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32400000033

第33章 入主和黄(4)

在无可选择的情况下,也就是说根本没有第二项选择的尴尬情况下,和记董事局被迫接受汇丰银行的友好建议,由汇丰银行注资一点五亿港元收购和记国际33.65%控股权,汇丰银行成为和记国际的控股大股东。结果,和记国际董事局重组,祁德尊黯然去职。

当时,汇丰银行亦曾承诺,一旦和记国际恢复盈利,汇丰银行将在适当时候出售和记国际,这就埋下了日后李嘉诚入主和记的伏笔。尽管如此,和记集团的财政基础并未稳固,当时公司仍有短期负债7.6亿港元、长期债务5.7亿港元,集团的组织架构仍未清晰。

1975年11月,大股东汇丰银行出面,邀请被誉为“公司医生”的韦理(W.Wyllie)加入和记国际董事局,出任副主席兼行政总裁,订明一旦和记恢复盈利,韦理可享有和记国际2.5%的纯利。自此,和记国际进入韦理时代。

韦理上任甫始,向和黄全体高层人员提出了在预定期限内达到的各项目标,包括建立财务控制、解决未了结的诉讼、减缩经常性开支、全面减债计划,以及清除亏损的部门和公司等。

随后,韦理展开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首先是全力遏止附属公司的亏蚀,同时加强总公司与附属机构的沟通,进而加强对公司的管理;其次是强化集团的财政基础。为此,韦理决定将亏损及盈利较低的公司出售或关闭。经过一年多的改革,和记集团内部管理层的改组已大致完成,主要的亏蚀已全部制止,公司运作很快就有了起色。韦理认为,黄埔船坞的业务只有货柜码头、交通运输、地产、制造业和船舶修理业等,这些业务的发展余地有限。但黄埔船坞拥有极大数量的土地,可为公司带来巨额的现金收益。

不过,黄埔船坞在其他业务方面却缺乏专门人才,尤其在地产方面,可说全无经验。而和记的业务极其广泛,它所拥有的最大资产就是人才,这刚好弥补黄埔的不足,能协助黄埔将土地发展带来的资金加以适当连用。因此,韦理决定将和记国际与黄埔船坞合并,1977年12月21日,和记国际董事局批准了韦理的建议,1978年1月3日,和记黄埔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取代和记国际的上市地位。

这时,和黄集团共辖有上市公司八家,包括和记黄埔、和宝、屈臣氏、和记地产、都城地产、均益仓、安达臣大亚以及海港工程,其所经营的业务遍及进出口贸易、批发零售商业、商务、货柜运输、船坞、货仓和交通运输、地产、石矿业、建筑业,以及金融投资业务。

此外,和黄还持有170万平方英尺商场做收租之用,为集团提供稳定租金收入,确保公司必需的现金流量,以应付集团日常运作之基本开支。1976年,和记集团获得1.07亿港元的综合溢利,并恢复向股东派息。韦理也如约获得260万元的巨额花红。

掌管和黄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转眼间,从九龙仓收购战以来,已是两年多了。风雨欲来,表面平复的市场似乎该有大动作了。

1979年,李嘉诚秘密与汇丰银行接触,得到的明确答复是:只要李嘉诚开出的条件适合,长江实业的任何建议,都会直接为汇丰银行有意在适当时候有秩序地出售和记黄埔普通股提供最好的选择与机会。

汇丰大班沈弼更私下应允李嘉诚,汇丰将优先积极考虑李嘉诚的任何可行性建议。领到这一尚方宝剑,担心夜长梦多的李嘉诚,快马加鞭地推动吞并和黄的大计。吸取上次收购九龙仓消息外泄的教训,李嘉诚对这次的保密极为重视,在外界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与汇丰银行展开收购和黄股份的洽谈事宜,同时,继续采用收购九龙仓时的分散户头的手法,极其低调地收购和黄股份。

在汇丰与长江合作重建华人行的两年期间,沈弼就对李嘉诚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沈弼是汇丰史上最出众出色的大班之一。作为银行家的沈弼,他在出让和黄一事上的考虑,就是以汇丰银行的切身利益为前提,而不在乎对方是白皮肤还是黄皮肤。总之一句话,不管白猫黑猫,能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沈弼亦会对怀疑者讲:“银行不是慈善团体,不是政治机构,也不是英人俱乐部,银行就是银行,银行的宗旨就是盈利。谁能为汇丰赚钱,谁就是汇丰的好朋友。”

落花有意,流水有心。李嘉诚深知汇丰绝对不会长期控股和记黄埔,因为金融机构直接操作企业,于理不合,于法不通,于情不便,汇丰银行出售和记黄埔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汇丰手头上持有的和黄股份,最终要找个好人家接手。谁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嫁个好人家,日后过年过节,也会有油水进贡。得到汇丰银行垂青,就可主宰这当日资产值62亿元的商业帝国。

当人们还在朦朦胧胧地分析猜测之时,一场世纪交易已经悄悄画上完美的句号。

1978年,李嘉诚与包玉刚达成协定,他放弃对九龙仓控制权的争夺,从而改善了与汇丰银行的关系,赢得汇丰银行高层的信赖。特别是得到汇丰大班的赏识。

李嘉诚有条不紊地部署收购和黄的一系列行动。李嘉诚又以自己的精明能干、诚实从商的作风,以及日益壮大的长江实业如日中天的业绩,令汇丰银行董事局沈弼所欣赏,从而为急需将和黄这个烫手山芋甩出去的汇丰银行,创造了一个十分具有吸引力的出售和记黄埔股权的适当时机,也使得李嘉诚梦寐以求的强烈愿望得以顺利实现。

紧接着集中火力的李嘉诚,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性与气概,秋风扫落叶,对英资和记黄埔穷追不舍,并继续在股市上吸纳和记黄埔的股票。

汇丰银行偏偏选中了李嘉诚。今天回过头来看汇丰,也不能不钦佩当时汇丰大班的眼光与头脑,正是他们的独到眼光,造就了李嘉诚,造就了一个商业王国的诞生,造就了一个现代版的经营神话,造就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商圣。

一个正直的香港人,在这一点上,都应该感谢这位洋大班。作为中国历史之一部分的香港历史,准确说,香港人的历史的真正开始,发端于李嘉诚收购和黄,由此,有了香港人自己参与并逐步主宰的历史,而不是延续过往的“华人与狗不准出入”的人格荡然无存的屈辱的殖民地历史。

李嘉诚频频与汇丰大班沈弼接触。他摸透汇丰的意图:“不单是售股套利,而是指望放手后的和黄经营良好。”另一方面,只要包玉刚出马敲边鼓,拉兄弟一把,自然马到成功。

李嘉诚在九龙仓收购战中的义举,不能不打动包船王的心。包玉刚始终觉得欠李嘉诚一个人情。而身为汇丰董事的包玉刚亦对李嘉诚另眼相待,从中积极配合,游说汇丰董事局支持。

以此为契机,李嘉诚于1980年,“蛇吞大象”式地收购了汇丰手下的和记黄埔。

收购和黄,令李嘉诚摆脱本地华资地产商的局限,一跃而成具国际视野国际业务的多元战略投资者。这位猎人事后难掩兴奋之心情对人说:“我捉到了一只大鹰!”反映入股英资财团的欢呼雀跃之情。

当时,极力支援李嘉诚的是汇丰银行大班沈弼。据悉,汇丰为出售所持和黄股权,会多番找寻买家,而沈弼很早就甚为欣赏李嘉诚,他与李嘉诚初次会晤后,沈弼立刻向银行高层写了一份备忘录,大意是说,李嘉诚此人非常精明,汇丰以后要多加留意。

既有这样渊源,汇丰出售和黄给长实一事,经过多次洽商之后,已到了水到渠成势在必行阶段。犹记得沈弼与李嘉诚就这宗交易拍板的会晤,是李嘉诚在当时长实总部华人行顶楼宴请沈弼,两人是在觥筹交错间达成协议的。

到了李嘉诚有意收购时,和黄基本上已走上正常发展轨道,双方的谈判极其保密,并在极短时间内达成协议。当年沈弼与李嘉诚在华人行会面后,1979年9月25日下午4时,沈弼主持了一次汇丰董事局会议,商讨把和黄股份售予李嘉诚。

历史往往机缘巧合。巧的是,在该次商讨出让和黄的汇丰董事局会议上,怡和及太古两大英资行的董事居然因故未到场,会议决定同意把股份售予李嘉诚。否则,上述两位英资大班决然不会轻易投票给李嘉诚,沈弼也很难轻易地拍板做成这笔交易。

该项交易事前也没有咨询和黄管理层的意见,只是在会议结束后,通知和黄行政总裁韦理。和黄完全是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汇丰出卖了,确切说是被自己的同胞沈弼出卖了。

和黄管理层的尴尬不言而喻,韦理等人的愤怒可想而知。沈弼在英人英资眼中,成了典型的卖国贼。好在英国人不喜欢阶级斗争,否则,沈弼往后的日子也很难过。

收购条件也极为优厚,李嘉诚只需即时支付总售价六亿三千九百万元的20%,余数可延迟支付。后来证实,李嘉诚所支付的两成定金,是一天前沈弼亲自批准贷款予李嘉诚本人的,而且,六亿三千九百万元的售价十分便宜,每股仅7.1元。

当时的和黄行政总裁韦理便认为,和黄每股最低限度值14.4元,李嘉诚可说以大折让五成购得和黄,更得到汇丰的贷款支援。给予李嘉诚如此优厚的条件,除了九龙仓一役中欠其一个人情外,最主要是汇丰觉得,今后十年李嘉诚在香港的位置将举足轻重。

同时,也可借帮助华资李嘉诚赢得北京方面的好感,使得汇丰在香港回归后能够平稳过渡,经营运作不会受到政治影响。这对汇丰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石三鸟。不过,汇丰与李嘉诚方面都极力否认有如此长远的政治考虑,强调纯粹为一宗商业交易。双方从未考虑其中所牵涉的长远的政治利益。

沈弼不是一个简单的银行家,而是一个独具慧眼的战略投资家。

香港新闻界整日轰动,各报纸杂志纷纷用醒目的大幅标题,形容李嘉诚这次“蛇吞大象”式的成功收购,有如在香港上空投放了一颗原子弹,其石破天惊的能量,不仅轰动整个香港而且令股市狂升。

1979年9月25日,李嘉诚终于就收购和黄股份与汇丰银行达成协议,完成了这宗被《远东经济评论》指为“使李嘉诚直上云霄的一宗世纪交易”。

英资大行落入华人手中,这一日,对于香港的资本财团发展史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对香港社会历史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载入史册的转折点。李嘉诚举行长实上市以来最振奋人心的记者招待会,一贯沉稳的李嘉诚,难掩兴奋激动的心情,以自豪的口气宣布:“在不影响长江实业原有业务的基础上,本公司已经有了更大的突破——长江实业以每股7.1元的价格,购买了汇丰银行九千万普通股的老牌英资财团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股权。”

李嘉诚宣布,长实所购股份,约占和黄全部已发行股份的22.4%,成为和黄最大的单一股东。

笔者仔细翻阅有关李嘉诚的历史资料及图片档案,发现只有1999年出售Orange时的记者招待会上的李嘉诚的意气风发的表情心情,才与这次成功收购和黄最为相似。正是这前后相隔二十年的一进一出,成就了李嘉诚商业帝国的强大基石,成就了李嘉诚商业帝国的丰功伟业,成就了商圣李嘉诚的万世盛誉。

记者招待会后的一天,和黄股票一时成为大热门。小市带动大市,当日恒指大幅飙升,成交额四亿多元,可见股民对李嘉诚的高度信任与对和黄前景的憧憬。李嘉诚在回答记者所提出的“为什么长江实业只购入丰汇银行所持有的普通股,而不再购入其优先股”的问题时,直截了当地说:

从资产的角度看,和黄的确是一家极具发展潜力的公司,其地产部分和本公司的业务完全一致。我们认为和黄的远景非常好,由于优先股只享有利息,而公司盈亏与其无关,又没有投票权,因此我们没有考虑。我们在做出这一决定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要获取和黄集团名副其实的控股地位。

同类推荐
  •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我和我的父亲陶铸母亲曾志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我和我的父亲陶铸母亲曾志

    本书系《我和我的父亲母亲》系列丛书之第一本。1978年,陶铸的女儿陶斯亮所写《一封终于发出的信》,以泣血的文字和深挚的情感,引起全国无数读者的共鸣,掀起平反冤假错案的一个高峰。35年过去,在父亲陶铸逝世近半个世纪,母亲曾志也已离世多年后,陶斯亮重拾情思,追忆双亲,带读者走进陶铸一家的亲情世界。
  • 明朝一哥王阳明

    明朝一哥王阳明

    在汲取中外王学研究的基础上,用通俗幽默的语言将王阳明几起几落的人生历程娓娓道来,力图全景式地展现阳明先生荡气回肠的一生。作者不止步于写一本通俗历史人物传记,而是举重若轻地将阳明心学的三大命题“心即理”、“知行合一”以及“致良知”的形成、发展贯穿其中,使心学思想的脉络有迹可循。
  • 原来李鸿章

    原来李鸿章

    在今天这样一个飞速前进的时代里更是如此,更多的人希望能了解我们的过去,借以关注我们的未来。历史大讲堂”系列的宗旨便在于此——将过去以简约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将历史纳入读者的理性思考和人文观照之中。由此,历史便不再仅仅意味着过去,它更将使我们注意到将来。建海军,造炮舰,开矿山,通火车,派遣留学生……暗沉沉的大清帝国涌进来的每一缕新鲜空气都与李鸿章这个名字紧紧相连;《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为悲伤、沉痛、屈辱的记忆也同李鸿章这个名字紧紧相连。
  • 诺贝尔文学课

    诺贝尔文学课

    本书为读者介绍了莫言、川端康成、福克纳、萨特、贝克特、罗曼·罗兰、泰戈尔等23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对每位作家的介绍包括作家小传和作品赏析两个部分。让广大读者能够通过了解这些作家的生平更准确地把握他们的作品,领悟他们文学创作的动机与创作的灵感。
  • 28岁赚千万

    28岁赚千万

    这是中国第一部自传体财经小说,同时也是一部能够引发所有创业者思考的教科书。12年的时间里,一位17岁的少年从负债百万开始奋斗,最终赚到了数千万财富。在这个过程中,他品味了世间的人情冷暖,见识了商海的风云变幻。从一个天真懵懂的少年到一个老谋深算的老板,他的身上发生了太多太多的蜕变。这期间,风光的时候他可以一掷千金,落魄的时候他可以吃糠咽菜,只为生存。从失败到成功,从幼稚到睿智,他闯出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他善于在生活中挖掘点点滴滴的商机,每一笔财富都能够让他领悟至深。他的每一次蜕变都会给人带来沉思,他的每一次成功都会给人带来思路,他的每一次感悟都会给人带来共鸣,他的每一篇文字都会给人带来激励。
热门推荐
  • 西游末世登天录

    西游末世登天录

    西游之后数百年,东海出现神秘龙尸拉船!翟一天因缘际会,登上龙船,进入月球的背部,赫然发现传说中的《西游记》也许不是神话!月亮背部突然出现玄奘的墓碑,在月亮的背部隐藏着一个几百年的神话秘密,被封印的沙悟净,死去只剩下执念的吕洞宾,古棺中突然苏醒自称嫦娥的女人,这一切一切,到处都是坑位!第一卷即将完结,第二卷西方魔法与东方仙侠强烈碰撞,敬请期待
  • 崇祯——千古一帝

    崇祯——千古一帝

    工科男重生为崇祯,看他如何在明末乱世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当他消灭了流寇、建奴和贪官后,一个无敌的大明朝再一次站立在了东方之巅,而他也成为了真真的千古一帝。
  • 阴阳奇谈

    阴阳奇谈

    降妖,捉鬼,封印,重生。这一些看似不存在的事情,既然都发生了。
  • 邪王追妻之王妃逃逃逃

    邪王追妻之王妃逃逃逃

    一朝穿越,她就成为他的王妃,这究竟是良缘还是孽缘?她使劲办法逃脱,被他一一识破,他说,王妃你放弃吧,你是跑不掉的。为她,他甘愿倾尽所有,负尽天下人,只为博得她红颜一笑,他说,在我眼里,你才是最重要的……
  • 我的海贼实在太稳健了

    我的海贼实在太稳健了

    陈长生穿越到海贼王世界,意外服下一颗神秘果实,一心只想稳健活命的他却屡屡遭遇强敌追杀,于是他被迫在反杀强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想要被海军开除却总是不断升官发财,他好烦,真的好烦……注:本书又名《我真不想当海军大将》、《求求你们开除我吧》、《被迫杀人好无奈》
  • 国民女神又飒人了

    国民女神又飒人了

    【甜宠.糖分超标】乔倾上辈子是一个“奇迹鬼才”,在各个不同领域都达到了顶尖,当之无愧的NO.1,是国际组织上最不可招惹的人之一,在一个晚上因为过度辛劳而猝死。一醒来发现成了一名无父无母的小可怜。还莫名绑定了一个系统,不涨信仰值就得死。于是我们的乔*死骄傲*倾开始了漫漫的打工仔之路。爆炸新闻,绝世无双的墨影帝官宣了群众:啊啊啊,我老公怎么可以喜欢别的女人,不活了呜呜呜@乔倾:老婆什么时候咱们去扯证@墨白:看你表现群众:我男神跟我女神结婚了,咬着小手帕嘤嘤嘤。但是两个人真的太甜了怎么办,宠着宠着。两家粉丝携手组织了一个乔墨夫妇超话。各种甜甜的狗粮吃到吐,今天又是嗑cp的一天惹qwq在一次采访中问墨影帝:“请问你是什么时候看上乔倾的?”墨影帝勾唇一笑,春暖花开:“第一眼的时候,我就认定她是一辈子。”麻麻问我为什么对屏幕笑的如此丧心病狂,我粉的男神和女神又一次撒糖了(?_?)嗷嗷嗷敲黑板:入坑不亏,甜到掉牙哦~
  • 快穿之随缘穿

    快穿之随缘穿

    人生就像一场戏,,,,穿越成别人的人生更像一场场平静温馨的戏剧,李玉婷就是这场戏的主角,在别人的世界过自己的生活。
  • 潘家洵译易卜生戏剧

    潘家洵译易卜生戏剧

    这本《易卜生戏剧选》,从易卜生的全部剧作中精选出六部剧作,均在国内外多次出版。是一位影响深远的挪威剧作家,被认为是现代现实主义戏剧的创始人。 《玩偶之家》演出后引起了激烈的反响。
  • 娇妻请入坑

    娇妻请入坑

    (搞笑虐渣,厚脸皮追妻)“都湿成这样了,还不让我进去?”某男焦急地说道。“我洗澡,你进来干嘛?”她问。“你忘了带衣服进去了,掉水坑了不用换一下衣服吗?”她发现掉的不是水坑,而是他的坑!原本她只想做个低调的卧底,出师未捷叫了个牛郎,醒来后没钱给,给了一条价值500的银链,肉疼,留个纸条:你就值二百五,剩下的二百五下次消费。然而,她后悔了,他根本不是牛郎,而是国民老公。剩下的二百五他追着她消费(脸呢)!她逃不出他的五指山,他就是那宇宙之王,哪儿都是他的地盘。终于,她怒了,打电话过去:“季狄深,那么厉害你咋不上天呢?”“抬头。”她感觉头顶一个巨大的阴影——直升机!求她内心的阴影面积…
  • 我三岁开始修仙

    我三岁开始修仙

    我从三岁开始修仙,破碎虚空后来到地球!获得诸界女神群,成为里面唯一的男人?搞事情?不不不,我不想这样。逐渐又有很多女人因为我的魅力而追求我,但我都是一口拒绝的。九戾:我只想好好的玩游戏吃东西...众女:不不不,你不喜欢。......这是一本清新爽文,主角有脑子,不种马,不后宫。每日稳定更新,如果喜欢的可以去评论区留言每天打卡。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