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52300000006

第6章 王老板传奇

如果说,加入党组织是段镇走上革命道路的标志,那么,参加创办《新少年报》则是他做儿童教育工作的起点,甚至可以说是其教育思想与实践的源头。在这一历程中,蒋文焕、胡德华、吴芸红、王业康等人,给了段镇深远的影响。

中共上海地下党的书记刘晓,后任新中国驻苏联第一任大使;而地下党学生运动委员会负责人,则是后来成为中国外交部长和国务院副总理的吴学谦。学委下设社会青年区委等机构。据1945年底担任社会青年区委书记的邵洛羊介绍,该区委下设工商职员、医护、社团、妇女和小教、民校、夜校等分区委。其中,在蒋文焕领导下的“小教”工作,是区委中“最有生气、最活跃的部分”。邵洛羊先生解放后成为著名国画家,并担任过上海画院党组书记。他在回忆录中开列一个名单,说:由蒋文焕领导的少儿工作支部的党员,“有胡德华、施德铨、王业康、吴芸红、祝小琬、颜学琴、段镇、沈理阳、季勤先、马云连、毛振珉、冯炳城等同志”。

1945年,国民党与共产党在和平谈判之中,尤其是毛泽东8月28日飞抵重庆,与蒋介石亲自见面,使国内出现了少有的民主空气,文化生活也空前活跃起来。在国际大都市上海,传播新思想的报刊如雨后春笋出现,造就了一番崭新气象。

“一个黑漆漆的冬夜,蒋文焕骑着自行车,拐进福照路安乐村,来到一幢弄堂房子的亭子间里,去和同志们讨论办报的事情……”

这是原《新少年报》党支部书记胡德华的回忆。解放后,胡德华成为团中央书记和全国妇联书记,全国人大常委,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她写道:

“这天,他(指蒋文焕)穿着一套旧西装,戴着一副旧眼镜,笑嘻嘻的和大家点头致意。他对大家说:“现在形势很紧张,国民党坏事干尽,统治区人民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们决定办一张报纸。办什么好呢,大家一起讨论吧!”在座的三个同志立即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一个是施德铨,大同大学未毕业的学生,她长长的身材,面目清秀;一个是祝敏,她矮矮的个子,很老练、沉着;还有是我,我是一个活泼好动的人,我们三个当时都在小学里教书。讨论中有的说办一张青少年看的报纸;有的说还是办一张给少年儿童看的报纸。终于达成一致,办一张给小学、中学生看的报纸。蒋文焕笑笑说:“那好!我们现在就开始行动吧!”

经请示吴学谦同志批准,《新少年报》的创刊工作迅即展开。党决定胡德华为党支部书记,施德铨为总编辑,在之江大学读书的吴芸红为编辑兼做通讯员工作。

可是,参加办报的地下党员们,都有教员或职员等社会职务掩护,谁来公开担任《新少年报》的老板呢?谁都明白,没有一个经理,报纸是无法生存的。不过,地下党内藏龙卧虎,马上派出了一个王老板。

王老板何许人?

王老板,名叫王业康,是1940年入党的地下党员。曾因参加学生运动,被晓光中学宣布为“不受欢迎的学生”。经党组织安排,他又进入慧灵中学,并在这里发展了初三学生钱其琛入党。钱其琛后来也成为中国的国务院副总理和外交部长。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地下党安排王业康考入了江苏教育学院。学院在苏州,是汪精卫伪政权创办的师范类学校,免费读书并供食宿。1944年毕业后,被分配到镇江县中学当了事务主任,他建立了地下联络站。这一精心设计,实现了党将一部分骨干长期隐蔽起来的战略意图。

王业康,魁伟的身材,仪表堂堂,再加上西服革履和一顶礼帽,还真有些大老板的气派。来镇江没多久,他已成了路路通,办起事来十分灵光。有几批地下党人从镇江中转,经王业康巧妙安排,神不知鬼不觉便到达目的地。也许,是欣赏王业康的办事干练,当他调回上海工作之后,地下党选派他担任《新少年报》的公开经理。

另外一个因素也起了作用,即王业康的父亲王圣徒是英国银行的高级职员,不仅收入高,还有众多关系可用。

王圣徒并不知儿子是共产党员,见他从镇江回来了,并不催他工作却鼓励他读书。王业康说:“这年头读书有啥用?还不如干点实业。我准备找几个朋友,办一张报纸玩玩。”

“办报?”王圣徒吃了一惊,“你什么时候学会办报啦?你知道办报有多难?”

王业康耸耸肩,回答:“有志者,事竟成嘛。”

母亲为儿子有出息感到欣慰,说老伴儿:“哎呀,儿子都20岁啦,该干大事了,你就支持支持他吧。”

在家庭扫清障碍仅仅是第一步,创办一张新报千头万绪,怎么不手呢?夜深人静之时,王老板犯了愁。

另一个犯愁的是女共产党员施德铨,她一人负责编辑工作。当教师的地下党们送来一篇篇稿件,有的用白报纸写,有的用练习薄写,还有的用方格纸写,这怎么排版呢?好一个施德铨,就一个一个字数,从晚上数到天亮,又从天亮数到晚上,弄得头昏脑涨,还是数不对。后来,还是请教印刷厂的工人师傅,在人家手把手指导下,才掌握了划版编排技术。

《新少年报》创刊号编好了。但是,奔波中的王老板累得吐血,他深感经费极为困难,连买纸和印刷的钱也没有。施德铨拿出了半年的工资,才买来适合印报的纸张;有的同志当掉大衣;有的女同志甚至捐出了纪念品――金戒。王老板又说服父亲在经济周转上帮忙,可以不付利息地支用一些资金,并将自家作为发行部办公室,还免费为发行员提供饮食。

也就在这时,正在晓光中学学习的段镇接到地下党的通知:到《新少年报》做发行员和学生工作。于是,段镇成了王老板的重要助手。与段镇一起来的还有马云连和冯炳成。瘦弱的沈理阳则当了会计。

1946年2月16日,《新少年报》创刊号在上海出版了。望着这张浸透地下党员心血的报纸,高大的男子汉王老板含着泪水一字一句读完,竟不敢相信美梦成真。

创刊号1000多份报纸,全运到王老板家里――重庆北路咸益里17号。这里是英国租界,靠近跑马厅。在王老板的指挥下,段镇、马云连、冯炳成忙了一夜,将报纸包装完毕。第二天开始,三人各骑一辆自行车,逐个学校推销去了。

段镇负责上海南区,包括如今的卢湾、静安、徐汇、黄浦等区,近百所中小学,每期报纸发行都要跑上百里路,辛苦自不必说。虽有地下党员们的暗中相助,发行工作依然困难重重,这促使段镇动了许多脑筋。譬如,采用先送报纸后收报费,化整为零三个月征订一次,发剩的报纸可以退回来等灵活办法。当然,更重要的是关心小读者,团结广大教师,与他们结成知心朋友。

心诚则灵。小朋友们很快就熟悉了这个能唱歌会跳舞更会讲故事的“段大哥”。只要听见他的车铃响,同学们便喊着“段大哥”,一齐朝他跑来。同时,也有许多教师被段镇的热情、执着和能力所吸引,向他倾吐心中的苦闷,探讨生活的希望。

奇迹出现了。

经过报社全体人员的艰苦拼搏,《新少年报》从创刊时的1000多份上升了10倍,突破了一万大关,而且还有了国外订户。这在当时同类报刊中是罕见的。

然而,面对骄人的成绩,王老板又添了心病。这是在敌人的心脏地区啊,太引人注目了,如何生存?按国民党政府规定,凡公开出版的报刊,必须得到当局的许可证。可《新少年报》是地下党办的报纸,进步倾向非常明显,怎么能被当局认可?

地下党十分重视王老板的分析,决定继续出版《新少年报》,委派王老板设法拿到当局的登记证。

王业康曾撰文记录了个特殊的插曲:

“当时通联组的祝小琬同志的父亲祝唯一,在当时的进步文化单位――中国建设服务社负责会计工作。经过党支部讨论决定,由我出面以报社名义去与中国建设服务社建立合作关系。这个服务社办有一个《中国建设》杂志,是由职教社负责人、民主人士黄炎培属下银行家王艮仲出资办的。它的主编高祖文认识当时反动的中央日报社负责人冯有真,而冯与伪社会局长吴开先有关系。

“我们就做好祝唯一的工作,请祝唯一以新少年报社法人名义,通过冯有真出面向社会局申请登记。拿到高祖文等人的推荐信,由我跑腿送礼疏通,外表上新少年报作为是中国建设服务社的系统和得到赞助为幌子。在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下,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在1946年11月中旬,由伪社会局批准发出登记证,争取到了合法的公开出版权。

“在申请登记的半年过程中,报纸在内容上尽量注意搞得灰色些。作为申请登记时所附送审查的那几期报纸,刊登冯有真和吴开先的题词,同时有计划地搞来一批文化教育界上层知名人士的题词,前后有王艮仲、杨卫玉、张起孟、陈鹤琴、沈百英等人的题词,发表在报纸醒目的地方,它一方面冲淡了冯、吴题词的负面作用,也显示报纸得到各界广泛的支持。为此,还弄来美英新闻处发布的新闻照片发表,更为新少年报涂上了一层保护色。”

53年后,谈到与中央日报社冯有真搞关系,王老板记忆犹新:“送礼当然不能去单位喽。中秋节前的一天晚上,我西服革履,买了高级月饼和火腿,去冯有真的家里送礼,点头哈腰,猛吹猛捧。出了门我都想乐。”说罢,他哈哈大笑起来。

谁也未曾想到的是,这王老板当了一辈子。解放后,历任中国青年出版社秘书长、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全国出版协会秘书长。

同类推荐
  • 历史的面孔(文化散文经典系列)

    历史的面孔(文化散文经典系列)

    《历史的面孔》是曾纪鑫的文化散文精选集,也是“文化散文经典系列”中的一种。曾纪鑫是历史散文写作的重要作者之一,其作品《永远的驿站》在文坛产生了较大的反响。本书从帝王、大臣、思想家三个角度切入,选取了曾纪鑫文化散文的代表作,这篇篇目聚焦秦始皇、赵匡胤、曾国藩、李鸿章、朱熹等重要历史人物的人生起落,文字通俗易懂,在艺术上有较高的可读性。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万物戏说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万物戏说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不似当时,小楼冲雨,幽恨两人知

    不似当时,小楼冲雨,幽恨两人知

    长风起落,荷裙飞舞,娇艳的荷花,在荷叶间若隐若现。江岸,草色迷离,依稀的兰蕙的馨香,在草间和她的发髻上,散发着淡淡的幽香,薄衫皓腕,红颜如梦。《不似当时,小楼冲雨,幽恨两人知》是对诗词的唯美解读,文笔轻松灵气、底蕴悠长。
  • 爱落一地

    爱落一地

    父亲是我心中的伟人,他的为人做事,被乡亲们四处传颂,“爱落一地”是他留给人间的杰作,我深感自己的为人做事,远比不上父亲,但我也敢大声叫喊:“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活着见过人,死了见过鬼。”我的人生既简单如“一”,也渺小如“一”,然而我的这个“一”呀!举上为天,铺下为地,竖起如柱。
  • 让我们来谈谈我们的灵魂

    让我们来谈谈我们的灵魂

    成为爱的所在,与你相遇,成为我们一起走近鲁米、探知自我内在的一个契机!“在对和错的观念之外还有一个所在。我会在那里与你相遇。当灵魂在那里的草地上躺下,世界就满得都没法谈论。观念、语言,甚至彼此这个词,都没有任何意义。”我觉得鲁米说的这个所在就是一个非二元的世界,超越了所有的好坏对错、是非曲直,最终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回到那里去,如果能在活着的时候到达那片草原,就表示你开悟啦。那里不需要语言,因为所有的想法、言语、彼此等这些东西,都是属于二元世界的。同样,喜悦、悲伤、幸福、愁苦这些东西,在那里也找不到。总有一天,我们都会在那里相遇。在那天来到之前,让我们好好享受二元世界的美丑、善恶、对错、好坏吧,谁知道无常或是明天哪一个会提前到来。
热门推荐
  • 双生萌宝:爹地请娶她!

    双生萌宝:爹地请娶她!

    一场陷阱,她被算计,六年后,携女归来,竟发现还漏了个儿子在他身边?然而母亲重病,她不得不去求他。却被他拒之门外,视而不见。后来,他将她抵在角落,深情以待。——老婆,我想给你暖被窝。简珂冷笑一声:厉少,我只谈钱不谈感情。全程围观的萌宝:爸爸,真香。
  • 幽微灵秀地:试评红楼

    幽微灵秀地:试评红楼

    《幽微灵秀地----试评红楼》第一篇试笔之作《意淫》在2005年第一期《红楼梦学刊》登出第一部分(因期刊字数局限未能登出全搞),后此书稿在“国学网”全部刊出,点击率高居榜首,被“中国期刊网”转载,后又被“红学品茗”、“红学馆”等红学研究专业网站、院校网站及艺术类网站转载。
  • 超级时光穿梭机

    超级时光穿梭机

    本书首发17K小说网。如果真有一次时光倒流的机会,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积攒财富环游世界?和初恋情人重温旧梦?现在,这个机会降临到了栾明的身上……
  • 一抹苦笑隐藏悲伤

    一抹苦笑隐藏悲伤

    十五岁到二十三岁是女孩子最宝贵的财富,名字叫青春,就像含苞待放的花朵在阳光雨水中更生,在狂风骤雨中重生,我希望在最好的年龄里每一个仙女可以过好生活,并不后悔!
  • 清黎余悸

    清黎余悸

    作者的一些亲身经历,与读者分享一下我的生活
  • 麻辣女孩的爱情罗曼史

    麻辣女孩的爱情罗曼史

    这个死面瘫天生就是用来克我的!从小夺走我的初吻不说,还经常骂我是笨蛋,现在居然还说我是他的……有没有搞错,虽然他是该死的完美,虽然我对他也……更令人伤心的是,我小时的玩伴也变了样!天!这还是那个鼻子邋遢的人吗?简直就是脱胎换骨啊……
  • 绘画艺术

    绘画艺术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文治武宗

    文治武宗

    风雷悸动中天摇,霸雨龙吟舍义桥。血洒三升维正道,弓开万石胜天骄。安邦定国明经史,扩土开疆著六韬。破浪登峰成伟业,庸人羡我乐逍遥。文治国和武治国,修行者两种截然不同的道路,不管如何,只要能修为提高,登临巅峰就是好!
  • 三生造化篇

    三生造化篇

    浩瀚无边的宇宙中,地球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粒尘埃,甚至于整个银河星系,也渺小到忽略不计。修真世界,科技文明,流浪星空,宇宙边际,挥手焚灭星河,天地塌陷,万物寂静,言出法随,时间停滞,虚空塌陷。茫茫宇宙中,徐卿的道路清澈无比!
  • 消失的咖啡店

    消失的咖啡店

    王晗子回国上大学碰到了重叠空间中的“Disappear”咖啡店,自此引发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情,在寻找王冬向陷入爱恋中的同时更是牵扯出自己好友丁帅的神秘身份以及当年一系列爱恨情仇的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