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58400000039

第39章 重视文教事业

热爱教育事业,弘扬中华文化是贯串着陈兰彬一生的文化品格。自从他考取进士,在京师当一名六品京官起,他一直对教育事业无限关注。在请假回家期间,主讲高州府的高文书院,后来随曾国藩调入直隶总督衙门办理文案期间,也兼管保定莲池书院事务。直到率领幼童赴美,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留学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他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把西学与中学结合起来,使学生们既学到西学,又不忘中华文化。晚年回到家乡,仍然热衷于改善教育环境,培养莘莘学子,他集资扩建高文书院、倡议在广州建立陈氏书院等无不反映其对文教事业的重视。

(一)主讲高文书院

陈兰彬总纂的《高州府志》卷十四,在“书院”一目中,详细介绍高文书院历史。“高文书院,原名敷文,在府城东按察分司旧址,康熙四十八年(1709)知府吴柯改建。雍正八年(1730)知府张兆凤增建,清拨租田等项署知府杨锡绂重修后,因公费不敷,日就残废。乾隆十九年(1754),巡道王槩清查旧项,捐添膏火,重修学舍,规模丕变,嗣后文风日盛。嘉庆五年(1800),知府杜安诗扩新其制,易今名。咸丰五年(1855),信宜梁巍改修内堂厅房,六年圯于水。十年(1860)吴川陈兰彬、茂名杨颐倡捐重建,前为大门、为二门、为大堂,又为光霁堂,又为内堂。工费浩繁,按县签题派分斋房。茂名得西斋二十房,五州县各得东斋四房,又每捐钱百千者,酬以禄位,将东斋旁余地并监院公所地,改造房屋每房一间,或二位,或三位,为捐资寓所。额曰某公禄位房并祀牌位于院内忘伊楼。光绪十四年(1888)院长许汝韶于东西斋前各筑短垣护之。”[清]杨霁修,陈兰彬等纂:《高州府志》,第194页。可见,高文书院历史悠久,当地政府及商绅对其发展给予诸多的支持。

书院的经费是由高州府内各县的公款调拨,计有:“收梅箓地租银七十两;收化州解缴黄兴梁镒等处地租银三十两四钱九分;收化州息银三十两零六分;收电白解缴旧存公项息银二十两零四钱;收吴川解缴旧存公项息银十八两正;收茂名解缴六属公捐息银三十六两七钱;收茂名解缴知府额哲克提存交代捐项息银五十两;收茂名解缴巡道何应祺捐项息银十四两;收茂名解缴巡道陆心源及前筹防局捐项息钱五十九千九百九十文;收茂名解缴合和洞地租一百七十六千七百七十九文;收茂名解缴石鼓洞地租钱九十二千文;收吴川解缴李元周地租钱一千,八百五十四文;收茂名解缴知府楼震款息钱五十千文。以上每年应收租息银二百三十九两五钱九分,息钱三百八十千零六百二十三文,除支延山长聘金备脯三节敬席,敬书院肄业生童六十名每月膏火钱一千,共支九个月。” [清]杨霁修,陈兰彬等纂:《高州府志》,第194页。上述款项只提供学生的经费。

但是“文昌宫灯油监院薪水、道府县礼房及书院门号房工食外尚不敷支”,只好均“由府库垫支”。后来又收到两笔款项:“收叶学政大焯发出罚款息银四十两;收知府张庚云发出王伯霖捐款息银十三两。”经禀巡道崇绚定议,决定把该款用在“有科之年添生员八名,无科之年添童生八名开支膏火”。后来,收到的各项款,都分别用在各种用途。如“收石城江泉兴当解缴绅士江国镛捐款息钱一百八十千,以钱易银作加陆算计银一百一十二两五钱,此款息钱即增添生童两个月膏火,余钱六十千弥补旧管欠项”。“收知府杜安诗拨书院宾兴。收巡道叶申万拨书院宾兴。收巡道王之春、知府杨霁、茂名县潘泰谦拨书院宾兴。”此外,“河沟田租一百六十石,现批折实钱二百二十四千;曹乐洞田租折钱五千,俱归近圣董事兼管,以一百六十千为院长薪水,其六十九千除秋祭志伊楼伊霖神位,又董事酬金及门房小费外,尚余为每年小修书院、添补院长、椅桌器物公用”。[清]杨霁修,陈兰彬等纂:《高州府志》,第194-195页。

咸丰十年(1860),陈兰彬因母亲病请假回乡尽孝。在乡三年,受聘主讲高州高文书院,并与名儒杨颐倡议,集资扩建高文书院,招募青少年学文练武,以备国家所需。这时,远近的学子慕名而至,主讲三年,培养了陈熙敬、陈一山、李文泰等一批得意门生。陈兰彬又邀请陈乔森在书院内任事,担任招生、注册等工作。晚年在家乡,他再次被聘主讲高文书院,除了认真培养学生、传授知识外,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他聘请名师执教,还计划扩建和充实高文书院。为此,陈公登门造访豪商巨贾,名门望族,请求各方赞助。

李文泰是陈兰彬学生中的佼佼者。李文泰(1840—1913,字小岩)是吴阳李屋巷人。清同治庚午科举人。九岁登朝台赋诗,太守誉为奇童。是清末民初广东十大才子之一。曾任教于广东广雅书院,有《海山诗屋吟草》、《海山诗屋诗话》、《李小岩诗文集》。他与陈兰彬师生情深,他的《陈荔秋醮坛》为题的对联曰:“供来紫宸班,溯当年,联玉笋,步花砖,与佛有缘,七十余杖履优游,好证前身参善果;归来墨州客,记两度,越金山,涉沧海,惟神克相,九万里舟车安稳,几回俯首答宏恩。”李文泰又为陈兰彬代写《霞街林氏乡贤祠》,对联云:“万丈赤城标,霞蔚云蒸,海国衣冠名族望;千秋白沙绪,芹馨藻洁,江门风月钓台高。” 黄志豪主编:《吴川古今对联选》,第11页。

陈兰彬主讲高文书院时间不长,但他关心该书院的发展。他不仅执教高文书院,培养学子,还倡议重修书院,呼吁各界人士捐款赞助,弘扬文教事业。

(二)为《经字正蒙》写序

陈兰彬关心教育还表现在关心教材建设和如何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他为《经字正蒙》一书写序,提倡编好教材。据《高州府志》记载,“《经字正蒙》,国朝吴川李文沂撰,钱塘汪鸣銮序,邑人陈兰彬序,俱《毛县志稿》”。 [清]杨霁修,陈兰彬等纂:《高州府志》,第784页。作者李文沂(字鲁南)是个生活清贫的私塾老师,为了便于幼童读经识字,他总结教学的经验,把字的读音、入韵、含义、运用、逸事,说得简单有趣,撰成书稿《经字正蒙》,全书共八卷,是一部很好的辅助教材。

光绪十一年(1885)六月,吴川正堂管理刑事的官员李雪庐以《经字正蒙》书稿请教陈兰彬。陈氏看后大加称赞,赞李雪庐“笃志经术,重其西席”,赞《经字正蒙》其文字“简切浅近,便于初学”,便于学童诵读领悟,是引导学童习古籍的好书。陈兰彬希望该书稿能刊行,有利于教育学生,并为之作序,序曰:

字之为用也,有形同音异而义异者,有形异音同而义异者,有形同音同而义亦异者,差若毫厘,谬辄千里,辨之不可不早辨也。三代盛时比闾间,八岁入学,朝读(益)暮习,薄海同文,汉世官人尚以识字如额者,为合盖非通经无以致用。非识字无以通经。小学固若斯之重也,特是小学诸书递有传述留存,至今者以说文玉篇为最古,而说文则体皆篆籀,玉篇则字无次序,检阅良难。……李雪庐比部,端居嗜学,笃志经术,重其西席。鲁南茂才品学,相与商略,务实事以求是,冀豢养之有功。鲁南爰就《十三经》,计复字外,得字六千五百二十有二。逐字诠注,约而精,确而亮,俾蒙师有所据守,童子易于习传,其体例略仿陆氏经典释文而大要归于简切浅近,且增入孟子而不择老庄意亦粹然矣。同人皆言便于初学,怂恿付梓,属余序其缘起,为书卷缘。[清]毛昌善修,陈兰彬纂:《吴川县志》,第347-348页。

(三)倡议兴建陈氏书院

广州是广东重要的科举考场,来自广东各地的读书人必须到省城应考科举。为了使广东各地陈氏读书人在广州应考时有个居停歇宿的地方,一面读书,一面等待考试或出榜,光绪十四年(1888)四月,陈兰彬与陈昌朝、陈宗询、陈伯陶等广东四十八位名流,共同向全省各地陈姓宗族发出《广东省各县建造陈氏书院》、《陈氏书院章程》等信函,倡议兴建陈氏书院。

陈氏书院,又称陈家祠,是广东全省七十二县陈姓合族宗祠。它建于光绪十六年(1890),历时四年,光绪二十年(1894)建成。书院的用途是:考生应考时的学习和停歇地;作为培养陈姓子弟的教学场所;作祭祀祖宗,光宗耀祖的地方。罗雨林:《岭南建筑明珠——广州陈氏书院》,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

第一份函件是《广东省各县建造陈氏书院》,其内容如下:

敬启者,我太邱太祖德高汉代,荫贻后昆,奕叶蕃昌,散布于粤中者,类成巨族。今切水源木本之思,为崇德报功之举,邀集宗族在羊城西关连元大街买得吉地一千井有奇,议建宗祠。我粤中各房昆仲,或为值事,或出主陪享,经众议定《章程》。辰下各昆仲极为踊欲,业已交易地价,诹吉兴工,诚恐未及周至,谨修函奉达,敬请家先生大人惠临公所面商一切,并通知尊处亲房,倘欲出主陪享者,祈早日到公所挂号。诸叨玉成,曷胜铭感。从此宗敦族睦,数厥典而无忘。

倡建陈氏书院公所绅耆值事公启倡建陈氏书院绅耆者芳名列:

昌朝、宗询、福谦、冠朝、宝鋆、梦日、乔森、炽基、序深、炬林、景鎏、伯陶、如岳、荣辉、念荣、基、桂士、作离、兰彬、序球、熙敬、植渠、福谦、庆桂、华聚、国彬、汝畴、栋、植恕、序琳、桂籍、焕尧、宝章、而韶、嘉谟、培桂、序璿、龙章、为焕、锦腾、桂薰、忻虞、文蔚、兆祥、文海、承果、其政、济坤 《广东省各县建造陈氏书院》,《陈氏宗谱》,广东新会景堂图书馆藏,载黄海研、鲍炜:《从〈陈氏宗谱〉看陈氏书院的兴修》,《岭南文史》2003年第2期。此函其实是一份邀请函,邀请各地陈姓族人派员到省城商讨修建陈氏书院事宜。实际上,在信函发出前,倡议者们已做了大量的工作,陈兰彬是重要的发起人之一。当时陈兰彬已退居故里,与乡里们一起正在修纂《高州府志》。他热心于各种公益活动,建陈氏书院也是公益事业之一。在这批“绅耆”中,广东信宜人陈熙敬就是重修《高州府志》班子的人员,陈乔森又是陈兰彬的同乡和高文书院的同事。官位高的要算陈兰彬,在当时广东士绅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还有一位曾任军机大臣并充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的大学士宝鋆,光绪十年(1884)因奕遭罢斥,亦同时以原品休致,陈兰彬与他关系密切,两人就此事有一定的共识。

第二份文件是《陈氏书院章程》,全文如下:

谨将议建陈氏书院章程开列呈电

——议书院必须择地,现请堪舆先生择得吉地,相连数百井,坐在广州城西门外龙津桥之西,共连元大街,与奎光字院、文疆书院相比邻,堪舆先生云,得五星聚奎之象,洵胜地也。现在买地定贴内言明,用木石行九五尺量,每井价银壹拾两,填地至本处孖宝石路,高一式,如有未填者,计未填处每井扣出银贰两,已交地价银壹千两正。

——议董事每名入正座主叁代,不用缴银,以得酬劳。至董事每名议定先捐银壹佰两,庶有主位。如未交银,仍不与主位。其银先支地价及建公所。银两清讫,然后抽签分先后收还。

——议董事每名捐银壹佰两,即须兑交。如不能即交,限一月内交清其银,偕同公所各董事交卖地之家聚德堂、仁厚堂收入,取回收单,即以此地为实处。至董事额数限至本年六月底止截。

——议大粤中各房入主陪享正座,每位科银肆拾两;旁座每位科银贰拾两;厢房每位科银拾两。

——议太邱书院已建于羊城仙湖街,惟入主每位科银数百两,未免筹款惟难。今在城外创建新祠,颜曰陈氏书院。现议入主银数似易举手,凡我宗亲祈踊跃以免向隅。

——议入主陪享,须报明某县某乡某图某甲,各给簿壹本,逢春秋二祭,永远凭薄领胙。如簿遗失,可以赴书院声明补还。

——议公举管帐数人,所有数目归其登记。及设立簿仔,交管银者照数支给,按月将数目张挂公所内,并督理建造各事宜。

——议公举督理建造工料数人。

——议董事者俱帮理数目及帮理建造各事宜。

——议俟交足地价及建公所银两之后,另公举管银壹贰人,由其举出殷实银号代为收存银两。至于出支,由管帐者设立小簿,列明数目,其银交其支发,互相登记。

——议工竣之日将进支数目刊征信录,并详列某邑某房主位衔名分,送各房查核。

——议升座之后进支数目备办祭品,分班轮值司理。

——议递年各房子孙有中举中进士,点词林侍卫及第者,应送花红,容再集议。

——议逢大科宾兴之年,八月日,集各房昆仲,肃整衣冠,行团拜礼一次。

——曰书院宜名实相顾也。议落成后,倘有余款,则多置产业,为作育人才经费款。每年应备春秋二祭要款外,提出租息若干,延品学优长老师在本书院讲学课文。凡我祠子孙果系聪明敏捷、材学有成、无力求师者,准入书院课读,由书院酌助膏火。另每月设文会一次,酌给奖赏以士气。仍增设内试寓,以便各房赴考。

——曰合族祠宜和睦宗也。议联宗后,凡属宗亲,遇有以强凌弱,以众欺寡,或械斗不休,或缠讼不息,或意外株连者,可赴本祠投知,传集众绅调处。总期息事为先。或理屈恃强,不遵众议者,公同代为伸理,以免寡弱者苦受欺凌。

——曰题捐宜加踊跃也,如有题捐款项最巨者,首陪享位,其余论捐数之多少,陪位序之高者卑。

——凡缙绅出名在倡建帖内者,例得居正座长生禄位一尊。

光绪十四年岁次戊子四月谷旦创建陈氏书院绅董公启《陈氏书院章程》,《陈氏宗谱》,广东新会景堂图书馆藏。

建立陈氏书院关键是经费,如何筹措?《陈氏书院章程》规定用“题捐”的办法筹措款项。如董事每名先捐银一百两;祖先的牌位可以放入陈氏书院供奉,按摆放的位置和数量收费;为缙绅名流在正座设长生禄位;按捐钱多寡分配“陪享位”等等。当时在广州城中,也有以“书院”为名的合族祠,由于陈氏书院放入牌位价格较低,当倡议书和章程发出后,响应者众,很快就吸纳了足够的资金,并于光绪十六年(1890)开始动工兴建,四年后落成。

在《陈氏宗谱》中收录的《陈氏书院记》解开了陈氏书院选址之谜和它的实际功能。《陈氏书院记》全文如下:

书院之设,由来尚矣。古者,国学而外,党有庠、家有塾,诚以诗书之泽,无地不当振作,无人不可推行。大固足以教育英才,小亦足以周寒口、培子弟,命名虽别,其实殊途而同通。今之书院林立,由都会达于口口,几弦诵不辍,比户可封,盖岑本诸此耳。自南皮尚书张公来督吾粤,兵气既销,乃兴文教。书院之旧有者,如应元、越华、越秀、羊城、学海、菊坡,以暨肇郡之端溪,惠郡之丰湖,潮郡之韩山、金山,皆亲历而整饬之,嘉惠士林有加无已。复于省垣西去五六里,创建广雅书院,辟地百亩,东西列书舍各百间,其他园池亭院之属,备极闲峻。有楼数楹,储书万卷。品学优长之士,罗而致之。两粤俊义,亦罔弗闻风乐从马(焉)。洋洋大观,所有造福岭南者,至是洵蔑以加矣。维时,我陈氏适于附近城西之简塾购得余地,颇饶幽趣,族人将筑屋其上,作为别业,金谓落成之日,宜命之曰“陈氏书院”,意盖别有取也。何取尔?取其与广雅咫尺也。夫广雅意至美,法之良,孰不以肄业其间为幸。然而斋居已定,额数难增,学问各有浅深,姓字岂容滥列。设如一家之内,兄弟之行进院者半,则未进院者,必思瞻仰门墙,窥观典籍,深其私淑,聆其绪述。苟非居处相近,势难朝夕往来。一旦得此,吾族之有志读书者,与德为邻,不啻置身广厦矣。爰集赀庀财,籍众力成矣。举至于立膏火、置书籍等事,经费甚巨,要在扩而充之,俟诰异日可也。《陈氏书院记》,《陈氏宗谱》,广东新会景堂图书馆藏。

陈氏书院最后选定与当时广东官办最高学府广雅书院为邻,因为广雅书院在众多书院中,唯独她“意至美,法之良”,与此为邻,必使“吾族之有志读书者,与德为邻,不啻置身广厦矣”。走进陈氏书院的大厅,悬挂着一副对联:“道缵太邱星聚一堂昌后世,德邻广雅风培百粤振斯文。”讲到底,无非是想借广雅之德、广雅之风,以培育广东陈姓子弟,也包含着以此提高陈氏书院的身价和社会地位。

至于陈氏书院的功能,建成后的实际功能与筹建时的初衷相差甚远。初期考虑有三:考生落脚处、教学场所和祭祖之地。在三项功能中,首选还是提供寓所,让赴考子弟居住。对于使“有志读书者”“肄业其间”这项教学功能,由于经费不足,仅停留在设想阶段,“至于立膏火、置书籍等事,经费甚巨,要在扩而充之”,留待以后考虑。书院落成后的实际功能,是让陈姓族人在广州城应试备考或办理各种事务的落脚点和联络点。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朝科举制度废除,原来以此地为教学场所的设想始终没有实现,陈家祠就成为陈姓族人在广州城活动的场所。

同类推荐
  • 岳飞传

    岳飞传

    本书是一部叙述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壮丽一生的传奇小说,也是古代英雄传奇小说中的经典作品。岳飞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民族英雄,是一位有胆有识、智勇双全的军事统帅。他武艺高强,用兵如神,训练了一支纪律严明、作战勇敢的抗金武装——岳家军,为挽救民族的危亡与敌人作殊死的斗争,屡战屡胜,最终却被昏庸的宋高宗和阴险的奸臣秦桧害死。他气壮山河的爱国情怀和高超的军事才能,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敬仰和缅情,“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美名也传颂至今。
  • 华人十大科学家:华罗庚

    华人十大科学家:华罗庚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世界著名数学家,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中国江苏金坛县。1985年6月12日,因心脏病突然发作,于日本东京病逝。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华罗庚》由李景文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华罗庚》记述了华罗庚的成长之路,他的童年时代,他的求学历程,他的梦想,他的探索与实践,他的勇敢为人类带来了认知世界的曙光。
  •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文学家上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文学家上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大别山师魂

    大别山师魂

    长篇报告文学《大别山师魂》,生动记录了湖北省蕲春县第四高级中学语文教师汪金权同志的感人事迹。二十多年来,汪老师扎根山乡,倾心育人,淡泊名利,捐资助学,以自己的青春、汗水、智慧和人格,展示了一名优秀山乡教师的良好形象,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受到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的亲切接见。本书以大量的一手材料,多角度、多侧面、全面生动地展示了汪金权同志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历程,深层揭示了汪金权同志的崇高境界,形象解读了汪金权同志安贫乐道、助人为乐的崇高精神,传导了中华民族薪火相传,践行不辍的光荣传统。
  • 七彩的分光

    七彩的分光

    应用光学家王大珩,讲述自己从事光学研究的经历和故事。主要内容包括:出生地的秘密、祖父的丹桂、16岁的私塾先生、驻日公使寻访穷留学生、学业荒芜两鬓丝、八旬老父自题挽联抱憾而终、踩着板凳上黑板、鸡兔同笼的教益、小圣人挨板子、水碗中弯折的筷子、一个人得了两块银盾、“抠门儿”老子、考上了三所大学、最崇敬的老师、与钱三强莫逆相交70载、南下逃难等等。
热门推荐
  • 帝皇征途

    帝皇征途

    九州谁最大?皇帝!那我将来就当皇帝。一句话道尽了石沫一生的征途。
  • 重生之最强武侠系统

    重生之最强武侠系统

    (致新来的读者朋友们,公众章节看完后,看VIP章节开始,前面几章看看,然后最好从第一百五十三章开始看,因为vip前面o(>﹏<)o,没写好,无聊)莫名穿越,作为一名网络写手,吕小白来到了一个真正梦寐以求的江湖武林。拥有最强武侠系统的他,能够将曾经所有武侠迷中梦寐以求的绝世武功于手中再现。“叮!恭喜宿主成功抽到镇世神功,《降龍二十八掌》秘籍一本!”“叮!恭喜宿主成功抽到一根万年何首乌!”“叮!恭喜宿主获得张三丰百年内力传承!”“叮!恭喜宿主获得全套《十万个为什么》!”呸!什么鬼!
  • 王者荣耀联赛

    王者荣耀联赛

    —————————————————主角金森在王者荣耀联赛中……敬请期待~—————————————————
  • 灰姑娘寻金记

    灰姑娘寻金记

    转眼大学毕业,生在农村里的青春除了外出到大城市打工求职还能干嘛呢?韩小夏就是众多农村毕业生中的一个,城里怎是那么好混的地方呢,想要扎下根更是难上加难、、、看灰姑娘是怎么一步一步完成寻金记的!
  • 维鸿之凌域阁

    维鸿之凌域阁

    这一本已经不写了,过一段时间,人物不变的新一本关于叶天的冒险之旅将会重装上阵。
  • 混世在明末

    混世在明末

    世界上最杯具的事情是什么?有比不带金手指穿越到乱世更杯具的吗?操蛋的西北、操蛋的东南、操蛋的辽东,操蛋的京城、外加不怎么操蛋的江南……这就是真实的明末!周俊恰恰就穿越到了这个操蛋的乱世,成了流寇马匪的头目。无权无钱无粮,但是胯下有马、手中有刀,手下有人!此外,还有一点点勉强能称得上金手指的东西,怎么办?凉拌!做个混世魔王!混它个天翻地覆,混出个锦绣前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暴雨后的彩虹猫

    暴雨后的彩虹猫

    在雨天的晚上相遇,没想到竟然在梦里相见。梦里有你真好,我的男神。
  • 浩渺即虚无

    浩渺即虚无

    浩渺·灾,看似是一个十分柔弱的少年,唯一与他人不同的便是身体里的两个强大灵魂体,可这只是冰山一角罢了……
  • 斗罗封神榜

    斗罗封神榜

    神界因龙神叛乱,众神陨落,实力大减,秩序混乱。唐三执掌修罗神位千年,整肃神界,决定效仿前世元始天尊之行,铸封神榜,以强神界。于是,唐三选中了一个叫齐煜的人,穿越之子,来历神秘,双生武魂,先天满魂力!齐煜的故事从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