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61800000085

第85章 顾炎武(2)

顾炎武自负用世之略,苦心孤诣地拟定了许多救国的方案,并付诸实施,晚年尤致力于“边防”和“西北地理的研究”,提出“务农积谷”和“守边备塞”的主张,并进而研究农田水利,关心民众的生活疾苦。他每到一处考察山川形势,有地利价值的,就在那里开垦荒田,种植五谷。在山西代州以东、五台以北,曾跟李因笃联系经营过“民屯”那样的事业。他在《亭林文集·与潘次耕》中说:“近则稍贷资本,于雁门之北,五台之东,应募垦荒。同事者二十余人,辟草菜,披荆棘,而立室庐于彼。然其地苫寒特甚,仆则邀游四方,亦不能留住也。彼地有水而不能用,当事遣人到南方,求能造水车、水碾、水磨之人,与大能出资以耕者。大抵北方开山之利,过于垦荒;畜牧之获,饶于耕耨。使我泽中有千牛羊,则江南不足怀也。”在北方他不仅从事垦荒,还经营开矿和畜牧,曾累致千金。据章太炎先生说,他得了李自成的客金,创立票号(钱庄)(《太炎文录续编·顾亭林遗事》)。他经商理财,不是供己饶足,而是把所得收入“别贮之以备有事”,为抗清复明作物质准备。他六十五岁移居陕西的富平和华阴,他移居华明的主要原因是“华阴绾毂关、河之口,虽足不出户,而能见天下之人,闻天下之事。一旦有警,入山守险,不过十里之遥;若志在四方,则一出关门,亦有建瓴之便”(《亭林文集·与三侄书》)。顾炎武始终不忘恢复,其定居华阴,实际上是“志在四方”,而有待于“天下有变”。

晚年,清廷几度征聘,他都坚定地采取了拒绝的态度。康熙十年(1671年),大学士熊赐履特意请他撰写《明史》,他断然拒绝,坚决表示:“果有此举,不为介推之逃,则为屈原之死。”(《蒋山佣残稿·记与孝感熊先生语》)康熙十七年(1678年),清廷在平定三藩之乱取得重大成功后,把撰修《明史》一事重又提到议事日程。为此特开博学鸿同科,以征召海内名儒。翰林院学十叶方蔼、翰林院侍讲韩菼都一致推荐顾炎武应试。这次举荐同样为他所抵制。第二年,叶方蔼又以《明史》馆总裁身份向他发出修书聘请,他誓死不从,在答复叶方蔼的信中郑重声明:“人人可出,而炎武必不可出”,“七十老翁何所求?正欠一死!苦心相逼,则以身殉之矣!(《亭林文集·与叶讱庵书》)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顾炎武从此不再进入北京。

顾炎武于明亡之后,故国之思至死未混。他曾四谒孝陵(明太祖朱元璋墓,在南京中华门外钟山脚下),六谒思陵(明思宗朱由检墓,在北京昌平县),他孤忠耿耿,终身不付清廷,选定客居华阴,终于以无比坚决的反抗精神完全了他的晚节。

顾炎武一生远游,发妻王氏始终留在家乡。康熙十九年(1680年),王氏病卒,他得知后非常哀伤,只能写诗以遥寄哀思,表达自己难以弥补的遗恨。晚年虽主要住在华阴,但仍以顽强的毅力来往于陕西、山西之间。妻子去世的次年,又二度至山西,游汾州、曲沃、运城一带,但终因年老体弱,入冬到达曲沃以后,即因饮食不调,呕泻不止,第二年新年刚过,他感到体力稍有恢复,又准备出外答贺友人,不料因为道路崎岖,振荡不稳,他从马上失手堕地受厂重伤,于正月初九去世,享年70岁。

四读书治学

顾炎武精力惊人,自少至老,无一刻离书。即使在离乱之中,“改容作商贾”(王蘧常《顾亭林诗集汇注·剪发》),流转北方,奔走旅途中,也从未中断过自己的学术研究工作。据说,他在“混迹同庸贩,甘心变姓名,寒依车下草,饥惨历中羹”(王蘧常顺亭林诗集汇注·旅中》)的情况下,完成了《唐韵正》这样的著作。顾炎武不惟主张读书,而且还提倡走出门户,到实践中去,反对内向的主观学问,提倡外向的务实学问。注重实地考察,把治学与救世济民结合起来,这是他治学的一大特色。他27岁就开始写《肇域志》,记全国“郡县沿革形势”,但未成书。他的重要著作《天下郡国利病书》也早在家读书时就积累材料,准备编写,但是只有在他遍游北国,亲历各地,“往来曲折一二三万里,所览书义得万余卷,爱成《肇域志》”;也只有他“游览天下山川风土”,才能发现过去为《大下郡国利病书》所收集的材料,“又多往代之言,地势民风,与今不尽合”,因此能发现和纠正古人的许多错误。他作这两部书的目的,是“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试图通过这两部书的纂辑,从中去探寻国贫民弱的根源所在,可见他的治学是和爱国救世联系在一起的。

《天下都国利病书》不仅包含了丰富的自然地理知识,更主要的是书中大量纪录了明代的社会经济状况,以及明末清初的许多社会弊端,是一部典型的经世致用之作。他每到一处就进行实地调查,在山东游历了崂山以后,在其所著《劳山图忐序》中对崂山的来历作一番历史的考察,“其山高大深阶,旁薄二、三百里,以其僻在海隅,故人迹罕至,秦始皇登之,是必万人除道,百官扈从,千人拥挽,而后上也。五谷不生,环山之外,土皆疏脊,海滨斥卤,仅有鱼蛤,亦须其时,秦皇登之,必一郡供张,数县储待,四民废业,千里驿骚,而后上也,于是齐民苦之,而名之日劳山”,融自然、历史考察和社会凋查于一炉,足他的历史地理著作的特点。

在山东,顾炎武还在各地详细地考察了当地的社会生活状况。如在峰县,当他看到这里景象十分荒凉,就寻求有关典忘记载,追本溯源,探其历史原因。经他考证,这里原有水田万顷,是鱼米之乡;并有冶铁、制陶等手丁业,素称富饶,只是到了明朝后期,政治腐败,水利不修,河道堵塞,冶铁制陶工业衰败,才变得荒凉穷困起来。这种对社会生活的实地调查,对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治学观点无疑起了推动作用。

顺治十五年(1658年)到顺治十七年(1660年),顾炎武又从山东至河北,出山海关至辽西,并几度至昌平谒十三陵。据记载,顾此行所到之地,“以二骡二马,载书自随”,边走边进行实地考察,过边塞亭障,遇到老兵退卒,以及熟悉当地地形的居民,“询其曲折”,向他们了解情况,“有与平日所闻不合,即发书对勘;或平原大野,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清史稿》卷四八一),考察的结果,分别纳入他的《肇域志》、《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等大型专著之中。有时写成专题小册,如《昌平山水记》。《营平二州史事》、《京东考古录》。《山东考古录》等。

康熙元年(662年)冬天,顾炎武开始了西北之行,游历了山西。河南、陕西等省的许多地方。除亲自考察了太行。中条。太华等名山以及黄河。汾水、泾水。渭水等大川的自然状况以外,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对西北农业、手工业、盐铁、租赋、币制等社会经济的考察方面。据顾炎武自述,从45岁到63岁这段时间,“频年足迹所至,无三月之淹。友人赠以二马二骡装驮书卷……一年之中,半宿旅店”(《亭林文集·与潘次耕》)。他这段时间的著作大多成书于旅途中,治学的条件是相当艰苦的。他在以金石义字记)序》中对此有过很生动的描述:“比二十年间,周游大下,所至名山。巨镇。词庙、伽蓝之迹,无不寻求。登危峰,探窈壑,们落石,履荒律,代颓垣,番朽壤,其可读者,必手自抄录,得一文为前人所未见者,辄喜而不寐。”(《亭林文集》卷二)他曾告诉他的外甥徐元文说:“必有体国经野之心,而后可以登山临水;必有济世安民之识,而后叮以考古论今。”他考古研史,考察历代田赋、税役、郡县、钱法、港运、水利、兵制、科举等利弊沿革,都贯穿着经世致用的精神。敛华就实是他为学的最大特点。

拜师访友,研讨学问,是他治学的又一特色。他说:“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亭林文集·与人书一》)在长期的游历生活中,顾炎武广交朋友,共同探讨学术,曾作《广师》篇云:“学究天人,确乎不拔,吾不如王寅旭;读书为己,探项洞微,吾不如杨雪臣;独精《三礼》,卓然经师,吾不如张稷若;萧然物外,自得天机,吾不如傅青主;坚苦力学,无师L而成,吾不如李中乳险阻备尝,下时屈伸,吾不如路安卿;博闻强记,群书之府,吾不如吴志伊;文章尔雅,宅心和厚,吾不如未锡色好学不倦,笃于朋友,若不如王山史;精心六书,信而好古,吾不如张力臣。”(引自《清史稿》卷四八一)同这些学者的交游,开阔了他的学术视野,使他在经学、史学、文字音韵等方面都得益许多。

值得一提的是,游历山东时,在济南他结识了平生最重要的朋友张尔峻。张尔岐精通三礼,著有《仪礼郑注句读》、《周易说略》等书,顾炎武对他甚为推崇,视为自己的经学老师,在其代表作《日和录》的“丧礼”和“停丧”二条中,就采纳了张尔岐的说法。张去世,他写诗哀悼,“从此山东问三礼,康成家法竞谁传?”正因为顾炎武虚怀商榷,不自满假,所以他才能取长补短,学问日臻精湛,思想日趋成熟。完善。他和关中三友的交往,不仅以气节相砥砺,而且他们聚在一起争论哲学问题,切磋学问。关中三友之一的李颗,字中孚,陕西周至人,学者称“二曲先生”,他们相投合处是二人都坚持明遗民立场,不管如何威胁利诱,决不屈服,但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相抵触,李中孚是陆王体系,顾炎武是程朱体系,顾主格物,通过格物达到致知,重点在于“博学于文”;李主致良知,光求于内,再及于外,重点在“悟”,对此他们有争论,但并不影响友谊。李因笃,号天生,陕西富平人,与顾的关系最密切,顾对他的评价非常高,以东汉大学者视之。李治古音韵,顾的《音学五书师不断插入“李因笃曰”,对他的意见是很看重的。关中三友的另一个人则是王弘撰,号山史,陕西华阴人,他和顾炎武一样标榜朱于学派,但他对王学也不是一味排斥,认为王阳明“致良知”三字“真得圣学真脉”,“有功于吾道不小”,这种态度对顾炎武不能不有所影响。王山史对金。石。书、画很有研究,精于鉴赏,富于收藏,顾炎《金石文字记》一书中经常插入“吾友王山史曰”字样。由上简略叙述可知,与当时一些著名学者的交往,对顾炎武成为一个全面的综合性的学者大有帮助。

顾炎武治学态度严肃认真,对此当时人莫不交口称道。好友王山史在《山志·顾亭林》一文中说,顾炎武“四方出游,必以图书自随,手所抄录,皆作蝇头行楷,万字如一”,当他看到我们有时宴饮终日,总是皱起眉头,等客人走了以后,告诫说“可惜一日虚度矣”,他就是这样对自己严格要求和勤于治学。清代著名学者阮元看到《肇域志》的原稿以后,写道:“亭林生长离乱,奔走戎马,阅书数万卷,手不停录,看此部书稿,密行细书,没有一笔草书,对炎武这种治学精神,实在令人叹服。”的确如此,顾炎武在国破家亡之后,孤身一人,远离家乡,在旅途中。在马背上读书治学,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却写出了学术价值极高的不朽之作多种,实在让人钦佩。

五学术成就

顾炎武的学术深闳博赡,他涉猎的范围广泛,诸如经学。史学、方志地理、音韵文字、金石考古以及诗文等学术领域,都取得了宏富的成就,留下了几近五十种的宝贵著述。其著述种类之繁多,治学领域之博大,在清初与黄宗羲、王夫之鼎足而三。顾炎武的学术实践,充满了求实的精神,他对前人的成说,不盲从,不依傍,对古代的典籍,信其所当信,疑其所当疑;不立门户,不分畛域,故能见前人之所未见,发前人之所未发,成一家之言,体现了其为学的独立风格。兹举他在经学。史学。音韵学。文学四方面的成就,约略言之:

他擅长经学,对《易》、《诗》、《三礼》、《春秋左传》、《论语》、《孟子》,各有专精的著作。

在《周易》研究中,他既肯定程颐的《易传》和朱熹的《周易本义》,主张“复程朱之书以存《易》”《日知录·朱子周易本义》,同时又对前人说《易》的比附穿凿予以驳斥,批评陈传、邵雍的《易》说为“方术之书”、“道家之易”(同上书,《孔子论易》)。

顾炎武的《尚书》研究,以“信古而阈疑”(《日知录·丰熙伪尚书》)为原则,一方面信古,一方面又疑古,在探讨了《书经》的源流之后,他觉得“尽信书不如无书”(同上书,《古文尚书》),颇具怀疑的态度和辨伪的精神,他是“信其所当信”,“疑其所当疑”。顾炎武实事求是的为学风格,在对《春秋》的研究中同样得到了具体的体现。他治《春秋》能破除今古壁垒,博采《公羊》、《谷梁》、《左传》三家之长,对其他诸家解说也多所取之间亦自抒己见,他只是论是非,绝无门户之见,所以持论甚平。就《诗经》而言,他研究《诗经》用功最深,曾把《诗经》所用的音互相参考,证以其他书籍,作《诗本音》十卷,对于诗经的研究有很大贡献。就三礼而言,他特别重视《仪礼》,注重节文,不尚空谈。就《论语》与《孟子》而言,他认为孔子之学为“修己治人之实学”,非“明心见性之空言”(《日知录·夫子之言性与天道》)。

总之,他在经学上的议论,大抵平易可行,经学上的错障,经他一番论证,差不多已扫除尽净,他是清代经学的建设者,在举世高谈性命理学,厌烦经学的时候,他高标“经学即理学”的口号,坚定了后来经学家的信仰,还提出了研究经学的具体方法,尤其在具有“为举世不为之学”的精神,树立了清代经学家的楷模。

同类推荐
  • 中国航空事业先驱王士倬

    中国航空事业先驱王士倬

    王士倬(1905——1991),中国航空事业先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作为中国航空发展的标志性人物,他主持设计、建造了中国第一座风洞,协助培养了以钱学森为代表的大批航空科研工作者,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创建、起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书以钱学森同志的书信为序,收录了王士倬写的《我的自传》及其家人、同事撰写的文稿、回忆录和书信。以王先生的生活历程为线索,回顾了中国航空事业初建时期的成就和业绩,高度褒扬了中国航空先驱者们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本书为航空领域内广大科研工作者和科普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客观、鲜活的审读视角,也为各图书馆藏提供了一份可读的参考资料。
  • 东方隆美尔:蒋氏父子为何置孙立人于死地

    东方隆美尔:蒋氏父子为何置孙立人于死地

    20世纪50年代初,台湾突然传出消息:陆军总司令孙立人被蒋介石软禁。其深层的背景和原因,长期以来一直是个谜。作者用纪实文学的形式,表现了曾被国际社会誉为“东方隆美尔”的孙立人,于抗战期间超凡脱俗、豪气冲天的丰功伟绩:参加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期间,率新新38师在仁安羌,一战救出七千多名被日军包围的英美溃军与新闻记者;蓝姆迦练兵,将当年在日军面前一战即溃的中国军队,练成了一支脱胎换骨的精锐之师;随即展开的反攻缅甸作战中,率新一军如秋风扫落叶一般痛歼日寇。国民党丢掉大陆后,作者又浓墨重彩地表现了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与美国的矛盾,以及国民党内部的矛盾、冲突。而孙立人,正是这两种矛盾的牺牲品。
  • 嗨!岩井俊二

    嗨!岩井俊二

    第一本岩井俊二最全纪录:《岩井俊二早期作品集》、《鬼汤》、《人鱼传说》、《情书》、《爱的捆绑》、《梦旅人》、《燕尾蝶》、《四月物语》、《关于莉莉周的一切》、《花与爱丽丝》……青春纪年,留存隽永。向歌咏青春的映像诗人致意,一部记录岩井俊二的私人志。岩井俊二说,我嫉妒青春。岩井用自己的方式来记录并封存起那些让他嫉妒的青春。岩井俊二给我们讲述了神圣不受侵犯的青春,这“神圣不受侵犯”恰如高旗唱的,我像个孩子一样,坚守着沙做的堡垒。青春纪年,那是无数次感动和欢笑,无数次绝望和重生。现在或许不是对岩井俊二做总结的时候,只不过,当我们在中途匆匆停下脚步,回望来时的路,我们发现自己已经与岩井俊二先生一起不知不觉走了很远。
  • 我认识的杜润生

    我认识的杜润生

    本书收录了资深农村问题专家杜润生先生的同事与学生对杜老工作生活往事回忆的文章,真实再现了杜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与方式方法,对后人是一种激励与启发。书内还有媒体采访杜老的稿件,使读者能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位为“三农”奉献一生的杜润生。
  • 揭秘三色大亨:张啸林全传

    揭秘三色大亨:张啸林全传

    民国初期的上海租界割据,帮派林立,贩毒、走私、开赌场妓院、放高利贷、收保护费都是帮会与洋人敛财的工具,烧杀抢夺整天发生,当时的上海滩正处在这样的愁云惨雾之中。张啸林早年在杭州城里就作恶多端,后来闯入上海滩,开赌场妓院、贩毒,心狠手辣,大赚黑心钱,被人称为“三色大亨”。他充当蒋介石的刽子手,杀害革命人士。他还梦想坐上汪伪浙江省长的“宝座”,卖国求荣,做日本人的走狗。正当他得意时,毙命于一颗神秘的子弹,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热门推荐
  • 顾来君上

    顾来君上

    [文艺版]十四岁那年,草长莺飞四月天。十五岁那年,烟火纷飞十月雪。十七岁那年,满目山河空念远。二十岁那年,旧人情冢中枯骨。[剧情版]那年花开月正圆。——木棉开了“你会保护我的对不对。”“对,会一直保护你的。”——木棉落了“络儿,看这个糖人喜不喜欢?”“喜欢呀,恂哥哥给我的自然喜欢。”——梨花开了“络儿,我会一直陪在你身边的,你一转头我就在。”——梨花落了“你说过要一直陪我的,你要守信啊。”另赠一首小诗给可爱的读者们。<无咎>——即墨沐花开花落四季变,人去楼空一瞬间。萧瑟弄情泪痕徜,满目沧桑胭脂间。
  • 哈佛情商提升课大全集

    哈佛情商提升课大全集

    无论是在一切快速膨胀、充满喧闹与张扬的时代。还是在经济退潮、繁华落尽只剩孤独的时代。我们最需要的,都是情商。它让你看清自己,发展自己理解他人,有益于他人。在自我与社会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千宫

    大千宫

    大千宫,天下膜拜。天上天下,我只为你。你若倾心,我为你相守!缘起缘落,只为在那片红枫林里相见。
  • 末世逍遥行

    末世逍遥行

    黑暗的末世,丧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作为神选中的人,有多少人你可以相信?看神选七人如何笑傲末世,逍遥自在!求推求收藏!!
  • 千丝万缕青春年华

    千丝万缕青春年华

    敬请期待:青春校园中夹杂着穿越的小说,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 沁云幻烟

    沁云幻烟

    当残枝褪去了那一抹嫣红,流水滴穿了白玉,天际落幕过一次又一次的晴雪,漂碧交易着大地时,你是否会记得那个她?倘若这一切都遗落凡尘,你是否会相随而去?那年楼台,白梅满城,杏花吹雪,她伫立台下,眸眼含泪,发丝凌乱。“难道你从来没有需要帮助的时候,没有需要别人保护的时候吗?!”“宫没有。”飘雪霏霏,泪水朦胧,眼前白茫,待到世界清晰时,只留下漫天雪迹。凌玥,你忘了自己的身份,忘了这一切,也忘了我么?那么,在你眼中,我是何人?即使灰飞烟灭,你可曾会转身?那一年,你冲破使命,倒于梅下,你依稀看见那急奔而来的羽蓝身影,在这世间,你只留下了这样一句话:灵川旁居此地,若我逝,就独饮了这灵川水,忘情罢。
  • 时光它没告诉我

    时光它没告诉我

    男友的劈腿,知己好友的背叛,许久以前就相识的玩伴,误会,背叛,一系列的遭遇虽然让兰蒋倍受打击,但好在有沈卓安陪伴。一群人关于青春的回忆,一座城市年轻人的墓志铭。
  • 夕阳西下你最美

    夕阳西下你最美

    “啊!”顾倾城惊呼一声,挣扎了几下却无果,瞪着他道:“你干嘛?快放我下来。”陆铭垂着脑袋看她,无比认真道:“学姐受伤了,我抱学姐去医务室。”“不用!伤口不深。”“不行!我心疼。”医务室里,老校医将顾倾城的膝盖左看右看,最后一言难尽的看着一脸紧张焦急的陆铭。陆铭等了半天也不见那老头说话,心里一急直接揪着老校医的领口逼话了:“你倒是说话啊,伤得严不严重?啊?”顾倾城见状,想要上前把陆铭拉回来,刚起身就被他给按了回去。“不好意思,你来晚了。”老校医面上波澜不惊,好似被揪领口的不是自己般。“什么意思?你给我说清楚了!”陆铭闻言,瞳孔都放大了一倍,激动的揪紧了老校医的领口,差点没把他勒死。然而老校医还是一脸的淡定,语气波澜不惊道:“伤口已经愈合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