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05600000050

第50章 如何进行特色学校的管理(1)

(第一节)如何进行特色学校的设计

学校特色的设计是办学主体带着自身的内在尺度(理想、价值),在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提供的可能空间内,进行正确的选择和组合。理想的学校特色设计,应当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是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客体尺度与主体尺度的统一,是可以性与必然性的统一。简言之,应当是实事求是的体现。

一、学校特色设计的原则

(一)依托特色:民族特色、地区特色

底色,是绘画(主要是油画)中在画面预先涂上的一个基本色调或若干色调。底色可透过后来所上的色层显示出来。这里以“依托底色”为喻,指学校特色设计应以民族特色、地区特色为基础,民族特色、地区特色也应透过学校特色显示出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中心议题“学会关心”。西方一些学者意味深长地提出,关心应当“包括关心曾经滋过自己的土地的价值观的许多内源文化”,“从这种文化吸取很多东西”。这意味着,教育与“内源文化”相融合,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每一个民族都有因种族、地域及生产方式的不同而产生的特殊因素,在自然、社会及思维方面都具有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独特性,即民族特色。这里所说的中华民族特色,除了指祖国大家庭中每个兄弟民族各自的具体的特色外,更多是指作为整体的中华民族的特色。它既包括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优秀传统,还包括中华民族在新的征途上积累和凝聚起来的崭新的时代精神。

依托民族特色办教育,是一切爱国的有远见的教育家的共识。辛亥革命后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严复,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代表人物,但当他看到国门大开后西方形形色色的思潮在中国思想界泛滥时,他又以一个思想家的敏锐,看到了维护中华民族“国魂”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性、迫切性,呼吁“保存国种特性,为教育之一大事”。直至临终之际,他还在示子孙书中亲笔留下遗言:“中国必不亡,旧法(泛指传统文化)可损益(即扬弃),永不可叛!”今天,当我国有些人对西方文化不加分析地顶礼膜拜时,东方的儒家文化却受到西方学者的高度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助理总干事波尔先生诚恳地指出:“中国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传统,这是很宝贵的,希望中国在对外开放和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不要抛弃它们。”这是真诚的也是中肯的提醒。

在学校特色设计中依托民族特色,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充分吸收并利用我国传统教育精华,使其放射出时代的光辉。

李瑞环同志称赞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在当今的世界上仍然具有不衰的魅力”。我国传统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中华民族关于教育价值取向的反映,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综合观即大教育观。把教育视为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重视教育问题的社会性实质,主张将其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中加以考察和解决。二是辩证观,即对立统一观。在对德与智、教与学、学与思、知与行等关系的认识和论述上,充满了深刻的辩证思想。三是内在观,即强调启发人的内在道德自觉性,心性的内在功能观。我国传统教育追求价值之源的努力是向内、向自身,重视其内在的力量,这是一个显着的很值得注意的教育特色。总之,我国传统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育民族精神,淳化代代民风,提高人的心灵素质,帮助人们修养身心,达到一种真善美统一和谐的人格境界。不管现代社会科技如何发达,物质生活如何优裕,人性的培育,心灵境界的提升,素质层次的跃迁,都是不可替代的。西方一些有识之士已经发现,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对于解决当代几大难题和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困惑,极富借鉴意义。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作为炎黄子孙,可谓得天独厚,千万不可妄自菲薄,数典忘祖。要知道,只有体现中华民族特色的学校特色,才是世界范围的学校特色。

第二,以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强大支柱。

民族特色的核心是一个民族共有的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心理素质特征,或曰民族性、民族魂、民族精神。无论是日本的“大和精神”、美国的“美利坚精神”,还是德国的“日耳曼精神”、法国的“法兰西精神”,都是有关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共同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历史积淀,是一个民族在其成员身心结构中留下的“胎记”。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发展过程中,屡经曲折磨难,甚至几临倾覆厄运,却一次再次地衰而复兴,蹶而复振,转危为安,巍然屹立,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其维系着中华民族统一、自立、自强、进取的精神支柱、思想基础和内在动力,乃是世所特有的中华民族精神。这一精神同样是学校特色的强大支柱。抗战期间的西南联合大学,物质生活极其艰苦,时有敌机轰炸骚扰。然而,闻一多、朱自清等一大批富有民族气节的着名教授,舍生忘死,同仇敌忾,铁骨铮铮,顶天立地。“八年之久……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今天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校长从事着前人所没有做过的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更需要继承和发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民族精神,并以这些精神为强大支柱,建筑学校特色的大厦。

地区特色,是学校特色所应依托的又一重要基础。

我国地域广袤,各地之间无论是山川水土的自然环境,还是政治、经济、文化、语言、风俗方面的人文环境,都会有各自的特点,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特色的形成。当然,某一地区不会是一种风格的一统天下,但某一地区在文化传统上总会有某种占主导地位的显着特征。

(二)发挥优势:显性优势、潜在优势

依托底色,是对办学背景和环境的分析和利用。发挥优势,则是对学校自身条件的分析和利用。有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客观条件的优劣使得机会的产生是不平等的。认真分析本校的校情,就是要找出自身的“近水楼台”和“向阳花木”,使其“先得月”、“早逢春”。

不同学校具有不同优势,有的优势十分明显。

非重点学校也可以具有某方面的优势。上海市有一所新建的学校,师资及生源质量都不能与重点学校相比,但该校前身是一所师范学校,有11位音乐舞蹈教师和3位美术教师,有舞蹈房、排演厅、音乐室及30多架钢琴。这样的优势是其他普通学校所极难具备的。可惜,在片面追求升学率这一独木桥前面,这样的优势竟无用武之地。所幸的是,该校领导在独木桥前猛回头,跨上了创造特色的阳关道,在抓好基础学科教学的同时,充分发挥办学资源的效益,在艺术教育方面形成特色。该校还为区里培养小学艺术教师,开办了杨浦区少年艺术学校,经过几年努力,取得了突出的办学成绩。

生活中常常见到“这山看着那山高,到了那山没柴烧”的“骑驴觅驴”的现象。寻找和发现自身的优势,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这是因为:优势既有明显可见的,也有隐而不露的;既有可以直接发挥的,也有能够间接利用的,还有暂时表现为劣势,一经转化即可变为优势的。因而,发现和利用优势,也要肯于动脑,善于动脑。

江苏省某小学是一所地处偏远贫困地区的村小学,连校长在内只有八名土生土长的教师,校舍破旧。当地老百姓对上学读书缺乏热情。

1985年,入学率只有80%。这样一所小学优势何在呢?校长胡玉书展开了他的逻辑思维:老百姓不愿意送子弟读书,是因为没有看到读书的作用;老百姓对读书失望愈盛,愈是反映他们对读书的希望之大,反映他们依靠知识脱贫致富的愿望之强烈;要激发他们送子弟求学的热情,首先要让他们看到读书的现实好处;学校有的是知识,知识就是力量,就是优势。胡校长又想到,纪宅村的土质差,庄稼长不好,连蔬菜也是种一棵死一棵,村民吃菜全靠从外地“进口”,每天一早,村民最关心的就是吃菜;解决吃菜问题就能成为一个突破口。

分析了校情、村情,胡校长思路清晰了,立即召开教师会宣布:教学生学种菜。胡校长带领老师和同学从改良土壤开始,种出了第一批大白菜。学生又把技术带回家,家家庭院里冒出片片新绿,纪宅村不长蔬菜的历史终于划上句号。孩子没有上学的村民赶紧跑到学校,要求允许子女插班入学。“要他上学”

一下子变成了“他要上学”。继蔬菜试种成功之后,试种花生、豆类乃至果树又连连获得成功。村民们称赞学校为农村培养了“小能手”、“小财神”,怀着感激的心情投资155万元,为学校盖上了漂亮的新校舍。9名村干部集体捐出了一年工资,用于学校建设。知识的优势终于转化为办学的优势,办学的优势又促进了该校为农服务特色的形成。

办学优势还可以“引进”、“借用”。

(三)权衡代价:办学代价、受教育者发展的代价

代价,是为达到某种目的所耗费的物质、精力或作出的其他方面的牺牲。

国外早期的发展理论,比较注重发展本身的进步意义。后来社会学家们看到了发达国家为发展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大到几乎不能再继续发展;发展中国家所付出的代价,也已严重地阻碍着现代化进程,因而近些年来,社会学界开始关注对发展代价的研究。这一趋势也提醒校长,在学校特色设计中,不可不注意代价问题。

在学校特色设计中,尽管目标是第一位的,代价是第二位的,但因为两者都表现为一种价值,因而能够进行权衡比较。当目标价值过小而代价太大时,人们也会果断地放弃原定的目标。这就是说,代价也能够否定目标。由此,贯彻权衡代价原则,既是对学校特色效益性的追求;又是对学校特色合目的性的一种限定。

和任何代价一样,学校特色建设中的代价,也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考察代价的客观性应注意两个方面。第一,代价与一定的学校特色之间存在着条件关系:只有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能形成理想的学校特色,不肯付出代价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学校特色。这是确定无疑的。如果指望不劳而获、坐享其成、守株待兔、侥幸取胜,则是可笑的,不现实的。第二,要注意到任何代价都不可能完全地转化为有效的发展,在其转化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无效损耗。我们当然应当增强代价意识,努力精打细算,尽量减少这种损耗,特别应当谨慎决策,尽可能地避免因决策失误而造成的代价损耗,但是要完全地避免这种损耗,是很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就是说,代价的这种不可避免的损耗,也是一种客观存在。因此,在学校特色设计中,必须对代价及其可能的损耗作充分的估算和准备,以便在必须付出代价时,果断地、干净利落地付出。

学校特色建设过程中的代价,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办学代价,即学校付出的人力(精力、时间)、物力、财力等。这是一种有形的、容易为人们所重视的代价。另一类是隐性的、容易被忽视的代价,即学生身心发展方面的代价。

众所周知,学校特色的设计,实际上就是面对多种可能性作出的一种选择。任何一种被选定的学校特色目标,都既具有某种兼容性,又具有某种排他性。所谓兼容性,是说你所选定的目标,总是“全息地”或多或少地包含着其他目标的成分,因而能在一定程度上一举多得。所谓排他性,是说当你选择了某一目标后,就意味你的精力、时间、物力、财力,将集中地向这一方面投入;同时也就意味着放松或放弃对其他目标的追求,意味着削弱对其他方面的投入,这当然就使其他方面的发展丧失了充分的机会和条件。以形成学生的个性特征为归宿的学校特色,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是一种“片面的深刻”,只能使受教育者在一般水平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获得某一方面较高水平的发展,这相对于学生的全面高水平的发展,当然就是一种代价,而且是一种重大的值得认真研究的代价。

如何认识这一代价呢?

首先,这一代价是必须付出的代价。恩格斯曾经揭示过生物界的一个基本规律:“有机物发展中的每一进步同时又是退步,因为它巩固一个方面的发展,排除其他许多方向上的发展的可能性。”生物体具有多方面的活力,但由于生存竞争和适应环境的需要,必须牺牲一些方面的活力而使另一些方面的活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人的发展也是这样。“全面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历史性范畴。

它既是一种目标,更是一种趋势、一个过程。当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提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彻底解放是同义语,是指个人的才能、能力和志趣的自由而充分的发展,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这种理想境界的全面发展,要到社会财富极大丰富、社会全体成员的思想觉悟极大提高的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或成熟阶段才能最终实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虽然致力于此,但还没有条件使所有的受教育者都达到理想的全面发展,只能提供与这一时期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全面发展的条件。如果在此基础上学生还能在某一方面获得更好一些的发展,即所谓的“合格+特长”,当然值得肯定和提倡。在社会分工仍然存在的今天,越是有特长的人就越能立足于社会,越能为社会作出贡献。当然,发展某一种特长,就有可能影响学生其他方面更为充分的发展,这就是一种代价。这既是必须付出的代价,又是值得付出的代价,因为它能够赢得社会的发展,为实现人的更高水平的全面发展准备条件。如果不顾特定历史条件的限制,硬性地求全责备,就只能培养出缺乏个性、各方面都平平常常的人,很难培养出为当代社会所急需的各类人才。

其次,这一代价又是必须限制的代价。对学生提出“合格”的要求,就是一种限制。普通教育不是专业教育,它应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全面的基础,学生毕业后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都应该是合格的--合格的劳动者或高一级学校的合格新生;普通教育对学生形成“特长”的要求,也不应等同于专业教育对学生的专业要求,它重在培养学生某方面的特殊兴趣,形成与其他方面相对而言的特长。与此同时,只要办学者注意强化目标的“兼容性”,弱化它的“排他性”,也是完全能够在实践中有效地降低这一代价的。

在学校特色设计中,即要谨慎地确定目标,又要严格地限制代价,避免代价的扩大化。这两个方面的要求,完全能够兼顾。

二、学校特色目标的设计

同类推荐
  • 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

    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

    关于中国古史分期问题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本书试图从正面进行阐述,以论证夏商西周的社会性质问题,从社会政治历史的演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进步、社会性质的演变、社会结构与社会制度的变动、社会文化的发展等方面研究了先秦社会的组织形态与社会文化。
  • 和谐视域下的高校学生工作

    和谐视域下的高校学生工作

    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学生的整体素质。
  • 六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期

    六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期

    书中给家长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使家长既能够全面了解孩子,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又能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惑和问题,能给每位家长带来一份喜悦,更带来一份沉甸甸的收获,让孩子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奔向人生的又一个驿站。
  • 传媒殖民政治

    传媒殖民政治

    我们正在成为政治上发生的哥白尼式转折的证人政党民主为媒体民主所取代。谁掌握了媒体,谁就掌握了政治。本书提出并试图回答这一问题:长远来看,媒体民主是否会沦为事件管理和表现效果之表层逻辑的独裁者?或者,是否有可能发展出对于政治交流的更可靠的认识?
  • 东莞打工妹:工厂女孩

    东莞打工妹:工厂女孩

    为深入理解东莞工厂女孩的生活,诗人丁燕先后在两家电子厂、一家注塑厂打工,经历了200天最真实、最深刻的工厂生活,记录下这些工厂女孩青春、爱情与梦想的萌生与破灭,也是对裹挟了无数人命运的现代工业洪流的追问。
热门推荐
  • 我是一名巫师

    我是一名巫师

    《魔文法典》的出现,造就了巫师文明,给予了人类抵御魔兽乃至异族的力量。当洛巫带着前世科学记忆来到这个世界,却遇见千年血史后的动荡乱局。从贱民到巫师,以科学精神探索神奇魔法。每当他忍不住做些什么时,总不忘提醒自己做人准则:不求名利,但求不亏,最好还能有小赚......
  •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依法治国(下)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依法治国(下)

    《党建工作实务:依法治国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简称《消法》),于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93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1号公布。其宗旨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其两大核心内容是消费者的权利和对权利的保护措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花样女军人

    重生之花样女军人

    她莫名其妙的重生,却成全了她踏上军旅的梦想。且看她如何从一个普通的上班族转变成一名职业女军人。在军校,他与她初遇,他是她的教导员,也是她的师兄;在军营,他与她重逢,他是她的副队长;当他被选派国外军校留学时,她毅然参加特战连的选拔;当他被选派驻外使馆去往动乱国时,她所在的特战队正在边境执行秘密任务;当他成为联合国军事观察员前往战乱国时,她却在另一个国家参加维和任务;他与她总是相遇、相聚又分离,分离又相聚。在聚少离多的日子里,是军人的信仰,也是爱情的信仰在支撑的他们。
  • 戚家汊志

    戚家汊志

    吾闻九州有一千三百四十七县,每县有诸多地区,而戚家汊者,在嘉鱼县方家庄。吾欲修志书,以详记该地地文,恐久后埋于史也。今着众人,详勘戚家汊处之地理、生物、文建,汇聚成册。又搜寻诸书,以备详考。此地前无旧志可参,唯本会有四刊之志可以参考。幸此四旧志无佚之本,故而可成庚子本新志。此地乃一弹丸之地,县志即可。不然也,麻雀虽小,五脏亦全,此理一也。故而吾有大志,修此志书。细较往年之旧志,今本为五刊矣。故后有贤人与我同志,此书可为参考,以不忘吾辈之艰辛矣。是为序。
  • 自由的认识与实践: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及其当代意义

    自由的认识与实践: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及其当代意义

    本书对自由的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提出与逻辑线索、理论构成与研究方式,自由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自由主义批判与重申,实践理性与自由实践理性等问题进入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 影落半生缘

    影落半生缘

    一次邂逅,一段情缘,一个执念成就了她的不死之身,在人界轮回,看尽人世百态,我们是否还能再次相遇……
  • 君太太非常不靠谱

    君太太非常不靠谱

    她失踪三年,他为她守身如玉。三年后,她悄然无声的回归,见到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君若词,你是不是不爱我了?两人本是青梅竹马,又有婚约在身,却因一场意外分别了三年。
  • 剑神星主

    剑神星主

    少年叶长风穿越异世,灵魂融合,铸就永恒唯一的绝世天才。
  • 我在火影活的久

    我在火影活的久

    无敌无敌无敌无敌无敌无敌无敌无敌无敌无敌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