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96000000009

第9章 语言行为问题的心理辅导(1)

学生撒谎,怎么办?

我们先看一个教育案例:

星期一下午第二节下课,我正和同事们在办公室聊天。突然,我们班的孙怡急急忙忙地跑进办公室,着急地对我说:“施老师,不好了!铭铭摔了一跤,头撞到地上了。”

我一听连忙起来,并快步向门外走去,边走边问:“摔得严重吗?”

孙怡说:“好象还好。我也不太清楚。”

正说着,我们班的几个同学扶着铭铭走过来,只见他用手不停地揉着后脑勺。我几步上前,轻轻拉开他的手,发现突起了一个小包。我柔声说:“有个小包。我们铭铭真勇敢,是男子汉了!”我扶着铭铭的肩膀告诉他:“以后摔跤了不要马上用手去揉,不然包会肿得更大的。”

他点点头说:“知道了。”

我又问:“头晕吗?想不想吐?”

铭铭摇摇头说:“没有。”

“如果等一下觉得不舒服可要及时告诉老师。”我认真地叮嘱一句。

铭铭说:“好的。”

看情况并不严重,我就询问铭铭是什么原因才摔跤的。铭铭说他和小暑一起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在追跑中自己不小心摔倒了。听完铭铭的叙述,我提醒他以后一定要小心,要注意安全。一直到放学,铭铭也没觉得有什么不适。我以为这件事就这么结束了。

第二天早上,我在批改日记时,铭铭的日记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在日记中是这样讲述这件事的:今天,我在学校里被同学绊了一下,摔倒了。当时,我觉得头晕目眩,痛死了,我哭了。章小婷过来扶起了我,还安慰了我,我心里暖洋洋的,我觉得她真好!

为什么日记的内容和昨天的叙述会这样大相径庭?铭铭常有说谎的表现,这一次事情的真相究竟怎样呢?带着疑问,我想找机会好好跟铭铭聊一聊。

中午吃完中饭,我正在整理讲台上的作业。铭铭走过来问我:“施老师,昨天我的日记写得好不好?”

望着他期盼的目光,我说:“写的挺好。”

铭铭高兴地说:“今天回家我要告诉妈妈,她肯定会奖励我的。”

我顺势问:“平常表现好,妈妈都会奖励吗?”

铭铭兴奋地说:“是呀!”不过,慢慢地,他脸上的表情又黯淡下来。“如果顽皮,表现不好,妈妈就会批评我,有时还会打我的。”

听到这儿,我已明白了几分。我轻轻地摸摸他的头,问:“昨天学校里摔跤的事跟妈妈说了吗?”

铭铭说:“开始我不想说的,是婷婷(章小婷是铭铭的邻居)告诉妈妈说我摔了一跤。后来,妈妈问我,我就讲了。”

我又问了:“你是怎样对妈妈说的?像日记上一样吗?

铭铭小声说:“是的。”

“铭铭,现在老师有个疑问,就是弄不明白你昨天到底是怎样摔跤的?是被同学绊倒?还是自己摔倒的?如果是被小暑绊倒的,老师可要提醒他,以后做游戏可要注意安全。”

铭铭红着脸,拉拉我的手:“施老师,你别去讲。我是自己摔的。我是怕妈妈说我顽皮,才说是被同学绊倒了。我又说自己身体很不舒服。这样妈妈就不会批评了。”

我语重心长地说:“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心里肯定明白这样做是不合适的。”我发现铭铭微微地点点头。接着说:“妈妈有时候批评你也是因为太关心、疼爱你,她希望你样样都能出色。以后有事可要诚实地对妈妈说,不能撒谎呀。”

铭铭眨着眼睛,看着我说:“施老师,我知道了。”

我明白要帮助铭铭养成说真话的习惯,还必须争取家长配合才能持久有效。

星期三下午放学较早,我便去铭铭妈妈开的服装店,准备和他妈妈谈一谈。

当我跟铭铭的妈妈谈到铭铭有时会不说真话时,他的妈妈显得十分困惑,她也曾经对他进行过多次教育,却不知道孩子为什么改不了这个坏毛病。

我说:“孩子如果说了谎,往往提示我们他有某种难以实现的要求或是正面临着某种挫折。如果我们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满足他的合理要求,但不百依百顺,帮助孩子渡过难关而不简单化批评,效果一定比较好。何况铭铭还小,才刚上二年级。我们的要求可以先低一点,允许他犯些错。”

铭铭妈妈若有所悟,答应今后在教育孩子时会更注意方式方法。

这以后,有一次,铭铭的妈妈来接铭铭时,她高兴地对我说:“施老师,自从听了你上次所说的去做,我们铭铭进步多了。”我心里同样充满了喜悦,并且相信,铭铭一定会改掉撒谎的坏毛病,和“狼来了”说再见的!

这则案例内容比较简单,说的是帮助受导学生铭铭去除说谎行为的事。“诚实守信应该是品德教育范畴内的工作,为什么用心理辅导的方法来做呢?”有人会这样问。

近几年多次听到这样的说法:“品德问题其实是心理问题。”这是不确切的。品行上的问题多数就是品德问题,有的才是心理问题。比如说偷拿他人物品的行为,一般说就是品德问题,但如果个别当事人不是出于享用所偷物品的目的,而是为满足一种异常心理需要,那就应该当作心理问题来分析和处理了。

说谎行为是一种品德问题,而不是心理问题,但是在说谎习惯形成原因上,往往存在着心理学意义上的影响要素。因此用社会规范要求去匡正说谎行为是德育的方法,而从启动内需出发,消除说谎习惯形成的主观与客观因素,使当事人乐意选择更加诚实的处事态度,则是心理辅导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

本个案作者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对受导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辅导的,收到了比较满意的辅导效果。

我们常说:“心理辅导工作能增强德育的效果”,本个案就是一个简单而生动的实例。

那么,针对学校的说谎行为,教师到底应该采取什么具体措施来进行心理辅导呢?

我们再来看几个案例:

例一:同学王三得了癌症,老师和班上的同学到医院去看望她,并安慰她说:没什么大问题,不是一种什么了不得的病,医生说治疗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出院了,我们都等着你回来上课呢。其实,医院认为王三的病医治好的希望非常渺茫,并已下了病危通知书。

例二:李大江同学期中考试成绩很不理想,有好几科都不及格,试卷发下来之后,他不敢拿给家长看,可老师要求家长签字。于是,他偷偷拿出家长的私章一盖就交给了老师。当家长问起期中考试情况时,李大江说还可以,老师这回只在班上评讲而没有把试卷发下来。到了期末开家长会时,家长才知道真实的情况。

这两个例子的主人公都没有说实话,都在说谎。那么,说谎的实质是什么呢?

说谎有两个要素。其一,为了个人目的,具有主观上想欺骗他人的目的;其二,说不真实的事。一般是指有目的、有意识的说谎,具有想欺骗他人的目的,而有意识地说不真实的话,且大多数的说谎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进行的,我们把说谎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把说谎看成为一种不诚实的行为。当然,在实际生活中,如果欺诈或欺骗的意图在于他们的善意或利他主义时,那就不叫不诚实,也不被视为说谎;其意图在于伤害他人或利己主义时,才是“真正的不诚实”。如例一中的老师和同学是一种善意的做法,担心病人知道真实情况后增加心理负担,一般把这种行为不看做是说谎,而例二中的李大江则是一个真正的不诚实的人,他说假话在于利己的目的。人们区别说谎行为的严重性似乎取决于说谎的原因。有人把说谎分为几种程度,即“无恶意说谎”、“撒小谎”的原因。日本学者富诚音弥把说谎分为反社会的说谎和社会性的说谎(利他说谎和社交说谎),如社交中的说谎对人际关系起到润滑剂、保险作用。总之,品德不良学生的说谎,大都看做是真正的说谎(也包括撒小谎)或反社会的说谎,是一种真正的不诚实的行为。

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那些可爱的少年儿童们在说谎方面往往具有令人吃惊的才能,甚至早在学龄前的时候,孩子们的说谎水平便已无懈可击了。我国的许多研究也表明,说谎这一现象在中小学生中也普遍存在。说谎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对于中小学生的说谎行为必须及时地运动心理辅导的方法予以矫正。矫正说谎的方法很多,下面仅列举几个有代表性的策略。

策略1澄清事实真相

大多数说谎者在编造谎言时都基于一个信条——“反正你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他们才敢大胆地说谎。对于说谎者,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把事实真相再原原本本地告诉他,使其编造的谎言推动根基,而不得不面对实情。在以后或面临同样情境时便不可能再次说谎。但这个策略的难处在于对事实真相的准确把握,常需要全面调查或亲身经历。也就是说,在说谎者所涉及的方面做一个知情者。

策略2抓信首次,止于初始

说谎这种不良行为是日积月累的结果,而且一旦形成习惯,则积习难改。因此,善于抓住孩子的第一次说谎并加以合理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在这个时候,孩子的心理是矛盾的,他们既想报告实情,又缺乏勇气或生怕由此而及的不良后果,如果第一次说谎侥幸成功,以后说谎的胆子也就越来越大,说谎的水平也会越来越高。在这方面,家长和老师在平常要善于做有心人,发现说谎的苗头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诱导。当然,这条策略与其说是矫治,不如说是防患于未然。

策略3代币法

所谓代币法,指以具有交换价值的象征物,代替金钱的奖励作用,作为不良行为者的适当行为出现后的(正)强化物,即凭借后效强化原理,达到养成良好习惯的矫正目的。此种策略适用于经常说谎或有说谎习惯的人。具体做法如下。

(1)认定矫正目标。由辅导者与受治者共同认定受治者的行为问题,即明确问题行为的性质、程度,并确定如何改变其行为习惯,达到矫治(消除)问题行为的目的,并确定行为改变的目标序列。如对于说谎者的行为心迹目标序列可为:①近段时间(一周内)至多说二次谎;②遇到可说谎的情景时,至少说一次真话;③经常说真话;④消除说谎的行为。认定矫正目标后,循序渐进,逐步实施。

(2)约定代币使用的方式。由矫治双方共同约定:①采用的象征性代币(如小红旗);②代币的经予标准(如做到一次适当行为可得到一个代币);③代币交换法(如每累积到三个代币可以获得实质性的物质奖励)。在每一次双方认定受治者未说谎时,给予代币奖励。

(3)由外部诱因转为自我控制。代币法是由外部诱因控制的办法,其效果可能是暂时的,外在诱因(代币)一旦停止,习得的新习惯可能会随之消失。但从另外一个观点来看,形成习惯养成后,除代币的直接奖励外,可改用其他社会性的精神奖励(他人的赞许)以及自尊心的提升,都可由外因转变为当事人的自我控制,达到消除不良行为的目的。辅导者的参与和当事人的自我控制的转化是相当重要的,矫治的目标最终是不要代币或辅导者的参与,在这一过程中,要逐渐地减少辅导者参与的次数和参与的程度。

策略4榜样矫正法

榜样矫正法是运用社会学习理论的原理进行的。它既适用于集体矫正,也适用于个体矫正。从适用年龄阶段来看,较适用于低年龄段学生。榜样矫正法首先要明确需要解决的行为问题(如说谎),然后将其具有同类问题行为的人集中起来予以榜样示范。示范时,学习者可以是纯粹的观察,比如看一部有关说谎危害与诚实带来益处的专题录像片;或有由某方面经历的人现身说法;也可以采用心理剧的形式,由辅导者担任导演,指定表演的主题,让具有品行不良行为的人和其他无品行问题的人共同出演(如以说谎为主题进行表演),可以让具有说谎行为的人表演剧中的说谎者,无品行问题的人表演其他角色,然后再让说谎者表演其他角色,另外的角色也都交换表演。之后让大家把表演不同角色的心理感受交流出来,让其他说谎观察者通过观察(出演的说谎者通过表演),内心产生矛盾冲突,从而认识到说谎的不良后果,从而从主观上产生克服说谎行为的愿望,最终的目的是消除说谎的不良行为。

策略5认知矫正法

根据认知与行为的相互关系,行为有一定的认知根源,认知也可导致相应的行为。各种品德不良行为都有其特殊的认知和思维,这些认知和思维是不合理的、偏离常规的。认知矫正法在于矫正错误的认知——理解、观点、评价、信念等,从而导致行为的改变,以消除不良行为。具体做法如下:

(1)向当事人说明认知矫正法原理。通过交谈,和当事人一起探讨不良行为(如说谎)的认识根源。在这个过程中,辅导者切忌评价与批评。如对于说谎者,要弄清说谎的目的、原因和主观感受及后果。

(2)发现歪曲的认知活动。辅导者帮助当事人对自己的不良行为进行全面的分析,寻求不良行为的最初起源及当时的心态,从中发现其不恰当的价值观点,并分析其谬误所在,及出现认知偏差的原因。

(3)重建认知。即纠正当事人歪曲认知的过程。对于不正确的认知,辅导者应明确地指出来,让其认识到不当之处,并予以纠正。如说谎者往往认为说谎可以得到好处,避免惩罚。辅导者要明确指出这种认识的逻辑错误,并分析在诚实的状况下是怎么回事,使其逐渐抛弃原有认知,获得新的认知,最终导致行为方式的改变。

遇到攻击性很强的孩子,怎么办?

有些学生在学校中十分霸道,经常打人、骂人、抓人、欺负其他学生,这种以伤害他人为目的的行为称为“攻击行为”。

兵兵是一个12岁的小男孩,家里有电视机,录像机。他的爸爸经常看一些武打片,里面有很多凶杀,武打的镜头。每次观看录像时,兵兵的爸爸都没有让兵兵回避,结果兵兵在学校中经常像武打片中的侠客那样“打抱不平”。一次,几个学生在一起玩足球,其中一个学生犯规了却不承认,其他学生围着与他讲理。兵兵看着那个犯规的学生不顺眼,声称要替大家出出气,然后高喊“看招”,用所谓的“八卦掌”将那个男学生打得鼻青脸肿。像这种情况,兵兵在学校经常发生。

小军是一位五年级学生。他学习成绩落后,体育活动很差劲,长得也不好看。他的爸爸妈妈离婚了,很少关心小军。在他身上,大家很难找到什么优点。他惟一的“爱好”就是欺侮别的学生,上课时揪一下前面女生的辫子,起立时把旁边学生的椅子拿开,别人路过身边时把脚伸出去,绊倒别人。他在伤害别的学生时显得很高兴。其实,别的学生并没有招惹他,也没有表示不友好,他似乎是发自内心的“坏”。

中小学生的攻击行为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身体攻击,包括打、推、咬、踢或从别人那里强夺物品等;另一种是非身体攻击,主要指骂人。一般男学生以身体攻击为主,女学生则偏重于语言的攻击方式。总体上说,攻击行为主要出现在男学生身上。

同类推荐
  • 俄罗斯学(第一辑)

    俄罗斯学(第一辑)

    俄罗斯在经历了二十年社会转型的急剧动荡之后,其政治态势已基本稳定,其经济形势已开始复兴。然而,细观其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转型和态势,却尚未完成“复兴”和“软着陆”。用中国学术界熟识的词汇——“史学危机”、“哲学贫困”和“文学疲乏”来形容俄罗斯学术界曾经面临并至今仍未终结的状况似乎不为过。俄罗斯学术界路穷思变,力图从俄国学术文化传统、苏联学术经验和教训中汲取“营养。
  • 教学相长文丛-成长在三尺讲台上

    教学相长文丛-成长在三尺讲台上

    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间进行情感交流,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 马上开讲:亲历中国体育电视30年

    马上开讲:亲历中国体育电视30年

    这是一本没有多少故事的回忆录,其中大多是历史记载,我将它看作电视系的教学辅导读物。当然,如果读者对于中国的体育电视以及与其有关的历史有兴趣,也可以从中体会到一些阅读的乐趣。
  • 平民历史

    平民历史

    本书记录的故事,都发生在60-70年代动荡无序的中国。如果你曾经历过文革时期的暴风骤雨,如果你曾度过苦乐交融的知青岁月。如果你曾是77年艰难而又幸运的大学生,那么,40年前在时代磨难中经历过的一切苦乐与血泪,真正的历史是不容忘却的。本书试图给你的记忆一条清晰的线索,以个人“心灵史”的视角,呈现给你平民心中最深切的记忆。
  • 藏在箱底的秘密性史

    藏在箱底的秘密性史

    《藏在箱底的秘密性史》由曹寇所著,以犀利戏谑的笔法,疏理两千多年来中国人的性历史,将暴政之下奸情泛滥的秦朝、战乱和淫乱的左传时代、荒诞性戏和暴虐变态的汉代后宫、性交和乳汁交会的南北朝、性学术集成的隋朝、低胸时代的唐朝、喇嘛密教和欢喜佛盛行的元朝、明代图文并茂的情色艺术等,奉献给读者。
热门推荐
  • 别世战魂

    别世战魂

    原本的平稳,等来的确是暴雨降临。突出重围的他怎么才能凯旋归来,是一生碌碌无为,放弃所有。还是踏碎破晓,凯旋归来......
  • 这个和尚有点甜

    这个和尚有点甜

    一李容秀前生一步踏错,便是步步深渊。祖母因她病重,小和尚因她早逝。她爱之人含冤而死,她恨之人却平步青云。从彻骨的寒冷中醒来,转头便跌入了骄阳日里。铜镜里,是她十八岁时的模样,尚未铸成大错时。重来一回,她要护孀居的祖母百岁无忧,保小和尚千岁欢喜。若有人阻拦,她便拆了她的青云梯,毁了她的至尊荣!二寺门外立了个面生的和尚,天生丽质的秀姑娘顶着个光溜溜的脑袋…“小和尚为什么你可以出家我不可以?”“小和尚我也出家了!”李容秀顶着和尚的脑袋,却不做和尚该做的事?嗯…是个假和尚。站在她面前的僧人一脸木然,这姑娘莫非真是个傻的?“看看是你渡我,还是我嫁你!”李容秀叉着腰歪着脑袋看着他。三李容秀剃光了头发,死乞白赖跟着小和尚进了宫,还成了太后的心尖宠?进谗言坑白莲,拔头发撩和尚!高冷禁欲高僧(假的)×多动症白月光(傻的)
  • 我是一只宠物狗

    我是一只宠物狗

    我是一只宠物狗,昂首阔步向前走,谁要对我敢不敬~~~冲他“汪汪”两声,就转身掉头跑。
  • 勿殇瑶华

    勿殇瑶华

    曾经,徘徊在指尖抚弯的眉角那些温暖缠身的气息谁曾用心一丝一弦敲击此后模糊的忆曾经,游离在深海如盲的天使潜入森林悲凉的歌迹谁曾用心一片一叶促织此后寒凉的菩提
  • Louisa of Prussia and Her Times

    Louisa of Prussia and Her Tim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心尖蜜宠:卓先生请深爱

    心尖蜜宠:卓先生请深爱

    爷爷突然去世,遗嘱中千万遗产竟是全部留给了那个男人,苏简原以为此生不会和这个男人再有纠缠,她恨他、怨他却不料他是护她最深、最久之人……她为寻找母亲“失踪”真相,却不自知地一步一步地踏入危险之地,卓才衍一次又一次地救她,却在她的质问面前有口难言。
  • 唯独你是无可取代

    唯独你是无可取代

    时光不会倒流,人生没有退路,犯过的错不能重新改变,每个人在时间面前只能俯首称臣。
  • 秦家二小姐初来乍到

    秦家二小姐初来乍到

    秦卿穿越了,变成了一个五六岁的小豆丁。都说智障儿童欢乐多,秦卿这位初来乍到的小萌新,穿着这件小马甲各种肆无忌。“小五什么是飞机?。”“额,会飞的鸡。”“小五,你为什么一直挂在大哥的身上。”“因为我现在是大哥腿上最值钱的挂件。”“哎,咱们的小姐又开始胡言乱语了。”秦卿的目标就是成为建州城内新生代渣女,谁的拳头硬谁就是老大!想和她打架?呵呵,先打过她铁憨憨的二哥再说。啥?娃娃亲?非嫁不可?好吧好吧,看在对方长得帅又有钱份上,那她换个地方当米虫好了。呵呵,别高兴得太早,谁倒霉还不一定呢!
  • 灰飞烟未灭

    灰飞烟未灭

    [花雨授权]她痛恨依附,却在二十一岁时依附了他只是拒绝成为他花名册中的一员可最后她却把自己引到了苍茫的谷地,原来,被他养刁的她,实在无法再把其他人放进心里……
  • 喜欢,即好

    喜欢,即好

    本书是作者的最新作品集,包括诗歌和散文作品,其中的诗歌从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感恩在心、倾情付出的心愿,回味无穷;散文通过细心观察日常所遇平凡事物,用简朴唯美的文字渗透出追求完美、不言放弃的个性,淡定沉着;游记则将山山水水都描绘成幸福的旅程,让人神往。娓娓道来间,传达了饱满的正能量,有一种促膝聆听后豁然顿悟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