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83100000016

第16章 卷三快乐的真谛(5)

有些人就算知道自己的毛病,也不愿意下决心改正,这就是隐藏在我们心里最恶毒、对我们伤害最大的一种情绪。这种情绪我们无法管理它,也从来没想过要控制它。很多时候,别人看你多么风光,事实上,只有自己最清楚,自己的内心是不是像别人看到的那么风光。名利已经把我们的良心完全啃蚀了,现在急需把它们重新捡回来,才能把浊世里以物质为上的浑浊见解和颠倒观念,扭转过来。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一起努力从反省自己开始,从改变自己做起,慢慢影响周围的人群。

不管是用宗教信仰或是其他方法,让自己每天都有一个固定的时间,抛开已经杂乱了一天的大脑,进入自己的内心深处,沉淀一下,不再跟随纷乱的思绪跑,会让我们的生命过得更有意义,而且能感受到更多的快乐。

内心深处

内心深处到底是什么样的世界?当心识投胎来到这个世界时,从在母胎里的第一次心跳,产生了第一个念头,由它骑着风,风顺着脉,在脉里行走,最后到达全身,通过身体所有的感官,开始感知周围的一切事物。出生以后,心的要求就更多了,周边的财富、房屋、家庭、亲情,它会不停扩大占有的范围。但当我们把心沉淀下来,再一层层透析解剖它的时候,会发现它是既摸不着又看不到的。为什么?因为心识最深层的状态,像深海里平静的水一样,也像月亮或太阳的本质一样纯净,没有任何障碍和污染,拥有高度的智慧与慈悲。

我们目前了解的“佛”,只不过是乞求为自己带来世间平安和财富的“佛”,但真正的佛并不是指这些。释迦牟尼佛证悟的佛,是指阿赖耶识这个储藏室里所蕴藏着的,众生本具的佛性。

为什么佛教徒礼佛时,都要双手合掌,因为佛性就像一朵快要盛开的莲花。双手轻轻合掌,就好似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未来花瓣会一片一片地打开,最后才露出中间的花蕊。我们也经常可看到很多佛菩萨的座垫,是一棵千瓣莲花,记住不是一朵莲花,而是一棵莲花树。

大家都知道,莲花和莲叶具有一种特质,让水滴无法在上面停留。无论在花和叶上面倒多少水,都可以很轻松地把它们抖落,而花朵则永远都像刚刚开放时一样干净,没有任何污染。这是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就观察到的,莲花的特性就像心的本质——纯洁无暇的“如来藏”。依照佛陀的教义,我们每个人都具备可以完全开发的潜能,这个潜能就是“如来藏”,也叫做“佛性”。所以,当我们双手合掌的时候,是表示自己这朵含苞待放的莲花,和一朵完全盛开的莲花,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差别。我们具备成佛的一切条件,只是现在开花的条件和时机还不具足,也就是还没有觉悟。

心的本质,在我们还没有觉悟时,就像莲花被周边的淤泥包围着。这些淤泥,就是贪、嗔、痴、慢、疑。当花朵慢慢绽放时,就好像我们慢慢明白一个个的道理,开始进入悟的阶段,这时那些污染进不去,也影响不到我们了。随着花朵完全盛开,我们一直不去观察的心结全部打开,最后从主意识再往深层解剖,就能发现储藏烦恼的阿赖耶识,而如来藏就在它的深处。佛陀觉悟到的就是如来藏,只有佛才是真正的觉悟者,才是真正盛开的莲花。

为什么现在经常看到,全世界有那么多人喜欢参禅、打坐?因为静坐可以让心慢慢平静和沉淀,就像海水一样,先让浪花平息下来,再慢慢沉淀,这时候心会越来越明显感受到那种清明。就像你坐在海边,看着海浪一个接着一个打过来,慢慢会发现浪一个比一个高,一个比一个急,时间长了,你的幻觉会让你变得很紧张,以为浪快要淹没自己了。但这些细微杂乱的心浪,只是心的表层,心的原来面目或说本质,是平静而充满慈悲智慧的。

当太阳被浓密的乌云遮住时,乌云下面是狂风暴雨,这些大雨是从哪儿来的?从云层里来。向上穿过黑色的云层之后,是白色的云层,当我们继续往上攀升,冲破所有的云层之后,在眼前迎接我们的就是万里晴空。在那里,阳光依然很灿烂,乌云一点都挡不住太阳的光芒。只是现在我们经常只看到乌云以下的部分,狂风暴雨、打雷闪电,甚至还有冰雹,这些会给我们一种错觉,认为整个世界都陷入一片黑暗之中。我们的心也是如此,它表面显现的各种念头,让我们一会儿生起贪念,一会儿生起嗔恨,一会儿生起嫉妒心,一会儿感受到痛苦,一会儿感受到快乐,就像云层下的狂风暴雨,而那黑色的云层就是无明,使得我们一直无法看清楚被遮蔽的心识本质。

认识心的本来面目的当下,会进入一个非常安静的状态,这有点像什么?我们白天忙碌不已,脑子里想着各种事情不停地转,累到晚上快入睡时,一切思绪逐渐停顿下来,将要进入梦乡的状态。或是更像爬山,刚开始爬的时候,心里充满雄心壮志,全都是要征服这座山的念头,也有很多想法和计划——应该从这儿或往那儿走,应该怎么上或怎么下。背着背包开始爬,特别轻松愉快,好像自己能征服一切。可是越往山上走,腿越沉;越往山上走,包也越重,路也越艰难。渐渐地,大脑里的想法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唯一的念头,就是脚一定要踩到结实的地方,不要踏空摔下山。当终于爬到山顶,累得实在走不动了,连这个念头也没了,一屁股坐下来,脑袋一片空白,仿佛一切都停顿下来了,想不起来任何事情,白茫茫一片,只有舒服的感觉,听到的也只有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没有其他任何觉受。

心随着风在脉里飘动,只要一放纵,它就像刚开始爬山时一样,想法特别多。当它在脉里无法飘动时,念头也越来越少,当停顿在本质状态时,是我们最清醒的时候。因为没有杂念,不受二元分别心的干扰,才是心的本来状态。我们经常会听到:“冷静地想一想。”冷静一下,就是提醒我们放下杂念,让心沉淀以后,再把它看清楚,不让心随着杂乱的外境走。如果真正按照佛陀的教法去实践,哪怕是一次,就会发现佛陀所言不虚,最终一切都会展现在自己面前。

在心的最深处,最快乐、最安静、最祥和的状态,具备高度智慧与光明的一面,佛教里叫做佛性。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具有佛性,当慈悲和智慧同时达到完美境界,就会无所不知,也无所不懂,就叫做佛,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潜能被百分之百开发出来了。现在西方的研究报告提到,普通人的大脑只有百分之四左右的潜能,是被开发和使用的,天才也只开发了百分之七左右,还剩下百分之九十多未被开发利用。

佛,是真正圆满觉悟一切者,具有无尽温暖的慈悲心和自在祥和的智慧,理性和感性兼备,达到最高、最圆满的境界。并不是因为我们是佛教徒,就如此夸张美化我们的祖师。我们的潜能,还没有被开发的时候是凡夫,开发到一半的时候是菩萨,完全开发时就是佛了。

我是谁

“我是谁?”很多人都问过这个问题,佛法给了我们最究竟的答案:我,只是个统称,不去观察分析时,这个统称可以有作用,仔细去分析寻找时,找不到实有的存在。

佛经中用“木车理论”,把“我”比喻成车子。轮胎、引擎、方向盘、车身等等零件组合起来以后,才是一辆车子,无论是宝马还是奔驰,机动车还是自行车,都一样。如果拆散了,车还在吗?引擎是引擎,轮胎是轮胎,螺丝是螺丝,座椅是座椅,我们不能说轮胎是车;也不能说引擎是车,螺丝和座椅也都不是车。人也是这样。当问到“你是谁”的时候,你可以拍着自己的胸脯说“我是我”,但真的是这样吗?如果把头发、大脑、躯干、器官和四肢等全部分开放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些都不是“我”。

也可以用森林来比喻。森林里不可能只有一个树种,柏树、白桦树、红豆杉或是灌木林,品种很多;很多树种在一起,叫做森林。森林只是大量树木聚合体的统称,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里面有各类的树种,而且不同树种的树皮、树叶、形状和味道都不同。但我们不会指着一棵树叫森林吧?可是如果没有每一棵树的存在,森林又在哪里?

在医疗科学技术还不发达的时代,以为主导个体的就是心脏,认为心脏就是“我”。现在心脏移植技术已经很成熟,但是我们不会因为换心脏,思想也被换掉了。你的心脏换到我身上,我还是我,我不会变成你。这就说明,身体器官可以移植,但灵魂不会因此而替换。灵魂入胎,是从心脏的第一次跳动开始,有了生命,而往生时,也要心脏完全停止,灵魂才能离开,生命才真正结束。

维持我们生命的气,有持命气、上行气、下行气、平行气、遍行气。人体的内脏在体腔内,都坚守在各自的位置上,不会发生紊乱,就是因为有平行气在发挥作用。上行气让我们可以顺利的呼吸和说话,下行气负责消化排泄,遍行气则遍满全身,让身体各部位都有气在运行。最重要的是持命气,它维持着心脏的正常跳动,只有这个气正常工作,我们的生命才能持续。

灵魂骑着我们的气,像骑马一样在体内奔驰;而气遍布全身,所以我们身体的各个部位才会有知觉。摸头时,好像头是“我”,摸脚时,好像脚也是“我”,碰到哪里我们都会有感觉,就是因为这当中有气在流动。由此可知,从头发到脚趾甲,如果不仔细追究,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我”?“我”只是一个概念,一个统称,所谓的“我”就是这样的。

虽然这一切可以拆分,却不代表“我”就不存在了。佛陀说“无我”,听起来好像在说“我”不存在,很多人听到佛教说“人无我”、“法无我”和“空性”,就错误地理解为一切都没有了。

佛法讲的“空性”,是指万事万物没有任何一个是永恒的、不需要其他条件就可独立存在、不会被其他因缘改变。也就是说,万事万物只要因缘具足,就会有生起、持续、改变和消失,原因就在于空性是它们的本质。“无我”,是说这个“我”,没有一个实体的存在。我们的前程、家庭、财富、工作等各方面,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你——你不会永远都是婴儿,也不会永远年轻,一切都在经历着成、住、坏、空。而一直都处在变化中的你,从究竟的本质上来说,是不存在的。

一定要明白,“无我”不是说活生生的你不存在了,凭空消失了,完全不是这样的概念。当因缘合和而显现各种现象时,我们没办法硬逼着自己否定物质世界的实际显现。粗浅地说,“无我”是告诉我们,现在这个躯壳以及它的所有功能和现象,只是我们暂时停留的房子,我们不会把住的房子当成是自己。如果放下对身体的执著,烦恼和痛苦立刻就放下很多了。

智者的智慧

无论多么有学问的人,在遇到佛法之前,对世间万法的来龙去脉,几乎都像个无知者。所以历史上很多的文人雅士、名人学者,都追随佛陀思想的传承,只要怀有开放与学习的心态,没有一个不被佛法折服的。因为世间的聪明才智,是片面狭隘的,佛法才是真正究竟的智慧,是无量无边的圆满和包容。佛法的殊胜在于,越深入学习,越感觉到自己好像井底之蛙,越体会到自己的无知,目光所及非常有限。包括研究学习了一辈子佛法的大学者、大善知识,终其一生,也无法与佛陀的圆满觉悟相提并论。

即使是脱离轮回之苦的罗汉,也因为远远没有达到佛陀的圆满究竟,而有“罗汉四不知”:地点太遥远隐蔽而不知;时间太长久而不知;因果太深奥而不知;佛法甚多而不知。所以,他们看到一朵花时,知道种子的来源,但是佛陀却可以说出花朵为什么是这样的颜色、形状和气味。一粒小药丸的成分,药剂师可能用了几十甚至上百种药材提炼混合在一起,我们感受的只是舌头传达的苦、涩、甜的基本味道而已。比较敏感或受过训练的人,或许能尝出其中气味比较突出的几种材料。但是,如果把一粒药丸放在佛陀眼前,不用品尝,佛陀就能知道药丸的全部成分,这就是佛陀圆满的智慧,是连佛陀身边“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也无法了知的。

目犍连尊者的母亲,出生在非常富有的贵族之家,脾气异常暴躁,虽然信佛,但是很喜欢骂人、抱怨。她往生以后,目犍连用神通观察时,发现根本找不到母亲,满心疑虑。以母亲生前的性格和修行,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不可能的事,可是为什么在六道里面都找不到呢?当他带着疑问请教佛陀,母亲是不是往生极乐时,佛陀告诉他,没有在净土,是投胎到地狱了,可是目犍连不理解为什么自己在地狱没有看到呢?佛陀说:“因为你是罗汉,还有障碍未净除,能看到的还不够究竟,还有更遥远的世界,是你的能力无法企及的,所以才看不到。”

说完,佛陀就带着目犍连尊者往西边飞,飞了很久,快靠近某个世界时,目犍连就感觉到了,原来母亲正在这个世界的地狱里受着煎熬。和母亲感情一直很深的尊者非常痛苦,佛陀慈悲的对尊者说:“你母亲留下很多财产,用它们来供斋,把功德回向给她,就可以让她从地狱解脱。”这就是很多人都熟悉的盂兰盆节的起源——目连救母,是很多戏曲会用到的题材,也是闽南一带农历七月的“中元普度”,就是为往生的亲人做普度法会,让他们脱离当下的苦难折磨,像尊者一样为往生的亲人做广大的供养和布施。

现在很多人会说看到别人的父母或亲人,已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可是就连佛陀的大弟子目犍连尊者的母亲,都不能往生净土,可见西方极乐世界不是那么容易去的,也证明我们身边的人没有那么大的神通,希望大家都拥有正知正念,不要再上当受骗。

从一个人活着时,做了多少善事,累积多少功德,修行如何,就大概知道能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了。没有劳动而想收获是根本不可能的;没在土里播下种子,哪有可能会长出粮食?自己努力工作,用挣来的工资到向往已久的地方旅游,是有可能的,大家也会相信。如果平时都不修行,也没有做什么善事为自己累积资粮,要往生净土,是没人会相信的。

所以,根本不用到处问家人或朋友投胎到哪里了,看看他们之前都做过些什么就很清楚了。是否有人比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更厉害,有能力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确认某个人是否在净土呢?就连目犍连尊者都会有的困扰,我们会有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很多弟子都会来问,家人往生后投胎到哪里去了?其实就是希望我们告诉他,让他确认家人去了西方极乐世界,但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我们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办法去西方极乐世界,所以也不会知道。

我们只知道佛陀说西方极乐世界是多么的庄严,不会再感受各种痛苦和烦恼,也知道如何去的方法,大家只要照着做,就绝对可以到达。

同类推荐
  • 听李叔同讲禅

    听李叔同讲禅

    本书系弘一法师李叔同站在红尘之外,反观世俗,多角度认真探讨现实世界人性、心灵、生存、处世、成功等诸多难题的精华之作,作者精心挑选出一个个耐心寻味、发人深思的精彩故事——每个故事都充满智慧与禅机,蕴涵灵气,是抚平、慰籍生活在喧嚣尘世中人们心录的一剂良药。
  • 佛教养生秘笈

    佛教养生秘笈

    本书以佛教养生观念为主旨,为读者提供了诸多方便易行的佛家养生方法,具体内容包括:精神养生法、生活饮食养生法、佛教医术等。
  • 走进神秘高僧

    走进神秘高僧

    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它们背后的故事,深藏的历史,蕴蓄的文明,让那些渐行渐远的动人往事重新焕发生机,让那些早已离去的作古先人变得生动可感,在这里,每个人都会获得“不一样”的感觉。
  •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本书根据梵文、巴利文文献和汉译佛经,系统研究了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创教教过程及原始佛教思想。本书内容丰富,言简意赅,于1995年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故重新排版,以飨读者。
  • 清虚集

    清虚集

    本书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50多篇。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多篇。内容包含了论宗教系统、道教科仪和易理、道教在海外的传播、藏外道书和明清道教、论道教教义思想的结构、上海道教斋醮和“进表”科仪概述、道家科仪中的伦理教化等。
热门推荐
  • 骸骨领主

    骸骨领主

    本是宅男一枚的苏明,一次在自家小窝玩英雄传说游戏的时候,一不小心就穿越到了异世界大陆。在这个强者为尊的魔幻世界,苏明发现自己创造的英雄传说游戏人物被自己继承并发生了变异。多年之后,苏明一一注视着自己骸骨领地中无数的骷髅战士,骸骨领地里无数骷髅齐聚一起,不管是基层的骷髅兵也好,还是各种中高级的骷髅法师,骸骨骑士,黄金骨龙等等甚至还有自己身后的12位白骨君王,都在等待着自己的命令。恍惚间却是让他想起了那个刚刚来到这个世界时的自己。
  • 药王鼎

    药王鼎

    你有金刚不坏之躯,我有小小药丸;你有呼风唤雨之能,我有小小药丸;丹炼门传人蓝屠,机缘巧合之下穿越到异世,他将在这大陆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缘起彦时

    缘起彦时

    天使彦降临现实世界,将与这个世界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她的出现改变了拾月,一个普通的高三少女,而拾月又将书写怎样的传奇?给每一位爱彦的读者,我想把最真实的内心表达出来,全新的立意,全新的思路。
  • 为爱清醒

    为爱清醒

    社长叫她去访问的师兄长得可真是一表人才,叫她对他耍流氓有没有搞错,只是人家帅哥都不介意,她到底是在紧张什么啊?!话说程少离对苏果的印象可是很深刻,只是他想不到每次遇到苏果的时候,她看他的眼神中总是充满了防备。
  • 异能小子之自由之少

    异能小子之自由之少

    千年之约,苦涩果实,真正的强大不是没有眼泪的,而是含泪奔跑的人。梦不一定成功,成功的不一定是梦。
  • 改变大脑的趣味侦探推理游戏

    改变大脑的趣味侦探推理游戏

    福尔摩斯说:“猜想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它有害于我们的逻辑推理。”所以,任何一个问题或现象,都有其存在的规律。抓住这些规律,你就可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你不必为侦探们破译真相大呼神奇,更不用惊羡不已,他们具备的逻辑推理能力,我们同样可以拥有。做高效的自己,用全新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推理武装自己的大脑。本书就是一本激发推理潜能的思维魔法书,比“哈里波特”系列更科学更充满想象力。当你的大脑经过一系列“洗礼”后,会把侦探推理转化成一种自我能力,让你在工作生活中,用非同一般的视角去思考问题,抓住问题的关键,从而全面提升你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和综合逻辑能力,让你变得不再简单和平凡。
  • 精灵勇者3神秘国度

    精灵勇者3神秘国度

    灵星小学来了一位新老师何墨,付兰敏感地从新老师身上感受到一股神秘的黑暗气息。平静的校园生活暗藏汹涌,从异世界之门来到现实世界的恶魔们蠢蠢欲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守护和平和希望的少年们,决定利用空间频率波动一致原理,带着精灵使者们前往魔界,寻找魔王沉睡之地,彻底封印魔王。热衷于收集玩偶公仔的“熊爸“、见到女生就叫妈妈的”恶童“,勇者们惊讶地发现,原来恶魔并不是都心怀恶意……在渴望和平的恶魔们的帮助下,少年们即将迎来最终胜利……但是,隐藏在暗处的黑暗力量和被魔王意识控制的付兰,会这么容易让勇者们达成所愿吗?光明与黑暗的交锋,这是见证精灵勇者们勇气、力量与决心的守护战!
  • 中亚小地主

    中亚小地主

    来到一个陌生又熟悉的帝国,这个帝国叫青,这里有金钱鼠辫子,这里有文字狱,这里还是一个满口奴才的国度。偶得奇遇来到异世的秦醴(li)陵,当然要扛起恢复汉家衣冠的大旗。各位战友先收藏,后面量大管饱!
  • 九姼

    九姼

    姼,美好九姼,永远都成不了十全十美。九姼不曾想过曾经追随她的小孩子竟跟她玩起了办家家的游戏这个一心想着她的师父竟然时刻想着成为她的唯一,偏执的魔鬼。自己碰不得九姼,绍钧拉了拉小手,毁了他百年道行,鲛人阿奴亲了亲她的嘴巴,灭了他的魂魄。九姼终于忍不住了:要不,师父我从了你吧。臣渡:我舍不得。
  • 大清棋情录

    大清棋情录

    倾力打造中国第一部长篇围棋文化言情小说。以江阴“抗清三公”的后人恩怨为线索,叙述大清乾隆年间,中国围棋最强时代的人文传奇故事,善解跨越两个地球的情爱纠缠。水墨江南,情迷棋中,小说家言,专家达人不必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