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62900000023

第23章 机缘品(1)

本品记叙了六祖惠能大师听到比丘尼无尽藏诵《大涅盘经》后为之解说,并提出“诸佛妙理,非关文字”,表明了南宗禅“不立文字”的思想。接着记叙了惠能得法后,各方学者前往请益的事由,通过惠能大师对僧法海、僧法达、僧智通、僧智常、僧志道以及行思禅师、怀让禅师、永嘉玄觉禅师、智隍禅者和僧方辩等一系列弟子的机缘对话、教化开示,侧面阐扬了南宗禅的诸多思想旨趣:如“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于相离相,于空离空”,“说似一物即不中”等。

原文

师自黄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无知者。有儒士刘志略,礼遇甚厚。志略有姑为尼,名无尽藏,常诵大涅盘经。师暂听,即知妙义,遂为解说。尼乃执卷问字。

师曰:字即不识,义即请问。

尼曰:字尚不识,焉能会义?

师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尼惊异之。遍告里中耆德云①:此是有道之士,宜请供养。

有魏武侯玄孙曹叔良及居民,竞来瞻礼。时,宝林古寺自隋末兵火,已废。遂于故基重建梵宇②,延师居之,俄成宝坊③。

师住九月余日,又为恶党寻逐,师乃遁于前山,被其纵火焚草木,师隐身挨入石中得免。石今有师趺坐膝痕,及衣布之纹,因名避难石。师忆五祖怀会止藏之嘱,遂行隐于二邑焉。

注释

①耆德:年高德重者。

②梵宇:佛寺的别称,即佛寺。

③宝坊:寺院的美称。

译文

惠能大师从黄梅五祖弘忍大师那里得受衣法之后,来到韶州曹侯村,没有人知道他的事。当时有个儒士叫刘志略,礼敬待遇惠能大师非常殷勤。刘志略有个姑姑出家做比丘尼,法名无尽藏,经常念诵《大涅盘经》。惠能大师稍微一听就知道经中所说的玄妙义理,就给无尽藏解说经义。无尽藏于是手拿经卷请教惠能经中的文字。

惠能说:“说到字我是不认识的,如果有义理方面的疑问尽可以问。”

尼姑无尽藏说:“字尚且不认识,怎么能体会经文要义呢?”

惠能大师说:“一切佛法的微言大义,都是与文字无关的。”

尼姑无尽藏听后十分惊讶。告诉了乡里全部的年高德重的长者,说:“这是个有道行的人,应该请来好好供养。”

有魏武侯的玄孙曹叔良和附近的居民,争相涌来瞻仰礼敬惠能大师。当时,有一个古老的宝林寺,自从隋朝末年遭遇兵火战乱,已经毁废很久了。于是便在旧地址上重新建盖寺庙,请惠能大师居寺住持,顷刻之间,那里便成了佛法圣地。

惠能大师住了九个多月,又被恶党们寻找追踪,惠能大师于是就隐藏在前山,又遭遇恶党们放火烧山加害,大师将身体隐藏在石头中间才幸免于难。今天石头上还有惠能大师结跏趺坐时膝盖的印痕和衣服上的布纹,因此给石头命名为“避难石”。大师想起五祖“逢怀则止,遇会则藏”的叮嘱,便到怀集、四会两个县的境内隐藏了起来。

原文

僧法海,韶州曲江人也。初参祖师。问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谕。师曰:前念不生即心①,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②,离一切相即佛③。吾若具说,穷劫不尽。听吾偈曰: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

定慧等持,意中清净。

悟此法门,由汝习性④;

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法海言下大悟,以偈赞曰:

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

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

僧法达,洪州人,七岁出家,常诵法华经。来礼祖师,头不至地。

师诃曰:礼不投地,何如不礼?汝心中必有一物,蕴习何事耶?

曰:念法华经已及三千部⑤。

师曰:汝若念至万部,得其经意,不以为胜,则与吾偕行。汝今负此事业,都不知过。听吾偈曰:

礼本折慢幢⑥,头奚不至地;

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

师又曰:汝名什么?

曰:法达。

师曰:汝名法达,何曾达法?复说偈曰:

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

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

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

但信佛无言,莲华从口发。

达闻偈,悔谢曰:而今而后,当谦恭一切。弟子诵法华经,未解经义,心常有疑。和尚智慧广大,愿略说经中义理。

师曰:法达!法即甚达,汝心不达。经本无疑,汝心自疑。汝念此经,以何为宗?

达曰:学人根性暗钝,从来但依文诵念,岂知宗趣!

注释

①前念不生:念,指意念,又指刹那的时间。过去者称前念,相续者称后念。前念、后念指心在瞬间的变化。前念不生即指前一个念头已经过去,不要再留恋它的再生,对自己的思维活动不要执着。下文的“后念不灭”,指将要出现的念头任其出现,不必故意限制压抑自己的认识活动。

②成一切相即心:就是说外在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心的派生物。相,形相或状态的意思;相对于性质、本体等而言,即指诸法之形象状态。

③离一切相即佛:自心不为外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所干扰就达到了觉悟。

④习性:又名习种性,即以前研习所修成的性。

⑤法华经:《妙法莲华经》的略称。《经中法·师品》曰:“是法华经藏,深固幽远,无人能到。”《同安乐·行品》曰:“此法华经,诸佛如来秘密之藏,于诸经中最在其上。”

⑥礼本折慢幢(chuáng):指礼本来就是消除傲慢心理的。幢,又作宝幢、天幢、法幢,为旗之一种,用以庄严佛菩萨及道场。谓圆桶状者为幢,长片状者为幡。慢幢比喻骄傲高慢之心如说法时高耸之幢。

译文

僧人法海,是韶州曲江人氏。一开始他参礼六祖惠能大师。

问:“即心即佛是什么意思,希望您能给予指示教谕。”

惠能大师说:“对已生之念不留恋即是心,对将生之念任其显现就是佛;能成万法一切相的是心,能离万法一切相的是佛。我若是给你具体详细地说,可能穷尽无数劫的时间也说不完,你听我的偈吧。”偈说: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

定慧等持,意中清净。

悟此法门,由汝习性;

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法海立刻全部开悟,用一首偈来感慨赞叹:

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

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

僧人法达,洪州人。七岁时出家为僧,常常念诵《法华经》。他来礼拜六祖惠能大师,行礼时头却不触到地面。

惠能大师斥责他说:“行礼头不触地,还不如不行礼。你心中肯定执着着一个事物,平时都修行什么?”

法达说:“我念诵法华经已经达到三千部了!”

六祖惠能大师说:“你如果念到上万部,得悟经文的大义,却仍然不以为了不起,那么你可以和我一起修行。你现在以这个事业自负自傲,都还不知道自己的罪过。听我的偈吧。”偈说:

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

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

惠能大师又说:“你叫什么名字?”

法达回答说:“我叫法达。”

惠能大师说:“你名字叫法达,你哪里通达佛法了?”又说一个偈道:

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

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

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

但信佛无言,莲华从口发。

法达听了偈后,后悔不已,向惠能大师谢罪说:“从今以后,我应该对一切保持谦恭的态度。弟子念诵《法华经》,并没有体解佛经大义,心中常常生起疑惑。大师具有无边广大的智慧,希望大致为我讲说经文义理。”

惠能大师说:“法达!佛法本是十分通达的,你的本心愚迷就不能达到了。佛经原本不存在疑惑,你的自心生起疑惑。你念这个佛经,认为什么是它的宗旨啊?”

法达说:“我根器禀性晦暗愚钝,从来只知道依照文字念诵经文,我哪里还知道经文的宗旨和旨趣啊!”

原文

师曰:吾不识文字,汝试取经诵一遍,吾当为汝解说。法达即高声念经,至譬喻品①。师曰:止!此经元来以因缘出世为宗②。纵说多种譬喻,亦无越于此。何者因缘?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一大事者,佛之知见也③。

世人外迷着相,内迷着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

佛,犹觉也。分为四门:开觉知见,示觉知见,悟觉知见,入觉知见。若闻开示,便能悟入,即觉知见,本来真性而得出现。

汝慎勿错解经意:见他道开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见,我辈无分。若作此解,乃是谤经毁佛也。彼既是佛,已具知见,何用更开?汝今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更无别佛。盖为一切众生,自蔽光明,贪爱尘境④,外缘内扰,甘受驱驰,便劳他世尊,从三昧起,种种苦口⑤,劝令寝息,莫向外求,与佛无二,故云开佛知见。吾亦劝一切人,于自心中,常开佛之知见。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恶,贪嗔嫉妒,谄佞我慢⑥,侵人害物,自开众生知见⑦。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观照自心,止恶行善,是自开佛之知见。

汝须念念开佛知见,勿开众生知见,开佛知见,即是出世。开众生知见,即是世间。汝若但劳劳执念,以为功课者,何异嫠牛爱尾⑧?

注释

①譬喻品:经名,《法华经》二十八品中之第三品,出于经的第二卷。

②出世:出世间的略称,即超越世俗、出离世尘的意思,指诸佛出现于世间成佛,以教化众生;也指跳出世间不再受生死。

③佛之知见:《法华经·方便品》曰:“开佛知见。”即指佛的智慧。知见,指依自己的思虑分别而立的见解。与智慧有别,智慧是般若的无分别智,为离思虑分别之心识。

④尘境:指心的对象,为六尘之心所对者,即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

⑤种种苦口:根据不同的情况,利用不同的方法来教化。

⑥我慢:视“我”为一己之中心,由此所执之“我”而形成骄慢心。

⑦众生知见:指会导致凡夫生起烦恼的见解。

⑧犁(lí)牛爱尾:出自《法华经·方便品》。人们不舍自己的欲望,正像犁牛爱自己的尾巴一样。

译文

惠能大师说:“我不认识字,你先把佛经拿来念诵一遍,我会给你讲解的。”法达立刻大声念诵经文,念到譬喻品的时候,惠能大师说:“停,这部经原本是以如来以何因缘出现于世间为宗旨的。纵然说了许多种比喻,也不超越这个宗旨。什么是因缘?佛经上说:‘一切佛菩萨,都是为了一件大事的因缘才出现在世间的。’这种大事就是佛的真知正见。

“世上的人在外就执着于外境相状,对内又执着于虚妄空寂。如果能在一切相上又超离一切相,在一切空中又超离一切空,那就是对内对外都不执迷。如果悟到这个法门,一念之间,顿然开悟,这就是开悟佛的知见。

“佛,就是觉悟。分为四门:开启觉知之见,显示觉知之见,证悟觉知之见,契入觉知之见。如果听到开示,就能契悟证入,这就是觉知见,本来具有的真如佛性因而得以显现。

“你千万慎重不要错误理解了佛经的大义:听他讲开、示、悟、入四门觉知见,认为这本是佛的知见,与我们这样的人没有关系。如果作这样的理解,那就是诽谤经典毁誉佛祖。佛既然已经是佛了,已经具足知觉正见,还用再开悟做什么?你今天应该正信所谓佛知见,只是在你自己心中,更没有其他的佛。因为一切众生,自我遮蔽智慧光明,贪欲爱憎尘世俗境,外缘浸染,内妄滋扰,因而自甘为此一切尘劳驱策奔驰,更加劳烦我佛世尊,从禅定开始,苦口婆心,劝诫众生使之息心止念,不要向心外求妄,就能和佛没有分别,所以说是开悟佛的知见。我也劝告所有人,在自我本心中,常常开悟佛的知见。世上的人心易生邪念,愚昧执迷,造作业罪。嘴上说善,心中行恶,贪欲嗔怒、嫉妒、谄媚、虚妄、自我、傲慢、害人害物,这都是自己开悟众生世俗的知见。如果能端正本心,常常生起智慧,观察审照自我本心,止断恶念,奉行善心,就是自己开悟佛的知见了。

“你必须心心念念、时时刻刻开悟佛的知见,不要开众生的世俗知见,开悟佛的知见,就是超凡出世。开了众生的知见,就是堕入世间。你如果只是辛辛苦苦白白地执迷众生知见,却仍然以为是在修道立功德,这与犁牛爱护自己的长尾巴,执迷贪恋有什么区别呢?”

原文

达曰:若然者,但得解义,不劳诵经耶?

师曰:经有何过,岂障汝念!只为迷悟在人,损益由己。口诵心行,即是转经①;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听吾偈曰:

心迷法华转②,心悟转法华。

诵经久不明,与义作仇家。

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

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③。

达闻偈,不觉悲泣,言下大悟,而告师曰:法达从昔已来,实未曾转法华,乃被法华转。再启曰:经云:诸大声闻乃至菩萨,皆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见,自非上根,未免疑谤。又经说三车④,羊鹿牛车与白牛之车,如何区别?愿和尚再垂开示。

师曰:经意分明,汝自迷背。诸三乘人⑤,不能测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饶伊尽思共推,转加悬远。佛本为凡夫说,不为佛说。此理若不肯信者,从他退席。殊不知坐却白牛车,更于门外觅三车。况经文明向汝道:唯一佛乘,无有余乘,若二若三,乃至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词,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汝何不省!三车是假,为昔时故;一乘是实,为今时故。只教汝去假归实,归实之后,实亦无名。应知所有珍财,尽属于汝,由汝受用;更不作父想⑥,亦不作子想⑦,亦无用想⑧,是名持法华经。从劫至劫,手不释卷,从昼至夜,无不念时也。

达蒙启发,踊跃欢喜。以偈赞曰:

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未明出世旨,宁歇累生狂?

羊鹿牛权设,初中后善扬⑨。

谁知火宅内⑩,元是法中王B11。

师曰:汝今后方可名念经僧也。

达从此领玄旨,亦不辍诵经。

同类推荐
  • 百年佛缘:道场篇

    百年佛缘:道场篇

    星云大师的《百年佛缘》是一部重要的口述历史的著作,全书分为:生活篇、社缘篇、文教篇、僧信篇、道场篇、行佛篇、新春告白、别册、名家看百年佛缘十个部分,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记述了星云大师与社会各界的往来、弘扬佛法和为社会服务的经历,读来非常令人感佩和感慨,展示了台湾几十年来的历史变幻和海峡两岸关系从冰冻到如今的全面交流与交融的全过程,是一部难得的历史巨篇。
  • 爱语的力量

    爱语的力量

    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是浮澡的,人们常常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本书通过一系列富有哲理的故事,讲述了如何让人欢喜的道理。本书稿是“星云大师人生修炼”系列丛书之一,主题为说话的艺术。“爱语”可以成就无量的好事、好因与好缘;“乌鸦嘴”的无礼之语,势必毁掉大好前途。大师提倡“说好话”运动,让每一句话都像芬芳的花香、美妙的音乐让人欢喜,“说好话,慈悲爱语如冬阳,鼓励赞美,就像百花处处香”,用善良的语言、慈悲的语言,促进社会的和谐。
  • 伊斯兰传统下的人权

    伊斯兰传统下的人权

    本书包括两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有五章内容:第一章阐释伊斯兰教人权传统的特色;第二章着重讲述《古兰经》关于人权的基本原则和相关教导;第三章借助非穆斯林在穆斯林社会中的生活经历,深入阐释前述第二章的人权原则和教导;第四章专门讲述穆斯林传统社会的变迁;第五章重点论述代表性的国家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第二部分包括摘选的伊斯兰传统相关人权的一手资料、穆斯林世界一些重要思想家和活动家的传纪概略等内容。
  •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原名《金刚经口诀》、《六祖口诀》等,共两卷。为适应当代人的阅读品味,改名为《六祖讲<金刚经>》。《六祖讲<金刚经>》所录文本,以日本《卍续藏经》本(第二十四册)为底本,参照《禅宗全书》第二十三册所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家解》(日本花园大学藏本)校勘。在此基础上,增加“六祖略传”与“现代注释”两部分白话。《六祖讲金刚经》一书,力求通俗易懂,并加入大量《坛经》的禅故事,使其成为目前最权威的解读《金刚经》读本。
  • 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Ⅱ

    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Ⅱ

    忙碌的都市中,如何找回宁静的心灵?在烦乱的生活中,怎样拾起幸福的感觉?用佛法照亮心灵,用智慧梳理生活。这是一锅专门煲给都市忙碌人的心灵鸡汤,滋润你的心田,化解你的烦恼,消除你的疲惫。《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2》通过一个个启迪心灵的小故事和隽永清新的点评,引领读者在忙碌的生活中学会放松心灵、找到真正的快乐。
热门推荐
  • 九品天道君

    九品天道君

    天道苏醒,灵气复苏。天地大洗牌,当一个早晨人们醒来时,他们发现。世界变了。。。。新的时代已然到来,潜伏在这都市之中的高人。在灵气复苏的那一刻,横空出世。乱世出英雄,在这如黑暗深林的都市之中。潜伏着,未知的东西。灵气复苏,是好?是坏?
  • 无尽深空的旅行者

    无尽深空的旅行者

    本人因穿越,急需用钱,现承接以下业务:专业维修宇宙反物质潜艇,回收二手歼星舰、二手舰载机,大修黑洞反应堆。拆洗死星发动机更换机油,无人空间站手动挡改自动,泰坦星舰保养换三滤,人造天体年检。批发反物质弹,黑洞湮灭弹,虚空零点弹。低价出售星系级原子对撞机,反物质制造机、虫洞修复技术。量大从优,团购7折,秒杀5折,根据希灵帝国三包规定7天包退、15天包换、一年保修,有正规发票!还有惊喜小礼品如高达,MS等...另,新到一批散养哥斯拉,纯核废料饲养,解决您核废料问题,数量有限欲购速从~…………这是一个喜欢与空气斗智斗勇的腹黑逗比和一个卵用没有狗系统的旅行史
  • 仙侠界安保队长

    仙侠界安保队长

    梦想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观点。但是,如果你拥有梦想并为之不断奋斗,你一定会感到快乐和幸福。且看扈保战仙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师弟的大侠梦

    师弟的大侠梦

    师兄弟的大侠之路搞笑?( ̄▽ ̄?)激情~_(:з」∠)_
  • 小太阳在线撩

    小太阳在线撩

    清冷孤傲/前校草后霸总/男神vs花心肆意/敢作敢为/讲义气/女蛇精病男女主颜值双商爆表,性格方面可能会各有缺陷,不过彼此可以弥补。总之,是遇到了对的人。起初的起初,各怀鬼胎的两人彼此靠近,成了兄弟。可当乱吃飞醋成为日常,宠她成为习惯,还能说这不是爱情吗。后来的后来,他们分分合合,聚少离多,在彼此看不见的地方,思念着过往,描绘着未来。最后的最后,一场牵连几国的阴谋终于浮出水面,且看商周夫妇如何联手,力挽狂澜,扭转乾坤。尘埃落定。周不染:“你是我的白月光,高高在上,遥不可及。”商净业:“可是你有一招绝技,叫猴子捞月。”周不染:“那我也是你的白月光,对不对?”商净业:“不对”周不染:“嗯?”商净业:“你是我的小太阳。”我心中唯一的光,你一笑,我的世界就明亮了起来。(ps:本文感情线甜宠为主,偶尔小虐主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修罗武神记

    修罗武神记

    原雇佣兵队员许飞因队员牺牲,为查明真相,潜入一所学校当成老师。后因为一个修真强者的话便踏上寻找父亲与修真的道路,他便是修罗武神一斩寒光屠天下屠遍群雄又何妨雷霆问世泣鬼神天上天下吾为皇天地苍茫梦轮回纵横江湖地荒凉待吾成皇天下乱劈山断岳天地茫修罗武神战天下,至尊强者定乾坤。我若成皇谁与争锋
  • 佩恩要我三更死

    佩恩要我三更死

    【系统文】【综漫】堂堂六道佩恩竟然和小南在校门口堵截初中生并追杀他,这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敬请收看《佩恩要我三更死》或《愿力回廊》(另一个名字)。名词解释愿力回廊:一个为实现大家愿望存在的系统,多数人为了改变动漫中那些遗憾的情节,拯救那些可悲的动漫角色而使用它。(因此,这个故事你也参与其中,把你想要改变的动漫剧情或者想要拯救的动漫人物写在评论区,让墨斗来帮你实现!)
  • 神探王妃:王爷,求你别宠我

    神探王妃:王爷,求你别宠我

    她是21世纪的女法医,破解了一个千古棋竟然就莫名其妙穿越了?还好有预知能力傍身,神探法医验尸翻案顺便虐渣统统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