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113000000046

第46章 脾胃病症诊治精要(5)

主症:食少纳呆,食后脘腹胀满,少气懒言,四肢倦怠,肌肉消瘦,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大便清溏,舌淡苔白,脉缓弱。

兼症:纳谷呆滞,纳中便溏,气短乏力,

病机:脾胃气虚,运化乏力。

治则:益气健脾,升清降浊。

方药:六君子汤加减。

党参20g,白术12g,茯苓15g,陈皮12g,半夏12g,砂仁3g,神曲20g,炒麦芽20g,黄芪12g,甘草9g。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加减:便溏者加煨葛根;中气下陷者合补中益气汤;食积化热者加连翘。

六、脾阳亏虚

主症:纳呆,饮食无味,脘腹胀满冷痛,喜温喜按,肢冷腰酸,便溏,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兼症:口淡不渴,周身浮肿或妇女带下稀白。

病机:脾阳亏虚,运化无权,

治则:温阳健脾,益气运胃。

方药:附子理中汤加减。

附片9g,干姜9g,茯苓15g,党参20g,白术12g,陈皮12g,神曲20g,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加减:兼有肾阳亏虚者加肉桂,山药;腹泻甚者加补骨脂,五味子。

七、胃阴不足

主症:饥不欲食,口渴喜饮,唇红干燥,胃脘疼痛,嘈杂,大便干结,或五心烦热,小便黄赤短少,舌红少津,少苔,脉细数。

兼症:纳呆嘈杂,口干便秘

病机:脾胃阴虚,纳化无常。

治则:养阴益胃,健脾助运。

方药:益胃汤加减。

北沙参20g,麦冬12g,玉竹12g,生地12g,太子参20g,竹叶12g,甘草9g,山楂20g,麦芽15g,陈皮12g,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加减:胃脘灼热者加蒲公英、天花粉;口干舌燥者加芦根;大便燥结者加火麻仁、郁李仁。

【纳呆食疗方】

1.茯苓山药糯米饼

组成:糯米粉、米粉、白糖各250g,茯苓、怀山药、芡实、莲子各120g。

制法:将莲子去心,与茯苓、怀山药、芡实焙干后研末,与米粉、糯米粉和白糖拌匀,做饼蒸熟。

服法:每日空腹吃,以适量为宜。

功效:健脾益胃。适用于脾胃虚弱型纳呆。

2.鲤鱼生姜汤

组成:鲤鱼300g,豆豉6g,胡椒1g,生姜2片,陈皮6g。

制法:将鲤鱼刮鳞、开膛、去杂碎、洗净。加水适量,煮汤,待温,饮汤吃鱼。

服法:每日空腹吃,以适量为宜。

功效:温胃散寒。适用于胃寒型的纳呆。

3.山楂炒豆芽

组成:鲜山楂150g,绿豆芽200g,花椒5粒,葱5g,生姜5g,精盐、料酒、味精、精制植物油各适量。

制法:将绿豆芽摘去根须,洗净沥干。山楂洗净去核切成丝,葱、生姜洗净切成丝。炒锅上火,放油烧至四成热,下花椒炸出香味时捞出,再下葱、生姜丝煸香,加入绿豆芽翻炒,加料酒、味精、山楂炒几下,加入味精,翻炒几下即成。

服法:当菜佐餐,随意食用。

功效:消食导滞,促进食欲。主治食滞胃脘型食欲不振。

4.陈皮山药麦芽羹

组成:陈皮10g,山药60g,炒麦芽30g。

制法:将家山药去皮洗净,切片,与陈皮、炒麦芽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煨煮成稀羹,兑入少量白糖,调匀即成。

服法:上下午分服。

功效:健脾和胃。主治脾胃气虚型食欲不振,加红糖制成甜羹,更加适宜年老体弱的食欲不振患者食用。

5.水果四汁饮

组成:雪梨汁60毫升,荸荠汁60毫升,甘蔗汁60毫升,苹果汁60毫升。

制法:将雪梨、荸荠、甘蔗、苹果洗净,分别用温开水浸泡片刻,捣烂取汁,混匀备用。

服法:上下午分服。

功效:滋阴养胃,增进食欲。主治胃阴不足型食欲不振。新鲜的雪梨、荸荠、甘蔗、苹果四种药食兼用的水果捣烂取得鲜汁所含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不易受到破坏,且甘润可口对胃阴不足引起的食欲不振颇为适宜。

【典型病案】

许某某,男,7岁,2005年3月24日就诊。家长诉患儿食欲不振半年余,曾在外院陆续予抗炎,助消化等治疗,效果不显。目下食欲不振,无自主进食欲望,面色萎黄,体形偏瘦。大便稍稀,日行5-6次,无腹痛呕吐,小便正常舌淡红苔白腻。查体神清,精神一般,咽正常,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双下肢不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上消化道钡透腹部B超均未见异常。追问病史,患儿在患病前偏嗜肥甘厚腻之品。

辨证:脾虚湿盛。

治法:健脾化湿。

方药:六君子汤加减。

党参10g,获苓10g,炒白术10g,陈皮10g,法夏12g,焦山楂10g,炙甘草6g,服五剂后,小儿食欲好转,大便仍稀继予上方加炒扁豆10g,炒山药10g,以化湿,继服五帖,患儿饮食一如常儿。治疗过程中,嘱患儿饮食多样化,一月后随访,病情无反复。

按语:小儿厌食症证因长期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气亏虚,复因肥甘厚腻之品生痰化湿进一步阻碍脾运所致。治疗多以健脾益气行气为主。但多数单纯应用此法往往难以奏效。此时应注意其厌食之形成机理,该病例中患儿兼夹痰湿之证,故宜添加理气化痰之品,为六君子汤之适应证。

§§§第五节恶心

恶心是呕吐的前驱证候,为欲吐不吐,欲呕不呕之证。一般轻者为厌食,重者为恶心。前者为遇见食物而厌恶,后者是随时有欲吐不适之感,临证当与区别。

【文献述要】

恶心,证名。胃气上逆,泛恶欲吐之证。日·丹波元坚《杂病广要》:“盖恶者,畏恶也,当作出声。恶心者,想见饮食即有畏恶之心也。”《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一:“恶心者,由心下有停水积饮所为也。”“水饮之气不散,上乘于心,复遇冷气所加之,故令火气不宣,则心里澹澹然,欲吐,名为恶心也。”《罗氏会约医镜》卷八:“恶心者,胃口作逆,兀兀欲吐欲呕之状,或又不能呕吐,觉难刻过,此曰恶心,而实胃口之病也。其症之因,则有寒,有食,有痰,有宿水,有火邪,有秽气所触,有阴湿伤胃,或伤寒疟痢诸邪之在胃口者,皆能致之。”

中医学认为本证病位在胃。明·张景岳《杂证谟》云:“虽曰恶心,而实胃口之病,非心病也”。对其病因病机,《诸病源候论》云:“恶心者,由心下有停水停饮所为也。心主火,脾主土,土性克水,今脾虚则土气衰弱,不能克水饮,水饮之气不散,上乘于心,后遇冷气加之,故令火气不宣,则心里淡淡然欲吐,名为恶心。”朱丹溪《金匮钩玄》云:“恶心,有痰、有热、有虚”。张景岳又云:“此证之因,则有寒、有食、有痰饮、有秽气、有火邪、有阴湿伤胃,或伤寒、疟、痢诸邪之在胃口者,皆得有之。”由此可知,本证是脾胃病的常见证候,而且病因多端,临证须据情论治。

【病因病机】

一、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恶心的发生主要因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其主要原因包括:

(1)外邪犯胃:六淫之邪风寒伤胃,暑热入胃,湿气淫胃,燥气伤阴,皆可导致胃气不和而发为恶心。

(2)肝胃不和:恼怒伤肝,肝气郁滞,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气机冲逆,泛恶欲吐而致恶心。

(3)胃热炽盛:喜食辛辣,或嗜酒醴,外感热邪,湿热内生,聚于中焦,气逆冲上而致恶心。

(4)脾胃虚寒:素体虚弱,中阳不足,虚寒内生,阴邪浸胃,或中阳不振,升降失常而致恶心。

(5)饮食失节:贪食生冷油腻、恣饮酒浆,或饥饱失常、温凉不调,犯胃伤脾而致恶心。

二、西医病因病机

恶心是一种可以引起呕吐冲动的胃内不适感,常为呕吐的前驱感觉,但也可单独出现,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的特殊不适感,常伴有头晕、流涎、脉搏缓慢血压降低等迷走神经兴奋症状。引起恶心、呕吐的原因很多,如:

(1)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食物中毒、急性胃肠炎、病毒性肝炎;

(2)内脏疼痛性疾病:急性肠梗阻、胰腺炎、胆囊炎、腹膜炎;

(3)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炎、脑膜炎、高血压脑病;

(4)药物引起:化疗药物、洋地黄类药物、某些抗生素如红霉素;

(5)晕动症:晕车晕船的人发作时可出现恶心、呕吐;

(6)神经性呕吐:有些人从儿童期或学生时代就开始发病,可有家庭史,女性多见;

(7)其他:急性青光眼、美尼尔氏症,妊娠呕吐、消化不良等。

【诊断要点】

(1)交替性咽喉和上腹部泛逆,欲吐不吐,欲呕不呕,或见到食物及油腻之品泛逆,兼有上腹部胀闷,不思饮食。

(2)严重恶心可伴有面色苍白,额头出汗,流涎。

(3)体格检查注意观察体温、脉搏、血压、胸腹部的软硬情况,有无压痛、肠型、手术瘢痕,有无阑尾点压痛及有无莫菲征阳性,以便排除消化系常见器质性病变。

【辨证论治】

一、脾胃虚寒

主症:恶心欲吐,或泛清涎,胃脘隐痛,遇热则舒,舌质淡、苔薄白,脉象细弱。

兼症:食少便溏,困倦气短。

病机:脾胃虚寒,浊邪上泛。

治则: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方药:小半夏茯苓汤加减。

半夏12g,生姜9g,茯苓12g,白术12g,党参12g,砂仁6g,附子6g,炙甘草6g。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加减:恶心呕吐严重者加伏龙肝;脘腹冷痛,拘急不适者加当归、黄芪;四肢不温者加桂枝;胸胁痞满者加香附。

二、肝胃不和

主症:恶心嗳气,胸胁胀闷,泛吐酸水,舌质淡红、苔薄黄,脉象弦细。

兼症:饮食减少,口苦咽干,脘腹不适。

病机:肝胃不和,胃失和降。

治则: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方药:柴胡平胃饮加减。

柴胡12g,半夏12g,黄芩9g,党参12g,苍术9g,厚朴12g,陈皮12g,生姜6g,甘草6g,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加减:肝郁化热,心烦口渴者加黄连、吴茱萸、竹茹;口苦嘈杂,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枳实。

三、胃热炽盛

主症:恶心呕吐,胃脘痞闷,嘈杂不适,舌质红、苔黄厚而干,脉象滑数

兼症:口臭泛酸,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病机:胃热炽盛,浊邪上泛。

治则:清泄胃热,降逆通腑。

方药:清胃散加减。

黄连10g,黄芩12g,当归12g,生地12g,藿香9g,大黄9g,枳实9g,升麻6g,丹皮9g,生甘草6g,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加减:呕吐酸水者加左金丸;大便秘结者加枳实、芒硝;痰饮内阻者加温胆汤。

四、暑湿犯胃

主症:恶心呕吐,胃脘痞闷,舌质红、苔白腻,脉象濡缓

兼症:脘腹胀满,头身困重。

病机:暑湿犯胃,浊邪上泛。

治则:清暑化湿,宣畅气机。

方药:新加香薷饮加减。

黄连10g,黄芩12g,当归12g,生地12g,藿香9g,甘草6g,大黄9g,枳实9g,升麻6g,丹皮9g。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加减:湿盛腹胀泄泻者加茯苓、陈皮;饮食停滞,胸闷腹胀者加鸡内金、焦三仙。

五、饮食停滞

主症:恶心欲吐,口气酸腐,嗳气厌食,食入即吐,舌红苔厚腻,脉滑。

兼症:胃脘胀满,痞闷不适,吐后则舒,大便臭秽。

病机:饮食停滞,气机阻滞。

治则:消食化积,和胃降逆。

方药:保和丸加减。

焦山楂12g,炒神曲12g,半夏12g,茯苓12g,炒莱菔子10g,炒麦芽10g,陈皮15g,连翘10g,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加减:胃热者加芦根;胃寒者加砂仁;气结者加甘松;腹胀便秘者加枳实、大黄。

【临证发微】

恶心、呕吐除了在普通人的疾病过程中发生外,亦是是癌症化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而恶心、呕吐容易使患者对化疗产生恐惧心理,有的患者甚至拒绝接受进一步化疗,直接影响化疗的效果。因此,对化疗性恶心、呕吐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有效地防治恶心、呕吐的发生成为癌症化疗的一个重要方面。

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肿瘤是行之有效的抗肿瘤方法之一,但消化道副反应出现最早,且直接影响后天之本,使人纳食不香,甚至不能进食,影响身体恢复,影响化疗继续进行。临床利用中医基本理论,辨别其病症所属证型,在整体观念上辨证论治,调整阴阳,补偏救弊,促进阴平阳秘,恢复阴阳相对平衡。通过调理脾胃,振奋胃气,恢复化生之力,强后天之本。

祖国医学强调在整体观念上实施辨证论治,在调护方面同样也是根据辨证而实施护理。由于化疗引起最早的反应是消化道症状,因此调护首先应从饮食着手,而中医治疗历来就重视食疗,《内经》中强调:“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蓄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素问·五常政大论》中又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说明药物配合饮食治疗,既可减少“毒药”对人体的损害,又能补精益之,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饮食调护的目标是减少化疗反应引起的不适症状,同时保证患者正常营养,在化疗前应食用高蛋白饮食,按患者消耗,选用蛋类、乳类、瘦肉、禽类及豆制品等食物。在化疗期间多食含维生素及碳水化合物增加免疫功能的食物,如西红柿、胡萝卜、香菇、木耳等绿、黄色蔬菜水果。对呕吐剧烈者,在化疗前2小时内避免进食,在化疗后以少食多餐方式,可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多食新鲜蔬菜及水果,以补充维生素,避免浓厚的调品及煎炸、油腻、虾、蟹、无鳞鱼、猪头肉等易过敏食品。避免同时摄食冷、热的食物,否则易刺激呕吐。对腹痛腹泻者,应食含钠、钾的食物,如香蕉、去脂肉汤,少食产气食物,并应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以增进食欲、保证营养。

【恶心食疗方】

可参见【呕吐食疗方】

【典型病案】

刘某某,35岁,2005年1月16日初诊。诊见恶心呕吐,畏寒发热,体温持续在38.5℃左右,胸胁疼痛,心下痞满难忍,不思饮食,舌红苔黄,大便干结难解,脉弦有力。曾经化验检查确诊为“胆囊炎”,用过抗生素消炎。

辨证:邪热内扰,少阳阳明合病。

治法:和解少阳,清泄阳明。

方药:大柴胡汤加减。

柴胡15g,黄芩15g,白芍15g,大黄5g,枳实10g,川楝子10g,茵陈10g,半夏12g,生姜三片,大枣八枚。5剂,水煎服,并停用抗生素。

二诊:服药后,热渐退,多症俱减,大便不爽。原方大黄减至3g,再进5剂。三诊:已不发热,大便正常,诸症悉除,续以平和之剂小柴胡汤调理善后。

§§§第六节呕吐

呕吐是指将胃内食物或痰涎从口中吐小的一种证候。古云:“有声有物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临证中两者难以严格区分,故合称为呕吐。

【文献述要】

本证《内经》论述较多,《素问·脉解篇》云:“食则呕者,物盛满而上溢,故呕也”。《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呕吐酸,……皆属于热”。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则列“呕吐”专篇,治疗“诸呕吐,谷不得下者”,采用小半夏汤以降逆和胃。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云:“呕吐虽本于胃。然所因亦多端,故有寒热、饮食、血气之不同,皆使人呕吐”。朱丹溪《金匮钩玄》云:“有寒气郁于胃口者,胃中有痰有热者,然胃中有火与痰,而致呕吐者多矣”。张景岳《杂证谟》云:“呕吐一证,最当详辨虚实。实者有邪,去其邪则愈;虚者无邪,则全由胃气之虚也”。总之,本证多由饮食不节,外邪侵袭或肝气犯胃,以致胃失和降而发病。

【病因病机】

一、中医病因病机

(1)外邪客胃:外感风寒,暑湿热邪,客于胃腑,和降失常,随气上逆,卒然上犯而致呕吐。

(2)肝气犯胃:郁怒伤肝,肝气郁滞,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气机不利,冲逆而出以致呕吐。

(3)饮食伤胃:饮食不节,饥饱无常,恣食生冷、不洁食物,损伤胃腑,停滞不化而致呕吐。

(4)脾胃虚弱: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停痰留饮,阻碍气机,胃失和降,浊邪上泛而发为呕吐。

二、西医病因病机

(一)反射性呕吐

1.消化系统疾病

(1)咽刺激:是由于咽部受刺激,刺激了舌咽神经而诱发的反射性呕吐,见于刷牙、医生对患者进行咽检查时。

(2)胃十二指肠疾病:①胃部膜刺激或炎症:胃部膜受到刺激或急性胃(肠)炎、或慢性胃炎急性发作时,均可引起恶心呕吐。②各种原因的幽门梗阻;③十二指肠梗阻;

(3)其他消化系统疾病:①腹腔脏器急性炎症;②急性病毒性肝炎;③肠梗阻;

2.急性中毒

同类推荐
  • 破解中医治病密码:临证辨象

    破解中医治病密码:临证辨象

    作者以讲座的形式,从一气周流的角度,运用中医辨象的思维模式,紧密结合临床,通过具体的临床病例,形象生动地阐述了一气周流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病证及相应的治疗方案。《破解中医治病秘码:临证辨象》理论与临床密切结合,语言通俗明快,讲解深入浅出,非常便于中医初学者入门学习,也可作为临床中医师的参考用书。
  • 中医民间疗法

    中医民间疗法

    本书以基层医务人员及中医爱好者为服务对象,突出时代性、科学性、实用性。通过系统介绍最具中医特色的民间药物疗法、经络疗法、推拿疗法以及其他疗法共40种,使大家掌握中医民间特色疗法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熟练运用各种中医方法治疗临床常见不适病症,将中医的整体观、辨证观、治病求本观、自然观,以及追求多样性和实用性的治疗理念展现给大家。
  • 经方合方辨治疑难杂病

    经方合方辨治疑难杂病

    本书是作者结合多年临床运用经方合方辨治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的经验总结,重点阐述经方合用治病的思路与方法,引导学用经方的操作技能与运用技巧。本书特点既突出运用经方合方辨治西医疾病,又突出运用经方合方的辨治中医证的思路、方法与技巧,通过研究诸多疾病的案例旨在深化临床运用经方合方的基本点与切入点。本书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操作,内容丰富翔实,合方要点突出,旨在启迪灵感,拓展思路,力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中西医临床医师及在校学生最佳参考阅读用书。
  • 中国医疗何处去

    中国医疗何处去

    新医改将会面临更大的考验,医生们高喊“改革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提高医生待遇”,为什么还没能从根本上改变高药价,为什么不能制止穿梭在医院中的医药代表们,“以药养医”养肥了谁,真、假专家身后的庞大利益群体还想做什么?
  • 乙型肝炎临床学

    乙型肝炎临床学

    本病尚缺乏特效治疗,治疗原则以适当休息、合理营养为主,药物疗法为辅。应避免饮酒及使用对肝脏有害的药物。肝炎患者用药宜简不宜繁。目前国内的问题是各种治疗肝炎的药物泛滥,大多未经严格的疗效考核,甚至为追求经济利益而夸大宣传,国家应重视这方面的管理。
热门推荐
  • 凡人之重生

    凡人之重生

    一个平凡的美发师重生到了高中时代,那么他会怎样开启自己再也不平凡的人生呢?这里有亲情,有爱情,有热血的兄弟,有绝色丽人,御姐、萝莉、老师、影星、保姆,国内的,国外的一个都不能少!平凡人,一样能活出精彩人生!
  • 玉堂漫笔

    玉堂漫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俏皮女撞上腹黑男

    俏皮女撞上腹黑男

    21世纪十足的网虫,却奇迹般的被选中去古代完成任务。蓝芯蕊更是个穿越迷,此等好事哪能错过呢??为了穿越做足准备而延后......却不想一去就落了个‘好’地方...她,古灵精怪,俏皮可爱,却时常迷迷糊糊的,感情迟钝他,性情冷酷,犹如冰山,却总是因她有了笑容,经常捉弄于她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呢?!........
  • 凋零挽歌

    凋零挽歌

    一个为了寻找答案而出发旅行的天才魔法师,阴差阳错的与别人组建了一个佣兵团,有泪水,有欢笑有感动有热血以及时不时犯二的佣兵团故事就这样开始了,任谁也没有想到,这个佣兵团竟然渐渐成为了传说。复古风的奇幻小说,风格接近于十年前的奇幻小说,没有天花乱坠的世界观,没有有女主成群的后宫,有的只是可歌可泣的故事。(之前作者是写恐怖故事的,所以本书的前面的章节多少有一点点重口味,不过不多,希望大家多多包涵)PS:本书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
  • 对联

    对联

    清高宗乾隆南巡时驻跸通州,出上联。纪昀以下联应对。下联末“东西”一词为名词,在此与上联方位词“南北”相对,是此联巧妙之处。
  • 婚情告急

    婚情告急

    为了筹集手术费,她不得不嫁给一个年长她八岁的男人。夜色缭人,她的身体为他盛开,男人却在情动时嘶吼出另一个女人的名字。她这才知道原来,在他的心中一直住着一个女人。这场没有爱的承诺婚姻,当爱与金钱,性与婚姻,矛盾激化,他们能否真正走到一起?
  • 命宇轮回

    命宇轮回

    惊鸿一剑千秋破,漠然一眼万古焚。现代的拥有独立思想的少年,最终还是落入穿越潮流中。当他发现穿越并非潇洒一世时,又会有什么表现?
  • 花夏

    花夏

    一直的一直都不肯承认自己的悲伤,就像不肯承认自己至始都是一个人一样,那段一个人的独角戏,我浅唱的花季,你没看见,滴滴落落的泪水,在那个微凉的初夏,是纯美的想念,握在手心里的梦,在天亮的那一刻散落······——《花夏》题记十五岁,在那个花季的年龄,我遇到了你;十五岁,在那个雨季的夏天,我邂逅了你。是是非非,恩恩怨怨,世间有太多的不得已,无处诉说···因为爱你,我宁愿选择离开你;因为爱你,我宁愿看着你投入别人怀抱。你不知道,这一切都不是我的初衷。我唯一的愿望,就是哪怕我粉身碎骨,我也要你幸福···此文不是《花季雨季》、《花夏:花事未了》的改编,不喜请绕道。本文纯属原创,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超级死神进化论

    超级死神进化论

    在诸神的阴谋中,四大主神之一的死神不幸陨落,只剩下了三个卑鄙阴险的阴谋者笑傲神界,死神口含万千不甘。残损的死神之戒跨越位面肩负为死神挑选继承人的重任,却意外遇上了命途多舛的乡野少年风起。少年发现,死神原来是世间最奇葩的神邸,他的独特之处是:有妖孽的实力增涨渠道,还有反天地规则的独特进化方式,更有......越深入了解,风起就越觉得死神是逆天的存在,而他自己也愈加妖孽。少年有自己的路要走,还有上任死神的仇要报。因为要两者兼顾,死神定然要露出狰狞面目,所以宇宙因为少年而风云激荡,苍天色变。
  • 末日丧尸克星

    末日丧尸克星

    末世,丧尸来袭。克星系统降临,张剑能否成为人间庇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