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03200000024

第24章 五代和宋(2)

但他实力有限,必须要请到帮手才能跟李从珂宣战。四处望去,现成的帮手也有,就在北方,辽国皇帝耶律德光兵强马壮,对中原战场一直跃跃欲试。石敬瑭打定主意后,派人带着厚礼去求见耶律德光,石敬瑭表示,如果耶律德光可以出手相助,大功告成之日,石敬瑭就把长城以南的幽云十六州免费送给耶律德光,当然还有大把大把的金钱。

耶律德光也表示,为石敬瑭助拳是他的荣幸。双方的交谈极为顺利,石敬瑭在得到耶律德光的书面通知后,便向李从珂宣战。拳师耶律德光在双方打得你死我活之时,适时地出现,帮助石敬瑭赢得了战争。

耶律德光审视着毕恭毕敬的石敬瑭,问:“你是想当皇帝吗?”

石敬瑭对这明知故问的反应是:“按照您契丹风俗,新君被叫为‘儿皇帝’。我虽然不是新君,但我仍想以父礼事您。您不会拒绝吧?”

耶律德光激动得浑身哆嗦,连连称赞石敬瑭有眼力,懂事。对这位比自己大10岁的儿子,耶律德光(生于902年)是用尽浑身解数,帮儿子石敬瑭(生于892年)完成了美梦——取代后唐,成为后晋的开国皇帝。

石敬瑭用不光彩的行动证实了“皇帝”的威风和尊贵,当一个人为了一样东西,不惜丢掉最基本的尊严甚至性命时,这样东西肯定是魔力四射,可以呼风唤雨的。“皇帝”这个产物就是这样的东西。

个性名片

姓名:石敬瑭

生卒年:892-942

民族:沙陀人

职业:后晋开国皇帝

所处时代:五代

标签:儿皇帝。为了建立自己的政权,认比他小的契丹首领耶律德光为干爹,荣获“不要脸大赛”终身成就奖

安重荣:当皇帝靠的是拳头硬

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耳!

——(五代)安重荣。大军阀安重荣一语道出“天子”的实质,无非是谁拳头硬,谁枪杆子多,谁就是天子。

秦末陈胜用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来告诉大家,努力奋斗就能改变出身和现状,但五代时期有一个军阀安重荣,则进一步指出:改变现状的手段要靠拳头,谁兵强马壮,谁拳头硬,谁就能当人上人(皇帝)。

安重荣是后唐振武军巡边指挥使,此人箭法超群,时人无出其右者。石敬瑭灭掉后唐建立后晋,安重荣不离左右,被石敬瑭任命为军事要塞镇州(河北正定)总司令。

由于石敬瑭是靠着契丹人才坐上的龙椅,所以安重荣对石敬瑭并不尊敬,他曾讽刺石敬瑭说:中国百姓本来就很贫乏了,如今又屈从夷狄,满足他们无耻的欲望,这可真是我们晋国万世的耻辱。

石敬瑭大度地宽慰他,安重荣的火气就更大了。所以,他把火撒在契丹人身上。契丹使者来跟石敬瑭要东西,必须经过安重荣镇守的镇州,每当契丹使者来时,他都摆出一副无赖样子让使者难堪。有时候一高兴,就把契丹使者给做掉了。

契丹人恼火非常,跟他讲道理,说:你们皇帝对我们都毕恭毕敬,你一个节度使怎么可以杀我们?况且,是你们皇帝自愿成为我们儿子的,皇帝不着恼,你恼什么。

安重荣可不听他这些废话,照样按照一个合格的民族主义者的原则做事。不久,经常被契丹欺负的吐谷白氏部落跑到中原来,安重荣大张旗鼓地允许他们在中原住下来。契丹人气疯了,就去骂石敬瑭,石敬瑭低三下四地赔不是。然后就希望安重荣看在他是皇帝的面子上,把那些人交给契丹人。安重荣又大张旗鼓地把这些人驱逐出境,然后再偷偷地把他们招了回来。

941年夏天,契丹使者经过镇州,安重荣在办公室接待他时,一副摆明了想挑衅的姿态:安重荣蹲在地上,向使者吐痰。使者当然也不是好惹的,大声呵骂起来。安重荣等的就是这个机会,先把使者痛殴一顿,然后给石敬瑭写信。

信里说:契丹使者越来越不像话,骑在我头上拉屎,但这种事情以后再也不会发生了。经过我多年的考察,契丹人经常欺负在他们国土上生活的少数民族。如今,这些少数民族都有心归顺于我晋国。我准备与他们里应外合,在秋天向契丹发动进攻。您大可放心,我所做的一切是天意,老天会帮我们的。另外,幽云十六州的中国将领们身处异邦,怀念中国之心苍天可鉴,只要您一下宣战诏书,他们必会相助。我的意思很明白,契丹可以攻取。

这是一封充满了浓浓爱国情感的信,不要说当时的人看了,即使是今天的我们来看,也会为安重荣鼓掌叫好。

但石敬瑭却不为所动,他一看到这封信,就魂不附体似地跑到离镇州不远的邺州,派人告诉安重荣,“你所在的朝代就跟契丹和亲,这都是为了天下考虑的。现在我带领全国百姓叫契丹为爹,你却靠一个藩镇打爹,大小不相称,不要自讨没趣!”

941年的秋天转眼就来了,安重荣并没有向契丹发动进攻。他跟晋朝上下讲,自己正在联系幽州节度使刘曦,准备就绪后就开始他的攻取契丹计划。

其实,安重荣根本就不想和契丹开战,而是想当皇帝。他经常在饭桌上跟那些军官说:皇帝这玩意,跟天意无关,只要兵强马壮,就能当皇帝。这是“枪杆子里出政权”的古典版,我们无法想象,这样一句戳破皇帝神话的话居然出自一个武夫之口。

这年冬天,安重荣大集境内几万饥民在前,自己的军队在后,目的地却是邺州,名曰:去见皇帝。石敬瑭连忙命天平节度使杜重威为招讨使,率兵讨伐安重荣。

941年12月13日,安重荣与杜重威在宗城一个叫破家堤的地方相遇,双方展开了决战。安重荣战败,只好逃跑。

战败的原因就是他的好朋友赵彦之,因为长期对安重荣不满和对自己的待遇不满而临阵倒戈,致使他所摆的偃月阵突然失去作用。

这位好朋友也没有因为“弃暗投明”而得到好处,他的士兵的铠甲都装饰着白银,在人群中很好认,所以杜重威的军队明知道他们已经投降了,但还是将他们杀掉。

——为了那些铠甲上的白银。

安重荣带着十多名骑兵跑回镇州,准备作最后抵抗。杜重威坚决不让,攻下了镇州,活捉了他,最后砍下了他的脑袋。

石敬瑭接到安重荣的脑袋后,把它涂上漆,派人送给了契丹爹。

安重荣未做成皇帝,并不代表他的那句名言是错的。只能证明,他的枪杆子还不够硬!

个性名片

姓名:安重荣

所处时代:五代

职业:军区司令

特长:勇猛

终生遗憾:没有做成皇帝

宋太祖:听着南唐的鼾声我睡不着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北宋)太祖赵匡胤。南唐使者请求赵匡胤放过南唐,大家和平相处,赵匡胤训斥:一张床(天下),只能睡一个人(皇帝),听到南唐的鼾声我睡不着。

为了一统中国,宋太祖赵匡胤可谓殚精竭虑。他和丞相赵普经过深思熟虑,制定了“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在经过几年的远征江南后,南方只剩下一个南唐政权。

南唐政权都城在今天的南京,版图虽不辽阔,但却短小精干。由于南方自唐末后就很少经历战争,所以经济发展迅猛,南唐政权富得流油。只不过,统治者后主李煜最大的理想就是偏安一隅,从来不曾有宋太祖那样的深谋远虑。李煜是个天生的多愁善感的诗人,对诗歌的兴趣远远大于对政治的参与。

当宋太祖准备对南唐发动战争时,李煜赶紧行使起弱国的唯一策略:外交。他派人到北宋都城东京,撒娇说:“多年以来,我们南唐一直对您恭恭敬敬,定期给你们进贡,你们说一,我们不敢说二,咱们就像一家人,怎么现在要刀兵相见呢?”

宋太祖不软不硬地回道:“既然是一家人,为什么要分居?让你们皇帝到东京来住,不是挺好的嘛!”

使者跟他的主子有些不同,听到宋太祖这样回答,知道战争不可避免,于是,险中求胜,他暗示宋太祖:高明的政治家都是希望多一个仆人,比如现在毕恭毕敬的南唐;而不是多一个敌人,比如很快就将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南唐。

宋太祖大怒,训斥使者:你懂什么叫政治吗?我的床上,怎么可以容许别人鼾声如雷?

——这就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的出处。

南唐使者听到这句话,大惊失色,这仗是躲不过的了,赶紧回去通知皇上接招吧。

李煜和他的将军们得到必须要动刀动枪的消息后,马上组织抵抗。然而,将熊熊一窝,南唐军队在李煜的领导下,屡战屡败,李煜只好在南京城上竖起白旗,宋太祖如愿以偿地统一了南中国。

北宋臣子们一致认定,皇上统一南中国是跟盘古开天地齐肩的功勋,请求皇上加尊号“一统太平”。宋太祖指着北方说:“燕(幽云)、晋(北汉)还生龙活虎,怎么可以说是一统太平呢?”

“幽云”,指的是五代后晋皇帝石敬瑭奉献给辽国的幽云十六州,这本就是中原政权的领土,而“晋”则是指后汉的亲戚跑到太原建立的北汉。在宋太祖看来,这些都要收回来的,必须的!

于是,宋太祖“先南后北”的统一方略开始进行第二步,向北方发动攻势。可惜,在准备了几年后,宋太祖于976年突然去世,死因可疑。有人说他死于谋杀,而凶手就是他的弟弟宋太宗赵匡义。

不管如何,宋太祖希望只有一个人睡觉的“大床”理想并没有实现。弟弟赵匡义即位后,的确把太原并入了版图,但对辽国“幽云十六州”的战争全以失败告终。终北宋一朝,北宋的统治者都没有统一北中国。宋太祖如果活着,肯定在床上辗转反侧,因为他分明听得见,辽国在幽云十六州鼾声如雷。而到了南宋,北中国全失,宋太祖的那张“大床”居然剧烈地萎缩成一张单薄的“行军床”了。

豪情万丈的宋太祖泉下有知,不知会不会收回他那句狂妄之极的话!

【读懂历史】

汉武帝之前,没有人认为皇帝必须要专制,必须要独裁,必须要统一世界(当时的人把中国和周边少数民族当成是世界)。比如一直到汉武帝中期,西汉还是在搞“郡县和封国”并立的国家制度。汉武帝登台后,大儒董仲舒提出,中国的皇帝必须要对天下百姓和领土负责,所以,“大一统”的皇帝思维出炉。自此后,稍有点血性和能力的皇帝,都希望他是中国唯一的合法主人,一山绝不能容二虎,毫无商量的余地。

宋太祖希望大床只是他一个人睡,就是这一思维的形象概括,在权力和统治者之间,绝不容许有第三者!

[延伸阅读]

削藩,建文帝的理想

对卧榻周边的人不信任,是皇帝们烦恼的源泉。卧榻之侧,有人在打呼噜,万一醒来,那就是大事不妙。所以,历代皇帝对自己床边有能力打鼾和有潜力醒来的人,都会先下手为强。削藩,就是一种典型。

历史往前推个一千多年,西汉时,汉景帝就是不允许别人在他床边打呼噜的人,所以听从大臣晁错的意见削藩,最终引起七国之乱。在后世,清朝的康熙皇帝违背祖训,对帮他的国家建下绝世功勋的三个汉人藩王痛下杀手,引起了三藩战争。不过这两位皇帝靠着老天赏赐的好运气,都化险为夷。只有建文帝,被床边打呼噜的人踢到了床下。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朱元璋开国之初,声称天下太大了,皇帝又太小,所以要分封子侄到各地去做屏障,有事了还可以互相帮忙。基于这样的思路,他把儿子们都分了出去。其中,有几个儿子被封在边镇上,手握重兵,势力非常强大。皇四子燕王朱棣(治所北京)便是最好的代表。燕王文武全才,性格强硬,很有父亲朱元璋的风格,当年太子朱标(建文帝的老爹)死时,朱元璋曾一度想立燕王为太子,被大臣们劝阻了。于是,性格柔弱好儒的皇孙朱允炆便被立为皇太孙,等着接班。

朱元璋临死前,特意嘱咐建文帝:千万别对你那些叔叔动手,大家可都是亲戚啊。但性格柔和的建文帝即位后,性格大变,认为这些藩王都是在自己床边打呼噜的人,不把他们干掉,他的龙椅肯定坐不安稳。

于是,他采用大臣齐泰、黄子澄的计策,先削去了燕王同母弟周、代、岷、湘、齐诸王的封地,除湘王自焚外,其他诸王都被废为庶人。然后任命亲信大臣为北平布政使、北平都指挥使,以就近监视燕王。

不过,这时候的燕王早就已经做好了谋反的准备,派去的布政使和指挥使很快被燕王干掉。燕王以“诛杀齐泰、黄子澄”的口号起兵,建文帝也不含糊,立刻派大兵镇压。

众所周知,建文帝这个人性格很温和,走的是儒家路线。即位之初,他便一改祖父时候的措施,重用文臣、减轻赋税、宽刑省狱,在民间获得了一片叫好声。而文人士子们也觉得这个皇帝和蔼可亲,是“自己人”。因此,决定死心塌地地跟着建文帝,建文帝的老师方孝孺便是最好的代表。

但问题也正出在这儿。建文帝讲究礼仪,居然号令三军,不允许任何人伤害皇叔朱棣,于是,每次打不过时,朱棣就耍无赖,自己断后,中央军怕伤着这位皇叔,手上腿上自然就一慢,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这样的姑息使得燕王多次死里逃生,最终在战场上养成气候,大败中央军,率兵南下,直扑南京,并且顺利地攻陷南京。建文帝不知所踪,朱棣在南京即位为帝,是为明成祖。

至于建文帝,有人说他自杀死了,有人说他隐名埋姓当和尚去了,还有人说他流落到了南洋一带……总之,比较而言,建文帝比宋太祖还惨。宋太祖的后代还有“行军床”可以睡,可建文帝的后代和他本人,连个立锥之地都没有了。有这样的结果,都是那个排他性的龙床惹的祸啊!

个性名片

姓名:赵匡胤

生卒年:927-976

绰号:宋太祖

职业:北宋开国皇帝

所处年代:五代至北宋初期

工作履历:曾先后任职于后汉军队、后周禁军部队,960年,开始自己创业,建立大宋公司

标签:杯酒释兵权、斧声烛影。后者是关于赵匡胤之死,是史上着名谜案之一

先人者制人,毋为人制。

——(明)黄子澄。建文帝登基后对削藩犹豫,大臣黄子澄这样说。意思是:为了龙床的排他性,必须先下手为强。

姓名:朱允炆

绰号:建文帝

出身: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

职业:皇帝、和尚

所处时代:明太祖后期

热点事件:叔侄为争家产大打出手,大明朝数十万人共同围观

归宿:下落不明

刘太后:像武则天那样做女人,挺好

唐武后何如主?

——(北宋)刘太后。这位北宋前期政治场中的铁腕女人对武则天心向往之,所以,才有了这个试探性的问话。

1022年,宋真宗驾崩,年纪轻轻的仁宗即位。这会儿,宋仁宗才13岁,还在上初级中学的年纪,所以朝政大权掌控在仁宗老娘刘太后手中。女人执政,麻烦必多。

刘太后的麻烦早已有之。她原本是穷人的老婆,丈夫养活不了她,所以把她卖进了襄王府,襄王,就是后来的宋真宗。宋真宗一见这位四川妹子,就深深地爱上她。后来真宗皇帝即位后,准备立她为皇后,大臣们都反对。倒不是因为她“二婚”,而是嫌她出身低贱。真宗力排众议,刘皇后也的确争气,凭借政治才干受到真宗赞扬。真宗去世前留下遗诏:尊皇后刘氏为皇太后,军国重事,权取处分。

垂帘之初,刘太后利用“鹤相”丁谓,把不听话的宰相寇准与李迪贬出朝廷,然后又全身心地对付丁谓。不久,丁谓负责建造的真宗皇帝陵墓发生漏水事件,刘太后暗示大臣弹劾丁谓,大臣们趋之若鹜,丁谓被赶出朝廷,贬到了遥远的崖州(在今海南)。从此刘太后真正地大权在握,渐渐有了欲要效仿史上第一女皇武则天的苗头。

同类推荐
  • 离华

    离华

    少年木离华,为武官出身,随家主上任,会逢天下大乱,皇朝末代。为了与亡国公主的一个约定,南征北战,数载浮沉,在大陆漂泊半生。一个男人的成长。
  • 舰回1773

    舰回1773

    到底要不要推翻大清?独立战争,不列颠和美利坚咱们帮哪边?很多事情还没发生,应该找个什么理由惩治一下东瀛?当历史的轮盘里掉进一颗金刚石,一切都将变得面目全非!
  • 推官

    推官

    警界新秀,卧底警察云天穿越到天启三年,成为一名七品推官。在明末党争中出位一路官升,木匠皇帝朱由校离不开他,东厂厂公魏忠贤离不开他,锦衣卫离不开他,美人离不开他,东林党涕泗横流推他做领袖……掌权柄,点江山,拥美人,平四夷,振华威。(推官:刑名官员。皇想:思念美好。求支持求推荐求收藏:^o^)
  • 唐代碑石与文化研究

    唐代碑石与文化研究

    本书收有35篇研究唐代碑石与文化的文章,有“《张士贵墓志铭》所反映的问题”、“唐代的学士”、“关于西安建都的朝代问题”、“魏征的史论观”等。
  • 清末之大帝国崛起

    清末之大帝国崛起

    胡振宇,胡雪岩的唯一侄子,袁世凯和孙中山的拜把兄弟,海外洪门的有力后台,北美共济会的22级成员,与国学大师梁启超学文启蒙,与国术大师黄飞鸿学武强身,成为第一批留美儿童,同时在西点军校辍学,谁知道竟成了温泉学园的学生,创建了51区的历史,在清末这场波澜壮阔的斗争中,为中华之崛起,在不停息的增强着自己。
热门推荐
  • 末日之废土永生

    末日之废土永生

    丧尸病毒率先在洛圣都爆发。郑玄本以为自己已经做足了准备,可一场场意外让他不得不卷入种种麻烦里,但无论如何他的目的始终都不会改变,那就是在这个废土般的末日世界里活下去,直到永远。
  • 大佬驾到

    大佬驾到

    【矜贵优雅教官vs真大佬不隐藏女孩】 大佬汀糊秋,京城汀家弃女,七年前被拐进无极岛。七年后,特级化妆师,3s级雇佣兵,丫国高薪教授。 短短七年,她成功的成为一名合格的大佬,可惜,三年前被原无极岛主送入私人研究院注入新型病毒05,一夜之间变成白化病患者。可是这都阻止不了她是一个大佬的事实。 于是某秋的生活方针就是“珍惜生命,活出自我” 某秋终于飘了,在她寻找她心心念念的少年时,教官大人终于登场 “教官,我喜欢他”汀糊秋歪着脑袋问道。“嗯?”“教官你有没有喜欢的女生?”“有”“我也有” “呵” …… 本文甜宠,女主时日不多,男主默默守候
  • 道家无情

    道家无情

    我一个长在红旗下的年轻人,被道家牛居的老二爷,送入一个妖魔鬼怪横行的梦境中,为了有脸面的醒来,我不得不认真的修行。妖娆的女鬼,性感的山精,多姿的树妖,丰满的贪魔……一切心底的美好,都讲纷至沓来,但我只能坚持无情。
  • 痴女追夫

    痴女追夫

    前世纠缠,十世寻觅!第一眼的相遇,她无可救药的爱上了他,却被他无情拒绝!十世爱恋,她犹记于心,可他却早已淡忘!怎么办,无奈她只有放下矜持,发挥魅力,倒追夫君!
  • 战国之妖时代

    战国之妖时代

    剑与妖术,驱逐与反驱逐,这是一个原始欲望的世界。为了生存,人们偷取妖怪果实,为了强大,人们渴求拜将封侯。当神界的钟声响起,一切终将归于平静。可是,妖怪们盯上了神位,他们捕捉远古魔鸟,炼制陨神兵器,一切都在妖神计划中悄悄进行。人与妖,妖与神,一个新的时代悄然降临。
  • 下一站说爱你

    下一站说爱你

    她,孟言心,一直在问自己,她到底是被上天遗忘了,还是遗弃了。一出生便没了母亲,连亲生父亲也离她而去,相依为命的奶奶也在她十五岁那年,撒手人寰,她这辈子注定无依无靠,孤独终老。若真如此,她此生当真别无所求,离去就离去吧,总好过一个人的天荒地老。可是,老天爷竟然让她遇到了他——穆之恒,她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想到他的名字,她的心里就会激荡起一阵暖流,是那样的美好。只是,她的一生都在漂泊流浪,她终究到不了他的岸边……
  • 天九问

    天九问

    天下六圣之一的玉虚宫第一强者,亦是曾经的天下第一强者,走火入魔后重创玉虚宫于一役,徒留下他的儿子姜小白于宗门。被人辱骂、欺凌,他又该当如何自处?是去是留?是远走他乡、奋起反抗,还是继续承受他父亲的罪过?
  • 狗官受死

    狗官受死

    穿越附身在九品县令身上,背负上了狗官骂名。既然如此,那就将计就计。贿赂银子?收!送美女?收!不管是什么,你敢送,我就敢收。从此,世界多了三种声音…正派修士:“狗官!受死!”奸官恶商:“大人,真乃我辈楷模。”穷苦百姓:“青天大老爷啊!!”
  • 重生之超级管家

    重生之超级管家

    现在的自己披着一副陌生的面孔,还有一个光荣的职业——管家。没错,王谦玉现在是江南萧家府上大管家,就是那个林晚荣穿越过去的混入的萧府,只不过现在自己来的比他早,这时候林三还没入住萧家。既然老天给了自己重生的机会,而且是一个自己“熟悉”的世界(极品家丁自己以前没少看,故事情节股瓜烂熟,当然熟悉),干脆也淫下唐诗宋词,卖弄个后世风骚,在这个风流的世界做个快活之人,走一遍曾经向往的林三传奇,做一个万千少女崇拜的美男子吧。
  • 反派的降智光环突然失效怎么办

    反派的降智光环突然失效怎么办

    男主凭借一只健壮的金手指,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一路顺风顺水,收后宫揽小弟。所过之处,在金手指最强力的技能点降智光环下,反派要么死于话多,要么被感化得痛哭流涕、争先恐后地倒戈。然而在happyending的前一秒,本该众望所归被男主斩首于苍生前的不作死就不会死的光杆魔王,竟然回了智?What?降智光环失效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