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58400000038

第38章 政治生涯的终结

回顾陈兰彬的官路历程,他和封建士大夫一样,靠科举起家。咸丰三年(1853)三十七岁中进士,选拔为翰林院庶吉士,充国史馆纂修,后改任刑部(掌刑法、狱讼等)候补主事。光绪元年(1875)以三四品京堂候补,并赏给二品顶戴充出使美国大臣,兼使西班牙、秘鲁,次年授太常寺(掌宗庙礼仪)正卿。光绪四年(1878)改宗人府宗人府是官署名,掌管皇族的玉牒、爵禄、教诫、赏罚、祭祀等。(掌天子宗族事务)府丞。光绪五年(1879)被授都察院(掌监察弹劾官吏)左副都御史。光绪八年(1882)三月,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上行走。《德宗景皇帝实录》卷144;《清代职官年表》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021页。八月,署兵部(掌全国军政)右侍郎(正二品)。《德宗景皇帝实录》卷150.是年还任乡试校射大臣。光绪九年(1883),奉旨派为会试复试阅卷大臣翁同龢:《翁同龢日记》第4册,陈义杰整理,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738-1739页。、武会试校射大臣。十月初三(11月2日)任礼部(掌典礼、科举、学校等)左侍郎(正二品)《德宗景皇帝实录》卷171.。光绪十年(1884)“甲申易枢”后退出总署,就这样结束了他一生的政治生涯。陈兰彬从六品官到二品官,经历过近代多次的政治变迁,他是吴川县历代二十位进士(含状元一人)、一百六十五位举人中,官衔最高的官员。

光绪十年三月十三日(1884年4月8日),发生了晚清政治史上一件重大事件。慈禧借中法战争中清军战败之机,对军机处来了个大换班,罢免奕为首的军机五大臣,史称“甲申易枢”或“甲申朝局之变”。接着,组成以礼亲王世铎为首的,成员包括阎敬铭、张之万、额勒和布、孙毓汶新的军机处。任命奕劻管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进行人事改组。时任总理衙门大臣的陈兰彬也被卷入其中,成为牺牲品。

慈禧为独揽大权,早已盘算剔除奕在军机处和总理衙门的势力。三月十三日这一天,与往常不一样,慈禧单独召见领班军机章京,按他的意见,御前拟旨。懿旨全文如下:

戊子。钦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懿旨:现值国家元气未充,时艰犹巨,政多丛脞,民未敉安,内外事务,必须得人而理。而军机处实为内外用人行政之枢纽,恭亲王奕等,始尚小心匡弼,继则委蛇保荣,近年爵禄日崇,因循日甚,每于朝廷振作求治之意,谬执成见,不肯实力奉行,屡经言者论列,或目为壅蔽,或劾其委靡,或谓簠簋不饬,或谓昧于知人。本朝家法綦严,若谓其如前代之窃权乱政,不惟居心所不敢,亦实法律所不容。只以上数端,贻误已非浅鲜,若仍不改图,专务姑息,何以仰副列圣之伟烈贻谋,将来皇帝亲政,又安能诸臻上理,若竟照弹章一一宣示,即不能复议亲贵,亦不能曲全耆旧,是岂朝廷宽大之政所忍为哉,言念及此,良用恻然。恭亲王奕、大学士宝鋆入直最久,责备宜严,姑念一系多病,一系年老,兹特录其前劳,全其末路,奕,着加恩仍留世袭罔替亲王,赏食亲王全俸,开去一切差使,并撤去恩加双俸,家居养疾。宝鋆,着原品休致,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李鸿藻,内廷当差有年,只因囿于才识,遂致办事竭蹶。兵部尚书景廉,只能循分供职,经济非其所长,均着开去一切差吏,降二级调用。工部尚书翁同龢,甫直枢廷,适当多事,惟既别无建白,亦无应得之咎,着加恩革职留任,退出军机处,仍在毓庆宫行走,以示区别。朝廷于该王大臣之居心办事,默察已久,知其决难振作,诚恐贻误愈深,则获咎愈重,是以曲示矜全,从轻予谴,初不因寻常一眚之微,小臣一疏之劾,遽将亲藩大臣投闻降级也。嗣后内外臣工,务当痛戒因循,各摅忠悃,建言者秉公献替,务期远大,朝廷但察其心,不贵其迹,苟于国事有补,无不虚衷嘉纳,倘有门户之弊,标榜之风,假公济私,倾轧攻讦,甚至品行卑鄙,为人驱使,就中受贿渔利,必当立抉其隐,按法惩治不贷,将此通谕知之。[清]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第2册,总1675-1676页。

慈禧指责奕“委蛇保荣”、“因循日甚”、“谬执成见”、“目为壅蔽”、“劾其委靡”、“簠簋不饬”、“昧于知人”。然后对五大臣分别处理。奕,“着加恩仍留世袭罔替亲王,赏食亲王全俸,开去一切差使,并撤去恩加双俸,家居养疾”。协力大学士宝鋆,“着原品休致”。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李鸿藻、兵部尚书景廉,“着开去一切差吏,降二级调用”。工部尚书翁同龢,“着加恩革职留任,退出军机处,仍在毓庆宫行走”。

同一天,又颁发上谕:“谕礼亲王世铎,着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毋庸学习御前大臣,并毋庸带领犳尾枪。户部尚书额勒和布、阎敬铭,刑部尚书张之万,均着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工部左侍郎孙毓汶着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清]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第2册,总1676页。三月十四日(4月9日),慈禧又发一懿旨:“军机处遇有紧要事件,着会同醇亲王奕譞商办,俟皇帝亲政后再降懿旨。”[清]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第2册,总1677页。这样,新的军机处班子随即组成。按旧例,军机处大臣兼总理衙门大臣,有利于办洋务和办外交的效率。随着军机处班子的改组必然带来总理衙门班子的改组。三月十七日(4月12日),慈禧又“命奕劻管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事务,周德润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清]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第2册,总1678页。

甲申易枢出人意料,朝廷大臣一下子接受不了,再加上新班子不如旧班子,一些臣子上奏提出看法,慈禧不予理睬。对此事震撼之大莫过于总理衙门的大臣们。身为总理衙门大臣的张佩纶、陈兰彬等人,深感这一变动等于总理衙门的降级,甚至影响办洋务、办外交的速度和效率。他们认为,枢臣宜兼总理衙门行走,于是,于光绪十年三月二十四日(1884年4月19日)向慈禧上《枢臣宜兼总署行走折》。全文如下:

奏为总理各国事务不归枢臣兼领窒碍难行,恭折沥陈仰祈圣鉴事。臣等伏查,道光年间,外夷始与中国立约,至庚申定约,始设总理衙门。是有洋务而后有总理衙门,并非有总理衙门而后有洋务也。设立总理衙门以后,恭亲王军机大臣兼管已二十余年。本月十三日奉朱谕:恭亲王奕等均着开去一切差使,经臣衙门援照成案,请派管领。十七日复奉上谕:郡王衔贝勒、奕劻着管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事务等因。钦此。次日,臣佩纶即以枢臣当兼总署情形具疏沥陈。臣兰彬等复与醇亲王及臣奕劻、臣德润等详细述知,综其大要,窒碍约有六端,敢为皇太后皇上陈之。

一曰,上下之情易隔也。洋务琐屑诡谲,瞬息万变,由枢臣兼管,有应具奏者,有应面奏者,可随时禀承宸断,既恃训诲以遵循,亦免情形之扞格。今改为枢译分领,遇有机密动须奏牍,上闻机括既不能灵无形之中,自生枘凿。臣奕劻虽忝列侍中,势难不时请对以各国交涉,而与部院照例之事一律视之,必有丛脞贻误者。至于电旨由枢臣转传电奏,由臣署转达,在两处稽延不过一二日,而此一二日即稽延数万里,外国梯航绝徼,而消息灵通,臣署咫尺九重,而堂阶深夐,欲图振作转致因循斯防弊,适以滋弊矣。

二曰,中外之隙易生也。查庚申定约,恭亲王及大学士文祥亲与其事美英法三国照会公函均专给恭亲王,二十余年以来仍而未改,恭亲王分属懿亲久任枢臣,为外夷所最信服。现在法越之事未定,各国环而窥伺,傥非外夷信服之亲藩镇摄其闲,易启各国轻视之心,而办理各事恐多棘手,恭亲王及文祥备尝艰苦,深悉洋情,岂不知军机不兼总署,则身名俱泰,一兼总署则谤诟交丛,然文祥至垂老乞骸,犹毅然以译署自任者,知其势之万无可诿其事之万不能分也。外国使臣久处腹地,于王公支派之远近,臣僚职分之崇卑,均已了然。遇有交涉事件,臣等辨驳不决,则必求见军机大臣大学士枢臣等,辨驳不决则必求见恭亲王,臣等亦不愿亲藩重臣屡与会晤,冀以别等威而示操纵而大疑大策,必亲信王大臣一二语乃足维持,无他望重而地近也。本年春间,各国使臣请见亲王者渐渎,经臣等反复辨论而外国犹疑端未释,今在我自更内政,彼族生猜,且谓我改易成规,有隔绝各使,藐视洋人之心,不令得见亲藩重臣,即于睦谊有碍,就令据理答复,彼见臣署事事须候枢臣裁决,俄国约章本有行文军机处一条,则必求见枢臣,而后已各国条约均列恭亲王之衔,则又必请见恭亲王而后已,与其待外国之环请而始复,旧章孰如鉴立法之初心,而仍从原制乎,各国通好已久,枢臣见之不为失体,枢臣不见之即足失欢,恐因此肇衅,枝节横生矣。

三曰,枢臣办理洋务必至隔膜也。查臣衙门商务、防务以及办理教案、办理边界,与夫各国出使章程往来礼节,头绪极纷,档册极细薄物细故,皆他日构衅之端空气隙光,皆古人格物之学,非深通而博究之,无事诧为诡异,有事必至周章,枢臣不兼译署,若将臣衙门档册条分件系录送枢垣备核,汗牛充栋无地可容,若仍如成例,日行事件照常由章京送阅,而枢臣未正兼理总署之名,章京即当避行走枢垣之迹,势必重大之事由臣等一奏,而一奏之外枢臣不知也,紧要之事召臣等一商,而一商之后枢臣又不知也,繁赜必至遗忘,事理必至挂漏,而凡防务商务在枢臣承拟谕旨措词必不能详确,在臣署钦遵谕旨办事必不能贯通,至军机处章京向有数员兼总理衙门行走,枢臣不兼差,而章京兼差,亦未免事等缀旒迹涉矛盾矣。

四曰,臣署办理洋务必至旷官也。查臣衙门商防各务全恃疆吏得人,始得收内外同心之效,海防不密而欲以樽俎谈笑默折敌冲,关榷不精而欲以米盐凌杂隐纾,岁计本属无济于事。然洋务归枢臣兼领,凡疆臣应办事宜,臣衙门见及筹及,或先具函商榷,或即随时奏闻,在枢臣预参密勿呼应较灵,在疆臣重视平章登复较速,今枢译分为两地,臣署一牍挂壁而已,臣署一函束阁而已,其海疆要政,或先奏而展转咨问,或已行而无从参预,在臣等尸位素餐,藉以藏拙亦固其所,而外国或来诘辨,臣等茫然,则为外吏所轻,至此以后,臣署舍应对宾客,奉行文书之外,别无一事,殆大失创设衙门重视洋务之初意也。

五曰,衙门之体制顿改也。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均系兼差,并非额缺,遇有陈奏事件,以领衔为王大臣,均沿内廷之制至其办理之事,所以不能尽如六部之循照例章者,大抵因强弱之势以为刚柔,大事必力为挽回,小事亦不无迁就,是以臣衙门常为诟厉之阶。岂臣等一入译署即无天良哉,旁观之责备过苛,而疆吏之军防不振故也。然二十年来,以重臣兼管视为要差,虽讥啁不免,人言而巨细,尚无废事。今专立译署派员管理,论其体例似理藩院会同四译馆比,而臣等均系要差,又无专缺其事,系天下之重而其秩视六部为轻,一变旧章均生藐忽,臣等虽欲忍辱负重何益于事乎。

六曰,章京之鼓励倍难也。初设总署,一切视枢垣之例,章京保举,视部院为优,故言路指摘纠弹亦视部曹为酷,其人一入总署,则不问志行如何,相率而诋毁之,士之拘慎者,不来然犹,恃枢臣兼管此差,则材艺之徒冀以一长自效。近年保举屡经限制,取径亦稍迂矣,若复将译署改同部院,该章京等与其来译署而忍尤含垢,徒玷声名,不如趋部院而循分办公,尚有出路,各部堂官整顿部务,其在总署行走者,本不必得京察按资截取繁简考语,臣衙门且不能预闻,徒恃有记名海关一保耳,枢臣既不预译务,各章京才具之短长,品谊之污洁,无由而知,一经众口訾謷,或且终身屏弃,彼司员分部有才者均就枢直,而循资者自效曹司,谁复肯郎潜译署,求荣反辱哉,事业不足以羁上智,而禄利又不足以驭中材,强之使来冗员备位,黠吏生奸,流弊不可思议矣。

总之,时艰之亟,实以洋务为大端,枢密之繁,当以洋务为要政,朝廷重洋务则必重视总理各国事务之衙门。臣等可以罢斥而衙门之权必不可轻,衙门亦可裁并而军机兼理之法必不可改,夫将帅不明洋务,必溃其师,疆吏不明洋务,必偾其事。部院大臣不明洋务,不足以预大政。言路诸臣不明洋务,不足以赞秘谋。况以枢臣秉国之钧,佐天而理,顾不明洋务可乎?故臣等以为枢臣不兼理洋务不成其为军机大臣,而总署不责成枢臣亦不成其为总理衙门,断断然也。枢臣若仍须覆检,臣署文牍何必居其实而避其名,若徒覆检文字而谢绝外交,亦未免辞其难而就其易,反复思维枢译两处断不可分。臣等忝预筹谋,难安缄默,理合缮折沥陈,伏乞天恩仍饬枢臣兼管总署,以重洋务而赴机宜天下幸甚。是否有当,伏祈皇太后皇上圣鉴。谨奏。 [清]张佩纶:《涧于集》,民国十五年(1926)涧于草堂刻本,第404-407页。

陈兰彬等人提出,洋务为当今的要政,朝廷必须重洋务,重洋务又必须重视总理衙门,因此,军机必须兼理总理衙门,枢臣宜兼总理衙门行走。否则就会出现六大弊端:“上下之情易隔”,“中外之隙易生”,“枢臣办理洋务必至隔膜”,“臣署办理洋务必至旷官”,“衙门之体制顿改”,“章京之鼓励倍难”。最后,他们表示:臣等可以罢斥,而衙门之权必不可轻;衙门亦可裁并,而军机兼理之法必不可改。

他们的奏折当即被慈禧驳回,还责备他们语多失当,近乎要挟。

军机大臣面奉谕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枢臣宜兼总署行走一折,虽系慎重公事起见,然于条分缕晰之中语多失当,迹近要挟。奕劻等均着传旨申饬,第念该衙门事务较繁,本日已降旨,令阎敬铭、许庚身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嗣后该衙门应办各事责成奕劻等同心合力,务臻妥善,毋得意存诿卸,再行渎陈,倘有贻误,惟该大臣等是问。钦此。[清]张佩纶:《涧于集》,第407页。

其实,这些旧臣子表示“臣等可以罢斥”本已是多余,慈禧决意换班,他们的罢免只待时日罢了。

七月十五日(9月4日),连续两个上谕,宣告陈兰彬政治生涯的结束。第一个上谕,责备陈兰彬等人的奏折“措词未当”,把他们交总理衙门“议处”。谕:“前据给事中孔宪瑴奏,太常寺少卿张荫桓有私行函致上海道情事,当谕令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明白回奏,兹据奏称,所覆上海道电信,皆系公同商办等语。查阅所寄电信内,间有措词未当,除彼时阎敬铭、徐用仪因病请假,锡珍、廖寿恒出差外,奕劻、福锟、昆冈、许庚身、周德润、陈兰彬、周家楣、吴廷芬、张荫桓,均着交该衙门议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从前办事每有不能详慎之处,嗣后该大臣等务当加意慎重,不得仍蹈前辙,致干重咎。” [清]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第2册,总1780-1781页。

但是,同一天内,第二个上谕则正式宣布罢免这批旧臣子。谕旨指出:“御史吴峋奏枢臣声名日败恳予矜全一折,据称,筹兵筹饷,责在军机,阎敬铭专俟谕旨并不预为区画等语。前因恭亲王等办事因循,不能振作有为,钦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懿旨分别开去差使,休致降调,特简礼亲王世铎等入直枢廷。当积习之余,又值多事之际,内外大臣间有游移顾忌,所见未能远大,不能专责阎敬铭一人。嗣后务各殚竭忠诚,于一切事宜,实心实力,妥筹办理,和衷商榷,共济艰难,不得稍有疏懈。此次法人肆意要挟,先开兵衅,中国屡予优容,已属仁至义尽,现在战局已成,倘再有以赔偿等词进者,即交刑部治罪。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办理中外交涉事件,必须体用兼备能持大体之员,方足胜任。周家楣、吴廷芬在该衙门行走年久,办事未能合宜。昆冈于洋务未能讲求。周德润于应行公商事件辄单衔陈奏,其为不能和衷,已可概见。张荫桓屡经参奏,众望不孚。陈兰彬年力渐衰,难胜烦剧,均着毋庸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至阎敬铭办事练达,清操久著,吴峋辄以执拗刚愎怗过任性等语形诸奏牍,实属措词过当。吴峋着传旨申饬。” [清]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第2册,总1781页。

一道谕旨,以“年力渐衰,难胜烦剧”为由,终结了陈兰彬的政治生涯。翁同龢在其日记中也记载此事:“是日醇邸承旨,撤总署昆冈、周德润、陈兰彬、周家楣、吴廷芬、张荫桓差使。是日奉懿旨一道,有‘战局已成,若有以赔偿等词进者,即交刑部治罪’之语。周家楣等各有考语,阎敬铭褒其练达清操。以吴峋措词过当,申饬。”《翁同龢日记》第4册,第1860页。对于中法战争的战局,陈兰彬也自有看法。翁同龢说:“荔秋深悉各国情形,以为现在战局终非计也。”《翁同龢日记》第4册,第1862页。

是年,陈兰彬68岁,也确实年老体衰,但他更厌倦官场上明争暗斗,沉浮不定的政治生态,他决定回归故里。

是年八月二十九日(1884年10月17日),陈兰彬“奏为假期又满病难速痊请开缺由”,请朝廷批准告老还乡。奏称:

窃臣素患肝气,每遇感冒发动,头晕腰痛,手足麻痹,亟投寒峻之剂亦即就愈。嗣往返重洋两次,积受海风,病发时辄较前加重。今年五月因病请假,服药兼旬始瘥,不期本月初间复发,饮食减损,夜不能寐,益以便血,势更增剧,叠经蒙恩赏假医治,兹又假期届满,而所患未除,兼之耳鸣目眩,精神恍惚,据医者云,肝火炽盛,血气过亏,非静养不能见效。伏念臣猥承思遇忝贰西台肃纪整纲,责任綦重,且权襄仪部典礼攸关。今旧疾纠缠难冀速愈,设以病躯恋栈致有贻误,负咎滋深,再四思维,惟有仰恳天恩,准臣开缺回籍,俾得静心调理。陈兰彬:《奏为假期又满病难速痊请开缺由》,台北故宫博物馆馆藏,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张金超先生提供。

经朝廷批准后,是年年底,陈兰彬从天津乘船开始了回乡之旅。在京同事和朋友纷纷送行。比他早一点被弹劾的上司和同事,大学士宝鋆宝鋆(1807—1891),满洲镶白旗人,字佩蘅。道光进士,先后为内阁学士、礼部侍郎、总理内务部大臣、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1884年奕遭斥罢,他亦同时以原品休致。也来送行。临行前,宝鋆赠陈兰彬一诗。此时两人的心境是共通的,有太多的话要说但不能说,离别诗也只能表达过往的情谊和对未来的祝福。诗云:

九万鹏程云水宽,使星光耀剑光寒。

神仙旧住珊瑚海,侍史新辞獬豸冠。

甲胄罗胸君铁石,丁年同谱我金兰。

鲈鱼正美征鸿急,深冀重来证古欢。《副宪陈荔秋同年回籍诗以送之》,宝鋆:《文靖公遗集》,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羊城刻本,第66页。

宝鋆另一赋归田诗云:

赋成归去光恩宽,话别秋深气候寒。

不获登高同把盏,漫云入仕再弹冠。

食推珍品香如菊,诗贶新篇味胜兰。

福寿是常依帝座,海隅翘首共腾欢。 陈修省主编:《纪念陈兰彬诗文集》,第286页。

陈兰彬亦作《和佩蘅相国原韵》(二首)作答。诗云:(一)

万里长风归路宽,黄花原耐九州寒。

心雄枥骥还酬主,梦逼莼鲈且挂冠。

京路装轻余谏草,耆英会好结金兰。

岫云重出为霖雨,他日苍生分外欢。(二)

志洁行芳器量宽,此身清晏不胜寒。

炎洲兵练澖澖鼓,沃野人瞻岳岳冠。

晚节图成香拥菊,同心言恰气如兰。

圻津风冷催程急,未定平安十日欢。李钦主编:《陈兰彬颂》,第76-77页。

第三任驻美公使张荫桓也有《送别荔秋副宪得告归里》二首。诗云:

(一)

之罘曾迟客星槎,归日同看太液花。

垂老壮心仍击楫,采风殊域证传葩。

入秋踪迹成鸥沫,谋国忧劳付蜮沙。

此去应无骇浪触,便从瘴海望京华。

(二)

袖里瀛洲海客谈,月移杯影或三三。

潮来久狎忘机鸟,冰后犹缫独茧蚕。

岂待据鞍知马援,未能久诣愧刘□。

殷勤好谢岛台树,莫拓铜柯到岭南。《铁画楼诗文集·来复集》,清观复斋校刊本,卷3,第18页。

同类推荐
  • 毛人凤全传

    毛人凤全传

    本书以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以及他们的奇闻轶事贯穿始终,从一个崭新的历史角度勾勒出了民国时期各种人物的众生百态。既而,使读者们能够从宏观的角度去认识和发觉那个动荡的年代的社会现实,同时也能从微观角度去分析风云变幻的社会本质。本书分别详细的介绍了袁世凯、阎锡山、张作霖、毛人凤、黄金荣、孙中山、蒋介石等等一系列民国历史人物,再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变局,于是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混乱中闪亮登场。无论在历史角度或者人物刻画方面,本书都做到了言辞鲜明,语意深远,从而引导人们去了解和认识一个逝去不久的风云年代。
  • 美女总统(总理)私人档案:盘点全球政坛女当家

    美女总统(总理)私人档案:盘点全球政坛女当家

    本书讲述了全球女领导人登台内幕,包括:“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美国第一夫人”希拉里、“巴西天生的女领袖”迪尔马、“德国政治女强人”默克尔等。
  • 李开复:从心选择的智慧

    李开复:从心选择的智慧

    本书是对李开复在人生各个关键阶段的经历的回顾。内容包括:三次遵从内心的选择成就李开复、人生愿景是作出正确选择的前提、认识你自己能更好从心开始选择等。
  • 长歌李存勖

    长歌李存勖

    本书是一本李存勖生平的传记,关于历史上的李存勖,生命虽短,却蕴藏深厚而多元——既有辉煌,也有龌龊,既有慈爱,也有暴戾……就说对待人才,他能杀害郭崇韬,在此之前,却又言听计从;对女人,他想占有,多多益善,却不管或许也管不住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刘彩珠……
  • 中国古代贤人传

    中国古代贤人传

    这是一部历史人物传记荟萃的书,取名《中国古代贤人传》。书中所选择这些垂范卓越的人物,他们的影响、贡献很大,是中国人永远引为骄傲的。例如书中所选的周公、管仲等人,就是我们常想到的“贤人”。书的取名,响亮明快,发人联想,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给历史上的某个方面有名气、领风骚、有代表性的文化名人做传的书,很有文化意蕴。相信这部书一定很受欢迎。
热门推荐
  • 他是信仰她是光芒

    他是信仰她是光芒

    洛冰熙从国外留学回来后,想不在和父母一起居住,于是她和她最好的闺蜜准备在R城定居,定居后的她没了父母的经济来源她只能寻找工作来维持自己的生活
  • 理科班女生的夏天

    理科班女生的夏天

    [花雨授权]炽热阳光,穿透了迷惘,璀璨梦想,指引着方向,告别彷徨,忘却感伤,用不着犹豫,个性应该张扬,不需要翅膀,青春正在飞翔,轻狂一下又何妨?前路漫漫,让我们超越梦想!夏天里的理科班女生,正织彩飞扬!
  • 女帝的霸道王爷

    女帝的霸道王爷

    女主,夜无忧男主,皇甫萧简介:她,朝华大陆锦国护国公府的唯一嫡女,却是一个无法修炼的废人,被亲姐姐和未婚夫算计推下悬崖却没死,直到25岁时一碗断魂汤送她上路。她,Z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医学圣手兼最危险的冷面杀手。一朝意外,穿越成她十二岁也就是被推下悬崖后。看这次,她替她重活一世,虐渣男,手撕白莲花,收美男神兽,但是亲人一个个离开,她不得不担负起不属于自己的责任。
  • 我要从谷底爬出来

    我要从谷底爬出来

    一个没有伞的女孩子,只能向前奔跑。她知道社会底层群众的需求,知道广大人民的期待,因为她和她的家庭就是其中一份子。在绝境中重生,在仕途中作为,在服务中解脱。本书主要讲述,一个来自寒门的女干部,战胜谷底的黑暗,从深渊中实现理想和追求。
  • 若虚之下

    若虚之下

    五人因为突然而至的暴雨引发的山洪进入了一个神秘的洞穴,顺着那幽深而唯一能前进的通道,他们被传送到了一片未知的空间。衰败的文明,岌岌可危的保护层……预言中的勇者能否拯救这片处于毁灭边缘的空间……
  • 黑道王子的俏皮恋人

    黑道王子的俏皮恋人

    她,黑道第一女杀手。他,黑道中神一般的存在。可是,正值花季的他和她,却因为丝丝缕缕牵扯在一起。一段不现实的恋情,最终的结果,是终成正果?还是曲终人散?
  • 夏之安,江无风

    夏之安,江无风

    “我们还会见面吗?”“否则,我们的缘分仅此而已吗?”
  • 仙魔無路

    仙魔無路

    三界大战后100年,一处山上的修玄院,六个情同姐妹的修玄者,为了自己的信念公然挑战三界,在三界又一次掀了起狂风大浪…他们不知道正义是那边…自己又是否就代表着正义,到底谁对谁错没有人知道,他们只是贯彻着自己的信念一路行走,遇神弑神,遇魔杀魔…就这样谱写了一段三界都闻之震惊的传奇…
  • 药神要成仙

    药神要成仙

    魔族联合妖界企图占领人界,天帝命药神下界平息战事,但没有想到的是半路遭到了魔族和妖族的偷袭,导致神体陨落,沦为一个乞丐,最后通过修炼,返回神界的故事
  • 绿梦

    绿梦

    一群来自不同城市的青年,一个包容万象的绿色军营,一身责任与担当的迷彩军装。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现在的我们所拥有的爱国情怀源自儿时我们绿军装的梦!谨以此种方式献给那些为了强大共和国国防建设的军人们!QQ群号:399469359读者邮箱:825536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