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31600000009

第9章 民族无小事,满汉一家人(4)

在康熙十八年,镇压“三逆”判乱已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全国统一的局面即将实现,明朝复辟的危机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康熙帝认为褒奖明末忠臣义士,发扬忠君思想,有利于团结汉族士大夫,巩固清朝的统治。因而通过鸿博科试,取因顺治朝坚持公正纂修《明史》却又屡被攻击的汤斌等人,授为翰林院侍讲,不久又升为《明史》总裁宫、江苏巡抚等职。从这可以看出康熙之英明的所在。

总之,通过鸿博科之荐举,受益的人非常多,使清廷掌握了当时名流学者的基本情况,有些学者虽然没有能来参加鸿博科御试,但是朝廷仍然设法把他们聘请来参与纂修《明史》。如当时著名史学家、鸿博被荐人员万斯同应聘至京,但因辞入馆,不署衔、不受俸,仅答应以“布衣”身份参与修史。因他熟知明朝史事,故史馆对他极为倚重和信任,请他复审所有书稿,历晚十九年之久,实际上起了总裁作用。名儒黄宗羲以老病不能就道,除允许录其所著书外,并令其子黄百家应聘人馆。康熙帝为网罗硕儒遗老,不遗余力,亦不拘形式。

通过博学鸿儒科试及《明史》之开局,康熙与汉族士大夫,特别是江南士大夫的关系更加密切。据统计,在取中的五十人中:江苏二十三人,浙江十三人,直隶五人,安徽三人,江西二人,陕、豫、鲁、鄂,均各为一人。考取者不仅参与修史,而且其中汤斌、秦松龄、曹禾、朱彝尊、严绳孙、潘来等,曾被选任日讲起居注官;陆柔、朱彝尊等,先后入直南书房。平绳孙担任日讲起居注官之后,一改往日高傲的态度,凡职所当尽者,无不夙夜兢兢,以报圣相知遇之恩。康熙与这些鸿儒不仅在任时密切交往,在他们离任返乡之后,仍与他们保持友好关系。如汪琬,因在修《明史》时与别人的意见不一,仅在馆六十日便告病返乡,时间虽短。康熙亦难忘怀,南巡时驻无锡,以其不在翰林,有之誉,居乡甚清正。“特赐御书一轴”,时荣之。同邑人尤侗,修史三载而归,康熙南巡到苏州时,主动献颂诗。康熙非常高兴。赐御书“鹤桠堂”额,迁侍讲,称之为“老名士”。此外。南巡时,对致仕返乡的朱彝尊、邵远平等都赐御书额幅。邵远平,杭州人,因赐额御书“蓬观”,故自号“蓬观子”,以志得意。

9.尊重汉俗,妇女裹足

为了表明满汉平等的原则,康熙亲政后还逐步采取措施,使满汉官员的待遇趋于划一、平等。

清入关的最初,满州官员品级普遍高于汉人官员,一般情况下高二三级,有的甚至还要高出四五级来,在顺治十年(1658),顺治帝也曾将满洲官员品级与汉官划一,而到了辅政大臣时期却又将满洲官员品级给提高了,他们目的是要体现他们的尊崇地位。康熙亲政之后,他认为,满汉官员品级不划一,满洲官员品级高于汉官品级的做法,不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和政权的稳定,遂经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恢复顺治十五年之例,随后又修战《品级考》刊刻遵行,将满汉官员品级及晋升标准、手俱统统俱行划一。

随后又逐渐改善官员其他待遇方面的不平等状况。康熙十一年六月,礼部汉官尚书龚鼎孳患病,康熙认为理应按对待满官惯例遣医疗治,随派翰林院满学士传达礼部,要求率同侍卫吴海,陪御医前往龚家诊视,并叮咛御医要“用心调治”。康熙十七年十二月,康熙针对满洲大臣去世必派大臣往赐茶酒的做法,告诫满洲大学士索额图、明珠说:满汉大臣俱系一体,汉大臣有丧,也应该遣大臣往赐茶酒;今后遇汉大臣去世,即派内阁、翰林院满洲大臣往赐茶酒。

随后又命大学士明珠及翰林院满州学院学士喇沙里等人,携茶酒分别往赐兵部尚书王熙及翰林院掌院学士陈廷敬。

风俗习惯的不同是诱发满汉矛盾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出于维护本民族特性的目的,以及征服者的狭隘心理,清初统治者基本上推行的是强制汉人满化的政策,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剃发易服政策的推行。再如汉人妇女的裹足习惯。太宗以后,为防止满族妇女渐染此汉俗,曾一再严禁汉人妇女裹足。康熙三年也曾重申此禁令,并加重处罚措施。本来,裹足不利于妇女的自身健康,同时也妨碍了生产劳动,予以禁止无可非议,但汉族士大夫已习惯此俗,屡屡表示不满,故康熙七年七月左都御史王熙奏请宽其禁止时,康熙特准其请,废除汉人裹足禁令。

过去皇帝祭祀孔子,仅汉官斋戒陪礼,康熙遂于十二年七月规定:满洲文官三品以上者亦提前斋戒二天陪祀。同年八月,又开始执行满洲文武官员遇父母丧守制二十七个月的规定(对汉官的要求)。

多饮酒礼是汉族自周代以来流行的一种地方缙绅主持的政治联谓活动。它以尊老爱幼为名,聚族欢宴,宣讲法令法规,以达到劝善惩恶的目的,因而对稳定社会秩序有其特殊意义。康熙认可了这种汉人习惯,并于康熙九年十一月批准顺天府府尹高尔位的请求:满汉一体举行乡饮酒礼,同时把自己亲撰的《圣谕十六条》作为主要的宣讲内容,从而使它成为家喻户晓的行为准则,达到了示好汉人又巩固政权的双重目的。

为了向汉族士大夫示好,康熙还积极推行优礼前代,保护明皇陵王墓的政策,康熙十四年九月他去汤泉巡游途径昌平,看到明朝诸陵殿宇残破,附近树木被砍伐殆尽的荒凉情景,谕令礼部严厉审查。

二十二年八月,当他看到刑部处理盗掘明代藩王陵墓案件议照盗发常人坟墓律拟绞的题本时说:“盗发藩王等墓岂能与常人墓一例?所称故明也觉不当。”要求加重处罚,并废除故明、废藩等说法,改称明代。次年他南巡途径南京,又亲谒明太祖孝陵,行三跪九叩之大礼,赏赐守陵内监及陵户,并谕令严禁樵采附近树木。所有这些举动,在广大汉族军民心理上产生极大影响,对笼络汉人有重大作用。据清人笔记《熙朝新语》记载,康熙谒明孝陵时,当地父老随从观礼者有数万人之多,而且无不感激啼泪。

受康熙帝所行政策的影响,不少满族大臣和学者开始以比较平等的态度看待汉族大臣和汉文化,著名满族词人、大学士明珠之子纳兰性德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他非常喜欢汉语诗词,尤好与汉人士大夫结交。江苏吴江诗人吴兆骞因科场案戍宁古塔,性德积极参与营救,使吴终得释还,此举深受汉族士大夫的称赞。

由于采取上述一系列措施,使清初业已存在的满汉民族矛盾逐渐得到缓和,为平定三藩叛乱,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

10.满汉官吏,品级一律

康熙亲政后,洞察到了官场上有种种积弊,由此他便十分重视对高级官吏的考察。起初,他对外官对京官勾结行贿纳贿之事进行教育、警告、明令禁止。但“未见俊改”,在外文武官员当中,尚有因循陋习,借名令节生辰,剥削兵民,馈送督抚提镇司道等官,督抚提镇司道等官又馈送在京部院大臣等官,在京官员亦交相馈送。兵民日渐贫困的原因就在这里。

康熙认为,朝廷致治,惟在端本澄源。臣子服官,首宜奉公杜弊。大臣为小臣之表率,京官为外吏之观型,大法则小廉,源清则流洁,进而才能国泰民安。于是,康熙谕吏、兵二部:今后仍有蹈前辙者,事发之日,授受之人一并从重治罪。

康熙十八年八月,京师地震,康熙命部院三品以上官及科道、在外督抚等官,言政治得失,亲自修省,并着重指出:“民生困苦已极,大臣长吏之家却日益富饶,其原因就在于地方官吏诌媚上官,苛派百姓,总督、巡抚等官又转而馈送在京大臣,以天生有限之物力,民间之脂膏,尽归贪吏私囊。为割断督抚与院部大臣的非法联系,特规定:凡督抚司道官员与在京大臣各官,以彼此谒见、馈送、因事营求及派家人来往者,将行贿者及受贿者‘俱革职’;官员本人不知其事者降二级,但将经手此事两家人‘俱正法’。”

康熙将“源清流洁”的思想用于吏治,有其重要的意义。举凡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单位,如果经济上合伙贪污,政治上则很难秉公从事。任何朝代,严格约束和考察高级官员都是吏治的第一要务,因为他们身居要职,直接影响着国家命运,影响下级官吏,他们或带出一批清廉贤吏,使国家兴旺发达,或养成一群庸劣、枉法之徒,使国家衰败。为此,只有源清流洁,一个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为防止满汉相互歧视,有碍公务,有碍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并于同年九月九日上谕:“朕统一国家,无分中外,凡是民人,都是朕的赤子。恻然怜悯,都是为了他们能各乐其居,各安其业”。

康熙帝首先对满汉官员的待遇进行调整划一。

入关之初,满官员级高于汉官二、三级,甚至四、五级。康熙认为,满汉官员大小职务相同而品级不一,理应统一标准。不久,修成《品级考》刊刻遵行,将满汉的品级提升手续俱行划一。在此基础上,对满汉官员的其他待遇也进行了调整,是凡同一级别的逐渐趋于平等。

荷花盛开的时候,康熙在夏日的良辰美景之地设宴招待满汉官员,使诸位大臣聚集一堂,同赏美景共欢宴,以表君臣一体,上下一心。这次宴会虽然谈不上是什么佳肴美酒,但能使大家都十分高兴,表现康熙帝的一片诚意。

满汉官员都非常感慨地向皇上说:“我们生长在太平盛世,本来就没有什么功劳,正在羞愧不能报答皇上。今天又承蒙皇上的特殊恩赐,设宴款待,又承皇上的谆谆教导和抚绥慰劳,虽然是家人父子之间,也超不过今天的恩情厚意,我们怎么敢当!惟一的愿望就是竭尽全力,以效愚忠,报答皇上特殊的恩情”。进行完宴席之后,康熙又率领众官员们?泛舟游览中南海的美丽风景。

为了使满汉大臣们的思想和言行达到和谐统一,康熙帝特指令:满汉大臣都是一样,满大臣办理丧事,特遣汉大臣前去送茶酒。汉大臣办丧事,亦应派满人大臣送茶酒。

从下指令以后,满汉大臣一样,使满汉之间的民族对立情绪逐渐消失,作为一种安邦定国之策,满汉一家的思想起码在理性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它的倡导和实施,使康熙的统治地位更加巩固。

孔子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康熙也深知这个道理,他认为,治理天下之道,乱则声讨,治则抚绥,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自古以来,好勤远略者,国家亢气没有大伤的,而康熙的本意就是中外一家,天下太平,民生乐业,共享太平之福。当时,凡是与大清王朝发生关系的诸国,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等地区和国家,康熙无一不按怀柔远人,以安天下的原则处事。

如康熙三年(1664)三月十六日,掌管东南两古属国交往事务的礼部报告,安南国所贡启物与大清会典的规定不符,请令遵照会典办。康熙批示阅:外国人慕化而来,心向朝廷,所进物品,即令收纳,不必遵照会典办。礼部并设宴招待来使。

康熙七年五月二十七日,安南国王黎维禧,疏请在六年之内两贡并进,礼部议定仍照会典定例,三年一贡,康熙看到安南王奏称:

该国僻居远方,道路悠远,山川阻隔,贡役劳苦,三年六年,先后虽异,礼意恭敬,并无不同。康熙批日:该国遵奉教化,诚意可嘉,此进贡按该王所奏办理,即六年一贡。六年后,礼部报告:安南国进贡的金银器皿,和本子内所列数目有缺额。康熙接报后即令大学士:外邦贡献其物,本来就无足轻重,主要表现人家倾心,诚意可嘉而已。如若要求贡数,人家就会轻视中国。何况交通传道,烦劳苦役。

于是下令礼部酌减免,制成条例,后皆遵此旨行之。

二十世纪初年,中国的大革命家孙中山说:中国最强盛时,政治力量也威震四海,亚洲西南各国年年进贡,岁岁来朝。康熙盛世,确已威震四方,但不是用兵,而是文教感化。

【异点】不搞民族排斥“得汉人心者得天下”、“满汉一家”、“尊礼崇儒”等这些富于真知卓远的政见皆出向300多年前的康熙之口,由此可见康熙确实是一位富有远见的政治家。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仅元朝时的蒙族和清朝时的满族。可天下毕竟还是汉人多,在处理民族问题上,康熙有自己的一套做法:不搞民族捧斥、主张民族团结、重用汉人为官。从而使的天下民心所向。大统太平统一。这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高明的“策略”。

【胜点】研习汉文化,发展满文化

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发展,因为文化素质是人类进步的墓础。康熙虽为满人。却深知汉文化的重要。在对待民族文化上。他主张“读汉人书。写汉人字”“满汉官吏。品级一律”这实为高明之策,自古天下一家人。民族争靖只会带来民族纷争。不利于社会稳定。势必影响安定团结。康熙远在封建社会就以政治家的胸怀和胆量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见解。这实为难能可贵。自是常人等所不可比及的。

【焦点】开民族大团结先河

民族团结,社会才能稳定。经济才能发展。这是自古不变的道理。大家如此小家亦然,只有人心和睦。才能家业兴旺。门庭光耀。

同类推荐
  • 公务员职业道德:忠于国家(一)

    公务员职业道德:忠于国家(一)

    本书内容包括忠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忠于国家利益,维护党和政府形象、权威,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严守国家秘密,同一切危害国家利益的言行作斗争;忠于国家宪法,模范遵守法律法规,按照法定的权限、程序和方式执行公务,知法守法、依法办事,维护法律尊严。
  • 虚拟社会管理

    虚拟社会管理

    虚拟社会是网络时代一种新的社会存在形式,是人们通过互联网从事各种活动形成的社会关系体系。本书从虚拟社会的概念、历史演进、特征出发,分析和梳理了我国虚拟社会管理的现状、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网络热点事件的分析,重点阐述网络舆情传播的规律、特点和应对措施,以及对网络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处理方式;同时,结合实践,研究了网络问政、网络监督与网络反腐、微博的“革命”、网络信息安全以及如何重塑领导干部网络形象及网络公关等问题,为领导干部提高虚拟社会管理能力提供参考和帮助。
  • 参政党思想建设研究

    参政党思想建设研究

    近代以来,作为阶级利益的代表者和阶级力量的领导者,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国家对政党的地位、作用和活动方式进行规定,形成了这个国家的政党制度"。
  • 转型国家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实践与经验(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转型国家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实践与经验(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从理论上对国际金融中心的内涵、形成、评价指标与经典理论等进行了综合探讨。在此基础上,系统介绍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背景、提出以及发展脉络。
  • 中国政治思想史

    中国政治思想史

    吕思勉著的《中国政治思想史(精)》系1935年吕思勉先生在上海光华大学的演讲。作者以独到的眼光,首先对中国政治思想史作了时期与派别的划分,进而对先秦至近代的政治思想予以梳理和辨析。本书融入作者多年的研究心得,其中不少论断,新颖独特,富有启发性。阅读本书,读者不仅可以把纷繁的诸子思想和历代政治主张理清头绪,更会对中国政治思想有一番新的认识。
热门推荐
  • 大周行医记事

    大周行医记事

    穿越到苏府还能继续学医真是意外之喜,原以为能悬壶济世平平淡淡一生,没想到却被卷入莫名其妙的纷争中,宫斗宅斗各种斗。苏府多宅斗,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大周多宫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且看医女悠然自得畅行大周。
  • 凤凰的万界游船在爱情公寓

    凤凰的万界游船在爱情公寓

    这是一艘船。但祂也可能是南庆皇宫里的一座小偏殿、爱情公寓里的某一间客房、乱葬岗的一个山洞、纽约皇后区的一栋别墅……它可能在《名侦探柯南》里有一个几帧的镜头,在漫威的某本漫画里有描上两笔、在《天官赐福》的铜炉山里有几个字的描写……祂有时坐落在小鸡岛最有名的发廊旁、有时出现在霍格沃茨的黑湖上、有时被发现在哥谭市和大都会的交界处……祂是【凤凰的万界游船】。船上的船员们……年轻的管家最注重生活品质绿发红牙的吸血鬼自称刺客腹黑的日本萝莉精通化学蒙眼黑衣机器人名叫叶轻眉青衣公子实为鬼界四害之一颓废的杀人狂被外星生物寄生船舱某处总传出尖利诡异的狂笑声……这群不着调的船员的船长,名叫白木笙,是个骗子。
  • 天国王朝

    天国王朝

    穿越,王川看小说正看的热血沸腾,突然也幻想着,自己如果也能够穿越的话?那该多diao啊,于是乎,就大声的闭着眼睛大喊了一声穿越,没有想到,当他睁开眼睛的时候。NM,NM,NM!!!
  • 特工狂妃,王爷太妖孽

    特工狂妃,王爷太妖孽

    她是二十二世纪的顶级特工,从特工队里逃出来才两年,就为了保护自己重要的姐妹永远的长睡。无缘无故穿越了,成为了穿越女,在这无依无靠的世界,她一人在那创造了奇迹。,她遇见了他,他很霸道,也很强大,可唯一的缺点就是为什么总喜欢逗她,一天不逗会死啊?什么废物天才,什么至高无上的地位,什么身份高贵的灵女继承人,她才不喜欢,她也不屑当。她什么都可以不要,可却不可以不要他,一个能让她笑,能让她哭的人,一个她深爱他,他深爱她的人。
  • 庸医小姐升职记

    庸医小姐升职记

    女主告诉你,药不能乱吃,不然,坑死你不偿命啊!别人生孩子她也生孩子,怎么别人平平安安的她就天灾人祸的挂了又挂,憋屈啊!那么问题来了,对于送上门的这颗仙丹,她吃还是不吃呢?新作者一枚,无逻辑,介意勿入哦~
  • 尘王追妻彼岸花影

    尘王追妻彼岸花影

    他,冷血无情,杀人如麻,是战神阎王。她,穿越而来的现代王牌杀手,却是相府草包小姐一枚。当两人相遇后……他连连在她手上吃亏,让他百思不得其解。在某一日,某男也发现了某女的超级大马甲,终于坐不住了,眯着危险的眼睛带着诡异又不失礼节的笑容找到了某女:“娘子啊,难道……就不与为夫解释一下吗,嗯?”某女只淡淡瞥了他一眼:“王爷……我之前好像不认识你吧。”某男:“……”果然,追妻火葬场。
  • 这风吹着那雪

    这风吹着那雪

    “我是萧临风,若你是那片雪,我愿意化作这股风,送白雪入苍穹之境。”“我是程剑雪,若你是那股风,我愿意化作这片雪,陪清风隐竹兰之地。”
  • 老婆太矫情

    老婆太矫情

    “你站住,你去哪”“要你管”“我不管谁管,你可是我老婆”“马上就不是了”“这就说明现在还是‘’“你——”
  • 青天鉴

    青天鉴

    “血海无边,回头是岸。莫雷,这是天意,你改变不了的。”一个雄浑的声音从远处天边高耸入云的孤峰顶传了过来。“地藏菩萨曾经发下宏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我莫雷虽不及地藏菩萨之万一,但却秉承其大无畏精神,立誓‘扫尽世间魍魉,重现天下太平’。”莫雷冷笑,傲然道。“哈哈哈,你这是螳臂当车!”那个声音哈哈大笑,好像刚刚听到一个很好笑的笑话。“你纠结朋党,以血洗天下为己任,令无数冤魂在你们手下哀号,杀了你们是顺天意。你现在肯放下屠刀,就算佛能饶你,我……却不能!”“哈哈哈,好大的口气。好,我就在这里等着你,杀过来吧,看你还能撑多久!”莫雷缓缓站起来。于是撕杀又继续了。……血影飘,冤魂啕,尸山血海腥风啸。青天鉴,路迢迢,扫尽魍魉天破晓!……(喜欢本书的书友请收藏一下,拜谢了!)
  • 你是全世界的偏爱

    你是全世界的偏爱

    【本书已停更】君陌泽是君家三少爷,商业奇才,却不近女色。 人人对他既恭敬又惧怕,每个人都认为,他会孤独终老。 只有少数人知道:君陌泽有个老婆,那是他的心尖宠,并且,他,是个妻奴,怕老婆,而且是很怕的那种……君陌泽从没想到,在他二十五岁时,会遇到古月兮,并且,心也被拐走了。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女人,他嗤之以鼻,可他却对这个傻丫头,上了心。某次,君少接了一通电话:“君陌泽,我摔倒了,脚现在好痛,快回来帮我吹吹!”男人立刻甩下会议室里的高层们回家……(1v1,双洁,甜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