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49100000020

第20章 下编 我国继承法律制度的立法构建(11)

【110】张平华、刘耀东:《继承法原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321~322页。

【111】郭明瑞、房绍坤、关涛:《继承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9页。

【112】陈苇、宋豫主编:《中国大陆与港、澳、台继承法比较研究》,群众出版社2007年版,第403页。

【113】陈苇主编:《改革开放三十年(1978—2008年)中国婚姻家庭继承法研究之回顾与展望》,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99页。

【114】《德国民法典》第2180条第1款规定:受遗赠人已接受遗赠的,不得再拒绝遗赠;《日本民法典》第989条第1款规定:“遗赠的承认及放弃,不得撤销。”该条第2款规定,因受欺诈或胁迫而作出的承认与放弃可以撤销。

【115】陈苇主编:《外国继承法比较与中国民法典继承编制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87页。

【116】陈棋炎、黄宗乐、郭振恭:《民法继承新论》(修订7版),台湾三民书局2011年版,第364页。

【117】史尚宽:《继承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18页。

【118】张玉敏(课题组负责人):《中国继承法立法建议稿及立法理由》,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说明”第8页。

【119】张平华、刘耀东:《继承法原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330~331页。

【120】张平华、刘耀东:《继承法原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243~246页。

【121】郭明瑞、房绍坤、唐广良:《民商法原理(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92页。

【122】刘春茂主编:《中国民法学·财产继承》,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第2版,第374页。

【123】陈苇主编:《外国继承法比较与中国民法典继承编制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87页。

【124】陈苇主编:《外国继承法比较与中国民法典继承编制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88页。

【125】张平华、刘耀东:《继承法原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349页。

【126】张平华、刘耀东:《继承法原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349页。

【127】房绍坤:《遗赠能引起物权变动吗?》,载《当代法学》2012年第6期。

【128】本部分中的主体内容以《遗赠扶养协议制度的不足与养老功能的扩张》为题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出版的《法学文摘》2014年第1期。

【129】王丽萍主编:《婚姻家庭继承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53页。

【130】1991年司法部《遗赠扶养协议公证细则》(司发[1991]047号)第5条规定:“扶养人必须是遗赠人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公民或组织,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履行扶养义务。”

【131】陈苇主编:《外国继承法比较与中国民法典继承编制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90页。

【132】朱凡:《我国遗赠扶养协议的理论基础与制度完善》,载夏吟兰、龙翼飞等主编:《呵护与守望——庆贺巫昌祯教授八十华诞暨从教五十五周年文集》,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版,第366~367页。

【133】朱凡:《我国遗赠扶养协议的理论基础与制度完善》,载夏吟兰、龙翼飞等主编:《呵护与守望——庆贺巫昌祯教授八十华诞暨从教五十五周年文集》,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版,第367页。

【134】朱凡:《我国遗赠扶养协议的理论基础与制度完善》,载夏吟兰、龙翼飞等主编:《呵护与守望——庆贺巫昌祯教授八十华诞暨从教五十五周年文集》,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版,第367页。

【135】崔静、杜宇:《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突破2亿》,载《海峡都市报》2014年2月20日A11版。

【136】卫敏丽、徐硙:《1.85亿人的“老有所养”》,载《人民法院报》2012年7月14日第5版。

【137】何丽新:《论遗赠扶养协议的扩张适用》,载《政法论丛》2012年第3期。

【138】郭士辉:《朱晓进委员:关爱失独老人》,载《人民法院报》2013年3月13日第7版。

【139】吴铎思:《失独家庭每年增7.6万,部分人疯狂工作存钱养老》,http://news.sina. Com.Cn/C/2013-03-24/150126625900.shtml,下载日期:2013年3月24日。

【140】陈明添、吴国平主编:《中国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707页。

【141】朱凡:《继承合同效力研究及我国继承合同制度的构想》,载陈苇主编:《家事法研究》(2006年卷),群众出版社2007年版,第148页。

【142】朱凡:《继承合同效力研究及我国继承合同制度的构想》,载陈苇主编:《家事法研究》(2006年卷),群众出版社2007年版,第151~152页;陈苇主编:《外国继承法比较与中国民法典继承编制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92页。

【143】在没有特别指明的情况下,我国法律上所规定的扶养,包括赡养、扶养和抚养(抚育)三种情形。而本文这里所说的继承扶养协议中的扶养,仅指继承人对被继承人的赡养,继承人也称为扶养人,特此说明。

【144】我国《继承法》第16条第2款、第3款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1991年司法部《遗赠扶养协议公证细则》(司发[1991]047号)第5条规定:“扶养人必须是遗赠人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公民或组织,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履行扶养义务。”

【145】该案例来源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人民法院审理的(2011)济历民初字第425号民事判决,转引自王旭光、王明华:《继承契约否定论》,载杨立新、刘德权、杨震主编:《继承法的现代化》,人民法院出版社2013年版,第286~287页。

【146】朱凡:《继承合同效力研究及我国继承合同制度的构想》,载陈苇主编:《家事法研究》(2006年卷),群众出版社2007年版,第144~147页。

【147】费安玲、丁玫等译:《意大利民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9页。

【148】王旭光、王明华:《继承契约否定论》,载自王旭光、王明华:《继承契约否定论》,载杨立新、刘德权、杨震主编:《继承法的现代化》,人民法院出版社2013年版,第292页。

【149】史尚宽:《继承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1页。

【150】刘春茂主编:《中国民法学·财产继承》,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第2版,第392页。

【151】徐国栋主编:《绿色民法典草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92页。

【152】朱凡:《我国遗赠扶养协议的理论基础与制度完善》,载夏吟兰、龙翼飞等主编:《呵护与守望——庆贺巫昌祯教授八十华诞暨从教五十五周年文集》,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版,第361页。

【153】樊丽君、邓画文:《论继承契约》,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第4期。

【154】陈苇主编:《外国继承法比较与中国民法典继承编制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33页。

【155】徐国栋主编:《绿色民法典草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92页。

【156】张玉敏(课题负责人):《中国继承法立法建议稿及立法理由》,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17页。

【157】陈苇主编:《外国继承法比较与中国民法典继承编制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90~496页。

【158】王利明主编:《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及立法理由(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602~605页。

【159】何丽新、谢美山、熊良敏、刘新宇:《民法典草案继承法编修改建议稿》,载柳经纬主编:《厦门大学法律评论》(第7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1~301页。

【160】杨立新、杨震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修正草案建议稿》,载《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161】陈苇主编:《外国继承法比较与中国民法典继承编制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90~491页。

【162】陈苇主编:《外国继承法比较与中国民法典继承编制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90~492页。

【163】朱凡:《我国〈继承法〉增设继承扶养合同研究》,载陈苇主编:《中国继承法修改热点难点问题研究》,群众出版社2013年版,第526页。

【164】张玉敏(课题负责人):《中国继承法立法建议稿及立法理由》,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0页。

【165】张玉敏(课题负责人):《中国继承法立法建议稿及立法理由》,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9页。

【166】朱凡:《继承合同效力研究及我国继承合同制度的构想》,载陈苇主编:《家事法研究》(2006年卷),群众出版社2007年版,第148页。

【167】朱凡:《我国〈继承法〉增设继承扶养合同研究》,载陈苇主编:《中国继承法修改热点难点问题研究》,群众出版社2013年版,第533页。

【168】朱凡:《继承合同效力研究及我国继承合同制度的构想》,载陈苇主编:《家事法研究》(2006年卷),群众出版社2007年版,第148页。

【169】朱凡:《继承合同效力研究及我国继承合同制度的构想》,载陈苇主编:《家事法研究》(2006年卷),群众出版社2007年版,第148页。

【170】陈苇(项目负责人):《当代中国民众继承习惯调查实证研究》,群众出版社2008年版,第231、365、477、574~575页。

【171】王利明主编:《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及立法理由(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605页。

【172】陈明添、吴国平主编:《中国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707页。

【173】朱凡:《继承合同效力研究及我国继承合同制度的构想》,载陈苇主编:《家事法研究》(2006年卷),群众出版社2007年版,第148页。

【174】朱凡:《继承合同效力研究及我国继承合同制度的构想》,载陈苇主编:《家事法研究》(2006年卷),群众出版社2007年版,第150页。

【175】朱凡:《我国〈继承法〉增设继承扶养合同研究》,载陈苇主编:《中国继承法修改热点难点问题研究》,群众出版社2013年版,第533页。

【176】朱凡:《继承合同效力研究及我国继承合同制度的构想》,载陈苇主编:《家事法研究》(2006年卷),群众出版社2007年版,第151~152页;陈苇主编:《外国继承法比较与中国民法典继承编制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92页。

【177】朱凡:《我国〈继承法〉增设继承扶养合同研究》,载陈苇主编:《中国继承法修改热点难点问题研究》,群众出版社2013年版,第534页。

【178】江跃中、欣慰:《女子婚后弃患病丈夫 欲继承遗产被判丧失继承权》,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3-03/28/C_115198539.htm,下载日期:2013年3月29日。

【179】胡大展主编:《台湾民法研究》(下),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84页。

【180】陈棋炎、黄宗乐、郭振恭:《民法继承新论》(修订7版),台湾三民书局2011年版,第69页。

【181】胡大展主编:《台湾民法研究》(下),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84~485页。

【182】胡大展主编:《台湾民法研究》(下),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84~485页。

【183】胡大展主编:《台湾民法研究》(下),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85页。

【184】陈棋炎、黄宗乐、郭振恭:《民法继承新论》(修订7版),台湾三民书局2011年版,第73页。

【185】胡大展主编:《台湾民法研究》(下),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86页。

【186】台湾地区“民法”第958条规定:“恶意占有人,负返还孳息之义务。其孳息如已消费,或因其过失而毁损,或怠于收取者,负偿还其孳息价金之义务。”

【187】胡大展主编:《台湾民法研究》(下),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86页。

【188】胡大展主编:《台湾民法研究》(下),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86页;陈棋炎、黄宗乐、郭振恭:《民法继承新论》(修订7版),台湾三民书局2011年版,第73页。

【189】吴国平主编:《台湾地区继承制度概论》,九州出版社2014年版,第288页。

【190】陈棋炎、黄宗乐、郭振恭:《民法继承新论》(修订7版),台湾三民书局2011年版,第69页。

【191】柳经纬、薛景元、施信贵:《海峡两岸法律制度比较·民法》,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46~348页。

【192】郭明瑞、房绍坤、关涛:《继承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0页。

【193】吴国平:《论我国法定继承制度的完善》,载《盐城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

【194】吴国平:《论我国法定继承制度的完善》,载《盐城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

【195】陈明添、吴国平主编:《中国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716页。

【196】陈棋炎、黄宗乐、郭振恭:《民法继承新论》(修订7版),台湾三民书局2011年版,第69页;翟云岭、刘耀东:《论继承权丧失制度》,载《北方法学》2012年第5期。

【197】翟云岭、刘耀东:《论继承权丧失制度》,载《北方法学》2012年第5期。

【198】翟云岭、刘耀东:《论继承权丧失制度》,载《北方法学》2012年第5期。

【199】郭明瑞、房绍坤、关涛:《继承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0页。

【200】参见戴炎辉、戴东雄:《中国继承法》,作者1998年自版,第63页;转引自王利明主编:《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及说明》,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381页。

【201】陈棋炎、黄宗乐、郭振恭:《民法继承新论》(修订7版),台湾三民书局2011年版,第72页。

【202】吴国平:《论我国法定继承制度的完善》,载《盐城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

【203】李燕:《我国法定继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海峡法学》2010年第3期。

【204】吴国平:《论我国法定继承制度的完善》,载《盐城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

【205】吴国平主编:《台湾地区继承制度概论》,九州出版社2014年版,第296页。

【206】赵欣、卢晶:《遗产继承:小保姆合法权益受保护》,载《人民日报》2001年1月21日第2版。

【207】焦武峰:《怎样对待公民的个人财产权——“二奶继承案的思考”》,载《法制日报》2002年5月26日第2版。

【208】刘文:《继承法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9页。

【209】李静芹:《遗嘱自由的限制之法理分析》,载《河北法学》2009年第9期。

【210】李虹:《论遗嘱自由之限制》,载《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211】陈明添、吴国平主编:《中国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705~706页。

【212】刘文:《继承法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7页。

【213】李平、李娜:《遗嘱特留份制度再思考》,载《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4期。

【214】郭明瑞、房绍坤、关涛:《继承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1页。

【215】张玉敏(课题组负责人):《中国继承法立法建议稿及立法理由》,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8页。

【216】梁慧星主编:《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附理由·侵权行为编·继承编》,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76~183页;王利明主编:《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及立法理由·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540~551。

【217】高富平主编:《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75页。

【218】王泽鉴:《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9~261页。

【219】蒋月主编:《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版,第330~331页。

【220】韩长印:《共同法律行为理论的初步构建——以公司设立为分析对象》,http://www.privatelaw.Com.Cn/new2004/shtml/20100310-000025.htm,下载日期:2011年3月18日。

【221】刘春茂主编:《中国民法学·财产继承》,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第2版,第297页。

【222】陈棋炎、郭振恭、黄宗乐:《民法继承新论》(修订7版),台湾三民书局2011年版,第253页。

【223】何丽新、谢美山、熊良敏等:《民法典草案继承法编修改建议稿》,载柳经纬主编:《厦门大学法律评论》(第7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4页;刘春茂主编:《中国民法学·财产继承》,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第2版,第298页。

【224】张平华、刘耀东:《继承法原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307~308页。

【225】蒋月主编:《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版,第331~332页。

【226】陈明添、吴国平主编:《中国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696~697页。

【227】吴国平、张影主编:《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3版,第152~153页。

【228】王歌雅:《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遗嘱制度研究之回顾与展望》,载陈苇主编:《家事法研究》(2009年卷),群众出版社2010年版,第65~67页。

【229】郑小川、于晶:《婚姻继承习惯法研究——以我国某些农村调研为基础》,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第154~155页。

【230】王歌雅:《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遗嘱制度研究之回顾与展望》,载陈苇主编:《家事法研究》(2009年卷),群众出版社2010年版,第37页。

【231】佚名:《共同遗嘱在我国继承制度上的法律定位》,http://China.findlaw.Cn/info/minshang/minfa/falvxingwei/gtflxw/106587.html,下载日期:2011年3月18日。

【232】徐国栋主编:《绿色民法典草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32页。

【233】王歌雅:《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遗嘱制度研究之回顾与展望》,载陈苇主编:《家事法研究》(2009年卷),群众出版社2010年版,第37页。

【234】佚名:《共同遗嘱公证存在的法律问题》,http://China.findlaw.Cn/info/minshang/minfa/falvxingwei/gtflxw/106591_7.html,下载日期:2011年3月18日。

【235】佚名:《共同遗嘱在我国继承制度上的法律定位》,http://China.findlaw.Cn/info/minshang/minfa/falvxingwei/gtflxw/106587.html,下载日期:2011年3月18日。

【236】唐春芳:《浅析共同遗嘱》,载《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第5期。

【237】唐春芳:《浅析共同遗嘱》,载《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第5期。

【238】王歌雅:《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遗嘱制度研究之回顾与展望》,载陈苇主编:《家事法研究》(2009年卷),群众出版社2010年版,第37页。

【239】史尚宽:《继承法论》,台湾荣泰印书馆1981年版,第516页。

【240】刘春茂主编:《中国民法学·财产继承》,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第2版,第352页。

【241】郭明瑞、房绍坤、关涛:《继承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0页。

【242】郭明瑞、房绍坤、关涛:《继承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0~131页;刘春茂主编:《中国民法学·财产继承》,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第2版,第355~357页。

【243】刘春茂主编:《中国民法学·财产继承》,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第2版,第357页。

【244】郭明瑞、房绍坤、关涛:《继承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1页。

【245】王歌雅:《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遗嘱制度研究之回顾与展望》,载陈苇主编《家事法研究》(2009年卷),群众出版社2010年版,第39页。

【246】参见王书江译:《日本民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183~184页。

【247】陈卫佐译注:《德国民法典》(第3版),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603~604页。

【248】殷生根、王燕译:《瑞士民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0页。

【249】刘春茂主编:《中国民法学·财产继承》,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第2版,第357页。

【250】吴国平:《论我国遗嘱继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载马忆南主编:《家事法研究》(2011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14页。

【251】张玉敏主编:《继承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95页。

【252】郭明瑞、房绍坤、关涛:《继承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2页;张平华、刘耀东:《继承法原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363页。

【253】张平华、刘耀东:《继承法原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363页。

【254】郭明瑞、房绍坤、关涛:《继承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3页。

【255】吴国平:《论我国遗嘱继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载马忆南主编:《家事法研究》(2011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16页。

【256】郭明瑞、房绍坤、关涛:《继承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32页;刘春茂主编:《中国民法学·财产继承》,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第2版,第426页。

【257】龙翼飞:《比较继承法》,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10页。

【258】杨波:《试论继承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的法律完善》,载万鄂湘主编:《婚姻法理论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446页。

【259】黄颖:《论遗产继承中债权人利益的保护》,载陈苇主编:《家事法研究》(2009年卷),群众出版社2010年版,第497页。

【260】唐云国:《遗产继承中债权人利益的保护》,载万鄂湘主编:《婚姻法理论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464页。

【261】黄颖:《论遗产继承中债权人利益的保护》,载陈苇主编《家事法研究》(2009年卷),群众出版社2010年版,第503页。

【262】唐云国:《遗产继承中债权人利益的保护》,载万鄂湘主编:《婚姻法理论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465页。

【263】张玉敏:《继承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

【264】王书江译:《日本民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167~168页。

【265】罗结珍译:《法国民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214~216页。

【266】殷生根、王燕译:《瑞士民法典》,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第156~157页。

【267】张玉敏:《财产继承中债权人利益的保护》,载《现代法学》1997年第2期。转引自刘悦:《中国财产继承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海关出版社2003年版,第185页。

【268】张玉敏:《继承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

【269】杨立新、朱呈义:《继承法专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50~251页。

【270】陈苇、宋豫主编:《中国大陆与港、澳、台继承法比较研究》,群众出版社2007年版,第408页。

【271】刘春茂主编:《中国民法学·财产继承》,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第2版,第424页。

【272】郭明瑞、房绍坤、关涛:《继承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38~339页。

【273】蒋月主编:《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版,第371页。

【274】郭明瑞、房绍坤、关涛:《继承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39~340页;张平华、刘耀东:《继承法原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427页。

【275】蒋月主编:《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版,第372页。

【276】刘悦:《中国财产继承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海关出版社2003年版,第187页。

【277】罗结珍译:《法国民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214~216页。

【278】王书江译:《日本民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166页。

【279】殷生根、王燕译:《瑞士民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5~156页。

【280】徐涤宇译注:《最新阿根廷共和国民法典》,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699页。

【281】齐云译:《巴西新民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283页。

【282】林纪东等编纂:《新编六法参照法令判解全书》(修订版),台湾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修订版。

【283】杨波:《试论继承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的法律完善》,载万鄂湘主编:《婚姻法理论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454页。

【284】杨波:《试论继承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的法律完善》,载万鄂湘主编:《婚姻法理论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456页。

【285】殷生根、王燕译:《瑞士民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8页。

【286】刘悦:《中国财产继承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海关出版社2003年版,第189页。

【287】林纪东等编纂:《新编六法参照法令判解全书》(修订版),台湾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第311页。

【288】刘悦:《中国财产继承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海关出版社2003年版,第189页。

【289】杨波:《试论继承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的法律完善》,载万鄂湘主编:《婚姻法理论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457页。

【290】殷生根、王燕译:《瑞士民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1页。

【291】陈卫佐译注:《德国民法典》,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574页。

【292】罗结珍译:《法国民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238页。

【293】蒋月主编:《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版,第374~375页。

【294】郭明瑞、房绍坤、关涛:《继承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7页。

【295】张平华、刘耀东:《遗产分割中归扣法律制度研究》,载《法学论坛》2009年第1期。

【296】郭明瑞、房绍坤、关涛:《继承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7页。

【297】郭明瑞、房绍坤、关涛:《继承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8~99页。

【298】郭明瑞、房绍坤、关涛:《继承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7页。

【299】张平华、刘耀东:《遗产分割中归扣法律制度研究》,载《法学论坛》2009年第1期。

【300】谈婷:《在我国设立继承法归扣制度的立法探讨》,载《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301】叶孝信主编:《中国法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90页。

【302】周东平主编:《中国法制史》,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01页。

【303】周东平主编:《中国法制史》,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42页。

【304】叶孝信主编:《中国法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49页。

【305】潘维和:《中国历次民律草案校释》,台湾汉林出版社1982年版,第359页。

【306】潘维和:《中国历次民律草案校释》,台湾汉林出版社1982年版,第565~570页。

【307】潘维和:《中国历次民律草案校释》,台湾汉林出版社1982年版,第565~570页。

【308】郭明瑞、房绍坤、关涛:《继承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9页。

【309】王翔:《对我国应否建立归扣制度的商榷》,载《石子河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6期。

【310】沈星:《也谈归扣制度》,载《学术论坛》2008年第1期。

【311】王翔:《对我国应否建立归扣制度的商榷》,载《石子河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6期。

【312】郭明瑞、房绍坤、关涛:《继承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9页。

【313】王利明主编:《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及立法理由》,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476页。

【314】[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修订版),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8页。

【315】郭明瑞、房绍坤、关涛:《继承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9页。

【316】胡雅妮:《论我国继承法采纳归扣制度的必要性》,载《德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317】张平华、刘耀东:《遗产分割中归扣法律制度研究》,载《法学论坛》2009年第1期。

【318】王利明主编:《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及立法理由》,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476页。

【319】郭明瑞、房绍坤、关涛:《继承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5页。

【320】朱犁:《特留份制度研究》,载陈苇主编:《家事法研究》(2009年卷),群众出版社2010年版,第519页。

【321】张玉敏:《继承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55页。

【322】张平华、刘耀东:《遗产分割中归扣法律制度研究》,载《法学论坛》2009年第1期。

【323】王翔:《对我国应否建立归扣制度的商榷》,载《石子河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6期。

【324】转引自张平华、刘耀东:《遗产分割中归扣法律制度研究》,载《法学论坛》2009年第1期。

【325】吴国平:《遗嘱自由及其限制探究》,载《海峡法学》2010年第3期。

【326】张平华、刘耀东:《遗产分割中归扣法律制度研究》,载《法学论坛》2009年第1期。

【327】史尚宽:《继承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6页。

【328】胡雅妮:《论我国继承法采纳归扣制度的必要性》,载《德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329】郭明瑞、房绍坤、关涛:《继承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3~104页。

【330】郭明瑞、房绍坤、关涛:《继承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3页。

【331】谈婷:《在我国设立继承法归扣制度的立法探讨》,载《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332】谈婷:《在我国设立继承法归扣制度的立法探讨》,载《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333】郭明瑞、房绍坤、关涛:《继承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3页。

【334】蒙冬梅:《论我国继承法之遗产分割制度》,载《广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12期。

同类推荐
  • 礼仪金说:金正昆教你学礼仪

    礼仪金说:金正昆教你学礼仪

    在现代社会,礼仪修养几乎成为一个人和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
  • FBI教你10秒钟读懂面部微表情

    FBI教你10秒钟读懂面部微表情

    现代都市人,人人戴着面具出场,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微表情的妙处,然后我们才能了解笑并不完全代表高兴,还可能是讽刺;皱眉不完全是愤怒,还可能是在思考……而每当见到陌生人,我们总会下意识地仔细观察对方的面部表情,这是因为我们想在每一张陌生的面孔上找到一些跟脑海中的熟悉面孔相似的地方,以增加亲切感。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明明是第一次见到某个人,却会突然觉得很熟悉的原因。
  • 做人靠手段做事靠手腕

    做人靠手段做事靠手腕

    头脑聪明不是你做人的唯一资本,手里有钱亦不是你做事的全部资本。那么做人靠什么,做事又靠什么?做人靠手段,做事靠手腕!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是经久不衰的铁律!一样的脑子,一样的身材,为什么有的人在人际关系中如鱼得水,而你却呼吸困难?为什么有的人在生活中游刃有余,而你却举步维艰?为什么有的人一次又一次戴上了成功的花环,而你却一次又一次跌进了失败的深渊?为什么有的人最终走身辉煌,而你却只能在黄昏中收拾失落?
  • 藏獒生存法则

    藏獒生存法则

    作为一位来自圣洁的雪域高原的贵客,我们对“藏獒”的延请,不是仅仅为了让它出场展示一下,引起一片高声而短暂的赞叹,而是努力以一种充满耐心和技巧的方法途径,把属于藏獒的高贵傲人的王者气象、忠诚守责的敬业精神、方正刚直的棱角性格、充满灵性的非凡素质、坚忍执着的做事风格、灵活机动的行动策略、迅速敏捷的反应意识、团结协作的集体思想、改变适应的生存本领以及不断锤炼以求提升进步的领导风度,全面地移植输送给大家,以激活人们心底在这方面的渴望和期待,从而不但让每一个人都得到梦寐以求的精神动力,也让所有以人为根本动力的企业实体,因此而焕发新的风貌。
  • 方法总比问题多

    方法总比问题多

    造就一流员工的职场培训读本。优秀的人找方法,平庸的人找借口。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不会解决问题的人。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思路决定出路,方法总比问题多。阅读本书,让你成为方法高手,做问题的终结者。
热门推荐
  • 钻石王牌之泽村荣纯

    钻石王牌之泽村荣纯

    一位患有心脏病的少年心脏病突发去世,醒来之后发现自己重生在动漫钻石王牌的主角泽村荣纯身上,一直不能运动的病弱少年得到了一具健康的身体之后他会怎么做?他是否能改变结局,唯有胜利我绝不想让!
  • 斗破之路人甲

    斗破之路人甲

    来自穿越穿越神殿的少女,斗破位面被大礼包砸中的小仆人。一个路人甲对命运的抗争。
  • 归云曲

    归云曲

    你我殊途,终究不能在一起可我,依然爱你,即便我忘了你,即便我不再是我等你百年,只为再次遇见谢谢你 世上之魂,是善是恶,皆可渡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美女妖精后援团

    我的美女妖精后援团

    这是一个确实存在着神明的世界,各个种族的生灵通过成为神的眷族而获得力量。来自东方妖精族的少年剑士修,以成为主神级的神明复活妖精之森而努力着。他的身份是一位冒险者,而另一个身份却是……妖精王——维艾欧斯。
  • 逃离未来

    逃离未来

    此时,冯畅和岁星人已经坐在南极上空的双鱼飞船里,岁星人指着一处不断旋转的灰白色烟雾说,“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白色的风暴就是时光之门”冯畅顺着岁星人指点,看向正前方,只见厚厚地云层中有一团白色的烟雾,这白色的烟雾,如同有生命一样在不停的旋转,不停的改变形状,他周围的云层却纹丝不动,丝毫不受它旋转力的干扰,而这厚厚的云层却巧妙的将这白色烟雾隐藏了起来,如果不是自己站在这样一个逆天的高度,是根本发现不了的“时间之门找到了,我们什么时候穿越”岁星人似乎已经等不及了,这也难怪,在地球上如老鼠般生活了这么长时间,而现在终于可以到外太空寻找自己的星球了!
  • 再无那个她

    再无那个她

    你有过绝望的感觉吗?就像是唯一的依靠,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了,纷纷倒下。而我知道,我不能倒下,反而要更加努力,去为她讨回一个公道。
  • 末日调查员

    末日调查员

    别人家的穿越永远是末日前或末日后,总之肯定有办法解决问题,而我摊上的系统画风咋就这么神奇,专把我扔进末日进行时……
  • 饮酒赏雪上青霄

    饮酒赏雪上青霄

    呃呃个外国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