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31600000008

第8章 民族无小事,满汉一家人(3)

等到了康熙十六年,平叛战争已经基本上渡过了最为艰难的时期,而到了最为关键的决战胜负的时刻。康熙那时也不过仅有二十四岁,学问长进得非常快,所以急需补充水平更高,才品兼优的学子儒臣入直南书房,并赐第内廷,以备随时能够咨询应对。到了十月十八日,选定侍讲学士张英在内供奉,食正四品俸,而且传谕二人:“在内供奉,当谨慎勤劳,后必优用,勿得干预外事。”这时入直南书房的三名文人,均于皇城内赐第。张英、高士奇赐居西安门内,励杜讷赐第厚载门。

这可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开端,从此汉官赐第皇城之内开始了。

入直南书房之内廷翰林,不仅仅要辅导皇帝读书、写字,讲求学问,时备顾问,而且还要代拟谕旨,编辑书籍经典。南书房在交流民族文化、缓和民族矛盾方面也发挥了重大作用。

张英,江南桐城人,康熙六年进士,选庶吉士。十二年七月,以翰林院编修充日讲起居注官。入直南书房后,便成了皇亲的亲密顾问。张英每天“辰而人,终戌而退”,“退或复宣召,辍食趋宫门,慎密恪勤。上益器之,幸南苑及巡行四方,必以英从。一时制诰,多出其手”;皇帝赞他“日侍左右,恪恭匪懈,勤慎可嘉”。

高士奇,浙江钱塘人。从事“书写密谕及编辑讲章、诗文”等,甚至也参与起草诏书,自称“有时召余至内殿草制,或月上乃归。”

继张英、高士奇之后,康熙帝在十七年间三月二十八日“召翰林院掌院学士陈廷敬,侍读学士叶方蔼,侍读王士桢入侍内廷。”此后至康熙二十七年之前,陆续入直的还有张玉书、孙在丰、朱彝尊、徐乾学、王鸿绪、陈元龙、戴梓等人。以上十五人中,除励杜讷、陈廷敬(山西)、王士祯(山东)三人为北方人外,其余均是南方人。

凡人直者,无论官职尊卑,也不管原来是不是翰林院的学员,都授予翰林职衔,称南书房翰林。南书房翰林在清廷有着独特的意义,这一意义在于:清朝中央机构一般都是满汉职制,惟有南书房几乎全部都是汉人。康熙与人直诸臣吟诗作画,钓鱼赏花,剖析经义,研讨时政,与同堂师友没有什么不同,感情特别的融洽。他向沈荃学习书法,沈亦悉心指教,直言“每侍圣祖书,下笔即指其弊,兼析其由”。康熙听了不仅不恼火,反而“深喜其忠益”。一直到沈荃离开了南书房都有好几年了,他仍经常将他召入殿内,优礼有加,并且还将临慕字体拿来给他看,请求他指正。对高士奇,康熙也特别欣赏他的才智敏捷,“好学能文”,吟诗、书画,无所不能,无事不晓,每当出巡狩猎时一定命令亲近侍卫并马扈从,高士奇也的确了解皇帝的意图,处事面对总让皇上特别满意。有一次康熙狩猎时,因马蹶险些坠地,心中颇为不快。高士奇闻知,便故意把自己弄得满身泥污,“趋入侍侧”。康熙很奇怪,问其故。高士奇谎称:“臣适落马附积潴中,衣未及浣也。”帝听后大笑说:你们南人竟至如此懦弱,“适朕马屡蹶,竟未坠骑也”。与高士奇相比,康熙觉得自己仍不失为勇武之君,自尊心得到了满足,那不快的情绪骤然没了踪影,从这里可以看出,康熙与高士奇简直就像是同堂师友。

对入直者,康熙以师友之情倍加信任,不次擢用。张英入直还不到三年,便被提名提升为翰林院学士兼礼部侍郎,后晋礼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仍管詹事府事。桐城张氏由此日益显赫,“以科第世其家,四世皆为讲官”,子孙五人人直南书房。励杜讷以诸生受知,人直后赐博学鸿词科,授编修,迁侍讲,转外吏后任光禄寺少卿、宗人府府丞、左副都御史、刑部侍郎等职。自他发迹后,也是“子孙继起,四世皆人翰林”,三人人直南书房。其他人直者,亦有不少人成为达官显贵。

康熙对这些文人学士还真是护爱有加,入直诸臣如果有什么不对,首先,他总是设法曲予保全,大学士熊赐履,于十五年因票拟错误欲诿咎另一大学士杜立德,“改写草签,复私取嚼毁,失大臣体,革职”,由此让熊赐履侨居江宁。后来,康熙念及他的才能及其对自己事业的显著贡献,初次南巡至江宁,曾亲切召对,御书经义斋匾额以赐。

又在二十七年前六月,复起礼部尚书,仍直径筵,后调吏部。还有一例,也是发生在这一年,法司逮向湖广巡抚张某,审问其贪污行贿一事,供词当中涉及到了陈廷敬、徐乾学、王鸿绪、高士奇等学士,康熙听到了这件事,急忙降谕,千万不可以株连,只需依法处置张某等牢实人犯,其他的就别去管了。为这件事,这四个人都感到没有颜面出入朝廷了,分别疏请致仕,康熙也了解到继续留任他们确实会有很大的难处,也就只好以原官解任了,但是却仍领修书一事,“其修书总裁等项,著照旧管理”。

徐乾学等人回籍之后,地方官仍复找茬。江苏巡抚郑端上疏劾徐乾学纵子行诈,王鸿绪竟染赃银,有玷大臣名节,“乞敕部严议”。康熙览奏,降谕制止道:“近见诸臣彼此倾轧,伐异党同,私怨相寻,牵连报复,虽业已解职投闲,仍复吹求不已,株连逮于子弟,颠覆及于身家。”“朕于此等背公误国之人,深切痛恨。自今以往,内处大小诸臣,宜各端心术,尽蠲私忿,共矢公忠。倘有执迷不悟,复踵前非,朕将穷极根株,悉坐以朋党之罪。”此时,王鸿绪等已被逮捕,等待审讯,因诏书下达而获释。

康熙这种对文人学士的近乎枉法的“溺爱”,保护的不仅仅是直之师友,安邦治国之栋材,更是他统治的基石。康熙懂得,汉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这些深得奥妙的人是社会的精英,尽管他们也有不少毛病的存在。社会上的一些势力恨这些文人学士,也怕文人学士,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些人往往趁人之危,而落井下石,以卖好求欢于上,轻易地将文人学士作为了廉价的牺牲品,他洞察秋毫,尽力给予其保护,可谓是明智之举。

7.科举考试,汉族第一

康熙尊孔崇儒的政治目的就是:牢笼志士,驱策其才。

人才难得!从清王朝以武立国,至康熙削于三藩之乱,到西征蔼尔丹,无不以武力取胜,然而随着战争的结束和政治的安定,可以说尚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战争的结束是和平建设的开始,在这个过程中,文治就变得特别重要。康熙既然选择了以儒学治国,就需要选择实施文治的人才,即在当时所谓的知识分子,也就是儒生了。如此,也就需要毫不怀疑地继承其父的做法,进一步开放科举考试,以八股取士。

关于科举考试的意义,康熙在十七年有一段寄托深长的话语:“自古一代之兴,必有博学鸿儒,振起文运,阐发经史,润色词章,以备顾问著作之选。朕万机之余暇,游心文翰,思得博学之士,用之典学。我朝定鼎以来,崇儒重道,培养人才;四海之广,岂无奇才硕彦,学问渊通、文藻瑰丽可以追踪前哲者?凡有学行兼优,文词卓越之人,不谕已仕未仕,令在京三品以上及科道官员,在外督抚布按,各举所知,朕将亲试录用。其余内外各官,果有真知灼见,在内开送吏部,在外开报督抚,代为题荐。务令虚公延访,期得真才,以副求贤右文之意,尔部即通行传谕。”

大意是说,自古以来,凡有盛世文治,必定有学问渊博的人,振兴文化,阐发治世思想并总结历史,创作精美的诗文,为后世留下了可以借鉴的著作。至于,说到我本人,也在极其繁忙的国务中挤出一点时间,涉及文墨之事,总想将经典理论用于实践。本朝定国以来,奉行儒道之学,重视培养人才,以我国地域之大,难道没有学问渊博、文学瑰丽的杰出之士和古代的贤哲相比吗?

正因为这种求才的决心和渴望,于是就采取一系列措施,真抓实干地选拔人才,以多种形式,全方位地展开了一场觅人才的运动。康熙帝的这种运动与后世的政治运动不同,不搞一阵风,而是长抓不懈,持之以恒,贯穿全朝,对人才的重视和尊重,也是后世所不及。

但这并不是说,康熙帝对人才的选拔方式完美无缺。

事实上,有人事就有弊端,康熙皇帝网罗人才所采用的选才方式——无论是考试的形式还是官员推荐的形式,都会有意无意地伴生一些漏洞和缺陷。比如八股取士本身就是有缺陷的,官员推荐也可能任用私人,或者结党营私。

但这些问题是当时的时代无法避免的,康熙皇帝的可贵处在于他对可能存在的问题有预见性。

十二年,康熙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有针对性对吏部和礼部官员作了一番训谕,说:“致治之道,首重人才。储养之源,由于学校。必衡鉴得人厘剔有法,乃能革除积弊,遴拔真才,以文治之盛。近闻直隶各省学差,沿袭陋规盘废职业,考试不公,以臻真才沦弃,文治不光。今应作何整饬,差遣何官,及磨勘考核之法何以尽善?务期永革弊端。着九卿、科道会同详确议奏。”这说明他对现有的考试方式并不满意,也希望研究制定出一套尽善的考试方法。并要求九卿、科道一起拿出方案。

正如我们已经谈到的那样,由于时代的局限和视野的局限,尽善的方案是很难产生的,充其量只能作些修补工作而已,这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正是对人才的清醒认识和热切渴求,又以某种有效的政治手段配合,康熙搜罗人才的活动才得以有效地展开。

8.纂修《明史》,迎合汉官

明晓人才之重要者就是大智者,康熙帝就是大智者,他不仅开科鸿博,而且还要亲闻考卷。他曾说:“凡有学行兼优,文词卓越之人,……朕将亲试录用。”

为了进一步笼络汉族士大夫,康熙帝在十七年的正月决定特开博学鸿儒科,选拔才华出众的人,开局纂修《明史》。

“博学鸿儒科”是康熙皇帝总结我国古代科举制度而新创立的特别科目,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有一个逐步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两汉时,是举荐与考试相结合,设有贤良方正、直言敢谏、文学等诸科,由丞相、列侯、州郡推荐,皇帝临轩亲试录取。至隋唐,科目渐多,其中惟有隋炀帝大业二年始设之进士科最难。它“凭文取人,专主章句”,五十岁考取即算幸运,故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谣。至唐玄宗开元十九年,又创博学宏词科,宋继之。至元明清,科举仍以进士科为主,并专以八股文取士。

基于这些,所以康熙帝一方面沿袭常规之科举旧制,网罗汉族士子;另一方面又通过荐举之法,享文清名节之士出仕任职。然而一般荐者“实应者寡”,必须抓住有利的时机,采取特殊办法,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康熙十五年五月以后,平叛战争形势发生了巨大的转机,陕西、福建、广东、江西等各个战场相继获取了胜利,各路大军都聚集到了湖南,目的是为了歼灭逆首吴三桂,此时,明朝遗老复辟故国的最后幻想已经破灭了。考虑到这种形势或许对那些“气节之士”能有所触动,康熙帝便借机再次向他们伸出了友谊之手,于康熙十七年正月宣布特开博学鸿儒科。

博学鸿儒科,又叫做博学宏词科,与唐宋“博学宏词科”名称一致,是想借用它的名字以此加重此科的地位,不同的是这次做法比较灵活,基本上采用了两汉时期荐举与考试相结合的方法。同时,将宏词改成鸿儒自然有它的深远意义,因为“鸿儒”系硕学能之大儒,从本身来看就是一个极尽荣誉尊崇的称呼。康熙帝对此降谕,宣称:“凡有学行兼优,文词卓越之人,不论已仕、未仕,令在京三品以上及科道官员,在外督、抚、布、按,各举所知,朕将亲试录用。”大学士李蔚等遵旨荐举一百七十余人。各地名流学者、怀才不遇之士,皆在被荐之列。因丁忧、病故等因陆续至京者一百五十人左右。康熙帝推迟考期,每月每人给俸银三两、米三斗,至试后止,以使研练词赋,无饥寒之虞。

十八年三月初一那天,康熙帝钦试内外诸臣荐举博学鸿儒一百四十三人于体仁阁,试题二首:《璇玑玉衡赋》、《省耕诗·五言排律二十韵》。考试结束之后,由吏部把试卷收上来,再由翰林院统一封口,最后甫呈送给皇帝,第二天,康熙帝到了霸州,带着大家的试卷一一批阅,后来又把它们交给了阅官大学士李蔚、杜立德、冯溥和翰林院学院学士叶方蔼公阅,并同他们一起商议录取的人选、康熙帝经过精心的考虑,凡是所必取之人,即使作诗出了韵,或者说用语犯了违不得,一律曲加通融,不作计较。浙江萧山毛奇龄卷中有“天倾于北,岂炼石之可补”语,康熙未挑剔其政治含意,仅问:“娲皇补天事信乎?”溥答:“赋主铺张,古籍宜可用。”于是毛被取中。无锡布衣严绳孙,系明朝尚书严一鹏之孙,试日借口目疾,仅赋一诗。但因皇帝平素知其姓字。特谕阁臣:“史局不可无此人”,遂取为二等。最后取中一等彭孙迁等二十名,二等李来泰等三十名,一时名儒秀颜多与其选。

入选之博学鸿儒,经过反复地斟酌商议,最后决定从优俱以翰林用,根据其现任,候补,已仕,来仕等情况,分别授以侍读、侍讲、编修、检讨等职务,另据康熙谕旨,在与试未中者间,择年高之布衣处士陕西孙枝蔚等七人,及来京后因年老未与御试的太原傅山、定兴杜越,亦特旨:“俱着授内阁中书”,以宠其行。

同类推荐
  • 当代国外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当代国外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本书从当代国外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基本认识、对社会主义建设之路的探索、对政党建设的反思与发展、对新历史条件作出的政策调整等几个方面入手,系统地考察了当代国外共产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些根本理论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分析了它们如何结合本国实际来坚持、发展、研究、创新社会主义理论,梳理了它们如何从经济、政治、文化、党建等多领域改革与完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探析了它们如何在资本主义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来调整理论政策以发展社会主义、彰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等理论问题。
  • 直说:中国在发声

    直说:中国在发声

    G20峰会之后,新一轮国际外交博弈启动,大国关系面临重构期,尤其是中国的崛起,将怎样挑战全球格局?在全球化时代,国家间的博弈并没有停止,或明或暗的争斗还在继续。我们将面临一个怎样的世界?新的国际格局将如何构建完成?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节目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阐释这个问题。
  • 20年后,中国和世界

    20年后,中国和世界

    本书既不是一部未来主义著作,也不是一本科幻小说。它是预测、分析和展望未来的产物。我们将朝着新世界迈进,更好地理解这种变革所带来的挑战将使得我们能够提前做出预测,以确保能成功应对突如其来的变化。
  •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党的思想工作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党的思想工作

    《党建工作实务:党的思想工作》:本丛书主要内容包括:介绍党的基本知识,如党的工作,党的建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思想理论知识,国家民主法制建设和经济建设,国家教科文卫知识,党员干部办公实务等。希望本丛书对提高读者朋友的党政知识水平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执政服务能力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丛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相关领导和专家学者的指导和帮助,我们再次表示由衷的感谢。
  • 党魂之光

    党魂之光

    本书是以土地革命时期在江西苏区战斗过的100位共产党员的英雄事迹为素材,紧紧围绕“党魂”这一核心主题,选择他们当中最动人、最闪光的事迹,从各个不同视角,诠释和解读中国共产党人“党魂”的一部新作。
热门推荐
  • 宠心如箭

    宠心如箭

    在年少时,遇到了那个最深爱的人,却是用尽全力也不敢靠近。即使低到尘埃,却还是不想放弃。时光太久了,久到她都忘了最初的悸动。活了两世,她却还是那个读不懂他心事的天真少女。
  • 穿越之变成大圣

    穿越之变成大圣

    怎么变成了一只猴子!原来我是传说中的齐天大圣!终于不必像前世一样窝囊的在一间只容得下一张床与一个桌子的房间里过日子了!这一世,我要干出比西游记里的大圣更大的一番事业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春心如宅

    春心如宅

    她出自名门,天生丽质,却替妹下嫁给一个瘫子。原想委身柳府,安稳度日,岂料,更多险情日益逼近,面对城府的老太;阴险的姨娘,继母的奸计;包藏祸心的小叔子,她又该何去何从?本想休书一封,丈夫却日夜凶猛!此府究竟是她难以走出的恶梦,还是……
  • Tom Swift & his Sky Racer

    Tom Swift & his Sky Rac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开天之上古印记

    开天之上古印记

    仙坠大地,原因为何?隐者之村,究竟潜藏什么秘密?桃源、神藏、将死之地,一个另类的洪荒。百国争锋,豪族林立。繁华大世,为何仙神不显?听说天之巅有最高荣誉,曾经的不死战神,如今又安何在?
  • 余生不过宠你入骨

    余生不过宠你入骨

    “宝宝,你最近不爱搭理我…”“嗯,因为你胖了”“那不是老婆你心灵手巧,做的饭菜太过可口,再说结婚发过誓的!你不能因为我胖嫌弃我!”“结婚誓言怎么说的?”“无论是顺境或是逆境、富裕或贫穷、健康或疾病、快乐或忧愁,我将永远爱着你、珍惜你,陪伴你,鼓励你,对你忠实,直到永远……”“有提到胖吗??”“……………”
  • 今生劫

    今生劫

    既然我得不到那就毁灭好了为了我你能付出一切吗?
  • 高甜婚宠反派大神我老公

    高甜婚宠反派大神我老公

    【双宠甜文】(有点玛丽苏)【呆萌双加超可爱逗趣小仙女X桑媛】【占有欲闷骚太子爷X尊淮辞】“如果,我如果我不会爱上你呢?”“爱?!老子不需要爱,只需要…你取悦我!”尊淮辞冷嗤了一声,第一次被误会成细作,强留在身边桑媛苦笑看着他,果然她和他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剧情:“桑媛,其实…我喜欢你很久了!”某日,一位学长当众向她表白,这事一传入熙爷耳里,他直接开着奔驰去学校。“桑媛,你敢答应,老子让他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一声爆吼,吓到了她。只见尊淮辞冲过来将她拥入怀里:“没老子同意,你还是老子的女人”随后放开,他紧张似的对她命令道:“你赢了,我的终生败给了你,我还是对你心动了,快说…你爱我!”那一刻,桑媛哭了,她爱他!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这撑霸整个地球的太子爷只爱一女人――桑媛……
  • 无限之起源空间

    无限之起源空间

    新书《因为太怕倒霉就全点气运了》欢迎来看~————————林江死后进入空间成为了探索者,被投入到各种世界执行任务。动漫、影视、小说、游戏以及各种未知的世界,一段段冒险就此展开。生化中他是仰天咆哮的狂魔。大逃杀中他是对手们的梦魇。火影中他是尸骨脉最强末裔。……无限的轮回,未知的尽头。欢迎来到——起源空间---------------------目前已完结的世界:生化狂潮,大逃杀,火影忍者,头号玩家进行中的世界:放逐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