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05000000008

第8章 中庸(1)

【原文】

天命①之谓性②;率③性之谓道④;修道⑤之谓教⑥。道也者,不可须臾⑦离也;可离,非道也。

【注】

①天命:天的命令,引申为天所赋予的,天所安排的。古人认为“天”(不是实体意义上的天)是万物的本源,因此万物本性都源于天的安排。②性:本性,天性。此处并未作出善恶的区分。③率:遵循、顺从。④道:本指路,这里特指正路。⑤修道:修养自己的言行走上人生正路。⑥教:教化,教育。⑦须臾:片刻。

【译】

天所赋予的叫作本性,遵从本性行事叫作走正道,按正道的要求来修养自己使自己走在正道上叫作行教化。正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可以离开的,就不是正道了。

【解】

天地万物都有各自的道,而道又是由“性”得来的。因循人、事、物的性,于平常日用之间,莫不有各自的当行之道。“修道之谓教”,《中庸》认为,只要是修习“道”,无论是接受贤人的教导,还是自身修养,都是可以称作教育、教化的。

严植之遵道助人

严植之(457—508),字孝源,建平秭归(今湖北省秭归县)人。性情淳厚孝道,为人谨敬质朴,从来不以自己的优长自以为比别人高明。精解《丧服》《孝经》《论语》。对于《郑氏礼》《周易》《毛诗》《左氏春秋》有独到造诣。曾任康乐侯相、五经博士、中抚军记室参军等职。为官清白,民吏称道。

严植之生性仁慈,好行阴德,有义行。即使独处暗室,也从来不敢放任自己。他曾在山中遇到一位重病患者,已经不能说话,无法知道他的姓名、家籍。严植之就用车把他带回,请医用药,进行救治,照顾周到。但是仍然没有救活他,六天后死去。严植之给他置办棺木,以礼葬埋。

又有荆州人黄氏,给船主当小工。得了重病,船主却将他赶了出来,他病倒在塘岸上,走投无路。严植之看到后,心生怜悯,就把他带回自己的家中,给予诊治。一年后,这个姓黄的人病治好了。他对严植之非常感激,愿做奴仆,以报答救命之恩。严植之坚决不接受,并送给路费和干粮,让他回家去。

真正的行于正道,是既不求人知,也不求回报的。

【原文】

是故君子戒慎①乎其所不睹②,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③乎隐④,莫显乎微⑤。故君子慎其独也。

【注】

①戒慎:谨慎、戒备。②不睹:不被睹,指不被看见。后边的“不闻”也是同样用法,指不被听到。③见(xiàn):显现。④隐:隐蔽的地方。⑤微:微小、细微的地方。

【译】

所以君子在自己不被看见和不被听到的地方尤其谨慎戒惕。没有什么比隐蔽时更能显现,没有什么比微小时更加显著。所以君子在独处时尤其要谨慎。

【解】

讲慎独的重要,道在万物之中,在自身之内,不可能片刻地离开,所以在别人看不到、听不到的地方,不是真的不能被见到听到,而是更能显现出本来的样子,所以君子独处时尤其需要谨慎。

杨震“四知”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历东汉章帝、和帝、安帝三朝,有“关西孔子”之称。自幼继承家学,攻读其父所习的《欧阳尚书》,造诣很高,时称经学世家。杨震出名后,长期客居河南湖城县,在家教授生徒达二十多年。州郡曾多次请他出来做官,他婉言谢绝。《续汉书(志)》载:“教授二十余年,州请召,数称病不就。少孤贫,独与母居,假地种殖,以给供养,乡里称孝。”

杨震对教育特别热心,20岁以后,对于地方州郡长官征召他做官的召请置之不理,一心一意自费设塾授徒,开始了他长达30年的教育生涯。他当时居住在华山脚下的牛心峪口,就利用其父授徒的学馆收徒传业。他坚持有教无类,不分贫富,因此,四方求学者络绎不绝,学生多达2000余人。由于他教学有方,名气很大。因此,学馆如市,书声琅琅。当时牛心峪槐树很多,故当时人称牛心峪为“杨震槐市”。

他教书育人以清白正直为要,其严谨的治学精神和高尚的师德情操被人们誉为“槐市遗风”。杨震教授的学生,英贤甚多,不少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如虞放、陈翼就出自杨震门下,虞放在汉桓帝时官至司空(掌管国家工程建设的官员)。

杨震到了50岁才开始做官,当杨震做东莱太守路经昌邑时,以前他在荆州刺史任内举茂才时由他举荐的王密,正担任昌邑令。王密为报答举荐之恩,便在深夜偷偷拿了十斤金子去拜见杨震。杨震毅然拒绝接受,并责备王密说:“我知道你,所以我才举荐你为茂才;而你却不知道我的为人,你这是干什么?”王密却说:“暮夜无知者。”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听后,非常羞惭地拿上黄金谢罪走了。从此,杨震遂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的“四知”而扬名天下。

【原文】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①。发而皆中节②,谓之和③。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注】

①中:喜怒哀乐等情绪未出现时的状态。孟子认为一个人刚刚睡醒时的“平旦(天刚亮时)之气”和夜深人静时的“夜气”最接近“中”的状态。②中(zhòng)节:符合内心真情和外在礼节。③和:谐和。

【译】

喜怒哀乐之情还未生发时的状态,叫作中。情绪生发但是符合内心真情和外在礼节,叫作和。中,是天下的大根本。和,是天下通达的正路。做到中和,天地万物就各归其位,发育生长了。

【解】

当未与人、物、事相接时,不喜不怒不哀不乐的状态叫作中。当于人、物、事相接,发生感情时,当喜则喜、当怒则怒、当哀则哀、当乐则乐,不乖戾不悖拗,就叫作和。人的情感千变万化、千差万别,但只要“致中和”,便是不离大道了。

延笃中正

延笃,字叔坚,一说字叔固,东汉南阳韜(今河南省鲁山县东南)人。初仕议郎,累官京兆尹。年少时拜颍川唐溪典学习《春秋左氏传》,后又跟从马融学习百家经典,博览群书,通晓治术,能著文章,知名京师。顺帝时,举孝廉,为平阳侯相。桓帝征为博士,拜议郎,与朱穆、百边韶共同著作东观。又迁京兆尹,为政宽仁,不阿权贵。因为得罪梁冀,称病辞官回家教书。死后家乡子弟将他的画像供奉在屈原庙中。

延笃升任京兆尹时,正身率下,政用宽仁,擢用长者,与参政事,忧恤民黎,劝民农桑,欲食丰饶,邻郡老少归附,于是境内户口迅速增加。

当时皇子有病,皇上命令郡县进献珍贵药材。大将军梁翼派人带着书信去见延笃,借机贩卖牛黄谋利。延笃说:“大将军身为皇室外家,皇子有病,理应进呈医方珍药,怎么可能让人奔赴千里谋求私利呢?这必是不法之徒假托大将军的威名行骗。”立即把他抓起来杀掉了。梁翼羞愧、愤恨,却又无话可说,便恼羞成怒,命令官府追查。延笃以有病为理由辞职,回到家乡教书。

延笃辞官归家后,前越太守李文德与延笃的关系很好。李文德当时正在京师任职,就对公卿大臣说:“延叔坚有王佐之才,为什么使这匹千里马屈居草野呢?”准备说服朝廷重新任用延笃。延笃听说后,立即给李文德写信阻止说:“我的见解和主张不被采用,这是命运。据说您在京城为我复职而奔走,虽然感念好意,但这是我担当不起的。我现在的生活很舒适,每天天亮起床,梳洗之后坐在堂屋。朝日初升开始诵读伏羲、文王的《易经》,虞、夏的《书经》。从周公旦的典籍《礼记》读到孔子的《春秋》。夕阳西下之时,在院内悠闲地散步,在南面的长窗下依靠着栏杆吟诵著名的《诗经》。在诵读经典之余,我也阅读玩味诸子百家的名作,那铿锵的语句,就如亲耳聆听;那多彩多姿的描绘,就像亲眼所见。使我忘记了一切,沉浸在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到的乐趣之中。这时,我神游物外,浑然不知天地之存在、人世之艰辛。况且自从我开始做官以来,作为臣子没有做不忠之事,作为人子也没有不孝的行为。与上级交往不巴结谄媚,和下属往来不盛气凌人,始终尊重别人的人格。即使我现在死去,到黄泉见到先君远祖,也是无愧的了。”

延笃一生正如自己总结的一样,不因做官而沾沾自喜,也不因布衣而自怨自艾,与人交而信,为人子而孝,一辈子走在人生的正道上,所以才会说“即使现在死去面见祖先也是无愧的了”。

【原文】

仲尼①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②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③能久矣。”

【注】

①仲尼:孔子,字仲尼。②时:表示对时机的判断,随时。③鲜(xiǎn):少。

【译】

孔子说:“君子的言行符合中庸,小人言行违背中庸。”“君子能做到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随地按照中庸之道行事。小人违反中庸,是因为小人不知畏惧而任意妄为。”

孔子说:“中庸是最高的了啊!百姓很少能长久地坚持它。”

【解】

《中庸》中的“仲尼曰”“子曰”表示的都是子思引述孔子说的话。孔子认为君子能践行中庸,小人不能践行中庸。但下一句又点出,中庸虽是至高的道,但每个人都能认识,每个人都能做到,只是世教衰微,囿于流俗,人们就很难长久坚持了。

廉希宪以礼治国

廉希宪(1239—1280),字善甫,号野云,维吾尔族人。元代杰出的政治家。出生时,正值其父拜燕南诸路廉访使,遂以官为姓,于是子孙皆姓廉。其祖上为高昌世臣。成吉思汗崛起,其父布鲁海牙依附蒙古。廉希宪19岁入侍元世祖,累官中书平章政事。至元中以平章行省事于荆南。后复召为相。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在上都病故,谥“文正”。大德八年,追封魏国公,加封恒阳王。倡导孟子“性善”“义利”之说,禁剥夺,兴商贩,兴利除害。

当初元世祖还是亲王时,廉希宪就得到元世祖的信任。廉希宪爱好读书,常常手不释卷,一次正在读《孟子》,元世祖有事召见他,廉希宪未及放下书,就带着《孟子》急忙赶去。元世祖于是就问《孟子》是一部什么书,书中讲的是什么,廉希宪于是给元世祖详细讲解了《孟子》的宗旨,元世祖称廉希宪为“廉孟子”。

廉希宪奉命去荆南行省主持政务,励精图治,率民治水垦田,兴利除害,为民所拥戴。

他刚到任,就立即下令禁止强取豪夺,保护正当的商业贸易,使军民相安以处,官吏各司其职。然后登记原来的南宋官员,量才任用,给予信任。

当时,凡是在宋朝做过官的人,在觐见元朝太守以上的官员时,必须先送上珍贵的珠宝文物,才能被接待,但只有廉希宪不这样做。他对来拜访的人说:“你们以前如果是清廉为官,那么可以继续担任原职,甚至有可能得到破格录用。你们应当明白,这是我朝皇上对你们的恩德,要以加倍的努力来做事作为报答。你们不必拿那么多宝物给我。如果这些宝物本来就是你们的祖先传下来的,我收下据为己有,那么就不合乎道义;如果这些宝物是你们做官时利用职权从官府中占取的财产,我收下后,那么我就如同你们一样成为偷窃的合谋了;如果这些宝物是你们从百姓中搜刮来的,我如果收下,那么这就是有罪的。希望你们善自珍重。”那些受时风所迫而送礼的宋朝官员听了之后,心里十分感激。

在任期间,廉希宪开发利用护城河,将御敌的河水用于灌溉;将数万亩良田分给贫民耕种;遇到灾荒,及时发粮救济饥民。在地方秩序恢复稳定后,廉希宪就兴办学校,亲自讲课,训导激励学生学以报国,使当地经济和社会生活很快呈现出勃勃生机,从而使那些远在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和还未征讨的重庆等地的宋将闻风归降。元世祖听到后,感慨地说:“先朝用兵不能征服的,现在廉希宪不用一兵却能让几千里外的人都来奉送土地,廉孟子其名不虚啊!”

廉希宪厌恶奸邪,不礼权贵,对儒士则十分尊重,以礼善待。宋朝降臣刘整已被任命为行省、都元帅,前来求见,廉希宪有意给以羞辱,不予理睬。他对刘整说:“这是我的家宅,你如果有公事需要汇报,那么,明日就到政事堂来见。”与之相反,当那些流落京城、饥寒困顿的南宋儒士持诗求见时,他立即铺设座椅,亲自出门迎接,整备酒茶款待。他的弟弟对此很不理解:“刘元帅为皇上所任命,你反而菲薄鄙视,却对江南穷秀才礼遇如此。”他说:“我作为国家大臣,言行举止,无不关系天下重轻。刘整虽然官居富贵,但他是出卖国家的叛逆之臣,因此给以折辱,使他明白君臣义重。而天下寒士,他们诵读圣贤之书,是孔夫子的门徒。在宋朝时,公朝没有位置,公宴无资格参与,但他们却满腹经纶,胸怀乾坤,因此应当礼敬尊崇。况且现在国家崛起于朔漠,读书人已经很少了,我如果不能对他们尊重礼敬,那么儒术就将断送了。”他先后举荐、起用的人才很多。在这些人才的辅助下,他的政声治绩得到人们的称颂。

【原文】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①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②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③能知味也。”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注】

①知:通“智”,聪明。②不肖:品行不好。③鲜(xiǎn):少。

同类推荐
  • 素书(中华国学经典)

    素书(中华国学经典)

    《素书》是一部关乎人生、人性、人道和谋略的书。全书共六篇虽然字数很少,但句句都是经典,无论是治国、处世,还是修身、待人,读者总能从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为了让读者更轻松地阅读和品味经典,我们结合现在读者新的阅读需求,对《素书》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和编排,精准的解析和注释,配以丰富生动的案例,力求更好地展现国学经典的魅力,让广大读者更加轻松地领略它、读透它、运用它。
  • 找回丢失的世界:与孔子对话录

    找回丢失的世界:与孔子对话录

    一波波是谁?波波的童年、化身白衫老者(孔子)的问题、波波的国外留学生活、一次突发事件引起波波的思考、波波对“悟、空”两个字的解读、与白衫老者(孔子)的初对面、二白衫老者引导波波所看到的“智慧”的世界、“什么都不是!”是什么?“东西”是什么?什么是“智、慧”呢?“智”字的含义、由“智”字所看到的“有形世界”!由“智”字所看到的有形世界的特点、“智”字告诉我们的道理!《论语》为政篇“君子不器”的正确解释!什么样的人是君子?如何成为君子?
  • 老子的生命智慧

    老子的生命智慧

    《老子的生命智慧》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重要的哲学思想,潜移默化了中国人生活的方式。虽然西风东渐,西方思想成了主流,但老子的许多思维方式仍深深埋藏在中国人生命的底层。西方文明科技带来的繁花盛世,却相对使现代人的心灵更形枯竭,不知所为何来?这样的反应都因缺乏生命指引,瞬时迷失自我。《老子的生命智慧》以现代语言、贴近现代人的经验说解《老子》,浅显易懂,却蕴含至理,直探人心底层,追索生命的智慧,让老子这门探究生命底蕴的生命哲学能够帮助现代人走出心灵的桎梏,生命得以开展,寻求更豁然大度的天空。书中收录《老子》八十一篇全文,让我们藉此机会从头认识老子这位大师,在字里行间有自己的领悟。
  • 空间与城市哲学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空间与城市哲学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我们正在步入城市社会。城市具有深刻的人文性。城市是多样异质文明要素的空间化聚焦,是文明的核心标志,发展的核心场域,是人之社会性、创造性的对象化实现与呈现。城市社会的生成与转换、成就与问题具有高复杂性、高综合性,亟须进行哲学沉思、人文关照。本书对空间哲学的若干基本问题、城市哲学的若干基本问题、城市正义的若干基本问题、城市化的若干基本问题进行了反思。本书是作者“人文城市学”研究系列的第一卷,提倡一种综合性、具有人文底蕴的城市观、城市发展观。
  • 句解人生:古典名句中的生命智慧

    句解人生:古典名句中的生命智慧

    本书精选的中国古代经史子集中的名言警句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涉及人们生活、学习、做人、处世的各个方面,大多数除了本身具有艺术价值外,还具有劝世的功能。这些名句有的饱含人生哲理,读之能启人心智;有的慷慨陈词,忧国忧民,读之令人振奋;有的循循善诱,借物言志,读之令人顿悟;有的抒发豪情,正气凛然,读之令人奋进;有的论述精辟,句句中的,读之使人智慧;有的文字优美,意境雅致,读之如沐春风。相信读者阅后,在对人生的感受、思考、探讨和领悟过程中,会有所启迪,有所提高。
热门推荐
  • 潭州沩山灵佑禅师语录

    潭州沩山灵佑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混乱与规则

    混乱与规则

    在一个玄幻的世界里,一个帅哥(猪脚)在另一位帅哥(悲情男子)的指导下,一步步的走向武道的巅峰……本书定义为玄幻,内涵各种感情纠葛……我随意写写,你随便看看。若能博你一笑,便是皆大欢喜……
  • 无上斗元

    无上斗元

    凌风雪中舞天下,叶落风中无上元。千年大劫现,守护这片天地的重任却落在一名懵懂少年身上。为了守护心中所在乎的人,少年一人,一剑,闯进了这充满了危险与机遇的世界。
  • EXO终极公主

    EXO终极公主

    exo终极公主,大大回归。QQ号:2097223914.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神秘尾戒

    重生之神秘尾戒

    一个名为瑶的杀手因为神秘尾戒重生的故事。
  • 穿越之异世觅真爱

    穿越之异世觅真爱

    她,21世纪被男朋友抛弃。无意中,却穿越到冰国。某天……“冰儿,快过来!”某男眸中露出饥渴的欲望,可是她却一个巴掌呼了过去,怒眼圆睁道:“冰儿这名字岂是你能叫的!”某男摸了摸刚才被她打到的俊脸,故作委屈道:“难道这一切都是为夫的错吗?”那表情真是要多委屈就有多委屈,极像一个刚被男朋友抛弃的小怨妇。她白了某男一眼,怒吼道:“不是你的错是谁的错,都怪你,长了一张跟他一模一样祸国殃民的脸!”可是,她却浑然不知,她的口水喷了某男一脸……
  • 娇女好逑

    娇女好逑

    她是来自现代的异世灵魂,有着现代一夫一妻的固定思想,一朝穿越成罪臣之女,“男人,要娶我可以,但是我要一生一代一双人”他是天越国新帝,踩着兄弟姐妹的鲜血登上至尊位,和煦笑容下隐藏的是一颗冷酷的天子之心。“好,那朕就为你遣散后宫,万千宠爱于一身。”他是天越国第一才子,俊朗无双,才华横溢,却为她惆怅忧郁,“只要你愿意,我只想和你畅游天下,谈古论今。”他是北燕权势滔天的摄政王,挟天子以令诸侯,却护其左右,寸步不离,宁愿为她放弃唾手可得的天下,“丫头,追你到天涯海角,你生生世世都逃不掉”看穿越小丫头如何俘获各美男芳心,最终谁又能陪她执手天涯。
  • 我的无敌客服

    我的无敌客服

    “喂,通天公司吗?怎么回事,你们跑路了吗?一直都打不通你们电话,”“是的,先生,我们已经跑路了,请问能为你做点什么?”“好吧……”姜宇看着身后凶神恶煞的一群人,跑得更卖力了。21世纪某一天……地球在经历上万年的沉寂之后,一夜复苏,神话时代再现,科技与灵气共存,修士与妖兽共舞……一个落伍的打工仔,捡到一个神奇的号码,成为了一家神秘公司的VIP,一个天下无敌的客服,一个天下皆敌的客户,会有怎样的故事……
  • 书之信

    书之信

    在分开的第十年,我们终于再次相见。你嫁为人妻,日子过的很幸福。而我却一直在等你,等你的回信。人们总说,小说里的情节是不可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而当我真实的感受到时,却已经把你弄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