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262600000006

第6章 产品运营主体论

内容提要:产品运营是知识运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篇从哲学的高度,对需求和供给这一产品运营即商品生产的根本矛盾,从逻辑和历史两方面作了系统分析。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将是以需求为中心同供给的统一。因此不是供给决定需求,而是需求决定供给;不是生产决定消费,而是消费决定生产。传统教科书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顺序必须倒转。

方法的科学性、内容的价值性、体例的艺木性,将使您得到知的相通、情的共鸣、意的升华……

人与蛋糕

引子:知识运营与产品运营

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更是产品运营的根本矛盾,知识经济时代需求将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

需求与供给的相互关系,经过供给为中心同需求的统一、供给为中心同需求的分裂、需求为中心同供给的分裂、需求为中心同供给的统一四个阶段。知识经济时代将是需求为中心同供给的统一。关于需求和供给的相互关系的不同经济学派,都可以在上述历史关系中得到合理的定位和说明。

产品运营不同于产品经营;知识经济时代的产品运营,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的产品运营。知识经济时代,产品运营的主体性原则,就是产品供给取决于人的需求,人的需求取决于人的全面发展。

顾客是奴仆

需求论

需求是主体作为开放系统同外界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平衡要求。知识经济时代,这种需求将主要由主客体间的信息不对称、特别是知识不对称所引起。

需求是生产发展的最根本动力。但在以往,需求和生产之间的关系长期被扭曲、异化。只有知识经济时代,才能实现以需求为中心同生产的统一。

创新是人们最根本的需求,也是满足人们需求的最根本手段。创造性劳动是需求和供给以需求为中心统一的历史和逻辑的基础。

知识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

人本主义的局限性:工业经济以人为中心同社会和自然分裂的产物。

知识经济使主体性原则同本体唯物论、历史规律论得以统一,人的全面发展是主体性原则的核心。

(1)知识经济与真的追求。

人的全面发展的第一层含义:以认识世界为中心同改造世界的统一。

(2)知识经济与善的追求。

人的全面发展的第二层含义:以目的性为中心同规律性的统一、以个体为本位同集体的统一、以人为中心同社会和自然的统一。

(3)知识经济与美的追求。

人的全面发展的第三层含义:以理想为中心同现实的统一、以长远利益为中心同眼前利益的统一、以目的为中心同手段的统一。

知识经济与人的需求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决定人的需求发展。人的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投资,特别是知识产业方面的投资,既满足了人的发展的需要,又满足了人生存竞争的需要。因此满足人的自我实现需求的知识和知识产业方面的投资,是以生活拉动需求为中心同投资拉动需求的统一。

(1)知识经济时代需求的要素和结构。

精神需求占主导,物质需求从属于精神需求。自觉自愿的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

自觉自愿的劳动体现了第一生活需求,又体现了生态、生产需求,是以生活需求为中心同生态生产需求的统一,因而是考察需求与供给关系时的第一要素,也是解决需求与供给矛盾的关键。

(2)知识经济时代需求的功能和作用。

高层次需求与满足高层次需求的利益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利益是需求向消费转化的中介,个人向社会转化的中介。需求以个体为主体,利益以个体和集团为主体。利益是个人组成集团的纽带。

(3)知识经济时代满足需求的手段。

精神消费为主导,物质消费为基础,生产和需求直接相对应。

知识经济与人的消费发展

鼓励消费应首先鼓励知识和知识产业的投资消费,它既满足人的发展的需要,又满足人精神的和长远的生活需要,同时又避免了浪费。

(1)知识经济时代消费的要素与结构。

精神产品为消费品的主导,物质产品为消费品的基础。资源和消费品的界线走向模糊:资源是满足人们需要的消费品,消费品是再生人们劳动力的资源。资源和消费品之间的相互再生。

知识消费→生存消费→生态消费→生产消费。

知识普遍成为人们消费的目的而不仅是手段。

(2)知识经济时代消费的功能与作用。

生产和需求的“全息化”——积极消费:知识消费、生存消费、生产投资消费、生态消费;消极消费:浪费——非再生性消费。

积极消费本身就是生产及生产和需要相互转化的中介,积极消费的目的:提高人的素质,人的全面发展。

(3)知识经济时代消费的手段。

脑力劳动与智力活动是有效需求的主要依据。再生性消费是消费的主导和主流。

厂家是上帝

供给论

产品的本质是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就是价值。只有实现的价值才有使用价值,只有在使用的价值才是实现的价值。使用价值的价格由使用价值的量决定,使用价值的量由稀缺度决定,稀缺度由供求关系决定,供求关系由主客体关系决定。在知识经济时代,主客体关系由效益决定。因此,使用价值是实体、属性、关系的统一。关系就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经过了以客体为中心同主体的统一,以客体为中心同主体的分裂,以主体为中心同客体的分裂,以主体为中心同客体的统一四个阶段。知识经济将是以主体为中心同客体的统一。

在产品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卖方市场阶段,价值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商品经济的买方市场阶段,价值就是使用价值。前者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后者价格直接反映价值。实现了的价格才是(就是)实现了的价值。抽象劳动只是构成使用价值的一个要素,不是全部要素,更不是惟一要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构成使用价值量的一个要素,不是全部要素,更不是惟一要素。参与使用价值质和量的形成的所有要素都应参与分配。合理的价格是宏观调控和自由竞争的综合结果。

知识经济与产品分配

分配是流通的完成、新增使用价值的分配。一次分配原理:理论简单性、实践效益性。

正像知识经济使全球经济重新洗牌,知识经济使财富在社会成员中重新分配。只有让掌握和运用更多知识、主体性更强的人先富起来,才能带动共同富裕;让投机性强的人先富起来,只能带来两极分化。

(1)效益与公平的一致。

经济效益与公平的一致、社会效益与公平的一致。

工业经济追求的是效率与公平的一致,知识经济追求的是效益与公平的一致。

效益与公平的一致:科学标准与道德标准的统一;效率与公平的一致:科学标准与道德标准的背离。

效益:质与量的统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统一;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统一;公平:追求效益的机会平等。

目的性:效益

合理的价格=合理的分配

规律性:公平

合理的价格不但可以有效分配资源,而且还可以有效分配收入。

(2)产品价格。

产品:有形的、无形的。

产品的价格应体现生产者之间、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效益与公平的一致。

(3)个人劳动力价格。

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应体现企业内部劳动者之间效益与公平的一致。

(4)经济法人劳动力价格。

股息是资本的价格,企业利润应体现企业之间效益与公平的一致。

第五产业——知识产业的利润率应最高,其余依次降低。

(5)政治法人劳动力价格。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府本质上是宏观经济主体,政治法人实体。

税收是国家和各级政府在宏观调控中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保证效益公平一致的功能和作用的货币表现。把税收看成是政治法人劳动力价格,可以明确政府工作方向,规范政府行为,提高工作效益,使政治与经济、政府与市场、宏观调控与微观调节相统一,避免政府有效行为“所有者空位”和“激励空缺”。

税收应体现和维护政府与企业、劳动者之间效益与公平的一致。

知识经济与产品流通

流通是分配的准备。知识经济将最大限度地减少流通环节,降低交易成本,消除假冒伪劣产品。

市场不仅是流通的场所,而且也是分配的场所。

(1)知识经济时代买方市场的历史必然性。

卖方市场,着眼产品的数量;买方市场,追求产品的质量。

(2)网络化组织。

建立以经营活动、产权关系为纽带的松散层、紧密层、核心层统一的层次状网络化的营销组织,作为网络营销、网络市场的主体。

(3)网络化市场。

以信息高速公路为基础,建立以虚拟市场为中心同实物市场的统一、以无形市场为中心同有形市场的统一、以期货市场为中心同现货市场的统一、以消费品市场为中心同要素市场的统一、以国内市场为中心同国际市场的统一、以市场为中心同生产的统一的市场网络体系。

(4)网络化营销。

以信息高速公路为基础,信息流为载体,信息流、商流、物流相统一,全方位、多功能的物质(服务)配送制,真正实现以销定产、零库存流通的网络营销。

知识经济与产品生产

知识经济的增长点将是结构转化内涵发展。产品的特征:个性、柔性、多样性。产品生产不是制造而是创造。

(1)产品开发。

好项目不仅是策划出来的,而且是创造出来的。创造的本质和前提是知识创新。

知识经济作为价值转化的产品开发将是充分利用知识高附加值功能的“点石成金”,不受外界自然资源的限制,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

可再生性生产:利用可再生资源生产,能够实现的使用价值的生产。再生性生产与再生性消费的对立统一关系。重复建设就是不能实现使用价值的生产。

(2)产品生产。

绝对质量:坚固耐用、安全可靠、生态环保

质量增长型:质量

相对质量:技术领先、内秀外美、适销对路

知识生产率:系统质生产率,知识经济就是知识生产率的增长对生产增长的贡献程度在50%以上。

(3)学习型组织。

学习的新含义:使知识具有创新性、全息性、实用性。

学习型组织:个性化、创造型、扁平式、互动式、能动式、开放式、灵活性、网络化。

(4)创业型组织。

创业型组织是用创业者带动创业者、用创业精神培植创业精神、用创业工程建设创业工程的团体,是学习型组织的逻辑和历史的发展。

同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相对应,创业型组织的五项修炼为:自我实现、情智结构、团队精神、系统运作、全息模式。

(5)可持续发展。

逻辑上:全息论——主导

解决一元与多元的矛盾:

历史上:过程论——基础

一元→多元→多样:从抽象到具体。

(6)网上产品运营。

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连锁经营与网络营销,电子商务与连锁经营,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产品运营网络软件应用。

竞争不是上帝与魔鬼的对垒

共有制企业经营活动的主体性原则

共有制企业经营活动的主体性原则,就是在共有制企业生产经营的一切活动中,能体现以人为目的的原则;在技术创新、体制创新中更能体现人的创造性原则,自觉按照贡献与索取的统一、创造性与为我性一致的主体性发展规律,提高人的主体性,在人类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发展中起龙头作用。共有企业经营活动的主体性原则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主体性原则的典型。

共有企业组织形式的主体性原则

政企关系的法治原则

要党政、政企、政资分离,使国企由独资向共有转制,由行政附属物向独立的市场投资、经营主体转化,本质上是由企业的人治向法治转化,非主体性原则向主体性原则转化。

从现象上看,人治更符合主体性原则,本质上恰恰相反。人治源于专制社会的家族统治,强调人身依附关系;本质上是人的自然属性、自然关系对人的社会属性、社会关系的统治。相反,只有法治,才能保障人格平等、机会平等、竞争平等。法治原则与主体性原则是内在一致的。

既要政企分开,“两权分离”,又要使国有资产不流失,惟一的办法是共有制基础上的法治。

政企分开、两权分离是相对的。国家作为国企的惟一股东,共有制企业中国有股的所有者,不但有权利、而且有义务,通过各级政府、国有资产投资和管理机构对国有企业的经营、国有企业和共有企业中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进行监督。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对于共有资产管理者违法乱纪、侵吞国有资产,有必要也有可能通过加强法制建设来解决。

财政、审计、银行、税务、工商等部门应该对共有资产进行多元化的监督,并在共有企业内部建立相应的、有效的多元监控系统。

以经营权为中心同所有权的统一

在最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最现代的企业,股东“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国家做为国企物质初始财产的惟一股东和共有企业中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仍可以通过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对国企和共企的经营实行监督;经营者拥有人力资本的所有权等,都说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是相对的,统一则是绝对的。

那么这种统一应以所有权为中心还是以经营权为中心?我们认为应以经营权为中心。

重建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

转全民所有为国家所有,使国家所有落实为各级政府所有,所有就是有完全的支配权、处置权、收益权,以此解决“所有者空位”、“激励空缺”、“委托人虚拟”。

通过建立劳动力产权制度,确立人力资本价值,使国有转为共有,实现双向“委托——代理”关系,国家政府也要为经营者人力资本保值、增值负责,建立政策风险补偿机制。

变国企管理者为经营者,其权利与义务对等,利益机制与民营企业并轨,遵守同样的“游戏规则”。

建立劳动力产权制度

只要确立人力资本价值,就会发现,无论是国有独资企业,还是私营企业,都有两个基本的价值形成、增长来源,一个是实物资本,一个是人力资本,而后者占主动、主导地位。因此,它们本质上都是股份制。劳动力产权制度只是使现实制度化。确立劳动力产权制度的股份制就是共有制。

以企业家为中心的企业治理结构

共有制企业的科学治理机构,应按最有利于发挥企业家和全体员工的作用来设置。

共有企业产业内容的主体性原则

产业结构的主体性原则

共有企业的产业结构应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结合;做到科技先导、质量增进、内涵扩大、资源节约、经营集约、结构协调、生态健全;因时因地制宜建立各地的主导产业,通过组合投资,综合开发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使基础产业纳入主导产业系统之中。

经营原则与策略的主体性原则

如果说,金钱至上、利润第一,体现了商品拜物教的客体主义原则;那么事业第一,经济效益服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是长远的社会效益)则体现了主体性原则。必须围绕服务搞经营,搞好经营促服务。如果说,私营企业比较唯利是图,那么共有制,特别是国有控股的共有制企业,就要对投资规模和风险大、供求弹性小而关系国计民生、私营企业不愿或无力投资的基础部门、重点产业和公用事业进行投资;对于市场发育薄弱的地区和行业,推进市场的发育。除对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发展方向的大型垄断企业由政府直接管理、一些产品的价格和收费由政府进行直接定价外,共有制企业必须规范经营,为市场调节有效发挥创造条件。只有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才能拓宽经营渠道,实现综合开发、全方位服务的主体性原则。

(1)主导市场:共有企业应从全球化角度,产品积极创新,通过创新引导市场,通过引导市场主导市场,通过主导市场占领市场。

(2)名牌效应:名牌的共同特点就是相对高的技术含量、附加价值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体现了生产主体的相对高的创造性。

(3)规模经营:共有制企业的多元投资主体,有条件进行产品差别化、多角化、系列化、综合化,充分发挥名牌的扩散效应、持续效应、放大效应、刺激效应、边际效应,可以大大提高效益。

共有企业经营活动主体性原则的实践意义

是对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综合。无论市场调节还是宏观调节,共同的目的都是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要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首先要实现产业结构的最优化组合;要实现产业结构的最优化组合,就要实现产权结构的最优化确立。只有优化产权结构,才能迅速形成企业家阶层这一最稀缺的经济资源,使产业结构的优化组合、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可能,使市场调节和宏观调节找到最佳结合点。而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虽然在理论上有更高的主体地位,但要真正在经营活动中确立主体性原则,则必须通过共有制这一新型企业制度的催化。经营活动主体性原则的确立,更使市场调节和宏观调节有一个最佳结合部。

是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最深层本质、改革的最根本目标的概括。国有企业之所以一收就死,一放就乱,主要是因为不能处理好国企的财产所有权和法人所有权、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关系。这是国企改革的难点,也是改革的关键。只要转为共有制,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思想道德观念上确立主体性原则,特别是产权的主体性原则,那么国企改革的难点和关键也就迎刃而解。

共有制企业经营活动的主体性原则,将对整个社会的主体性原则起规范、示范、指导作用,从而带动整个社会主体性原则的确立和经济的高速发展。

有钱不是万能

价值机制是市场的核心机制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个性、创造性、主体性越来越高,人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立体化、全方位,产品也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立体化。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价值机制将逐步取代价格机制,成为市场的核心机制。

从产品的性质上看,产品需求的弹性越大,价格的作用越小;产品需求的刚性越大,价格的作用越大。在知识经济时代,产品需求的弹性越来越大,需求刚性的产品比重将越来越低。

产品差异性越大,价格的作用越小;产品差异性越小,价格的作用越大。在知识经济时代,产品的个性化越来越强,差异性将越来越大。

产品的创新性越强,价格的作用越低;反之,价格的作用越高。在知识经济时代,产品的创新性将越来越强。

从产品的层次上看,产品的层次越高,科技含量越多,价格的作用越低;产品的层次越低,科技含量越少,价格的作用越高。在知识经济时代,产品的科技含量将越来越高,低科技含量的产品比重将越来越低。

从产品的时间上看,生产力发展程度越低、产品越少,卖方在市场上越占主导地位时,价格的作用越大;当产品充裕,买方在市场上的地位越来越高,价格的作用将越来越低。从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来看,随着从生产中心到产品中心到销售中心到营销中心的转化,价格的地位将越来越低,作用将越来越小;服务的地位将越来越高,作用将越来越大。从产品本身的不同阶段来看,新产品的价格作用越来越小,旧产品的价格作用越来越大。在知识经济时代,产品的周期越来越短,新产品将层出不穷。

从产品的空间上看,地域差别越大,同一产品在不同地域的价值差别越大,价格的作用越小;反之,价格的作用越大。知识经济也就是全球经济,产品的地域差别将越来越大。

从市场调节的范围来看,随着人的主体性的提高,需求的立体化,消费品的立体化,经济的社会化与社会的经济化,市场调节的对象与范围也越来越立体化、全方位化。价格只能调节平面的产品,立体的产品只能靠价值来调节。

从产品和主体的关系来看,价值是相对的,价值的绝对性寓于价值的相对性之中。而价格是绝对的,对任何人一视同仁。同样价格的产品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价格机制同产品的边际效用原理相悖。

价格不是反映价值吗?所谓价格反映价值,只是说明价格确实反映了被价格所反映的那一部分价值。从这个意义讲,价格就是价值。但我们不能反过来说价值就是价格,因为大部分价值不能从价格中反映出来。市场机制本来并不以价格为基础,而是以价值为基础。以价格为基础只是历史的偶然的、局部的、表面的现象;而以价值为基础,则是历史的必然的、整体的、深层次的本质。知识经济,为人们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偶然把握必然提供了历史条件。

以价值机制为基础,市场原则与人文关怀可以统一起来。如果把价格机制理解成市场的核心机制,经济学就是非人性的。

以价值机制为基础,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可以统一起来。政府本身就是市场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政府调节的是宏观的市场,企业自发调节的是微观的市场。

旧经济学是货币经济学或价格经济学,新经济学是价值经济学。价值不仅包括货币,而且包括知识,所以知识经济是新经济的一个环节。把新经济仅仅归结为知识经济是不对的,正好像把知识经济仅仅理解成知识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是不对的一样。知识经济同传统经济的关系,是层次关系,是新阶段和旧阶段的关系。新经济和旧经济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正像价值和价格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一样。新经济是以知识经济为龙头同传统经济的统一,正好像价值机制是对价格机制的扬弃、新经济学是对旧经济学的扬弃一样。

正因为价格并不完全反映供求关系,所以建立在价格理论基础上的各种模型,不能预测供求关系的变化是必然的。以价值为基础的供求关系,不是任何以价格为基础的模型可以预测的。以价值机制作为市场的根本机制,信息仍然是不完全的,但也没有必要完全;人的理性仍然是有限的,但也没有必要无限。所谓“市场失灵”,实际上是价格机制失灵,而不是价值机制失灵。价值机制从来没有失灵过;在价格机制不起作用的地方,价值机制则在起着铁的作用。

模型和现实的冲突,价格和价值的冲突,导致现有的以价格机制为基础的模型的无效。这不是市场不完全信息与人的有限理性造成的,而是模型的理论依据、理论参照系、理论“范式”错误造成的。要使“模型”从“无效”向“有效”转化,人的理性的“有限性”向“无限性”转化,市场信息的“不完全”向“完全”转化,必须改变现有经济学的科学范式,用价值机制代替价格机制,作为市场的核心机制。

力是什么

名牌经济学论纲

名牌是知识经济时代“大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中最重要的概念,名牌经济也成了知识运营学在产品运营领域最重要的范畴之一。名牌经济学是知识运营学在产品运营领域的分支。

随着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与名牌经济时代的到来,推进名牌战略成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名牌经济是知识经济的典型形态,是人类二次创业的必然产物,是知识经济整合传统经济、传统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化升华的桥梁。名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入WTO,名牌竞争力是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本书运用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从宏观和微观、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一环扣一环剖析了名牌经济这一以名牌为根本推动力与核心竞争力的新的经济形态,论证了名牌战略对企业知识经营战略、资本经营战略、资产经营战略、产品经营战略的制约作用,阐述了名牌经济形态以名牌战略为主导整合生产中各主要要素、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本书把理论创新与案例分析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了创新性、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价值性、操作性的统一。

名牌经济、名牌模式与名牌战略

提要:对名牌经济形态及其结构,名牌的理论、方法、模式及其功能和意义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特别是深入分析了名牌结构,提出了名牌五度空间模式。这一模式对于企业实施名牌战略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重点:“中国名牌”的四个指标,政府与企业在名牌战略中各自的地位及作用。名牌战略与企业知识经营

名牌战略与企业知识经营

提要:企业知识经营战略在名牌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名牌战略对知识企业、知识资本、知识活动、知识网络、知识组织、知识权利、企业文化的定位、主导与整合。

重点:企业文化在名牌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名牌战略与企业资本经营

名牌战略与企业资本经营

提要:企业资本经营战略在名牌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名牌战略对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直接间接投融资,创业与成长,集团化运作与低成本扩张的定位、主导与整合。

重点:企业制度、类型与规模在名牌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小型企业的名牌战略。

名牌战略与企业资产经营

提要:企业资产经营战略在名牌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名牌战略对企业资产结构的变化与优化组合,企业无形资产体系的建立与管理,劳动力产权制度与人力资源开发,企业家阶层的形成、运行与利益机制的定位,主导与整合。

重点:企业家与人才战略在名牌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名牌战略与企业产品经营

提要:企业产品经营战略在名牌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名牌战略对项目开发、风险投资、全息经营、产品质量、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的定位、主导与整合。

重点:质量管理在名牌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名牌经济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提要:名牌是纲,企业各要素是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性质、结构与功能。考察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方法与途径,名牌经济、名牌模式、名牌战略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互关系综述。

重点:名牌战略在形成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评名牌在名牌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评什么名牌,怎样评名牌。

品牌之所以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由品牌的本质特征决定的。

品牌有整体性。品牌是企业的知名度、资信度、美誉度的浓缩。而企业的知名度、资信度、美誉度是企业各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整体性是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品牌有功能性。品牌不是要素,它不能同企业的其他要素相并列,而是企业各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能成为核心竞争力的,只能是功能,而不能是要素,因此功能性也是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品牌有高层性,品牌虽然不是企业中同其他要素相并列的要素,但品牌经营却是企业高层次的经营活动,品牌经营可以对企业其他方面的经营起提纲挈领的作用。高层性也是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之一。

品牌有稳定性。由于以上三个特点,所以品牌的生命力比较顽强,以致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即使产品变了,企业变了,品牌仍可以保存、保值,甚至增值。稳定性也是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之一。

因为品牌所拥有的成为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企业中的其他要素都不具备,所以企业中的其他要素都不能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品牌拥有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所有的必要条件,所以品牌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品牌是反映物品的概念,其形式是名称、标志,内容是对物品的属性与关系的反映。名牌是知名品牌。企业和产品的品牌也是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概念。其内容是产品质量(绝对质量与相对质量)的反映,形式是名称或商标。根据所体现的知名度、资信度、美誉度的不同,品牌分为名牌与非名牌两个层次或两种类型。因此,品牌与名牌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品牌是种概念,名牌是属概念。品牌包括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非名牌的品牌,一个层次是作为名牌的品牌。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脱颖而出。

相应地,品牌战略也有两种:泛泛而指的品牌战略与品牌战略中的名牌战略。正好像任何企业都有企业文化,前者是任何企业、企业所处的任何阶段都必须推行的,区别只是在于自发还是自觉;后者是只有发展到一定阶段、有一定的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的企业才能自觉予以推行。

品牌是系统,品牌战略则不一定是系统工程。作为非名牌战略的那部分品牌战略,因为存在着自发和自觉两种状况,也就有系统与不系统的不同。一个企业搞一次Vl策划,或者只打一次广告,都可以说自己是(甚至可以说是自觉地)在推行品牌战略。但名牌战略则只能是自觉推行的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是知识、资本、资产、产品运作的统一;其整体功能是企业和产品知名度、资信度、美誉度的提高和市场占有率的扩大。

广告,只是企业形象战略的组成部分;形象战略,只是企业知识运作的组成部分。它可以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但不一定能提高产品和企业的资信度与美誉度。所以打广告属于品牌战略,但不一定属于名牌战略。

明确品牌与名牌、品牌战略与名牌战略的联系与区别,有利于企业根据自身条件自觉地推进品牌战略,正确地推进名牌战略,从而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要点

把竞争力这一功能范畴说成是企业的某一方面的要素,如:理念、制度、技术,混淆了不同层次的概念。

竞争力作为功能范畴,不能“是什么”,只能“由什么决定”。

竞争力作为相对生产力,只能由绝对生产力决定,而决定产品数量的,只能是质量,因而只能由反映质量的品牌来决定。知识运营所制约的产品运营,必须自觉运用品牌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规律。

权力,悠着点

权力与制度力

知识运营有两个基本要求:

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升华到知识运营的高度;

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深化到生产力的程度。

没有前者,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无法通过科学的设计使之发挥出生产力的功能;没有后者,知识仅仅简单成为社会生活的一个层面,只有认识功能,而没有价值增值功能。

基于知识运营的上述基本要求,本人提出与权力相对而言的“制度力”概念。科学设计出来的制度是社会生产力系统的组成部分,制度力就是制度生产力。制度力决定与制约权力,权力服务于制度力。权力与制度力方向一致时,就构成生产力的组成部分;权力与制度力方向不一致时,权力就是负生产力,构成对生产力的破坏。

负生产力的结构与根源粗略分析如下:

腐败,出于绝对需要(巧取豪夺)

负生产力

压制,出于相对需要(嫉妒)

要避免权力成为负生产力,必须对权力和制度力的关系作简单的历史分析,然后找出内在的逻辑。

由上述逻辑与历史的关系,产生下列逻辑与历史的关系:

根据上述权力与制度力的逻辑与历史关系,我们可以对权力寻租及其解决途径作深层次的分析。

权力“寻租”的本质分析

权力是社会政治系统中与制度力相对而言的一种力量,是制度力转化为生产力的中间环节。权力的所有权属于国家,使用权属于国家工作人员。使用权是所有权的实现形式,所有权决定使用权的性质、方向与范围。权力的所有权决定了权力必须与国家制度力在方向上保持一致;权力的使用权又使它常常产生同制度力相背离的倾向。如果管理者把所有权的实现形式等同于所有权本身,把本来不属于他的权力看成属于他的个人私有财产进行有偿转让,包括使用权的有偿转让(以权谋私)和所有权的有偿转让(买官卖官),就产生了权力寻租。所以权力寻租的本质是权力使用者通过改变权力使用权的性质、方向与范围,使权力使用权吞并权力所有权。其后果是使权力同制度力的方向相背离,使权力成为负生产力,造成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

权力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关系,同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和所有权经营权的关系有共同的本质,因而可以用同样的视角与方法来考察。

既然权力“寻租”是权力拥有者把自己所掌握的权力当作私有财产有偿转让,那么权力“寻租”就是腐败的根源。由于权力“寻租”在现代社会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越来越蔓延的社会趋向,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其根源,为找到解决的途径提供依据。

市场不相信“外部性”

公平与效益的重新洗牌

知识经济是知识与经济的重新洗牌,知识运营使这种重新洗牌由可能转变为现实。建立健全法制,是知识运营的组成部分。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健全法制的组成部分。社会保障制度有两个层面:一级社会保障:国民收入的分配;二级社会保障:国民收人的再分配。社会保障制度从根本上来讲,首先是保障公平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切法律制度,都是社会保障制度。只有有法可依,执法必严,保障人格平等,保护公平竞争,并使一次创业中靠坑蒙拐骗所取得的大量不义之财(即所谓的“资本原始积累”),在二次创业中转移到守法经营、靠真本事赚钱的人手中,才能既避免两极分化,又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做到公平与效益的内在一致。离开建立法制国家这个根本的社会保障制度前提来讲社会保障制度,局限于再分配领域讲公平与效率哪一个在先、能否统一的间题,是舍本求末,本末倒置,必然莫衷一是。

因此应该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整结构出发考虑公平与效益的关系问题;根据公平与效益的一致这一根本原则,提出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的具体方案。

从企业微观层次来讲,权利与义务对等、贡献与索取公平的公平原则是提高企业效益的必要条件;从社会宏观层面来看,社会保障制度是结合各种“外部性”问题考虑的社会宏观层面的公平,同样是提高社会效益的必要条件。这里只要不混淆不同的层次,就会看出公平不是效益的补充,而是效益的前提;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目的不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而是资源优化配置与再生的需要。

为什么不可以脚踩两只船

国有企业改革是系统工程

我认为,要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就必须把国有企业改革看成是系统工程,然后找出它的突破口和逻辑、历史进程。

抓大放小是国有企业改革的起点

“大”与“小”的界定

我们把抓“大”放“小”看成是把调整、完善所有制结构和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两方面有机结合起来的桥梁和纽带,把增强国有企业的控制力、竞争力和支配地位看成是抓“大”放“小”的目的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出发点。

抓“大”放“小”的原则与前提

(1)规范破产。不能把破产看成是逃避债务的一种手段;

(2)先转制后下岗。避免内部人控制和共谋现象比较严重的企业借下岗机会排除异己、拉帮结派;

(3)先挖渠后放水。用增量改革推动存量调整,尽量避免工人失业;

(4)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后失业。以避免社会动乱;

(5)扶小。要建设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要从融资政策、税收政策、收费政策扶持中小企业,使中小企业小而专、小而精、小而优、小而特。

(6)资产重组是抓大放小的保证。

资产重组,即产权重组。合并、股权置换、产权主体改变、企业间成为母子公司的产权关系。

强强联合、强弱联合、弱弱联合,本质上都是强强联合。强和弱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强和弱。之所以有必要重组,就是因为存在着优势互补。优劣与强弱可以从功能、组织、品牌、管理几个方面考察。所以重组也包含:功能重组,即资源的合理配置;组织重组,即组织架构、组织形式重组;管理重组,即确立或重新确立管理架构、管理制度、管理标准、管理程序;品牌重组,即利用品牌优势扩张。

资产重组要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无形资产是不变,有形资产是万变。产品应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优,人优我换,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企业文化、品牌是不变。以不变应万变,以万变养不变。只有产品万变,才能够保持竞争力,维护和增值品牌的价值;只有品牌不变,才能够赋予产品以形象力、竞争力。不变的品牌和万变的产品之间相辅相成。而资本作为抽象化的价值,介于变与不变之间,是变与不变统一的桥梁与纽带,也是资产(有形和无形)重组的桥梁与纽带。

明确产权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

建立各级政府作为出资人的运行机制与利益机制

国有即国家所有,国家所有即政府所有,政府所有即各级政府所有。在党政分开、政企分开的同时,应明确各级政府的出资人的主体资格,确立各级政府作为出资人在国有资产的支配、使用、分配、处置方面的运作机制与利益机制。

建立劳动力产权制度

(1)建立劳动力产权制度是明确国有企业产权的关键。

国有企业整体上不是劳动人民直接所有并不意味着劳动人民不占有任何产权。从逻辑上劳动者是生产诸要素的主体,从历史上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将越来越高。一切财富归根结底都是劳动者创造的。而劳动力产权制度是劳动力商品原则的基础和前提。只有贯彻劳动力产权制度,才能够使国有企业建立基本的除了国有资产以外的投资主体,并使之相互制衡,相辅相成,使劳动者在明确自己的劳动力产权的同时,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明确和维护国有企业产权。

(2)建立劳动力产权制度是国有企业科学管理的关键。

因为劳动力产权是劳动力商品原则的基础和前提,劳动力商品原则是按劳分配的基础与前提,按劳分配则是权责分明的基础与前提,权责分明是科学管理的核心,所以,建立劳动力产权制度是国有企业科学管理的关键。

组建国有层层控股的现代企业集团

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主体形式

层层控股有利于明确产权

通过层层控股,在国有之间、国有与非国有之间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主体,通过不同利益主体的相互制衡,有利于产权由不明确向明确转化、管理由不科学向科学转化,并逐步向共有制转化。

层层控股是抓“大”放“小”统一的桥梁

控股公司是国有独资企业,被控股公司是其他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企业,这有利于同时实现抓“大”放“小”、扶“小”的目标。

层层控股有利于组建四跨集团

(1)跨地区:产供销一条龙,上中下游产品相配套,使管理成本大大低于减少了的交易成本。

(2)跨行业:集团公司之所以成为集团公司,就是因为多元化经营。这是集团公司和总公司的不同之处。人们一方面赶时髦追风把原来只能称为总公司的,统统换上集团公司的牌子,然后又反过来争论集团公司要不要多元化,是非常滑稽的。

经济规模能否等同于规模经挤,关键看项目(元)之间的联系,而项目之间的联系在于人去发现、去组合、去开发。所以项目好坏看人,看管理者。把追求规模,转变成追求效益,在于挖掘和补充项目之间内在联系,在于管理。是否过分追求多元化经营并没有一个外在量的界限。

(3)跨所有制:①不同所有制经济成分以股份制的方式组合而成的,当然以国有成份为控股;②跨条条块块的行政主管部门限制,明确界定产权后,以平等的资本形态组合。

(4)跨国:是跨地区在国际范围内的扩展。这是经济全球化、竞争全球化的必然要求和结果。

组建现代化企业集团,必须以知识运营为主导,以资本运营为核心,以资产运营为纽带,以产品运营为基础。

共有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方向

创新,广义上是指创造出原来所没有的东西,狭义上是指知识创新。知识创新的程序:基础理论创新→应用理论创新→应用技术创新→市场开发创新。知识运营就是把知识看成是生产力各要素的黏合剂、催化剂和整合器,使知识由生产力的潜在因素转变为现实因素,由生产力中的非主导因素转变为主导因素。具体来讲,就是使知识创新转变为企业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

制度的创新

核心是公司制,公司制的核心是产权明确,包括企业物质产权和劳动力产权明确。而这两方面明确的国有企业就是共有企业。

管理的创新

明确了国有企业产权,管理上就应该把提倡劳动人民的主人翁精神、自觉劳动改变为以人为中心、以个体为本位的管理。以人为中心,当然也包含了以劳动者为主体,以企业家为核心。个体活力是集体活力的基础,个人利益是集体利益的归宿。以个人为中心与集体的统一、以人为中心同物的统一,是与当今国际管理趋势相吻合并适当超前的管理哲学。

技术和产品的创新

信息时代知识爆炸,使技术创新由纵向突破转向横向融合;思路在技术创新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高;科学与技术的界限,思维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界限将越来越模糊,它们在高度分化的同时走向高度综合。科学越来越快地转变为技术,技术越来越快地转变为直接的生产力。国有企业必须意识到这个趋向并相应改变整个企业与技术创新的机制、模式与功能,以提高自己的资产质量和竞争力。

培育企业家阶层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

建立劳动力产权制度的逻辑和历史的必然结果,就是以经营权为中心同所有权的统一;以经营权为中心同所有权的统一的逻辑和历史的必然结果,是培育企业家阶层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

共有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企业家最根本的素质就是善于整合多元化的资源,进行企业创新与创造。要把企业家和能人区别开来。企业家以市场经济为自己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土壤。必须建立企业家形成的平等竞争机制、以企业家为中心的运行机制和利益机制。企业家之所以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就是因为企业家形成、作用、利益机制的改革和企业家作用的发挥本身,制约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所有其他方面。

可持续发展是国有企业改革的落脚点

国有企业保值增值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直接目的。没有保值增值,国有企业发展就没有后劲,谈不上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但国有企业不同于非国有企业的根本点,在于它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它不但追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更追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和引路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目的。

行政化向市场化转移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宏观环境

“转移”不是“转变”,说明党政分开、政企分开有一个过程。要防止两个极端:要么党政企不分,用行政手段代替市场手段;要么撒手不管,放任自流。旧体制对新体制的态度,也应该象机构改革时老干部对新干部的态度:扶你上战马,送你走一程。

上述七点只有逻辑上的先后关系,在时间上应同时展开。只有把国有企业改革这个系统工程放在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大系统中,才能得到合理的定位,准确的把握,顺利的展开。

名牌是不是评出来的

产品运营与名牌战略

名牌战略 观念是前提

什么是名牌。通常认为,名牌是有较高知名度的商标。根据名牌系统工程理论(如名牌“五度空间”模式),名牌是反映高知名度、高资信度、高美誉度统一的单位的概念。商业领域的名牌,只是名牌的特殊类型。因此,品牌不等于名牌;在品牌中脱颖而出的名牌不仅仅是著名商标,名牌单位不能仅仅归结为名牌产品,知名度也只有升华为资信度与美誉度,名牌才有生命力。

要不要评名牌。许多企业管理者认为“名牌不是评出来的”、“外国都没有评什么名牌,但照样有很多名牌”。这句话不全面。名牌既是又不是评出来的。一方面,我们不能使假冒伪劣产品、坑蒙拐骗企业通过评比成为名牌,评为名牌必须以企业和产品本身过硬素质为前提;另一方面,名牌又确实是评出来的。我国的政府评审则可以弥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充分造成名牌发展的先天不足,用政府评审和推动来缩短我国名牌培植的时间,争取在短期内形成别人要上百年才能形成的国际级名牌,以面对加入WTO后的国际化竞争。评名牌是推进名牌战略的必要一环。

评什么名牌。目前我国评名牌有两大系列,一个是国家和省地级的“名牌”,一个是国家和省地级的“驰名商标”。此外还有“绿色产品标志”、“消费者信得过产品”、“免检产品”、质保、安保、环保等各种评审和认证。它们虽然分属不同的系列,其受我国不同的职能部门管辖,但从推动名牌战略的角度来讲,它们的地位不是并列的。如果我们把名牌战略看成是一个系统工程,那么包含质量评价、效益评价、发展评价、市场评价在内的“中国名牌”则是这个系统工程的整体标志,其他各种评审和认证都只是这个整体的必要环节和步骤,以偏概全的观念和急功近利、短平快的措施,将使名牌战略的实施半途而废,最终功亏一篑。

怎样评名牌。与名牌是著名商标的观点相关,很多企业管理者认为,名牌就是企业和产品的高知名度。因此,他们认为评名牌靠广告创名牌靠媒体。根据名牌系统工程理论(如“名牌五度空间模式”),名牌是高知名度、高资信度、高美誉度统一的概念。企业和产品要成为名牌,不但要有高知名度,更要有高资信度和高美誉度。因此名牌不仅指产品,而且指企业;名牌产品不仅指质量,而且指适销对路。随着经济技术全球化,新技术、新产品在空间上联系的广泛性和时间周期的缩短性,使名牌产品的形成、产生和发展,将越来越依赖于名牌企业、名牌地区、名牌政府、名牌文化等其他名牌单位的形成、产生和发展。

名牌战略 政府有所为

我国由各级政府主导推进名牌战略有必然性。首先,知识经济时代,名牌经营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最高层次;加入WTO,提高名牌竞争力是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名牌国际化是企业国际化的根本途径。名牌经营规范化、系统化,并由名牌产品升华为名牌企业,是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迫切要求。而目前我国名牌理论不科学,名牌经营不规范,名牌企业少,产品档次低,企业规模小,制约了我国企业名牌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名牌经营的高层性、系统性、规范性要求各级政府成为当地推进名牌战略的主导。只有充分发挥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才能创造出名牌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才能在经济全局中发挥名牌效应,才能用城市的国际化带动企业、产品名牌的国际化。其次,我国已有不少经济总量较大、经济密度较高、经济活力较强、名牌潜力深厚并已相当国际化的城市,这是我国由政府主导推进名牌战略的良好基础。

所谓名牌战略的实施,就是以名牌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基础,以质量为根本,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整合政府、智囊、评审、认证、中介、媒体资源,为我国企业与产品创中国名牌,提升名牌评审级别,通过“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等评审、认证提供全程咨询、辅导和培植;用规范化、系统化的名牌经营带动和规范资本、资产和产品经营,提高城市与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其具体运作步骤,我建议:第一步:举办全国“质量兴市名牌兴业”报告会,从理论创新、政策阐释、案例分析、战略规划方面,使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评审机构、认证部门和企业家之间实现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既解难答疑,又搭建公关平台,同时展开系列宣传活动,大造声势。第二步:在此基础上选择培植重点企业,提升他们的品牌评审认证级别。先制定各地区和企业名牌发展战略,再逐步把这种战略演变成名牌系统工程。该步骤重点内容:①企业文化建设与制定名牌发展战略;②名牌战略典型宣传推广方案的制定与实施;③CIS——政府和企业形象战略体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④质保、安保、环保等国际认证的方案制定与实施;⑤品牌评审认证升级方面的其他前期工作。第三步:在上述理论创新、舆论先行、升级定位、公关平台的基础上,用名牌经营带动和规范重点企业的资本、资产、产品经营,组建名牌企业集团,推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技术改造、产品更新、市场开发,在壮大重点企业经济规模的同时,反过来提升企业名牌的档次和级别,实现地区和名牌国际化。第四步:创名牌地区。通过创名牌地区,上争国家评审部门对地区企业名牌评审工作的倾斜与扶持,下促本地区品牌资源的整合与提升,使名牌地区成为全国名牌战略与国际接轨的典型、先行者,并提高名牌地区企业的整体形象。

名牌战略 企业当自强

所谓管理,最根本的是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最根本的是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最根本的名牌战略管理。因此,知识经济时代,名牌经营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最高层次,名牌竞争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入WTO,名牌竞争力就是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虽然由于名牌经营的高层性、系统性、规范性要求各级政府在各地推进名牌战略中起主导作用,但政府不能干预企业的微观经济行为;虽然产品可以作为评名牌的基本单位,但产品本身没有自组织能力;随着经济技术全球化,新技术、新产品在空间上联系的广泛性和时间周期的缩短性,使产品的名牌化越来越依赖于企业的名牌化。另外,企业推进名牌战略的利益主体是企业。所以,企业创名牌的主体单位,只能是企业自身。

企业推进名牌战略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知名度、资信度与美誉度。

知名度:是商标及其他名称所表达的事物的理念在受众心目中的印象。用管理学的语言来讲,货真价实X传播广度=知名度。虚名不是知名,虚假广告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所以知名度严格来讲属于“真”的范畴。高知名度是名牌的基本因素。

资信度:用管理学的语言来讲,就是技术、产品和市场的吻合度,属于“善”的范畴。真是善的必要条件,善是真的扬弃。因而资信度是名牌的核心因素。

美誉度:美誉度不仅仅是企业对自身与产品的包装与美化。用管理学的语言来讲,是顾客对企业和产品的偏爱与忠诚。

企业要提高自身知名度、资信度与美誉度,必须从知识、资本、资产、产品运作入手。

企业创名牌的知识运作,就是运用市场手段和现代信息手段开发知识这一精神资源,建设现代企业文化(品牌建设是其核心内容);并用现代企业文化带动企业其他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组合。名牌文化运作是企业创名牌的主导要素。

企业创名牌的资本运作,就是直接投融资为主同间接投融资的统一。名牌经营的长期性、稳定性、可持续特征,决定了高负债经营不符合企业创名牌对资本运作的要求。

企业创名牌的资产运作,就是用名牌的要求整合先进的无形资产,用先进的无形资产整合优质的有形资产,用优质的有形资产生产优质的最终产品,并实现低成本扩张,迅速扩大经济规模,形成名牌的规模效应。名牌资产运作是企业创名牌的关键要素。

企业创名牌的产品运作,就是生产名牌产品。名牌产品是以绝对质量和相对质量为基础,具有较高知名度、资信度、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的产品。所谓绝对质量就是坚固耐用、安全可靠、生态环保;所谓相对质量,就是技术领先、内秀外美、适销对路。总体上讲,相对质量引导绝对质量。二者协调发展,缺一不可,其结果就是产品知名度、资信度、美誉度的提高和市场占有率的扩大。

名牌竞争力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系统各要素与结构的整体最佳功能。作为名牌系统工程理论量化模式的名牌“五度空间”模式,既是名牌系统工程的概括总结,又是名牌系统工程的理论指导。名牌战略企业当自强。在推进名牌战略的道路上,竭诚希望我国企业一路走好。

哪个头衔最好

名人与包装

现在社会上时兴用各种头衔来包装,连名人也不例外。市场经济时期,按照某外国权威营销专家来讲,人也是产品,每个人也都在推销自己。因此,每个人都要对自己进行包装,因而包装成了普遍现象。既然是普遍现象,就有规律可循,研究名人包装背后的规律,对于研究“包装”的规律有典型的意义。

真正的名人不但不需要包装,而且他们的名字本身还可以包装别人。“爱因斯坦”研究会会长,肯定是多数人趋之若鹜的头衔。光秃秃的诺贝尔奖,而不是诺贝尔爵士奖,成了科学的最高荣誉。

包装有不同的层次,头衔也有不同的层次。对于大部分人来讲,连评初级职称都可以成为对他们的束缚。因为要评职称,就要听领导的话,而听领导的话,就将成为自己创造性思想的束缚,只是一般的人从实际出发,为了享有职称和待遇而宁愿“俯首甘为孺子牛”,自愿放弃思想的火花。对于那些大师来讲,只有作为科学最高荣誉的诺贝尔奖才有可能成为他的思想的枷锁。我想,诺贝尔奖是绝对不会授给马克思的,马克思也不会为了获得诺贝尔奖而放弃剩余价值理论和唯物史观。我国刚恢复学位制度不久,受“物以稀为贵”规律的支配,“博士”头衔显得比没有博士学位的“博导”还要来得光彩。在名片上印博导,恐怕比在名片上印博士要相形见绌。所以,如果博士也算名人,现在应该算是“历史”名人。许多人经常不得不在学问与头衔之间进行选择。虽然在坚持学问至上原则的前提下仍获得了诺贝尔奖的头衔,但我相信这只是这些人在没有成为大师级人物时的过渡或进入大师大门而不得不用的敲门砖。一旦达到目的,他们将毫不犹豫的把所有头衔通通扔掉,剩下一个我就是我,“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我,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我,“天马行空,独来独去”的我,最后进入“大智若愚”“大道无名”的境界。毕竟,能够在人类历史上刻下痕迹、并使一个人获得不朽声名的,是一个人的成就而不是头衔。

根据以上名人与包装关系的逻辑,我们可以尝试性地对名人进行分级:

一级名人(大师级人物),建立了新的科学范式,并因此改变了人类世界的图景。如牛顿、马克思、作为相对论创立者的爱因斯坦、哥白尼、康德、达尔文。这些人的名字本身就是对其名字的最好包装,如果在他们的名字前加上“院士”、“教授”等等头衔,不是对他们的褒扬,而是对他们的亵渎。爱因斯坦如果出外讲课,恐怕不要在宣传材料上印上一大堆的头衔。大师之所以是大师,是源于他们自己的人生和科学的坐标。所有头衔都是一定参照物的产物,而且要靠别人来授予。以别人为参照系创造出来的头衔对大师来讲是一种束缚和禁锢。他们要取得惊世骇俗的独创性成就,恐怕要以牺牲这些头衔为前提。萨特之所以拒受诺贝尔奖,与其说是清高,不如说是为了强调自己思想的真正价值。

二级名人,诺贝尔奖获得者。诺贝尔奖是目前科学的最高荣誉,不是科学的最高境界。最伟大的科学成果,必须能够经得起人类整体的历史的检验。以人类整体历史为参照系,诺奖有着不可超越的局限性。因此,大师级人物不一定能得诺贝尔奖,得诺贝尔奖的不一定够得上大师资格。总体上,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大师级人物相比,还差一个档次。

三级名人,在原有科学范式里作出了突出的成就,这些人用院士来包装。

四级名人,在原有科学范式里做出了一定的成就,这些人用教授、博导来包装。

五级名人,掌握了原有科学范式里的前沿成果和相关的基础知识,具备了在原有科学范式里取得创造性成就的能力,这些人用博士来包装。

以创造性为统一标准衡量人的主体性,以人的主体性为统一标准衡量人的身价,以人的身价为统一标准衡量各种头衔的含金量。借目前的院士风波,研究名人与包装的关系,可以避免包装对人才的误导,有利于高扬人才的主体性,快速建立国民创新体系。

记住:最好的头衔是自己的名字。

同类推荐
  • 2012年房价直跌一万元

    2012年房价直跌一万元

    中国房地产究竟怎么了?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究竟如何?中国经济是不是已经被房地产绑架?中央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末日审判何时到来?房地产行业真会要面临灭顶之灾吗?即使房价下跌了,真的能做到人人有房,“居者有其屋”吗?
  • 绿金时代:妙趣横生的绿色经济

    绿金时代:妙趣横生的绿色经济

    《绿金时代:妙趣横生的绿色经济》在国际采访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梳理了近年来世界各地的城市、公司、个人对绿色经济的实践。作者采用大量的案例,从沃尔玛的供应链到中国的光伏谷、从新兴的纯天然洗涤剂生意到绿意盎然的新西兰农场……
  • 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中国的经济高增长能否持续?中国贫富差距恶化的根源到底在哪?怎样理解中国金融的逻辑?新国有化的危险到底在哪?”陈志武为您解说中国经济。
  • 比较经济学

    比较经济学

    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我时刻怀念何匡同志。1999年春天,我们还在一起聚会,谁知同年夏天,他就永远离开我们了。遵照遗志没有开追悼会。但是,他对我的教诲永远铭记在心。
  • “十一五”回眸:四川金融改革与发展

    “十一五”回眸:四川金融改革与发展

    《“十一五”回眸:四川金融改革与发展》主要分为:综合篇、监管篇、经营篇、地方篇、大事记。
热门推荐
  • 夫人你又加马甲了

    夫人你又加马甲了

    [本文专注加马,女主帅,男主强,身份多多重,腹黑高冷巨有钱有势男主VS聪明貌美专注搞事业女主]东城唐七爷结婚了,对方无背景无身份,连户口本都没一个,更可怕的还是个病娇。浑身有病,一天不犯浑就受不了。京城的大人物全往东城搬家,为的就是和那个小病娇搭上几句话。殊不知小病娇女王才读高三,学校当自家,想干啥干啥,模拟考写了篇甲骨文,自此人生开挂,高考零分却被各大名牌大学争来抢去。唐衍(表示无奈),“妈的情人节抢我媳妇,还能不能让我好好过个二人世界了?”各路大佬,“小姑凉挺可爱,借几天玩玩。”“哥,哥不得了了。”唐夜和唐熙奔进来。“慌什么?”“国际特种兵说借大嫂过去当几天教练。”“快快快,关门。”顾笙歌:“阿南,你相信命吗?”不管我是顾笙歌还是慕小迟,命运都没有放过我。“笙姐,如果以后有机会,我们一起去洱海,听说那里的海很蓝很蓝,空气很清新,阳光很美好,一切都很美好。”
  • 春秋公羊传

    春秋公羊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龙傲战皇

    龙傲战皇

    斗罢群魔,又在他人眼里平庸。忍一时风浪仍不休,试看谁占鳌头?神宇大陆,九界千族,魔仙兽怪谁征服?纵使宗门林立,洪荒万古,他以神血铸龙符。意志坚,豪情在,笑看众星闪烁,天才如云能如何?修为修,炼为炼,他将掀开一个架构重组的时代。
  • 纽扣的男友

    纽扣的男友

    纽扣是一个不太自信的女生,她交了一个男朋友,是否能够抓到自己的幸福呢
  • 彼岸都市

    彼岸都市

    彼岸是花海,纯朴、清香、怡人、自然。彼岸是欲都,猜忌、铜臭、浮躁、虚假。千年绿叶守护,为的是那千年血色的绚烂。千年前的向往,彼岸却是前世的遗忘。彼岸之花,开在何时,谢于何地?彼岸之情,缘在何处,散于何方?千年期盼,秋水忘穿。空灵之恋,何念人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林晗与安旭的十年错爱

    林晗与安旭的十年错爱

    小时的青梅竹马也许有太多恩恩怨怨开开心心她是他的依靠,他是她的唯一从同学到朋友,从朋友到恋爱,从恋爱到结婚,从结婚到白头,需要多大的勇气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玄剑寻仙

    玄剑寻仙

    一个家族绝顶的天才,却因一场意外沦为了族人的笑柄。且看他如何百炼成钢,聚齐五种神器,逆天改命,参悟修真大道!
  • 创始之荒

    创始之荒

    盘古斧,轩辕剑,女帝珠……不,都不是,我只是一颗创始珠!生活在大破灭时代,弱鸡般的孤儿,却意外得到了创始珠,这个世界将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一切尽在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