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83100000014

第14章 卷三快乐的真谛(3)

作为初学者,在面对世间事情时,要记得自己是佛教徒,而且每天的持咒、念经还是非常有必要。一开始就要建立好正确的心态,要先发出广大的愿力,而且愿行一定要合一,这也是为生起 “胜义菩提心”在做准备。

感受别人的苦乐

我们喜欢别人对自己讲好听的话,喜欢别人讲真话,喜欢别人赞美认可我们,喜欢在遇到困难挫折时,别人能为我们付出。我们希望别人做这些事情的同时,为什么不愿意对别人做同样的事呢?

佛法讲到同理心,也就是将心比心,是很重要的,因为所有众生在精神上的需求都一样。我们认为美好的、快乐的事物,就应该和众生一同分享,但前提是,对方也认为那些是快乐才行。很多时候,我们只是一厢情愿,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这样的结果往往不会是我们所期望的。

我以前有个弟子,他的小女儿非常乖巧,很懂礼貌,也很有责任感,从来不用父母操心。放学回来,自己就把书包放好,问候父母。爸妈说什么都接受,从来没说过“不”字。直到有一天,另一个当警察的弟子在巡逻时,看到一群小女孩在打架,带头的那个戴着金黄色假发,举个木棍在那儿吆喝。全部抓起来以后,一看,怎么是那位师兄家的乖乖女呢?问她:“你怎么会跑来这里?”她说:“你回去不要告诉我爸妈。”他说:“这不行,你得跟我去找师父讲清楚,再问师父要不要告诉你爸妈。”然后就拽着她到我那里。我从来没看过她这样,平时见到都是一副乖巧的样子,那时却涂着口红,戴着金黄色的假发,手指甲全部涂得红红的。可是坐在我面前时,又恢复到在家时的状态,后来我就说不用告诉她父母了。

这就是典型的双重人格,到现在她父母都不知道这件事,还常会跟别人说:“我们家女儿很乖、很传统的,快十七八岁了,到现在都很听话,平时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家里。”大家听到这样的话,心里就会偷笑,因为大家都知道之前的事情,只有这两个人还不知道。其实,这就是父母过度压抑孩子的结果,因为孩子一直没机会把内心的想法释放出来,又不可能一直保持压抑的状态,最后总得找到一个发泄的方法。

在家里被狠狠压抑的情绪,到外面就全部爆发出来了,这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现在很多小孩多少都有这方面的问题,一个家庭只能生一个孩子,家人的注意力全都在孩子身上,时间一长,宠到最后,孩子面对挫折的能力,肯定慢慢就丧失了。但是当他爆发的时候,就好像完全换了一个人似的,而周围的人平常根本没有意识到。

所以,我们要学会同理心,要去感受别人的苦乐,尤其是对于孩子,要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什么对他是好、什么是坏,而不是自以为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他们身上。

约束带来自在

有些人会说:“我没有信仰的约束,可以一身轻,学佛就会被种种限制束缚住,反倒不自在了。”其实,“约束”对每个人都很重要。为什么每个国家建国以后,马上都会制定一部《宪法》,就是为了约束和防止大家彼此伤害。道德也有约束作用,只是好人会用道德约束自己,坏人会利用道德来约束别人。

释迦牟尼佛说过:“没有皈依者,不存在戒律。”只有皈依后,才能领受佛教的其他戒律。又说:“以戒为师,依法不依人。”为什么?因为一个人不受约束就会胡作非为,戒律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就像法律是世间最好的约束一样。

佛教的戒律是要保护我们从“因”上,就不要种下痛苦的种子,避免未来受苦。比如,杀生就会短命,多灾多难。大家可以去调查一下,全国癌症病患最多的是哪些城市?基本上是沿着中国地图右侧的沿海城市——海鲜吃得最多、野生动物杀得最多的地方。全中国所有奇奇怪怪的病,全部都集中在那些地区,我们没办法否认这个事实,有那么多人参与捕杀,而又有多少人年纪轻轻就患上癌症死了。

我们小时候,有那么多传染病吗?有那么多奇奇怪怪的病吗?有那么多的癌症吗?没有。那时候,所有饮食及日常生活用品,虽然不如现在这么先进,却不需要像现在每天除了吃饭,还要补充各种营养素,那时候我们所吃的,都是现在所谓的“有机食品”。现在最昂贵的东西,反而是我们小时候每个人都用得上、也用得起的。

人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吃的、穿的、用的永远都满足不了,不停寻找可以填充欲望的东西。欲望,给我们带来太多心理上的压力,最终感受到的都是痛苦和烦恼。学佛就是要摧毁这些欲望烦恼,而佛陀制定戒律,就是要帮助我们断除这些烦恼。佛陀不是虐待狂,对我们的行为进行限制,是为了让我们以后不要遭受痛苦。如果放任我们的欲望,则现在看起来的轻松自在,未来只会造成更大的伤害。所以,用现在的一点点不自在,换取未来的快乐和自在,还是很值得的。

皈依以后,会有最基本的戒律约束我们,一旦受了戒律,就一定要严格去持守,不能和没受戒之前一样,连最基本的约束都没有。

很多人担心一旦受皈依戒,是不是很多事情都不能做了?如果做了,破戒怎么办?不用担心,在受戒前,会让大家了解清楚,考虑好才领受戒律。但也要知道,罪业分为自性罪和佛制罪。自性罪,是指有些事情本身就是罪业,比如十不善业,不管是不是佛教徒,是不是受戒,只要做了就会有痛苦的果报。而佛制罪,是指受了佛陀制定的戒律之后,犯戒所造下的罪业。比如居士戒、菩萨戒、密乘戒等等。有些则是做了,就同时犯了自性罪和佛制罪。比如,受居士五戒的人,如果妄语,就比一般人妄语的恶业还要重,苦果也会更严重。但相对的,受戒也有极大的功德,受戒的人持守不杀生、不偷盗等善行,所得到的功德利益之大,也是没有受戒者无法相比的。

所以,不是没有受戒,就可以为所欲为,一点约束也没有,就算是一般人做坏事,也会受到法律制裁,何况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规律呢?千万不要有“只要不受戒,就什么都可以做”的想法,而且还要有一个正确观念——受戒是让我们受到更多的保护,减少更多未来的痛苦。

处于五浊恶世的我们,学佛首先就要把错误的见解导正。不管是学者、知识分子、宗教人士以及老师,如果道德败坏了,后果会比一般老百姓更严重。宗教人士没有宗教方面的道德修养,没有戒律的约束,或是身为人类心灵工程师的老师们,慢慢忘记自己的责任,整个社会只剩下物质时,就应了一句话:心穷了,穷到只剩下物质,只剩下钱了。其实,真的只剩下钱的时候,钱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所以,当我们反观自己的内心之后,要多想想,如果不是佛陀留下这么多观察自心的妙法,我们真的没机会反省自己的内心。而重点恰恰在于,如果没有反省,我们就永远没有获得快乐的机会。

以前在国外时,我经常被邀请去和监狱里的犯人,做面对面的交谈。有一次对谈的是两兄弟,因为抢银行,在犯案一年多以后被抓到,那时抢到的几百万也差不多花完了。其实,他们的家境并不是很穷,他们告诉我:“刚开始还计划得很好。我们预计抢银行以后,就去买一辆全世界最贵的跑车,带着家人去世界各地游山玩水。当时想到的只有这些,抢完以后才发现,连人身自由都没有了,不可能出门也不能坐车,一直过着躲躲藏藏的日子,偶尔出门也是凌晨一两点钟。这就是我们两人的悲哀,在抢银行之前,竟然以为抢完银行,还可以过正常人的生活,完全忘记犯法之后,人身自由都已经被剥夺了,根本不可能再过正常人的生活。”

听了他们的话,我觉得是值得深思的。我们在干坏事之前,基本上都不会考虑后果,等做完以后,才后悔当时怎么连那么简单的道理都没想到。因为大多数的人不会想那么多,在那个当下,就只会一门心思地想着如何把那件事做完。所以戒律的约束真的很重要。

真正懂得佛法,就会明白“善巧慈悲生于释迦族”的意思。“善巧”很重要,善巧是指灵活的,不是刻板、教条的。印度古代有很多渔民,他们也想当佛教徒,但是因为业力颠倒,每天都要杀鱼,只能以此维持生计。佛陀就问他们:“除了绝对不杀人以外,你们晚上睡觉时,可不可以不杀生?”他们都承诺说:“没问题。”佛陀就在受戒时,让他们发誓说:“我们绝对不杀人,而且入睡以后,直到第二天早上醒来,我们绝对不杀鱼。”因为捕鱼是为了生存,而不是因为贪念、嗔恨、傲慢等烦恼,这一点很重要,他们是带着忏悔的心,不得已才去做这件事情,这就是他们的底限。

又比如,有一条毒蛇要咬人,最理想的方法是把毒蛇抓起来,放到适合它生存的环境中去。实在来不及,马上就要咬到人了,就把蛇杀了,由于不是出于嗔恨心,而是不让它去伤害别人,这么做是有功德的。

由此可见,佛教的戒条不是刻板、教条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灵活运用,最重要的是心态或动机。而皈依之后,不杀生是最基本的戒条,是基于对生命的尊重,就要好好遵守。其他的戒条,就依照各自的能力去领受,没有规定要领受所有戒律。

出家人有比较高的道德标准和约束,小沙弥有三十三条戒律,比丘有二百五十三条戒律,每隔十五天要忏悔一次。出家人的戒律,很多都是属于行为方面的规定,比如不能斜眼瞪人家、不能在别人面前蹦跳、不能用语言刺激别人、不能看着天空走路、吃饭不能发出很大的声音、衣服如何穿着得体等等。但是居士的戒律不多,善的标准就是居士五戒。居士五戒包括:不杀生、不偷窃、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最低的限度就是不杀生。这是十不善里最重要的五条,如果犯了戒,会给我们带来苦难,是痛苦与烦恼的根源。

皈依戒和五戒是分开领受的,并不是皈依以后,就一定要守居士五戒。受皈依戒,就是对佛、法、僧的尊敬,最基础的戒律是不杀生,而底限是不杀人。如果以贪、嗔、痴、慢、疑等五毒烦恼故意杀人,就破了皈依戒,必须在法师面前重新受戒。而在别解脱戒里,居士五戒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受一条或几条,全部受也可以。佛教是非常开明通融的,每个人依据自己的能力和条件,有能力守戒时,再去受戒。但作为大乘弟子,发菩提心时,如果五戒里连一条戒都没有受,是绝对不可以的。

不杀生是指不故意杀生,为什么要强调不故意杀生?很多吃素的人以为自己没有杀生,但要存活在这个世界上,怎可能不杀生呢?人类为了生存,种菜、种稻谷要不要杀生?漂白不干净的水要不要杀生?做衣服、盖房子会不会杀生?农民种庄稼时,撒农药会杀死很多虫子,如果不除掉虫子,庄稼会被吃掉,就轮不到我们吃了。这样的杀生,是不是因为我们而造成的呢?这些杀业必须由我们和农民一起承担,所以宁玛巴的大师巴祖仁波切说过:“一碗饭,半碗虫。”包括我们从小到大,经常看病吃药用抗生素,这所有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让自己健康,每天用杀死其他生命的方式,来维持自己的生命。在食物链中,每个生命的存在,都是靠杀死无量不同的生命而维持的。

佛陀告诉我们不要杀生,尤其不能杀人,要用学到的佛法去感化他,用智慧去改变他。当我们的智慧和慈悲感化他以后,他又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去改变更多人。但光是不刻意杀生,很多人都很难做到。当然,举着刀枪杀人的很少,因为有法律的约束。但我们很多人一抬手就把蚊子、蟑螂、蚂蚁打死,这几乎每个人都做过吧?我们从来就没想过,是谁给我们权力夺取别人生命的?当你剥夺对方生命时,是否有能力把生命偿还给被杀死的众生?这是我们根本不会认真思考的问题。

接下来是不偷窃。不偷窃是每个佛教徒都应该遵守的,我们都不会刻意去偷窃,但是现在是工商社会,大家都要经商、要生存,只要本着不让对方受到伤害,基本上还算可以。

佛陀规定在家居士的不邪淫,是一夫一妻制。在自己现有的婚姻状态下,一定要对自己的伴侣忠诚,这是佛教徒必须要做到的事情。

认为自己可以不说谎时,就可以受不妄语的戒,但大部分会破这条戒的人,却是所谓修得比较久的佛弟子或出家人。这里的妄语,是指我们经常听到的“招摇撞骗、怪力乱神”,是最严重的谎言。为了骗取别人的财富、尊敬、赞美,没看到鬼说看到鬼了,没看到佛菩萨说看到佛菩萨,用这种谎言骗财骗色,是毁坏根本戒的行为。

有人经常开玩笑说:“和尚不作怪,信徒不来拜。”我说:“千万别作怪,一作怪,戒律都破了。”记住,怪力乱神就是破戒。平常我们故意、有企图的欺骗,都是重罪。如果不是刻意、不是目的明确的欺骗,特别是好朋友之间的玩笑,就不算。但是要清楚,不是说了其他谎言就没有罪过,只是居士五戒所讲的谎言,主要是指让人觉得迷信、怪力乱神的谎言,这些就别说了。

不饮酒是附带戒,为什么说是附带的戒呢?如果只有酒,并不能定义它的善与恶,但是喝酒又确实让人乱性,造的恶业特别吓人。当了佛教徒之后,有些人说每天少喝点红酒,可以软化血管,但除非血管真的硬到需要软化,不得已需要把酒当做药,可是一旦上瘾也很麻烦。酗酒就是因为上瘾戒不掉,什么丑陋的行为都做得出来。

有个关于酒的公案。以前深山里,有位长得特别帅的修行人,被山下一户富家女孩看上了,女孩天天都上山去看他,但是他一直都拒绝这个女孩子。最后,女孩想了一个办法,下决心一定要让这个修行人破戒,以满足自己的心愿。于是她牵了一只羊,带了一壶酒上山了,对修行人说:“你不是每天都说要慈悲利益天下众生,满众生的愿么?今天,你必须满我一个愿,否则我马上死在你面前。”女孩给了三个选择——杀死羊、和她做不净行、喝下那壶酒,选一个就算满她的愿。修行人想:“杀羊就是杀生,我不能破杀戒;做不净行更不可以,会破禁行戒;相较于前面两个,喝酒可能还好吧?”他就把酒全喝了。结果,一壶酒下肚后,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羊也杀了,不净行也做了,所有的戒全都破了,这就是饮酒乱性。所以,不饮酒虽然是附带戒,但还是很重要的。

受戒容易守戒难。受戒时的几分钟,谁都可以做到,守戒则需要穷尽一生的时间,直至寿命终止。佛教历史上,在家居士一开始就像出家人一样,连禁行戒都受的也有,像维摩诘居士,但毕竟是少数。对于在家居士来说,比较实际的就是先从不杀生开始,等自己的能力和条件许可的时候,再继续受其他的戒。

戒律,是保护居士非常好的道德标准,能守几条就受几条,暂时还做不到或是条件不允许的就不受。当然,如果能尽量约束自己全部做到,功德会非常大,因为只有投生到人道,才有受别解脱戒的机会。

一个信徒能够对自己有所约束是最好的。

同类推荐
  •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由于种种原因,在民间宗教的研究领域,对其宗教思想的研究显然滞后于宗教教派演变的研究;而在宗教思想的研究中,对其神灵(学)思想的研究,更是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而鲜有人问津。鉴于明清时期是中国社会中民间宗教的高发期和繁盛期,因此,《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尝试从现代宗教学的角度,以神灵观为中心,结合明清民间宗教各教派的主要经卷宝卷以及其他相关材料,进行认真解读和仔细分析,分别以神灵谱系、神话理论、救赎观念、伦理思想四个部分依次展开。
  • 十大弟子传:佛教传记经典系列

    十大弟子传:佛教传记经典系列

    在佛陀的十大比丘弟子中,像舍利弗、目犍连,本是外道的学者或领袖;迦旃延、大迦叶,也是婆罗门的权威和长老,但他们一皈依佛陀,就唯有信仰、尊敬,从没有对佛陀有过批评。对佛陀没有建立信心的人,可以心平气和地踏着这些先贤的足迹,在佛陀的法海中来完成自己的修学。
  • 经典故事丛书(佛经的故事)

    经典故事丛书(佛经的故事)

    本套丛书包括十四册:《佛教·佛经故事》、《希腊神话》、《中国神话》、《一千零一夜》、《圣经故事》、《中国经典历史故事(上中下册)》、《伊索寓言》、《成语故事》《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上中下册)》、《安徒生童话》。
  • 一是多少

    一是多少

    本书是计划中的星云大师套书“人间万事”中的第六册,是台湾星云大师目前仍在《人间福报》“人间万事”专栏连载的部分短文集结。本书从最普世的角度谈人生和社会,文字简洁清新,没有不合时宜的政治倾向,更无狭隘的宗教习气,实有益于世道人心,有益于和谐社会建设。
  • 星云日记43:随喜功德

    星云日记43:随喜功德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四十三册。收录星云大师1996年9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的日记,分为“好因好缘”、“勇于承担”、“心的味道”、“随喜功德”四部分。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热门推荐
  • 诸天万界大力哥

    诸天万界大力哥

    意外的穿越到灵魂摆渡世界。大力开启了诸天万界之旅!皇族僵尸:******!某个天煞孤星:我从来没见过比我还能装*的人!降龙尊者:自从认识大力后贫僧就没吃饱过!白蛇:大力哥真的好帅!某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摆渡人:大力你把我的大吉普还给我!qq群号:636477907新书《诸天万界小酒馆》正在筹备中,即将上线o(^▽^)o
  • 春花秋月不负芳年

    春花秋月不负芳年

    入坑了《天雷一部之春花秋月》,太喜欢秋月与春花了。本文主要讲述春花秋月二人花海相聚后发生的故事。江湖再掀波澜,萧白被冤,春花秋月出手维护武林,让武林终归于宁静。 ps:第一次创作写文的《桃染绯荷》,求关注!保证不太监的!求支持!欢迎留言给意见喔!
  • 七月的蓝天

    七月的蓝天

    我曾不喜欢这个世界,因为它从未对我宽容以待。我曾以为我这一辈子不会再因谁而落泪,却未曾想过,你是例外。因为你,我的世界不再黑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最强Vtuber

    最强Vtuber

    你以为Vtuber是专业卖萌主播?NO!是屑头哒!你以为她是游戏Vtuber?No!她可是全能型Vtuber,唱歌画画N国语言在线翻译甚至是喵喵喵卖萌无所不能!她也是全球最硬核的DD,哪里有Vtuber,哪里就有她的打赏,请问你是我老婆吗?.jpg
  • 龙与凰归兮

    龙与凰归兮

    一世的龙鱼和野兽,一世的凤凰和菩萨。相赠以芍药,相招以文无,你我最后,终于成了冰与火的爱人。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你永远是宿在我心瓣内的月下微光。
  • 寒雨连江记

    寒雨连江记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少年,一个来自东南海外峒?岛魔教上的少年。他医术高超,但是内功低微,在这个高手林立的武林中该当怎样立足呢?初恋离去,身负人命,他能否找到深藏在濠州的武功秘籍,突破自己凄凉的身世所带来的的人生呢?元朝末年,天下大乱,选择当大侠还是当汉奸全都在一念之间。各种意想不到的遭遇纷至沓来,五年的海外疗毒,今夕的瓜州江畔,本来两个同病相怜的知己早已经貌合神离。物是人非,永远岿然不动的只有两个比翼连枝的有情人初次暗生情愫时所登的那座华山。
  • 落月殇

    落月殇

    曾经我只愿默默站在你身后我愿倾尽天下换你一世无忧如今我已不再只停留在原地可是月落星沉爱已成殇
  • 英雄连异界争霸

    英雄连异界争霸

    萧唐一名刚下校门的社会新人在工作中与人放在争吵回到家后在玩英雄连勇气传说在游戏中发泄自己情绪时意外穿越萧唐带这英雄连游戏系统的他能否在异界生存?又该如何争霸这个不一样的世界?带这铁甲雄师成为一方霸主。
  • 开花的爱情

    开花的爱情

    在她最美丽的年华,她爱上了一个比自己大很多岁的男人,爱情之花从此盛开,但她却不知道这场没有结果的恋爱结局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