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366900000007

第7章 甲骨(7)

闻一多不仅是陈梦家的文学导师,也是陈梦家走上古文字学研究的引路人。1932年,陈梦家随闻一多赴青岛大学任教,开始对古文字学产生兴趣。他由研究古代宗教、神话、礼俗而转向古文字学研究,又由古文字学而转入对古代历史的研究。次年,陈梦家在安徽芜湖任中学语文教师。1934年至1936年,陈梦家回燕京大学攻读容庚教授的古文字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助教,继续研究古文字学和古代史。抗战期间,陈梦家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主要从事青铜器和古代史的研究。1944年,他赴美国芝加哥大学讲授中国文字学,并搜集了流散在美国、英国、法国,荷兰等欧美国家的中国古代青铜器。祖国文物的大量流失,使陈梦家深感痛惜,也更加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他毅然放弃留美定居的机会,回到清华大学,继续讲授中国文字学和从事甲骨文研究,并为清华筹建了文物陈列室,陈梦家于1952年调到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任研究员,同时也是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之一。

陈梦家对殷周铜器进行过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他接触实物多达四千件,在同辈学者中是最多的。另外,他在汉代简牍以及年代学方面的研究也都颇有建树。陈梦家在这些方面的著作有:《西周铜器断代》、《中国铜器综录》、《汉简缀述》、《西周年代考》、《六国纪年》等。

陈梦家对甲骨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1956年7月出版的《殷虚卜辞综述》一书中。这部七十多万字的巨著是陈梦家对甲骨文六十多年研究成果的全面总结,也集中反映了陈梦家在甲骨文研究方面的成就。该书内容非常丰富,不仅包括了甲骨文本身和研究的历史,还整理了前人、近人的各种可取说法,并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已有的甲骨文资料进行补充和修正,特别对甲骨断代作了深入的讨论。这部继往开来百科全书式的著作,既可作为初学者的入门书,也可供专门研究的学者作参考,仅这部书,就足以使陈梦家成为世人公认的古文字学大师。

陈梦家最初从事甲骨文研究的时候,注重的是文字的分析和卜辞中的礼俗,后来他从铜器断代工作中得到启发,意识到应该从断代入手,才能全面地研究卜辞。陈梦家从1949年开始研究并写作了著名的《甲骨断代学》四篇。陈梦家的甲骨断代学对董作宾提出的“五期”分法和“十项”标准作了补充与修正,提出了分期断代的“三个标准”和“九期”分法。

陈梦家对卜辞中的贞人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整理,为更准确地判断甲骨文的年代作出了新的贡献。他的贞人分组说的提出,促进了分期断代研究的深入,是李学勤等提出的卜辞分组和分期断代“两系说”的起点。特别是他关于“午组”、“自组”、“子组”卜辞属于武丁时期的考订,为学术界“文武了之谜”的讨论提供了新的思路。

对于甲骨文字的考释,特别是涉及古代礼制方面的内容,陈梦家也有许多创见。他在这方面的著作有:《古文字中之商周祭祀》、《商代的神话与巫术》和《祖庙与神主的起源》等。

《甲骨断代学(甲篇)——祀周与农历》,《燕京学报》第40期(1951年);《甲骨断代学(乙篇)——商王庙号考》,《考古学报》第8册(1954年);《甲骨断代学(丙篇)——殷代卜人篇》,《考古学报》第6册第1、2分册(1953年);《甲骨断代学(丁篇)——甲骨断代与坑位》,《中国考古学报》第5册第l、2分册(1951年)。后经过修正,均收入《殷虚卜辞综述》。以《考古学专刊》甲种第二号由科学出版社1956年出版,日本东京大安书店1964年出版翻印本,台湾大通书局1971年出版翻印本,中华书局1988年出版重印本。

四、甲骨学的集大成者

胡厚宣是继“四堂”等前辈学者之后又一位享誉海内外的甲骨学宗师。

胡厚宣1911年12月生于河北望都。1934年,胡厚宣从北京大学毕业,进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参加了殷墟的第十一次发掘和整理工作。1935年胡厚宣在南京协助董作宾编纂《殷虚文字甲编》,负责撰写释文,并作考证。在1939年到1946年间,胡厚宣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中文系主任、国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历史社会学系主任等职,并为学生开授“甲骨学”、“商周史”、“考古学通论”等课程。授课之余,胡厚宣继续深入研究甲骨学,笔耕不辍,发表了海内外著名的甲骨学著作《甲骨学商史论丛》四集九册,该著作收入论文共三十三篇。此后,1947年到1956年,胡厚宣执教于复旦大学,担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教授,为中文系和历史系开授“古文字学”、“甲骨学”、“史料学”、“考古学”、“先秦史”等课程,并为暨南大学历史系兼课一年。在此期间,胡厚宣陆续发表了《古代研究的史料问题》、《五十年甲骨文发现的总结》、《五十年甲骨学论著目》、《殷墟发掘》等甲骨学论著。1956年起,胡厚宣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主任、研究所学术委员等职,并开始为《甲骨文合集》的编纂做前期准备工作。《甲骨文合集》的编纂于1961年正式启动,1982年全部出齐。

胡厚宣从1935年参加殷墟的考古发掘工作到1995年逝世,六十多年的学术生涯与甲骨文息息相关。他专心致志于甲骨和与甲骨相关的历史研究,发表沦文一百六十佘篇,他把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献给了甲骨学研究事业,正可谓是“人生漫漫为甲骨”,对推动甲骨学的发展和深入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61年4月,《甲骨文合集》编纂工作正式开始,但在文革时期时断时续,直至1978年才编成付印,1982年十三巨册全部出齐。全书收入甲骨四万一千九百五十六片。在此之前,有不少刻辞甲骨分散于国内外,未被著录;而已经出版的著录也因为时间较早、印刷技术落后等原因,数量既少质量又低,有的还汉藏于国外图书馆,国内藏书很少;还有的收了下少伪片。《甲骨文合集》的出版,改正了以上这些缺点。作为总编辑的胡厚宣,为该书的编纂出版倾注了大量心血,做出了空前的成绩。他几十年如一日地认真探索研究,对十几万片甲骨中每一片的来源、著录和现藏等情况了如指掌。因此《合集》尽可能地把材料搜集齐全,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最完备的甲骨著录。《甲骨文合集》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学术界集中整理甲骨文材料取得的最大成就。它的出版改变了甲骨学研究资料匮乏的局面,推动了甲骨学、殷商史、考古学等各种学科的发展。该书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比前人提高了许多,成为甲骨学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集大成之作。另外,《甲骨文合集》还体现了胡厚宣关于甲骨学著录编纂的“先分期,再行分类”的新体例。即先以卜辞所属时代为序,一为盘庚、小辛、小乙、武丁时期,二为祖庚、祖甲时期,三为廪辛、康丁、武乙、文丁时期,四为帝乙、帝辛时期;而每期卜辞再以内容分为气象、农产、祭祀、田猎、征伐等类别。早在1946年,胡厚宣在《战后平津新获甲骨集》一书中,就提出了这一思想,并在其后出版的《战后宁沪新获甲骨集》、《战后京津新获甲骨集》、《甲骨续存》等书中部有所体现。这一新体例科学性强,思路清晰,对后来大型甲骨著录的编撰产生了深远影响。

胡厚宣在对甲骨考释研究方面,也有许多创见,特别是对董作宾的学说,或有所发展或有补充和深化。他在利用甲骨文材料研究殷商史方面,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代表作为《甲骨学商史论丛》。该书涉及了甲骨学有关商史研究的各个方面,解决了不少商代历史研究上的重大问题。他倡导应用最科学的方法去统计、分析、解释,去做精密研究,进行全部而彻底的整理,他的新方法一经运用于甲骨学研究,即有很多建树。胡厚宣利用甲骨文资料对商代的经济、社会生活、社会性质、体制、宗教信仰、图腾甚至医学等方面的历史都作过研究,论文如:《说贵田》、《殷代农作施肥说》、《释“余一人”》、《说“我王”》、《甲骨文商族鸟图腾的遗迹》、《论殷人治疗疾病之方法》、《甲骨文土方为夏民族考》等等。胡厚宣堪称利用甲骨文史料对商代社会历史进行全方位系统、深人研究的第一人。

另外,胡厚宣在大学教授古文字和古代历史课程。带了一批又一批的研究生,为发展我国的甲骨学研究事业培养了接班人,壮大了我国甲骨学者队伍。他还为保护殷墟遗址做出了很大贡献。在他的奔走倡导下,殷墟博物苑于1987年8月落成,他亲自为“设墟甲骨文展厅”的陈列内容和设计提方案,保护了国家文物的完整,并使之起到应有的宣传、教育作用。

五、新一代甲骨学者——李学勤与裘锡圭

新中国成立以后,老一辈甲骨学者在深入研究的同时,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年轻有为的甲骨学事业接班人。这些青年学者勤奋刻苦,不但继承了老学者的优良传统。而且为甲骨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思想和活力,成为甲骨学研究上的又一代栋梁。新中国的甲骨学研究,由于有了这些年轻后继者的加入而呈现出一片繁荣和勃勃生机。李学勤和裘锡圭就是这一代后起学者中的佼佼者。

李学勤(1933~)于1952年入中国科学院号古研究所工作。1973年以后,把研究重点转向古文字学、考古学和中国古代史,参加过国家文物局组织的帛书、竹简的整理工作。

李学勤治学严谨、著述丰富,在甲骨学、青铜器、战国文字和秦汉简帛以及先秦史等方面都有研究,尤其对古文字学及其相关领域内新学科的建立和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甲骨文献整理方面,李学勤于五十年代同郭若愚、曾毅公一起合编了《殷墟文字缀合》一书。而1985年出版的《英国所藏甲骨集》,则是李学勤与齐文心、艾兰等将分藏英国十一处公私藏家的甲骨文墨拓汇编而成的。

李学勤对甲骨文分期断代的研究也做出了贡献。在当年“文武丁时代卜辞之谜”的讨论中,他发表《帝乙时代的非王卜辞》一文,提出讨论中的一部分甲骨是非王卜辞,这有益于分期断代研究讨论的深入发展。他还主张甲骨和青铜器的研究遵循考古学的方法,从分期分组人手,提出“历组”卜辞时代应上移到“武丁晚年到祖庚时期”的看法。后来,又提出甲骨分九组的意见,力图用“两系说”取代传统的分期断代法,引发了热烈的讨论,促进了甲骨学分期断代研究“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李学勤在利用甲骨文材料研究商代历史和方国地理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他对商代亲族制度做了深入的探讨,分析了亲族称谓的最复杂形式可以分为区别字、亲称和曰名三种。他的《殷代地理简沦》是我国较早研究商代地理的专著。

西周甲骨是甲骨学研究领域上的一个新分支。李学勤第一个明确指出山西洪赵出土有字甲骨为西周初期之物,他为西周甲骨这一新的分支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由此打破了甲骨与殷商固定联系的传统看法,为甲骨学研究打开了新视野。

在国家“九五”重点科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中,李学勤是首席科学家。他为甲骨学研究的现代化开辟了新的途径。“夏商周断代工程”,就是对夏商周年代的多学科研究。该工程首先要普遍收集历代文献中有关夏商周年代和天象的材料,做成便于检索的资料库,然后以历史、文献、天文历法、考古、古文字等多领域的学者密切配合的方式进行综合研究。“夏商周断代工程”把现代天文、考古手段引入甲骨学领域,试图在甲骨断代上取得新的突破。它在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结合起来方面作了有益的初步尝试,这不仅对年代学,而且对天文学、气象学等自然科学史的研究也都有所促进。

李学勤治学的成功得益于他的开拓精神、勤奋的态度和会通的方法。他不迷信权威也不囿于旧学,敢于提出新观点、新方法。比如,在甲骨文断代方面,他力图找出更合理的分期断代法而不拘泥于传统的董作宾的“五期分法”和“十项标准”。李学勤还提倡比较考古学,把中国古代文化放到世界文明的大环境中去思考,以探索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在此之前,很少有人将甲骨文与世界其他古代文明相比较进行研究,李学勤的《比较考古学随笔》堪称这方面的开拓之作,该书中有专节讨论《甲骨占卜的比较研究》,比较了东、西方的占卜特点类型,从而为古文字、甲骨学的研究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领域。

李学勤还主张考古与历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真正的古文字学者必须有历史学、语言学、考古学、文献学等多方面的功底与素养。他自己的成功实践给了我们许多的启迪。

另一位蜚声海内外的新一代甲骨学者是裘锡圭。

裘锡圭(1935~)于1952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就读。毕业后做著名甲骨学家胡厚宣的研究生,专攻甲骨学和殷商史。后随导师人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研究生毕业后,执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74年参加了国家文物局组织的银雀山汉墓竹简、云梦秦简、马王堆汉墓帛书等出土文献的整理工作。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古文献研究室主任。

裘锡圭在古文字学的不少领域,诸如甲骨学、金文、战国文字简牍、帛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在历史学、考古学和语言学等方面同样也很有研究,出版的著作有《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2年)、《古代文史研究新探》(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等。

在甲骨文字考释方面,裘锡圭于1961年发表第一篇文章《甲骨文中所见的商代五刑》就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他以扎实的功底,精到的考证,严密的逻辑,考释出许多长期困扰甲骨学界的难字、疑字,从而把甲骨文字的考释工作向前推进了一步。

在甲骨文分期断代研究方面,裘锡圭支持李学勤等学者的观点,写了《论“历组卜辞”的时代》一文,对“宾组”、“出组”和“历组”卜辞中同见人名进行了整理,全面论证了“历组卜辞应该属于武丁、祖庚时期”,对促进有关“历组卜辞”年代的讨论和分期断代研究的深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裘锡圭还发表了《关于殷墟卜辞命辞是否问句的考察》,对卜辞是否为问句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并引发了关于这一问题的热烈争论。

与其他学者一样,裘锡圭也利用甲骨材料研究殷商史,比如,他的《甲骨文中所见的商代农业》对商代农作物进行了考证,认为当时主要种植禾与黍。又对当时的生产工具、耕作方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甲骨卜辞中所见的“田”、“牧”、“卫”等职官研究》一文认为,“田”、“牧”、“卫”等几种诸侯名称起初是职官名称,由原先的官员逐渐变为诸侯,最后被中央王权所承认,并以此名称授予某些属国君主。他还对商代社会的宗族组织、刑罚等问题进行了深人研究。

同类推荐
  • 中华国粹智慧金典

    中华国粹智慧金典

    本书主要是精选我们所熟知的国粹经典,比如古典图书典籍,种类不同的戏曲,诗词歌赋和书法绘画及酒文化,还有武术、中医和民间艺术,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服饰和烹饪等。然后根据与之相关的故事或者它本身的特点,发现国粹中所蕴藏的传统智慧,发掘它对现代人的智慧启示。
  • 课外雅致生活-伦勃朗生平与作品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伦勃朗生平与作品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课外雅致生活-德彪西生平与作品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德彪西生平与作品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音乐的历史

    音乐的历史

    《音乐的历史》评述了世界音乐史上各个时期伟大的音乐家的心路历程。在众多人物面前,作者按时间先后顺序,以平易近人的语气、独特的犀利目光,对西方音乐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静心读来,高雅的音乐,经典的旋律,名垂乐史的大师,仿佛就在你的身边。该书逻辑和条理清晰,读者可以读一本故事书的状态来品读房龙的音乐思想,并由此大体把握欧洲音乐史的发展脉络,知晓那些光鲜的音乐家的别样人生。
  • 让你的歌声更美妙:歌唱的具体方法与训练

    让你的歌声更美妙:歌唱的具体方法与训练

    本人从事声乐工作四十余载,追求的目标就是“让歌声更美妙”。虽无甚成就,却有许多教训和体会。在几位好友的鼓励、鞭策下,将这些实际感受付诸文字,这对我十分艰巨,但很有意义。通过归纳整理,首先自己得到充实提高,同时也尽了一位声乐工作者应尽的义务。
热门推荐
  • 女配的转型

    女配的转型

    女主穿梭于各个位面,超强,特强。看过许多的快穿小说,如有雷同,请见谅。
  • 仙极魔门

    仙极魔门

    朝闻道,一念成魔,一念为仙。一世人,既已走上修行之路,当无畏,破千层激浪,登大道
  • 钟离就是NPC

    钟离就是NPC

    本文快穿!快穿!快穿!(超快的那种!)“你这系统,能干什么?”给辆车都做不到,你为何而存在?「送你到这个世界」“我可谢谢您嘞,垃圾!”——某墨:小傻子,和你在一起,一生哪里够?
  • 仙之漫漫长路

    仙之漫漫长路

    一个少年郎,一段求仙路!一个自己心中的仙路人生!新人新做!求鼓励!求支持!
  • 两世眷侣

    两世眷侣

    他们是前世的青梅竹马,今世的情侣,看他们怎么打出一片天下,解自己的身世之谜。
  • 这可能是一个假末日

    这可能是一个假末日

    万物可打赏,当沧月和涂山雅雅碰撞会发生什么?绝对零度对战零度之下!赛亚人的实力究竟有多么强大,且看冰晴儿虐仙,虐神!神级血脉,法诀,体质那都是小儿科!通通打赏
  • 迷糊小仙传

    迷糊小仙传

    一句话概括:看世间婚恋百态。啰嗦点说:某日,27的已婚青年蓝甜,被极品领导辞退,被精神病人调侃,低价购得红玛瑙耳坠,穿越回18岁。而,辞退自己的领导竟是妖后,精神病人居然是魔。但那又怎样,蓝甜对穿越没兴趣,绕着魔,躲着妖,只专注于找老公。可是,自己竟然是掌管婚恋的“迷糊小仙”,需以天下人、仙、妖、魔的婚恋为己任。可这感情的事情,怎么掌管啊?胖松鼠翻了个白眼:谁让你掌控,你的任务是记录。(美好的、丑陋的、单纯的、复杂的,各种婚恋桥段)
  • 天后身后的男人

    天后身后的男人

    什么,请我参加综艺?我给你介绍我老婆吧!什么,让我演戏?我老婆来演就行。要男的啊,没关系,你们可以把她当成男人。“都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少不了一个女人,一个成功女人的背后,肯定少不了一个吃软饭的男人。”一次采访时,柳鼎元回答道。
  • 可知你的恋

    可知你的恋

    一开始在她的世界里没有任何新奇的事,不知从何时起,他进入了她的心里,且看将来会发生什么。
  • 枯荣纪元

    枯荣纪元

    开碑裂石的武者!飞天遁地的真人!翻江蹈海的真君!通天彻地的大能!捉星拿月的真神!谁能屹立在至高的云端,俯瞰这天!这地!这星空下的亿万生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