能自得其乐;闲游中随处若有所得,不求人知,独自静赏其趣最妙。颈联具体地写胜事自知,将叙事、写景、抒情、蕴理融为一体。从叙事看,十个字中一气叙写出行、到、坐、看,干净利落,显出诗人无住无沾、自由洒脱之态;从抒情看,行到水穷,仍不急不忙,不烦不恼,即坐水边,看无心白云涌起。寻水之趣乍尽,观云之趣又生。多么悠然自得!从写景看,用淡墨轻笔,随意一挥,略微见景,而情与事皆溶化其中,天然一幅山水云林图画,笔致何等洒脱、空灵!

从蕴理看,“水穷”与“云起”巧妙呼应,饱含着诸如“无心遇合”、“处变不惊”、“绝处逢生”、“妙境无穷”等哲理意味。正如近人俞陛云所说:“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诗境浅说》)在佛家眼中,山中白云无心无意,舒卷自如,悠悠自在,无所窒碍,正是所谓“不住心”、“无常心”等禅意的象征。尾联“偶然”二字,将全篇所写出游中偶然遇到的种种情景兴会上下贯穿,营造出一个自在无为、淡泊闲适的意境。这个意境,古秀天然,清空一气,有一唱三叹意味无穷之妙。诗押平声韵,中二联对仗,但平仄不调,似律似古,在体格上也有一种兴到自然、无意求工之趣。

前人对此诗赞赏备至。宋代魏庆之《诗人玉屑》云:

“造意之妙,至与造物相表里,岂直诗中有画哉!观其诗,知其蝉蜕尘埃之中,浮游万物之表者也。”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说:“行所无事,一片化机。”纪昀评:“由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天机所到,自在流出,非可以摹拟而得者”(《瀛奎律髓汇评》)。皆为得意会心之言。

终南山[1]

太乙近天都[2],连山到海隅[3]。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4]。

分野中峰变[5],阴晴众壑殊[6]。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释】

[1]写作时间同上诗。

[2]太乙:终南山的别名。

天都:天帝所居之处,指天空,或喻指京都长安。

[3]海隅:海边,海角。这句夸张形容峰峦连亘,直到海边。

[4]青霭:飘浮于山间的青色云气。

[5]分野:古时以地上的州郡同天上的星辰位置相配,谓之分野。此句极言山之广大,中峰即已跨越不同的分野。

[6]众壑:众多的山谷。壑,山谷。

【点评】

王维作为盛唐山水田园诗的杰出代表,继承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古代山水诗的表现艺术。他不仅擅长细致地描绘溪山一角或瞬间小景,而且善于以高瞻远瞩的眼光和高屋建瓴的气势,把握山水的总体印象和感受,创造出雄伟奇丽的山水形象。此诗体现了他在这方面的卓越成就。诗的首联夸张形容终南山的崇高与峰峦连绵,大处落笔,气势逼人,是平地眺望所见。颔联写入山所见奇景,道出人们在登山途中常见共感而未能道出的观感,进一步衬托山的高深和奇幻,使人宛若身临其境。清代张谦宜说:“看山得三昧,尽此十字中。”(《斋诗谈》卷五)这是“回望”和“入看”。颈联写登上中峰鸟瞰,极写山之阔大,造成阴晴各异,景物气候千姿百态。尾联点染出一个游人,隔着深涧向樵夫打听宿处。这一笔将人与山、小与大对比,有力地烘托出山的深广高远,又令人想像山中奇峰纡转、清涧萦回的景致,想像樵夫伐木的丁丁声与旅人隔溪呼喊之声,从而反衬山深林密、人迹稀少、境界幽寂,也使这幅气势雄深的山水画有了灵机与生趣。

白鼋涡[1]

南山之瀑水兮,激石瀑似雷惊[2],人相对兮不闻语声。翻涡跳沫兮苍苔湿,藓老且厚,春草为之不生。兽不敢惊动,鸟不敢飞鸣。白鼋涡涛戏濑兮[3],委身以纵横[4]。王人之仁兮[5],不网不钓,得遂性以生成[6]。

【注释】

[1]作于隐居终南期间。白鼋涡:水名,唐长安之南,终南山下有滈水,即石鳖谷水。白鼋涡或即滈水上游。鼋,大鳖,背色暗灰,腹白色或淡红,“白鼋”即指鼋之白腹者。涡,水的漩流。

[2]瀑:水沸涌。

[3]濑:湍急之水。

[4]“委身”句:意谓白鼋委身涡涛之中,俯仰自如,无拘无束。

[5]王人:君王治下的人民。“人”即“民”,避唐太宗李世民讳。一作“主人”。

[6]遂性:顺其本性。

【点评】

诗题下原注:“杂言走笔。”可见,这是诗人游览白鼋涡对景走笔的急就章。

诗人巧妙利用地名的形象特征,将这条瀑布急流比喻为一只蛮怪的白鼋,在深谷之中翻涡戏濑,纵横跳跃;从正面实写瀑布冲岩激石,滚沸腾涌,声若惊雷;又从侧面,写人相对不闻语声、苔湿藓厚、春草不生、兽不敢惊动、鸟不敢飞鸣,借助人和景物的特殊、反常状态多方面烘托渲染。实象与虚像构成意象和弦,奏出瀑水涡流的巨大声势,呈现雄奇壮丽的景象,显示大自然的原始生命活力与阳刚之美。诗人最后指出,只要人们都能以“仁爱之心”相互对待并对待自然物,“不网不钓”,去掉机诈,人和自然万物便可以“遂性以生成”,自由自在,生机蓬勃。

这个结尾表达了诗人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美好理想,把诗提升到“形而上”的哲理境界。

此诗采用骚体形式,句子长短参差,错落交替,中间杂用散文句,语助词“兮”或嵌在句中,或缀于句尾,同平声韵脚桴鼓相应,音色清亮悦耳。全诗的节奏腾挪起伏,跌宕多姿,在形式上也给人一种波翻浪涌的感觉,内容与形式协调一致,可谓声情兼美。

戏赠张五弟三首[1](选二)

其二

张弟五车书[2],读书仍隐居。

染翰过草圣[3],赋诗轻《子虚》[4]。

闭门二室下[5],隐居十年余。

宛是野人野[6],时从渔父渔[7]。

秋风日萧索[8],五柳高且疏[9]。

望此去人世,渡水向吾庐。

岁晏同携手[10],只应君与予[11]。

其三

设罝守毚兔[12],垂钓伺游鳞[13]。

此是安口腹[14],非关慕隐沦[15]。

吾生好清静,蔬食去情尘[16]。

今子方豪荡[17],思为鼎食人[18]。

我家南山下[19],动息自遗身[20]。

入鸟不相乱,见兽皆相亲[21]。

云霞成伴侣,虚白侍衣巾[22]。

何事须夫子[23],邀予谷口真[24]?

【注释】

[1]作于隐居终南期间。张:盛唐书画家,官至刑部员外郎。明《易》象,善草隶,尤善画山水,与李颀友好,事王维为兄,因排行第五,故又称张五。

[2]五车书:《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后多用指学问富博。

[3]染翰:以笔蘸墨而书写。翰,原指羽毛,后来借指毛笔。过:超过。草圣:指张芝或张旭。东汉张芝擅长草书,脱去“章草”中隶书的笔势,并追求上下字相连的效果,创“今草”体,被称为“草圣”。唐代张旭精楷法,尤善草书。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时称张颠,又称“草圣”。

[4]《子虚》:汉大赋名篇,西汉司马相如所写,该赋曾为汉武帝所赞赏。

[5]二室:古称中岳嵩山。其东边叫“太室”,西边叫“少室”,合而称之,名为“二室”。在今河南省登封县北。

[6]宛是:简直像。野人:村野山林之人。这句后一个“野”字比喻无拘无束。

[7]渔父:打鱼老人,最早出现在《庄子》、《孟子》、《楚辞》等先秦典籍里,都是一个类似隐者的形象。这句后一个“渔”字作动词,意为“打鱼”。

[8]日:一天天地。萧索:像秋风声。

[9]五柳:参见《老将行》注[12]。

[10]岁晏:岁晚,快到年底。

[11]应:犹“是”。君与予:您和我。

[12]设罝:设网。罝,捕兽之网。毚兔:狡兔。语本鲍照《拟古诗八首》之一:“伐木清江湄,设罝守毚兔。”

[13]伺:等候。游鳞:游鱼。

[14]安口腹:使口腹安逸。

[15]隐沦:隐逸。

[16]情尘:佛家语,情识之尘垢,指世俗的欲求和思想情绪等。

[17]豪荡:同豪宕,即豪放之义。

[18]鼎食:列鼎而食,这是古时富贵人家的排场。

鼎,古代食器。

[19]南山:终南山。

[20]动息:犹言出处,进退。遗身:忘身、忘己。

[21]“入鸟”二句:《庄子·山木》:“辞其交游,去其弟子,逃于大泽,衣裘褐,食杼栗,入兽不乱群,入鸟不乱行,鸟兽不恶,而况人乎?”意谓人无机诈之心,鸟兽也能与其相安。此二句言己清静无欲,能与鸟兽相亲。

[22]虚白:“虚室生白”的略语。《庄子·人间世》:“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又《淮南子》:“虚室生白,吉祥止止。”陆德明《释文》:“崔云:‘白者,日光所照也。’司马云:‘室比喻心,心能空虚,则纯白独生也。’”此处以“虚白”指空室中的日光。侍衣巾:侍候穿衣著巾,即为侍者之意。

[23]夫子:指张。

[24]谷口真:据《高士传》载,西汉郑朴字子真,谷口(在今陕西泾阳西)人。修道静默,世服其清高,成帝时,大将军王凤以礼相聘,不就,扬雄盛称其德。

此处作者以郑朴自喻。以上四句意谓,自己有云霞为侣,虚白相陪,无须张再来邀请做伴。

【点评】

张蠭是王维的诗酒丹青好友,并事王维为兄,曾与王维结邻同隐于嵩山。王维这两首戏赠诗,前一首的前六句称赞张蠭喜好读书,学问富博,又有作草赋诗的超卓才华,却闭门隐居十余年。在明快流畅的叙述中,荡漾着闲逸淡泊的情趣。“宛是野人野,时从渔父渔”一联,以新颖洒脱的叠字对仗句,描叙张蠭隐居渔钓之乐,写出张蠭陶情于山水渔钓的风神,生动而概括。“秋风”以下六句,即景叙事,因事抒情,回忆自己与张蠭同在嵩山隐居时的生活。结句既抒写二人志同道合的情谊,也寓有才难用知音稀少的感慨。

后一首写张蠭设网捕兔,垂钩钓鱼,只为一饱口腹,似与隐逸不相干。以下用对比手法,写二人性情与志趣亦有不同之处:自己志在清静无为,素斋蔬食,弃绝世俗情尘;而张蠭则任侠使气,仍嗜食鱼肉,思富欲贵。“我家”以下八句,进一步说自己隐于终南,与鸟兽同群,和云霞做伴,非但去世离俗,甚至忘却自身存在,因此无须张蠭邀去做伴。全篇从反面写张,正面抒发自己高蹈出世超然尘外的情趣,与前首不同,正见诗题嘲戏之意。张九龄遭贬后,奸相李林甫专权,朝政日非,官场险恶,王维不免有理想破灭之感,进取之心和用世之志已消减殆尽。

他在隐居终南期间的逃避现实思想,比起前两次隐居时更突出和浓厚。这组诗正是当时诗人心境的真实写照。

答张五弟[1]

终南有茅屋[2],前对终南山。

终年无客常闭关,终日无心常自闲。

不妨饮酒复垂钓,君但能来相往还?

【注释】

[1]作于隐居终南期间。张五弟,即张。见前篇注[1]。

[2]终南有茅屋:指终南别墅。

【点评】

诗人以诗代简,招邀友人前来相聚。一、二句写终南别业的清幽,淡淡着墨,不加藻饰,意在引起友人联想。

三、四句写自己幽居生活之闲适和孤寂,巧妙地把终南山的“终”字移用到时间上。前后四个“终”字两个“常”字的叠用,节奏缓慢,烘托出清闲、寂寞、单调的环境和心态,盼望友人前来相伴之意不言而喻。结尾两句,又以饮酒、垂钓的赏心乐事撩拨友人的兴致。全篇似未构思,随便写来,句式灵活,出语清迥精微,末句自在之极,抒写出对志趣相投的友人的真挚情谊。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1]

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

为客黄金尽[2],还家白发新。

五湖三亩宅[3],万里一归人。

知祢不能荐[4],羞为献纳臣[5]。

【注释】

[1]作于天宝元年(742)。丘为,唐代诗人,苏州嘉兴(今浙江嘉兴)人。天宝二年(743)登进士第,官终太子右庶子。江东:长江下游一带地区。

[2]黄金尽:《战国策·秦策》载,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这里用苏秦故事比喻丘为的落第失意。

[3]五湖:历代所指甚多,此指太湖。三亩宅:言宅地狭小。语本《淮南子·原道训》:“任一人之能,不足以治三亩之宅也。”

[4]祢:指祢衡。衡字正平,东汉人,有才华,其友孔融曾上疏极力推荐过他,见《后汉书·祢衡传》。此处借指丘为。

[5]献纳臣:诗人自称。献纳,推荐人才。王维当时任左补阙,为谏官,也有荐贤之职责。

【点评】

这首送别诗,抒写对丘为落第失意的惋惜不平和自己未能荐贤的羞愧无奈。诗以“怜”起笔,以“羞”作结,深情厚谊流贯全篇。首联以早春柳条新绿景色反衬丘为的失意心境,句意悲酸。中两联用对比手法描绘丘为落第后的困窘潦倒与凄凉孤寂。“黄金尽”与“白发新”、“五湖”与“三亩”、“万里”与“一人”,对比强烈,言简意深;颈联嵌入四个数目字,毫不做作,对仗工整而自然。

送綦毋校书弃官还江东[1]

明时久不达[2],弃置与君同[3]。

天命无怨色,人生有素风[4]。

念君拂衣去[5],四海将安穷[6]。

秋天万里净,日暮澄江空。

清夜何悠悠[7],扣舷明月中[8]。

和光鱼鸟际[9],澹尔蒹葭丛[10]。

无庸客昭世[11],衰鬓日如蓬[12]。

顽疏暗人事[13],僻陋远天聪[14]。

微物纵可采,其谁为至公[15]?

余亦从此去,归耕为老农。

【注释】

[1]綦毋校书:即綦毋潜。参见《送綦毋潜落第还乡》注[1]。校书:指秘书省校书郎。唐秘书省置校书郎八人,正九品上。綦毋潜弃官还江东的时间,大约在天宝初。

[2]明时:政治开明时代。

[3]弃置:不被任用。

[4]素风:淳朴之风。

[5]拂衣:意同拂袖,指辞官归隐。

[6]安穷:安于穷困。

[7]悠悠:闲静貌。

[8]扣舷:歌唱时敲击船的左右两侧。

[9]和光:意思是与尘俗相合而不自立异。《老子》四章:“和其光,同其尘。”

[10]澹尔:恬静貌。蒹葭:芦苇。

[11]无庸:无所为。客:作动词用,寄旅,客居。昭世:明时。

[12]如蓬:形容头发散乱如蓬草。

[13]顽疏:性情愚钝疏懒。暗人事:不懂得人世应酬之事。

[14]天聪:天子之听闻,是从前臣属颂扬皇帝圣明之辞。

[15]“微物”二句:意谓微贱之物纵然可取,又有谁秉公采择呢?

【点评】

这首送綦毋潜弃官归隐的诗,抒写出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既表示乐天知命,不抱怨明时失意,劝告友人收敛锋芒,安心隐居,不必与世俗争名;又慨叹虽皇帝天聪,亦不闻远僻处的人才,当政者无人能公正地举荐贤能,自己也将步友人后尘,归耕为农。在对友人的勉慰中流露出对现实黑暗的失望与愤懑。诗中想像綦毋潜弃官后浪迹江海的生活一段,绘景明净优美,境界阔大,情趣盎然,可见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神往。此外,“天命无怨色,人生有素风”一联,也是情理相融启迪人心的佳句。

哭殷遥[1]

人生能几何[2]?毕竟归无形[3]。

念君等为死[4],万事伤人情!

慈母未及葬,一女才十龄。

泱莽寒郊外[5],萧条闻哭声。

浮云为苍茫,飞鸟不能鸣。

行人何寂寞,白日自凄清。

忆昔君在时,问我学无生[6]。

劝君苦不早,令君无所成。

故人各有赠,又不及生平。

负尔非一途[7],恸哭返柴荆[8]。

【注释】

[1]殷遥:行四,润州句容(今江苏句容)人。开元中,为忠王府仓曹参军,后为校书郎。信奉佛教,志气高洁,家境贫苦,工诗,颇具文彩。与王维、储光羲友善。殷遥约卒于天宝元、二、三载间,王维此诗也即作于是时。

[2]几何:多少。语本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3]归无形:指死亡。道家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无形”派生而出,所以死亡也就复归于无形。

[4]等为死:犹言同样是死。语出《史记·陈涉世家》:“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5]泱漭:广漠无边。《文选》张衡《西京赋》:“山谷原隰,泱漭无疆。”

[6]问我:向我询问。学无生:佛道都讲“无生”,道家之“无生”意谓物体于无生,佛教之“无生”意谓无妄无灭。王维是佛教徒,所以这里“学无生”指学佛。

[7]尔:汝,你。一途:犹一端,一处。

[8]柴荆:柴门荆扉。

【点评】

明人钟惺说:“右丞禅寂人,往往妙于情语。”(《唐诗归》卷八)确实,王维不仅善于写景,也善于抒情。他的内心感情丰富,对诗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又多有深切的体验,故而他的抒情诗往往语浅情深,感人肺腑。这首哭悼亡友的诗,先写人死情伤,次写殷遥死时,老母未葬,幼女十岁,境况悲惨,亲友哭声哀切。最后忆昔抚今,悲恨交加,自责负友不止一端,恸哭返回柴荆两句,尤为凄怆动人。全篇将叙事、写景、直抒心声结合起来。诗中寒郊泱漭、浮云苍茫、飞鸟不鸣、行人寂寞,白日凄清等景象,烘托出浓重的悲恸氛围。

新秦郡松树歌[1]

青青山上松,数里不见今更逢。

不见君,心相忆,此心向君君应识。

为君颜色高且闲[2],亭亭迥出浮云间[3]。

【注释】

[1]疑天宝四载(745)出使榆林、新秦二郡时所作。新秦郡:古郡名,唐置,为麟州治,治所在今陕西省神木县北。

[2]颜色:容色、容貌,也包括气质风度。高且闲:高雅而从容。

[3]亭亭:高耸挺立貌。迥出:高出,远出。

【点评】

诗写一棵高山青松,将它拟人化,既描绘它雄劲秀丽形貌,又表现其高雅从容气度,可谓形神兼备。“数里”句把它看作知交挚友,恨不得朝夕相处。一旦重逢,则喜溢言表。“不见君”三句,直抒对松树的思念和向往。一“忆”、一“向”,再加上“君应识”,满腔深情倾泻而出。四个“君”字连用,频频呼唤,情意绵绵。物与我,人与松,志趣相投,肝胆相照,都显示出高洁不凡、傲然不屈、怡然不躁的品格。诗句为三、五、七言,长短错落,几乎句句押韵,韵脚密更显出感情激切。平仄韵相间,转换自如。开篇写松之形色,结尾写松之神态,叠字形容词“青青”与“亭亭”也前后呼应。全篇语言真率、浅近、活泼、自然,有民歌风致,可以看出诗人从乐府民歌《青青河畔草》和刘桢“稷稷谷中风,离离山上松”(《赠从弟》)中汲取了思想艺术营养。

榆林郡歌[1]

山头松柏林,山下泉声伤客心[2]。

千里万里春草色,黄河东流流不息。

黄龙戍上游侠儿[3],愁逢汉使不相识[4]。

【注释】

[1]写作时间同上诗。榆林郡:古郡名,隋唐置,为胜州治,治所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

[2]“山头”二句:写戍边将士守卫的山。用《陇头歌辞》“陇头流水,鸣声幽咽”语意。

[3]黄龙:古城名,又名和龙城,龙都,故址在今辽宁朝阳。此泛指北方边塞。游侠儿:周游行侠之士。此指戍边将士。

[4]汉使:作者自谓。

【点评】

此诗抒写戍边将士生活的艰辛孤寂和思乡愁情。头二句写他们守卫的山。山头松柏成林,山下泉声呜咽,使远离家乡的征人为之伤心。中间二句写山野春草萋萋,黄河奔流不息,景象阔大、荒凉,触动征人愁思茫茫。最后二句写守边的游侠少年好不容易见到朝廷派来慰问的使者,却发现是不相识的异乡人,深感失望,更加忧愁。

诗人通过写景叙事来抒情,笔墨简洁,情调悲怆。诗以一个五言句领起五个七言句,由平韵转为仄韵,用重言错综和排比句加强诗的音乐性,饶有民歌风味。清代王夫之《唐诗评选》卷一云:“真情老景,雄风怨调,只此不愧汉人乐府。”给予很高的评价。

重酬苑郎中[1]并序

顷辄奉赠[2],忽枉见酬[3]。叙末云:“且久不迁,因而嘲及[4]。”诗落句云:“应同罗汉无名欲,故作冯唐老岁年[5]。”

亦《解嘲》之类也[6]。

何幸含香奉至尊[7],多惭未报主人恩[8]。

草木岂能酬雨露[9],荣枯安敢问乾坤[10]?

仙郎有意怜同舍[11],丞相无私断扫门[12]。

扬子《解嘲》徒自遣[13],冯唐已老复何论!

【注释】

[1]天宝五载(746)或六载官库部员外郎时所作。苑郎中:即苑咸。京兆(一作成都)人。开元末任中书舍人。

因奸相李林甫不学无术,苑咸与郭慎微等文士常代撰诗文。郎中,官名。唐尚书省左右司各置郎中一人,六部诸司各置郎中一至二人,并从五品上。

[2]顷:刚才,不久前。辄:特。奉赠:指做诗赠苑咸。

[3]枉:屈己,屈尊。见酬:指苑咸做诗酬己。所作之诗曰《酬王维》。

[4]《酬王维》序曰:“王员外兄以予尝学天竺书,有戏题见赠,然王兄当代诗匠,又精禅理,枉采知音,形于雅作,辄走笔以酬焉。且久未迁,因而嘲及。”

[5]罗汉:阿罗汉的略称,指修得阿罗汉果的圣者。阿罗汉果是小乘佛教修行之最高果位,据说得此果者,即可断尽一切烦恼,永入涅槃。作:如,似。冯唐:《史记·冯唐传》载,汉文帝时,冯唐已年老,任中郎署长,“文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唐具以实对”。后文帝拜唐为车骑都尉。“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馀,不能复为官,乃以唐子冯遂为郎”。

这二句说,王维应同罗汉一样没有求名利的欲望,因此像冯唐那样老而不得升迁。

[6]《解嘲》:西汉扬雄著。

[7]含香:古时尚书郎接近皇帝,口含鸡舌香,使其奏事对答时呼气芬芳。

[8]主人:臣子以君上为主人。

这二句说自己幸为近臣,但愧不能报主人之恩。

[9]草木:喻臣子。雨露:喻天子的恩泽。

[10]敢:犹“可”。乾坤:天地。这二句谓自己如草木难报雨露之恩,升迁之事又何敢责问天地。

[11]仙郎:唐时称尚书郎为仙郎。此指苑咸。同舍:同在一舍,指同管、同僚。时王维亦任尚书郎,故云。

[12]丞相:指李林甫。断扫门:指禁绝请托。《史记·魏勃传》载,魏勃少时,想求见齐相曹参。因为家贫,没有什么可以打通关节的。于是常独自在早晚打扫齐相的舍人的门外。舍人很奇怪,以为是怪物,便守候着,终于发现了魏勃。勃说:“我想见丞相公,却没有什么缘由,所以为你扫地,想请您代我求见。”于是舍人领魏勃去拜见曹参,曹参任命他做舍人。

[13]扬子:西汉辞赋家扬雄。这句和下句说:我做诗正如扬雄写《解嘲》,只是自我排遣,自己已像冯唐一样老了,再没有举荐的必要了。

【点评】

这首酬答苑咸的诗,首联说我有幸做了近臣,但惭愧不能报答人主之恩。颔联说天子的恩泽有如雨露,草木怎能酬答得了?上天普施雨露,草木却有荣有枯,这取决于草木本身,怎敢责问上苍呢?颈联说苑咸作为同事有意相怜,但无私的丞相李林甫禁绝请托决不允许有人“扫门”求见。尾联说我写诗正如扬雄作《解嘲》,只是徒劳的自我排遣;而我已像冯唐那样衰老,再也没有举荐的必要了。苑咸是奸相李林甫的亲信。据史传说,李林甫不学无术,便拉拢苑咸、郭慎微等文士做他的秘书,代他赋诗作文。苑咸既然有意怜惜,王维自然可以借他的关系升迁。但诗中却说丞相无私,禁绝请托。表面上是称赞丞相,实际却是委婉地表明自己无意于走苑咸的门路。可见,这时候的王维,并不热衷于仕进,也无意于巴结李林甫,决不愿与邪恶腐朽的政治势力同流合污。这首诗用典较多。诗人巧妙地借典故叙事抒情,使所叙之事清晰生动,诱人联想,也使所抒之情含蓄蕴藉,动人心弦。全篇八句,几乎一句一层甚至二层意绪,一句一转,层层转折。五十六字中,表达出数百字文章的思想内容,可谓高度精炼。

送张五归山[1]

送君尽惆怅,复送何人归?

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2]。

东山有茅屋[3],幸为扫荆扉[4]。

当亦谢官去[5],岂令心事违!

【注释】

[1]张五,即张。参见《戏赠张五弟三首》其二注[1]。于天宝中辞官归故山隐居。

[2]拂衣:参见《送綦毋校书弃官还江东》注[5]。

[3]东山:参见《送綦毋潜落第还乡》注[4]。此指的故山。

[4]幸:希望。荆扉:柴门。

[5]谢官:辞官。此句谓欲辞官与共隐。

【点评】

张蠭与王维乃诗酒丹青之友,情同手足。二人昔日曾同隐,今张蠭突然辞官归山,诗人惆怅茫然,因萌追步友人辞官之意,以不负平生之愿,又可与友人朝夕相处。

诗直抒胸臆,情感真挚,一气倾注,措辞自然,毫不做作,系古诗而兼律味,诚如顾可久所评:“情话成文,冲淡高古,不可句摘。”(《唐王右丞诗集注说》)

送张五諲归宣城[1]

五湖千万里[2],况复五湖西!

渔浦南陵郭[3],人家春谷溪[4]。

欲归江淼淼[5],未到草萋萋[6]。

忆想兰陵镇[7],可宜猿更啼[8]?

【注释】

[1]写作时间或同上诗。宣城:唐郡名,治所在宣城(今安徽宣城)。

[2]五湖:参见《送丘为落第归江东》注[3]。

[3]南陵:在今安徽南陵,唐时为宣州宣城郡属县。

[4]春谷溪:水名,在南陵县境内,南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山积陵阳阻,溪流春谷泉。”

[5]淼淼:同渺渺,形容水势浩茫。

[6]萋萋:草盛貌。

《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7]兰陵镇:地名,后魏尝置兰陵县,故址在今安徽宿松附近。当是张经过之地。

[8]可:岂。宜:适合,合宜。

【点评】

前首以“情话成文”,此首再抒别情,却变换笔墨,以“景语成文”。通篇是诗人想像张蠭归途中的风光景色。

诗人视通万里,随意点染五湖、渔浦、春谷溪几个地名,便觉生动自然,引人入胜。细加品味,他写景更妙用了虚实相间手法。首联已虚写宣城,颔联实接,颈联复虚写,尾联出句实接,对句又虚写。从构思章法说,首联突兀而起,以“况复”将“千万里”推进一层,写出张蠭归途之遥远,境界缥缈,愁情绵长。中两联紧扣水乡荒远的景色特征展开描绘。“淼淼”、“萋萋”两叠字状景真切,声情动人。尾联悬想张蠭至兰陵闻猿啼的孤寂悲愁心境,含蓄表现此时离别之难堪,有无限深情在语言之外。

待储光羲不至[1]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2]。

要欲闻清佩[3],方将出户迎[4]。

晚钟鸣上苑[5],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6],临堂空复情[7]。

【注释】

[1]储光羲:唐代诗人,行十二。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人。开元十四年(726)进士及第。曾当过几任县尉,后官太祝、监察御史。他在终南山隐居及在长安任职期间,常与王维往还唱酬。储集中有《答王十三维》诗,正是酬答王维这首诗的。诗云:“门生故来往,知欲命浮觞。忽奉朝青阁,回车入上阳。落花满春水,疏柳映新塘。是日归来暮,劳君奏雅章。”据“忽奉”二句,知是时储已居官,故王维此诗,当作于天宝六、七载后储在长安官太祝或监察御史之时。

[2]起坐:立起、坐下。

[3]要欲:却似。

[4]方将:正要。

[5]上苑:天子之园囿。

[6]了:明了。自:已,已经。顾:看望。

[7]空:独自。复:多。

【点评】

此诗写他自早至晚,久待友人不至。前四句写“待”,后四句写“不至”,章法清晰,题意写足。首联写层层门户在清早就已打开,他在等待友人前来。诗人忽而站起,忽而坐下,聆听门外过往车声。这一动作细节,传达出急切盼望友人的心情。颔联写他好像听到友人身上玉佩的清脆响声,正要出门迎接,原来是自己弄错了。

这两句把诗人因急切盼望而生幻听、错觉的情态描抒得极为真切、生动。虚词“要欲”、“方将”下得精妙。清人顾安辑《唐律消夏录》评曰:“说得倾心侧耳。”颈联写钟鸣、雨过,借景写出时间推移,已到傍晚,友人未至,自己心神不宁。“过”字,使人如闻疏雨飒飒之声,感觉诗人对疏雨之埋怨,似乎听到诗人喃喃自语为何雨来而人未来之心音。此看似平常,其实含意深妙。尾联上句紧接前联,点出已知友人不会来相聚,下句写自己怀着惆怅心情回到堂上。“空复情”三字收尾亦妙。“空”字说出从早到晚无数相待之情皆已成空,“复”字又表明无数相待之情仍然未已。诗人运用矛盾修辞手法,在“空复”二字之间,传写出落寞失望仍然充满期待的矛盾复杂心理。后来南宋赵师秀的七绝名篇《约客》,同样抒写期客不至情景,可与此诗对读。

奉寄韦太守陟[1]

荒城自萧索[2],万里山河空[3]。

天高秋日迥,嘹唳闻归鸿[4]。

寒塘映衰草,高馆落疏桐。

临此岁方晏[5],顾景咏《悲翁》[6]。

故人不可见,寂寞平林东[7]。

【注释】

[1]韦陟: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字殷卿。开元初,丁父忧,居丧过礼。于时才名之士王维、崔颢、卢象等,常与陟唱和游处。后为礼部侍郎,李林甫忌之,于天宝四载出为襄阳太守。故此诗应作于天宝四载至天宝十三载间。

[2]荒城:指襄阳郡域。萧索:萧条索漠。

[3]空:空旷明净。

[4]嘹唳:雁鸣声。

[5]岁方晏:一年将尽。

[6]顾:看。《悲翁》:《乐府诗集》卷一六鼓吹曲辞汉铙歌十八曲中有《思悲翁》,此借咏《悲翁》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7]平林:在襄阳西,西汉末王常于此起兵,号平林兵。平林东即指韦陟任职之地襄阳。

【点评】

韦陟是王维旧友,被李林甫猜忌,贬谪襄阳。王维深为同情与怀念,作此诗寄赠。此诗多从韦陟一边落笔,描绘韦涉所在之地襄阳的深秋景色:荒城萧条冷落,山川空旷明净,寒塘映照衰草,高馆疏桐叶落,景象凄清,渗透着诗人怀念、关切之情。后四句写自己于岁晚对景吟咏,倾诉怀念友人的哀伤,并想象友人在襄阳的寂寞。此诗景凄清而情深挚,妙处纯在自然。

酬比部杨员外暮宿琴台[1]朝跻书阁率尔见赠之作

旧简拂尘看[2],鸣琴候月弹。

桃源迷汉姓[3],松树有秦官[4]。

空谷归人少,青山背日寒。

羡君栖隐处,遥望白云端。

【注释】

[1]酬:以诗相答。比部杨员外:其人不详。比部,刑部四司之一,掌稽查、审察内外籍账。比部置员外郎一人,从六品上。琴台:又称琴堂,在单父(故城在今山东单县),相传为宓不齐弹琴之所。不齐字子贱,春秋鲁人,孔子弟子,曾任单父宰(邑长)。《吕氏春秋·察贤》“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琴台唐时曾重建。

跻:登。书阁:未详所指,疑为宓子贱之读书阁。率尔:急遽貌。陈铁民《王维集校注》说此诗当作于杨去官归隐之后,系于天宝八载(749)。

[2]旧简:旧书。简,竹简。

[3]桃源:即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描写的桃花源。迷:分辨不清。汉姓:指汉代皇帝的姓氏。“迷汉姓”,即《桃花源记》所写桃源中人“不知有汉”之意。此句指杨在琴台附近的隐居处为世外桃源。

[4]“松树”句参见《过秦皇墓》注[7]。此句借用典故,指杨的隐居处有极古之树。

【点评】

杨员外将他夜宿琴台朝登书阁的诗赠给王维,王维作此诗酬答。首联想像杨在书阁披阅古籍,于琴台弹琴,切诗题“暮宿琴台朝跻书阁”事。诗人分别以“拂尘”、“候月”四字形容,便表现出杨探寻古籍的专注与欣悦,增添许多情韵。颔联想像杨隐居处人情古朴、风景优美,仅写桃花与松树,用典精妙,对仗工整,意深境美,诱人遐想,遂成绝隽名联。颈联再以空谷人少、青山日寒之景,渲染其境地幽静,自然地引出尾联羡慕杨隐居之情,并以遥望白云怀思友人作结。

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1]

绿树重阴盖四邻,青苔日厚自无尘。

科头箕踞长松下[2],白眼看他世上人[3]!

【注释】

[1]卢象:唐代诗人,字纬卿,洛阳人。开元中登进士第,历任左补阙,河南府司录、司勋员外郎等,王维的诗友。崔兴宗:王维的表弟(行九),曾隐居,后出仕,官至右补阙,王维有《送崔九兴宗游蜀》等诗。处士:古称有道德、学问而隐居不仕者。此诗约作于天宝八、九载间。

[2]科头:不戴帽,古人认为是不合时宜的表现。箕踞:坐时两脚伸直岔开,形似簸箕,是一种不讲礼节的坐法。

[3]白眼:眼睛向上或向旁边看,眼眶内多现白的部分,是轻蔑、看不起人的眼神。《晋书·阮籍传》说,阮籍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嵇康来看望,他十分高兴,就用青眼看嵇康(青眼是正视,眼珠在正中)。

【点评】

脱帽科头,在林亭里箕踞而坐,以一双白眼,冷看世人。林亭周围,苍松如盖,荫蔽四邻,青苔如茵,洁净无尘。四句诗,二十八字,诗人便勾画出人物及其所处的清幽环境,一位甘于寂居林下、孤高傲世的隐士形象,形神栩栩,呼之欲出。可见,诗人兼画家王维既是山水诗画的大师,又是人物诗画的高手。

崔九弟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1]

城隅一分手[2],几日还相见[3]?

山中有桂花[4],莫待花如霰[5]。

【注释】

[1]崔九:即崔兴宗,诗人的表弟。是时当尚未出仕,故此诗应作于天宝九、十载之前。南山:终南山。口号:随口吟成的诗,此语多用在诗题上。

[2]城隅:城边。

[3]几日:什么时候。还:回来。

[4]桂花:木犀花,香气浓郁。

[5]霰: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到冷空气凝结成的小冰粒。花如霰:即花儿如霰一样地飘落。此句意谓,莫等花落如霰才归山去。

【点评】

刚一分手,便盼再见。“几日还相见”语极平常,情极真挚。后半却又一转,劝友人赶快归山,以便及时观赏未落之桂花,流露出对友人归山的赞许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全篇言简意丰,语淡情深。王维的五绝多用口语,自然真率,故而独步一时,此诗可见一斑。

赐百官樱桃[1]

芙蓉阙下会千官[2],紫禁朱樱出上兰[3]。

才是寝园春荐后[4],非关御苑鸟衔残[5]。

归鞍竞带青丝笼[6],中使频倾赤玉盘[7]。

饱食不须愁内热[8],大官还有蔗浆寒[9]。

【注释】

[1]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诗原注:“时为文部郎中。”文部郎中即吏部郎中,从五品上。勅赐:皇帝恩赐。樱桃:落叶乔木,春季先叶开花,淡红色或白色,果实大者如弹丸,小者如珠玑,味甜,可食。

[2]芙蓉阙:宫前双阙,状如芙蓉,指皇宫。

[3]紫禁:内宫。朱樱,深红色的樱桃。上兰:汉代宫观名,在上林苑中,此处借指唐禁苑。

[4]寝园:先帝陵园。园指帝王墓地。古帝王陵园皆有寝殿,故谓之寝园。春荐:春日祭献。《礼记·月令》、《吕氏春秋·仲夏纪》、《淮南子·时则》、唐李绰《岁时记》都记载了皇帝在春日以樱桃荐宗庙,荐毕颁赐百官之事。

[5]鸟衔:《吕氏春秋·仲夏纪》:“羞(进献)以含桃。”高诱注:“进含桃。樱桃,莺鸟所含食,故言含桃。”

[6]青丝笼:系着青丝绳的篮子。

[7]中使:宫中宦官。此处指被派去收摘或运樱桃的宦者。赤玉盘:《太平御览》卷九六九引《拾遗录》曰:“汉明帝于月夜宴赐群臣樱桃,盛以赤瑛(似玉的美石)盘,群臣视之月下,以为空盘,帝笑之。”

[8]内热:《食疗本草》:“樱桃食多无损,但发虚热耳。”

[9]大官:又作太官,唐光禄寺有太官署,置令二人,凡朝会宴享,掌供百官膳食。

蔗浆:甘蔗汁。这二句说,饱食也不必躭心内热,大官已准备了消热的甘蔗汁。

【点评】

这首诗写皇帝赏赐百官樱桃。金圣叹评:“妙在第一句全不提樱桃,只奋大笔先书曰‘芙蓉阙下会千官’。……如此便见君臣同德,日会阙下。朝廷之事,必有大者,而此樱桃,不过一日偶然宣赐之微物,此谓‘笔墨所争甚微,而立言所关甚大’也。如出小人俗手,必将一起便写樱桃,则不知千官为樱桃故来会阙下乎?抑阙下为樱桃故召会千官乎?”(《贯华堂选批唐才子书》)评析有理。

次联写天子所赐是春荐后新熟的樱桃,而不是苑囿中被鸟雀含食的残果。诗人连用有关樱桃的典故,避免樱桃字面重出,既精切,更妙在表达出天子对群臣关爱敬重,恩深德厚。同样立言有体。“才是”与“非关”上下呼应,对仗工整,语调自然流畅。颈联“竞带”、“频倾”四字写出宫中颁发与领受樱桃的热烈、盛大场面。“青丝笼”与“赤玉盘”表现盛樱桃器物之精美。诗题中的“百”字,本难予以具象化呈示,竟然也被诗人活画出来,令人读之宛若目睹百官络绎不绝兴高采烈领取樱桃归去的情景。诗写到此,已是笔酣墨饱,似乎难以为继,不料诗人又挥笔荡出余波:群臣饱食樱桃不必躭心内热,太官早已准备好了消热清火的甘蔗汁。这个结尾意外地再写出“君恩深厚无已”(清张文荪辑《唐贤清雅集》)。总之此诗纯是歌功颂德,并无深刻的思想内涵,但从勅赐百官樱桃这一事件,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唐王朝沉溺于安乐的升平景象,艺术表现是高明的。

唐代写敕赐樱桃的诗,还有张籍的《宣政衙赐百官樱桃诗》和韩愈的《和水部张员外宣政衙赐百官樱桃诗》。

张诗平板直露,缺少诗味;韩诗措辞雅丽,胜于张诗。韩诗云:“汉家旧种明光殿,炎帝还书《本草经》。岂似满朝承雨露,共看传赐出青冥。香随翠笼擎初到,色映银盘泻未停。食罢自知无所报,空然惭汗仰皇扃。”此外,还有杜甫的《野人送朱樱》:“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忆昨赐沾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宫。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宋代范温《潜溪诗眼》比较杜、韩二诗说:“老杜樱桃诗……其感兴皆出于自然,故终篇遒丽。韩退之诗,盖学老杜,然搜求事迹,排比对偶,其言出于勉强,所以相去甚远。”

宋人胡仔比较王、韩诗说:“摩诘诗浑成,胜退之诗。樱桃初无香,退之以香言之,亦是语病。”(《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九)那么,王维和杜甫的樱桃诗,孰高孰低呢?笔者认为:杜诗从野人送樱桃触引起对昔日敕赐樱桃的情景,表现出唐王朝昔盛今衰的时代巨变以及他自己从在朝廷任职到漂泊天涯如同转蓬的人生悲剧,小中见大,寄慨沉痛,其思想蕴涵远胜于王维诗。而在艺术表现方面,王、杜二诗各有千秋,难分高下。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1]

积水不可极[2],安知沧海东?

九州何处所[3],万里若乘空?

向国惟看日[4],归帆但信风[5]。

鳌身映天黑[6],鱼眼射波红。

乡树扶桑外[7],主人孤岛中[8]。

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9]?

【注释】

[1]秘书晁监:指晁衡,日本人,日名阿倍仲麻吕。唐开元五年(717),他年仅十六,随日本使节来华,为偏使,后久留中国,充当唐朝官员,官至秘书监。天宝十一载(752)岁暮,在华三十六年、已五十二岁的晁衡随日本使臣返国探亲。王维此诗即作于晁衡离长安之时。晁衡返国途中遇疾风,所乘之船飘流到安南。十四载六月复返长安,继续任职。大历五年(770)卒于长安。

[2]积水:指大海。不可极:不能达到尽头。

[3]九州:泛指中国,中国古代分为九州。

[4]“向国”句:古人以为日本地近东方日出之处,故云。

[5]信:凭,靠。

[6]鳌:传说中海里的大鳖。

[7]扶桑:指日本。古代传说,扶桑为日所出处,因借指日本。

[8]主人:指晁衡。

[9]若为:如何。

【点评】

这首送别诗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淋漓尽致地抒写不忍与日本友人相别的深情。首句一声长叹,突然迸发,喷薄纸上,令人心弦震颤。接下去三句,连用反问、设问、喟叹句式,夸张形容日本国的邈远,一唱三叹,荡气回肠,造成一种惆怅、迷茫的氛围,表达出对晁衡的眷念和担忧。

中间四句想像友人艰难渡海情景,利用神话传说素材,虚构出如同油画般色彩浓丽、诡异谲怪又恢弘阔大的海上风景。鳌身将蓝天映成黑色,鱼眼的红光把碧波射成血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从而酣畅地抒发出对友人旅途安危的忧虑。结尾四句,采用起伏跌宕的笔法抒情。

当时,唐玄宗,赵骅、包佶等都有送别晁衡的诗,其中王维这首情深思远、意境瑰奇,最为感人。前人评赞,有“起得突兀”、“语语的当”、“层转不穷”、“奇警称题”、“正大雄浑”、“送意极真”等。

同崔员外秋宵寓直[1]

建礼高秋夜[2],承明候晓过[3]。

九门寒漏彻[4],万井曙钟多[5]。

月迥藏珠斗[6],云消出绛河[7]。

更惭衰朽质,南陌共鸣珂[8]。

【注释】

[1]约作于天宝十一载至十三载(752-754)王维官尚书省文部郎中之时。崔员外:不详。寓直:值班夜宿禁中。

[2]建礼:汉宫门名,其内为尚书台所在地。应劭《汉官仪》孙星衍辑本卷上:“尚书郎主作文书起草,夜更直(轮值)五日于建礼门内。”此处借指唐尚书郎直宿之所。

[3]承明:承明庐,汉代侍从之臣值夜之所。又:魏宫有承明门。《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李善注引陆机《洛阳记》曰:“承明门,后宫出入之门。”这句说直到天明下班才经宫门而出。

[4]九门:古天子所居有九门,后以九门泛指皇宫之门。寒漏:寒夜计时的滴漏声。彻:毕、尽。

[5]万井:指宫外街衢巷宅。

[6]迥:远。

藏珠斗:指北斗星隐没。珠斗,北斗星相贯如珠。

[7]绛河:银河。

[8]珂:马勒上所系玉佩,马行时作声,故曰“鸣珂”。

【点评】

诗写秋夜值宿禁中情景,并无深意,但艺术表现高妙。颔联写宫中九门寒夜滴漏声刚尽,宫外万井已频频敲响晨钟。诗人只写耳中所闻,却展现出京城秋晓由清寂到喧闹的情景气氛,雄丽壮观。后来杜甫《春宿左省》有“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一联,写眼中所见,活画出星月映照下皇宫京城清丽迷人景色,似更胜一筹。王维此诗前两联以“漏彻”、“曙钟”承接“建礼”、“秋夜”,似乎不再写夜景了,不料诗人以倒叙笔法于颈联转笔写由夜半到拂晓之景:月亮移向远天,宛若珠串的北斗星渐渐隐没;云雾缓缓消散,隐隐现出一条淡淡的银河。这两句状景清华高远,彩丽缤纷,“藏”与“出”二字炼得自然,饶有奇趣。尾联以一“更”字与“共”字呼应,缴足诗题“同崔员外”之意,表白自己老大衰朽,尚窃位苟禄,而崔壮年立朝,大有作为,今夜同直,自感惭愧。诸多心事仅以一“惭”字见出,笔墨简练之极。

同类推荐
  • 汶川奇迹

    汶川奇迹

    从三江、水磨、漩口,到映秀、银杏、威州……两位作者王敦贤和张学明艰辛踏访震后汶川村村镇镇,见证三年来汶川每一刻、每一天、每一处奇迹。他们以见人见事的大量细节和情感饱满的叙述风格,忠实记录、生动呈现了汶川灾后重建的伟大历程。《汶川奇迹》全书共十八章,作者曾前后六易其稿。书中材料翔实,细节生动,主题鲜明,思想高昂。全书生动具象地再现了汶川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和广东援建者的赤子之心。整部作品不仅讴歌了灾区干部群众擦干泪水自强不息努力建设美好新家园的奋斗精神,还抒写了广东援建工作者对汶川的深情大爱与无私奉献。
  • 卧底记者:我的正义之旅

    卧底记者:我的正义之旅

    本书讲述一位从海军陆战队走出来的政法记者,第一卧底记者为正义而战的真实记录。作者以冷静的笔端将自己经历的一次次卧底暗访的历险过程真实地记录了下来,包括“从民工到流浪记者”、“广东最大谋杀案的新闻背后”等15章。
  • 生命的层级

    生命的层级

    “我们相遇时,我三十二岁;她去世时,我六十二岁。这三十年,她是我的生之所在,心之所向。”每一个爱的故事都是一曲潜在的悲歌。巴恩斯把所有作品都题献给了爱侣,而这次却再也无法得到她的回应。在这部极其私人的作品里,他以罕见的坦率讲述了自己人生中唯一的故事,关于爱与失去的悲伤故事。作品字里行间流淌着巴恩斯对爱侣的深情哀思,也承载着他对记忆和存在深刻的省视。
  • 成语中的科学—成语淘宝话健康

    成语中的科学—成语淘宝话健康

    《成语中的科学:成语淘宝话健康》围绕着中华文化中的瑰宝——成语,依据中医学理论知识剖析其中深藏的医学道理,针对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不同状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养生所涉及的问题进行论述:饮食养生(汤液醪醴)、运动养生、衣饰养生、情志养生、起居养生、脏腑养生、依病养生、四时养生、导引养生、针灸养生等。
  • 浮石绘·话

    浮石绘·话

    喧嚣浮躁的社会里,总需要一种声音来针砭时弊,笑谈人生百态,恰如本书。30年沉浮彻悟,汇成50幅水墨画作,沉淀的是一种宠辱不惊、从容豁达的人生智慧。一面是恣情写意的浮世画卷,一面是睿智犀利的经典段子,雅俗共赏在这里得到完美的阐释。画中有故事,言语中有机锋,寥寥几字便说透事理,道尽人心。所谓见微知著,一叶知秋,以一言而识万人心,人际关系和社会规则岂不尽在掌握之中?生活即段子,段子即人生。乘风破浪不畏艰难险阻,秋月春风不等闲度过,用水墨段子和这个世界谈谈,笑看云卷云舒的背后不是消极和无奈,而是一种自信和洒脱。大巧若拙,大智若愚,不正是如此吗?
热门推荐
  • 不墮星魂

    不墮星魂

    第七平行空间史前文明时代,他是至尊星皇——南极星,却无奈因情堕入却又穿过时空之门,来到始之大陆,想要再次穿越时空之门,却因此身殒。飘荡万年的一缕残魂附在无魂的叶无心身上,觉醒之路上,陨星州之秘,堕神域之殇,平行空间之战……成就了新的无上星皇!
  • 冥界猎手

    冥界猎手

    《不灭法经》曰,寰宇分为四境:其一徘徊诡异,布于三界,是为异境;其二穿越自如,执掌灵术,是为灵境;其三亦真亦幻,法力莫测,是为幻境;其四挥手为云,覆手为雨,翻江倒海,开天辟地,遂为圣神!(书友交流群:思想编年史的朋友们291653931)屌丝快递员因为一场意外而获得了某种灵力,并开启了一个未知的世界,经历诸多诡异神奇际遇,自己逐渐完成了从低级小角色到人、灵界大神的史诗!请大家多多支持,求收藏推荐!
  • 求虐:大神表留情

    求虐:大神表留情

    若离只是玩了一个游戏,却恋上了游戏中的老公。现实中他们能否相见?
  • 被勇者打败的魔王只能摸鱼

    被勇者打败的魔王只能摸鱼

    被勇者击败后,魔王流落人间。为了恢复魔力,又不能被回到人间的勇者发现,魔王只能化名王默,打着从内部瓦解人间的想法,开始了攻略人间的大计。这是魔王打着统治世界的旗号在人间摸鱼的日常故事。人间摸鱼一时爽,一直摸鱼一直爽。
  • 重生之腹黑红女

    重生之腹黑红女

    闺蜜叛变,已是给她人生打击。老公出轨更重要的是他和闺蜜滚到一张床上,还害死了自己,和孩子。当她对生活没了希望,某天使来到她身边,给了她一个天大的玩笑——重生
  • 暖婚蜜爱:总裁老公一宠成瘾

    暖婚蜜爱:总裁老公一宠成瘾

    堂堂帝辰总裁,只拿了二百块钱定金。一怒之下他甩她一纸合约,“三千万,两年。”重金威逼让她签字。可是为什么在看到别人欺负她时,竟忍不住恼火。两年,他宠她疼她爱她让她,她竟说:“简文墨,咱们该散了。”
  • 穿越后我被溺宠

    穿越后我被溺宠

    作为孤儿的韩蕊,早就不期望什么大富大贵了,只想简简单单过一辈子就行了。谁知上天偏不让她如意,给她安排了一场穿越。一朝穿越成为将门小姐,又有两个哥哥宠爱有佳,不仅如此,身边一批美男抢着对她好,谁知,美男原来是有阴谋的。气的韩蕊长大之后,挨个欺负回去。
  • 傻瓜爱你永远不变

    傻瓜爱你永远不变

    浅唱、蒲公英╮向着天空微笑。浅笑、薰衣草╮依着狂风舞蹈。浅念、彼岸花╮笑看彼岸轮回。
  • 天生一对:霸道校草独家love

    天生一对:霸道校草独家love

    劲爆消息:校草宿舍绯闻大集合极速来袭,两大首席校草对一个“小男生”一见倾心?萌妹纸只是“他”的专属导航?隔壁学生会会长天天来蹭脸熟?体育部第一妖孽的特别关照?一切尽在不言之中。某位绯闻“男主”嘴角一抽,立马上网发帖#女扮男装被传绯闻怎么破?在线等,非常急!#【本文很甜很宠很无节操,各位看官请选择性阅读~】(已有完结文《倾心:千金很忙很大牌》)
  • 封神第一榜

    封神第一榜

    什么穿越了?科技文明,我是修士是不是可以为所欲为了?不久后张知了打消了这想法,时时刻刻祈求老天你让我回去吧,蓝星太危险了,什么?灵气复苏了,即将全民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