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64300000037

第37章

黄一平当即被问住了,一时不知如何回答。他没有想到,自己刚才的一通宏论,竟然被冯市长巧妙利用,成为送礼陋习的一件华丽外衣。他内心里不能赞同这种说法,却又无法辩驳之,感觉是被偷换了概念。事实上,当今官场的这种送礼之风,已经远离古代那种情义、礼仪与规矩,更与文化扯不上边儿。按理说,上下级之间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有些礼节性钱物往来,当是情理中事。古人送礼讲究事出有名,名正方能言顺,受之也才泰然。比如,春节、中秋节送礼是表喜气,婚丧嫁娶送礼以示客气,现在则不然,什么端午、重阳、清明乃至情人节、圣诞节等等,只要找到借口就想着法子送。有权势之人,一年甚至可以庆贺几次不同日月、时辰的生日。相互有直接管辖隶属关系者要送,没有这种关系却有利用价值者,也要送。以前送点土特产品都要遮遮掩掩,现在送黄金、美钞、人民币都是直来直去。早先几年,举国城乡流行一句“跑部跑省”的口号,后来又直接演变成“跑部钱进”,是谓县、市一级基层官员,跨过市、省这类上一层级,直接到京城里找国家部委,通过同乡、同学、朋友之类关系,批项目、要资金、拉关系、觅好处。很多地方因此而尝到甜头,便拨出专门费用、人员、经费,全力以赴放在这种跑和要上,从而滋生出更大范围、更为严重的送礼之风。中国文字中,看望、拜访之类词句本也文雅,可在官场里一番浸染,渐渐就违了本意、变了味道,成为送礼行贿的隐语。而且,如今官场之礼,远不像古代那样有规有矩。这种没有规矩的滥送,往往比那些规矩来得更加可怕,也是对历史文化的一种亵渎。

可是,任何事物都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黄一平的送礼观亦然。自从到市政府工作,特别是做了冯市长的秘书,耳闻目睹乃至亲身参与了种种送礼过程,黄一平渐渐明白,送礼不仅是中国漫长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更是当今中国官场的一个有机组织,已经渗透到包括官场在内的中国社会的每一根血管,每一个细胞,其力量之大堪比阿基米德期待已久、孜孜以求的撬动地球的那个支点。何况,黄一平因了市长秘书这个特殊位置,也开始频繁接受别人所送之礼,且渐觉习以为常、不足为奇了。如今,每逢大年小节前夕,黄一平就会特别期待,特别亢奋——那种给别人送礼、自己也收点小礼的感觉,别提有多舒坦、有多刺激了。

由此而论,像黄一平这样的市长秘书,几年操练下来,如今又岂能不谙熟送礼这一官场必修课程?

“送礼是一门学问,也可以说是一门艺术。”冯开岭斯言,丝毫没有半点玩笑的意思。

幸好黄一平悟性不低。跟随冯市长这几年,耳濡目染,潜心研习,黄一平送礼之技艺已经大为长进,深得其中精要,也深受冯市长信任及受礼诸君嘉许。

记得第一年跟随冯市长出去送礼,黄一平还只是一个单纯的随从、跟班,只能做点拿拿接接之类的体力活儿,一般进了屋东西丢下就退到室外等候,或者即使随领导进门坐下,也只是一言不发。但是,冯市长常常会特别交代:“记住这些人家的门牌号码、原任职务、家庭成员,下次再来你可能就是我的全权代表。”

黄一平听了,马上就得提起精神,特别当心,生怕下次单独上门会出错。也因此,黄一平对冯市长送礼的那些门道,就特别留意,暗中观察、揣摩其中的诀窍。

通过跟随冯市长送礼,黄一平发现,送礼之道貌似粗俗,其实还真是充满玄机,细细推敲起来简直就是一门莫测高深的学问。

冯开岭送礼,因为对象身份的不同,划分了不同的档次、类别,思虑相当精细。他在省里工作过,又直接受制于省这一级,因此送礼的重点自然就在省城。在省里工作那会儿,多数省领导他都熟悉,领导们也大都认识他。现在,离开六七年了,还是有不少领导与他相熟,其维系纽带主要便是每年拜访那么一两次。平常,给这类省级领导送礼,十之八九遇不到本人,只能随同礼物丢张名片给家属,领导未必就能看到或记得。但是,无论如何跑还是要跑的,有鱼无鱼撒一网总不是坏事,万一什么时候领导想起,说不定就起了作用。冯开岭身为常务副市长,又主管城建、交通、国土、规划、房管一块,除了主管的副省长,几个对应部门的厅长,必然也要一一拜到。那些厅长,不光从业务主管角度需要得到其支持,更主要是这些人大多背景很硬,日后极有可能进了省里班子,现在烧香等同于储蓄、投资。除了这些名正言顺的“现管”,像杨副秘书长、年处长等一众当年同事、同学,如今或居高位拥重权,或正是蛰伏、积蓄期的潜力股,无论于公于私,都很有投入的必要,也是他例行进贡的重点。此外,还有上边提到的毛处长、印厅长等一批老干部。当年冯开岭随老书记进省城,老书记以省委常委、秘书长身份分管老干部工作,冯开岭因之也认识了不少老人,与阳城籍的一帮老人更是非常熟悉。老书记逝世之后,及至回到阳城工作,他依然牢牢把握着这一难得的人脉资源,尽力与老同志们保持密切往来,主要维系方式便是定期登门看望,送点老人需要或喜欢的礼物。

在阳城本地,按说冯开岭贵为常务副市长,就不需要给别人送礼了吧?其实不然。洪书记、丁市长那儿,未必遇年逢节必送,但每年表示那么一两次绝对非常必要,东西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个态度。就像在部队里,中校见到上校立个正、敬个礼,表明你懂得规矩、知道轻重。至于四套班子里其他成员或者部委办局里那些下属,平时人家给你送,你也给点东西回敬一下,那是一种礼尚往来的客气,严格讲来不算什么礼与不礼。

给什么样的人送什么礼物,表面看不是什么要紧事,可在冯开岭看来,则不是这样。“送礼也得看菜吃饭、对症下药,否则就有可能花了钱、出了力而不讨好。”

像冯开岭这种位置的官员,送礼所费自然无需自掏腰包。一般礼品,诸如烟酒、衣物、土特产、购物卡之类,主要出自交通、城建、规划、国土、房管等几个分管的部门。不必等到过年过节,就是平常日子,无需市长张嘴,这些部门领导自会定期送货上门,美其名曰公务之用。对于冯市长主动索要的物品,那更是有求必应、求一给十。有些价格昂贵、不易采购或是有特殊用途的物品,不便让一般人知道,冯开岭则会个别交代给邝明达。对于省里的常委、副省长一级领导,普通烟酒之类物件肯定拿不出手,人民币、购物卡这样的真金白银人家又未必肯收,那就只能在稀、少、奇、新上做文章。比如,贵为副省长,茅台、五粮液也许不是什么稀罕之物,可是,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里招待外国首脑的那种特供五粮液,或是放置五十载以上的陈年茅台,却未必想喝就能喝到。冯开岭有个同学在北京某部,恰恰就能搞到这种宝贝。还有那些过去专供最高领导享用的特制熊猫烟,以及具有百年以上树龄的龙井、碧螺春,等等。这些东西,不在品相优劣、价格贵贱,而是以稀有为贵,送到任何一位领导那里,也会别具特色、印象深刻。至于一般的官员那里,无非名烟名酒多送一些,或者挑些阳城当地价值不菲的特色产品,既是例行公事,却又不失实惠与体面。

冯开岭送礼的重点,当然是在省城。在位的领导,必由其亲自出马,黄一平、邝明达等心腹跟随左右,专挑月黑风高之夜,行踪极其诡秘。冯开岭比阳城其他领导的便捷之处,是他曾经在省里工作过,到省城探望领导算是轻车熟路,万一遇见熟人也可以访旧名义搪塞过去。与看望现职领导轻车简从不同,拜访那些老干部及其遗孀时,冯市长则会选择光天化日之下,大包小包里装着些螃蟹、芦笋之类的阳城特产,甚至还有山芋、芋头、花生这样的土货,热热闹闹地在那些冷落日久的门院前进出,迎送之间刻意弄出很大的欢声笑语。刚开始,黄一平不明就里,后来就慢慢看出端倪——这些人家与在位领导不同,东西不在多少,要的是个热闹气氛。冯市长如此一番闹腾,左右邻居知道有人来送过礼,倒比送了什么价值更高,也更重要。

冯开岭在阳城还有一批需要重点关照的人群,每年送礼都不可忽略,而且非得由他自己亲自出面——这就是他工作过的阳城师专那些老领导、老教师。每年春节之前,都会带领黄一平和司机老关,早早备下些大肉大鱼色拉油之类,也是大张旗鼓来到师范宿舍区,一幢楼一幢楼走过去,一家一家敲开门,凡是当年他在校工作时在位在职、如今离休退休在家的老人,无论校长、书记还是普通老师,人人有份。这样做的效果,是大家都知道冯开岭念旧谊、有情意、没架子,是个知恩图报的好人。在位官员,最难得到这样的评价,也最想得到这样的评价。冯开岭此举,为他在阳城官场挣分不少。上次省委组织部搞民主推荐,阳城师专里的几个老教师,就是因此而帮了冯开岭的大忙。

此外,送礼时机的把握也非常有讲究。平常逢年过节普遍跑跑,杨柳水大家洒洒,那属于“平时勤烧香”性质。现在,随着换届进入倒计时,阳城市长人选之争渐入白热化状态,眼见张大龙、秦众有结成同盟的可能,冯开岭此时借重阳节之名,有选择地送礼攻关,意在随机应变、神兵奇袭。不过,时下人事问题已经提到省委议事日程,成为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省委省府现职领导们那儿绝对已成禁地,公开跑动难免伸手要官之嫌,正是当下之大忌。日前,从中纪委到省纪委,包括组织、监察部门,都已下发文件通知,三令五申反复警告,如果有人一旦顶风作案,必将格杀勿论。以前,每次大规模党、政换届,哪怕只是村、居委会一级最基层组织,也都有一批倒霉鬼难免撞上枪口,被送上断头台。因此,从现在往后这三四个月,但凡有点政治头脑的候任官员,都会尽量避免出现在上级领导机关,更加避免出现在现任领导们的官邸。因此,冯开岭这才特派黄一平急赴省城,重点放在一批老干部身上。

毛处长、印厅长之类虽是离退休了的官员,但他们都居住在省里机关宿舍,冯市长自然也不便在那里跑进跑出。

更何况,即使他亲自出马了,有些话也不好出口。

黄一平深为冯市长充满智慧的决定而折服!虽是送礼小节,也足见其大谋大略。

平心而论,跟随冯市长几年,黄一平不但对他的领导艺术心悦诚服,而且对其送礼艺术也是佩服之至。由是,他也进一步明白了一个道理:当今社会,送礼即政治,无礼不为官。

57

黄一平的省城之行,相当诡秘。

他的行踪,除了冯市长,只有邝明达知道。为了确保行动的绝对保密,他向邝明达要了辆车,利用双休天独自悄悄进了省城。

送给毛处长的几样东西,皆由邝明达特别准备,不过是六双草鞋、两百只咸鸭蛋、十瓶糟乳腐,累计价值不会超过四百块钱。表面看来,那些东西都是十分平常的物件,价格也很低廉。可是黄一平明白,这三样东西,平常之中却又都有不同寻常之处。

据冯开岭介绍,当年他跟老书记到省城工作,经常随同看望毛处长等阳城籍或在阳城工作过的老同志。

那时的看望,真就只是一般意义上的看望,来客常常两手空空,还要叨扰主人一顿便饭。有时即使顺便带点东西,也就一袋茶叶、一块阳城年糕之类。但是,毛处长那儿,每到秋季或年底,老书记必有三样东西要送到——草鞋、鸭蛋、糟乳腐。后来老书记突然去世,冯开岭接过使命,一直把这种传统延续至今。在和毛处长接触的过程中,冯开岭与老人结下忘年之交,深得其喜爱。当年他从省里得以顺利回到阳城,以及后来接任常务副市长,毛老处长都曾出面讲话。不仅如此,他还从老人身上学到不少东西,尤其是担任分管农业的副市长初期,时常得其言传身教,才很快成为半个农业行家。

也许是革命战争年代养成的习惯,毛处长一生特别喜欢草鞋。即使在大城市生活了几十年,身边早已不见炮火硝烟,可他依然惯于登一双草鞋,雄赳赳走在城市的繁华街道上。尤其是从初春到仲秋那几个月,更是草鞋不离脚。然而,毛处长所需的草鞋,并非当年的那种普通稻草鞋,而是一种名为大米草的水草,加上纯棉布条精心编织而成。大米草生长于阳城江滩,四角棱形,中间空心,秋天收割上来暖阳晒干,用小木锤轻轻敲击至松软状,与棉布条混合起来很有劲道且不易折断,编织成鞋穿在脚上富有弹性又非常舒适。过去,这种大米草野生疯长,满江滩到处都是,江边农民经常放牛羊进去随意啃食,如今却因稀缺反而成了宝贝。要不是邝明达专门请人在江边种下一些,满江滩断难找到几根。那些咸鸭蛋,也不是平常街市上买到的那种,而是以食盐、黄酒、八角、姜料等十多种作料精心腌制而成,蛋黄略微发黑、味道有些许腐臭,类似平常人家盐卤不足、腌得过头了的那种臭蛋。这种咸蛋,黄一平小时候也很喜欢,外观虽然不雅,味道却特别鲜美。糟乳腐本是阳城一大特色,毛处长喜爱的,自然也不是工厂批量生产、商店成箱售卖的那一类,而是完全以地道手工制作,原料和工艺更为纯正。难得邝明达神通广大,也只有他能搞到如此稀罕之物。

按照电话约定,黄一平特意选择周六下午两点准时到达毛府。毛处长几个子女都在国外或上海、北京工作,平时就老两口与保姆生活,家里比较清静。

同类推荐
  • 勇敢者(少年科幻小说大奖书系)

    勇敢者(少年科幻小说大奖书系)

    豪华作家阵容:刘慈欣:雨果奖、轨迹奖得主;《三体》三部曲作者,电影《流浪地球》原著作者(英)H·G·威尔斯:经典时间旅行小说《时间机器》作者,四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法)儒勒·凡尔纳:“科幻小说之父”(美)雷·布拉德伯里:世界科幻大奖“星云奖”之大师奖”(美)刘宇昆:《三体》三部曲海外版权翻译、爆红科幻短剧《狩猎愉快》作者(英)伊恩·沃森:电影《人工智能》编剧(美)罗伯特·西尔弗伯格:三次雨果奖、六次星云奖,汇集国内外科幻精品,斩获多项大奖世界科幻小说大奖——星云奖、雨果奖;斯特金奖、轨迹奖中国科幻小说大奖——银河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引力奖,题材广泛,探讨热门科幻主题地外文明、人工智能、宇宙探秘、时间旅行……
  • 夜行记

    夜行记

    王小波早期小说创作的集中展示。小说在王小波笔下从经典小说家笔下的沉重文体羽化为一只翩翩蝴蝶。王小波笔下的古之今人,今之古人,大智大勇,痴迷憨呆,倾国倾城。《夜行记》一篇尽现作者非同常人的想象力,多处描写让人拍案叫绝。
  • 老弯他们

    老弯他们

    《老弯他们》是一部抗日题材的原创长篇小说。以老弯为主人公,讲述了老弯及与其相关的一系列人物在皖东北地区在抗日战争期间经历的事件。
  • 简·爱

    简·爱

    不可错过的世界爱情经典小说。女主人公简·爱是一个心地纯洁、善于思考的女性,她生活在社会底层,受尽磨难。但她有倔强的性格和勇于追求平等幸福的精神。她的爱情是扎根于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的深挚爱情。
  • 审计师的浮生六记

    审计师的浮生六记

    上篇《浮生六记》和下篇《上山,上山,上山》在时间上前后相继。《浮生六记》写的大体上是大学毕业到离开“四大”这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故事,而《上山》则着重写自“四大”离开到自己创业之前的过往。上下两篇文章体例相似,时间上也有一定的连贯,所以谨遵此书责任编辑党宁兄的雅嘱,把它们放在一起,合成一本完整的小书。
热门推荐
  • 再回首可否不遗憾

    再回首可否不遗憾

    首富的宝贝女儿,裴心怡!她的妈妈总是给她安排相亲,这次又帮她订婚了,说什么对方家世好,人长得帅等等。一向对父母言听计从的她终于受不了,从所在地逃回了中国,来到了她哥哥以前所就读的学校,遇见了他并爱上了他,却没想到他就是自己的订婚对象......
  • 萌宝来袭,拐个美女当妈咪

    萌宝来袭,拐个美女当妈咪

    卖了大瓜给杂志社,林忧刚数完钱,霸气小团子找上门来,不遗余力开启套路他爹之路。方案一:“漂亮姐姐,你既然有能力挖大瓜,那就帮我调查一下我爸爸吧!”方案二:“勾搭我爸爸,给你两百万,一分不少。”小团子好不容易把林忧拐回家,却被某男逼近墙角,“我们好像在哪里见过?”日夜相伴,林忧终于恢复记忆,这才反应过来,满满都是父子俩的套路!
  • 秋少,只婚不爱

    秋少,只婚不爱

    为替哥哥还钱,惹上霸道少爷;欠下巨资,只能以身还债!渐渐相处,萌生感情。不料误会袭来,残受折磨,诞下孩子又被抢走,她悲痛离去。再次相遇,她是机场的清洁工,而他却是高高在上的贵宾,当身边的两个小孩重逢,注定他们再次火花四射!
  • 此后再无余生

    此后再无余生

    一个女人、妻子、母亲、女儿的人生绝笔:认真活过爱过,才能好好告别。里格斯生长在一个有癌症基因的家族,在被确诊患病后,她没有失去自我、放弃生活,甚至还要面对母亲的离世;在与病魔抗争的同时,还要照顾患有先天性糖尿病的大儿子,以及关照两个儿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能够自然地接受妈妈将要离开的现实。里格斯的人生看似已天塌地陷,生活中的一切被打乱,但她的内心依然充满热爱,对丈夫、孩子、父母、亲友,以及书籍,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安然离去。
  • 神语阙歌

    神语阙歌

    千年前,五洲大陆,九神争霸,七国混战,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天选之子,天赋异禀,奇遇连连,终修成不死神体,伏九神,灭七国,创穹洲,开万世太平。千年后,乱世再起,天选少年,横空出世,破妖灭魔,匡扶正道,热血战穹洲,谱写一曲曲仙语阙歌
  • 老婆大人,求原谅

    老婆大人,求原谅

    老婆,你在娘家吗?我今晚去接你吧、、、、、、、、不用啦,你去找你的红粉知己吧,我也去找我的蓝颜知己啦、、、、、、、
  • 幻世奇云录

    幻世奇云录

    一片神奇的大陆,一个个奇特的遗迹,一群各有志向的人,演绎一个波澜起伏的江湖,揭示一个神秘的世界。
  • 我们的第一个十年

    我们的第一个十年

    我叫风龑,现在是一位已为人父的失败者,我没资格跟大家讲成功,只能跟大家讲一下我的生活和创业的经历以及我每个阶段心态的转变……从19岁到29岁,我人生的第一个十年,很精彩,也很惨烈,年轻人的自命不凡我有,争强好胜耍心机用手段我有,有点小成就就变的心高气傲忘乎所以,我也有,遇人不淑被设计我也遇到过,,,我希望年轻的朋友们能够从我的经历中汲取营养摈弃糟粕,完善自己的第一个人生十年,尽量少留遗憾……无论是事业还是爱情。(上部)
  • 凡尘段

    凡尘段

    轻段,体段,心段,情段,欲段,灵段,魂段,神段,劫段,锻炼自己的强。许笑铭就是一个算命的,进了都市之中,花费了大把的力气终于让自己能够生存,不过在这过程中,也得到了一个神奇的东西,那个老头说,这个叫做段,修炼的人叫段子。什么?段子?不是吧,老头,我是未成年人!
  • 我有一个诸天旅馆

    我有一个诸天旅馆

    创意来自于史上第一混乱和异常生物见闻录。讲的是一群异界来客穿越到地球后在地球发生的欢乐日常。“信仰圣光吧!圣光会守护你!”那边的圣骑士,能不能别在旅馆里传教。“前面这位兄台请留步。我看你印堂发黑,最近必有血光之灾。要不要我给你算上一卦?”这个算黑卦的怎么还有脸来我的旅馆?“老铁们,我们目前所在的星球是一个科技落后的人类星球。现在我则要展示,在光脑无法使用的情况下,要如何在这个落后的星球上生存。”这位主播好像没有在地球直播的版权呢!“小友,这本秘籍的内容真的是太过奇妙,这使我对于改良炼丹术又多了许多的感悟。”旅馆内,一位仙风道骨的老爷爷拿着本《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理综篇正在不断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