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32400000032

第32章 入主和黄(3)

包玉刚反收购计划成功,包玉刚家族以及隆丰国际公司所持有的九龙仓股份就会增加到49%,这样就完全控制了大局,包玉刚解释反收购主要是为了“保障个人以及家族的利益”。与包玉刚关系密切的汇丰银行,这次居然胳膊肘子往外弯,全力支援包玉刚爵士的行动,并承诺在资金上无限支持。

包玉刚爵士慷慨的出价使九龙仓小股东大喜过望,6月25日,早上才九点半,获多利公司门前便挤了人群,他们不是排队买楼,也不是排队买票,而是排队等候兑换现金的投资者。

十一点半左右,获多利公司的增购目标达到,新鸿基方面则直到下午两点半为止才结束增购,也就是说,包玉刚爵士准备在两天之内收购二千万股份的行动,在短短的几个钟头内已经达到预定目标。从理论与技术层面上来说,九龙仓争夺战包玉刚已经获胜。

至于置地公司方面,于当天晚上六点半也公开宣布增购九龙仓股份的建议,但已于6月22日包玉刚提出反收购时失效,置地公司表示当时只持有约1330万股九龙仓股份而已!

无可奈何花落去。不得已,置地公司向似曾相识的包玉刚出售1000万股九龙仓股份。价值共十亿零五百万港元。

当时香港收购合并守则的综合条例第三款指出,拥有控制权的大股东,在可能的范围之内,以不低于其获得控制前六个月所提出的最高价,购入其他股东的股票。这即是说,包玉刚应该在这次事件中,以105元的代价向其他所有股东买入九龙仓股份。

市场对包玉刚宣布只收购2000万九龙仓股份,且额满为止这种做法争论不休,认为这样做是否“公平对待全体股东”?是否违犯“收购合并守则”精神?在包玉刚反收购期间,香港证监处也就包玉刚的反收购行动开会讨论过,会议从早上十点一直开到晚上七点半,然后在八点向新闻界发表声明。

收购及合并委员会主席麦恩指出,包玉刚在增购2000万股九龙仓股份之后,已取得九龙仓股份的控制权,但包玉刚不符合收购合并守则的第三点“公平对待全体股东”的原则。委员会建议包玉刚应最低限度以每股105元向九龙仓股东提出局部收购,而且不应该运用多次增购股份所得到的投票权。

不过,民间一些舆论则认为收购合并委员会的这个举动欠公平,这是因为置地公司提出增购时,证监处并没有指出要置地注意此守则,包玉刚完成反收购之后却提出这一点,似乎有厚洋薄华的嫌疑。事实上,如果要包玉刚“遵守公平对待全体股东”的原则而全面收购的话,所牵涉的资金高达60亿港元,在当时来说,这一天文数字是不可能做到的。

包玉刚就证监处发表的声明,第二天与获多利公司要员进行会议商谈,而置地公司方面也举行了会议。当天下午四点三十分,获多利公司通知证监处,说包玉刚无意提出全面收购九龙仓股份的建议。于是有消息传出证监处收购及合并委员会主席麦恩立刻携同相关文件前往布政署。但包玉刚并不接纳这些建议,而有关方面也没有再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议而不决,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原来,港英政府一直以来就有议而不决的历史习惯。

此外,还有人认为汇丰银行在这次收购事件中可能无意中触犯银行条例,因为当时银行法例规定向一家私有公司或银行董事独立贷出无抵押贷款,不能超过25万港币或不超过银行已缴足股本及储蓄额的1%。但后来香港政府根据汇丰银行的材料澄清有关疑问,指包玉刚口头上曾承诺贷款是以包氏船队做抵押的,总算给包玉刚一个台阶下。九龙仓股权争夺战也在这些叫嚷声中落下了帷幕。

虽然船王包玉刚在九龙仓争夺战中最终胜出,但由于怡和方面的精密策划,如果不计后来开发海运码头的利益,包玉刚最终亏损6.1亿港元,赢了面子输了金钱。

1978年9月5日,包玉刚公布他及其家族已买入了20%左右的九龙仓股份,同时九龙仓集团宣布,持有九龙仓股票的包玉刚爵士加入九龙仓董事局。综观整场收购战,包氏虽胜,代价犹大,九龙仓星期三复牌后股价初成105港元,其后节节滑落,以74.5港元收市,也就是说,包玉刚105港元买来的货品,账面上已经跌了一半有多。

换言之,包公胜了一场收购战,但账面价格即刻亏损6.1亿港元。再加上22亿港元贷款的利息,以13%年息计,一年利息支付2.86亿港元,故此该役包先生只能称为惨胜。就如同中世纪欧洲的角斗士,在击倒对方的同时,自己已是血流满面,奄奄一息。

九龙仓收购战,赢家只有一个。那就是仿如和风细雨中的羽扇纶巾的神奇小李。

在这宗交易中,李嘉诚不动声色赚取约六千万港元利润,全身而退,将九龙仓这个烫手山芋扔给了包玉刚。包玉刚喝的是血,喝到顶心顶肺而想呕,李嘉诚饮的是红酒,喝到心花怒放,暗香浮动。更为重要的是,李嘉诚为日后接手和黄埋下了伏笔。

事后,李嘉诚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这样解释道:“本人没有大手吸纳九龙仓,而长江实业的确有过大规模投资九龙仓之上的计划,是以曾经吸纳过九龙仓股份。本人安排买入九龙仓全部实收股份35%至50%,做稳健性长期投资用途,但到了吸纳约二千万股之时,九龙仓股份的市价已经急升至长实拟出的最高价之上,令原定购买九龙仓股份的整个计划脱节。结果,放弃这个投资计划。”

其实,九龙仓是块肥肉,更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当有人向李嘉诚提出是否会以包玉刚爵士为竞争对手时,李嘉诚予以断然否定,并在多个场合说:“我与包先生有真诚愉快的合作。”

李嘉诚从不刻意寻找竞争者,从未恶意收购,决不抱买古董的心态,非要不可。他只是沿着自己预定的轨道前进。途中或遇敌或遇友都是情有可原,顺其自然。不过,不论是敌是友,都不得不赞赏李嘉诚的为人。

朱元璋在打天下的时候,采纳了谋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最终夺得天下。李嘉诚所作所为只是高筑墙、广积粮而已,从来没有刻意去称王称霸,亦无心无意急于称王称霸。

李嘉诚退出九仓争夺战后,即将矛头指向另一个目标——青洲英坭。青洲英坭也是一家老牌的英资公司,主要业务是生产及销售水泥等建筑用的材料,在九龙红磡拥有大量土地。

李嘉诚依然使用同样的手法,在市场上不动声色地吸纳青洲英坭的股票。这一次,李嘉诚居然轻易就获得成功。所谓“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李嘉诚在九龙仓攻防战中细腻地应对自如,进退有据,已经将自己置于不败之地。

李嘉诚在商战的风风雨雨中,驾轻就熟,恣意挥洒。

1978年年底,李嘉诚通过长江实业购入青洲英坭25%股权,加入青洲英坭董事局。1979年长实持有青洲英坭的股权增加到36%,李嘉诚顺理成章出任青洲英坭董事局主席。其间,长实与青洲英坭达成协议,自80年代起,双方合作发展青洲英坭所拥有的红磡鹤园的庞大厂址。

李嘉诚这种收购持有大量廉价地皮的公司的策略,比直接购买地皮更加有利,可谓一举五得:其一,被收购公司即可提供合理的经常性利润;其二,被收购公司拥有的大量廉价地皮为集团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基础;其三,若将被收购公司的物业地皮做资产重估或出售,即可获大量利润;其四,青洲英坭业务与长江事业业务有很强的互补性,有助降低长实房地产运作成本;其五,在收购九龙仓未果的情况下,成功收购青洲英坭有助确认长实的无可替代的不可动摇的江湖地位,成为李嘉诚日后资产运作的助推器。

李嘉诚的投资策略,反映了他过人的眼光与精明。

和记黄埔

踏入1979年,长实集团的实力更加雄厚,声势更加浩大,它先后与会德丰、广生行、港灯、利丰、香港地毡等拥有大量地皮的老牌公司合作,发展他们手上的物业,又与中资公司侨光置业合组地产公司,夺得沙田火车站上盖物业发展权,并在屯门踏石角兴建大型水泥厂。

同年,李嘉诚当选中国国务院属下部级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简称中信集团)董事,同时当选为中信董事的还有霍英东和王宽诚,这两位华侨早就与中国政府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

李嘉诚的当选,或多或少令外人感到意外,但是这毕竟反映出他在北京领导层心目中的社会政治地位正迅速冒升。其实这不过是李嘉诚江湖地位的一种客观反映。反过来讲,此时此刻,没有任何一个港人会怀疑李嘉诚超然的江湖地位。

北京领导层,决然不会随便做如斯重大之政治意义大过商业意义之委任。时机已经成熟,李嘉诚将他的目标转向作为英资四行之一的和记黄埔。

英国军事战略家利德尔·哈特(L.Hart)在《间接路线战略》中说:从战略上说,最漫长的迂回道路,往往是达到目的的最短路线。不知道,嗜书如命的李嘉诚,有否读过《间接路线战略》。

在现代企业竞争中,以义取利,坚持天人合一,价值平衡,及伦理经营与道德管理,才能使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与壮大。李嘉诚深知其中的奥妙,并且玩得得心应手。当然,有时,还需要一点儿异想天开。一种完全不同凡人的超凡入圣的大智若愚。

九龙仓收购战硝烟未散,两败俱伤的置地与包玉刚,一个伤痕累累,气喘吁吁,一个心有余悸,精疲力竭。还有一个,会当凌绝顶的李嘉诚,淡定自若,一览众山小。

此时此刻,汇丰手中的和黄,正在紧锣密鼓地物色合适的经营者。和记黄埔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860年创办的和记洋行及1863年创办的黄埔船坞。到20世纪70年代,和黄迅速崛起,其经济实力一度超过沉雄稳健的太古洋行,威胁到怡和洋行的地位。

和记洋行由英商沃克(Robert Walker)于1860年在香港创办,初期业务主要是经营布匹、杂货及食品的转口贸易。1873年由英商夏志逊(John.D.Hutchison)接管。和记洋行在20世纪初进入中国大陆,曾先后在上海、广州等通商口岸设立分行。

1863年7月1日,怡和洋行、铁行轮船公司、德忌利士洋行等几家船东创办了香港黄埔船坞公司,由铁行公司驻港监事托马斯·苏石兰出任主席。1865年黄埔船坞收购了石排湾船厂和贺普船坞。

1880年,黄埔船坞合并了大角咀的四海船坞公司,一跃成为香港修船和造船业的巨擘。

1900年,黄埔船坞的规模已达到雇工4510人,其设施不但能建造各式船舶,而且为来港商船及远东海面的船只提供各种维修养护服务。

二战之后,几经改组的和记洋行落入祈德尊家族之手。祈德尊是个贪大求全、好大喜功的商界大鳄。他接手和记后大肆扩张,一味地吞并企业,如此管理,和记焉能过上好日子。未及,效益大幅度下滑,和记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和记在捉襟见肘中惨淡经营,艰难运作。

好在祈德尊运气不算太差,当时正值全球股市节节上扬,香港股市也是一片湛蓝的天空,牛气冲天,不见一片阴霾,祈德尊大量从事股票投机生意,屡有斩获,倒也能勉为其难,弥补财困。

和记鼎盛时期所控子公司高达360家,其中有84家在海外。祈德尊甚至连旗下许多公司经营什么业务都不知道。公司经营状况更是鞭长莫及,顾此失彼。1967年,香港政局动荡,投资者纷纷抛售股票、物业,移居海外,但和记国际的收购步伐并未因此而停止。

1969年,和记国际通过发行优先股集资7200万港元,收购了著名的黄埔船坞30%的股权。这是和记国际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奠定了日后和记黄埔携手发展的坚实基础。

和记国际收购黄埔船坞后,即重组该公司业务并推向多元化发展。同年,黄埔船坞在红磡兴建一座货柜码头,开始了向货柜运输业的扩充,之后又与华资地产公司合作成立都城地产有限公司,发展黄埔船坞内剩余土地。

1970年,和记国际通过黄埔船坞,收购港岛的大型货仓集团均益有限公司,黄埔船坞和均益仓这两家公司在九龙和港岛均拥有大量廉价地皮,令和记国际成了香港最大的地主。也由此,引起了李嘉诚的高度关注与格外垂青。

1973年3月,香港股市从恒生指数1774点的历史性高位回落,股市热潮开始冷却。当时,和记国际并未停止扩张步伐,仍然大量借贷用作投资活动,尤其是借入风险极大的瑞士法郎,埋下了日后身陷泥潭的导火线。

到1974年年底,和记国际股价已从1973年3月股市高峰期的每股44元跌至1.18元,整间公司市值已跌至3.4亿港元,仅相当于1973年全盛时期的4.7%。

1974年至1975年财政年度,和记国际亏损1.29亿港元。

当时,和记国际已陷入严重的财政危机之中,市场有关公司倒闭的传言满天飞。1975年9月,和记国际召开股东大会,董事局在逼不得已之下,要求股东供股1.75亿港元,以解除公司的财政危机,但被汇丰银行所代表的股东断然回绝。而和记国际的债权人则正循法律途径强力追债,要求和记国际清盘还债。

同类推荐
  • 撒切尔夫人

    撒切尔夫人

    本书是著名传记作家、深度知情者、撒切尔夫人一家长达四十多年的老朋友,差点成为撒切尔夫人女婿的英国内阁大臣乔纳森·艾特肯的扛鼎之作。
  •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下)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下)

    十多年前,我曾很高兴地为史扶邻教授的名著《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中译本写过一篇前言,说到这本书有三个重要优点:第一,富有历史感,把孙中山初期走过的道路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发展过程来考察,并且力图探索和说明事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展;第二,把个人传记同对当时整个历史环境的考察结合起来,写的虽是孙中山的传记,读者却能从中看到一个时代,并且多少感觉到时代脉搏的跳动;第三,搜集了他所能得到的一切历史资料,包括国外的资料,经过认真的考订,作出自己的判断。同时,也提出一些商榷性的意见。
  • 官场达人张之洞

    官场达人张之洞

    他一生都在升官,一生都没有闪失!他混得超级成功,他的成功比官圣曾国藩更完美更现实!学他混官场很靠谱,地位相当稳,必须的!精妙尽在本书中,看过后,你懂的……晚清另类愤青震撼发迹……
  • 南丁格尔

    南丁格尔

    南丁格尔(NightingaleF1820~1910)英国人。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家境优裕,受过高等教育,博览了许多文学名著,通晓历史、哲学、数学、信仰宗教,擅长音乐与绘画,精通英、法、德、意四门语言。年青时代由于常协助父亲的老友(一位医生)精心护理病人,逐渐对护理工作发生了兴趣。她曾到德国、法国、希腊等地考察这些国家的医院和慈善机构,充实阅力,坚定立志于护理事业的决心。她自学有关护理知识,积极参加讨论医学社团关于社会福利、儿童教育和医院设施的改善等问题。1850年在她30岁时去德国学习护理,33岁时又去巴黎学习护理组织工作。回国后任伦敦一家医院的护理主任。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姚莹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姚莹

    姚莹自六岁开始从师读书以后,张氏不顾日间劳累,见有所长进则喜,若有所赖惰,必加体罚。姚莹兄弟的《周礼》,《诗经》二书,便得自母亲的口授。等孩子开始学作文时,张氏又亲抄范文数十篇、唐诗百首为课本,督促学习。当姚莹苦读至深夜,伏案而睡觉时,张氏怜爱不已,常常故意借冬夜脚冷唤醒孩子,姚莹惊醒忙上床为母“捂脚”,“抱母足而眠”。真是母督子严,子爱母慈。俗话说:“家贫出孝子。”先世的光荣,家境的衰落,生活的困苦和贤母的督教使他暗下决心:刻苦读书,发扬先德,重振家声,报效国家与社会,不负贤母的殷切期望。不向困难低头的性格与志向。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呆萌小青梅甜如蜜

    呆萌小青梅甜如蜜

    暗恋多年的小青梅终于情窦初开了,可开的对象却不是他,于是某醋坛怒了,将小丫头抵在墙上:“你只能是我的!” ******一天,某女问某男:“我是你的可遇不可求吗?”某男邪魅一笑:“不,你是我的蓄谋已久!”
  • 修仙神诀

    修仙神诀

    家族惨遭灭门,少年因此踏上了复仇之路。却不料,他因此被卷入一场巨大的阴谋当中。是命运发生了改变,还是他本来的命运就该如此。少年到底是飞升成仙,还是堕落成魔?到底是陨落,还是杀戮四方?最后的结果究竟如何,答案也许早就已经知晓。
  • 快穿之病态任务加载中

    快穿之病态任务加载中

    系统wuyin是主神界成绩最好的,唔,为什么呢?因为一个不知从何处冒出来的鬼魂,没有被送入地府,谁也说不清她的身份呢。“现在立刻马上,滚犊子。”Wuyin(乖巧)“是,凌大人。”
  • 一狐之君

    一狐之君

    燕国第一女将军VS美貌如花第一大奸商!重华坐在太师椅上仔细数着闵琉花的银两:“昨日你做慈善花了一百两,保暖衣物一百五十两…一共算下来一千两。”冷酷无情蛇妖VS冷漠女捉妖师!“佘默,我愿用性命换你一命。”青里抱着佘默道。佘默冷冷的看着青里抱着他流泪,他想温柔的摸她脸颊,安慰她莫哭,但他做不到,只能嘲讽的看着青里:“不必。”蠢萌蠢萌小道士vs邪恶拜金女流氓青楼老鸨陆笙!女流氓爱好什么?自然是美男!除了以上三个还有更多!
  • 蜜桃味暖婚

    蜜桃味暖婚

    【新文《我和偏执大佬都重生了》已开,求收呀~】舒语听话了二十几年,却依旧得不到父母的一丝偏爱。于是在被骗相亲、差点被施暴后,她做了人生中第一件叛逆的事情——和仅有几面之缘的闺蜜弟弟闪婚。原以为是一场一举两得的婚姻交易。却不想其实是他的步步为营。他爱她,比她以为的更早。后来的某个深夜,许湛终于问出了深藏心底已久的问题:“过去的四年,你想起过我吗?”甚至只需“想起”,而不是“想”。舒语笑着故弄玄虚:“你要听真话还是假话?”许湛沉默许久后终于自暴自弃:“还是假话吧。”舒语:“没有。”许湛气呼呼:“我说了我要听假话!”舒语:“这就是假话。”tips:1.女主本职美术馆职员副业美食主播、男主本职娱乐公司老总副业宠妻2.半先婚后爱,互宠甜文3.女主因家庭原因前期比较内向,会慢慢成长。
  • 西游大妖王

    西游大妖王

    重生西游神话时代,就要做那一方大妖王!什么唐僧肉,白骨精,通通碗里来……呃!唐僧肉好像不太好吃,背后一帮子菩萨保护着不说,还有个大BOSS如来。当然最关键却是与孙悟空一石双生,成了一只黑毛猴子,成了孙悟空唯一的至亲兄弟。如何才能在这个满天神佛的神话时代好好活下去,甚至改变孙悟空的命运,同时亦能修得那金丹大道,追求那长生不死,逐星拿月,纵横天地的莫大神通,只能先未雨绸缪。【妖王①群213234186】【请进妖王④群483202206】
  • 祖传秘籍

    祖传秘籍

    三年前,平静的生活支离破碎;三年后,物是人非;漫漫北寻路,血衣,红剑,是他心中唯一的寄托。浴火重生的,是心!不是身!
  • 论超能力者的自我认知

    论超能力者的自我认知

    因为某种未知的原因,少部分的人意外拥有了超自然的能力,于是,各种各样的超能力者出现了............严肃来说,本文讲述了超能力者这一特殊的人群,在人类社会上的生存之道;轻松来说,本文记录了一群不太正常的人在获得了千奇百怪的超能力后,而形成的逗比生活。--------------------------------------------------(本文中包含日常,战斗,穿越等多种要素)
  • 这个笑话有点热

    这个笑话有点热

    那个时代,牛郎的父亲牛逼还在。那个时代,撸迅还在收路费。那个时代,唐僧还在带孙悟空泡妹子。那个时代,关羽为一本令他脸红的书跟了刘备。那个时代,我们都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