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34600000012

第12章 遍论群经名医,中华医林第一人

作为一代名医,吕复最大的特点是博览群书,勤求古训,融会新知,极力探究医疗本源。

应该说,对于中医药经典书籍,吕复是无书不读,无书不熟。对于正史、别史、杂史、传记、地方志书和兵家、法家、农家、小说家、释家、道家以及天文、地理、刑律、历算、食货、卜筮等书籍,吕复也多有涉猎。读得快、记得牢,即所谓的一目十行、过目不忘说的就是吕复这样的人。

吕复读书多,著述也多。对于吕复的著述,后世评价极高,特别是其中的《群经古方论》与《诸医论》。

《群经古方论》是吕复对《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伤寒论》《脉经》《脉诀》《病原论》《太始天元玉册公诰》《六微旨》《五常政》《玄珠密语》《中藏经》《圣济经》等经典医药书籍畅谈个人的看法——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最重要的一部医学著作,中医药学的四大典籍之首(其余为《神农本草经》《难经》与《伤寒论》),相传为黄帝所作,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与奠基之作,中医基本理论的渊源,简称《内经》。

《黄帝内经》也是吕复从医之初就开始接触的经典医著。所谓“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由于熟读深思,吕复在这部经典医著的字里行间发现了一个秘密:《黄帝内经》并非黄帝的作品,也不是一个人的作品。因为吕复感受到,《黄帝内经》的学术思想虽然出自先秦战国,但从其写作技巧、文章风格上分析,其成书的时间应该在汉初,后是西汉学者所作。所以他在《群经古方论》中指出:“《内经素问》,世称黄帝、岐伯问答之书,乃观其旨意,殆非一时之言,其所撰述,亦非一人之手……”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中药理论精髓,简称《本经》,问世以来,始终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理论支柱,标志着中国药学的诞生,相传为神农氏所作。这也是吕复从医之初就开始接触的经典药著。然而,随着熟读与深思,吕复不但逆流而上溯至该书之源,并且顺流而下对其后中国的经典药书进行了全面整理,作出了一番评说。

吕复认为:“《本草》3卷,旧称《神农本经》,汉《艺文志》不详述,至梁陶弘景开始尊重信奉,表示清楚,谓此书应与《素问》同类,但后人更多修饰。秦始皇所焚的是儒书,不包括医方卜术等方面书籍,故而被保存下来。及至遭遇汉献帝的迁徙,晋怀帝的奔走,书籍兵乱中被焚,千不遗一。今之所存,有此3卷,是其本经,然所出郡县,乃多后汉时制,怀疑为张仲景、华佗所记。旧经之药,只365种,因而进行注释,分为七卷。唐李英公与苏恭参考得失,又增114种,分为20卷,后世称之为《唐本草》。宋刘翰等又增加了医家当用药草220种。后蜀孟昶亦命其臣韩保昇等,以唐本《图经》参考增广,后世称之为《蜀本草》。直至宋掌禹锡等的补注,新旧药草合起来共1082种,定以白字为神农所说,黑字为名医所传,草石之品,可谓大全也。若雷公(传说中黄帝众多懂医的臣子之一)以下,蔡邕、徐大山、秦承祖、王季璞、郑虔诸公所撰名《本草》者,总共39部、350卷,虽有引人注目与默默无闻之区别,但无一不是辅助旧经。近代陈衍作《本草折衷》,王好古作《汤液本草》,亦是删除繁杂部分,使其更趋于简明,以显示前人心愿。窃意旧记郡县,古今沿革不同,及一物而根苗异名,或同名异质,而互见解释,交互出现的,尚须推求研究而定,使归于一可也。”

这是吕复对于《本草》类药书的追根溯源,同时也是他对中国药学理论发展所提出的个人看法。

《难经》是《黄帝八十一难经》的简称。“难”是“问难”之意,也可以解释为“疑难”,“经”就是指《黄帝内经》,综合起来也就是问难《黄帝内经》的意思。相传为战国时期名医秦越人(扁鹊)所撰,是他针对《黄帝内经》,将自己认为的难点、疑点提出来,归纳形成81个问题,然后进行逐一的解释、阐明或加以引申发挥。该书创立了中医学最基本的理论,与《内经》一起奠定中医理论体系的构建基础。比《内经》更贴合临床,更具学术魅力。

对于《难经》,《群经古方论》中说:《难经》是秦越人效法《黄帝内经》,以问答的形式成书展示其所引证的言论,多不是《灵枢》与《素问》的本文,大概古时候有这样的书而今散失了。隋时有吕博望注解的《八十一难经》,没有流传下来;宋代王惟一集五家之说,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或者相互混杂的,惟虞氏粗为可观;纪齐卿的注释密了一些……我曾经试探着辑集诸家之长,先解释而后附上自己之说于其间,以方便后来的学医者。

在这里,吕复先对《难经》的成书过程与历代的注释作了猜测与评说,然后推出自己著述的《难经附说》,但《难经附说》早已失传,难以一饱眼福。

《伤寒论》10卷,是我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中医辨证论治的奠基之作。该书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承前启后的作用,为东汉张仲景编撰。原名《伤寒杂病论》,16卷,因汉末战乱而散佚,复得后,经后世医家整理,在流传过程中析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

吕复认为:《伤寒论》10卷,是张仲景运用《素问·热论》之说,并广泛结合商伊尹的《伊尹汤液》而形成的。至晋王叔和才开始借鉴前人留下的基本解释重新为之编集,宋成无己再为之注释;其后庞安常、朱肱、许叔微、韩袛和、王实之流,固亦互有开发,而大纲大要,无超越于吐汗下……我因而提出大概要旨,以补成氏之未完备之处,知医君子或能在其中所取所得。

这里,吕复既说出了《伤寒论》的学术渊源,也提醒后人“欲知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与《伤寒明理论》未完备处何在,可查阅吕复的《伤寒十释》”。可惜《伤寒十释》也早佚失,无缘一见。

《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晋王叔和撰。该书首次将脉象归纳为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24种,分别作具体描述,并收集保存了晋以前有关诊脉的重要文献资料。

吕复说:《脉经》10卷,是西晋太医令王叔和根据《内经》等医书的内容,以及扁鹊、张仲景、华佗等名家之说,搜集编排而成,实实在在是医家之龟鉴,诊断疾病与察看病情的确切指引,自然与近代仿托古代兵书《钤诀》者不同……至宋光禄卿直秘阁林亿等,开始考证其错误与不实,加以改动与更换,料想其新撰的《四时经》之类,皆林氏所增入。陈孔硕、何大任、毛升、王宗卿辈也曾经审订刊传,今不多见。近人谢坚白以其所藏旧本,刻印于豫章(今江西地区),遂开始广泛流传。我尝试着摘取其精华,并引《内经》之辞,作《诊切枢要》2卷,非但敢于删减其累赘与重复,有时也间或补其缺漏,附个人意见于各条之下,以与同志者研究尔。

可惜的是,吕复的《诊切枢要》也早已佚失。

《诸病源候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述病源和证候的医书,又称《诸病源候总论》和《巢氏病源》,由隋巢元方等撰。吕复认为:“《病源论》50卷。乃隋大业中太医博士巢元方等奉皇帝的命令撰集。最初的诸病候,附以养生导引诸法,汇集辑录形成一家之书。正确与错误相混,大概可见矣。宋之监署用为课试,元如前沿袭,列入医门之七经,然而生拉硬扯的解释错综复杂,不再是原来旧貌,具有眼力的当自见之。吴景贤亦作《病源》一书,近代不传。”

……

有医以来,能系统性开列中华医门群经,简明扼要地叙述其作者的生平,准确无误地一一指出真伪,追根溯源地陈述来龙去脉,甚至连其修改、版本、刻印、流传、收藏等情况都了解得一清二楚,恰如其分地估量其学术价值以及对后人影响的,至元明之际,唯有鄞州吕复。元明之后,也无人能超越。

《群经古方论》虽区区几千字,但为后世了解历代医门群经注释、整理、研究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信息,在中医目录学发展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其后中医书籍提要的撰写提供了成功范例。明清以来的医家,在论述典籍源流及医书概况时,多仿效其体例,也成为中医目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其中一大特点。

《诸医论》是吕复针对扁鹊、仓公、华佗、张仲景、孙思邈、庞安常、钱仲阳、陈无择、许叔微、张易水、刘河间、张子和、李东垣、严子礼、王德肤、张公度等十六位历史上医界权威名家的学术造诣、诊疗特点所作的概括性评说。

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姬姓,秦氏,名越人,又号卢医,战国时渤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中医理论的奠基人,代表作《难经》。因医术高超,人们借用黄帝时的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吕复认为,扁鹊医病点滴不漏,善医“病微”之疾,处方有章有法,深奥莫测。他觉得扁鹊的医术如同秦镜照物,又如擅长下棋的弈秋遇到高手,每一步棋都值得效法,旁观者却不能领悟他的奥妙。

仓公,即淳于意(约前205~?),曾任齐太仓令,故称仓公,西汉初齐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著名的医学家、医学教育家。《史记》载其医案二十五例,称为“诊籍”,如实记录了他诊治疾病的成败经验,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病史记录。在吕复的眼里,仓公的医术好像春秋时齐国著名的造车匠轮扁削木造轮那样,得心应手。

张仲景(约150~219年),名机,东汉末年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代表作《伤寒杂病论》,中医辨证论治原则的奠基人,被后世尊称为“医圣”。吕复评论:张机的医术仿佛商汤王、周武王的军队,所行没有不是仁义之举,他攻守变化,不论强弱之敌都能取胜。也就是说,张仲景的医术所向披靡,疾病难以抵挡。

华佗(约145~208),字元化,又名旉,东汉末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医术精湛,尤长外科,被后世尊为外科鼻祖。麻沸散、五禽之戏的倡导者,代表作为《青囊书》,已佚失。吕复觉得,华佗的医术宛若庖丁解牛,挥刀而筋骨不能阻碍,他的高超技艺自然是变化莫测,虽然想效法他,却不能达到。

孙思邈(581~682),隋唐时期京兆华原(现陕西耀县)人,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道士,被后世尊称为“药王”,代表作《千金方》。吕复认为,孙思邈的医术恰似郑玄注解经书,在训诂方面详尽无遗,他自有所得的妙处,不轻易地告知别人,如能体会其中的丰富内容,便可满足了。

庞安时(约1042~1099),字安常,自号蕲水道人,北宋蕲水(今湖北浠水县)人,被誉为“北宋医王”,代表作《伤寒总病论》。吕复认为,庞安时的医术能发掘扁鹊隐秘的内容,效法华佗能被仿效到手的医技,假如他的寿命再长些,他成就的事业一定不在古代名医之下。

钱乙(1032~1113),字仲阳。北宋东平郓州(今山东郓县)人,祖籍浙江钱塘,中医儿科奠基人,被后世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代表作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儿科专著《小儿药证直诀》。吕复认为,钱乙的医术好比李靖用兵,能安全地越过险境,欲擒故纵地全歼敌军,最终都同兵法相符。他凭借小儿科闻名于世。

许叔微(1080~1154),字知可,号近泉,北宋真州(今江苏仪征)白沙人,宋代研究《伤寒论》的大家之一,代表作《伤寒百证歌》等。吕复认为,许叔微的医术恍若顾恺之画中人物的神情,神气充盈,只是不能超脱形似之外,可以仿效却不能达到。

陈言(1121~1190),字无择,号鹤西道人,南宋青田(今属浙江景宁县鹤溪)人,“三因极一”学说创立者,代表作《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入《宋史》。吕复认为,陈言的医术犹如经验丰富的官吏判决案件,在“审讯定案”方面考虑周密,但未免脱离具体情况而迁就法律条文,自行担当任务便游刃有余,让别人代理就感到烦琐杂乱。

张元素(生卒不详),字洁古,金代易州(河北省易县)人,中医易水学派创始人,代表作《医学启源》等。吕复认为,张元素的医术类似周敦颐画太极图,分别阴阳,又包含深刻的哲理,他的宗旨是把古方新病不相符合作为一家之说,有人失于察辨,要把太极图当作太极,便同画蛇添足相差无几了。

刘完素(约1110~1200年),字守真,别号守真子,自号通玄处士,金代河间(今河北河间)人,中医史上的“金元四大家”之一,“火热学说”创始人,代表作《素问玄机原病式》等。吕复认为,“刘完素的医术宛如郭橐驼种树,处处都能成活,只是凭借寒凉药作为恢复生机的手段,对于强健的体质有益,而对于虚弱的体质不利”。

张从正(约1156~1228),字子和,号戴人,金代睢州考城(今河南兰考县)人,“金元四大家”之一,“攻邪学说”创始人,代表作《儒门事亲》。吕复认为,张从正的医术浑似老将对敌,有时背依河流摆开阵势,有时过河以后烧掉渡船,断绝自己的后路却能绝处逢生。

李东垣(1180~1251),名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师从张元素,金代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金元四大家”之一,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代表作《脾胃论》等。吕复认为,李东垣的医术近乎重新更张琴弦的乐器,一旦演奏就使其他美好的乐声一并止息,要是机械地附和它,琴声因此就不和谐了,没有别的原因,李东垣深知医术的微妙,不是初学者能够理解的。

严用和(约1200~1268),字子礼,南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代表作《济生方》。吕复认为,严用和的医术犹如欧阳询写字,擅长恪守法度而不重潇洒,便于学习的人临摹,但毕竟缺乏汉晋书法大家不拘一格的风度。

张公度(生卒年不详),名骙,南宋医家。吕复认为,张公度的医术一味模仿张仲景,酷似陈与义的诗,常有杜甫的风格和意境。

王德肤(生卒年不详),名硕,南宋医家,代表作《易简方》。吕复认为,王德肤的医术近似掌管山泽的官员张开罗网,在田野上广泛笼罩,漏网的野兔很多,不按照礼法规定而擒获的野兽,是不值得计算在内的。

至元明之际,有能力对中华医学史上的名家作出如此痛快淋漓、详明精当评说的,也只有吕复。元明至今,包括吕复的同时代医家,虽有同类作品,但无法跳出它的体例与内容。美妙绝伦的比喻,器物、人物、成语、典故、军事布阵、打仗用兵、书法诗歌、绘画演奏等等,都能拿来用作比喻,且一针见血,使人窥一斑而知全豹;赏心悦目的语言,既形象生动,又委婉含蓄,发人深思;恰如其分的评说,史诗般的人物个性描述……也很少有人达到如此高度。

《诸医论》很短,仅仅几百字,但无疑是中华医林绝无仅有的瑰宝之一。

于今看来,这区区几千字的《群经古方论》、几百字的《诸医论》就是吕复最大的成功之处。尽管吕复治病“取效若神”,病人“接踵而至”,且还有《内经或问》《灵枢经脉笺》《五色诊奇眩》《切脉枢要》《运气图说》《养生杂言》《脉绪脉系图》《难经附说》《四时燮理方》《长沙论》《伤寒十释》《运气常变释》《松风斋杂著稿》等著作,但在今人的心目中,吕复对于中华医林的最大贡献莫过于这两篇短短的“论文”。因为,吕复其余的著作几乎全湮灭在历史长河里了。

正因为如此,吕复对前人作出了系统性、总结性的评说,而后人(至今)难以给吕复准确而完整的评价,这是一个历史性缺憾。

吕复无子,唯女儿四人。吕复的朋友众多,医术传世情况无确考。

同类推荐
  • 韦小宝自传

    韦小宝自传

    俺,韦小宝,历史上有无此人已不可考,多半由金庸老先生杜撰所出,所以俺的出世多亏了这位金大侠。俺一直以为韦小宝是金庸老先生笔下最重要的人物。俺对当代中国人的影响,恐怕在二十世纪所有小说人物中可比的不多。在《鹿鼎记》中,金老爷子将中国封建时期下层社会对一个人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全都附加到俺身上,金老爷子没用儒家思想教化俺,没用道家思想洗涤俺,只用中国古代市井文化熏陶俺,让俺有了些流氓性质,有些了小人手段,有了些英雄气息,淋漓尽致地反映了俺这个不学无术的中国人的本性。
  • 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

    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讲述在清王朝的腐朽统治,西方列强的肆意蹂躏下,中华民族,这个古老骄傲的民族被科技发达的西方蔑视,在西方的机械呜叫声中失去方向。而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用有力的臂膀,撑起了中国铁路建设乃至中国工程界的天空。
  • 海伦·凯勒自传

    海伦·凯勒自传

    《海伦·凯勒自传》是海伦·凯勒原汁原味的英文著作,真实直白地记录了20世纪美国10大偶像之一的传奇人生,从无光、无声、无语的苦闷彷徨走向积极、多姿多彩的世界,再现了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的努力、奋斗、不屈之路。海伦·凯勒不仅成功地走出聋哑盲人的失落,更是以惊人的毅力进入哈佛大学深造,成为世界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创造了人类史上的奇迹!一起来翻阅《海伦·凯勒自传》吧!
  • 一枕荒凉如旧梦

    一枕荒凉如旧梦

    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进程中非常特别的一段,纷纷乱世之中,那些才子佳人们演绎了无数爱情故事,至今让人们唏嘘不已,至今流传为佳话。《一枕荒凉如旧梦》以鲜活动人的文笔,细致描述了张爱玲、阮玲玉、周旋、林徽因等十位民国女子与梅兰芳、徐志摩、张学良等历史名人以神秘感情为主线的传奇人生。他们的传奇故事在后来为大众津津乐道,伴随着大家对他们的情感追忆,始终鲜活地存在于人们的记忆里。她们聪颖、独立、才智卓群,却为情所困;她们美丽、温婉、风华绝代,却无人能懂。绚烂而又寂寞的人生,谁能读懂?
  • 流年碎影,民国女子的爱与忧伤

    流年碎影,民国女子的爱与忧伤

    本书甄选24位知名的民国才女,用细腻的心思和唯美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段段充满传奇的人生故事中。她们有的是出身豪门的名媛,尊贵、高雅;有的是书香才女,出语惊人、绚烂如花;有的是风月场里的明星,烫着时髦的头发,穿着香艳的旗袍,妆容精致,眼神中流淌着忧伤……她们姿态万千,在那段岁月里演绎了不同的人生传奇。那些泛黄的老故事,经尽岁月沉淀,泛着独特的风韵与芬芳。本书作者搜集了大量资料,梳理湮没在时间长河中的如烟往事,以女性的直觉和独特的视角,走近那些风华绝代的民国女子。这不仅仅是一部怀旧之作,更是品爱之旅。
热门推荐
  • 狼人笔记

    狼人笔记

    恐怖的谋杀现场,诡异的死亡形式,难道真的是传说中的狼人所为?纠缠不清的爱恨,一次次的沦陷,难道真的是英雄难过美人关?那人形的四肢爬行动物,那被撕裂的尸体,一切引领者为止的恐惧。
  • 日记来自一年后

    日记来自一年后

    因某种缘故研究生肄业的苏玄在某天夜晚,发现自己的日记竟然莫名其妙地写到了一年以后,并在无意中卷入了一场爆炸案件,从此走上了一条与先前截然不同的道路。究竟谁才是十七年前的幕后黑手?来自一年以后的黑暗以太精魄为何宣称世界将要毁灭?以太的洪流滚滚而来,凶险的超然之路,谁能抵达根源?且看他凭借日记上对未来的记载,逢凶化吉,一扫颓势,扭转战局,完成夙愿,谱写属于自己的超然之歌。
  • 赎之旅

    赎之旅

    一个都市成功的魅力女人,因一次误判,悔恨重生。
  • 圣骷髅传

    圣骷髅传

    无太阳正带着余辉缓缓地向地平线下落去,余辉将天边的云彩映得红彤彤地,显得格外地艳丽。在光耀大陆的十大禁地之一的魔兽森林的边缘,一只一阶的魔影鼠悄悄从土壤中探出头来,它已经预感到黑夜的到来,对于它这种位于魔兽最底层的弱者来说,夜晚才是较为安全的时间。它看着夕阳,似乎已经看到了自己即将在夜幕中饱餐一顿的景象。突然,它感到地面传来一阵阵轻微的颤动。不久,在它视野中,远远地地平线上出现了许多黑点,黑点逐渐放大,当它看清...
  • 云归溪

    云归溪

    此次归途与平常不一样,这次回老家,云归溪发现江边有一小山,父亲云爹对他说:这是一座依江而生的小山,叫小孤山,山上有一座庙……
  • 七月等风归

    七月等风归

    你听寒风吹,我等故人归。“七七,你要明白,所有眉眼间的故事不是深情就是辜负。”她轻抚发梢,笑容明媚却不忧伤:“没关系,我已经为他把自己都辜负。”始于初见,止于终老,七月,等风也等你。
  • 我成了一棵柳树

    我成了一棵柳树

    新书《重生成食人花》已发,求支持!重生成为了一棵柳树。沈易生前赶上了灵气复苏的大时代,还没成为超凡者,就被天上砸下的一根树枝洞穿脑袋,自此一命呜呼!成为柳树的沈易发现自己依旧可以进化,进化的速度甚至要比人类还要迅速,短短时间就……
  • 黄泉使徒

    黄泉使徒

    炎龙大陆。一心想成为大陆第一神偷的小主人公卢拉,十岁便被无良的老爹扔进到处都是魔兽的“魔兽森林”,本想着修炼有成便回去,没想到这个当口他失忆了,在那鬼地方一待就是六年!六年生涯虽然枯燥,却让他有了一身过人的本领!突然闯入森林的一批陌生人,将本有的宁静打破。俏丽冰冷的女魔法师,冷静沉着的火系魔法师,贪吃懒惰的胖子和有着严重心理交流障碍的武斗师。四个奇怪的组合将带给十六岁的卢拉什么呢?是艳遇、友情还是危机呢?一个下层平民的闯荡史!一个懵懂、情窦初开的武斗师,他该如何纵横于这个高手如云,战祸连连得世界呢?面对一层又一层揭开的迷雾,他又该何去何从呢?且看黄泉使徒!!!一日2~3更,多多支持。大家请放心收藏,谢谢。
  • 血咒

    血咒

    万年诅咒,承载着暴风血雨,一场毁灭性灾难即将来临。血颜,从出生就注定会有不寻常命运,万年血咒的寄托,血族的重任母亲的仇恨,从弱小到强大,一步步成为世界强者,看似坚强的背后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心酸,无奈。“我本无心争夺,奈何命运与自己开了个玩笑。”“若我不去战斗,被敌人杀了,还有指着我的头颅说:看,这就是奴隶!”“我绝不能让世界落入我所厌恶的人手中!”
  • 逐鹿苍澜

    逐鹿苍澜

    苍澜大陆,五洲四海,宗门皇朝林立。荒天帝,荒殿之主,千古第一帝。荒殿,苍澜大陆五洲四海之地的最强霸主,号令五洲四海各大皇朝宗门。荒殿之令,莫敢不从。然,一夜之间,荒天帝突然暴毙,荒殿守护大阵被破,荒殿上下九万三千七百七十一人全部人间蒸发。一夜惊变,苍澜动乱,然短短一年时间,荒殿被屠门的消息便不再被世人谈论,荒殿之名更成为禁忌,随着荒殿消失,五洲四海再度分裂,连年征战,混乱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