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504000000025

第25章 分寸(1)

历史上的名臣都是掌握分寸的专家,宦海云游的他们如同灵便的船只,在貌似危急的河道顺利通过,这种技巧无疑是多年经验积累的结果。

多一分少一寸,结果都会偏离预定的目的地,而要在惊涛骇浪中游刃有余,则要机敏睿智地对世事的走向作出判断。他们让努力具有变通的意义,也丰富了时代的眼界。

智臣:幽默的劝谏,迂回的悲哀

不能把为扭转局面而付出巨大努力的晏婴忘记,他能“致君尧舜”.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不得不令人为之叹服。莫忘其因智慧而被称为晏子,尽管其说有所诡辩,却也不失其风度。

有的人能使国家闻名,有的人能使自己闻名,两者大概是能臣和智臣的区别。管仲、魏徵都属于能臣,晏婴则属于智臣,尽管他的劝谏也无时无处不有,但国家的整体态势逐渐衰落,他只有以幽默的方式不断巧谏。这种迂回是他的悲哀,朝廷已失去凛然正气,预示着齐国不再是“五霸”之首,人们不能把为扭转局面而付出巨大努力的晏婴忘记,至于他背后依靠的齐国则不再是人们乐于称赞的历史对象了。

很多事情都可以为晏婴的智慧佐证。齐景公是贪图物质享乐的人,曾经请鲁国工匠做了一双以黄金、白银、珠宝和玉石为原料的鞋子。晏婴看他穿这么重的鞋说道:“古圣人做衣服,讲究冬天穿着轻便,夏天穿着轻便而凉爽,君王的鞋不符合生活的常理,是鲁国工匠不懂得冷热、轻重之量,让诸王笑话圣明君主,还浪费了大量的财物,应该被拘捕以期处置。”景公觉得那个工匠值得怜悯,晏婴不同意好坏不分的做法,最后是那个工匠被逐出齐国且失去重返的权利。

诸如此类的劝谏中,“踊贵而履贱”最为闻名。当时的景公多次赠金于晏婴,都遭到了拒绝。晏婴穿着简朴,住房条件非常简陋,景公于是劝他改变生活条件:“卿之宅近集市,嘈杂而潮湿,应该搬到宽敞、干燥之处居住。”晏婴再次拒绝:“我觉得已经很奢侈了,尚且觉得配不上这样的住宅,更何况,靠近集市方便了采购。”景公便取笑于他:“你知道物品的贵贱吗?”晏婴说自己当然知道,他觉得自己赶上了巧谏的机会,当时景公滥用法律,很多犯人被砍断了脚,晏子的回答是:“集市上的假肢贵于履。”景公知道自己进入了晏婴的圈套,只好减轻处罚犯人的程度。从中可以看到,晏婴的智慧发挥之恰当实属难能。这个个子不高的智者“致君尧舜”,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不得不令人为之叹服。

语言本身也具有智慧,善于表达也能获得某种力量,晏婴自然是这种有力量的人。据说景公的背上曾长了毒疮,高子和国子前去问安,他们说景公的疮如火一般热,颜色如同没熟的李子,大小如食器豆,瘪进去的地方如同旧鞋的断裂之处。后来晏婴来了,同样地形容毒疮之状,回答的效果实属迥异:君王之疮如同太阳一般火热,如同青色的玉石,大小和瘪进去的地方都同玉的不同形状相似。景公感慨颇深:如果未见到有道德修养之人,实在不知道粗鄙之人的愚笨。

善于言谈的人往往都是有智慧的人,因为思考不明白的问题肯定解释不明白,言语表达往往是对思考的重新梳理。晏婴因为智慧而被称为晏子,当时的晏子在诸侯国之间已经有较大影响力了,当他出使楚国的时候,楚王打算看看他到底有多大智慧。他派人绑着一个人来到宫廷,故意在晏婴面前经过,楚王问发生了什么事,回答是这个齐国人涉嫌偷盗。楚王于是发问了:“难道齐国人擅长偷盗?”晏婴随意答道:“我听说出产在江淮的甜橘子到了江南就变成苦涩的枳,这是因为环境所致,齐国人不在齐国偷盗,.却在楚国偷盗,就是这个道理的深刻证明啊!”

为了嘲笑晏婴个子矮,楚王让晏婴从城门旁边的小门出入,晏婴遂对接待者说此举很不妥:“如果出使狗国,确实应该从狗门出入,如今出使楚国,如何从狗国之门出入?”结果是晏婴走过大门。楚王非常气愤,问其貌不扬的晏婴道:“齐国难道没有人才吗?”明知楚王是说自己不配出使,晏婴佯装糊涂:“齐国仅临淄就有三百间,大家举袖即成帷幕,挥汗如雨,摩肩接踵,如何说没有人才?”接着说的话就有点儿不客气了:“齐国派遣的使者依才德为标准,贤者出使贤国,不肖者出使的当然是不肖之国,我是不肖之人,当然有责任出使楚国。”

齐景公的心爱之马被马官杀死了,景公欲杀马官,晏婴说不要操之过急,应该数说马官的罪过。景公不知道他的深意,晏婴操戈而逼近马官:“你为我们的国君养马,却把马杀掉了,实在是罪不可赦免啊。但你是幸运的,因为你是使我们的国君因为马被杀而杀掉的人,能够使我们的国君因为马被杀而杀人的事情传遍四邻诸侯,且使国君蒙受了不仁的名声,这也是一种能力啊!”景公恍然大悟,为了不至于损害仁德,自然收回了原来的决定。

纵观其智慧作为,晏婴的很多应答和语言的设计确实有诡辩的成分,但这样的诡辩毫不失其风度,倒使很多正面劝谏的语言在迂回的道路上获得活力,这样的智慧虽非大智,却也值得流传久远啊!

精于谋国,疏于谋家

霍光很愿意做忠臣,尽管也做了奸臣的事,他对待政敌的态度是非常果断的。他的治家有很多问题,诸多问题导致悲剧,“害之者多矣。”生前的他还是安稳的,死后的他因为家人遭到世人的唾骂,他在治家上的分寸把握远不如治国。

据说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兼容“善”与“恶”两种可能,渴望入仕的封建知识分子无法摆脱忠贞和奸佞的纠缠,他们不同的价值取向导致了人们对其富有倾向的评判,比如说秦桧是个奸臣,不意味着他一无是处,至少他的书法很不错。而我们说谁是个忠臣,也不意味着他处处都经得起推敲,只是他的有良知有责任有爱心超过了他的贪婪、庸俗或残暴,而其“善”超越“恶”的程度也决定着人们对其认可或否定的程度,比如说谁谁真是个大奸臣或大清官。

霍光就是这样的忠臣,至少他很愿意做忠臣,尽管也做了奸臣的事。汉武帝的晚年不乐观,好在他临终前还挑选弗陵即位,当时弗陵才8岁,得有人对其加以辅佐,武帝担忧弗陵之母钩弋夫人乱政,遂决然地将其处死。他觉得霍光和一个胡人官员能托以大事,胡人在服众上有难度,霍光就理所当然地接受了这个任务。霍光对昭帝弗陵的辅佐恭谨忠诚,言行举止有一定之规,对昭帝的教导很精微,他的正直是出了名的,国家的发展从此走上稳定的轨道。

由于能长期得到皇帝的信任,霍光的权势越来越大,当权位上升的时候也可能是最迫近险境的时候。有人举了吕雉任用宗族专权的例子来说明推崇刘氏宗室的重要,霍光深以为然,很快封元王之孙刘辟强为“宗正”。昭帝12岁的时候,霍光的亲家、安阳侯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打算把自己6岁的女儿送进宫中做皇后,霍光一口回绝。上官安只好求昭帝的姐姐盖长公主帮忙,孀居的盖长公主与门客丁外人同居,丁外人答应帮上官安,事情还真就给办成了,这让霍光很不快。‘而上官安很快就成为车骑将军,他劝说霍光封丁外人为侯爵,霍光亦不答应。上官桀亲自上门也无功而返,如此不给面子,让盖长公主极为反感,不快之事愈积愈多时,他们决定除掉霍光,燕王刘旦、桑弘羊的子弟这时的角色是充当外援。

同大权在握的霍光作对,毕竟不是轻松的事情,上官桀们不能保证事变成功,为了万无一失,他们以刘旦的名义上书弹劾,说霍光如今图谋不轨,我们愿意立刻回宫保卫皇帝,以免奸臣得逞。昭帝觉得不太可能,不仅没有治霍光的罪,还下令查找上假书者:“大将军是当今的忠臣,先帝嘱托他辅佐我,如有人再敢妄说是非,便即处斩。”事情到了这般地步,上官桀只好联络盖长公主,假意拥护刘旦称帝,结果事情泄漏,上官桀和桑弘羊被诛,刘旦和盖长公主自杀。

昭帝21岁就死了,霍光起初确立年轻的刘贺做皇帝,荒淫无度的刘贺毫无人君之态,朝野深以为忧,霍光以突然的方式将刘贺废除,继而迎立18岁的刘病已登基。宣帝刘病已对霍光礼待有加,霍光也确实非常会把握分寸,宣帝要大臣凡事都通报霍光,再由霍光来通报自己,聪明的霍光自请归隐,君臣的谦让可见一斑。

善于治国的霍光在治家上却有很多问题,随着其权势的增加,他的儿子霍禹、他哥哥的孙子霍云、霍山等在宫中盘踞,尤其是他的继室霍显为了让女儿当上皇后,竞让自己的相识混人太医院,将许皇后毒死,民间都说霍家很歹毒。

霍显之女后来确实成了皇后,“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原本“小心谨慎”,“为人沉静详审”的霍光如今在人们眼中成了另一个样子。宣帝要立自己在民间时的儿子刘爽为太子,霍显要女儿毒死刘爽,以期外孙能成为未来的皇帝,此事没有成功,宣帝就加倍谨慎了。霍显越来越不遵礼法,与俊仆冯殷私通闹得是满城风雨,直至其做法引起公愤,宣帝才逐渐撤去霍禹等人的兵权。霍云、霍山等见状不妙,打算借上官太后的名义废除宣帝,此事不慎泄漏,霍家倒霉的日子到了。这时的霍光已经病逝,生前的他还是安稳的,死后的他因为家人的胡来而遭到世人的唾骂,这与他没有善后有关,他在治家上的分寸把握远不如治国。

霍光较之辅佐成王的周公远远不如,但也基本上做到了尽心尽力,他的被人怨恨、痛斥甚至唾弃往往跟当时的情势有关。很多事是可以理解的,但他没有顾及身后的家族败亡则是不折不扣的失误。事情其实大都很明朗:继室霍显是个不知深浅的人;其子孙多是轻狂之辈;以外戚身份盘踞朝廷很可能导致危机;多年执政的积怨并没有消除;毒死皇后的事情没完……尽管他没有料到子孙竟会谋反,但上述任何一条都可能使其家族瞬间败亡!他的辞世没能摆脱家族败亡的命运,原因在于治家的失败,这在某种意义上无疑是有失分寸的。

恃才负气,性格决定命运

有才华和名气的人往往都是很有性格的,孔融也是如此,他不缺少脾气和架子。孔融的方式过于率真,经常找茬儿讥讽和挖苦曹操,不免让对方很不舒服。他的刻薄还转到政治路线上,这就让曹操忍无可忍,最终不得不起杀机。

孔融是孔子第20世孙,据说儿时便聪明而懂得礼貌,“孔融让梨”的故事使这位名门之后得以妇孺皆知,时人称其“神童”,可见其智商确实不低。还有故事可以为此佐证:10岁的他跟着父亲到洛阳去见当时的权臣李元礼,当时要结识李元礼的读书人非常多,李元礼不堪应酬之苦,声明只接见亲戚朋友。这个类似于逐客令的声明并没有吓跑孔融,他告诉李府守门人说:我们是李大人的亲戚。李元礼觉得有趣,要知道这“亲戚”二字从何而来,便接见了他们。

孔融言语有礼地解释:“我的祖先孔子曾经问礼于您的祖先老子李耳,老子也算是孔子之师,我们应该算是世交了。”这番话真让李元礼赞不绝口,但是李元礼的宾客却讥讽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立即反驳道:“看来您小时候一定很了不起了。”那位宾客被他驳得满脸通红。儿时的机敏似乎也预示了他未来的聪慧和话语的锋芒毕露。这样的大智之人在38岁当上了北海相,当时正值董卓当政,此后又被曹操特意请到许昌,命其为国家建设部长,在御前会议上做主要发言人。

有才华和名气的人往往都很有性格,孔融也是如此,他不缺少脾气和架子。虽然以礼闻名,但是却有话直说,博学多才的他尽管广受尊敬,也委实得罪了不少人。当曹操打算公报私仇地杀掉袁术的亲家杨彪太尉时,孔融觉得不妥,引用《周书》中“父子兄弟,罪不相及”的话来说明曹操的错误。曹操见他有理,只好说是皇帝的意思。孔融并没有为其搬出来的牌位吓倒,而又引出成王要杀召公,周公焉能不知的历史来说明滥杀无辜对曹操的事业不利,而且话语铿锵有力,杨彪和袁术连兄弟都算不上,也就更不能“加罪”了。孔融还暗示得很清楚:你若执意做无礼的事,我明天就罢工了,要是上班就不算好汉。人才重要啊!“万人敬仰、聪明豁达、处事公正”的曹操见状也就不得不放弃最初的打算了。

孔融的方式过于率真,与王粲、陈琳、刘桢、徐干、阮璃、应场合称“建安七子”的他恃才负气而刚正不阿,经常找茬儿讥讽和挖苦曹操,以发泄政治上的不满,这不免让曹操很不舒服。曹操攻破邺城之后,曹丕将袁熙的妻子甄氏抢来做妾,孔融致书曹操:当年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了。曹操还以为真有此事,问他这段历史的出处,他则抛出一句不冷不热的话:“以今度之,想当然耳。”当时的曹操一定会为之脸红。为了节省粮食,曹操一度颁令禁酒,说酒可以亡国。孔融也表示了不同意见,说天上有酒星,地上也有酒泉,人中还有酒德,酒是不必禁的,更何况,从古至今,都有女人祸国的事情,干脆禁女人吧!这话让曹操更不舒服,但是又不好发作,只好暗暗地找机会,“外虽宽容,而内不能平。”

正如曹丕所说,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词”。跟这样的人辩论很难,让这样的人的观点占据上风,然后流于民间,后果非常不妙。而孔融的参政也是多方面的,他的刻薄还转到政治路线上,这就让曹操忍无可忍。他几乎反对领导的每个决议,而当时的曹操恰要用兵荆州,孔融对刘备的感情很不一般,曹操不得不起杀机。但是孔融毕竟是名流,随便就拿去砍头是不合适的,曹操特意派与孔融不合的郗虑当检察长,主要搜集孔融的罪证。郗虑的工作效率很高,有个叫路粹的举报孔融曾扬言:“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卯金刀”者“刘”也,这是谋反之罪,其妻儿都要受到株连。

然而,曹操的杀孔融却还有其他意义,因为孔融还说过两句很不中听的话。一是父子无恩,子母亦无爱,都是情欲发作的客观结果;二是若逢饥荒,父亲不慈不爱,就可以拿去喂别人。这很让曹操抓住了把柄,认为比谋反还要恶劣:“融违天反道,虽肆市朝,尤恨其晚。”这样一举两得,既可除出隐患,又可匡正风气。以礼闻名的孔融说什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竟然死在无礼上,而且还成了世人的反面教材。这位名门之后的《临终诗》写得很不错:“言多令事败,器漏苦不密。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涓涓江汉流,天窗通冥室。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靡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人有两三心,安能合为一。三人成市虎,浸渍解胶漆。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

这个不懂政治的封建知识分子死得很冤枉,却也非常典型,他的机敏和才智临终时都已化作“万事毕”的“长寝”,不必在纷纭世事中“多所虑”了。

才子多傲,傲便是不才

祢衡处于“乱世”,却总是口出狂言、恶言,是很难有美好前景的。他的自高自大毫无意义也毫无内容,只是一种神经失常的膨胀罢了.祢衡的悲剧似乎并不值得同情。

同类推荐
  • 大董卓

    大董卓

    张小良忽然发现自己变成了董卓,而且正坐着马车往未央宫行去。这是一条死路,只要到了那里,他就会被吕布一刀捅死,然后长安城里就会开始庆祝汉末第一恶棍兼第一大色鬼的死亡而且还会在他肚脐眼上点天灯。他能让这种事情发生吗?当然不能!这个董卓要逆天改命,开创真正的董氏天下!
  • 踏尽公卿骨

    踏尽公卿骨

    “我回不去了。”周文身体再也撑不住,瘫倒在地。周围的流民依旧机械地往前走着,佝偻脊背,蹒跚步伐,对于将死的周文没有多看一眼。有流民停了下来,看过来,目光幽幽。周文认识那种目光,那是看向食物的眼神。我要死了,成为别人的腹中餐。大汉光和七年一月,穿越者周文侥幸未被饿死,并且暗暗留下自己终生的誓言:“终有一日,铁骑踏尽公卿骨!“
  • 如弈歌

    如弈歌

    若视天下为棋局,世人皆当为棋子。重生一世,是若要当布局人,亦或是那入局者。人生如弈,岁月当歌。如弈非如意,当歌且高歌。且让各位看官,闲庭信步,品一品咱这本:如弈歌。
  • 破明

    破明

    一个混混,转世到天启八年,他该如何做?他能否在这里站稳脚跟?迷乱的大明,还有多少未解之谜?破明,破开大明灭亡的死局,破明,破开大明末期一段段未解谜题......
  • 重生康乾做帝师

    重生康乾做帝师

    经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看一代帝师黄义德如何闪耀光芒。坐看百年风云变化,给您看一段不一样的清史。(特此申明——本故事纯属虚构YY,只为喜欢看的读者提供一点小小的乐趣。如有不喜欢清朝的读者,请点击右上面的叉,然后去看其他的书来享受阅读的乐趣)
热门推荐
  • 熟悉的陌生人!

    熟悉的陌生人!

    在Z市A中有一个名叫慕灵的女生,初入中学喜欢上了一个名叫韩亦晨的男生,经过种种坎坷两人终于在一起了,可有因为一系列的原因两人从此形同陌路。很久以后慕灵被一个学长吸引……
  • 无上寿福

    无上寿福

    千山万水,神灵尊崇,登天九阶,无上大道。福如东海老王八、寿比南山大石头,死活不论、让敌人自个咯血去吧!
  • 七度寂灭

    七度寂灭

    国际SSS级刺客水无痕,受华夏国委托前往M国刺杀生物学界的教授,然而任务完成后的他却遭到了M国的疯狂堵杀,最终不幸陨落。但水无痕的灵魂却意外地穿越到一个奇异的世界,这里有飞天遁地的修行者,这里有移山倒海的大能力者,更有着活了数万年而不死的老怪物。然而这个世界里的刺客却是一门没有威慑没有地位没有前途的冷门职业,于是水无痕开始精心打造培养起自己的暗夜帝国。一度无生,二度残存,三度轮回,四度求死不得,五度求生不得,六度神崩,七度寂灭!看他如何在异界带领刺客这门职业走上巅峰,成就一代大帝!(新人新书,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有什么不足的可以提出来,月下必定会好好改正,一日两更保证,绝不拖欠)
  • 花语时代:满天星

    花语时代:满天星

    有句话叫做: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18岁,林冉汐和慕泓时相识一年订婚,惨遭劈腿,远赴美国西雅图读书。23岁,林冉汐回来了,与当红偶像宁宸相识,迅速成为恋人。24岁,林冉汐因外界不得知的原因,不得已重新站在慕泓时身旁。慕泓时说:“我一直爱你,只是你不知道。”你惊艳了我的少女时代,就也惊艳我的余生吧。
  • 巫族战纪

    巫族战纪

    这是一部巫族儿郎重塑祖巫光辉的奋斗史,是五位巫神率领巫族大军同三界群雄一争高下的战争史。
  • 时光印记岁月流年

    时光印记岁月流年

    我要的不是勉强将自己的影子塞进你的心底,我要的是你心中完全拥有我,你彻底属于我,等待是朵不见开的花,守护,终究恰逢花开
  • 腹黑大小姐:天才王爷绝色妃

    腹黑大小姐:天才王爷绝色妃

    在二十一世纪里,她是杀手榜上排名第二的金牌杀手,她相信科学,却阴差阳错的穿越到了浩渺帝国颜家的废物大小姐身上。以前欺负她的人怎么办?呵呵,好办,十倍还回来就好,她要让自己在这个世界里变强!她在二十一世纪的美男师父同样离奇穿越。有天她的美男师父有所企图地卖萌道:“小汐儿,你都那么强了,所以你要保护我。”一边说着,一边拍飞了三个准备攻击他们的人。颜冰汐:“滚粗,你那实力还需要我保护吗?”某美男正色道:“那就让我保护你一辈子吧。”颜冰汐微微红了脸颊,从某美男怀里跳了出来跑掉了,某美男在她背后露出一个来日方长的神情,也不急着去追,转身消失在暮色之中。
  • 暗黑破坏神之猎魔人

    暗黑破坏神之猎魔人

    揭开笼罩着这世界的迷雾所以说……为什么会选择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锦世裳园

    锦世裳园

    很多年前的往事被揭开,而相约在那棵梅花树下的许诺,却没有被放弃!她只是一个女子没有让人羡慕的家世,甚至她不能像父亲和叔父给她起的名字一样,惊艳万千世界,但是当初诺言必将实现,不在于多少年之间,这偷来的王朝必将结束,但是她还是有一点私心,只求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保卫家国,掀手风云。韶华易逝,涵养永存。这十六个字,便是她活着的意义!上一世,把别人连累,如今她绝对不会成为别人的连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