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社交需要把握分寸
好印象带来好开端
一个人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别人对你,还是你对别人,这都是一样的。
美国心理学家罗纳勃博士在他的《交往:重要的四分钟》一书中写道:“当你在社交场合第一次遇到某人,前四分钟必须绝对认真对待,这样做对许多人的一生都有益处。”
那么,怎样才能给人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呢?
要创造良好的第一印象,首先要注意服装及仪表。一个蓬头垢面、衣衫不整的人站在你的面前,一定会让人讨厌的,这里所要求的服装并不一定是要时髦赶潮流的,最要紧的是大方得体、干净整洁、让人感觉舒服;相反如果你的服装“标新立异”,那只能使你脱离人群,是不会有人愿意接近的。
当你被介绍给别人时,应努力表现出友好及可信,正如:“人们喜欢那些喜欢他们自己的人。”然而,不应让别人认为你太自信。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同情心,关心和体贴他人,注意对方的兴趣爱好,考虑其所需、顾虑和期望。
了解了以上的观点,有人可能会说:“我的性格决定我表现不出友好和可信,我会被认为不诚实。”为了使他们养成好的交际习惯,罗纳勃博士打了个比方说:“你通常喜欢用新车,虽然开始并不熟悉它,但总觉得新车比旧车好用。”当你对某人印象确实不好时,装出友好和可信才是不诚实的,但罗纳勃博士认为“完全的诚实”不都适合社交,特别是在初次接触的前几分钟内。在初次接触的前几分钟内应该尽可能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这时不要抱怨自己的身体如何,不要讲别人的坏话,也不一定完全讲实话,随便发表一些自己的见解及对他人的看法便可。
怎样使别人喜欢你,使你更容易受到欢迎,更容易交到朋友?世界第二大畅销书《人性的弱点》的作者、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运用心理学知识,针对人类共同的心理特点,提出了使你成为大众宠儿的几种方法。任何人都喜欢那些欣赏和关心他们的人,因此,最有效的交际窍门是对别人真心实意地感兴趣。要努力学会为别人提供服务,不惜花费时间、精力,诚心诚意地为别人设想和做事情,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朋友。
请记住,和你谈话的人,对他们自己的需求和自己的问题,要比对你的需求和问题感兴趣千百倍。当你跟人家谈话时请不要忘了这一点:做一个好的听众,鼓励别人谈他们自己。不幸的是,生活当中大多数的人并不懂得如何听别人讲话,相反的总是争着抢着说话,让别人做听众。如当别人向你请求帮忙的时候,你总是说得“头头是道,津津有味”,以为自己可以给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切实可行的建议,殊不知很多时候对方需要的是你沉默和聆听,你需要给予的是耐心、宽容和爱护。聆听是表示关怀的一种方式,虽然有时勉为其难,但对方可以增进对你的信任感,用心交淡,与你建立友谊和发展关系。对于涉世不深的青少年朋友来说,聆听有时是获得经验和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谁不希望别人对自己最喜欢的事物感兴趣呢?最高明的打动人心的办法是跟对方谈论他们最珍视的事物。
在脸部表情这一动态体语中,微笑是最重要的一种表情语言。微笑具有强化有声语言沟通功能,增强交际效果,改善形象,拉近距离等多方面微妙、奇特的作用。
首先,微笑能给对方良好的第一印象。著名的美国旅馆大王希尔顿在一次新旅馆营业员工大会上问大家:“现在我们旅馆新添了第一流的设备,你们觉得还应该配上哪些第一流的东西,才能使顾客更喜欢希尔顿旅馆呢?”员工们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但希尔顿并不满意,他说:“你们想想,如果旅馆只有第一流的设备,而没有第一流服务员的微笑,顾客会认为我们提供了他们最喜欢的全部东西吗?如果缺少服务员美好的微笑,能使我们的上帝有回家的感觉吗。”
稍停片刻,希尔顿又接着说:“我宁愿走进一家设备简陋而到处充满服务员微笑的旅馆,也不愿去一家装饰富丽堂皇但不见微笑的旅馆。”正是这微笑,让希尔顿旅馆赢得了不少顾客,给希尔顿带来了信誉和成功。
对一些大商场来说,服务员的仪表态度,就是这些商店给人的第一印象,对个人来说,第一印象就是你的第一张“名片”,你在陌生人中的首次表现就是介绍你自己的活生生的“名片”,因此,好好的运用你自己的这张“名片”吧,它比任何费劲心思的行动都重要。
交往中的黄金法则
尊重是基础
人都有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但更有得到尊敬的期望。尤其在现代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在物质生活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受尊重——这个更高层次的需要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人都有自尊心,在社交活动中,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而且对尊重自己的人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和认同感。
尊重他人,包括尊重他人的人格、能力、爱好、兴趣等一系列要素。尊重别人是沟通和建立人际网络的基石。
平等为前提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有友爱和受人尊敬的需要,只要是正常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平等对待。要尊重对方的人格,这是平等的前提。那种以势压人、盛气凌人、“看人下菜碟”甚至污辱人的做法,都是有悖于平等原则的。与人交往,只有以平等的姿态出现,不盛气凌人,不高人一等,给别人以充分的尊敬,才能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相容,产生愉悦、满足的心境,出现和谐和长久的人际关系。
据说,英国著名戏剧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萧伯纳在一次访问苏联的时候,漫步在莫斯科街头,见到一位聪明伶俐的苏联小女孩,便与她玩了很长时间。分手时,萧伯纳对小姑娘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萧伯纳。”小姑娘望了萧伯纳一眼,学着大人的口气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同你玩的是苏联小姑娘安妮娜。”这使萧伯纳大吃一惊,立刻意识到自己太傲慢了。以后他经常想起这件事,并感慨万分地说:“一个人无论有多大成就,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要永远谦虚,这就是苏联小姑娘给我的教训,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她!”由此可见,在交际中坚持平等原则的重要。
宽容为原则
孔子说:“宽则得众。”宽容忍让是为人处世的较高境界。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由于其家庭环境、教育、经历、社交环境等不同,形成了每个人独具特色的鲜明个性。
在社交活动中,每个人所要求达到的具体利益会有所不同,“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如果完全让对方服从你的观念和要求,完全地和你“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势必会引起对方的反感,产生对抗情绪,影响彼此间的友谊。因此,宽容原则是我们必须遵守的。
要做到宽容待人,首先要能够将心比心,理解他人,体谅他人,不求全责备,不要求对方十全十美,而是能取其一点,不及其余,和睦相处。生活中,你不能要求别人处处和你投脾气,你也不能和每个人建立全方位的交往。因此,多了解对方的兴趣爱好,发展某一方面的交情,这是我们现代人应树立的社交态度。
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是宽容原则的极好体现。正如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所说:“如果成功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宽以待人还应体现在别人误解了你,甚至用过激的言论对待你时。一般的人在不是自己的利益上容易宽容,但放到自己身上,尤其是别人向自己反映不同意见,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时,出于自我保护,不容易忍让。其实,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有理也要让人。历史上,汉武帝不计私怨终成大事,唐太宗摒弃前嫌重用冯立,等等,都体现出宽容的一面。
宽以待人则要严于律己。人缘好的人,几乎都具有对己严、对人宽的品质。与人打交道时不苛求别人,以礼相待,遵守诺言,谦虚坦诚,遇事首先从自己身上查找原因。这样的人,易于博得他人的爱戴和敬重。
热情与鼓励
给予别人热情,其实就是给予别人支持和鼓励,能大大增强对方的自我肯定。将心比心,别人会倍感尊重,从而增强对你的好感,树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相反,如果你对人表现的很冷淡,会让人有种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觉,不利于建立好的社交关系。
交往要掌握分寸
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在无意之间伤害或得罪了人。因此,在复杂的社会交往中,如果能够把握尺度,在解决问题的时候,给自己留条退路,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方方面面都应该把握好分寸。
当有苦恼的时候,向朋友说说心里话,听听朋友的建议,遇到难题时,同朋友商量一下,找出解决的办法;经济上困难时,请有能力的朋友施以援手,等等,这些都是应该的;但我们不能忘记,朋友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也有各种各样的难题要解决,也会需要别人的帮助和体谅。如果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过分依赖别人,不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分寸,这样朋友就会远离你,你过分的要求成为他的负担,他会不堪重荷,远离你的。
遇事要留有余地,就不会把事情做绝。于情不偏激,于理不过头,在追求成功的路上就会进退自如。
凡事总会有意外,留有余地,便不会因为“意外”的出现而下不了台,做事留有余地从而可以从容转身。
留余地不是说将问题放下不加以解决,而是要将问题暂时搁置起来。这其实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当我们看到事情在现阶段很难解决,大家争执不休,这时我们放它一段时间,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当看到时机成熟时,抓住机会加以解决,这样才会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因此,留余地并不是放弃,而是在留下余地的同时寻找最佳的机会,这才是留余地的目的。
有涵养的人,他们胸怀宽广,待人诚恳,其修养使得他们知道在什么时候做出退让,以退为进,留余地其实就是要更加圆满的解决问题。而那些无高深修养的人,常常为自己的私利而苦苦钻营,不愿做出一点点的让步,不知道自己在做出退让的时候,其实是迈进了一大步。当然,留余地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做到的,看到问题的余地也需要长时间的磨练,找到余地,也是需要长期的观察和摸索的,是要付出努力的。
做事方面:对于别人的请托可以答应接受,但不要“保证”,应代以“我尽量、我试试看”的字眼;上级交办的事当然接受,但不要说“保证没问题”,应代以“应该没问题,我全力以赴”的字眼;这是为万一自己做不到留后路,而这样回答事实上又无损你的诚意,反而更显示出你的审慎,别人会因此更信赖你,即使事没有做好,也不会怪罪你。
做人方面:不要与人交恶,不要口出恶言,更不要说出“誓不两立”之类的话,不管谁对谁错,最好是闭口不言,以便他日如携手合作时还有“面子”;对人不要过早地下评断,如:这个人完蛋了,这个人没什么出息了之类的话。事事无常,人生漫漫,正所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谁也不知道自己明天的定位。
做事情要这样,做人更要这样,解决人际关系时也要充分利用余地。人类社会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矛盾,有时候这些矛盾会激化,让我们和别人发生冲突。这时当你看到大家各持己见,争执不下,事情难以解决,便主动的让一步,退避一时,等大家冷静下来时再去解决,然后你就会发现你们之间的矛盾并不是那么深,有时就是为了面子,为了一口气。在这时,留余地就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人和人之间是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矛盾的,时间会让一切烟消云散。正所谓“时间可以冲淡一切”。
平易近人的毛泽东
毛泽东的平易近人,每个跟他见过面的普通战士都深有同感。在长征时期的一次行军途中,毛泽东跟队伍中的战士们说说笑笑。那时候,大多数战士都没见过毛泽东,因此对这个说话风趣,衣衫不整的大个子都没距离感,以为他是部队的后勤人员。所以有个战士就对毛泽东说,你看我们都背着枪,就你没背,帮我背一会儿吧,我太累了。毛泽东微笑着答应了。继续跟战士们一边笑谈,一边赶路。没想到别的战士见毛泽东这么好说话,都跑过来把枪交给这名“勤务人员”。这下,毛泽东肩上立刻挎上了三四条枪。他依然谈笑自如。一天的行军结束了。
第二天,行军一开始,有五六名战士就跑到毛泽东面前,要他帮忙扛枪!
假如你是毛泽东,你会怎么办?是亮出身份把那几名战士臭训一顿?还是暗压怒火找到他们连长责令严加管教?
统统不是,他只是微笑着说了一句话,就让那几名战士收回了他们的过分要求。毛泽东是这么说的:“昨天背着枪走了一整天,我也很累呀,况且,你们连长已经给我放了一天假,你们的枪是不是应该自己背呀。”
在我们看来,那几个战士没完没了让他背枪,毛泽东本可以大发雷霆,对他们严加斥责,而且这样做也合乎情理。可是,这样做势必很难让对方心服口服,他们会觉得是因为毛泽东的身份,自己才不得不认错。也就是说,义正词严的批评并不能让他们从根本上认识错误。
微笑是人际交往的最强音
微笑是两个人之间最短的距离
有句谚语说得好:“微笑是两个人之间最短的距离。人际交往中离不开笑,一个没有笑的世界简直就是一个人间地狱。”
我们无法完全改变自己的容貌,但是,我们可以选择用微笑来装点自己,因为微笑就是一种最容易为人所接受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