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867900000011

第11章 道:玄而不玄

一、一场没有结尾的争论

上个世纪中国学术界发生过一次影响极大的论战——“科玄之争”。所谓“科玄之争”,字面的意思是科学与玄学的争论,实质则是“中西文化之争”。

争论的双方并不是中国人与西方人,而都是炎黄子孙。非常奇怪的是,尽管争论的双方对中华文化在实际层面上的作用持有“肯定”与“否定”两种截然相反的认识,但双方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却是一致的:都认为中华文化偏于玄学,而非科学。

玄学,在《辞海》中有两重意思:一是指魏晋时期的以“清谈”、“贵无”为标志的哲学思潮;二是指形而上学。

笔者在学习《周易》、《道德经》、《黄帝内经》的过程中有这样一个深刻体会:“玄学”无论如何也不能括尽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二、阴阳的并列并重

中华经典之根,根于《易》。《易》之根,根于卦。卦之根,根于一阴一阳。一阴一阳,有形与无形,状如形影,形影不离。

一阴一阳,在伏羲氏手下化为阴爻与阳爻。阴爻与阳爻,组成了八卦,组成了六十四卦。《周易·系辞上》曰:“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告诉人们,道为一阴一阳所组成,独阴不能为道,独阳不能为道。为道者,非一阴一阳不可。阳为物之理,阴为物之质;阳无形,阴有形。一阴一阳并列并重,须臾不可分割分离。

由阴阳演化出来了一系列相对相应的词语:乾坤、天地、日月、风雨、水火、寒暑、昼夜、刚柔、动静、男女、夫妇……这些相对相应的词语代表着两种基本元素。正是两种基本元素构成人类世界与这个宇宙。

在中华文化的源头,玄与实如形与影,相对相应。绝对之玄,在这里并不存在。

三、道器的并列并重

《周易·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道与器在这里并列而并重,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道与器不能分割分离,这是天下之民事业的精髓之所在。

这里的道,所指的是物理;这里的器,所指的是先进的生产生活器具。认识形上之道,发明形下之器,是《周易》对圣人的基本要求。《周易·系辞下》所记载的五大圣人——伏羲氏、神农氏、黄帝、尧、舜——都不是坐而论道的人,他们名下记录着十多件先进器具的发明创造。从“炼石补天”、“钻木取火”、“构木为巢”的传说到《周易·系辞下》的十多件先进器具的文字记载,可以看出这样一个事实:中华民族祖先所重视的绝对不仅仅是一个“玄”字。

《周易·系辞传》中,一有“尚象制器”即发明创造的哲理,二有一系列发明创造的事例,一个“玄”字不能完整地概括《周易》中的理论与中华先贤的实践。

动脑研究道,动手创造器,中华先贤为后世子孙树立起了光辉榜样,一个“玄”字不能完整地形容这一光辉榜样。

四、有无的并列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在《道德经》的开篇之处推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玄”字。但是,这里“玄之又玄”的“玄”字,本身就是由“常无”与“常有”两方面组成的。无,位于形而上;有,位于形而下。《道德经》开篇之处所讲的“玄”字,本身就是玄而不玄。

五、血气的并列

《黄帝内经》是中医文化的基石。《黄帝内经》以阴阳论天地,以阴阳论四时,以阴阳论昼夜,以阴阳论男女,也以阴阳论气血,总而言之,阴阳之道从天地、四时、昼夜一步步进入了人体。

“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这是《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的一个结论。阳者,气也;阴者,血也。气无形而血有形,无形之气与有形之血构成了男男女女。

人不过“气血”二字。气血在人体之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产生气,气推动血。气血运行正常则人体安康,气与血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会引起人体疾病。

阴阳不能绝对两分。以人而论,男为阳而不专有气且有血,阳中有阴也;女为阴而不专有血且有气,阴中有阳也。阴与阳,对立而统一,不能分割而论。

六、道在屎尿

《庄子·知北游》中有一段关于“道在何处”的精彩对话。东郭子问庄子一个问题“道在何处”,庄子回答是“无处不在”。东郭子不满意这个原则性的答案,让庄子具体说明。庄子说“道在蚂蚁里”。东郭子认为这个回答过于低下,庄子进一步说“道在野草里”。东郭子仍然认为过于低下,庄子又说“道在砖头瓦块里”。东郭子惊问“为什么越说越不像话”,庄子干脆说“道在屎尿里”。直至东郭子不再开口为止。

其实,东郭子从一开始就没有真正理解“道无处不在”的意思,既然是“无处不在”,那么就没有高低上下之别。《圣经》中说,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这就等于说,人身上有上帝的样子。《圣经》没有说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去创造万物,所以万物的形象不能反映出上帝的样子。在《庄子》里,不是上帝造万物,而是道生天地万物。道生万物之后并没有告别天地万物,所以说“道在天地中,也在屎尿中”——庄子论道,道玄而不玄。

七、三点认识

一、《周易》里阴阳并列并重,道器并列并重;《道德经》里有无并列并重;《黄帝内经》里气血并列并重,形上形下两种元素总是相对相应。

二、在神话传说中的女娲、燧人氏、有巢氏身上,以及《周易·系辞下》的五大圣人身上看不到“清谈”的作风,在他们身上看到的是善于发明创造的灵性与实干精神。

三、道在天地中,道在砖头野草中,也在屎尿中。道有“玄”“实”两方面,论道偏颇于“玄”,完整的道就缺失了一半。

同类推荐
  • 荀子

    荀子

    《荀子》为战国时人荀况所著,是一部阐述先秦儒家思想的著作。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本书由荀况编著。
  •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培根论理想人生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培根论理想人生

    本书介绍了培根“关于真理”、“面对死亡”、“宗教信仰”、“论复仇”、“父母与子女”、“婚姻与独身”等方面的人生哲学。
  • 方圆道:快意人生的美丽谎言

    方圆道:快意人生的美丽谎言

    本书主要讲述了人物的价值观、处理哲学,是很有教育意义的书籍。
  • 道德情操论轻松读

    道德情操论轻松读

    《道德情操论》相比《国富论》给西方世界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对促进人类福祉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道德情操论》早于《国富论》近二十年发表,前后经过五次修订,是亚当·斯密毕生最重视的作品。在《道德情操论》中,亚当·斯密对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作了很好的回答。
  • 神逻辑2:绝地反击的高级吐槽

    神逻辑2:绝地反击的高级吐槽

    “女朋友为什么又生气了?”“别问了,说了你也不懂。”“你再努力也得不了奖,那么认真干嘛?”……在现实生活中,让人无言以对的往往不是大道理,而是神逻辑。《神逻辑2》集结各类奇葩人、奇葩事、奇葩问题,以“神吐槽”为切入点,对风靡网络的逻辑学事理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与破解。教你识别语言陷阱,跳脱逻辑怪圈,开始绝地反击!
热门推荐
  • 怪异与小女孩

    怪异与小女孩

    第一次写这种文,勿喷并且谢谢各位支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晚明之我主沉浮

    晚明之我主沉浮

    一名北漂,去雾灵山游玩,因喝醉了酒,无意中救了一只灵狐,得到他的帮助,穿越到明末,成为信王朱由检……
  • 英雄联盟之逗比青年

    英雄联盟之逗比青年

    一介布衣,神坛之下,光环尽失,沦为凡人,且看逗比少年怎样玩耍lol。。。
  • 我真的可以修炼啊

    我真的可以修炼啊

    引到永恒,那门是窄的,找着的人很少很少!
  • 至尊灵气

    至尊灵气

    现在走来的是【岳?穿越者?主角光环持有者?中州大陆的恒天仙灵体?爹妈老婆轮番给挂之人?心系天下的有志少年(青年?)?不用灵曜也能修行的怪物?芳心纵火犯?修!】岳修感言:我真是稳得呀批!Ps:新人新书,感恩每一点交流关注!会努力完本~
  • 乾坤之战神降世

    乾坤之战神降世

    云天大陆,暗潮汹涌,危机四伏。三大姓氏分崩离析,各自为政,人龙两族永不来往,互相仇视。战火纷飞,生灵涂炭,族群覆灭,天降圣女,至纯心灵,眉生羽纹,背有双翼,一声令下,人神臣服。统一万千世界,以灵魂之名,刻战神之威,祭圣灵之血,以身净万民,净世间,净天地。
  • 浪漫满屋

    浪漫满屋

    有的时候,懦弱和勇敢就只在一念之间,选择懦弱,只会让人更懦弱,弱者最缺的就是成为人上人的野心!从这一刻起,我不在懦弱……每个男人心中都有野心,释放自己的熊熊的野心,成就无上荣耀!
  • 我在异世是只羊

    我在异世是只羊

    一个大男人,造了什么孽,变成了一只羊,这肚子越来越大是咋回事?这谁顶得住?
  • 倾世为安宁

    倾世为安宁

    “喂,你好意思看我一个女生拧这么重的东西?”“所以呢?”“所以你去死呀!”某女气呼呼的给了某男一拳。真是个笨蛋!总说最难开口的是初次的问好和最终的道别,一场车祸将安宁和宁倾世两个互相看不顺眼的人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他们相见、相识、相恨、相爱。就在宁倾世对安宁说出:我倾尽世间所有只为你安宁时,他们又被另一场车祸残忍的分开。心总是在最痛时复苏,爱总在最深时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