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44000000034

第34章 关于人才的使用(2)

6.善用忠臣

什么是忠臣呢?晏婴曾说:“婴所不唯忠于君,利社稷是与,有如上帝。”认为有利于社稷是他的最高原则。又说:“有惠于百姓,有信于诸侯”才谓之忠。这就提出了一个标准:忠臣并不是只忠于国君,而是要忠于社稷,忠于人民。因此他主张,忠臣应该“不掩君过。谏乎前不华乎外”。“士逢有道之君,则顺其令;逢无道之君,则争其不义。”

荀子认为,忠臣应该从道不从君。他在《臣道》篇中指出:

从命而利君谓之顺,从命而不利君谓之谄;逆命而利君谓之忠,逆命而不利君谓之篡。

认为对君主的意见不应唯命是从,也不应一概拒绝,而应一切以“道”为原则,以是否正确为客观标准。

同时,他们还一致认为,国君和臣子的共同责任是对国家和人民负责。因此,臣要有为臣之道,即不能只看国君的眼色、脸色行事,而要考虑国事的成败和决策的正误;君也要有为君之道,即要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着想,善于听取臣下的意见,善用忠臣。不能因为臣下进谏或不服从自己的意志,就厌恶他们,罢免他们。

荀子还就进谏问题提出进一步的看法。他说:对国君的过失能进言,不用则去,是谏;不用则死,是诤;率群臣百官起来纠正国君的过失,使其不得不听,以便解除国家的患难,叫辅。

“有能抗君之命,窃君之重,反君之事,以安国之危,除君之辱,功伐足以成国之大利,谓之拂。”他认为,这种敢于逆潮流而进,敢于违背君主意志,“以成国之大利”的臣子,才是“社稷之臣也,国君之宝也,明君之所尊厚也”,再一次阐述了重用忠臣的重要性。

二、当代人才使用的原则

1.信任原则

信任原则同先秦诸子所说的“用人不疑”是一致的。当代人才学认为,只有对所用人才尊重、信任,才会使人才保持“最佳心理”,从而产生持久的向心力、合作感。

信任原则是建立在对人才深刻了解基础之上的。只有对所用人才的品行、能力有深刻了解,认为其德、能符合所用标准,才会对人才产生信任感。这样,即使有小人谗言,对人才进行诽谤、攻击,也不会动摇对人才的正确看法。从这个意义上说,“疑人”最好不用。否则,既要人家办事,又不信任人家,就会给人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以致使其产生强烈的离心力和否定情绪,从而破坏工作、事业和人的身心健康。

信任原则又是建立在对人才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之上的。常言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再好的人才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工作中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对人才没有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既不允许人家存在缺点,也不允许人家犯错误,要求人才完美无缺,那当然也就无信任可言。因为,他所要求的那种人才是没有的。所以,要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人才,岸会看人才的本质和主流。

信任原则又体现在鼓励人才大胆工作上。既然使用了人才,把人才放到了一定位置上,就要为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放心大胆地去工作、去发挥、去创造。不要使他们顾忌太多,也不要对他们横加干涉,只要是他们职权或管理范围以内的事务,就应该由他们自己去处理,使他们真正有职有权。当然,这并不是说就不要对他们加强领导和指导了,而是说要对他们采取信任态度,相信他们能够把事情办好,没有必要像拉着小孩子的手走路那样,来对待他们的工作。

2.适用原则

适用原则讲的是“知人善任”和“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它包括三层含义:其一是指人的德能要与所担当的职务相适应,即先秦诸子所讲的“察能授官”。如果让没有才能的人担任很高的官职,不仅会贻误工作,而且对他自己来说,也是一种痛苦;如果不让有才能的人担任官职或让其担任很低的宫职,同样会贻误工作,压抑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因此,一定要使人的能力与职务相统一。其二是指人的特点要与所担负的工作相一致。由于人的阅历、知识结构、个性都不尽相同,因此,有的人适合担任领导工作,有的人适合做管理工作,有的人则适合做业务工作,应尽力使个人的特点与担负的工作相一致,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其三是指要用人所长。第二点中已经包含了用人所长的意思。这里所说的“用人所长”,是在第二点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地深化。也就是说,在使用人才时,不仅要看他适合做哪类工作,还要看他在同类工作中适合做哪些具体工作。比如,同是宣传部的党政管理工作,有的人理论水平高,就适合做理论、政策研究工作;有的人文字水平强,就适合做宣传报道工作;有的人绘画、摄影技术好,就适合搞板报、宣传栏等方面的工作等。“用人所长”就是要发现每一个人的特长,把人才都安排在最合适的岗位上。

要想让适用原则在用人实践中得以实现,除了加强对人才的了解外,还要允许人才合理流动,使那些用非所学、用非所长的人才及时调整到需要的岗位上。

3.使用和培养并重原则

当代人才学认为,人才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是第一资源。同森林、水利、草原、矿产等自然资源一样,人才资源也需要保护、培养。否则,一味掠夺性地开发,人才资源也有枯竭的时候。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大学教育、研究生教育等,都属于人才资源的培养。人们越来越重视这类培养,智力投资也越来越高。但与此同时,人们都忽视了另一类人才资源的培养,即工作后的继续教育。有些人才认为,自己已经是大学本科或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了,用不着再学习;有些领导出于经济和人手紧张等方面的考虑,也不愿把自己管理的人才送出去再学习。其实,这种看法是一种短视。正确的用人行为,应该是用养并重,在使用中有培养,在培养中有使用,二者紧密结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当然,培养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把人才送出去深造。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如果能够给人才一个进修、出国学习的机会固然好,但恐怕这并不是所有单位都能做得到的。所以,更重要的是,领导要有培养人才的意识,应该对人才政治上关心,工作中帮助,并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学习知识,提高技能的机会,鼓励他们在工作岗位上通过自学,更新知识,提高素质,不断适应工作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这方面最忌讳的是只使用,不培养,全凭人才自我生长。这实际上是对人才的一种重复性、掠夺生使用,最终结果是对人才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使用和培养并重原则的实现,既要靠领导重视,也要靠人才自身的努力。一方面人才对再学习要有紧迫感,特别是在倡导建立学习型社会和发展终身教育的今天,一定要认识到自己的知识、才能如果不更新、提高,就会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被社会所淘汰,从而树立起强烈的再学习愿望;一方面要根据自己工作的实际需要,多方呼吁,督促领导制定培养计划,保证培养经费,从而使人才培养工作走上制度化、正常化轨道。同时,也要加紧自学,要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再学习的任务,做时代的弄潮儿,而不致成为时代的落伍者。

4.用当其愿原则

所谓“用当其愿”原则,是指充分尊重人才个人选择工作的权利。人才也是人,他们同千百万普普通通的人一样,也有自己的意愿、兴趣、爱好和追求,因此,在工作选择上,应充分尊重他们自己的意愿,最大限度地为其实现成才目标创造条件,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眭、创造性。

要实现“用当其愿”原则,首先就要破除“左”的观念和旧的人才管理体制的束缚,建立和完善新的人才管理体制。在计划经济时代,人才选择工作的自主性很小,几乎千篇一律地为“组织分配”,且分配到哪个单位后,就基本定死,很少有流动的余地。这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个人选择工作的意愿和积极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新的管理体制逐渐代替了旧的管理体制,“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竞争上岗”、“允许人才合理流动”等新政策应运而生,使人才自主选择工作的权利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但是,不管在毕业分配,还是人才合理流动等问题上,目前的制度、政策都还很不完善,存在着体制性障碍,所以“用当其愿”原则,也不可能完全被落实。只有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旧观念、旧体制的彻底破除,新体制的进一步巩固、健全,人才才可能获得更大程度上的自由、解放,人的意愿也才可能得到更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其次,要破除“长官意志”,充分征求被用人的意见。充分征求被用人的意见,目前在我国已用各种方式得以体现。但是,领导或组织已经决定后,再去征求被用人意见的“先斩后奏”做法还时有发生。被用人同意则罢,如果不同意,就三番五次地做工作,动员其服从决定,直至达到目的为止。其实,这是不利于人才成长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领导和组织在正式作出“用人决策”之前,就要征求被用人意见。如果被用人对其所用有意见,而且这个意见又是合情合理的,那就应该尊重被用人的意见,对“用人决策”作出调整。即使是提拔某一个人,也要事先征求意见。因为在领导和组织看来是对其有好处的事情,他自己未必就认为是件好事。所以,决策之前征求意见很重要。即使形成了某种“意志”或决定后再去征求意见,也要考虑被用人的意愿,不能认为“领导意志”和组织决定至高无上,被用人必须无条件服从,以至固执“己”见,不对被用人的合理要求给予重视、考虑,伤害被用人的积极性,破坏使用者和被用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当然,对被用人的不合理要求,也要批评教育,不姑息迁就。

第三,重视人才的调岗要求。在人才合理流动政策的指导下,各单位的人事部门开始重视人才调离本单位的请求,在没有特殊情况下,一般都允许人才调离。但是,对另一种情况,有的单位却重视不够,这就是在一个聘期内人才主动提出的在本单位内部的调岗要求。一个人在某一个岗位上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如果他感到得心应手,就会继续干下去;如果不是这样,就可能提出调岗要求。而我们的领导、组织和人事部门,往往认为这是聘期内的个人小事,所以重视不够,或轻描淡写地说几句,或根本置之不理。其实,这种态度是错误的。人才主动提出的在本单位内部的调岗要求,表面看起来是个人小事,但实际上却表达了人才的某种愿望、向往和追求,如果得不到满足,也会压抑人才的积极性,对工作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对于调岗要求应及时解决。能调整的就调整;暂时不能调整的,就帮助其创造条件,待到下个聘期再调整;对于根本不能调整的,也要实事求是地说明原因,帮助其认识调整的利弊,做到使其心情愉快。

当然,提倡“用当其愿”的原则,并不等于说就不要党的组织原则了,而是说在使用一个人才时,组织上应尽量考虑人才的个人意愿,把组织决定和个人意愿有机地统一起来。当个人意愿同工作需要发生矛盾时,我们仍然主张人才应不计较个人得失,无条件地尊重和服从组织决定,愉快地工作在组织安排的岗位上,并努力作出成就。

三、用才实践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关于容人的问题

容人讲的是用人方略和用人气量,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容忍下属人才的缺点、短处;

第二,敢于用有争议的人才;

第三,敢于用犯过错误而又改正了错误的人才;第四,容得下比自己才能高的人才;

第五,敢于用反对过自己而又被实践证明反对错了的人才;第六,能够用与自己关系疏远的人才。

用才实践表明,做到容人是很不容易的。许多人才之所以经历坎坷,除了政治原因外,关键在于为人所不容。因此,教育用人者提高认识,努力做到容人,就成为用好人才的重要问题了。

首先,用人者对所用人才应该有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马克主义早就指出,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好与坏并生,美与丑共存。如果想让一个人才只有优点,没有缺点,只有成绩,没有错误,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在接受一个人才时,不仅要接受他的优点和成绩,还要接受他的缺点和错误,正如孔子所说:“赦小过,举贤才。”我们有些干部虽然嘴上说起来很明白这一点,但在实践中却对人过于苛刻,显得不近人情。这主要还是理论修养不高,缺乏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和物的辩证观点。为此,要教育干部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理论水平。还要让干部在实践中认识人才,理解人才。一方面,通过对人才的深入了解,特别是对其长处的发掘,确实使干部感到人才的宝贵和对工作的不可缺少性,从而不得不接受人才的短处和过失。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才也应该具有让人特别欣赏的长处和本领,使人为了用其长处和本领,不得不“爱屋及乌”,放弃对其短处的苛求。另一方面,也要使干部认识到这样一个现实:人的短处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时很难改变。如果对有短处的人才都不能容忍,总想让其改正了缺点后再用,那你实际上就成了孤家寡人,找不到共事的伙伴。这正如荀子所说:“水至清无鱼,人至察无徒。”设想一下,在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复杂社会中,孤军奋战会有什么结果呢?只有失败。常言说:手大捂不过天。一个领导的本领再强,如果没有其他人的支持、帮助,也会一事无成。由此可以断言,容忍、使用有缺点错误的人才,是一个成熟的、有远见的领导必须做到的。否则,被社会所抛弃的不是被使用者,而恰恰是使用者本身。

其次,用人者气量要大。容人就需要有点气量,不计前嫌,不看关系亲疏,不怕别人超过自己。那么气量从何而来呢?

同类推荐
  • 耕耘南广

    耕耘南广

    辑录了几十篇在南广教学、管理和后勤服务一线辛勤耕耘的教工们的创业回忆文章。它记录着创业者的艰辛与欢乐、光荣与梦想,和年轻南广的成长历程。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南广青春律动的脉搏,园丁的敬业、奉献和激情,聆听她深情嘹亮的歌唱。
  • 马上开讲:亲历中国体育电视30年

    马上开讲:亲历中国体育电视30年

    这是一本没有多少故事的回忆录,其中大多是历史记载,我将它看作电视系的教学辅导读物。当然,如果读者对于中国的体育电视以及与其有关的历史有兴趣,也可以从中体会到一些阅读的乐趣。
  • 好故事教出好孩子

    好故事教出好孩子

    每个孩子都爱听故事,而每个故事都有其自身的特色。本书360多个哲理小故事,分别从勤奋好学、自强自立、志存高远、诚实善良、团结友爱、宽宏仁爱、机智勇敢、忠诚守信、谦虚谨慎、乐观向上等多方面为家长提供素材,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个性进行针对性教育。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逃离北上广—广东太竞争

    逃离北上广—广东太竞争

    广东这块地儿,永远都和竞争密不可分。因为广东人喜欢“食头箸”。谁都知道竞争是激烈的,更是残酷的。但埋怨冇用,不如把头从沙子里拔出来,好好看看外面的世界——连聚集了数十万工人的富士康都大摇大摆地从广东撤离了,你还在纠结离开是“前进”还是“后退”吗?
  • 树人文库-受益一生的哲理故事

    树人文库-受益一生的哲理故事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本套图片共分为:妙语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义勇故事、智慧故事、历史故事、知识故事、妙答故事、成败故事、中药故事、破案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名人故事、哲理故事、亲情故事、处世故事、战争故事、发现故事、伟人故事,在各方面论述了树人实践的内容和方法论。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都市食人族

    都市食人族

    食人族是一种隐藏在都市繁华下的种族他们力量强大以人类为食都有着自己独有的血形武器和异能人类也在和食人族不停的战斗中发现了只能在食人族身上取下的武器和异能才能与之抗衡武器统一叫血形一个少年拥有了半人半食人血统的强大力量并获得了强大异能成为了邪恶力量的克星为了保护人类引发的超级炫酷爆炸决斗
  • 铸刀为道

    铸刀为道

    在游戏万古世界中唯一的铸造大宗师,张开双眼发现自己真的重生在一个真实的万古大世界中,铸人也铸刀,此刀是我道,冷锋、热血、情义,唯有我手中刀,诉我心中意。
  • 安爷是女神

    安爷是女神

    【女扮男装/异能/无男主吧】安裔在成功参与了一场绑架后收获软萌萌的妹子多枚,外加一小弟,略有所感然后走上了拳打南山敬老院,脚踢北海幼儿园的凶残道路……【友情提问】\1.作为拥有庞大粉丝军团,知道缺钱的感觉是什么?“呵,可笑……(的确挺困难的)”\2.作为[天籁]里的无冕之王,还有人说你是花瓶,你觉得你表现的如何?“嗯,还行……(呵呵,选题的别让我知道你是谁!)”\3.听某人剧透,你后期挺牛逼的,对此你怎么看?“关键不在我……(难道前期不牛吗?)”\4.你有男装癖,女扮男装欺骗女孩儿的感情这件事情是真的吗?“你去男女装,我试给你看……(天地良心,日月可鉴啊)”
  • 流年死水

    流年死水

    一心为高考的高中生活可能是一潭死水,但是仍然藏着我们的流年。这是一篇关于蠢萌粗线条的二货少女余君与傲娇毒舌嘴硬的牙膏同学刘珩的青春记事。这里的每个人都平凡普通又独一无二,和那年在走廊上和我们擦肩而过的每个少年一样,经历着最好的青春。希望所有偶然读到这些故事的你们,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故事来源于生活,生活却比故事更精彩。我们没有开挂的人生设定,也同样拥有精彩的青春年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逆袭:肥妻大作战

    重生逆袭:肥妻大作战

    意外重生,云相思表示,姑娘她要逆袭!极品渣渣,虐之!贫穷丑肥,灭之!首长老公,甩之!呃,甩不掉?还被人当做猎物(宠物?)觊觎?那怎么可以!必须逆袭!云姑娘揉着酸涩的眼,痛定思痛!哪怕咱还是粉嫩新手,但是输人不输阵,不能弱了气势,她要高高在上!可对上某首长灼亮的眼,云相思肝都颤了。她,要逆袭……新书《重生80年代:学霸小军嫂》,欢迎围观~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樵苏

    樵苏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自古正邪不两立,但何为正邪,又有几人说的清,不过人云亦云罢了。一场场征战杀伐埋下多少英雄骨,回头望去,留下诸多传说,胜者为王,为我辈膜拜,败者为寇,仅剩些许叹息。今日之江湖,犹如西湖的水,秀色可餐,但也未见风浪。掐指算来,江湖中正魔之间已有数载不见大的杀伐,老巢位于长白山的魔教未有南下迹象,地处泰山的正教也无北上剿魔之意,除了各自门中武功超群的年轻弟子个个摩拳擦掌,意欲建功立业,正魔中大部分弟子只是动动嘴皮,说到兴处站到高处振臂一呼也是好不热闹!唉,只是这世道又岂能一直太平,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若一直无事,世间岂不是少了许多乐趣,人间又哪有这些一辈一辈的江湖秩事来让当今侠士在茶余饭后说上这一段又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