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526300000004

第4章 《三国志·魏书四 三少帝纪》

第一节 司马师的“仁”

【原文】

冬十一月,诏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将军胡遵、镇南将军毌丘俭等征吴。十二月,吴大将军诸葛恪拒战,大破众军于东关。不利而还。

【译文】

十一月,朝廷派遣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将军胡遵、镇南将军毌丘俭等率军攻吴。

十二月,东吴大将军诸葛恪领兵反击,在东关大败魏军。

魏军退还。

【评点】

这一段平淡的叙事里面,还套着小故事,小故事的主角叫司马师。《汉晋春秋》载:“毌丘俭、王昶闻东军败,各烧屯走。朝议欲贬黜诸将,景王曰:‘我不听公休(诸葛诞字),以至于此。此我过也,诸将何罪?’悉原之。时司马文王为监军,统诸军,唯削文王爵而已。”

也就是说,毌丘俭、王昶等人奉命征吴,大败亏输,朝臣众议,要治这几位将领的罪,这个时候,司马景王说:“我因为不听诸葛公休(即诸葛诞)的话,才落得这样的结局。这是我的过失,这几位将领有什么罪过呢?”于是就都赦免了他们。当时司马文王做监军,统领各路军队,所以就只削了文王的爵禄而已。

司马景王即司马师,司马文王即司马昭。景王是文王的亲哥哥,大名鼎鼎的司马懿是他们的亲爹。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登基称帝,司马师就是皇帝的伯父,后来他在率兵平定毌丘俭、文钦之乱的时候,因为眼疾发作死掉,被追尊为景皇帝。这就是司马景王的由来。

这下大家明白了吧?收拢人心就是这么干的。

还是这一年,还有一件事:雍州刺史陈玄伯请求朝廷允许并州一起勠力征讨胡人,司马景王听从了他的建议。结果兵力还没集结起来,雁门和新兴两个郡以为他们要出远役,不乐意,干脆反叛了朝廷。这个时候,司马师再次谢罪于朝臣士子,说这是我的过失啊,不是玄伯的责任!

东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习凿齿就此事发表评论:

“司马大将军引二败以为己过,过消而业隆,可谓智矣。夫民忘其败,而下思其报,虽欲不康,其可得邪?若乃讳败推过,归咎万物,常执其功而隐其丧,上下离心,贤愚解体,是楚再败而晋再克也,谬之甚矣!”

就是说,司马大将军将这两次兵败的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结果过错反而消弭,事业更加兴隆,实在是明智之举。

其实不用他说,我们也明白这样做的明智之处。被他宽宥免罪的部下想着报恩,老百姓都觉得他器量宽宏,于是人心所向,他肯定是步步走顺;如果他讳言其败,把过错尽往别人身上推,到那个时候,上下离心,贤愚解体,民心既失,再想成就一番霸业,可就难了!

王熙凤是《红楼梦》里面大名鼎鼎的当家二奶奶,即被众人纷纷议论:平日里只知道奉承老太太和太太,丝毫不顾体恤下人。若是有了好事,她先跑过去邀功;若是有了过错,她往后面一缩,推别人前去顶缸。是以这人得势时威风八面,一旦失势,人人都咂着嘴解恨,失了人心是可怕的!

不过大家都被司马师的假象蒙蔽了,恩惠施于人只不过是个策略,实际上,这个人相当狠。

《世说新语》载:“司马景王东征,取上党李喜,以为从事中郎。因问喜曰:‘昔先公辟君不就,今孤召君,何以来?’喜对曰:‘先公以礼见待,故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见绳,喜畏法而至耳!’”

意思是司马景王东征的时候,召用了上党的李喜,把他任用为从事中郎。李喜到任,司马景王就问他了:“以前先父(司马懿)征召你任事你不肯就任,现在我征召你,你怎么就来了呢?”

李喜对答说:“当年令尊以礼相待,因此我能以礼节来决定进退;现在明公用法令来限制,我害怕犯法,只好来了。”

由此可见,司马师是极擅长恩威并用、软硬兼施这一手的。他发起威来,那是相当狠的。

那么,在这一次两次的战争中,魏帝曹芳在哪里?看不见他的影子。

行军作战,调派将领,是司马师的事;招揽过失,自罚家人,是司马师的事。俨然司马师是最高统领,当朝标志。曹芳这个皇帝已经是个被架空的稻草人,孤零零地站在荒野。

第二节 司马师的狠

【原文】

庚戌,中书令李丰与皇后父光禄大夫张缉等谋废易大臣,以太常夏侯玄为大将军。事觉,诸所连及者皆伏诛。辛亥,大赦。三月,废皇后张氏。夏四月,立皇后王氏,大赦。五月,封后父奉车都尉王夔为广明乡侯、光禄大夫,位特进,妻田氏为宣阳乡君。秋九月,大将军司马景王将谋废帝,以闻皇太后。甲戌,太后令曰:“皇帝芳春秋已长,不亲万机,耽淫内宠,沉漫女德,日延倡优,纵其丑谑;迎六宫家人留止内房,毁人伦之叙,乱男女之节;恭孝日亏,悖泬滋甚,不可以承天绪,奉宗庙。使兼太尉高柔奉策,用一元大武告于宗庙,遣芳归籓于齐,以避皇位。”

【译文】

二十二日,中书令李丰与皇后的父亲光禄大夫张缉等人私下谋划撤换朝臣,让太常夏侯玄当大将军。

事情暴露后,所有与此事有牵连的人都被诛杀。

二十三日,大赦。

三月,废掉了张皇后。

四月,册封王氏为皇后,大赦天下。

五月,封皇后的父亲奉车都尉王夔为广明乡侯和光禄大夫,赐位特进,位居三公之下。其妻田氏为宣阳乡君。

九月,大将军司马师谋划废少帝曹芳而另立新帝,他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了皇太后。

十六日,皇太后下诏说:

“皇帝曹芳年龄已经不小,不理国事,却一味宠爱身边小人,沉溺于女色,整天和倡优泡在一起,纵容她们种种不合礼仪的言行。还曾召来六宫家人在内房留住,破坏人伦之大理,扰乱男女之节操。况且他对母后也不够孝敬,狂傲不听管教。如此作为,已不可承受天命,再做皇帝,祭祀宗庙。故而我决定派司徒兼太尉高柔带着曹芳帝位的文告,用一头大牛的牲礼去祭祀曹氏宗庙和各位先帝,让曹芳去做齐国的藩王,以退位让贤。”

【评点】

曹芳(232—274),魏明帝曹叡之养子,239年曹叡病逝后继立为帝,是曹魏的第三位皇帝。

他当年即位的时候,才是一个八岁的小孩。

明帝临终托孤,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辅佐幼主。

说起来,这也是必然之局。因为当时司马懿统领全国兵马,南征北战,东挡西杀,立下了汗马功劳,是德高望重的老臣,没有比他更适合辅佐幼帝的人了。不过,明帝也不傻,司马懿毕竟姓司马,所以曹叡又想到曹爽。曹爽是大将军曹真之子,曹氏皇族的远系根脉,曹真在世即受文帝曹丕器重,曹爽本人又很受明帝器重。既然这样,让曹爽牵制司马懿,当万无一失了吧?

可惜,他的如意算盘打错了。曹爽说起来是个二世祖,并没有什么大本事,一旦登上高位,一味耽溺享乐,任用亲信,这么一来,他跟司马懿的差距可就拉开了。

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之所以能够那样勇于承担责任、延揽过失,他爹对他的言传身教绝对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边是低调、谨慎、暗藏雄图大志;一边是志大、才疏、张狂,摆着一张不可一世的脸,鹿死谁手,几乎没有悬念。

其结果就是曹爽被司马懿给除去,另一半权力也归于司马氏之手。司马懿死后,权力归了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有司马师这个当大哥的在,司马昭锋芒不太露,所以司马师就成了已经长大成人的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当然,皇帝也就成了想要成就大业的司马师的眼中钉肉中刺。

现在以后人的眼光来看,历史真的好像在原地转圈玩轮回:魏帝曹芳就像当年汉帝想除去曹操那样,也想要密谋除去司马师了。结果事情败露,司马师一不做二不休,除了斩杀大臣和所有参与其事的人,还逼着皇太后下诏废曹芳,逊位于高贵乡公曹髦,一个十四岁的孩子。

第三节 魏帝之死

而曹髦的结局,只有寥寥数字。

【原文】

五月己丑,高贵乡公卒,年二十。

【译文】

五月十三日,高贵乡公曹髦死亡,年仅二十岁。

【评点】

正元二年(255)闰月二十八日,老天爷捉弄曹髦,让他来了个先喜后悲。

之所以喜,是因为把持曹魏朝政的大将军司马师在许昌病重身死,享年四十八岁。这么一来,司马氏岂非树倒猢狲散,天助曹魏福祚永续?

之所以悲,是他忽略了司马师还有个弟弟叫司马昭,而司马昭的狼子野心,一点也不逊于其父其兄。福祚永续?前门走虎,后门进狼,能续才怪!

司马昭当时去探视兄长,曹髦派尚书傅嘏传诏,命司马昭留在许昌处理他哥的丧事,司马师统率的数十万大军交由傅嘏带回洛阳。

他的打算很美,外放司马昭,收回军权。可是天不从他愿,傅嘏原本就是司马一门的重臣,而不是他曹氏一门的重臣,结果就是司马昭根本就拿皇帝诏书当放屁,自己领着傅嘏,带领大军大摇大摆就回来了!

大军屯驻洛阳城外,旌旗招展,杀气冲天,曹髦还能怎么办?只有两个字:封官!

司马昭,大将军加侍中。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辅政。

就这样,司马昭成了继司马师之后,实际上的曹魏帝国第一人!

泥人也有三分土性,曹髦比当年的汉献帝有血性。当年的汉献帝被欺负得自己的老婆都被人揪着头发拽出去处死了,他只知道坐在那里哀叹说:“天底下还有这样的事吗?还有像我这么悲惨的皇帝吗?”而曹髦在景元元年(260)夏天,召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等大臣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自出讨之。”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俗语,就是从他这里流传下来的。而他居然还想要和这三位一起讨伐司马昭。到底是个小孩子,说话既不经大脑,也不看对象。这三个人里面,只有王经劝他隐忍,他又不听;而那二位干脆出门就告密,跑到司马昭那里邀功去了。

司马昭一听,好啊!

过不了一会儿,果然曹髦亲率宿卫童仆数百人奔出宫门,要亲身讨贼。司马昭早派贾充领数千禁军把他们给迎住了。一边几百,一边数千,一边不惯征战,一边刀头舔血,谁负?谁胜?

可是毕竟曹髦是皇帝,他挥着把宝剑就往前冲,禁军哪个敢往上迎?这个时候,太子舍人成济问贾充:“危急了,怎么办?”贾充非常阴险地玩了一手借刀杀人:“司马公养你们不就为的今天吗?还问什么!”这个粗人一听,哦,是这么回事!抽出武器,猛刺皇帝,一击毙命,刃透其背。

这是习凿齿所撰的《汉晋春秋》记载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后续是:“文王闻,大惊,自投于地曰:‘天下其谓我何!’”

司马昭听了,大吃一惊,一个响头磕在地上,说:“天下人会说我什么呀!”

人是他派的,有什么可惊的?皇帝是他本来就要除掉的,又有什么可惊的?那句“天下人会说我什么”又有什么可怕的?有什么能比得上大权在握的好处多呢?

所以说,玩政治的人,都长着一颗七窍玲珑心,一张十八寸的厚脸皮,这话一点不假。

当然,下面的戏还是要唱下去,他是断断不肯自裁谢罪的,所以礼葬曹髦啊,诛王经啊,夷成济九族啊,都要一出一出唱下去,即使不给曹魏皇族一个交代,也要给老百姓一个交代。

旧帝已死,新帝当立,他又迎曹操之子燕王曹宇十五岁的儿子曹奂即位——又是一个可以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少年皇帝。

你看,历史真的在轮回:当初曹操怎么对待汉家天子,此时司马氏就怎么对待他的魏家天子。而将来,司马氏怎么对待曹氏的魏家天子,别人就怎么对待他的晋家天子。

人在做,天在看啊。

第四节 死尚蒙灰

这件事的余韵,却是袅袅不歇。

皇帝被杀,还要给天下人一个交代。于是,皇太后又出场了。

【原文】

皇太后令曰:“吾以不德,遭家不造,昔援立东海王子髦,以为明帝嗣,见其好书疏文章,冀可成济,而情性暴戾,日月滋甚。吾数呵责,遂更忿恚,造作丑逆不道之言以诬谤吾,遂隔绝两宫。其所言道,不可忍听,非天地所覆载。吾即密有令语大将军,不可以奉宗庙,恐颠覆社稷,死无面目以见先帝。大将军以其尚幼,谓当改心为善,殷勤执据。而此儿忿戾,所行益甚,举弩遥射吾宫,祝当令中吾项,箭亲堕吾前。吾语大将军,不可不废之,前后数十。此儿具闻,自知罪重,便图为弑逆,赂遗吾左右人,令因吾服药,密行鸩毒,重相设计。事已觉露,直欲因际会举兵入西宫杀吾,出取大将军,呼侍中王沈、散骑常侍王业、尚书王经,出怀中黄素诏示之,言今日便当施行。吾之危殆,过于累卵。吾老寡,岂复多惜余命邪?但伤先帝遗意不遂,社稷颠覆为痛耳。赖宗庙之灵,沈、业即驰语大将军,得先严警,而此儿便将左右出云龙门,雷战鼓,躬自拔刃,与左右杂卫共入兵陈间,为前锋所害。此儿既行悖逆不道,而又自陷大祸,重令吾悼心不可言。昔汉昌邑王以罪废为庶人,此儿亦宜以民礼葬之,当令内外咸知此儿所行。又尚书王经,凶逆无状,其收经及家属皆诣廷尉。”

【译文】

皇太后下令说:

“我的仁德不足,所以家中接连出现不幸的事。

“前者我推荐了东海王曹霖的儿子曹髦,让他来继承明帝的嗣位,见他爱好读书,喜欢审阅朝臣们的奏章,期望他能做出一番事业。不想他性情暴戾,一天甚于一天。

“我多次对他加以斥责,他对我由此也产生了愤恨,散布种种卑劣的谣言来诽谤我,并且不再与我来往;至于他攻击我的那些话,简直不敢听闻,为天地所不容。

“我曾私下给大将军下令说:这小子不能祭祀宗庙,让他做君王势必要颠覆社稷,断送江山,使我无颜见九泉之下的先帝。

“大将军总是说念他年幼,我们还是多多加以教诲引导,使他改心从善。

“谁知此儿恨我所言,越发变得放肆无礼,竟持弓在远处射我的住处,诅咒要射中我的喉咙。那箭矢就落在我的跟前。

“我只好告诉大将军:这小子不可不废。

“前后说了数十遍,此儿把这些都知道了,他自知罪重,企图杀掉我。他买通我身边的人,在我服用的药中下鸩毒,想暗中毒死我,并设计了许多方案。

“事情败露后,他便想在会面时拥兵闯入西宫杀死我,再杀大将军。

“他找了侍中王沈、散骑常侍王业、尚书王经,掏出怀中的诏书给他们看,要他们马上就去执行。

“我的处境危险,就如覆巢下的累卵。

“我本是个年老守寡之人,对自己一条老命并不看得很重。但辜负了先帝的遗愿,断送了列祖列宗创下的江山,这不能不令我万分痛心啊!

“幸赖祖宗在天之灵的保佑,王沈、王业二人把小子的阴谋马上报告了大将军,使大将军有时间加强戒备。

“而此儿还是带着人马冲出皇宫云龙门,亲自擂鼓举刀,乱哄哄地与大将军的军队交锋,结果在混战中身亡。

“此儿既行大逆不道之事,继而又自己惹祸丧身,这使我越发难过。

“过去汉朝的昌邑王曾因罪被废为百姓,现下此儿也应以普通百姓的礼仪安葬,并把这小子的所作所为告知天下。

“另有尚书王经,也是罪恶的逆臣,着令将他和他的家人全部逮捕送交廷尉查处。”

【评点】

这个太后姓郭,西宁人,出身河右大族(即黄河以西地区,相当于今甘肃、宁夏、青海一带)。曹魏天下出过五位皇后:武宣卞皇后、文昭甄皇后、文德郭皇后、明悼毛皇后、明元郭皇后。她是明元郭皇后。

魏明帝曹叡、齐王曹芳、高贵乡公曹髦,三朝国事,“兴夺大事,皆先咨启于太后而施行”。

在这件天大冤案中,又由她出面来帮着司马昭粉饰太平,扭曲事实。

诏书中在在谴责,都为的申明四个字:曹髦该死。

于是,一代皇帝就这样含冤而逝,死且蒙灰。

可是,《汉晋春秋》载:“丁卯,葬高贵乡公于洛阳西北三十里瀍涧之滨。下车数乘,不设旌旐,百姓相聚而观之,曰:‘是前日所杀天子也。’或掩面而泣,悲不自胜。”

可见,百姓心里一杆秤,再怎么粉饰也没用。

第五节 曹魏禅位

【原文】

五月,诏曰:“相国晋王诞敷神虑,光被四海;震耀武功,则威盖殊荒;流风迈化,则旁洽无外。愍恤江表,务存济育,戢武崇仁,示以威德。文告所加,承风向慕,遣使纳献,以明委顺,方宝纤珍,欢以效意。而王谦让之至,一皆簿送,非所以慰副初附,从其款愿也。孙皓诸所献致,其皆还送,归之于王,以协古义。”

王固辞乃止。

又命晋王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乘金根车、六马,备五时副车,置旄头云罕,乐舞八佾,设钟虡宫县。进王妃为王后,世子为太子,王子、王女、王孙,爵命之号如旧仪。癸未,大赦。

秋八月辛卯,相国晋王薨。

壬辰,晋太子炎绍封袭位,总摄百揆,备物典册,一皆如前。是月,襄武县言有大人见,长三丈余,迹长三尺二寸,白发,著黄单衣,黄巾,拄杖,呼民王始语云:‘今当太平。’

九月乙未,大赦。

戊午,司徒何曾为晋丞相。癸亥,以骠骑将军司马望为司徒,征东大将军石苞为骠骑将军,征南大将军陈骞为车骑将军。

乙亥,葬晋文王。闰月庚辰,康居、大宛献名马,归于相国府,以显怀万国致远之勋。

十二月壬戌,天禄永终,历数在晋。诏群公卿士具仪设坛于南郊,使使者奉皇帝玺绶册,禅位于晋嗣王,如汉魏故事。

甲子,使使者奉策。

遂改次于金墉城,而终馆于邺,时年二十。

【译文】

五月,皇帝下诏说:“相国晋王大展神思妙运,德溢四海。统兵征伐,则威德震撼边疆;推行王教,则以礼仪传播国土内外。对于江东孙吴政权,他不忍让众多的士兵百姓死于战火,故而谋求用和平手法来解决问题。在他的武力威慑和仁德感召下,孙吴政权已有归附之意。遣特使进献宝物,正是他们这种打算的具体表示。而晋王谦让之至,对东吴所献礼品登记入簿,全送交给我。这并不是安慰孙皓来归附,遵从孙皓的本来愿望的好办法。对于孙皓进贡来的礼品,我决定都赐给晋王,这样才符合古人的尊贤之义。”

晋王极力辞谢,方才作罢。

于是皇帝特许晋王戴只有皇帝戴的前后有十二根玉串的冠冕,使用天子的旗帜,出入有御林军沿途警卫并禁止路人通行,乘坐皇帝专用的六匹马拉的金根车,后面跟随配以青、白、红、黑、黄五种颜色的五辆从车。

又特许晋王出行时有羽林骑兵开道,宫殿中设置悬挂钟磬的木架,可以演奏皇宫中的八佾乐舞。

进王妃为王后,世子为太子,王子、王女、王孙爵号照旧。

三十日,大赦天下。

八月九日,晋王、相国司马昭死去。

十日,晋太子司马炎继承王位,统领百官,独揽朝政。

是月,襄武县报称有异人出现,高三丈有余,脚迹长三尺二寸,白发,着黄衣黄巾,拄拐。

他喊来乡民王始,对他说:“现在天下太平了。”

九月十四日,大赦天下。

十月六日,任命司徒何曾为晋丞相。

十一日,任命骠骑将军司马望为司徒,征东大将军石苞为骠骑将军,征南大将军陈骞为车骑将军。

二十三日,为晋文王举行葬礼。

闰月,西域康居、大宛来朝进献名马,都归于相国府,以表彰司马相国怀柔万国的不朽功勋。

十二月十三日,曹魏王朝的天禄永远地结束了。

朝政转到了司马氏手中,称晋王朝,魏元帝曹奂诏令群臣商议在京都南郊举行祭天仪式,又派遣特使捧着皇帝的玉玺、绶带和诏书正式禅位于晋嗣王,如同当初汉献帝禅位给曹氏皇帝一般。

十五日,晋武帝派人给前魏元帝曹奂送去文书,把他迁置到金墉城居住,后来,又改驻邺城,最终他病死在那里。

【评点】

就这样,司马氏历经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终于修成正果,登上帝位。

继公元220年那场轰轰烈烈的献帝禅位于曹魏的大戏之后,咸熙二年(265)秋天,同一片蓝天之下,又演出了一场曹魏禅位于司马的大戏。

魏国正式灭亡。

同类推荐
  • 井中

    井中

    我们坐井观天,却总相信天空比井口大,是因为我们被灌输这样的思想,还是我们只是以自己的视野看青蛙?青蛙在我们的井中,而我们在另一个井中,可谁知道这个井外的天空我们是否能触碰到?
  • 位面三国争霸

    位面三国争霸

    风风雨雨,英雄儿女,磕磕碰碰,今生为你。各位读者,位面三国争霸,就是一部书写猛将如云,战斗疯狂,谋士如妖,点指江山,红颜陶醉,一曲,双眼朦胧泪珠流,英雄战场,抬手间,尸骨片地,一将功成万骨枯。如果你是一个喜欢英雄儿女的书友,欢迎你来到位面三国争霸。
  • 人生至美是清欢

    人生至美是清欢

    “贺氏祖茶”乃贺氏茶祖贺子福机缘巧合之下创造而出,传闻坚持饮用不但可治百病解百毒,延年益寿,还能让人青春永驻,总之神妙无比。但在贺子福过世之后便失传,而贺子福生前也未曾留下关于祖茶的只言片语。最诡异的是,贺子福之后的贺家每一代家主继任者都会突然选择出家为僧,然后踪迹全无。当第九代家主贺安睿在36岁的最好年纪突然的选择了出家之后,其年仅十七岁的长子贺建昀继承了家主之位,开始执掌已经风雨飘摇、千疮百孔的贺家。贺建昀一边肩负着振兴贺家的使命,一边想要解开贺家历代家主出家及消失之谜。而这所有的一切似乎都跟“贺氏祖茶”息息相关。
  • 三国之甘宁传

    三国之甘宁传

    啥?蜀国有五虎上将!魏国有五子良将!那吴国有什么?江东十二虎臣?不!是新五龙将!哪五龙?看了就知道……甘宁!一个关羽都害怕过的人,赤壁之战,东吴先锋,百骑袭营!本作品以三国,东吴为一路线,期中以吴国大将甘宁的一生为主路线。看锦帆贼甘宁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
  • 宋师

    宋师

    “长得帅有什么用?考清华有什么用?学经济有什么用?将来还不是要娶凤姐!”与其这样还不如被车撞死算了。天随人愿,他被车撞了,然后莫名其妙的回到了宋朝。从此,左顾佳人玉足香,右盼蜂腰翘臀美。随后参军夺帅扶帝业,周旋美人间,了却一桩桩心愿,留下了一段段佳话。(内容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热门推荐
  • 书涂同归

    书涂同归

    两位学霸的恋爱日常,一起奔向梦想的故事。多年以后,第六中学依然流传着这对学霸组合的故事。
  • tfboys之苦恋三公主

    tfboys之苦恋三公主

    三位身份高贵的公主遇上了三小只展开了三段虐恋
  • 凤临轩辕

    凤临轩辕

    她堂堂一门之主竟被逼自爆,幸得老天眷顾穿越至轩辕大陆。以强为尊?很好,她喜欢,不服就让你看看摄魂铃!灵兽丹药?她还是个婴儿的时候就已经一手一个了!皇家子嗣?根正苗红的一流势力子女了解一下?哎?这不是她小时候见过的小哥哥嘛。看在他念了她这么久的份上,神器她帮他找了,仇她帮他报了。“我要回家了,你还跟着我干嘛?”“上门,提亲!”
  • 韩娱之复始

    韩娱之复始

    在好友的忽悠下,再一次踏入了韩国,开始了一段与韩娱圈纠葛不断的历程
  • 从重生拥有系统开始

    从重生拥有系统开始

    原本林易的人生平平淡淡,就是一个普通人,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但是有一天他——重生了,并且拥有了传说中的系统。这一刻,命运改变,人生启航,向着更好的目标前进!而林易又会在这都市翻云覆雨呢?媒体采访:“易大神,你如何看待自己的事迹呢?”林易只是微微一笑,不再回答,但是心里却是想着媒体的问题,随后微微一笑,自己已经给了自己最好的答案:只是不想在重蹈覆辙而已,只是如此。
  • 坐一回儿子的车

    坐一回儿子的车

    《坐一回儿子的车》由厉剑童著,主要内容:母亲含辛茹苦把儿子抚养成人,儿子出息了,有小轿车了,也忙了。母亲一次又一次想坐一回儿子的车,每次话到嘴边又咽下去……母亲终于有机会坐上了儿子的那辆红色小轿车。不过那车没有开往儿子住的省城,也没有到有风景的地方,而是缓缓地驶向了小城西北角,那里是一个刚建成的高档火葬场……《坐一回儿子的车》字里行间溢满真情,让人感慨万千,让每一个读者都禁不住泪流满面……
  • 成神从进化开始

    成神从进化开始

    科学的尽头是神学,作为新世纪的我就要利用科学,吞噬能量,进化成神
  • 释家观化还愚经

    释家观化还愚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被强塞进异世界的故事

    我被强塞进异世界的故事

    刚踏入社会的湛蓝,竟被一群大汉强行塞进一个濒临崩坏的异世界。湛蓝(渣兰):我只是个打工仔,你们让我穿越异界当勇士神马的,太难为我了吧!!!
  • 险难中的毛泽东

    险难中的毛泽东

    本书介绍了毛泽东的生平事迹,是第一部全面记录毛泽东一生在重大危难关头临危不惧,逢凶呈祥的纪实作品。本书第一部分介绍了在毛泽东露宿的地方,突然窜出一条毒蛇,向他吐着长长的蛇信……,第二部分介绍了毛泽东在组织秋收起义时,巧用一把银元换回了性命……,第三部分介绍了毛泽东积劳成疾,终于病倒了。“红色华佗”使他渡过了这次大难。第四部分介绍了毛泽东在长征途中望着倍受痛苦折磨的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