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5100000001

第1章 北方的河(1)

我相信,会有一个公正而深刻的认识来为我们总结的:那时,我们这一代独有的奋斗、思索、烙印和选择才会显露其意义。但那时我们也将为自己曾有的幼稚、错误和局限而后悔,更会感慨自己无法重新生活。这是一种深刻的悲观的基础。但是,对于一个幅员辽阔又历史悠久的国度来说,前途最终是光明的。因为这个母体里会有一种血统,一种水土,一种创造的力量使活泼健壮的新生婴儿降生于世,病态软弱的呻吟将在他们的欢声叫喊中被淹没。从这种观点看来,一切又应当是乐观的。

他一直望着那条在下面闪闪发光的河。那河近在眼底。河谷和两侧的千沟万壑像个一览无余的庞大沙盘,汽车在呜呜吼着爬坡,紧靠着倾斜的车厢板,就像面临着深渊。他翻着地图,望着河谷和高原,觉得自己同时在看两份比例悬殊的地图。这峡谷好深哪,他想,真不能想像这样的峡谷是被雨水切割出来的。峡谷两侧都是一样均匀地起伏的黄土帽。不,地理书上的概念提醒着他,不叫“黄土帽”,叫“梁”和“峁”。要用概念描述。他又注意地巡视着那些梁和峁,还有沟和壑。这深沟险壑真是雨水冲刷出来的?他望着黄土公路上的小水沟想。早晨下了一场透雨,直到现在水还顺着那些小沟,哗哗地朝着下头深不可测的无定河谷流着。汽车猛地颠了一下,他紧紧握住车厢板,继续打量着底下深谷里蜿蜒的无定河。那浑黄的河水在高原阳光的暴晒下,反射着强烈的光。天空又蓝又远,清澄如洗。黄土帽--梁和峁像大海一样托着那蓝天。淡黄的、微微泛白的梁峁的浪涛和天空融成了一片。他觉得神清气爽,觉得这大自然既单纯又和谐。“蓝格莹莹的天”,他哼了声民歌,心里觉得很舒服。解放牌大卡车载着他好像在沟壑梁峁的波峰浪谷里疾飞前游。

他对着高原,竭力想把视野里的景观记住。他皱着眉头,回忆着《中国自然地理》中那些专门概念的内容。“曲流宽谷”,突然一个概念跳了出来,他不禁微微笑了。书上把他正在卡车上穿过的这条无定河大河沟叫作“曲流宽谷”。有意思,难道“曲流宽谷”和“拐弯大沟”有什么严格的区别么?不过,在试卷上要是写上“拐弯大沟”或是“老黄土帽中的拐弯河大深沟”,考研究生的事就保险告吹。似乎那本书上还有些更严格的条条框框,但他想不起来了。不过他总算记住了一个曲流宽谷,而且是对着地图和大地记住了它。曲流宽谷,他又嘟囔了一声,然后转过身来,随即用手牢牢地握住车厢板。

满满一车老农民。他瞧着车里不禁又微笑了,今天他的心情特别好,就像跳高运动员在春季运动会的早晨看见了一个晴朗无风的好天气。一车老农民在解放牌车厢里颠着晃着哪。打盹的打盹,说话的说话。说话的用粗嘎的陕西腔吼着,满不在乎马达的轰鸣和呼呼的风吼。他估计这些农民全都是从自由市场得胜回乡的。早晨在绥德车站买票时,他亲眼看见那个扎蓝边白毛巾的老头口气蛮大地呐喊:“加车,加个大轿子么!咋--加个‘解放’!”可这会儿那老头正稳稳地靠着驾驶室后窗坐着,一面扯着嗓子说着什么,一面警觉又故意不露声色地环顾着车上的动静。那个红脸青年可嫩多啦,两手紧紧捏住一个小黄挎包,一声不吭地背着众人独坐。后挡板外面翻滚的黄尘一阵阵吞没了他。“枣子!河畔枣子!”他记得这青年昨天在绥德城关这样瓮声瓮气地叫卖。全是农民,朴实的、小康的、可爱的、自有主意的农民。他们从绥德老城卖了货,挣了钱,现在回来了。那两个白胡子和花白胡子老汉不会是卖货的,应当是串门走亲戚的。他们全回来了。从陕北名城绥德回到他们的无定河两岸上下的窑洞里和庄户院。婆姨和娃娃正轧好了,扫净了炕席等着他们。层层波涛般的沟壑梁峁和蓝莹莹的天、浊黄的水都在等着他们。他心里觉得踏实。从学校里一出来他就觉得踏实,不管黄土从后挡板上面卷过来时,他怎样呸呸地吐着嘴里的沙子,他还是觉得踏实。这条浑浊的河,这片无边无际的黄土山帽和这蓝得质朴的天,都使他踏实。

他看见车厢左前角站着一个女的。他打量了几秒钟以后就断定,这是个北京人。她背对着他默默站着,他感到这女的有意避着他。两个插队出身的北京学生一眼就能彼此认出来,他猜她准是早就发现了自己。卡车歪歪地闯过一道楞坎,满车农民被颠得东倒西歪,但是那女的还是僵直地站着,坚持着一动不动。这是个和我差不多的,老插队出身的北京姑娘,她在避着我哪。他觉得挺有意思,他不由得又望了望她的背影,他觉得这背影很够味儿。

他愉快地吹了声口哨,把手翻转过来握紧车厢板,重新面对着荒莽的黄土高原。当卡车颠得蹦起来的时候,他开心地回头瞟着车里。在那些农民当中他最佩服那个红脸青年。那个棒小伙严肃庄重地坐在车尾,根本不理睬倒卷来的黄土。好后生,他用陕北式的口气自语着,满怀兴趣地端详着那小伙儿安静老实的模样。真是个安分的朴实后生,浑身肌肉鼓鼓的。他不由得展开手掌,然后又轻易地把车厢板握牢。他觉得他的手很有劲,老破卡车蹦一米高也不会使这双手松开,他心里很愉快。等停车吃饭的时候,他盘算着,我要用陕北话和那后生攀谈一番。“清涧的石板瓦堡的炭,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所以这后生的婆姨应当是米脂人,她这会儿也许正给这小伙儿纳鞋底呢。这一路的高原河水、风土人物都和黄色的梁峁一样让他感受清新。对,他心里说,挑选这个专业是对的,地理科学。单是在这样的大自然和人群里,就使他觉得心旷神怡。汉语专业无论怎么好,也不能和这个比,这才是个值得干的事业。我就选中这些河流作为研究方向,他暗暗地下着决心。

上星期毕业典礼时,教语音学的秦老师最后地对他苦口婆心了一番。而他说,不,秦老师,我还是说实话吧,这一行不对我的心思。论文得个五分,并不能说明我就是搞汉语语音学的材料。我想挑个更对我口味的专业干它一辈子。我很感谢您,真的,老师。我觉得这四年汉语学得很值。将来谁能离得开语言呢?

幸亏颜林他爹是搞自然地理的。没想到当年我和颜林拥着一床皮被在阿勒泰南坡露宿,居然成了今天为一生从事的专业作出选择的机缘。他回想着以前回北京去颜林家串门玩时的情景,那时老头经常坐在一个破沙发上对他畅谈地理知识。那干瘦老头居然能从青藏高原扯到海南岛,从太行山扯到黄果树瀑布。他挖空心思想打败老头,于是亮宝似的把自己串联去过的地方一个个说出来。而老头随着他不安分的思路,如数家珍地大讲那些地方的地质成因、地貌特点,以及有什么河,河拐什么弯,夏天有多大洪水,冬天结多厚的冰。这还不算,连山上有什么岩洞,树上长什么叶子,老百姓种什么庄稼,老头全一清二楚。每次他离开颜林家时都暗暗称奇。哦,没想到,他想,原来那时听的故事已经在我心里扎根发芽啦。

他极端尊重秦老师的语音学,特别是方言调查理论。他在写毕业论文的那段时间里,不仅真真切切地触到了科学的冰凉而坚实的质地,而且有些天他几乎被这种不苟一音的、规律强大的领域迷住了。可是,当他熬到半夜,最后把三千字的一节删得只剩下二百来字的干货,终于扔掉笔,卷了一根烟点燃,靠在下铺同学的被子上以后,他又觉得不对劲。他惊奇地感到自己胸膛里的那颗心正慢慢苏醒过来,一层层重新滋润,一下下不安地敲打着他的胸肌。那颗心就好像小时候的二宝,热情地爬上他家窗台,邀他上哪儿去疯玩胡逛。这可不行!他害怕了,语音学要用三倍的安静、十倍的细致,循着铁轨一般的规律默默地干。这行当不太照顾他这颗小兔子般的心脏。那天晚上他失眠了,辗转地考虑了大半夜。后来他曾经拐弯抹角地找过起码一打教授和副教授,打探各种专业的底细。后来有一次颜林的老爹出差来新疆,到他们学校看他,他问道:“一个有四年制汉语专业本科生基础,一门半外语,六年插队新疆历史,具有一定热情和干劲,身体条件良好的三十多岁老青年--究竟选择什么职业最好?”瘦老头斩钉截铁地回答:“地理。毫无疑问,只有地理。”

他不禁苦笑了,眼睛还出神地盯着那个红脸后生。没想到这些话当了真: 还有三个月,也许是两个月,他就要走上人文地理学研究生考试的考场。如果能参加人文地理学的考试,他就不用害怕自己的文科出身和高等数学的威胁。而据颜林他爹说,北京有位姓柳的老教授,几十年一直研究人文地理,目前正要大开山门,物色门徒。一切信号都是绿色,一切迹象都像这陕北高原的气息一样,显示着生机和美好。他在毕业前那阵乱哄哄的日子里啃完了一大堆地理系的讲义、小册子和一本《地表水》,并且刚刚把德国地理学家李希藿芬(Richthofen)的名著《中国》日文版第一卷借到了手。现在,天空晴朗湛蓝,风儿正吹满篷帆,他朝着亲自选定的那个目标启碇开航了。

促使他最后斩断了种种迟疑的是毕业分配。“计划生育办公室!”他气得火冒三丈。秦老师惋惜地说,这是照顾你家在北京,只有这么一个名额啦。他铁青着脸什么也没有说,他知道秦老师也很不舒服,因为这个结果对她谆谆开导他的那些方言调查理论也是一个大嘲笑。等秦老师端着饭盒走开以后,他突然狂怒地把两个饭碗砸在水泥地上。他踩着粉碎的白瓷片,撞开拥塞的人群,一直冲出了食堂。他当天就去图书馆借来了地理系的讲义。

那个红脸膛的陕北小伙儿突然站了起来,朝他憨憨地一笑,满车赚足了钱的农民都拍打着身上的黄土--卡车正慢慢地停住。他吃惊地朝车外一望:

青羊坪--三个白粉大字一下映入了他的眼睛。

他一下车就觉得眼花缭乱。眩目的阳光直射着这个河岸台地上的小镇。一点儿也回忆不起来啦,他惊奇地想。他完全回忆不起当年这里有些什么建筑和什么景物。那时我急得心火上蹿,因为我连自己被大卡车拉到了哪里全都不知道。他感慨地走在一条土巷子里,默默地想着。那天,为了避免暴露扒车者身份,他只是查对着一本薄薄的《革命串联地图》,猜测着卡车前进的方向。他只猜对了一点: 这车从绥德东关一钻出来,就根本没有去什么军渡或宋家川,而是一头向东南扎下去,顺着无定河的大深沟,顺着“曲流宽谷”。

他追了两步,赶上那个红脸小伙子,在他肩头上拍了一下:“后生!”那小伙儿朝他转过晒得红红的脸来,清澈单纯的大眼望着他。“吃饭嗑么,后生?”他问。那次来陕北,他一共学会了三句陕北话: 嗑、解下、相跟上。前两句一个是“去”,一个是“懂”,第三个和普通话意思一样,因为这说法又淳朴又文雅,所以他也一并记住了。这时他兴致勃勃地试验了第一句。

那后生又憨憨地笑了,赤裸的粗脖颈闪着健康的黑红色。“嗯。”他不好意思地答道。

“相跟上--咱们一块去吧!”他只说了半句陕北话,库存就空了。“我的话,你解下解不下?”他干脆把最后一句也抛了出来。幸好那后生宽容地说:“解下了。”于是他俩相跟上顺着土巷子往前走。

街巷上小饭棚、小客店鳞次栉比。他和那后生买了些白荞麦面皮的、包着粉条、菜和一点清油的馅饼。那饼炸得又黄又脆,他香甜地边走边吃,和那后生攀谈着,不断地使用“嗑、解下、相跟上”三个陕北词。当他们会钞时,他瞥见了黄帆布包里露出来一捆鲜艳金红的毛线。“给婆姨的么?”他逗那后生说。后生红着脸又憨憨地笑了,清澈的大眼躲着他。他想像着那个将要用这金红的毛线织成毛衣的陕北女人的模样。那女人的样子他知道。他猜得出,那一定是个像蓝花花或者李香香一样的,黑红又健美的女人,见了人羞得抬不起头,束着条蓝花布缝成的围裙。

“混纺的么?”后生红着脸把那金红毛线推了过来,请他鉴定。

“嗯。不--这种比混纺的还好。”他夸奖地说。毫无疑问,蓝花花和李香香穿上尼龙混纺的毛衣也会爱她们卖河畔枣、拦老绵羊的哥哥的。他在新疆插过六年队,他懂得,他解得下这个。快开车了,他们俩收拾好毛线,朝那辆风尘仆仆的卡车走去。他俩相帮着爬上车。我们已经成了朋友啦,他心里感到非常清爽。

接着这卡车将要开到黄河边去,顺着无定河最后的一段河谷一直开到黄河西岸。这辆解放牌卡车马上就要登上那段路程。那段路他曾经饿着肚子走了整整一个下午。他觉得有些心跳,有种苍老的、他觉得不是自己该有的慨叹般的情绪在堵着胸腔。卡车发动了,呜呜地哼着转过一个黄土山嘴,当卡车在山嘴上头换了挡,发出一种均匀的吼声时,他的眼睛亮了: 他认出了这个地方。

真是这里,他默念着,真是这条路。我全认出来啦,我想起来啦。十几年前,他就是从这个山嘴转过来,一步步踏上被暴雨冲得沟渠纵横的道路的。他把最后一块白荞麦粉条馅饼塞进嘴里,用两只手握牢车厢板,开始专注地望着渐渐向前方倾斜下去的高原。瞧,这些山沟和老黄土帽,朝着黄河倾斜下去啦,朝着黄河,整个陕北高原都在倾斜。他出神地想,这陕北高原对黄河的倾斜是默默的,不露痕迹的,就像红脸后生对他的蓝花花婆姨一样。这不像你,他嘲笑自己说,你现在是强忍着激动。你从新疆大学校门到火车站,曾经给同学吹了一路,吹你对这条河的向往。

“喂,喂!”他听见一个女人的声音在唤着他。他转过身来。原来是她,她一直背着车厢站着。“喂,你是去河底村么?”那女的轻轻问他。他觉得她满口典型的北京知识青年腔。

他和她互相谈了一会儿。她告诉他自己是某小报的摄影记者;他也介绍说,他是新疆大学的应届毕业生。

他觉得和这姑娘谈话很不自在。她身上有股什么味儿使他有点手足无措。他有点烦,就劈头插上一句:“你原来是哪个学校的?”

“女附中,”她微微一笑,“你呢,原来是插队的吧?”

“嗯,在新疆。听说过阿勒泰这个地方么?”

“我原来在北大荒。”她主动说,“我记得,北京学生那会儿不去新疆,都是去山西、陕西、内蒙……”

“我自己跑去的。”他说,他发觉自己在和这个姑娘聊天了。她准有事儿要去河底村,他想,她是发愁那地方人生地不熟。不然她不会走到车尾来,她一直避着我。这回是因为实在想找人帮忙,才找我来了。他诚恳地说:“你别担心,河底村是个好地方。老百姓特好,不会欺负人的。”

她的脸红了,“我怕那儿没有招待所。”她小声说。

“放心,”瞧她脸都红了,她准还没有结婚呢。“没有招待所有店,没店有生产队,有老乡窑洞。”到底是个女的,他想,尽管也去过北大荒。他不禁看了一看眼前这个姑娘,女附中的,只有她们这种北京学生才会穿这种又不起眼又不入俗的女上衣,烫这种好像没烫过的发式。

“我想拍几张新鲜点的黄河照片,”她解释说,“就上了这趟车。河底村那儿的黄河和无定河相汇,我想可能比壶口啦,风陵渡啦,三门峡啦新鲜点。”

同类推荐
  • 长歌击剑录(上)

    长歌击剑录(上)

    时间或许已经不能表明什么,只是传奇一个接一个地连续。或许传奇本身也没什么价值,除了人们的赞颂。当赞颂的欢歌已经沉寂,当历史变成吟游诗人的语句,一切终将归于尘埃……
  • 我希望我是美丽的

    我希望我是美丽的

    小说道出了一位女性同自卑的艰难抗争,以及对美丽的殉道式追求。“我”因为左脸患有先天性的“血管瘤”,自令他意外的是,老刘却因为“嫖娼”被停职审查。生活是如此的无奈,一切都如此的不可掌控,何锦州只好面对寒冷的雪天,一次次重复着“天气很好”,以此来排遣心中的迷惑。
  • 地下室手记

    地下室手记

    《地下室手记》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书由主角地下室人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地下室人是名年约四十岁左右的退休公务员,他的内心充满了病态的自卑,但又常剖析自己。全书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地下室人的长篇独白,内容探讨了自由意志、人的非理性、历史的非理性等哲学议题。第二部分是地下室人追溯自己的一段往事,以及他与一名妓女丽莎相识的经过。《地下室手记》不仅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也预视了他后来5本重要的长篇小说:《罪与罚》、《白痴》、《群魔》、《少年》、《卡拉马佐夫兄弟》。该书也被认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纪德认为:“这部小说是他写作生涯的顶峰,是他的扛鼎之作,或者,如果你们愿意,可以说是打开他思想的钥匙。”
  • 暂租房里的婚礼

    暂租房里的婚礼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爱我就在原地等我

    爱我就在原地等我

    我们都曾经是一个人心里的天使,只是时光教我们如何折堕,终于在石头森林苍白了容颜,终于在某一个夏日回头一看,谁都已经不见。《花溪》、《南风》最具人气的美少女作家,500000铁杆FANS的热切期待,继安妮宝贝之后华丽文风与澄澈情感的最完美结合。写给所有那些还有遗憾还在残余着澄澈和温暖的人看;写给那些在少年时光里被珍爱过被亏欠过的人看;写给所有眼眶里还有潮水起伏的人看。
热门推荐
  • 天上地下神仙红包群

    天上地下神仙红包群

    一位普通的学生,在帮助一位女生与歹徒格斗,失血过多住进了医院。出院后,他发现自己就像个没事人……并且,加入了一个红包群……各种奇幻的故事慢慢的开始
  • 强悍如水

    强悍如水

    北溟饮品公司,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期望以一款全新的饮品“美人松茶饮”在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萧云帆,著名外资饮料企业高管,在事业如日中天之际离奇般地辞职,成为“北溟”的幕后策划人。可是他并不急于为“美人松茶饮”打晌市场,而是转战可乐饮品,骤然向两大可乐巨头发起攻势,精心策动了一场让业界为之震惊的“可乐事件”。事情为什么会如此发展,萧云帆的策划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玄机?不论怎样,一场旷古绝伦的“饮料大战”已经拉开了帷幕……
  • 宠你一世,又无妨

    宠你一世,又无妨

    “今晚陪我!”眼神却目不转睛的看着她。看着他诡异的眼神,慕思不免想到了什么,便拒绝道,“今晚有事!”顾长安突然吻住出她,突然狠狠地咬住她的唇……这本书是一片甜到粘牙的故事,女主角因为一个案子,而遇到了霸道的男主角;然后同居,之后离不开她……虽然分开了,但是作者会把他俩弄到一起的(哈哈!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用弄……哦~我好像意识到透剧了)毕竟生活中太多不如意了,有些事明明很喜欢,却不能在一起,有些事明明可以在一起,却不敢表达,后来终于明白了,那些所谓的矫情,只不过是情深而已……
  • 囚龙记忆

    囚龙记忆

    一方天地一方人,每个地铁站里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世界。。。。
  • 神州大陆之君临天下

    神州大陆之君临天下

    一朝重生,成为一国皇子,国家昏乱,社稷危机。内有奸臣当道,外有异族窥视,自己被兄长欺压,被父皇抛弃,受尽欺负,最终来到这个神州大陆展现他传奇一生,不但有各大强国而且还有武功秘籍和绝代佳人,在这个乱世与天下群雄争夺天下,美人贤妃陪君侧,权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 三更鬼敲门

    三更鬼敲门

    一个平凡的大学生无意中捡到一个旧钱包,里面竟然装着一团用红纸包着的长头发,当天就有朋友出车祸。第二天他又捡到钱,却被告知那是他的卖命钱。从此身边怪事不断,无论他住在哪儿,每个午夜都有人敲门.....
  • 十斛绿珠

    十斛绿珠

    “繁华事散遂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繁华落尽,人去楼空,唯有金谷园中的牡丹依旧静静地开落,没有丝毫的抱怨与非议,就像是那兀自赴死的绿珠。那崇绮楼上的绿珠,她是否也曾为爱争论错与对;那么美丽骄傲的她,或许也曾走过感情的千山万水。也许她恨过吧?也许她怨过吧?或者更多的只是不知所措,又或许从未有过……
  • 剑走云端

    剑走云端

    剑下花眠,剑锋弹泪,看我破尽魔障,为敌世界,一人成仙。
  • 极间法则

    极间法则

    活着还是死亡,这不是一个问题!死亡即是泯灭,泯灭于五行六道,泯灭于天地寰宇。所以,我选择活着!ps1:本书甚毒,抗性低者慎入!ps2:扑街了,请允许我做一个仰天大笑的表情:-D
  • 天生女皇

    天生女皇

    你相信人死后会转世吗?反正我相信!我已经不是第一次转世了,而是不知道多少次了!每一次转世我都会以新的身份继续在这世上活下去,我甚至都忘记了我最初的名字!死神已经追过来了,我要立刻复活!这一次我要借用谁的身体呢?小丫头,就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