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66000000037

第37章 两千多年前的“慈禧太后” (1)

《后汉书·李贤注》:“昭王立,年少,宣太后自知事。太后摄政,始于此也。”《秦会要订补》一书里也说得很清楚:“汉、唐以来,女主临朝专制,自芈太后始。……尊加于妇,故谓之太,此称太之正义也,后人太后之称,实始于此。”马非百先生在《秦集史》一书中,对于秦宣太后有如下精辟的见解:“宣太后用事四十余年。当是时,各国母后用事者,赵有惠文后,齐有君王后,韩亦有女奉弱主,称之为战国四后。秦昭王为魏冉一派贵族所包围,且拥太后训政,昭王之一举一动,皆不得自由。权势之隆,殆与清之慈禧训政时,无以异矣,宣太后则为两千年前之慈禧。”

秦宣太后把持着秦国41年的朝政,这在中国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事。后世女主擅权专制的太后,没有一个能够超越她的。汉代的吕后,从公元前187年~公元前180年,才掌权7年;唐代的武则天,从公元684年~705年,才掌权21年;清代的慈禧太后,从公元1861年~1908年之间,三次垂帘听政37年。很多人一直在说,秦宣太后作为一个女人,她的陵墓怎么能够与帝王相比,当人们去看吕后陵、武则天陵、慈禧陵的巨大规模之后,可以想见:秦宣太后陵的规模,也不会逊色于她同时代的秦王陵。只要自己不断子绝孙,终究会有后世即位的皇帝,为自己以王礼厚葬的。

太后自治,是封建社会氏族王权政治的产物,由于新立帝王年幼或者懦弱无能,为了政权不致落入旁系之手,太后们就要亲临朝廷,摄行国事。据《资治通鉴》记载:“上每视事,则后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预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生杀,决于其口,天子垂拱而已。”秦昭王为人忠厚谦和、懦弱无能,与其长兄秦武王“欲车通三川,窥周室”的治国气概与理念相比,显得逊色一筹。秦武王死后,众多异母兄弟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夺权斗争,芈氏倚仗自己两个弟弟的鼎立支持,控制了政局,从燕国接回作为人质的儿子,紧紧握着秦昭王的这一张“王牌”。

以秦宣太后为首的芈氏家族,在控制了秦国政权后的第一年,就出兵攻打魏国的皮氏;第二年,平定了秦国的内乱,灭杀了曾与昭王争位的王弟及其王母;第六年,伐楚方城;第七年,复攻楚,楚军死者三万,又取新城,楚怀王恐;第八年,秦将军芈戎攻楚,取八城,诓骗楚怀王入秦;第九年,秦取楚十六城;第十年,楚怀王逃离,被秦军捕获;第十一年,楚怀王死于秦国;第十三年,伐韩取武始;第十四年,白起攻韩、魏,斩首二十四万;第十五年,攻楚,取宛、叶之地;第二十七年,击楚……楚割汉北及上庸之地;第二十八年,攻楚西陵;第二十九年,白起攻楚;第三十年,拔楚黔中。

芈氏执政时期,没有打过什么败仗,魏国河东(今山西南部)、楚国鄢郢(今河南南阳,湖北江陵)的大片土地,不费力地就划进了秦国的版图。疆界的扩大,国力的增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奠定了秦国进行统一战争的物质基础。秦国这一切政治军事活动的核心思想,就是要扫灭六国诸侯,建立一统天下的大秦帝国。在实现这个战略目标的过程中,首先要清除和扫灭的对象,就是称霸一方、实力最为雄厚、地域最为广阔的芈氏自己的故土——荆楚之邦。公元前223年,秦始皇命大将王翦、蒙武东进,全歼几十万楚军,直捣寿春,将楚王负刍生擒活捉。

芈氏治理的内政,又是一种什么情况呢?《荀子·强国》:“应侯问孙卿子曰,入秦何见?孙卿子曰……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观其朝廷,其朝间,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故四世有胜……故曰,佚而治,约而详,不烦而功,治之至也。”什么叫做太平盛世,这时候的秦国,才是真正的太平盛世呢!可是到了秦始皇时期,战争连年不断,战后殚耗民力,最后招致灭亡,真老虎变成纸老虎,最终被人民所推翻!

秦宣太后的历史功绩,是任何人都否认不了的。俗话说,十个手指还有长有短,人也不可能事事都做得非常完美,况且她的一些行为,也的确让人不可思议,这其中最能掀起风浪的,就是她的从政资格是否合理的问题了。因为,眼看儿子进入花甲之年,而自己也年近八十之秋,仍然不肯交出政权,就招来包括秦昭王本人在内、上下各方人士的非议和不满,所以一场逼其退位的活动,很自然的在不知不觉之中,逐渐地酝酿着、策划着,只要条件一成熟,很快就能将它的“盖子”揭开!另外,岁数不饶人,芈氏当然也一定知道,自己该以一种适当方式“下岗”了!

这么大的事情,在秦昭王的心里,是有话不敢说;在宣太后的心里,是有愧意而不好说,大家都在等待一个能够“挑头”的人。这个人终于等到了,他就是有“天下辩士”之称的范雎。经过一番曲折奔走,范雎逐渐地接近、并且一步步地说服了秦昭王。《史记·范雎列传》记载,范雎曾经对秦昭王说:“臣居山东时,闻秦之有太后、华阳、高陵、泾阳,不闻其有王也。夫擅国之谓王,能利害之谓王,制杀生之威之谓王。今太后擅行不顾,穰侯出使不报,华阳、泾阳等击断无讳,四贵备而国不危者,未有之也。”

以秦宣太后为核心的“四贵”成员中,一个是担任秦国右丞相的魏冉,号穰侯;一个是担任秦国左丞相的芈戎,号华阳君,他们两人都是秦宣太后的弟弟,秦昭王的舅舅。“四贵”的另外两个成员,一个是秦公子悝,号高陵君;一个是秦公子市,号泾阳君,他们两人都是秦宣太后的儿子,秦昭王的亲弟弟。这是一个典型的秦国王室集团,原本就是一家人,由于太后具有的楚人身份,使它又充满着楚国的色彩,在外人的眼里,秦国成事者是他们,秦国败事者当然也应该是他们!

秦宣太后如何退出政坛

要让秦宣太后及“四贵”下台,总得要找到几条像样的理由才行。从《史记·穰侯列传》及其他史料记载中可以看到,这个“四人帮”集团,被人指控的主要罪状,是秦宣太后专制,穰侯等人专权,会改变秦国未来的血统色彩。范雎在与秦昭王密谈时说过:“臣闻秦太后、穰侯用事,华阳、泾阳佐之,卒无秦王。夫三代所以亡国者,君专授政,纵酒驰骋弋猎,不听政事。其所授者,妒贤嫉能,御下蔽上,以成其私,不为主计,而主不觉悟,故失其国。今上至诸大吏,下及王左右,无非相国之人者。见王独立于朝,臣窃为王恐,万世之后,有秦国者非王子孙也。”

所谓“万世之后,有秦国者非王子孙”,它的意思是,如果太后擅政,不予制止和根除的话,秦国就不可能再是嬴姓的秦国,秦国就要变成一个芈姓的秦国了。说秦宣太后的“专制”,这是秦国未来面临危亡、变质的最根本原因,什么是“专制”?“专制”就是“擅行”;什么是“擅行”?“擅行”就是“专行”;什么是“专行”?“专行”就是“独断”;什么是“独断”?“独断”就是“独裁”;什么是“独裁”?“独裁”就是国家的一切大权,为某一人所独揽。芈氏家族主宰了秦国朝政,虽然他们还打着秦国的旗号,但可以说,这已经是芈氏家族一统天下了。

秦宣太后年迈体衰,还掌控着秦国,这是关东六国共知的奇闻怪异,地处八百里秦川的秦人,何尝不是忧心忡忡。这种反常的局面,难道就不能画上一个句号,难道就没有一个尽头?“秦独有太后,安得有王”,这是人们街头巷尾经常议论的话题,也是对过于忠厚怯懦的好人——秦昭王,发自内心的一种同情之心;外人可以说三道四,但关起门来,大家都还是一家人;说一千道一万,秦昭王总是芈太后的亲生骨肉,太后总还是秦昭王的生身之母。不管怎样,人间最可贵的母子亲情,总是存在于最原始的人性之中。或许只有这一点最难得的真情,才能出现最后的转机!

几千年来,在几乎所有史料中,没有一点秦宣太后如何向秦昭王最后交出政权的传闻,也未曾显示有任何进行军事夺权、武力逼宫等非常手段的文字记载。实际情况也是如此。范雎的手里并没有兵权,他只能“动口”,不可能对拥有兵权的“四贵”,真的去“动武”,他只能“感人”而不能“治人”。从秦昭王的本性来说,也不可能对自己的“母后”采取非礼行为。既不可以用暴力方式夺权,又要让太后自行退出,这种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只有在一种特殊的环境条件之下,才会使得矛盾转化,才会出现奇迹。这个环境条件归结起来只有四个字:“病入膏肓”。

同类推荐
  • 大唐好伙计

    大唐好伙计

    “京兆府办案,闲杂人等速速滚蛋!”“老铁,注意你的身份。”“京兆府办案,闲杂人等速速退散!”“老铁,难道你们当官的真的可以为所欲为?”“没错!我们当官的真的可以为所欲为!”“老铁,我发现你最近有点膨胀啊!”“哪里哪里,都是正规操作!”二十一世纪青年意外穿越到大唐贞观年间,在酒楼当起了一个伙计,为了挣点外当起了一个临时捕快!
  • 五胡之皇图霸业

    五胡之皇图霸业

    历史爱好者魂穿西晋末年,附身于一名小军官身上。时值天下大乱,群魔乱舞,且看杨定施奇谋、定方略、平天下,杀出个朗朗乾坤。
  • 军阀降世

    军阀降世

    崇祯六年秋,现代人赵勋重生到了大乱之后的山东即墨县,为了对付即将到来的乱世,建立一方净土,让中国进入军阀割据的战国时代。他击败皇太极,支持满清其他势力分裂满清,使其相互制衡。这是保持天下稳定的手段。赚银子的事他最积极,这是他目的,玻璃镜、盐业、纺织业、银行业、证券业、海洋贸易、战争红利。。。
  • 中国盗墓传奇

    中国盗墓传奇

    盗墓贼人手一把的洛阳铲有着怎样神奇的功用?盗墓贼的必备行头有哪些?中国盗墓史上出现过哪些盗墓狂人?盗墓重地北邙山是否还有未被盗掘过的陵墓?为了阻止盗墓贼的入侵,历代官家富户运用了哪些奇门怪招?艺高胆大的盗墓贼又身怀怎样的绝技,竟得以穿越机关重重的地下迷宫?谜中有谜,案中有案,一代代官盗私盗各显神通,一座座帝王将相陵墓在劫难逃,反盗墓与盗墓持续千年的博弈,却终究跳不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历史怪圈。疯狂的盗墓贼无孔不入,瑰丽的古墓葬文明惨遭蚕食,离奇诡异的盗墓事件,惊心动魄的你争我夺,一场场精彩纷呈的中国盗墓传奇由此展开。
  • 剑与皇

    剑与皇

    一个已经结束了的故事关于天与人的故事故事
热门推荐
  • 尊师苍穹

    尊师苍穹

    繁琐杂事,遭人陷害。那一刹那,与她有了一次深深地结绊,为了报答,他,凌逸,踏破虚无缥缈,带她重回巅峰。睁开眼,望崭新的世界,一片美好,欣欣向荣。他将带着奇特之力及前世的记忆,找回那高傲之位,找到那一道倩影。遭到太多事情的他懂得了民心,在友情,亲情,师生情的支持下,夺回荣华富贵,而这时才知道那隐藏的奥秘……
  • 歌者无敌

    歌者无敌

    我这辈子,就只想当一个歌手,唱到我不能唱,唱到我走不动。——梁良
  • 亡灵的黑暗旅途

    亡灵的黑暗旅途

    作为“黑暗的走狗”,吉维塔行走在黑暗世界里。他曾被这个世界抛弃,没有人了解他的过去。直到某一日,黑暗又一次笼罩了这片大地。
  • 武林顶级余孽

    武林顶级余孽

    被家族亲生兄弟所害死,却意外重生于一个武道为尊的世界。江湖与庙堂的深渊,谁能触及边际。名利与权力的诱惑,谁在耳边呢喃。美人名将、侠士恶徒……各方算计,权谋之争……我叫萧凡,欢迎来到这个大争之世。
  • 江海行舟

    江海行舟

    沧海一声笑,涛涛两岸潮,江湖风起云涌,看我江海行舟,一壶酒,一柄剑,走遍这江湖,看尽这人间。长安的烟花,峨眉的白雪,大江的千帆竞渡,西域的大漠孤烟,我越过万水千山,却早已忘却,什么是“侠”。以此书献给我心中的武侠。
  • 不恙

    不恙

    一个人的心中荒凉的世界的感受,把它写下来,变成一部随记
  • 似是人间四月天

    似是人间四月天

    一把剪刀,一把梳子,剪断牵挂,梳去年华。在这里,一个人,收集着人间默默无闻的故事,和孤独流浪的灵魂。“青丝华发一念间,剪断前尘梦与缘。”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无敌真是寂寞之王的长成

    无敌真是寂寞之王的长成

    本书讲的是一群掌握所有宇宙生命大能的成长之路……
  • 最终离别

    最终离别

    蔚蓝而冰冷的海水将月光撕的支离破碎,我浸泡在这座将千百人困住的囚牢中,渐渐模糊了视线。太好了,终于不会在你的阴影下兀自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