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09400000046

第46章 晚唐怀古咏史诗的新变清唱(3)

李商隐另一首《咏史》绝句是其咏史诗中的杰作之一。“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北湖”和“南埭”均为六朝帝王寻欢作乐处,现在已是汪洋。历史的变迁,烘托了空虚苍茫感。历史兴废均融汇在茫茫湖水的形象之中,与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中“一片降幡出石头”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一片降旗”是六朝总的象征,而“一片降幡”仅指孙吴。作者从广度和高度两方面,透过形象看历史,手法之高妙,令人折服。六朝三百年沧桑历史仅是破晓残梦,尽管有钟山龙盘这一天然屏障,但“国之存亡,在人杰不在地灵”屈复:《玉溪生诗意》卷七。,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人的重要性,“龙盘”之险不可凭。“水漫漫”从眼前废景揭示意蕴:“一片降旗”是从历史兴亡中揭示意蕴。“三百年来”把“一片降旗”的朝代更替,关合在“晓梦”一场,浑然天成,蓄势高耸,推向高峰。诗人这种独具慧眼的认识,表现了富有远见卓识的思考,这种与人不同,新颖别致用形象说理的咏史确实显示了诗人思角的独创。

李商隐的咏史诗中充满了才不尽用,不遇于时的感慨,这一感慨在字里行间潜伏着,通过具体的意象表现出来。在李商隐生活的那个时代,统治阶层腐化淫乐,不思苍生死活,矛盾四伏,危机连连,但最高层仍然信佛崇道,炼丹食丹,以求长生不老的虚幻世界,蕃镇割据的势力越来越强,有才之士得不到重用,中兴无望,所以他们对朝廷失望了。李商隐从小失去父亲,后来入仕后又不由自主地卷入牛李党争漩涡,为此长期位居下僚,不被重用,为此,他的咏史诗中始终透露着不屈的个性、不服输的倔强气质。如《题任彦升碑》:“任昉当年有美名,可怜才调最纵横。梁台初建应惆怅,不得萧公作骑兵。”借任昉之事流露出俊杰之才终未扬眉吐气的遗憾,既有淡淡的惆怅情绪,又有自我调侃的口吻。由此表现出诗人倔强不屈的性格。另外《忆梅》中“寒梅”先春而开、望春而凋正暗喻自己少年聪慧,文名早立,科第早进,但一连串的打击和不幸,使自己仕途暗淡,竞至于“克意事佛,方愿打钟扫地,为清凉山行者”《樊南乙集序》。。情绪似为颓唐;他的《杜司勋》一诗借赞杜牧表达自己已是其同道和知音。“刻意伤春复伤别”就有双层意蕴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小李杜”咏史成就是共同的,他们的咏史诗中蕴含着怀才不遇的感情,实际上也是对不公平,不公正的封建制度对人才扼杀的批判和有力的抗争。

诗人通过一个又一个形象,一个又一个画面的描绘,让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自然形成对照,在强烈的对比中,跟读者以深刻地启示,并留下突出鲜明的印记。这种咏史写法,李商隐惯用,杜牧亦如此。《马嵬》诗重点写玄宗在马嵬驿被“六军”所逼,赐杨贵妃死。首联夹叙夹议,流露讥讽基调。颔联与颈联均写马嵬驿悲剧经过,笔调轻灵,形成强烈对比,并且时间和空间上都跳跃性较大,其中颈联“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六军同驻马”与“七夕笑牵牛”形成对照,耐人寻味。当年玄宗于七夕夜和贵妃“密相誓心”,讥笑牵牛织女,一年仅相见一次,而他俩却能长相守,“世世为夫妇”,当“六军不发”时,却赐杨妃死,讥刺之意无遗。“七夕笑牵牛”高度概括了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朝政,两相映衬,对比强烈。尾联写唐玄宗做了四十年皇帝却保不住爱妃生命,而平民百姓的卢家却能保住自己善“织绮”、“采桑”的妻子莫愁。这一对比,构成了全诗的总结,批判味浓郁,议论与评价都是通过形象、画面来展开的。另如《北齐二首》: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其一)

巧笑知堪敌万机,倾城最在著戎衣。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群王猎一围。

(其二)

两诗借古鉴今,艺术表现手法一致,都是先议起篇。第一首先从议论入手但议论是通过形象体现的,前两句借用“一笑”和“荆棘”两个典故,自然和谐,不露痕迹,意脉相连,后两句议论转为形象画面的展示,“一笑相倾”的春宫图,北齐亡国,此处用了夸张手法,夸张了荒淫误国与亡国间的必然联系,由特殊表现一般,议论由形象来体现,议论与形象兼互,而第二首则是议论完全融于形象之中,“巧笑”与“万机”是反语,“倾城最在著戎衣”仍为反语。大军压境,国不堪保,他们还在尽情淫乐,对帝妃至死不觉悟刻画的淋漓尽致,全诗都在描写形象,运用反语,但议论已融入形象中,通过对形象入木三份的刻画,批判之意自然明晰。同时,第一首三、四两句于形象刻画中形成强烈对比,第二首三、四两句在展示形象画面中,结论已出来了,诗人巧于构思,追求新奇的手法得到了成功的运用。

“小李杜”的咏史诗语言新警俊拔,大多锋芒犀利,直刺统治者的要害处。这在传统的儒家思想那里显然是不许可的,但李商隐倔强的性格并不拘守于传统,他依据自己的思想认识及政治见解,尽情表达自己对事件及人物的观点,因他认识问题的角度及层次与别人不同,都有别人没有用过的新颖,语言上必然要组织新的结语,产生李商隐式的新警效果。中晚唐皇帝不少人只知苟安享乐、沉溺声色、宴游畋猎、荒淫无度、治国无能,诗人往往借南北朝故事和隋炀帝的下场进行辛辣的讽刺。“谁言琼树朝朝见,不及金莲步步来”(《南朝》),陈后主荒淫无度,凭江恃险,苟安半壁江山,终归覆亡:“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咏史》),隋炀帝不吸取前朝教训,并拒绝臣谏,多次南游:“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隋宫》)、“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隋宫》)。对他执迷不悟,终于亡国身死作了辛辣的讽刺:“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隋宫》)对唐玄宗不接受马嵬教训,回京后让人寻贵妃魂魄事作了嘲讽:“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这些讽刺都是借古讽今,劝诫荒淫亡国之事的,他的讽刺一般既有广度又有力度,十分尖刻。为此曾受到后人的批评,如《华清宫》:“华清恩幸古无伦,犹恐峨眉不胜人。未免被他褒女笑,只教天子暂蒙尘。”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幸是无与伦比的,即使这样还担心比不过别人,只因他的一颦一笑,自己甘愿蒙羞耻辱,可见他对贵妃宠幸的程度,对当朝皇帝嘲讽如此辛辣,表现了诗人的胆识。但纪昀认为有点“刻薄尖酸”转引刘学锴等:《李商隐诗歌集解》,第1507页,中华书局,1988年。,何焯又说他“太轻薄”转引刘学锴等:《李商隐诗歌集解》,第1507页,中华书局,1988年。这种评判都说明李商隐有失厚道,这些人显然是受温柔敦厚诗教之影响,因为臣民对皇帝要庄重,不可冒犯他们的尊严,即使揭露讽刺也不能超越统治者容忍和许可的范围,这与儒家温良恭俭让有关,他们往往以正人君子的身份出现,站在统治者礼教的立场说话,无形中就成了卫道士,批评指责有个性、有见识,思想内容深刻尖锐的诗作,其实也属吹毛求疵,磨道寻驴蹄的行为。实际考量,李商隐讽刺批判统治者的尖酸冷峻,有入木三分之效,正是其咏史诗的可贵地方,他的咏史诗语言别致新奇的表现,也正在这里。他老辣讽刺北齐后主,南齐废帝陈后主,隋炀帝,唐玄宗的目的就是为了劝诫当政皇帝,不要重蹈历史亡国国君的覆辙,要引以为戒,励精图治,力挽社稷于倾覆之中,这种主导思想及动机是不容置疑的,是十分可贵的。作为一名位居基层的官吏,能有这种清醒的认识和危机感,充分表现了他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这是应该肯定的,而不应囿于清规戒律的限制。

李商隐的咏史诗的独创性还表现在各种手法的联用上,并且契合自然和谐,不生硬,天衣无缝。如《筹笔驿》从手法上就有别于旁人,颂赞诸葛亮威名才智的题材与世雷同,但方法上抑扬交替的议论,众星捧月的衬托,虚实结合的用典是独特的,通过一“恨”字集中写人物的威、智、才、功,一会扬一会抑的议论充分表现“恨”的情怀,所以何焯说“议论固高,尤在抑扬顿挫处,使人一唱三叹转为余味。”见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引。写诸葛亮事业未竟,也是自己事业未成的隐然自喻。毫无议论而论断自现,猿鸟风云的状态为“星”,用以突出诸葛亮军威这个“月”,作为“星”而言是拟人化,带象征性,浪漫色彩极浓。同时筹笔驿的猿鸟风云这些实景,又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但又不是单纯的气氛描写,而是化实为虚,实景虚用,众星捧月,二法合用,极有诗意。李商隐善用典。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七云:“李商隐诗好积古文实。”他总是把古人罗致笔下,自由驱使,时代先后不拘,都可在诗境中登台亮相。皎然《诗式》说:“时久呼比为用事,呼用事为比。”在诗中,用典有时起到比的作用,为此,他的咏史诗能跨越时空“指挥”古人。《筹笔驿》用典不仅超越了时空,而且不问古今,虚实并用。“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管仲是春秋人,乐毅是战国人,远在三国之前,为古;关羽、张飞是诸葛亮同时的手下大将,为今。古今并举比较罕见,一般诗歌是古对古,今对今,古对今似有不伦不类之嫌,打破了传统形制。然而李商隐革新精神独特,敢于革旧出新,第一句以“管乐”比诸葛亮,对句实写诸葛亮同时代人关羽、张飞,以古对今,一虚一实,严丝合缝。“管乐”可说虽“古”犹“今”,虽“虚”犹“实”,与关、张对举,“奇”而“不奇”,贴切自然。他的咏史诗中,手段多种多样,各种手法不一而足,所以表现出来就显得姿态千般,颜容卓越,或议论、写景为一炉,如《咏史》;或叙事抒情相统一;或在塑造形象中,以景托情,以感叹为议论;或有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如《隋宫》、《宫辞》、《宫妓》;或有微妙的暗示象征,如《齐宫词》,或用典精巧贴切、灵活自然,使不便言又不得不言的讽刺披上神话、历史与现实巧妙织成的面纱,如《汉宫词》;或语含双关,比喻,如《宫辞》、《楚吟》;或正反对比,“睹影知竿”,如《吴宫》。总之,李商隐咏史诗面目各不同,篇篇都有新奇处,含盖面相当广,力度相当大,每一首咏史诗都有博大精深的内蕴,给人以历史的厚重感,结构构思的技巧胜人一筹,都有独特的面貌见于后人。所以,李商隐咏史诗的艺术成就在晚唐是杰出的,在文学史坛上也是彪炳史册的。

在晚唐诗坛上,“小李杜”非常著名,他们的咏史诗各有所长,有同有异,关注现实,借古讽今应该是共同的,但是,他们因经历、心态、观点的差异,咏史诗也有明显的区别。

首先,二人的人生理想是相同的,以治天下为己任,对社会、政治有着极大的热情,咏史诗中抒发的都是个人的真情实感,没有了功利色彩。但所表现的出发点不同,角度有别。李商隐认为,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匡扶朝局,皇帝是关键。皇帝英明朝政就可改观,改革腐败的社会现实就有了希望。但是,现实生活中的大唐皇帝圣明者少,昏庸者多,他们的所作所为与历史上的亡国之君有惊人的相似。李商隐用他清醒的政治头脑,冷峻的思考着晚唐危机四伏的社会现实,企图通过咏史惊醒统治者,令其清醒过来,他对历史事实的分析判断相当准确,表现出了他高度的敏锐性,所以他的咏史诗相当深刻尖锐,对统治者而言如同当头棒喝,振聋发聩。然而他对当政皇帝又缺乏信心,自信力不强,为此,他的咏史诗欠亮色,大多暗淡无光,看不到希望,在艺术上呈现出含蓄蕴藉,意蕴隐约的特点,如《隋宫》、《南朝》、《陈后主》、《梦泽》等。而杜牧的自信力很强,对现实的分析清楚,议论激切有力,锋芒毕露。不过他把希望寄托在能臣、有才能的大臣身上,前提是皇帝必须重用这些有才能的大臣。但现实生活中的皇帝昏庸无能,重用弄臣、小人,有才能的人根本得不到重用,他往往借咏史流露自己怀才不遇之感。他喜谈兵,有雄心壮志,就是无人重用,所以诗中牢骚满腹,他对历史人物、事件的翻案之作,都强调了能人的作用,批判了庸人,不避自夸之嫌,设想天真浪漫,激情奔放,有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如《赤壁》、《题乌江亭》等等。

其次,二人的咏史诗均借古讽今,抒发不遇于时的情怀。但杜牧的议论立意高绝,展示出过人的才情;李商隐重含蓄深挚的感情表达,跌宕起伏,委婉曲折,一唱三叹。杜牧咏史诗一枝独秀,议论有出人意料的新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表现出过人的才识,喜好从另类角度入题,令人耳目一新。他的翻案之作均为如此。赵翼评曰:“杜牧之作诗,恐流于平弱,故措词必拗峭,立意必奇辟。多作翻案语,无一平正者。”郭绍虞:《清诗话续编》,132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此评正说明杜牧作诗艺术上的追求。他在《献人启》中说:“某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这些文学主张在他的咏史诗的创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实践印证,咏史诗的创新也就在这里。《赤壁》、《题乌江亭》、《题商山四皓庙一绝》、《泊秦淮》、《过勤政楼》等都表现了议论高绝的特色,对历史认识的史学观往往奇警过人。表现了超人的才智。吴景旭云:“牧之数诗,俱有翻案法,跌入一层,正意盖醒”富寿荪等:《千首唐人绝句》,第67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人从反面强调周瑜如果赤壁失败的后果,虽然人算不如天算,上苍帮了周瑜的大忙,才使周瑜取得了胜利,否则的话,大小乔均归曹家,东吴灭亡已是定数。《题乌江亭》批判了项羽没有远大谋略,不能忍辱含诟,缺乏卧薪尝胆的坚毅精神,所有这些翻案之作都衬托了他本人的思想、谋略过人和经邦济世的宏伟抱负,但自己始终得不到英主发现,所以自己的才智无处施展,只有用到对艺术的审美追求上,通过文学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了。在杜牧咏史诗中,感情委婉和文辞华丽的情形不多,立意高绝的议论却篇篇皆是,他立意高绝的议论与高人的史识往往都融在形象之中,经过形象的展示表现出来,针砭时弊,挞伐昏君异臣,都能表现出豪迈的气质,从而使政治家思想家的才能与文学家、诗人的才情浑融一体,诗意格调极高,英才横溢绝代。“二十八字史论”的称誉是当之无愧的。

同类推荐
  • 活着的学问

    活着的学问

    但我被自己雇佣了,这就毫无办法。被别人雇佣可以偷懒耍滑,可以请病假,被自己雇佣就只有拼命干了。
  • 我的中学时代

    我的中学时代

    中学时代是大多数青少年的必经之路。凡是经过这段路程的人,都感到这是人生历程中最珍贵而美好的一段时光,因为其间有许多人和事值得回忆和追念,但那又是自己尚未感觉到的青春萌动期,也会干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中学时代,特别是几十年前的中学时代,由于每个人所处时代和环境的不同而不断分流,寻求各自不同的走向。有的循序渐进平稳地走完自己的学程;有的经历社会潮流的冲刷,较早地觉醒,认识到个人的社会职责,不满现状而投身革命,分担家国的命运;有的家境艰难,辍学自谋生计,以承担和减轻家庭的负担;也有一些家道富足,席丰履厚的膏粱子弟,终日浑浑噩噩地混日子……
  • 宝玉记

    宝玉记

    《宝玉记》描写了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一段曲折离奇的人生经历。正如梁瑞郴在《序》中所指,“它基本上从《红楼梦》原著中剥离开来,但又不完全游离于《红楼梦》之外,在小说中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变得刚强健朗,泼辣颇具心机的薛宝钗变得温驯随和,贾宝玉也一变而不再懦弱。”犹显特色的是,《宝玉记》对这三个人物的命运都给了他们非悲剧的人生,给了一个中国人喜欢的大团圆的结局,这与高鹗续作的结局大相径庭。《宝玉记》情节曲折,描写细腻,语言优美,情景交融,且富有武侠、魔幻色彩,可读性极强,实为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谭仲池在给郭雅洁的信中,赞扬《宝玉记》是作者“笔耕的果实,是在秋天收获的,应当珍惜”。
  • 牛撇捺文集·民族情怀(卷一)

    牛撇捺文集·民族情怀(卷一)

    本丛书凡八卷,收录牛撇捺从1986年到2011年间创作的文章1007余篇。这些作品体现着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创作旨趣和思维状况,体现作者视野开阔、秉笔直言、针砭时弊的创作风格以及作为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感和杂文家的社会批判精神。《民族情怀》是该丛书之一。
  • 八月未央

    八月未央

    "本书是安妮宝贝第一本小说散文集,其中虚构和纪实部分文字比例相当,执著于低调的清冷风格,诠释宿命和无常、爱情和死亡、告别和流浪,形成她延续至今的独特文风。"
热门推荐
  • 源起大荒

    源起大荒

    天道现,浮屠生,霓裳不曾舞;玲珑心,慈悲泪,大荒几时兴?问:源,何在?答:源起大荒
  • 妖娆仙:红楼凤歌

    妖娆仙:红楼凤歌

    一首歌,唱罢太平盛世,大红的华衣不是嫁衣,却蛊惑了天下最冷情的男子。女扮男装的她,男扮女装的他,谁动了谁的心弦?一袭大红的嫁衣,又迷了谁的双眼?他站在桃花林中:“凤歌……究竟哪里错了?”他站在悬崖之边:“红楼……此生你休想走!”红楼一曲凤歌罢,唱尽世间繁华…
  • 洪荒之欲望天狐

    洪荒之欲望天狐

    简介我是一只狐狸,万年的狐狸。按照通常的说法我是法力强横的妖孽了,我活了好久好久了,终于到了最后一步了,真不知道能不能顺利度过啊。哈哈,我小小的狐狸何德何能竟引来九九紫宵天劫啊,我命由我不由天唉,还是失败了这天劫我渡不过了,真的好不甘心啊,哈哈,真是不甘啊。
  • 赤红的战轮重奏

    赤红的战轮重奏

    这是拥有强大战舰少年远海寻找自己哥哥的故事,这是拥有心智模型的战舰少女跟随少年冒险的故事,这是人类末日面对侵略的故事,战舰,海洋,重炮,战争,构成末日的重奏!
  • 绝代芳华之废材乱天下

    绝代芳华之废材乱天下

    一次穿越让她看清她爱的人她可以为他覆尽天下,而爱她的人却一次有一次的背叛,可是她不愿放心。最后她不情愿的将自己送出,只为保他一命。他坐拥江山如画,却甘为她覆了江山袖手天下。“世道尽灭,天地混沌,与我何干?做了对不起我的事,不要怕,死是必死的,冷静的告诉我,你想怎么死我命由我不由天,天要灭我我灭天天堂太挤,谁陪我去地狱?”“你命由我不由天,灭你只在挥手间中有一日权在手,杀尽天下负我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逆天,尚有例外,逆我,绝无生机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的眼,要这地,埋不了我的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神,都烟消云散!所谓的弱,就是一种罪!”
  • 易如初相见

    易如初相见

    他可以救她于危难,也可以在她最困难时袖手旁观,她一直以为他是冷酷无情,随性而为,对于她的表白,他拂袖离去。经历后,轮到他表白,凄凉一笑。后来,她终于发现,他所做的一切,都因深爱一人……
  • 你是对的人1

    你是对的人1

    “是我三生有幸能遇见你,我的王先生,欢迎光临我的余生”“你是第一个让我心动的人,也是唯一一个让我心动的人,我的小麻烦,欢迎光临我的余生”
  • 美人何以倾城:惊世毒皇后

    美人何以倾城:惊世毒皇后

    季弦歌,左相之女,一场阴谋,被推上皇后之位。夫君只想除掉她;父亲只想利用她。江湖纷争,朝堂纠葛,尔虞我诈。她左手利刃,右手品茶,步步为营,谈笑间,俾睨众生,扭转乾坤,杀人于无形!在重重阻碍下,她能否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帝国!
  • 罪人莉莉丝的救赎重生

    罪人莉莉丝的救赎重生

    莉莉丝出身于王国三大名门贵族之一的塔罗西亚公爵家,毫无疑问是天生的人生赢家吧。莉莉丝的父亲拥有着挥霍一生也难以花光的的身家,母亲则有着蓉姿绝世的美貌。所以理所当然地,莉莉丝也继承了母亲那魔女般的蓉姿和父亲那强韧的责任心。于是乎,仿佛是理所当然一样,莉莉丝不仅在王家学院上成绩一骑绝尘,连贵族社交界也掌握在手中,甚至以凌驾在王族之上的压倒性的领地管理能力,获得了【贤王】的称号。毫无疑问,莉莉丝已经拿到了所有人梦寐以求亦求之不得的所有。是历史上亦可名留青史的大赢家。完美得如同童话故事中的女主角一样,是所有人都幻想着的女神。本应如此。但谁也没想到,这名完美无缺的少女,却在一夜之间,亲手犯下了谋杀之罪。确凿无误的证据与莉莉丝亲口说出的证词,这是一场不容置疑的谋杀。谋杀失败后,莉莉丝在准太子妃的姐姐和继母的求情下被免除了死刑。但莉莉丝却在万念俱焚的绝望中了结了自己的余生。但莉莉丝醒来以后,却发现时间回到了2年前。奇迹般的重生,对于莉莉丝而言,是祝福?还是诅咒?
  • 这根本不修仙

    这根本不修仙

    虚无洐生混沌虚空,诸圣众灵各自造就世界,有光辉之主,承载巨尊,育化胎母捕食圣灵,则必有无名神祗,龙种支天,异形法令,再创世纪。“系统?我想问一句。”“请叫我天道酱(*^ワ^*)”“坑爹呀!你个智障。”陈明看着周围的“大佬”,说不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