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65500000015

第15章 冥钱象征(2)

《宋史·寇准传》说到宋代民间“挂纸钱”致祭的风习:“县人皆设祭哭于路,折竹植地,挂纸钱。”《警世通言》卷一一《苏知县罗衫再合》在一个生动的复仇故事中,有御史苏泰纪念恩人朱婆的情节:“御史公备了祭礼,及纸钱冥锭,差官到义井坟头,通名致祭。”所谓冥锭,是纸制的银锭。后世又有称“纸钱”作“纸铜钱”的。如清人洪癉《长生殿》中《哭像》一出写道:“叠金银山百座,化幽冥帛万张。纸铜钱,怎买得天仙降?”

纸钱祀神和墓祭的功用,按照清代人的通常方式,在纸色上有所区别。同治十一年《河曲县志》:“今祀神用黄纸钱,墓祭用白纸钱,相沿已久。”

5.纸钱异名

纸钱还有多种称呼,如“冥钱”、“阴钱”、“灵钱”、“鬼钱”、“皂钱”、“白钱”等:

冥钱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三《大姊魂游完宿愿,小姨病起续前缘》:“哭罢,焚了些冥钱,就引崔生在灵位前拜见了妈妈。”

阴钱

《太平广记》卷一二三引唐皇甫枚《三水小牍》,有题为《王表》的故事。其中有这样的话:“今还尔儿,与尔重作功德,厚赂尔阴钱,免我乎?”

灵钱

元人张宪《端午词》:“五色灵钱傍午烧,彩胜金花贴鼓腰。”

使鬼钱

宋人黄庭坚《自和答为之》:“既无使鬼钱,又无封侯骨。”又《次韵胡彦明同年馯旅京师寄李子飞三章一章道其困穷二章劝之归三章言我亦欲归耳胡李相甥也故有槟榔之句》:“元无马上封侯骨,安用人间使鬼钱。不是朱门争底事,清溪白石可忘年。”又叶适《丁少明挽诗》“枕冷秋山不记年,时时逸想醉看天。吟成绝妙惊人句,散尽?浮使鬼钱。”陈与义《漫郎》诗:“星霜屡费惊人句,天地元须使鬼钱。”

皂钱

后蜀何光远《鉴诫录》中“鬼传书”条写道:“人间重钱,阴府何用?希皂钱一帖,即敢捧当。姜君遣仆立买皂钱,仍修回状。”

白钱

《红楼梦》第五八回《杏子阴假凤泣虚凰,茜纱窗真情揆痴理》:“我这夜做了个梦,梦见杏花神和我要一挂白钱。”

纸钱的多种异称,体现了有关民俗现象的复杂背景、丰富的形态和广泛的影响。

6.“鬼节”和“哭节”:焚纸钱的时序

历史上的民俗现象中,烧纸钱的礼俗,不仅见于本书“以钱为道具的岁时民俗”中所说到的寒食、清明时节,还有资料可以说明,又曾经有发生于其他节令的情形。例如:

新年

光绪八年《孝感县志》说:“元日早起,男女肃衣冠,焚香楮钱,拜天地、家神,卑幼拜尊长,名曰‘拜年’。”以烧纸钱为拜年的礼仪之一。

《儒林外史》第二一回《冒姓字小子求名,念亲戚老夫卧病》:“新年初一日,叫他到坟上烧纸钱去。”咸丰九年《固安县志》:“(正月)初二日,每家于祖茔焚纸钱,行四拜礼。”这两例则是到坟上烧纸钱。

光绪十年《高陵县志》:“正旦前夕,士民皆祭其先,先期悬纸钱于閐旁,夜半祭毕,焚钱酹酒。閐旁者亦焚之,酹汤酒,或即古人祭□之义也。”光绪三十四年《甘肃新通志》引《皋兰县续志》:“(正月)初旬,谒墓焚楮币。”又引《安定县志》:“正月初三日夕,门前焚冥钱举哀,谓之‘送家先’。”抄本《洮州厅志》:“(正月)初三日,各备纸钱拜墓。”宣统二年《诸暨县志》:“正月具酒肴荐墓,挂纸钱于墓门,谓之‘标佰’。”

乾隆六十年《石首县志》又说,“三日乃焚挂门钱。”正月初三门前烧纸钱的礼俗,有的地方称之为“烧门神纸”。如同治九年《长乐县志》:“俗于除夕缚纸钱一束,上书门神财钱等语,设座供奉,至新正初三日焚之,谓‘烧门神钱’。”又民国十一年《天门县志》:“至初三日子夜,燃烛于大门内,将‘除夕’所贴各处纸钱收焚,复各理职业。谚云:‘烧了门神纸,各人寻生理。’”

上元节

民国二十一年《万源县志》:“(元宵)焚门纸钱于门外,谓之‘送年’。”

二月初二日

二月二日,也有挂纸钱于坟的风俗。同治十三年《黔阳县志》记载:“二月二日,俗传土地生辰。”“社前,以纸钱挂新坟,行拜扫礼,过社则止。”光绪八年《平遥县志》:“(二月二日)夜哭焚纸钱于门外。”

三月二十七日

光绪七年《荣河县志》:“(三月)二十八日,俗名‘鬼节’。今人家先一日焚冥镪于墓钱,为先父母赴会之资。”

三月二十八日

光绪十五年《罗店镇志》:“(三月)二十八日为东岳齐天圣地诞辰,士女焚香,阗塞道路。”“届期各庙界土地司神赛会,以纸箱藏楮帛纳诸宫前,堆积如山,名曰‘解天饷’。焚时迎诸神团走,又谓‘验楮’。”

小满

康熙二十九年《汝阳县志》:“小满,挂陌上楮钱。”民国二十七年《汝阳县志》也有同样的内容。这里所说的挂钱,从某种角度可以说,与烧钱其实有非常接近的意义。

端午

前引张宪《端午词》所谓“五色灵钱傍午烧”是其证。此外,还有另一种端午烧纸钱的特殊形式。据道光二十年《云梦县志略》记载,当地五月端午“作龙舟迎赛”,有所谓“迎船”仪式。这种仪式,实际上是一次水上的文化游行。“设层楼飞阁,于其脊中塑忠臣屈原、孝女曹娥及瘟神、水神各像,旁列水手十余,妆束整齐,金鼓箫板,旗帜导龙而游。好事者取传奇古事扮肖人物,极其诡丽。”不久又有“送船”仪式。“数日后,以茶米、楮币实舱中,如前仪,导送河干焚之。曰‘送船’。”

六月六日

康熙四十九年《宁远县志》:“六月六日,焚纸,献绿豆汤于冢上。”乾隆十二年《重修灵宝县志》:“六月初六日,士民各赴先茔,奠茶汤,化纸钱。盖因盛暑苦渴,亦仁孝之俗,可喜也。”乾隆五十二年《洛南县志》:“六月六日,……间有上坟烧纸泼汤者。”道光十六年《咸阳县志》:“六月六日,……具果品,焚纸钱于祖先,取夏祭之义也。”

然而,道光十一年《博平县志》也说到“泼汤”风俗,但是时在四月,且并非“因盛暑苦渴”,也不是“夏祭”,而意在“荐新”:“四月,麦秋日,家取新面作羹,备楮钱、酒浆以荐新于先垄然后尝新。谓之‘泼汤’。”

中元节

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中元节》:“以竹竿斫成三脚,高三五尺,上织灯窝之状,谓之盂兰盆。挂搭衣服冥钱在上焚之。”又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故都残暑不过七月中旬,俗以望日具素馔享。先织竹作盆盎状,贮纸钱,承以一竹焚之。视盆倒所向以占气候。”宋人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三〇引《岁时杂记》:“以竹一本,分为四五足,中置竹圈,谓之盂兰盆。画目莲尊者之像插其上,祭毕加纸币焚之。”

清人姜渭《七月十四日作》诗,说到为中元节烧纸钱进行准备的情形:“栖苴漂泊叹无根,五载羁魂绕墓门。麦饭纸钱忙料理,家家明日作中元。”乾隆二十一年《平利县志》:“七月十五日,各祭祖先,烧纸钱,名曰‘鬼节’。”同治四年《郏县志》:“(七月)望日,以灰画地,焚纸钱,为祖考冥资。”光绪二十七年《乐清县志》说:“中元,……人家祀先毕,束纸镪赴寺投入坎中焚烧”,此外,“别焚纸钱于幽静处,曰‘散纸’。”光绪三十一年《绥德州志》:“至中元节,家家皆诣先茔烧纸钱。秋露既零,故祭祖焉。”

也有在中元节前一天或两天烧纸钱的。同治七年《通山县志》:“(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前一日祭祖先,焚纸钱。”同治五年《崇阳县志》:“先一夕,焚楮钱送之。新亡者则先二夕。”民国二十年《乐昌县志》:七月中元节,“是夕,自高曾以下皆奉钱包,正书某祖某考笑纳,惟恐有遗忘者。”

这里所谓钱包,也有称作包袱的,其意不通。“包袱”的“袱”,在有的地方写作“赙”,则合于古义。嘉庆二十一年《华阳县志》写道:“十五日,俗谓之‘七月半’,人家荐时物祀先毕,以纸封寓钱焚于庭,谓之‘烧袱子’。”民国二十一年《八寨县志稿》说到“中元烧包”礼俗,又说,“其焚赙,多先于十三、十四夜行之。”

七月三十日

乾隆五十三年《娄县志》:“(七月)是月晦,寺塔燃灯,缁流作白莲船,乡人竞投寓钱于中,祈往生西方,夕作梵事而焚之。”嘉庆二十二年《松江府志》:“(七月)若月晦值大尽日(俗谓‘地藏开眼’),僧人以纸造为白莲船,乡人或以钱、米、絮、楮少许寄纸船中,祈生西方,夕作梵事而焚之。”光绪五年《青浦县志》:“(七月)晦,为地藏诞辰,值大尽,俗为‘地藏开眼’,僧以纸造白莲船,乡人或以钱、米、絮、楮少许寄纸船中焚之。”光绪十七年《枫泾小志》又记载:“七月三十日,地藏诞,往定慧寺进香,或以冥镪焚库中,曰‘纳锭’。”光绪三十四年《嘉兴县志》:“(七月)晦日为地藏王诞辰,妇女各以纸镪往寺观焚之。”

十月初一

嘉庆十九年《汉南续修府志》:“十月朔,各祀祖,但焚纸钱于门外。”嘉庆二十三年《定边县志》:“十月初一日,曰‘寒衣节’,里晚皆用纸卷、纸钱焚于门外,以送祖先、亡者。”光绪二年《兴平县志》:“十月朔,祭先祖,焚纸家门。”光绪九年《孝义厅志》:“十月初一日,土著人具酒醴、纸钱于先祖墓前祭扫。”光绪三十四年《甘肃新通志》引《洮州厅志》:“孟冬朔,焚寒衣、纸钱于门外,云‘招魂’。”又引《成县新志》:“十月朔,焚楮币象金于墓,谓之‘送寒衣’。”又引《敦煌县志》:“十月朔,舁城隍神像出城至厉坛,多焚楮钱。家有客死他乡者,焚楮钱,祭奠于门外。”

冬至

嘉庆二十三年《定边县志》:“十一月冬至节,……至晚,于门外焚纸锞。”

腊月二十四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十二月》写道:“二十四日交年,都人至夜请僧道看经,借酒果送神,烧合家替代纸钱。”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三九引《岁时杂记》:“旧俗以七祀及百神,每岁十二月二十四日,新旧更易,皆焚纸币,诵道佛经咒,以送故迎新,而为禳祈云。”范成大诗《腊月村田乐府十首》中的《祭灶词》写道:“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炒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酬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其中“酬酒烧钱灶君喜”句特别值得注意,似乎腊月二十四烧纸钱的意义,是送灶君朝天。

除夕

嘉庆二十三年《定边县志》:“除夕之前,皆出外,以纸钱祭墓。”光绪三十一年《蒲城县新志》:“除夕,……焚纸币。”抄本《洮州厅志》:“(除夕)备纸钱,迎神于村外,俗谓之‘接家亲’。”民国四年《汉口小志》说,“(十二月)三十日为除日,自二十四至今日皆可祀先祖,俗名‘过年’,家家焚纸钱。”

烧纸钱礼俗,在地方民俗形式中,以年度计,可能演用的密度相当之大。前引《太平广记》卷三八四引《河东记下》“许琛”故事,有“常于月晦岁暮焚纸钱以报之”的说法。又如清人顾禄《清嘉录》卷三“过节”条写道:“家祭以清明、七月半、十月朔为‘鬼节’”,“烧纸焚锭,亦‘鬼节’为盛”。乾隆七年《武清县志》说:“民间于新节元旦、清明、七月望日、十月朔日、冬至、除岁各祭祖先”,“焚烧楮钱”。乾隆十九年《广灵县志》也写道:“正月初五、十六,七月十五,十月初一,冬至等日,定更后,合邑妇女皆出大门外烧楮,哭声震天,更余乃止,名曰‘哭节’。”光绪八年《平遥县志》写道:

正月 二十日,夜设祭。……二十五日,夜设祭。

二月 初二日,午祭天地,夜哭焚纸钱于门外。

三月 寒食日,不举火,祭祖先于墓。

五月 端阳,……夜哭于门。

六月 初六日,夜哭于门外。二十四日,夜哭于门外。

七月 十五日,……夜哭于门外。

九月 重阳,……夜哭于门外。

十月 初一日,夜焚纸钱、寒衣,哭于门外。

十一月 冬至,……夜焚纸钱,哭于门外。

十二月 除日,……夜哭于门外。

凡哭者皆系妇人,名曰“鬼节”。谓是日亡人来,故哭耳。

平遥的所谓“鬼节”和广灵的所谓“哭节”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这种情形,各地或有不同。光绪二十四年《滦州志》说,“(正月)初二、三日必诣墓焚纸钱,谓之‘上坟’。”民国二十六年《滦县志》中《岁时民俗·正月》条下则说:“除日,家家诣墓行礼,焚纸钱,谓之‘上坟’。”似乎同一地方在不同的时期具体的礼俗也会有所变化。

在丧葬活动中以“烧纸钱”作为文化象征的情形,还有所谓“领魂纸”等。如民国二十年《天津志略》关于丧礼,就有“焚纸锞,曰‘领魂纸’”的说法。

同类推荐
  • 古代文化视野中的文心雕龙

    古代文化视野中的文心雕龙

    笔者在《文心雕龙》研究方面所作的主要工作是:首次系统考察《文心雕龙》问世的历史必然性和可能性;差不多与王元化先生同时提出刘勰出身非士族说;结合古代士大夫人生模式,探讨刘勰悲剧及其文化意义;系统论述刘勰的“军国”情结,及其历史、社会渊源;揭示《文心雕龙》由宇宙本体论向人格本体论过渡的时代意义;借鉴系统论方法原则,从思想体系、方法体系、结构体系及其整体功能角度,探讨《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提出了“时代审美图景”概念;最早论证《文心雕龙》自身的研究方法,指出《文心雕龙》研究方法,主要源自《墨经》和玄学。
  • 千古奇案(下)

    千古奇案(下)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12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中国人的文化是崇尚和平的文化,奉行中庸的理想人格。在多种文化相汇时,善于融合,不偏颇、不怨尤,尚调和、主平衡,使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中国文化如百川之海,浩淼无垠。
  • 世界文明奇迹

    世界文明奇迹

    每一粒种子在合适的条件下都会发芽,每一个孩子都是未来栋梁的种子。本书以努力用一种新鲜快乐的方式,把那些激励着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品质深深植入到他们的心田。
  • 国学大师谈国学

    国学大师谈国学

    《国学大师谈国学》由概览篇、明德篇、资政篇、修身篇、齐家篇、史鉴篇、艺文篇、问学篇、宗教篇、交流篇10篇构成,主要包括:邓实:古学复兴论;陈独秀:寸铁·国学;马瀛:国学名称之由来;李大钊:今与古;成仿吾:国学运动之我见;闻一多:论振兴国学;曹聚仁:春雷初动中之国故学(节选);蔡尚思:国学二字之解释;张岱年:说“国学”;袁行霈:国学究竟有什么用等。
  • 建设和谐文化中的文艺

    建设和谐文化中的文艺

    此书主要写了建设和谐文化中的各种文艺,是用来让读者欣赏建设和谐文化中的艺术,提升自我价值。
热门推荐
  • 老友记

    老友记

    社会洗礼。当多年以后相见,你们都已不再一样。当初的苦心坚持,如今都已化作变成追逐名利的野心。兄弟,到底应该怎么做?
  • 虚空客栈

    虚空客栈

    徐成,被不知名的东西砸到,却被告知,已经继承了一个客栈。而这客栈可真不简单,是在虚空之中的客栈。于是乎,徐成每天的工作,便是和不同客人喝喝茶,吹吹牛,偶尔装一下逼!不过对于女孩子的话,那可能就只有谈谈风月了吧!且看徐成的轻松日常———《虚空客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赛尔达斯聚合

    赛尔达斯聚合

    赛尔达斯大陆上即将再次被每五百年一度的虚空潮汐爆发卷入血雨腥风之中。赛尔达斯人却遇上了一次针对大陆精英的谋杀事件。三分之一的赛尔达斯精英猎人,在魔物与奸细的密谋下惨死于艾卡西亚风暴圈之中……这一次的虚空潮汐,赛尔达斯人又将何去何从?一切尽在《赛尔达斯·聚合》
  • 源归熙

    源归熙

    少年苏亦桐,天生特体,却不懂运用;故而受同龄欺侮,偶遇师尊,逆天成尊!!!“吾有一身正气胆,世间从此无魔魇!!”开门,化源,阳源,源法,源日,源轮,源王,源帝,源圣,源尊。
  • 销售大王乔·吉拉德的12条黄金法则

    销售大王乔·吉拉德的12条黄金法则

    《销售大王乔·吉拉德的12条黄金法则》是对销售界的“不老传奇”、吉尼斯世界汽车销售纪录保持者乔·吉拉德销售魔法的终极解读。从1963年至1978年乔·吉拉德共推销出13001辆雪佛兰汽车,连续12年荣登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世界销售第壹的宝座。
  • 下一站:幸福

    下一站:幸福

    创造个人使命宣言,从而获得幸福和成功的工具。27个问题,10种精神练习法,6种将个人使命宣言带入实践的方法,你值得拥有。
  • 无尽晋级赛

    无尽晋级赛

    白桀120岁即将嗝屁之际,突然落入无尽星域,为了成为星域备选公民,为了获得这百万分之一的生存名额,白桀不得不攥紧手里那一张张血红邀请函,投入无尽晋级赛之旅!无尽星域生存法则:要么晋级!要么抹杀!第9000届无尽星域预备公民选拔赛-第一场晋级赛正式开始,你准备好了吗?ps:女主白桀,二八少女脸,百岁老人心。头脑冷静,行为暴躁,严重精分患者。害怕此人群者,请速退散,伤死概不负责~
  • 都市大圣传

    都市大圣传

    叶天一自小被父母送给眉山道观,修行天门绝学。十三岁师傅去世,成为天门最后一脉传人。一场失败的恋爱,让叶天一背弃了师傅的劝告,开始毫不顾忌的使用自己的天门绝学,冰一次次的卷入豪门之间的博弈。上古天门,那隐藏在黑暗中的历史被他一点点揭开,传说中的神魔在他的双拳下颤抖,远古大圣的灵魂在她身上苏醒。且看他如何一步步走进世界的中心,解开神魔大战的真相。且看他在都市中翻云覆雨,建立自己的商业帝国……且看他,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山野少年,走向以待吧主的绝世王王座。喜欢看的,请惠存。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