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660400000004

第4章 神奇之桥(1)

也许我的肉体只能蜗居在大别山的一隅,但我的灵魂会跟随我的学生走向四方;也许我是荒原上的一支电线杆,只能永远矗立在那儿,但我能把希望和光明送向远方;也许我可能永远是一座桥,但能让学生踏着我的身躯走向希望的彼岸。倘能如此,我就心满意足了。

——摘自汪金权日记

生活中的千般苦楚,汪金权都挺过来了。

让他挺过来的,是他的母亲,是他的弟妹,是他熟悉的山和水,是善良重义的乡亲。

让他挺过来的,还有他的书,还有他的课,还有他的学生。

学生,永远是汪老师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只要走进课堂,开始上课了,汪老师就会“物我两忘”,进入到空灵圣洁、灵魂净化的至高境界。人世间的一切苦难,似乎在一瞬间就冰消雪解了。

他就是这样的师者。

在他的潜意识里,学生,尤其是班里的贫困生和后进生,能不能够健康地学习、生活和成长,那是高于一切的事情。他这一生最大的愿望,是把农家孩子培养成才;他这一生最“奢侈”的梦想,是把自己的语文课做成学生乐于接受的“心灵鸡汤”。

听了学生的感恩发言,汪老师潸然泪下(朱熙勇摄)

抱着这样的信念,汪老师不放弃任何一点可以利用的时间,每天晚上回到宿舍,他都要在灯下读读书,做做笔记,闭目沉思想一想。20多年来,不管校内校外,他从来不打麻将,不“斗地主”,节假日如果没回乡下老家,就在学校的“陋室”里读书。读的书多,就有了源头活水,他的思维始终走在学生的前面。因这一点,他讲解课文通俗易懂,得心应手,课堂上往往不假思索就能回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

为给学生“一碗水”,汪老师不再满足“一桶水”。他追求的是取之不尽的源源不断的“一江活水”。为此,他除了钻研文学和现代汉语,还钻研哲学、历史、地理,甚至连佛学和易经都要研读。在他那间简陋的毛糙斗室里,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伏案学习。夏天住在五楼顶层,屋里闷热难当,他不知流下了多少汗水。山里蚊子多,身上不知留下多少蚊子叮咬的疙瘩。有时实在疲倦了,就用冷水浇浇头,泡杯浓茶提提神……

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苦磨硬泡热煮冷熬中,汪金权成了四中的“活字典”和“百事通”,成了学生的“智多星”,成了“点石成金”的教育者……

汪金权的课堂,因为师生互动、倡导争鸣的自由氛围,渐渐成了四中学生心目中的“汪家讲坛”。

“汪家讲坛”有五大目标:会说话,会读书,会写字,会作文,会考试。

最让学生畏怯、也最让学生兴奋的是“汪家讲坛”的说话课。新学期的第一课,从汪老师开始,全班学生依次上台,每个人在黑板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并介绍自己。从没经历这种场面的学生,一时有些手足无措。看上去很简单的事情,真做起来却不那么容易。看,他们拿粉笔的手多不自然,运笔的姿式是多么别扭。留在黑板上的粉笔字,有的歪歪扭扭没个正形,有的大大小小稀稀落落,有的刚一写完扭头就跑,有的结结巴巴语无伦次。汪老师一脸善意地看着大家,不急,也不恼。待同学们都写完了,他走上讲台,拿起一根粉笔,把所有名字划进一个大圈,然后对大家说:“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就是一个集体!这个集体比作一块天空,你们是这天空上的星星!我们以后的学习要互相帮助,取长补短。琵琶上有4根弦,笛子上有6个孔,我们班里每个学习小组12人,大家缺一不可,但也不能滥竽充数!”

以后,每节课开始的五分钟,汪老师都会让学生上台自由演讲,少时三两人,多时五六人。刚开始时,不少同学都要悄悄地提前写个稿,上台时照本宣科。这样也不错啊。汪老师说。有的同学说话时眼睛不敢望大家,自顾低头讲,说的也是土语方言。这样也不错嘛。汪老师说。渐渐地,发言踊跃了,说话顺溜了,多数同学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还相互“较劲”,暗暗比了起来。如果有人不讲普通话,会受到同学们的监督。这样很好嘛。汪老师说。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课前五分钟渐渐变成了全班大讨论,甚至演变成了一节激烈的辩论课。高中三年,所有学生都会有数次演讲的经历。从蕲春四中毕业的学生黄罗后来回忆说:“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台演讲,我们喜欢这种碰出智慧火花的课堂!”

2010年5月20日,驻校采访的《楚天都市报》记者陈杏兰,见证了“自由辩论”的精彩。

因为记者的采访,汪老师耽误了几个“课前五分钟”。这天的晚自习,他就把落下的几个“五分钟”集中起来,一起“还”给学生。这天,恰巧有个六年前从他班上毕业的学生从外地赶来看他,他便让这名学生给班里的“学弟学妹”讲几句。学生问:“讲什么呢?”汪老师说:“你就畅所欲言,谈点人生感悟,谈点学习体会,介绍一下外面的世界。”

汪老师参与课前五分钟讨论(朱熙勇摄)

这是汪老师“课前五分钟”的“保留节目”每逢有毕业的学生从外地回来看他,汪老师总会让他们给班里的同学说几句。

听说有“师兄”来参加课前五分钟的讨论,同学们都很兴奋,掌声特别热烈。这一堂课,“师兄”侃了在外面的所见所闻。在谈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哪个更重要”的话题时,不少“师弟师妹”不同意“师兄”的观点,于是便开始了辩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有时还充满了“火药味”,气氛很是热烈。汪老师端把凳子,笑眯眯地坐在教室门旁。面对记者,这些山里的孩子居然没有记者想象中的胆怯,不少同学语出惊人,颇有几分雄辩家的口才。

看着两代学生的辩论,汪老师很是开心。语文组长徐利国说,这样的课前五分钟已近10年,很受学生欢迎。调研中,笔者听说汪老师的这种看似“放任自流”的教学方法,初到四中任职的校长,一开始不太认可,担心影响了教学质量,有的甚至认为汪老师是在“瞎搞”。只是因为汪老师班上学生“会考试”,才没有采取“行政措施”予以制止。汪老师能够坚持下来,其实顶了“相当大”的压力。因为这些事“有损汪老师形象”,被采访者一再要求笔者“保密”,“千万别把这事报道出去”。这些被要求“保密”的事,好在成为过去,好在汪老师并不在意。练学生口才,他是越练越起劲了。他说他之所以坚持让学生练说话,练口才,是要弥补农村学生接触外部世界少、口头表达能力差的不足。“作为语文教师,不仅是教会学生读和写,还要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汪老师说这话时,情绪有些激动起来。

课前五分钟经过十年打磨,成了四中语文教学的一道绚丽的风景。四中的学生广播台以及由学生组织的各类晚会,汪老师班上的学生最出“风头”。不少学生大学毕业后参加就业应聘,正是凭着“课前五分钟”练就的口才,才在竞争中胜出。

学生们喜欢汪老师的课,不只因为这五六分钟。“汪老师的语文课,有种独到的魅力,让人神往。”高二(1)班学生黄彬说。这也是所有听过汪老师语文课的学生的共同感受。很多学生都说,汪老师的课,就是好听。

“好听”的课,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这种转变有时会在一堂课里完成。学生汪征原本在蕲春另一所高中就读。高三开学时,他到四中来看一个同学,跟着同学悄悄坐进教室,听了汪老师的一堂语文课。

十几年后,汪征还记得那天上课的情景。那节语文课,汪老师讲的是《警察与赞美诗》。轻松的氛围,形象的比喻,自由的问答……一向对语文课不感兴趣的汪征,竟被汪老师的这堂课吸引住了。下课后,同学们纷纷走出教室,他还在座位上愣愣地坐着。好友问他:“汪老师的课讲得怎么样?”他醒过神来,一个念头油然而生,语意坚决地对同学说:“我要转到四中来!”之后不久,他竟真的转到了四中,如愿以偿地做了汪老师的学生。次年高考,汪征的语文成绩远远超出了高一到高二的期末测试成绩。

汪老师从不布置语文作业,但是会严格要求学生每天临帖练字一页纸,一天一交,不能拖欠。一学期下来,学生交上来的练字作业,整整齐齐地码在一起,有一米多高。

汪老师还有一个“牛脾气”现代文不预习不讲,文言文不熟读不讲。每次接手新高一,汪老师第一周发新书但不讲新课。他要求学生独自预习新书,熟读课文。第一周里,他还会将初中的部分课文“老课新讲”,以全新的教法、全新的观点,对老课内容进行全新的解读,并在这种讲读中触摸学生的知识层面,转换学生的思维定势。他将这个过程称为“洗脑”、“换思维”。譬如《桃花源记》中的“何世”一解,以前均解释为“现在什么朝代”,但汪老师却认为,解释为“现在为秦几世”更合适,因为桃花源中人进去时是秦代,并不知道外面已经改朝换代。李白的“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天上人”多解释为“天上的神仙”,但汪老师却认为,指的是皇帝,是诗人当时在皇帝面前不敢讲真话、不敢“高声语”的真实写照。《项链》一文的主题阐释,多为“尖锐地讽刺虚荣和追求享乐的思想”,但汪老师却从多个层面证实:赞美主人公“天性爱美、单纯、勇于承担、诚信”的品质,是隐含在这篇作品中的主题之一……有时,仅一个词语,汪老师就能融汇中外、贯通古今,讲上一节课。学生们大开眼界,闻所未闻,好奇心由此大增。汪老师说:“初中的学习方式和高中是不一样的,如果说中间隔一个台阶的话,我用这种方式来将这个台阶降半级,先让孩子们适应。”

汪老师推崇学习语文必须阅读,在阅读中赏析、领悟,在阅读中还原语文本质。他发明的“八面诵读法”已经让学生习惯了在阅读中预习,在预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汪老师的讲义中,专程赶赴四中采访的《中国教师报》的记者刘婷、叶长春发现了两张纸条,分别是高二(1)班和(6)班的“《孔雀东南飞》问题总汇”。“难道相爱就一定要在一起吗?轻生就能让爱延续吗?”“临别之前,为何要‘严妆’?”“刘兰芝的形象对当今社会有什么启示?为什么将这篇文章选入课本?”满满两大张,一共汇集了70个问题。

汪金权说:“会提问,学习就已成功了一半。剩下的,我们就在课堂上一起解决。一节课未解决完的,留给学生课后去探究、思索。我觉得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本色。”

汪老师批改作文从不过夜,往往一目十行,精彩之处划上红色波浪线,不妥之处划上红色直线,当天发回学生手中。汪老师说:“好作文是写出来的,不是改出来的。这不是偷工减料,打铁要趁热,如果精批细改,几天后才发回学生,只怕学生早忘了写作时的心境和感受。当天发回,学生有想法的,随时可以来和我交流。每次布置给学生的作文,绝大多数时候我自己也会写一篇。”

课堂上,汪老师表情丰富,妙语连珠(王万军摄)

汪老师的作文教学,很受学生欢迎。高二(1)班学生黄彬说:“初中时最怕写作文,现在我最爱写作文,因为汪老师让我们按自己的意愿写,这样写得很有信心。”

汪老师的作文教学法看似偷懒,却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作文水平很是有效。在他班里,已有陈卓彬等20多名学生的作文在国家和省级比赛中获奖,许多学生的诗文在《语文报》、《中国校园文学》等报刊发表。2009年,又有两名学生获得了全国“惟乐”杯作文大赛湖北赛区特等奖,汪老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在已经毕业的学生中,有多人从事新闻写作和文学创作。学生范绪枝被吸收为湖北省作家协会青少年会员。

汪老师别具一格的语文教学,被学校里的教学同行借鉴吸收,进而在整个四中形成了语文学习热潮。

同类推荐
  • 金丝小巷忘年交

    金丝小巷忘年交

    范玮丽作为杨宪益最后三年生活的亲历者,记录下了与杨宪益在金丝小巷的相处经历,金丝小巷忘年交主要介绍了杨宪益的生活情况及杨宪益对往事的回忆,用细节展现杨宪益的真实性格与为人品格,并融入了范玮丽与杨宪益作为忘年交的深厚情谊。
  • 伏尔泰传

    伏尔泰传

    一代思想家的个人小史,一个思想大变革时代的社会观察。伏尔泰是法国启蒙时代的代表人物,启蒙时代又被称为“伏尔泰时代”,后世作家如雨果、博尔赫斯都是他的忠实读者;伏尔泰一生著作颇丰,全集近百卷,哲理小说是其所有著作中最受读者欢迎的部分,是法国中学生必读书目;采用傅雷先生经典译文。《伏尔泰传》是法国著名传记作家、法兰西学院院士安德烈·莫洛亚的传记作品,从伏尔泰出生时的法国社会环境写起,直到伏尔泰在耄耋之年回到法国,受万众欢呼为止,对伏尔泰的思想、创作和生活做了详尽中肯的评述,是了解伏尔泰其人其文的重要参考。有人说,十七世纪是路易十四的世纪,十八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在莫洛亚的笔下,伏尔泰走下神坛,成为一个顽皮的孩童,一个反叛的少年,一个性情飞扬而不断受挫的青年。他在成功与磨难中认识了社会与人生,在流放与牢狱中愈发坚韧。《伏尔泰传》是一代思想家的个人小史,亦是一个思想大变革时代的社会观察。
  • 尘埃里的姐妹花:张爱玲与苏青

    尘埃里的姐妹花:张爱玲与苏青

    本书把视角房子张爱玲和苏青身上,分别选取了她们人生中的几个片段,描写张爱玲和苏青的生活、工作、交友等方面。
  • 第六帝国(下)

    第六帝国(下)

    十九世纪,欧洲有六大势力,大英帝国、普鲁士(后来的德意志)、法兰西、奥匈帝国、俄国……还有罗斯柴尔德家族,这个家族还有另一个显赫的外号,就是“第六帝国”。曾经有一句经典的话形容二十世纪二战前的美国情况“民主党是属于摩根家族的,而共和党是属于洛克菲勒家族的……”其实在这句话后面还应该跟一句“而洛克菲勒和摩根,都曾经是属于罗斯柴尔德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发迹于18世纪中期,其创始人是梅耶·阿姆斯洛·鲍尔(MayerAmschelBauer),后更名为梅耶·阿姆斯洛·罗斯柴尔德。
  • 英枭双雄:刘邦

    英枭双雄:刘邦

    刘邦,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帝王。他崛起于乱世,南征北战,终胜西楚霸王项羽成就开国帝业。他是酒肆歌寮里形骸放荡的村痞浪子,他是金戈沙场上运筹帷幄的军事天才,他是捭阖斡旋于天下诸侯的纵横大家,他是知人善任创千秋基业的乱世枭雄,身为汉高祖,刘邦摒弃自身弱点,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与民生息勤俭治国,为后世基业夯定坚固的基础,最终使汉成为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强盛王朝,同时,他对汉民族的统一、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本书用通俗灵动的语言,从上面这些知识点深入讲述汉高祖刘邦的传奇人生。
热门推荐
  • 七战天下

    七战天下

    从天而降的七子引起了宣然波动,在七族大陆中,七个种族,八种天赋,九种职业,的世界他们会怎样生存下去,是死亡,还是成为巅峰。
  • 鲸墨

    鲸墨

    虞国国师,样貌俊秀如同仙人下凡。引得世间女子,皆想见上一面。虞国对这位国师更是有着‘一见国师终身误’的评价。这位国师扶持当今帝王登基,如今二十有六却并未娶妻。京中名门闺秀皆有倾慕之心,但都被一一婉拒。京中吏部尚书府的堂小姐,性子温和,女红极好又精通诗书礼乐。也是为京中王孙公子所追捧的对象。一念尘缘起,一思因果结。人生百年,不过一瞬,我只想要好好珍惜。[PS:这是许墨的同人文,并不涉及其余三位男主。而书中女主的名字是作者自己取的,各位夫人自由带入。]
  • 吾剑需悟

    吾剑需悟

    道之难,唯心可御。吾心向剑道,因它可御三千大道;吾心向剑道,因它可杀可恨之人;吾心向剑道,因它可守心爱之人;在这无边大陆,众生都在悟道,然而却难过这道大坎;而在这大陆上一个不速之客来临,大陆因他而改变,因为他悟的是剑道!手握三尺青锋,守所爱之人,杀可恨之人,唯心不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僵尸传说之三清种莲

    僵尸传说之三清种莲

    天收地养,却被轮回抛弃,沉睡五百年化身僵尸,幸与不幸,剑神剑圣为他唤醒前世记忆,巧合还是天意?醒来早不知今昔是何时何地,自己将何去何从?但前世的记忆让他仍然觉得自己是一个人,当世界的真实面貌慢慢显现出来,他以人族的身份走向世界,为人类争取那一席生存空间······前世因,今生果;世情浓,情义重
  • 我想喝奶茶

    我想喝奶茶

    这是一部冷艳警花嫁入豪门的故事,,,,,
  • 杀手是女友

    杀手是女友

    在一个静静的晚上,一个叫魏智超的人救了个叫肖梦霞的女人,她异常美丽,魏智超把她带回了家,医治好了她魏智超就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 何不让爱简单一点

    何不让爱简单一点

    仅以这部小说集,给大家呈现那段我已经逝去的,你们正在经历着的青春。我们每天都在不卑不亢的向前冲。冲向新的生存,又或者冲向新的死亡。这谁也说不准。青春的懵懂,懵懂的伤感。明媚的忧伤。希望大家能喜欢
  • 魔王密令:狂傲总裁的绝宠

    魔王密令:狂傲总裁的绝宠

    穿越回古代,寻找他!他是毫无感情的铁面将军!穿越回盘古时代,解除血咒!她是嫡亲的神女,他却是三界追杀的魔王!他们注定有三世的纠缠,万年前就演变的一切,却生生世世不被祝福,用血咒来冰封属于他们的记忆,三辈子只要他们相遇就可以想起!
  • 恋月晴深

    恋月晴深

    一朝穿越,两世为人。本想安安静静平平淡淡的度过此生,却无奈因着与睿王爷的一指婚约卷入了皇室争位风波……前世被人背叛伤害的她,早已不再相信男人和爱情,却一步步的沦陷在王爷的温柔里……拥有着双重身份的病娇王爷,一向不近女色,却在她这翻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