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14500000023

第23章 先秦诸子的传播思想(2)

《周易》及《易传》在中国传播思想史上的地位和价值,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它所传播的思想,另一是它自身的传播思想。

(一)《周易》和《易传》传播的思想

首先,把自然现象比附人类社会生活。《易传》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人直接地是自然的产物,所以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应该是统一的。《说卦》把天地比作人世间的父母,说:“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也就是说,大自然中天地、风雷、水火、山泽诸事物之间的关系,完全可以与社会人伦关系中的父母、兄弟、姐妹相比附。从而进一步与“礼”挂上钩,“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措)”。并从男女关系引申出天地万物的生化,所谓“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天和地是怎么化生万物的呢?这里提出了“纟因缊”,按《广雅》的解释是指“元气”,意思就是天(阳)和地(阴)之气相结合,就使万物发生变化和产生;好比男女媾合,就会繁殖后代,生儿育女。于是有了父子、君臣、上下等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天和地、风和雷、水和火、山和泽,都是物质性的对立面,相互交感,产生奇妙的作用,生化万物。这里整个的宇宙图式包括自然界的和人类社会的,都呈现出物质的对立性和统一性。

其次,建立宇宙起源的一元论发生图式。《易传》论述宇宙的发生时,并不以天地为初始,而创造了“太极”的概念。它指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所谓的“两仪”就是指天地、阴阳。阴阳又可以分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合称之为“四象”。四象化生出“八卦”,即天地、风雷、水火、山泽等八种物质实体。按照前面说法,有天地就能化生万物,犹如有男女就能繁殖人类,似乎已经解决了自然界和社会的起源问题,但《周易》不满足于这一点,它还试图要解决天地的起源问题,男女的起源问题,亦即宇宙的原始问题。东汉许慎在《说文》中释“一”说:“惟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许慎把“太极”看作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数”。这跟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所创立的关于万物的本原是“数”的观点很接近。汉代出现的《易纬·乾凿度》为了给有形的乾坤找出无形的发端,在“太极”的基础上又造出了“太易”、“太初”、“太始”、“太素”等一系列先于天地的范畴。把“太易”说成是“未具之气也”,“太初”是“气之始也”,“太始”是“形之始也”,“太素”是“质之始也”。“易变而为一”,“一者,形变之始,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易始于太极,太极分而为二,故生天地”。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进步,人们在传播《周易》的连续性活动中形成了增值性功能,但也增加了它虚幻迷信的负面功能。

其三,提出“形而上”与“形而下”的重要命题。《易传》中有两个重要的命题:“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传》根据《周易》的内容生发出“道”和“器”这一对范畴,认为先有观念形态的“道”,然后有物质形态的“器”。这是第一次提出理论与具体实践的关系,也是第一次提出了物质世界按照内部规律进行组合和改造的观点。可以举出许多圣人“观象制器”的例子来证明:

砍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

圣人根据易象的“益”、“涣”、“小过”、“大壮”来创造了耒耜、舟楫、臼杵和宫室,证明先有八卦的抽象规律“道”,后有八卦的具体事物“器”。那么八卦又是怎么来的呢?同一章开头说伏羲氏开始作八卦是“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实际上它传播了这样一种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人们从天地的物象创造出了八卦——“易”,又以“易”的原理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实用性器物。这样,把经过高度抽象的“易”看作是具有无比创造力的传播源,能“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所谓“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所以在《周易》的思想体系里,“易”是永恒的,它是平衡宇宙的一股力量,“乾坤其易之缊邪!……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正因为此,“易”使客观物质上升为“道”,也使客观物质具体化为“器”。《周易》和《易传》虽然提出了“道”,并没有对“道”展开阐述,但“道”的概念一直被后人所认可与应用。

(二)《周易》和《易传》的传播思想

首先,提出“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乾卦)的传播思想。学问是由“学”和“问”两个传播环节组成,因此求学问需要交流和讨论,目的是为了积累自己,以期日后有所作为,所谓“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其行也”,“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人的美德和人的学问一样要靠积累,治学与修行是一个道理,所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坤卦)。儿子反叛自己的父亲,大臣反叛自己的君王,都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事,是恶劣的品德一天天积累的结果,“由辩之不早辩也”。在《周易》里,“辩”就是“变”,就是一种互动式传播;它进一步用“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作比喻,指出“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肢),发于事业”。一个人的美德,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而且有利于事业的发达。

其次,提出人际交往“以敬终吉”的传播思想。“需卦”说:“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虽不当位,未大失也。”这不仅是人际传播的合作准则,也是传播的礼貌准则。违反这一准则,就会产生“讼”(纠纷)。《周易》以自然现象作比方,天体运行自东向西,水流运行自西向东,“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讼卦)。所以有修养的人要遵循人际传播中的基本原则,就像大地能吸收水一样,要学会“容民畜众”。《周易》用“乾上坤下”的卦象来强调交感传播不能受阻隔的原理。乾是天,天气向上;坤是地,地气向下。现在乾上坤下,就使天地之气无法交流,所以是“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它说,人与人不相往来,就好比天地之气不能交流,那么万物就无法联系,就会死亡。如果一个国家的上下不沟通,那么就不成其为国家;如果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那么就会“小人道长,君子道消”,地位就不可能显赫,事业不可能成功,这便是最大的不吉利。把自然界物质的交感传播原理应用到社会的人际传播思想上,确实是一大贡献。

其三,提出“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的定位传播思想。《周易》认为天地间事物“动静有常”,人事“卑高以陈”,“贵贱者存乎位”。这样各有定位,各有规律,言语行为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遵守传播规则。古人“设卦观象”的目的,就是教育人们懂得在该变的时候要变,该不变的时候就不变,从而取信于人并与人亲近,才能取得应有的传播效果。所谓“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因为亲近人、取信人就可以长久,就能有效地成大业。所以《周易》说:古人“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它把设卦和爻辞看作是最重要的求知手段和传播手段,“易”是客观事物变化的规律,“辞”则是对具体现象的指称和解释(“辞也者,各指其所之,易与天地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生死之说”。《周易》指出所谓“盛德”就在于“日新之”,在于天天获得新的知识。因此,“君子居于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我们知道,传播的效果首先与受传者对传播者本人的人格力量,即传播者的“位”及其言行的可信程度和信息的真伪性作出判断,所以传播者的一言一行十分重要。《周易》说得很明确:“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如能达成默契,那么就会产生非凡的传播力量,所谓“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由于《周易》和《易传》一再强调事物的变化,并反复使用“神”的概念,其所指的“神”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鬼神,“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可见“神”是指诠释自然界和社会运动变化的一种传播思想,是用言语表述出来的天地运行的契机。《易传》以章句注疏的形式阐述并传播诠释者的学术思想,这是中国古代传播行为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有人还认为,《周易》开创了世界数理哲学的先河,并且是二进制数学的始祖。《周易》中还有丰富的文化蕴涵,反映着古代华夏族先民的生活风貌和社会变迁。总之,玄妙而神秘的《周易》,不仅是中国传播学的重要文献,也是中国以及世界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三、《管子》多元化共生的传播思想

管子,名夷吾,字仲。春秋颍上(今安徽境内)人,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管仲在齐国任宰相时,辅助齐桓公“作内政而寄军令”,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使齐国称霸诸侯起了重大作用。齐国国王姜小白与管仲之间有一段传奇色彩的故事。齐国的前国王姜诸儿是一个荒淫的君主,他因与妹妹文姜(已嫁给鲁国国君姬允)通奸而跟鲁国不和,在诸侯间名声很丑。公元前686年其堂弟公孙无知发动政变,勾结大将连称杀死了他。不久又有人政变,杀死了无知。当时国内一片大乱,姜诸儿的两个弟弟姜纠和姜小白都不在京都临淄,闻讯后分别从封地跋涉回国。那时的形势是谁先回国,谁就是合法的齐国新君主。管仲本来是姜纠的助手,他生怕姜小白先到京都,就单人独马先行出发去拦截姜小白。他见到姜小白后,假装向前行礼,乘机射出一箭。姜小白中箭后就口吐鲜血,从车上跌翻下来。管仲以为小白已死,就立即返回,想让姜纠放心地回齐国继承王位。谁知姜小白也是假装的一出戏,箭只是射在他腰带的铜钩上,根本没有伤着他。姜纠在鲁国军队的支持下,赶到京都临淄时姜小白已经登上了宝座。姜小白的军队打败了鲁国军队,并要求鲁军杀掉姜纠,交出管仲。姜小白手下的智囊人物鲍叔牙把姜纠杀了,却把管仲悄悄地放了,认为管仲是个难得的人才,决定让出宰相的位置。他向姜小白推荐:“管夷吾治于高傒,使相可也。”姜小白以高度的智慧和宽容,放弃了一箭之仇的报复愿望,听从鲍叔牙的建议。齐国的霸业从此开始。

姜小白接位,即为齐桓公。在管仲的筹谋划策下,齐国成为春秋五霸的第一霸。齐桓公称霸40年,曾召集过大小诸侯会议26次,出动军队28次,虽然齐国在当时诸侯各国中的兵力算不上第一流和最强大,但是终于赢得了霸主的地位。这与齐桓公大胆采纳管仲在思想传播、军事传播和政治传播方面的一系列方略有关。

(一)稷下学宫——齐国自由传播的基地

刘向《别录》说:“齐有稷门,齐之城西门也,外有学堂,即齐宣王所立学宫也。故称为稷下之学。”其实齐国的学宫乃齐桓公时经管仲创导而初建,经威王、宣王二世,学宫达到了鼎盛期。至公元前264年齐王田建局势岌岌可危,稷下学宫也江河日下。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灭掉了齐国,这所堪与古希腊雅典学府对当的高等学府也随之消失,但是它的学术传播地位却始终存在,它所造就的一批学者一直影响到后世。《管子》这本书,很可能就是稷下各派学者的论文总集,其中《心术》上、《心术》下、《白心》、《内业》等四篇自成体系,代表着当时稷下学宫的传播思想。

稷下学宫最大的特点是容纳多元的学派。它向各国的自由知识分子敞开大门,不分国籍,不讲派系,不论门第,不囿一家之言,都可以在此自由交流和讲演,允许各学派保持不同的政治主张和理论见解。稷下所形成的这种多元共生的传播“结构”,吸引众多学者纷纷前来。当时儒家的孟子(邹国人)、荀子(赵国人)、徐劫及其弟子鲁仲连(齐国人)等;道家的宋钘(宋国人)、尹文(齐国人)、慎到(赵国人)、田骈(齐国人)等;其他有阴阳家、名家、法家等学派的名人,还有别具一格的淳于髠等,都集结到了这里。这里出现了空前的文化传播的盛况,成为战国时期文化教育的中心。稷下学宫的第二大特点是权力与学术传播的分离。稷下传播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不是齐国之国君,而是自然形成和由学人推举并达到公认的学界名流,例如荀子就曾三为祭酒。在这种情势下,官府对文化传播的垄断被打破,私人著述也开始出现,“百家争鸣”使传统思想失去往日的光辉和威严,从而开启了后世学术发展的不竭之源。稷下学宫的第三大特点是“互动”交流、来去自由。学宫中的学人,有引进来有走出去,有的周游列国,有的带徒传学,既为诸侯各国培养人才,也为诸侯各国输送人才。这里没有政治压力下的虚假性文化,也没有名利引诱下的强制性学风,通过自由讲演和论争走向融合性的统一。《管子》一书的出现,就是稷下学宫存在差异性的统一,就是杂而有序的统一。《管子》是公认的“杂家”著作,所谓“百虑而一致,殊途而同归”,集中体现了政治、经济和哲学思想在战国时期的杰出成果。

(二)人气天道——《管子》哲学思想的两大范畴《管子》认为一个国家即使富裕强大,人多兵足,如果不能掌握自然的发展规律(天道)和人民思想的变化现实(人气),就无法实现称王称霸的大业,甚至会使国内的一些有利因素向反面转化,成为不利因素。所以必须根据“天道之数,人心之变”来办事,遵循天道,争取民心,“战可以必胜,而守可以必固”,“此正天下之道也”。《管子》继承老子关于“道”是宇宙本原的思想,进一步强调了“道”的物质性,它明确传播了“道”就是宇宙天地的“精气”的唯物主义观点。“精气”是万物之本原,五谷、星辰,甚至鬼神都是精气的产物,藏于胸中能为圣人。它说:

凡物之精,(此)[比]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是故(民)[名]气。杲乎如登于天,杳乎如入于渊,淖乎如在于海,卒(崒)乎如在于(己)[屺]。是故此气也,不可止以力,而安以德;不可呼以声,而可迎以(音)“意”。

“气”作为古代的哲学观念,它表示一种运行流动不断的物质,充满了天空、深渊、高山、大海,认识它的规律而运用于社会就是“德”,赋予意义就成为言语。“气”运行的规律就是普遍存在于宇宙之中的“道”。“夫道者,所以充形也。”“万物以生,万物以成,命之曰道”。它深刻地阐述了“精气”和“道”的关系,“精气”具有有形性、物质性,“道”具有无形性、规律性。

同类推荐
  • 破解戒毒难

    破解戒毒难

    一本从实践中来,通过总结、提炼上升为理论成果,具有指导性作用和操作性较强的戒毒专著。书中对新形势下的戒毒康复进行了有益探索,一是对《禁毒法》实施前后的戒毒康复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在戒毒理念、方法、措施等方面有所创新和发展。二是戒毒康复理念上的创新。三是博采众长,总结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 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

    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

    本书为作者多年从事农业经济理论与发展研究探索的所思、所想经系统整理后形成的文集。
  • 教育信息技术的掌握与应用(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教育信息技术的掌握与应用(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本书主要讲述的是:教育信息化的应用与展望、电化教学的运用、积极发展学校的电化教学、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和教育改革、多媒体技术在课件制作中的应用、教育信息化的理性反思等。
  • 兰州历史文化:重教兴学

    兰州历史文化:重教兴学

    本书依据兰州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基本特色,列出十二个专题,分别叙述了兰州的教育发展历史。
  • 校长依法治校必备工具书-学校法律法规大全

    校长依法治校必备工具书-学校法律法规大全

    校长是学校最高行政负责人,校长全面负责学校的工作,对外代表学校,对内主持校务。校长是学校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校长是学校的“校魂”,一所学校办得如何,是否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和良好的形象,在某种意义上说,取决于校长的正确领导。常言道: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
热门推荐
  • 不太科学

    不太科学

    一次意外让我发现了世界的另一面我想逃离,却越陷越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还好有如果

    还好有如果

    上班途中一次举手之劳的助人为乐,使君天佑内心深处渴望将生活重新来过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变成了真真正正的现实,当他重新睁开眼睛的那一刻,他惊讶的发现,自己又变回了儿时的那个自己,坐在了小学三年级的课堂之上,而他的人生,又会不会从这一天起推倒重来,重新书写呢?
  • 气派人生

    气派人生

    戾气丛生、青光泛起,银发少年的眉心之痣眨眼间撕裂出一只竖着的天眼来……
  • 败走中国

    败走中国

    今天繁荣兴旺的中国市场吸引越来越多国外企业的目光,同时也已有不少中国企业走上了海外扩张之路。进入一个新市场总会面对未知的风险,如果总是依靠自己经历的种种失败来获得宝贵教训,这种高成本的做法是一个企业的“不能承受之重”。“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阅读本书,能够启示后来者少走弯路。
  • 唯清

    唯清

    一个也许冗长也许无聊的,关于阴谋与爱情的故事。
  • 晚来的我爱你

    晚来的我爱你

    “傅廷深,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你后悔了,做错了,误会我了,或许那个时候我已经不在了吧!”沈妍流着泪说道
  • 纯然恋爱谱:左翼殿下

    纯然恋爱谱:左翼殿下

    【晚上日更】他,抬起高贵的头颅,修长白皙的手指中握着白银光辉的权杖,他是白封国的殿下,拥有不可践踏的尊严,他的瞳孔如同黑曜石般冰冷残忍。她,是平平淡淡的特优生,圣凯樱斯学院的话剧社副社长,为了每一年的奖学金,擦亮了带着黑框平光镜的眼睛,她的世界很难能够看到蔷薇色的微笑。他,是美丽到女孩都不可及的学院理事长,年轻的脸颊纯白干净,紫色的长发透着紫罗兰色的瞳仁,他在她面前轻轻的跪下,宣誓要做她的骑士,永远的守护。他说,她是另外的她,然而她无法去辨别自己的身份,只是哭泣着,看着梦境中曾今出现过的美丽少年和一大片白暇的蒲公英田。她到底是谁?痛彻到心灵的倒塌感;纯白的天空中的哭泣感;梦境中拥有黑色瞳仁的飘渺感;当他们在櫻色的天空下旋转到无力时,他答应她来当她的王子时,她却又一次残酷而痛苦的推开了他温暖起来的手掌。痛彻心扉的爱情交织着勾心斗角的事件,城堡上空的诅咒,许愿池下的幸福。能否,抓得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走向人生巅峰穿书

    走向人生巅峰穿书

    “父王,我不要娶那个丑八怪,那丑八怪简直败坏门风,有辱斯文,这养了一院子的面首,若是儿子娶了她,不得被天下人笑死啊!”庄王看着自己儿子,一身紫衣,当真是风度翩翩,俊雅不凡。他也不想啊……这好好的白菜,就要被猪拱了,这谁好过啊,他都替自己儿子不值,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