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85000000039

第39章 登上帝位(6)

曹操方面,樊城附近的洪水终于消退,各地援军也陆续到达了指定地点。徐晃汇集了徐商、吕建等十几支部队,包括平难将军殷署所率领的从马超、韩遂那边招降来的西凉骑兵,正式向关羽发起挑战。

此时关羽已经收到孙权可能会袭击后方的消息,但正如董昭所预料的那样,他对情报的正确性有所怀疑,也不愿放弃即将到手的战果,因此并未在第一时间下令撤退。

在这种军心不稳的情况下,徐晃很快就突破了关羽所设下的包围圈,在野战中击退救援部队,并成功与樊城内的曹仁形成联合,双方里应外合。关羽不能抵挡,只好撤回到汉水南岸。

实事求是地讲,这一败并不算太严重,曹操的骑兵毕竟是天下第一,要在陆战中取胜有难度,不过关羽的无敌舰队仍控制着汉水,襄阳也还在包围圈内,只要将其攻下,也算是达成了预期的战略目标。

当然,即便是达到了目标,但关羽面子上总归是有点挂不住的。然而对于天下大势而言,个人的面子又值得了几个钱?而且,从当时的情势来看,问题已不在眼前,而是在后方。

在陆逊这块羊皮的掩护之下,孙权、吕蒙、蒋钦、潘璋、朱然、周泰等大小鳄鱼纷纷潜回到长江中游,准备一举吞下荆州。

十一月,吕蒙发动奇袭,他将特种部队藏在民船内,由一般平民百姓驾船,伪装成商旅,分期分批渡过长江,然后快速摸掉江岸所有哨卡。

于是,在没有任何警报的情况下,江东大军进入南郡,驻守公安的将军士仁(《三国演义》上为傅士仁)首先投降。接着,镇守江陵,也算是刘备老班底的糜芳也开城献降,于是江东军兵不血刃地占据了南郡。之后,由吕蒙守江陵,陆逊向西进军宜都,切断了荆州与益州之间的交通,蒋钦则率江东水军进入汉水,彻底包围了关羽。

大网已经收紧,只待关羽。

假如这是一场模拟战争,可以进行事后总结的话,笔者认为,刘备集团最需要检讨的,莫过于资讯传送的不畅。

孙权和曹操结盟,没人知道(虽然曹操故意泄露风声,但关羽却举棋不定)。江东主力从东线移到荆州,没人知道。甚至现如今吕蒙已经拿下了南郡,还是没人知道江东军想干吗,不败才怪!

关羽得到后方沦陷的消息后,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回军反攻。相反地,他慢慢地向南撤退到当阳附近的麦城,并不断向江陵派出使者,希望还可以像四年前那样在谈判桌上解决问题。

然而这回江东群鳄已不想多说什么了,他们张开大口只是为了吞下所有的荆州地盘,以及关羽的命。

十年前赤壁之战刚结束时,荆州人或许对江东政权颇为反感,因此纷纷集结到刘备旗下。然而经过十年孙、刘两家共治荆州,民间的偏见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缓和,吕蒙进入江陵后更是大做群众工作,亲自深入基层,走访困难户、建希望小学、提供免费医疗、替寡妇挑水等等,还杀了自己麾下一名同乡士官,罪名十分可笑--偷百姓的草帽。

关羽不断派遣使者过来,等于给吕蒙制造了免费宣传的机会,吕蒙不谈正事,只招待使者在城中四处参观,让他们见证江陵城易主后的良好秩序,同时还安排他们探访关羽麾下荆州军士的家属,顺便带些口信或家书回去。

这些使者回到关羽军中后,自然而然便将讯息散播给同胞,荆州军士们知道自己的家人没事后都松了一口气,也由此打消了反攻江陵的战意。

关羽是个好领导,当他发现属下无心应战时,并没有强押着他们去攻打其家人所在的城池,而是选择了诈降,然后带着一小队死士企图从西北边的山区逃往刘封、孟达所驻守的东三郡。

然而这一切都已经太迟了,关羽的诡计被孙权识破,朱然、潘璋两人率军急追,最后在临沮县追到了关羽的残队,关羽跟他儿子关平、都督赵累力战而死。

关羽之死,是三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由于他的失误,赔掉的不止是自己的性命,更是刘备集团这艘战舰右舷上的主炮。失去了荆州,蜀汉北伐只剩下汉中一个据点,"隆中对"从此化为泡影。

后世很多论者因此对关羽多作批评,认为他好大喜功、擅自北伐之举,破坏了刘备集团的整体战略思路;他刚愎自用,辱骂江东使者之举,破坏了孙刘联盟;他骄傲自大、轻蔑同僚之举,逼反了糜芳与士仁。以上三条,便注定了关羽败亡的悲惨结局。

事实果真如此吗?笔者认为,至少前两项指控是不成立的。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大举出兵襄樊,这明显是在配合刘备在汉中、东三郡的攻势,现有的史料中丝毫看不出关羽当时是因为好大喜功,抱着一路打上去收复中原的打算。

至于破坏与孙权的联盟关系,就更不应该算在关羽的头上了。君不见吕蒙刚一上任,就摆出一副要将荆州生吞活剥的架势,而且孙权也同意了,这恐怕不是关羽压低姿态就能够改变的。另外,孙权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提亲显然是一个阴谋,关羽的女儿嫁过去明摆着会成为人质,而且孙权一方面把自己妹妹接回来,另一方面又向关羽提亲,明显是在挑拨刘备跟关羽之间的关系,关羽拒绝实属合情合理。

至于辱骂使者一节,这虽然看起来很像关羽的作风,但此节却只记录在"孙权传"上,多少有一些政治宣传的可疑性。

不过,第三点指控关羽却是赖不掉的。

不要忘了,关羽是个"大头仔"类型的人物,他对于所认同的大哥誓死效忠,但对他看不起的人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做。当初刘备封黄忠为后将军,关羽就直截了当地表明他不屑与黄忠并列。既然连黄忠这种素有名声的战将在关羽眼中都一文不值,那么士仁、糜芳这种龙套角色,在关羽麾下所受到的屈辱,也就可想而知了。

顺带一提,糜芳投降东吴之后,日子过得并不如意,常常遭到虞翻的羞辱。他老哥糜竺留在益州,虽然没有受到刘备的处罚,但心中仍不免羞愧,不久就因病过世了。想当年糜家兄弟在徐州家产万贯,为了刘备不惜抛家弃产,连亲妹妹都贡献出去了,最后却落得如此下场,着实令人感慨。

对于一代武圣的陨落,民间总是充满了同情之音。关羽之死,被后世许多艺术家渲染成"英雄末路"的典型,"走麦城"便是三国名戏之一。

其实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在那短短的半年之内,曹仁、满宠、于禁、徐晃、庞德、吕蒙、陆逊、朱然、潘璋、蒋钦等众多名臣猛将齐集荆州,只为了他关云长一个人,这样的豪华阵容,足可与当年殷纣王摆下的诛仙大阵相媲美了,关羽也算死得脸上有光。

只是关羽死后,我们不禁要问,本书的男一号,身为关羽结义兄长的刘备身在何处?

这大概是近年来一些历史学者、准学者以及阴谋论者相当热衷的话题,包括"刘备阴谋论"、"诸葛亮阴谋论"等说法纷纷出炉,主要论点无非是:诸葛亮或者刘备为了避免刘禅继位之后,关羽尾大不掉,所以宁可牺牲荆州,借孙权的刀除掉关羽。

虽然笔者也热衷于阴谋论,但却认为这样的说法纯属"推论过度"。

单就以当时刘、关二人的关系来看,还看不出决裂的迹象,而关羽是刘备集团最得力的打手,始终镇守在东北门户,对曹、孙两家具有相当的威慑力,刘备怎会舍得放弃?即便关羽在刘备死后有危及蜀汉政权的可能性,但刘备又没有张裕、周群那样的本事,如何预测到自己什么时候会死?只要他还在,关羽就不可能翻起三尺浪。而且要收拾关羽,刘备有的是办法,没有理由以送掉大好荆州为代价。

至于说是诸葛亮主谋,这就更不靠谱了,诸葛亮此时还没有掌握蜀汉的话语权,不可能单独操控这样的阴谋。

在笔者看来,刘备之所以没有赴援荆州,主要还是通讯不畅的缘故。

在当年闰十月之前,关羽在襄樊战线仍然是进展顺利,之后虽然败于徐晃,但也还用不着支援。随后由于江东军奇袭的速度太快,保密工作又做得十分到位,以至于荆州百官根本没时间逃出荆州,包括关羽的主簿廖化想跑也跑不掉,只好暂时向孙权投降。

反观益州这边,当时刘备虽然在成都,但主力部队应该仍留在汉中和东三郡,在如此资讯不明、兵力有限的情况下,刘备或许在决策时稍迟了半拍(这也不是第一次了)。当然,就是这半拍,却丧了他好兄弟的命。

无论如何,建安二十四年结束的时候,关羽死了,荆州丢了,史书上没有记载刘备的反应,那恐怕不是用"痛心疾首"、"追悔莫及"等词汇便可以形容的。至于刘备为何并没有立即采取报复行动,想来是因为之前几年扩张得太快,所以需要时间重新休整。

此外,关羽在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的死,很巧合地触发了一连串大人物的过世。

首先是曹操,在见到孙权送来的关羽首级之后,于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二十三日,在洛阳走完了他六十六年的人生,只留下布置妥当的篡位舞台给他三十三岁的儿子曹丕。

另外是吕蒙,在完成他一生最大的历史使命之后,他顶着南郡太守的头衔,带着志得意满的笑容,在公安病逝,享年四十二岁。

另外在蜀中,法正跟黄忠也在建安二十五年先后过世。

东吴方面,除吕蒙外,蒋钦在自荆州返回江东的途中过世。

随着关羽等人的过世,"建安时代"已经接近尾声,不仅是人,也包括"建安"本身。

同类推荐
  • 你在天堂还好吗

    你在天堂还好吗

    作为我们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很荣幸亲眼见证着那曾在影视、歌坛中的天王天后叱诧风云,那靓丽青春的银幕形象、那绕梁的歌声,伴随着我们长大,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甚至命运,激发着我们不断前进;作为不幸我们不能与他们“再见”,他们带着一缕青烟,不说一声“道别”就飞往了天堂的那端,留下的只是那逝去的回音。当我们听到现在千篇一律发无病之呻吟的歌声、看着做作的银幕电影然后感叹着现在没有好作品时,对他们的逝去,感到是心的阵痛,如果他们还在,又是怎样一番新景?本书记叙了港台六大超级巨星:李小龙、翁美玲、梅艳芳、张国荣、邓丽君、黄家驹,让我们一起怀念他们。
  • 秦始皇(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秦始皇(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以秦始皇这个人物的历史轨迹为骨架,以生动的故事为血肉,勾勒出名人们精彩的人生画卷;多用有表现力的口语、短句,不写套话、空话,力戒成人化。他用铁的手腕厉兵秣马,建立起强盛的秦国;他统帅雄师百万征战七载,统一了战国纷争的中华;他采用法家思想破旧立新,奠定了两千年封建王朝的基础。
  • 一个人的环球航海

    一个人的环球航海

    “单人帆船环球航海中国第一人”翟墨自传,以生动翔实的第一手资料,独家披露其成长经历、追梦历程、环球故事和航海日志。他曾是一名被哮喘折磨的儿童,苦苦与疾病斗争寻找自信;他曾是影视圈中成功的广告制作人,与众多明星合作,制作过许多脍炙人口的广告片;他曾是艺术圈内的知名画家,在法国、新西兰等地举办过个人画展。
  • 有趣的中国皇后

    有趣的中国皇后

    本书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从历代皇后中挑选了十五位有特点的皇后:富有政治谋略而又阴险毒辣的吕雉、舞姿动人专宠后宫的赵飞燕、心灵比外貌还要丑的贾南风等,每一位皇后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从这些文字中,读者能看到她们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
  • 张亚勤:让智慧起舞

    张亚勤:让智慧起舞

    有人说,他是“全世界的财富”。3岁识字,5岁读书,9岁小学毕业,12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成为1978年入学的全国最年轻的大学生,23岁获得乔治·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31岁成为IEEE(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百年历史上最年轻的院士,33岁回国跟李开复一起创办微软中国研究院,34岁执掌微软亚洲研究院,38岁晋升微软全球副总裁,成为比尔·盖茨智囊团的核心成员……
热门推荐
  • 战神天荐章第一部古家族的使命

    战神天荐章第一部古家族的使命

    若干年前,人仙神三界灵气充沛,修炼相当,位于不同位面,互不知彼此存在。千万年前,人界高手无意中闯入神界,至此拉开了混战序幕。人族相继成立冥古、元古、太古、上古、远古家族,并设置了桃源,将人界灵气抽入桃源,意图让桃源里的人急速飞升。导致桃源外灵气枯竭。现代,古家族后裔木九羽误入原星。解救一具骷髅灵根被天煞击碎。骷髅是失踪的雾星。雾星击杀灵兽,却碰到圣兽。木九羽无意中有了圣眼。雾星要木九羽保护人族不被炼制成活傀儡。结识宰屠,木九羽方知还有魔界。魔族本寄生于仙界,后独立成界,导致仙界宇宙崩塌一角,仙界疲于应对,失去三界统治地位。重返修真境,雾星发现几千年来桃源并未出现飞升者,让木九羽进入桃源查探桃源早已成为战乱之地。桃源出现大量飞升者,人族终于在修真境站稳脚跟。修真境毁灭人、神、仙三界。木九羽找到修神天荐章的真正含义,开启时间轮盘,重启不周山之战,重生整个三界。全书约800万字,故事完整,斗争激烈,逻辑性强,高潮层叠。《战神天荐章》贯穿始终,若隐若现,有人以为是功法,有人以为是宝藏,有人以为是天才地宝,最后出乎所有人意料。
  • 如若来生愿不见

    如若来生愿不见

    “爹爹爱惨了娘亲,娘亲也爱惨了爹爹,当年的事他们没有再提起过,可我偶然听到舅舅提起,才知道当年的他们能走到一起真的很不容易。”“娘亲爱喝酒,可爹爹不让。娘亲后来就爱上了喝茶看戏,爹爹就为她包下了茶馆;娘亲爱种花赏花,爹爹就把整个大陆上的每一种花都为她种下;爹爹怕她累着,就整日抢着干活;娘亲爱劫富济贫,爹爹就在一旁护她周全。”“舅舅说当年娘亲就是因为劫富济贫才和爹爹重新相遇并相爱。哥哥以前也是因为劫富济贫才把嫂子娶回来的。那我以后也要去劫富济贫,然后找到我的如意郎君。”
  • 地下魔城

    地下魔城

    这里是地下城的世界,这里是充满了妖魔和宝藏的世界。为了那传说中的宝藏,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汇聚一堂,争相恐后地进入到那如深渊般的地下城中,希望自己能够成为那个得到宝藏的幸运儿,然后坐享帝王般的荣华富贵的生活。可是,这看似简单的地下魔城,却似乎隐藏着一个惊天的阴谋......
  • 妃常记仇:王爷莫相忘

    妃常记仇:王爷莫相忘

    他曾许她,一生相守,天长地久;他曾为她,山河覆手,筹谋尽收;然,一朝回首,思君不见,望郎上青楼!多少恨,眉间心头!多少泪,对月空流!游戏人生,相忘江湖,她志满踌踌;春秋冷暖,世事浮沉,尽蝇蝇苟苟。再回首,是谁,在向她展颜招手?再回首,是谁,在原地伫足等候?
  • 重生之都市纵横

    重生之都市纵横

    大风起,云飞扬,梦里何处是故乡。情乱星动狼烟起,神龙降世平四方。看云梦龙古今穿梭,纵横三界,睥睨六道。
  • 死亡山谷

    死亡山谷

    死亡山谷是作者初学写作时的产品,经过一些修改,发表出来,由五篇中篇小说和一篇长篇小说构成。
  • 漫漫修真道

    漫漫修真道

    一个想要安静当宅男却被命运玩弄的故事,总是难以把握中和为吉的分寸,在吃苦头和偷闲中修真悟道。
  • 秦时明月之大道无殇

    秦时明月之大道无殇

    恩怨未休,红尘纷扰!天下战乱,与我何干!我本一介外人,既来则安!既深陷江湖纷争,乱世混战,便提三尺青锋,斩无数来犯!为红颜屠遍天!以杀止杀,欲安天下,吾辈甘愿血染青衫!待我诛尽动乱,定然许你繁花三千!余生只愿,一杯清酒伴红颜,聊胜仙!--席天
  • 卿非得已

    卿非得已

    命断缘不断。念念不忘卿。发乎此情者,何忍相决绝。如果一切的一切都是命,她认。“筱蓉,你还没有把心交给朕吗?”“皇上居然一开口就要我把今生今世唯一能够自主的东西交给你。可我的真心偏偏是最价值连城的,我给不了,皇上更要不起。”“天下都是朕的,连城之价朕会要不起?”“赫连池,正因为你是至尊王者。我不会对你用情。”“穆筱蓉,待朕转身之后,就没有你回旋的余地了。但愿你以后不会为今日之轻率而自责后悔。”“你杀了他,你以为我对你还会有半点期待吗?”“朕再说千遍万遍你也不会相信,但朕还是要说,杀他的不是朕。”
  • 虞兮安在

    虞兮安在

    “虞兮虞兮奈若何!”“贱妾何聊生!”一朵花里藏着千年的情深。他永远不知她在等何?他永远不知她的历程,他永远不知她的孤独。漫漫长路,她眠于花中,留于书中,念于心中…她不知,她看过了多少人的爱恨情仇,多少人的悲欢离合,多少人的阴晴圆缺。千年等待,她看惯了人事繁华、衰败。多少个故事,在她的手中写过,在她的眼中留过,在她的心中划过。书屋中,藏着万种故事;脑海中,存着万般情深…勿忘中,有着一个人,她叫虞姬,说着那些过去情深。每本书里,都藏着一个故事。请许虞姬缓缓到来…一本书里一故事,奈何情深无处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