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61800000078

第78章 张居正(5)

张居正在这场斗争中胜利了,打退了守旧派的进攻,使得改革的措施得以顺利地推行。但是守口派并不甘心失败,他们在等待时机,再求一逞。

(二)从“夺情”,牢执政柄

改革与反改革的斗争,时起时伏,一浪高过一浪。万历五年(1577年)九月,北京和南京的一些官员,利用张居正父丧丁忧一事,又掀起了一股从朝廷到社会,激烈反对张居正的风波。

九月十三日,张居正的父亲张文明在江陵病逝。按明朝的丁忧制度,张居正需解职回乡为父守孝27个月。张居正照例申报吏部,请放回原籍丁忧守制。但吏部随即奉到圣旨:“父制当守,君父尤重。准许丧祭七七(49天),可不上朝。你们部里即去告谕。”

这是皇上不准他离职守制,要他夺情。

张居正是离职守制,还是在职夺情?这件事立刻引起了举朝上下的关注。改革派的官员们,最担心张居正了忧致仕。张居正身为首辅,执掌国政,是改革的主持者。他的在职与否,直接关系到现行的改革措施能否继续推行。因此他们立即抓住皇上不准离职守制的圣旨,鼓动夺情,慰留张居正。其实,张居正对于局势的认识比任何一个人都深刻。如果自己致仕了忧,朝政交给哪一个呢?皇上才刚刚15岁,没有一个精明强干的首辅相佐,怎能安定社稷?倘若自己不在,皇上被群小包围,被谗言所惑,则改革势必前功尽弃。可是自己身为首辅,理应做一名遵守礼教纲常的楷模,否则何以正人治国?内心矛盾重重,只好再行上疏,请求归乡守制。不过,在奏疏中他又委婉地表示了可以考虑服从夺情。奏疏说:“现在,臣面临的是君臣、父子两伦不容并尽,应该权衡审处。更何况又奉圣谕,说‘父制当守,君父尤重’。臣怎敢不酌量其轻重呢?”

很明白,张居正是要以国家为重,不想拘泥于常理。这时,张居正察觉出了一种值得警惕的动向,朝廷中的某些官员正在盼望他了忧致仕。如今自己还没去位,人心已经浮动。将来真的去位,说不定有朝一日还要为此付出血的代价。张居正坚定了放弃致仕守制的意念,乘皇上一再慰留和百官纷纷劝阻之势,答应了夺情,在官守制。穿青衣佩角带,在内阁办事。

朝廷中确实有人企图利用张居正父丧守制之机,将他排挤下台,却不料皇上下旨夺情,他们的希望破灭了。于是他们打出维护纲常名教的幌子,向张居正发起了一场气势汹汹的围攻。

这场斗争的策源地是吏部与翰林院。吏部尚书张瀚曾是改革派官员,后来在反改革舆论的压力和传统道德观念的束缚下,他动摇了,以维护丁忧守制为名,阻挠张居正夺情。翰林院的掌院学士王锡爵鼓动年轻官员,利用冬十月天上出现彗星这一现象,上疏攻击张居正不赴父丧而引起了星变。万历皇帝下旨张瀚被勒令致仕,上疏者被延杖。皇上的高压适得其反。消息传出,朝野震动,舆论沸腾。南方有人假托海瑞之名,攻击张居正的改革和人品,北京城的街道上,也出现了攻击张居正的匿名告示。在反改革派的煽动下,一时从北到南,从朝到野,矛头都指向了张居正。事态愈发扩大。万历皇帝降下圣谕发出严厉的警告,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反对派“假借纲常伦理之说,肆为排挤之计”的阴谋,并宣称准备严厉镇压。反对派的气焰暂时被煞住了,但斗争井没有止息。张居正是个有见识的政治家,这一点他心中明白。他对朋友说:“几年来结怨于天下不少,那些奸夫恶党,有的明里排挤,有的暗中教唆,没有一天不是在打我的主意。”

但是,张居正没有被反对派的气势汹汹所吓倒,相反更加坚定了坚决推行各项改革措施的决心。他说:“哪怕是陷阶在前,也不受阻拦;众矢攒身,也毫无畏惧。”充分表现出一个勇于革新,敢于斗争的杰出政治家的风度和胆略。

(三)严律己,以身作则

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最重视个人思想品德的修养,它把个人的表率作用看成是兴家。治国乃至平定天下的基础。自幼就熟读儒家经典的张居正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直接关系到改革的成败。因此,他在清除腐败,推行新政中,特别注意以身作则,以自身的表率作用,推动改革事业的发展。

严肃法纪,率先垂范。张居正在进行改革中,针对法纪废弛,君令无威的状况,以伸张法纪为中心进行严肃整顿。他严厉要求各级官吏,执法者要带头守法。他本人率先做出榜样。

张居正在驿递改革中规定非公事。无勘合者一律不得驰驿。他儿子由京回原籍参加乡试,他吩咐儿子不得打扰沿途驿站;父亲过生日,他派仆人背着寿礼,自己骑驴回乡祝寿;他弟弟身患重病,由京回江陵调养,保定巡抚张卤发给勘合,动用驰驿,予以关照。张居正知道后立即缴还勘合,并给张巡抚写信,说明自己是为朝廷执法,要率先垂范,并说今后自己的家人中,若有利用驰驿占国家便宜的,要严加惩治。这说明张居正是以身作则,遵纪守法,真正做到法不殊贵贱,不别亲疏。

张居正对子弟及家人的要求也很严格,要他们必须遵守法纪,违者严惩不贷。对于居住在江陵的家人,要他们遵守政府法令,交租税服徭役,一同百姓。他多次关照地方官,对他家人的请托,无论合理与否,一律不准答应。如有强硬不法者,押解来京,由他亲自审处。由于张居正严格管教,他的子弟与家人估权挠法之事比其他高官之家,为数甚少。张居正位极人臣,率先守法,使得改革中的各项法令,得以坚决迅速地贯彻执行。

戒贪拒贿,廉洁奉公。明朝大小官吏,利用职权,贪污受贿,朝政日趋腐败。因此,张居上改革,首先把整顿吏治,清除腐败作为主要内容。正人先正己。他公私分明,戒贪拒贿,廉洁清正,为全国的官员做出了表率。

自任首辅以来,张居正明令规定:在私宅不会见客人,非公事私人间不往来信件。严诫守门的仆人,对下朝后来访官员一律挡驾。各种“红包”、名片,一概不准送入。在内阁中,非公事不约见任何官员,谈话内容也全是公事。张居正这种私门不办公,朝堂不言私的做法,实际是对当时腐败政风的矫枉,使那些钻营之徒无机可乘,只好望门兴叹。对一些为感恩张居正提携的官员送来的礼物,也被他一概谢绝。他对这些官员说:“我荐举贤才是为了国家,而不是为了换取别人的报答。只希望你们竭心尽力报答国家。即或是报答知己,也不在于礼物上的交往。”张居正这种戒贪拒贿的表率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清除腐败工作的进行。当然在贪污受贿成风的明代,张居正也未必是一尘不染。但与同时代其他官员相比,他在这方面的言行举措,还是相当难能可贵的。

体恤民艰,不谋私利。明朝的大小官员,几乎无不依权仗势,巧取豪夺,千方百计地捞取国家便宜。严嵩与徐阶都曾大肆侵占民田,民愤甚大。张居正就权势而言,远远超过他们,但他却从未依权仗势侵夺民产民田。他在北京除了府邸之外,田无一垅在江陵老家,合全族之地,也仅有薄田数十顷,还多为祖传田产。

万历六年(1578年),张居正回籍葬父,万历皇帝三次手诏宣召,这在当时的官场上被认为是最高的荣誉。所以,荆州地区的地方官们,报请修建“三诏亭”,用来昭彰皇帝的圣恩,以使张居正的殊荣流传百世。但张居正却是坚决不赞成。他给家乡的地方官们写信说:“皇上思宠隆重,家族门第盛荣,都是世俗最引以为荣的。但那些都不是不朽之业。我这个人不考虑一时的毁誉,就是身后万世的是非也无所顾忌。假如后世有人确实认识了我今日所做事业的价值月时是真正的不朽。人生的不朽,并不是靠建亭传于后代而树立的。请千万不要费百家之产、动千人之工,修建一个劳民伤财的亭子。”

在封建社会中,有几个当官的不是孜孜追求功名利禄、光宗耀祖、留名千古?但张居正是明智豁达的。他追求的是国家的兴旺,民众的安康,将个人的荣辱。家族的兴衰置于度外。“三诏亭”虽然没建,但他改革业绩的丰碑,却永远立在后世人民的心中。

六魂系长江

张居正的思想中,君主与国家是合而为一的。为了振兴国家,他呕心沥血地教育辅佐幼主,一心要培养出一个亲贤爱民、勤政治国的“明君”,为了安民富国,他不计时世毁誉,身家安危,毅然扫除积弊,锐意进行改革。十余年如一日,孜孜不息,鞠躬尽瘁。

张居正为国家赢得了富强。可是腐败官员的攻击,皇帝的加罪,在他死后未几,炳然的改革业绩便被否定,而且、遭到了削官夺爵、抄家罪族的横祸。但是,张居正的改革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它的成果不仅受惠于当代,而且遗泽于后世。

(一)竭忠诚,死而后已

多年紧张、繁重的国务,使张居正心力交瘁,终于在万历十年(1582年)二月大病不起,历时四个月不愈,且病情日重一日。

其实张居正所患的疾病已非一日,早已深入膏盲。他是一个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人。自隆庆六年(1572年)受顾命以来,他夙夜兢惧,毕智竭力,图报国恩。十年来,对幼主,他身承师、保之责,教育皇帝要学习圣贤之道,通晓历代兴亡之事,掌握治国安民之术,期望万历皇帝能中兴大明朝;对于国家,他是总揆军国大政的首辅,内政边防,国计民生,都要由他来主持;去弊振衰,富国强兵,都要由他来谋划。为了报效国家,他父死不奔丧,不丁忧,忍受感情上的痛苦,舆论上的责难,弃私孝而从大忠。日夜的操劳,使张居正疲惫不堪,但想到皇恩浩荡,他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苟利国家,不惜捐躯而碎首”的话。他知道,国家确实还需要他,他所进行的除弊兴利的改革,有许多工作还未完成,一股油然而生的历史责任感,使他那枯槁的身躯中,似乎又增添了新鲜的血液。他要像诸葛亮那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由于昼作夜思,终致积劳成疾,张居正于万历九年(1581年)九月间病倒了。他不能去内阁办公,只好在家处理国务。对于妻、儿们含泪的劝阻,他应之以淡淡的一笑。只要一息尚存,他就要竭尽忠诚。身承天下之重的张居正以赢弱的病体支撑处理浩繁的国务,终于在万历十年(1582年)二月一病不起。他自知再难以好转,因而更加拼命工作,以最后报答君国。他让家人扶掖着,挣扎着在枕上谋划天下大事。六月十八日,张居正已经是糜饮不进了,他就要离开他所眷恋的君国了。他此时惟一的希望,就是继任者能完成他未竟的改革事业,使多灾多难的大明朝得以中兴。他向皇上荐举了许多可大用的人才之后,昏迷不醒。六月三十日,张居正溘然长逝于他奋斗了33年的北京。享年58岁。

万历皇帝得到张居正病殁的消息,下诏罢朝数日,以示哀悼。又赠官上柱国,赐谥号“文忠”。“文”是曾任翰林者常有的谥号,“忠”是特赐,“危身奉上日忠”。这异常的谥号,表明万历皇帝对张居正一生的功勋业绩的评价是相当高的。万历皇帝特派专人护送张居正的灵枢回江陵,葬于江陵城外东南三里的张家台。

(二)遭奇祸,丰功依存

正当全国臣民还在怀念先太师的恩泽,并按照皇上定下的调子进行诚挚歌颂的时候,北京的紫禁城内却刮起了一阵“倒冯罪张”的旋风。那风源正是张居正精心培养、辅佐的万历皇帝。

张居正的逝世,使万历皇帝再也没有一点人为的约束,他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自由。原来可敬的张先生,逐渐变得可恶起来,万历皇帝萌发了要彻底报复的念头。由于冯保与张居正互为里表,冯保获罪,张居正自然也要成为众矢之的。于是万历皇帝首先指使太监张诚调查冯保的问题。新任首辅张四维在宫廷外组织调查。很快,冯保获罪被逐。于是,矛头便直指张居正。那些受过张居正处罚的旧臣和阿附圣意的新宦们奏请皇上尽废张居正的改革之政。万历皇帝下诏,罢夺张居正“上柱国”、“太师”的官爵,废除“文忠公”的谥号。在一批佞臣的构陷下,万历皇帝也正想夺传闻中“富甲荆楚”的张家财宝,于是再传圣旨,查抄张居正的府邸。一座巍巍然师相门第,顿时变得水流花谢,雾散云消。张居正人阁16年,为首辅10年,兢兢业业,除弊兴利,治绩炳然,挽救了明王朝的危机。而今人死法废,夺官废溢,抄家没籍,罪及子孙。一代杰出改革家的这样悲惨的结局,正是没落的封建社会腐朽。黑暗政治的写照。

在万历皇帝的亲自发动下,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次高于一次的“非张”、“罪张”的浪潮。凡是张居正的政见、改革措施,不是彻底否定,就是反其道而行之。万历皇帝的倒行逆施,使刚刚振兴起来的明王朝变得更加腐朽与黑暗。万历初10年的承平气象与后30年的大混乱,前后形成强烈对比,使人们开始怀念张居正,重新认识和评价张居正。

天启二年(1622年),在左都御史邹元标上疏建议下,天启皇帝恢复了张居正的官爵,重予祭葬。崇祯二年(1630年),彻底为张居正平反昭雪。这是张居正死后58年,朝廷对他忠心辅国、改革弊政功绩的全面、公平的评价。

创造历史的巨人,他们的功过是非,往往不是由当代人所能全部论定的。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前进,人们对他们的贡献将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更加客观的评价。清人王酿读《张文忠公传》后有诗云:

六尺孤君一个臣,利才归国害归身。

生前独任山河担,死后谁扶日月轮?

党有流言因孺子,史无直道对斯民。

我朝论定章皇帝,除却伊周只此人。

王酿的诗,对张居正的评价虽然未必完全贴切,但它确实道出了张居正为国、为民、勇于改革、公而忘私的斗争精神。这正是伟大的中华民族之魂。它将永垂史册,像波涛滚滚的长江一样,鼓舞着以改革求治,以改革图强的中华民族的代代子孙。

同类推荐
  • 图解曾国藩家书

    图解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三十年至同治十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经历和从武生涯,包含书信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小到人际琐事和家庭生计的指陈,大到进德修业、定国安邦之道的阐述.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精要总结。
  • 贝多芬传

    贝多芬传

    本书是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著名的人物传记之一。这是一颗受伤后近乎窒息的心灵勃发而出的一曲激昂的交响乐(贝多芬本人正是这样的经历),是对音乐艺术大师贝多芬一生的真实素描。
  • 名人传

    名人传

    本书是一部独具魅力的人物传记,作者倾注了他全部激情,成功地让读者在传记中跟三位大师接触,分担他们的痛苦、失败,也分享他们的诚挚、成功。书中多侧面地表现了传主们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遭受的磨难,他们对无限苦难的不懈抗争,以及在抗争中爆发出来的生命激情。作者通过对三位传主的刻画表达了其英雄观念的命运图式:经历长期的磨难,激流一般的生命力,体现生之意志的艺术创造和用痛苦换取欢乐的追求。
  • 品中国文人.2

    品中国文人.2

    中国历史漫长而丰富。中国很早就有记载自己民族历史的优秀传统。本书尝试着从中国历代大文人的角度来勾画历史与文化的脉动,以这些与中国历史和文化相关联的单个生命的演进,还原历史与文化发展的真况。所有文章融文史哲于一炉,同时也注入了作者作为一个生活在当今时代的文化人的见解和情感。本书的作者原为小说家,在对这些文人和历史的讲述中也融入了文学的笔法,展现出作家雄厚的笔力、丰富的艺术再现力和广博的人生阅历。刘小川,1960年出生于四川省眉山县。供职于四川省眉山市三苏文化研究院。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苏曼殊》、《汉刘邦》、《暖昧》、《色醉》、《老夫少妻》。主要论著:《苏轼:叙述一种》、《来到汉语中的德国大师》。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精选大全集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精选大全集

    回忆真是一件让我惶恐不安的事情。当我提起笔来,写下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生命历程,真的感觉到童年往事如同笼罩在我身上的薄雾一般,模糊而飘渺。当我要把它掀开时,才发现其中有很多细节已经变得混沌不清了。因为童年早已离我远去,现在的我很难分清楚回忆中到底哪些是事实,哪些是幻想。不过,有些回忆在我的大脑深处,是永不褪色,永远生动的,虽然这些画面只是片断的、零碎的,但对于我的生命却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为了避免文章冗长乏味,我只是节选了一部分最有价值和最有趣味的情节,来讲述我人生的故事。
热门推荐
  • 一寸河山一寸血4

    一寸河山一寸血4

    战争,只是历史的一部分。战争很精彩,全史更好看。《一寸河山一寸血4:万里烽烟》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
  • 上仙夫君妖神妻

    上仙夫君妖神妻

    她神魂封印,七魄尽毁,七世轮回,重生异地。凌山拜师,千绝峰上,看尽六界名人,金鱼凤凰为伴,修习各类仙法,熟读各类仙籍,成年时,妖气肆意,成为妖界之主,妖孽仙君为她背离仙界!当她神魂回归,力量觉醒,妖神合一,六界谁能与她抗衡?
  • 我的无限大冒险

    我的无限大冒险

    许多事迫于无奈,英雄是时代产物还加点人性的磊落。苏朵朵,性别男,新世纪温室中长势良好的小草,没有实在的梦想,若是有,也不过希望长生不老,但太过奢求和荒谬。他没有磊落光明的人性,也不具备超凡的条件,但一个蛋似乎想将他推上英雄的王座。终究是一个智障的传奇,或不过一个傻子的梦。(简介应该正儿八经了点吧!)
  • 冥冥天已注定

    冥冥天已注定

    爹妈给租了个房子,没想到居然是死人的,而这个死人居然要将租户赶出去!是可忍,她不能忍好歹也是交了房租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末日萌娘大集结

    末日萌娘大集结

    推书啦~~~~~变身神装少女~~~~作者-圆神焰魔新书字数还少,求养肥,求收藏,求推荐,各种求~~~~~~~~~二次元文,变身系啊,变身各种动漫美少女~~~~喜欢的来看一下吧。
  • 白衣梦剑录

    白衣梦剑录

    唐家堡大弟子唐庭远在奉命下山执行师门任务途中撞见一件关乎武林存亡的惊天秘密,与此同时全国各省发生多起儿童失踪案件。京城第一神捕门“鬼见愁”内的金刀捕快沈煜奉命寻找礼部侍郎丢失的小儿子,途中与唐家堡小弟子唐思贤相遇,二人不打不相识。唐思贤偶然发现,武林中人人苦寻的秘宝与各地丢失的儿童有某种神秘的关联。于是三人一步步顺藤摸瓜,并逐步揭开一个惊世真相!
  • 希灵巡查官

    希灵巡查官

    撒~讲述一名希灵使徒被踢到各个世界闲逛的故事……吧
  • 龙离传说

    龙离传说

    龙在这个世界真的是不详的种族吗?为寻找真相的陌离踏了无尽的征途!
  • 大神追妻录

    大神追妻录

    一个建筑系系花,一个广告系才子,一个纯净如花,一个才气芳华。虚拟游戏让他们擦出爱的火花,网络世界让一群生活在城市不同角落的年轻人成为一生的好友。游戏里,他们师徒几人风风火火闯四方,生活中,他们用最真诚的心陪伴彼此走过泪水和欢乐。友情的陪伴,亲情的温暖,爱情的考验……一群即将踏入社会的年轻人在虚拟与现实中各自找到属于自己的频率,谱写自己的生活篇章。“喂,大神,你能不能不这么冷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