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05000000016

第16章 中庸(9)

李法修身待命

李法,字伯度,汉中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市东)人。博览群书,精通经史。性情刚直有节操。汉和帝永元九年,参加贤良方正对策考试,被任命为博士,很快又升任侍中、光禄大夫。大约一年多时间,李法上疏,议论政略得失,认为政令苛刻繁杂琐细,不便百姓执行,有的也违背了永平、建初时期所确立的制度;直言宦官权力太重,势力炽盛,干预朝政,后妃们太受宠爱,影响到社会风俗。并且指责史官失职,记载不能尊重事实真相,将致后世有识之士在考证历史时,据此寻功计德不能得到确实的依据。

汉和帝十分生气,定名以言论失据的失言之罪,诏令官府治罪,并因此而免去他的一切职务,贬为平民。李法默然承受,回到家乡,谢绝一切交游,闭门读书,固守节操。从前交情深厚的老朋友和学生来看望。言谈之间,很关心他拂逆皇帝心意的原因,李法总是避而不谈。朋友们坚持询问,他才说:“我这个见识短浅的老百姓,哪里有资格侍奉君主呢,敬事职守,忧虑有所失误,因而行为失措不当。孟子曾经说过:‘仁德的人处世就像射箭,首先站正自己的身体,然后再发射,如果射击没有射中箭靶,那么也决不抱怨那些胜过自己的人,只是反省自己罢了。’”

在家8年后,又征拜为议郎、谏议大夫。李法仍然正言无隐,不改往日风格。后来出任汝南太守。政绩卓著,深为百姓称颂。

【原文】

王天下有三重①焉,其寡②过矣乎!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③,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质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

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诗》曰:“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终誉。”④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也。

【注】

①重(zhòng):重要,引申为重要的事。②寡:少。③缪(miù):差错。④出自《诗经·周颂·振鹭》:周王祭祀,杞宋二君助祭,周王作此诗以勉励之。希望二君在自己国家不受人民憎恶,也不受神明讨厌。

【译】

称王于天下有三件重要的事(定礼、制度、考文),目的就是要减少过错吧!上古的礼制,虽然很好,但无可考证,无可考证就不能取信于人,不能取信于人,百姓就不会听从。在下位的圣人,虽然善于礼但地位不尊贵,地位不尊贵就不能取信于人,不能取信于人,百姓就不会听从。所以君子治理天下的道理,必须以自身实践为根本,以百姓的反应为验证,考核于夏商周三王之政而没有差错,建立在天地之间而不相悖,质证于鬼神也没有怀疑,百世之后圣人出现也不困惑。质证于鬼神而没有怀疑,这是通晓了天的道理。百世之后圣人出现也不困惑,这是通晓了人的道理。所以君子的作为世世代代被天下人所遵守,行事世世代代被天下人效法,言语世世代代被天下做准则。在远处,人们仰望他;接近他,也不会厌倦。《诗经·周颂·振鹭》说:“在那儿不被憎恶,在这儿没有人讨厌,他差不多早晚都勤勤勉勉,以一直保持好名声。”君子没有不这么做而能很早就在天下获得名声的。

【解】

这里指出天子想要平定天下要做好三件事:制定礼,使人们有道德伦理可遵守;制定度量,使社会有统一的法度;考订文字,使国家有统一的文字。这三件是不能完全求之于古,也不能单纯求之于有德但无地位的贤人,否则就会得不到信任和推广,归根结底,还是只能靠有德、有才、有高贵地位的人。

吕祖谦“不主一门,相接一心”

吕祖谦(1137—1181),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婺州(今浙江省金华县)人,隆兴元年进士,曾任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官。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金华学派的主要代表。他治学严谨,学识渊博,著述宏富,与朱熹、张縂并称“东南三贤”。吕祖谦参与重修《徽宗实录》,编纂《皇朝文鉴》,着有《东莱集》《吕氏家墅读诗记》《东莱左传博议》等。卒后谥曰“成”,故后世尊称吕成公。

吕祖谦处世治学,“心平气和,不立崖异,一时英伟卓荦之士皆归心焉。”摒弃“道不同不相与谋”的偏见,“兼容并包”、“博采众长”,与不同学派的学者广泛交往,“相接以心”。在治学上讲究务实、追求经世致用,“不主一门”,“兼总众说”而成“一家之言”。陆九渊说,吕祖谦“外朴如愚,中敏鲜丽。晦尝致侮,彰或招忌,纤芥不怀,惟以自治。侮者终敬,忌者终愧,远识宏量,英才伟器”。

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六月,吕祖谦组织并主持了著名的“鹅湖之会”,意在通过学术交流,调解朱熹、陆九渊两家学术分歧。南宋前期,学者辈出,流派纷呈,诸派囿于一得之见,各守门户,党同伐异,尤其是在南宋前期和中期颇具影响的陆九渊与朱熹的争论,由于彼此在本体论、认识论和修养论等方面的认识差异,因学术分歧而影响到私人交往,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程度。吕祖谦组织这次交流会议,希望通过沟通交流,化解分歧,会归一体。在吕祖谦的努力调解下,倡导了宽和的学术气氛,形成了良好的研究氛围,促进了学术发展。

吕祖谦说:“看史非欲闻见该博,正是要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大抵事只有成己、成物两件。”吸取古代圣贤的优秀品质,“成己成物”,以达到“以其畜其德”、“以明其用”的目的。因此,“观史当如身在其中,见事之利害,时之祸患,必掩卷自思,使我遇此等事,当作何处之。”

朱熹说:“伯恭有耆龟之智而处之若愚,有河汉之辩而守之若讷,胸中有云梦之富而不以自多,辞章有黼黻之华而不易其出,此固今之所难……盖其德宇宽弘,识量宏廓”。

【原文】

仲尼祖①述②尧舜,宪章③文武;上律④天时,下袭⑤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注】

①祖:形容高远。②述:阐述,继承。③宪章:取法并发扬。章,彰显。④律:以之为律。⑤袭:因袭,顺从。

【译】

孔子远承尧舜的道德理想,效法发扬周文王、周武王的制度;对上遵守天时的规律,对下顺从水土的趋势。就好像天地,没有一物不被它持守承载,没有一物不被它覆盖照顾,就好像春夏秋冬四时的交替运行,就好像日月的交替照明。万物一起得到养育而不相妨害,道路各自通行而不相冲突,小的德行像河流一般滋润万物,大的德行朴实醇厚化育万物,这就是天地之所以伟大的缘故。

【解】

在这里,子思以四季和日月作比喻,称赞孔子继承尧舜、文武、周公的理想,遵从中庸之道。同时也阐明了尧——舜——文王——武王——周公——孔子这一脉相连的道统传承。

宋就灌瓜

春秋时代,梁国和楚国邻界。梁国任命宋就去任县令。

当地的气候适宜种植瓜果,两国的种植习惯也相同,都在自己的土地上种了瓜。

这年天气干旱,瓜果正在成长时受到灾害,梁国人管理精心,勤于灌溉,于是,瓜苗长势明显好转。楚国人管理粗疏,只是一味靠天,不主动地进行抗灾自救,对瓜田既不灌溉也不勤加管理,所以幼弱的瓜苗已趋枯萎。看到这种状况,楚国人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产生嫉恨心理。他们就在夜间去毁坏梁国人的瓜田。

梁国人很愤怒,打算报复,一场村民间的争斗即将发生,接着可能酿成大的动荡,影响边界的影响。

这时,县令宋就召集村民,他说:“作为邻居,不应当眦睚必报,使积怨加深,应当和睦相处,互相照应,只有双方和谐相处,保持安定,大家才都能安居乐业,才能共同有一个丰硕的收获。”

梁国人接受了他的意见,于是他让梁国人在浇灌自己的土地的同时,也灌溉楚国人的瓜田。当楚国人从戒备中回过神来,看到梁国人不但没有报复,反而毫无怨言地暗中帮助他们浇灌瓜田。对此楚国人很受感动,双方便解除了旧怨,不再对立,友好相处。从此梁、楚两国建立起了友好关系。

【原文】

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溥博①渊泉,而时出之。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②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③。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④及蛮貊⑤;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⑥;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注】

①溥博(pǔ):周遍广阔。②见(xiàn):出现。③说(yuè):通“悦”,喜悦。④施(yì):同迤。延伸,远播。⑤蛮貊(mò):蛮荒。⑥队(zhuì):通“坠”,降落。

【译】

唯有在全天下达到至高境界的人,才能聪明通达,足以居上位而亲临百姓;宽厚温和柔顺,足以包容众人;奋发图强坚定不移,足以坚守原则;整洁庄重不偏不倚,足以受人尊敬;讲究调理详密考察,足以明辨是非。广博深厚如深渊泉水,时时洋溢于外。广阔博大如同天,深沉难测如同泉水。他一出现,百姓没有不尊敬的;他一说话,百姓没有不相信的;他一行动,百姓没有不喜欢的。因此,他的声名充满了整个华夏,远传边远的蛮夷之地;车船所到的地方,人力所通行的地方;上天所覆盖的地方,大地所承载的地方,太阳和月亮所照耀的地方,风霜雨露所降落的地方;凡是有气血的没有不尊敬和亲近他的,所以说他可以与天相配。

【解】

子思认为,处于上位者治理百姓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只有天下至圣者才能为之。怎样才算是圣人呢?才智方面是聪明睿智,仁爱方面是宽裕温柔,道义方面是刚毅果断,礼仪方面是虔诚庄重,只有这些方面都具备了,才可内圣外王,居高位而教化百姓。

同类推荐
  • 大家小书·译馆:君主论

    大家小书·译馆:君主论

    《君主论》是意大利政治家、思想家尼科洛·马基雅维利的代表作,西方文明经典文献之一。在《君主论》中,马基雅维利以科学家的智慧和化学家的严谨为统治者开出政治处方。马基雅维利以“性恶论”为逻辑起点,从研究君主个人行为出发,将政治斗争与谋略技巧在心智上做了诚实并饱含深意的思考。
  • 智慧书

    智慧书

    叔本华将其译为德文,赞誉它“绝对独一无二”;尼采则断言:“在剖析道德方面,整个欧洲没人能比葛拉西安更为慎密、更为精细。”而且,它还与《君王论》、《孙子兵法》一同被欧洲学者视为千百年来人类思想史上具有永恒价值的三大智慧奇书。
  •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二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二卷)

    《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有一些深涩难懂。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易于好读和好懂,编者在编著本书时,根据《鬼谷子》分章分段集中逐个立论阐述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割划分,再一一对应地进行了注释、译文和感悟,还添加了具有相应思想内涵的故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 易经与人生大智慧

    易经与人生大智慧

    《易经》是我国古代先哲在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长期观察的基础上。对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的高度总结和概括。它集中反映了宇宙万事万物的现象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是一部指导人们利用自然规律及社会发展规律进行实践活动的哲学著作.是我国先人智慧的结晶。在这些经过时间检验的先人经验与智慧的指导下。我们会少走许多弯路.也会对人生多一些理解。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生的每一步。 本书是一部汇聚中华民族古老而神秘智慧的经典之作!
  • 方圆道:快意人生的美丽谎言

    方圆道:快意人生的美丽谎言

    本书主要讲述了人物的价值观、处理哲学,是很有教育意义的书籍。
热门推荐
  • 我的血麒麟大佬

    我的血麒麟大佬

    上古神兽血麒麟以外陨落,留下一丝残魂流落凡间,为其辅助麒麟才子成长的道路,最终修成正果。
  • 灰姑娘不爱王子

    灰姑娘不爱王子

    灰姑娘和王子骑士不得不说的故事——王子说:我不打算分手,更不打算放弃。骑士说:Everygirlisaprincess,呐,请至少在我面前,当一个骄傲的公主。炮灰甲童鞋说:我说,做我老妹吧!
  • 你是天赐予我的礼物

    你是天赐予我的礼物

    【超甜~无虐X超爽女主各种怼怼文】十二岁那年——慕野第一次看到林羽第一次梦见她他对她,一见钟情十四岁——慕野跟林羽第一次表白林羽:你这次考试考过我再说十六岁——林羽已经是慕野的宝贝林羽问他:你到底是多久喜欢我的呀?慕野笑:从我第一眼见到你时————最后的最后兜兜转转,他们,还是在一起,永永远远的幸福的生活着他们的小日子“我没有错过你青春最美的年华但余生我还是想与你相伴”【沙雕文,男女主就普通人,没什么千亿身价】【有本事…你就进来看看~hhh】
  • 忘尘阁2:玲珑心

    忘尘阁2:玲珑心

    大唐传奇系列已出版了《闻香榭》系列。《忘尘阁》系列是大唐传奇的第二部曲,也可视作《闻香榭》前传。本书“忘尘阁”第二部《玲珑心》,讲述了一个人神魔混居的传奇时代。繁华的大唐洛阳,胆小怕事的灵蛇公蛎被迫与流落人间的龙子毕岸共同经营起一家破败的当铺。他们身上所中的奇毒无药可解,只能边侦破一起起神秘的当物案件,一边找寻解药秘方。公蛎在毕岸的正气熏陶下逐渐成长,当他决心做一个好掌柜时,却发现他一直暗恋却了无音讯的“丁香花”姑娘,在一个最不可能出现的地方对他微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罪恶之深渊

    罪恶之深渊

    身患特殊绝症的他,自幼以来便呆在狭小的“囚笼”之中。他不愿在最后短短的时间里都在“囚笼”度过,在他的哀求之下他又重新回到学校。神秘“助教”的出现,他陷入一个巨大的阴谋之中,他又该何去何从呢?
  • 爱情千重门

    爱情千重门

    故事由很多个小故事组成,而小故事之间通过一本叫做爱情千重门的书所联系在一起,又变成一个整体。彼此相互包含。每一个小故事都是一篇文章,而故事的主线是两位主人公,但是其实主人公只是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个小故事独立成为一个故事。
  • 须臾之境

    须臾之境

    巨兽承接着三个人踊跃窜上,很快便像是迅速地飞乘在空中。底下转眼间被洪流涌胜,便把所有暴动的藤蔓都淹没了下来。女王花在颤栗着,从它的身体各部位突然迅速窜生出更多细小的藤蔓。在底下涌动着的蔓藤就像奔腾的万蛇,在水面上飞驰着。“秘镜”有坍塌的危机,就连顶上还处在一片安静祥和的士兵守备营也都因为动静而钻了出来。“怎么了?”士兵们陷入一片骚动。“嘭隆”一声,在他们前方所挖掘出的“秘镜”的洞窟突然坍塌了下来。在他们眼前有水流形成的漩涡,转眼间便涌窜出无数巨大的藤蔓和张牙舞爪的诡异形的花朵。异形花追求着血腥,很快便把不少人吞噬殆尽……
  • 小龙洪荒历险记

    小龙洪荒历险记

    也许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或许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传说,又或许这只是我的胡思乱想,谁知道呢?盘古为什么要开辟这样一方世界?所谓的鸿钧道祖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存在?何为圣人?女娲造人的真相是什么?如今的世界为什么只留下神的传说而不见神的踪影?想要知道这一切的答案吗?来我这,点我吧!
  • 你若星辰我若海洋

    你若星辰我若海洋

    学生时代时,在那些最纯真美好的时光,我的青春有你,你的青春也有我。多年以后,我们都学会了如何面对现实,学会了如何忘记,带着我们的面具过着好像是属于自己的人生。我不曾忘记你,但愿你也不曾忘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