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412800000010

第10章 郑宋争雄

卫国州吁被诛杀,原来的反郑同盟失去了领头的,便树倒猢狲散,自然瓦解了。郑庄公见此形势,决定展开报复行动。头一个打击的对象自然是领头的卫国。就在卫宣公继位后的第一年,郑庄公派祭足带兵攻入卫国,在边境一带大肆掳掠。

卫宣公知道这是州吁在位时留下的后遗症,自己刚刚继位,国内的事情千头万绪,实在不想在这个时候和郑国纠缠不休,但面对郑国的进攻又不能不有所行动。正在卫宣公左右为难之时,老臣石碏给卫宣公出了一个主意:“如果能让燕国注从后面攻击郑军,郑军后方不宁,自然撤军。”

注:此燕国并非战国七雄中的燕国。春秋的时候有两个燕国。一个是后来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都城在今天的北京市,国君姬姓,周文王的后代。一个就是石碏提到的燕国,起先封地在山西境内,后东迁至河南境内,都城在河南延津市东北,为了与北京的燕国区分,后人称其为南燕国。南燕国国君姞(读急音)姓,祖上是黄帝的儿子伯儵(读条音)。

卫宣公闻言大喜,便问石碏有什么办法能让南燕国出兵袭击郑军。石碏说道:“燕国本来的封地在晋国附近(据说大致在现今山西闻喜县和夏县附近),由于晋国不断地扩张,燕国在晋国边上实在待不下去了,为了躲避晋国的压迫,便一路向东迁移。燕国先来到周王的地盘上,想让周王在洛邑附近重新封燕国一块地盘。但自从周平王东迁之后,周王自己的地盘也没剩多少了。燕国国君自己没本事守住祖上传下来的地盘,又没有为周王立下什么大功,周王哪里肯再封一块地盘给他。没办法燕国只好继续向东,在郑国北面找了个地方(大致在现今河南焦作一带)暂且栖身。但是这块地方非常不利于发展,离骊戎和北狄太近,经常要应付游牧民族的骚扰,南边还得防备着郑国的吞并。所以燕君一直想继续往东迁移,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如果我们能为燕国在东边找一处安身立命之所,就一定能让燕国为我所用。”

卫宣公很认同石碏的分析,对石碏说:“郑军还在我国边境肆虐,事不宜迟,请爱卿即刻前往燕国,让他们从后面袭击郑国大军。在我国的东南方向有个胙(读作音)国,国小力弱,不会对燕国形成威胁。如果燕国能够使郑国撤军,寡人可以帮助燕国立足于胙国之侧。”

南燕国国君果然被石碏说动,率领全国军队前往袭击卫国境内的郑军。祭足发觉自己背后有大军来袭,立刻整军与南燕大军对峙,同时派人急报郑庄公。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郑庄公早就不满南燕国在自己的北部边境安家,妨碍自己向北部扩张。得知南燕国居然敢袭击自己的伐卫大军,哪里能够善罢甘休,命令自己的两个儿子,姬忽和姬突率兵出虎牢,从后袭击南燕。南燕国君这只捕蝉的螳螂,没想到自己身后还有一只黄雀,顿时遭到姬忽姬突以及祭足的前后夹击,很快就败退了。

不过石碏的计策起到了效果,祭足追击南燕,自然离开了卫国境内,而卫宣公也算守信,帮助南燕国前往胙地附近建国。南燕在胙地附近发展得不错,后来居然把胙国给灭了,把胙国的地盘全抢了过来。南燕国在胙地(今河南延津市东北一带)存在了一百多年,但终究是个小国,最终还是被大国吞并了。

反郑联盟中,虽然卫国是领头的,但最卖力气的却是宋国。所以教训完卫国,郑庄公的眼睛就盯上宋国了。正巧前一阵子宋国抢了邾国一块地盘,邾国国君跑到郑国来告状来了,希望郑国帮助自己出头教训宋国。郑庄公自然满口答应,除了召集郑、邾两国大军,还利用自己周王卿士的身份,从周王那里调来一队王师。郑宋两国本来实力相当,可此时郑庄公这边有王师和邾国助拳,宋殇公一个不察,居然让郑庄公一举攻进了都城商丘的外城注。宋殇公一看形势不妙,连忙派使臣去鲁国求援。

注:当时大国都城的城墙像一个“回”字。外面一圈城墙叫“郭”或“郛”,就是外城;里面一圈城墙叫“城”,就是内城。城主贵族们住在城内,城郭之间是平民的居所。

鲁隐公问前来求援的宋国使臣,郑国军队攻到哪里了?宋国使臣害怕鲁隐公狮子大开口,没敢说实话,骗鲁隐公说郑国军队快打到国都商丘了。我们前面说过,鲁国的地理位置,北有齐国,南有宋国,夹在两个大国中间,鲁隐公的日子并不好过。所以鲁隐公一直不热衷于加入反郑同盟,因为如果有郑国与宋国为敌,来自南部的压力就会小很多。怎奈公子翚在朝中势大,又贪图眼前的蝇头小利,执意带兵加入卫国州吁领头的反郑联盟,还割了郑国都城新郑外的麦子,破坏了鲁隐公联郑制宋的战略。

自从郑庄公出兵伐卫,鲁隐公就知道郑国要对反郑联盟采取报复措施了,因此对郑国的动向非常关注,派出了大量的探子监视郑国的动向。果然郑庄公教训完卫国,就开始讨伐宋国,而鲁隐公的探子早就把战场的情况通报给了鲁隐公。宋国来求援,鲁隐公本不想出兵相助,但又找不到合适的借口,而宋国使者的谎话却给了鲁隐公一个理由。鲁隐公对宋国使者说:“寡人以为郑军已经攻进了商丘外城,所以非常为你的国君担忧,希望可以和你的国君一同解决危难。不过看来寡人弄错了,既然郑军还在郊外,凭你们国君的雄才大略必定可以击退郑军,哪里还需要寡人的帮助。”

宋国使者一听鲁隐公如此回答,知道自己已经弄巧成拙,只好灰溜溜地离开。不过虽然没有请到鲁国的救兵,宋国人依旧拼死抵抗坚守内城。郑庄公见一时攻不下来,害怕在商丘城外待长了,宋国的救兵就到了,到时候前有坚城后有强敌,形势难免逆转,所以郑庄公在城外耀武扬威一番,便见好就收率领大军得意洋洋地回国了。

但是郑庄公没想到宋殇公是个犟种,咬上就不带松口的,郑庄公刚刚撤兵回国,宋殇公便率兵攻打郑国重镇长葛,对郑国实施报复。郑庄公也没想到宋殇公的反击如此迅速,刚刚解散周王和邾国的军队,而自己的部队一年之内打了两场大仗(伐卫伐宋),也需要休整。所以面对气急败坏的宋殇公,郑庄公决定暂避锋芒,一边命令长葛守将凭借坚城据守,一边展开了一系列的外交和军事手段,分化瓦解宋国的盟国,准备给予宋国重重的一击。

当初卫国州吁组建的反郑同盟里面有卫国、宋国、鲁国、陈国、蔡国。郑庄公刚刚教训了领头的卫国,加上卫国新君继位,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了国内,在将来的郑宋之争中,不会轻易出头。而鲁国在刚刚结束的郑宋大战中,保持了中立,这让郑庄公看到了以外交手段争取鲁国的机会。陈国的军事实力并不强,郑庄公觉得凭着自己的实力,敬酒还是罚酒,陈国早晚要选一杯。而蔡国和宋国之间隔着陈国,只要陈国站在郑国一边,蔡国即便想增援宋国,也没有那么方便。

所以此时与鲁国联盟是郑国的头等大事,于是郑庄公立刻派人到鲁国,表示捐弃前嫌,愿结友好。这正合鲁隐公的意思,双方一拍即合,签订了盟书。接着郑庄公讨伐陈国取得大胜,陈国元气大伤,只得和郑国休战。至此攻打宋国的时机已经接近成熟,郑庄公一边召集国内士兵,一边从洛邑调动王师前来会合,准备再次攻打宋国。

可是没想到这次王师调不过来了。

周平王执政后期,由于郑庄公一人担任卿士,独揽大权,可以使用周王的名义随意调动王师。而周桓王继位后,虽然任用虢公忌父,与郑庄公同为卿士。但虢公忌父忌惮郑国的实力,并不敢与郑庄公作对,加上朝中还有一个一直希望缓和周郑关系的重臣周公黑肩,因此郑庄公第一次调兵周桓王勉强答应了。

郑庄公伐宋胜利之后,周桓王就一直等着郑庄公前来谢恩。但也许是郑庄公随意调动周王的军队成习惯了,忽视了这次与周王缓和关系的机会,事后一直没有搭理周桓王。所以当郑庄公第二次调用周王的军队时,不论周公黑肩如何劝说,周桓王是死活也不同意了。

郑庄公发现王师没有如期前来,才意识到自己的疏忽,连忙亲自去往洛邑朝见周桓王。结果周桓王很不客气地对郑庄公说:“抱歉让爱卿白跑了一趟,今年王稷歉收,城外已无麦可收,更何谈出兵之事!”

歉收之说周桓王并没有说谎,当年王稷确实收成不好,左传上有记载,鲁隐公还特地为周王出面向各诸侯国筹措粮食,送往洛邑救灾。不过这话听在郑庄公耳朵里就有别的意思了,所谓“城外无麦”的话,正说明周桓王还记恨着当初祭足割麦的旧怨呢(详情参见第二章第四节:劳资纠纷)。郑庄公本来已经准备软化立场的,可一听周桓王这话,知道借兵无望,便再也不想给周王一点点面子,立刻告辞回国了。曾一直努力弥合周、郑之间关系的大臣周公黒肩,此时望着郑庄公离开的背影,不禁感叹道:“郑国从此再也不会听命于周王了!”

郑庄公刚回到国内,又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坚守了近一年的长葛终于挺不住,被宋军攻占了。郑庄公知道,失去周王的助力,凭自己一国之力攻打宋国,最多也就是打个平手,这可不是郑庄公想要的结果。因此郑庄公决定与宋国暂时讲和,重新等待机会。不过郑庄公并未消极的等待,既然今后无法征调王师,郑庄公便决定组建自己的盟军。

首先,郑庄公向被自己打惨的陈国伸出了橄榄枝,让自己的世子姬忽娶了陈国的公主,把陈国拉到了自己这一边。

接着郑庄公继续与鲁国拉近关系,提出与鲁国互换飞地。在鲁国境内有个祊(读崩音)邑,是周宣王赐给郑庄公的爷爷郑伯友的。当初周宣王经常去祭祀泰山,祭祀之前需要有个沐浴更衣的地方,而总是借用诸侯的地方,一来礼节繁琐,二来还要考虑安全问题。所以周宣王便把祊邑赐给了自己的弟弟郑伯友,住在自己弟弟的地盘,方便又安全,是个理想的场所。而在郑国附近也有一块鲁国的飞地,是靠近许国的一块地盘,史称许田(今河南许昌附近)。这块地方的来历就更久远了,是第二代周王周成王,赐给叔叔周公旦的。当时周王朝的国都在镐京(今陕西西安附近),处于整个疆域的西部。为了更好地管理王朝东部诸侯,周成王让受封于鲁国的周公旦全权负责管理东方诸侯,自己则在洛邑(今河南洛阳附近)建立了东都,不时坐镇洛邑听取周公旦的汇报。那时周公旦年岁也老了,从鲁国曲阜到洛邑,虽然只有到镐京一半的路程,但依然很辛苦。周成王便把许田赐给了周公旦,让周公旦可以在觐见自己之前有个休息的地方。

对于郑庄公互换祊邑和许田的提议,鲁国是比较高兴的。由于年代太过久远,如今鲁国对许田只有名义上的所有权,而实际上此地就在许国边上,俨然成为了许国的一部分了。而祊邑不过三代,权属还很明确,自己国内有一处不受自己管辖的城邑,也确实不便。所以听到郑庄公互换的提议,鲁隐公很高兴地答应了。

现在需要解决的只剩下卫国了,但是郑庄公暂时没有什么好的手段拉拢卫国,于是郑庄公找来了一个重量级的人物来当和事佬,这位就是齐国国君齐僖公。其实早在几年之前,郑庄公便和齐僖公签订了盟约,后来齐国和鲁国也成了盟国。朋友的朋友就是朋友,郑国与齐国的关系便越来越亲密了。所以郑庄公一提这事儿,齐僖公便一口答应,而且还自己加了料,不但要为郑卫两国说和,还要为郑宋两国说和。这就有点超出郑庄公的期望了,郑庄公只想瓦解宋卫的同盟,可不想跟宋国称兄道弟,但事已至此也只能随机应变了。

不过宋殇公的一个举动后来却帮了郑庄公的忙。由于齐国是东方的大国,宋、卫两国多少要给齐僖公点面子,所以当齐僖公提出为郑、宋、卫三国主持盟会,宋殇公和卫宣公都答应了前去赴会。不过宋殇公看到郑庄公最近一直拉帮结派,害怕卫国也被郑庄公拉过去,便邀请卫宣公在参加盟会之前,两国先开个小会。此时石碏已经去世,卫国国内人才凋零,卫宣公看不清形式,便答应了宋殇公的要求。二人在犬丘见了一面,确认了宋卫联盟,这让主持盟会的齐僖公心里很不痛快。结果郑庄公虽然没有把卫国拉到自己这一边,却让原本中立的齐国疏远了宋国,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现在郑庄公终于有了战胜宋国的把握,接下来就是找一个借口,召集齐、鲁共同伐宋了。所谓出师有名,郑庄公的借口是宋殇公不去朝拜周王,奉周王之命,讨伐宋国。这个借口找得还挺讽刺,要知道郑庄公自己也是继位了二十年之后才去见的周桓王,更严重的是,郑庄公居然假借周王的名义召集诸侯行征伐之事,这罪过可比宋殇公不去朝拜可大得多啦。

既然是周王的命令,又是帮盟友的忙,齐、鲁自然响应。郑、齐、鲁联军向宋国展开了攻击。郑、齐、鲁三国,每一个都是大国,加起来实力远胜宋国,所以战事进行的非常顺利,一举攻入宋国,很快就占领了宋国的郜城和防城。

宋殇公这下害怕了,急忙找来大司马孔父嘉来商量对策。孔父嘉是宋国王室子孙,所以也姓子,名嘉,字孔父,人称孔父嘉,时任宋国的大司马,也就是现在的国防部长一职。孔父嘉向宋殇公分析道:“上次伐郑的五国联军中,陈国被郑国打怕了,与郑国签订了和约,还把女儿嫁到了郑国,而鲁国干脆已经变成了敌人。剩下我们能指望的只有卫国和蔡国了。而现在郑、鲁、齐三国联军气势如虹,我们要想从正面抵抗是很难取胜的。但是郑庄公亲率大军出征,郑国国内必然空虚,如果我们能出其不意攻击郑国,郑庄公必然会退兵的。”

宋殇公闻言大喜,让孔父嘉亲自率兵,并带着金银珠宝到卫国向卫宣公求援,另派人到蔡国送信,请蔡桓侯出兵相助。卫国一直就不希望郑国做大,所以希望宋国在东面一直牵制着郑国,使郑庄公无暇北顾。而宋国一旦被郑国打败,卫国很有可能就成了郑庄公下一个目标,何况孔父嘉又带来了大批的金银珠宝,所以卫宣公很爽快地就答应了孔父嘉的要求,派大将率兵相助。

蔡国这边,原来跟着卫国州吁攻打郑国的蔡宣侯已经去世了,他的儿子蔡桓侯继位。蔡国就在郑国南边,从根上说也不希望自己的北邻太过强大,所以蔡宣侯在位时,一直都是跟着宋、卫两国跟和郑国作对,蔡桓侯继位后,也延续了父亲的战略,所以一收到宋国的求援,便立刻派兵前往相助。

不过蔡国距离宋卫较远,当卫国援军来到宋国时,蔡国的援军还没有到呢。兵贵神速,宋国国内战事吃紧,孔父嘉来不及等蔡国的援军到达,立即率领宋、卫两国军队进攻郑国边境。果然不出孔父嘉所料,郑国国内空虚,守军仓促应战,不敌宋、卫联军,被宋、卫连占数座城池。

孔父嘉估摸着郑庄公得知本国遇袭,就要撤兵回援了,不敢在郑国境内久留,便带着缴获的战利品开始往回走,路上却遇到急匆匆赶来的蔡国援军。孔父嘉本来就不把小小的蔡国放在眼里,觉得联军里有蔡国的部队不多,没蔡国的部队也不少,这次蔡国来晚了,就更不招孔父嘉待见。于是孔父嘉就对蔡国的领兵将军说:“宋卫两军虽然取得了对郑军的胜利,但已非常疲敝。而回国的路上会经过戴国,要防备戴国乘虚偷袭,还请新到的蔡军作为先锋,攻占戴国,为宋卫大军开路。”

戴国是宋郑交界之处一个非常小的诸侯国,与宋国是同姓诸侯。宋国早就想吞并戴国,只是碍着大家都是子姓的缘故,不好动手。戴国国君也清楚宋国的想法,所以反而和异姓的郑国走得比较近。

孔父嘉的想法很简单:不能让蔡国一仗未打,就白白分走一份战利品,多少得为宋国出点力气。戴国远离蔡国,蔡军占领了戴国,也没有能力掌管,最后还是便宜了宋国,还免除了宋国吞并同姓诸侯的名声。

但此举对蔡国来说就甚不公平了。第一,蔡军是来帮忙攻打郑国的,而不是来攻打戴国的。第二,蔡军虽未交战,但一路疾行,说起疲敝程度,甚至比宋卫联军有过之而无不及。第三,蔡军虽然迟到,未能交战,但并非故意,按规矩也是同盟的一份子,孔父嘉却绝口不提战利品分配的事情,这也令蔡国的领军将领不满。

蔡国将军自然不想让自己的士兵当炮灰,好在孔父嘉下令时,说的是防备戴国乘虚偷袭,所以蔡军来到戴国,只是围住戴国,并不攻城。戴国国君自知自己那点兵力,冲出去就是找死,所以只是守在城内不出来。这样蔡军既不用打仗,又完成了联军主帅孔父嘉的命令。

可孔父嘉认定了蔡国将军想白占便宜,大骂蔡军无能,连个小小的戴国都搞不定。蔡国将军的脾气也不好,对孔父嘉说:“戴国虽然城小,但防守严密,并非那么容易可以破城,不信你自己试试就知道了,别站着说话不腰疼。”

蔡国将军一番“你行你上,不行别逼逼”式的反驳,把孔父嘉惹恼了。孔父嘉对蔡国将军说:“说你不行,你还别不服,就让你看看我们宋国将士的本领,等破城之后再与你理论!”

让孔父嘉没想到的是,自认可以轻松攻破的戴国,居然坚持了近三十天,更让孔父嘉没想到是,就在孔父嘉破城的当天,郑庄公的大军也出现在了戴国城外。

原来郑庄公收到国内的告急文书之后,立即率军回援。一路上郑庄公心急如焚,他心知国内空虚,经孔父嘉这么一折腾,损失肯定小不了。就在此时国内的军报又送到了,报告说孔父嘉率宋、卫、蔡三国联军正在攻打戴国。郑庄公看完军报,心里的石头算是落地了。心道:“孔父嘉你完蛋了!”

戴国地处郑宋两国之间,不但宋殇公想打戴国的主意,郑庄公也对戴国不怀好意。只是郑庄公发现,戴国虽小,但人心稳定,防备充足,是块不好啃的硬骨头,所以一直按兵不动,甚至还答应帮助戴国对抗宋国。现在得知孔父嘉居然跟戴国干了起来,郑庄公心中狂喜,命令大军秘密转道戴国,悄悄在戴国附近埋伏了起来。

如果孔父嘉试探地攻击一下戴国,见戴国不易拿下,就势撤兵的话,还能赶在郑庄公大军来到之前撤回国内。但由于孔父嘉要和蔡国将军赌气,非要攻下戴国不可,就给郑庄公创造了时机。就在孔父嘉千辛万苦地攻进戴国之时,郑庄公派出的探子早就把情况报告给了郑庄公,埋伏在附近的郑庄公立即率大军来到戴国城外。此时孔父嘉想整队与郑军对攻吧,却因为连续攻城导致人困马乏,想据城坚守吧,戴国城墙被自己攻打的破败不堪,已无险可守。

结果毫无悬念,孔父嘉被郑庄公打得大败,不但丢失了战利品,还被郑庄公一直追打到宋国境内。当然孔父嘉千辛万苦打下的戴国也成了郑国的地盘了。

同类推荐
  • 初回盛唐

    初回盛唐

    意外穿越到盛世唐朝,且看主角凭着聪明才智,如何混得风生水起,好一个风流倜傥,充满了机遇与挑战的人生!
  • 无终传奇

    无终传奇

    古代,在中国北方存在过一个山戎族建立的奴隶制国家——无终国。无终国鼎盛时期,其疆土比华夏诸侯国燕国、齐国还要大。他曾经是无终国的太子,在一场军事政变中,幼年的他流落他乡,变身为奴。后来,他从奴隶到将军,为无终国的伟大复兴立下汗马功劳。他战功赫赫,被山戎人称为“第二个热尔南齐”。他的身世最终大白于天下,然而他却不为王权所动,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他让出象征王权的“紫晶权杖”。他性情耿直、仁义,却不懂得盖主高功里暗藏危机……
  • 一寸河山一寸血5

    一寸河山一寸血5

    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
  • 霸明

    霸明

    胡惟庸急匆匆奔了进来,气急败坏道:“郭晓聪,你三个老婆,还要与我的女儿吊膀子,我要到皇上那儿告你去。”朱元璋从屏风后转出,拍拍胡惟庸的肩膀:“郭爱卿是我大明江山的擎天之柱,有婿如此夫复何求,朕正准备招他做驸马,你不要和朕争哦。”郭晓聪勉为其难挠挠脑袋:“臣的府邸太过狭窄,只怕委屈了公主。”;朱元璋笑眯眯指着胡惟庸:“听说他新盖了一座大宅子,你即可带人抄了他的家,宅子就赏你了。”
  • 忠义汉唐

    忠义汉唐

    无穿越、无魔法、无斗气,有的只是热血男儿驰骋沙场、保家卫国、金戈铁马的冲天豪情,有的只是尔虞我诈、笑里藏刀、心狠手辣的利益熏心,有的只是饶人心扉、醉卧红颜、侠骨柔肠的倾世爱恋。男儿一生顶天立地,何为忠,何为义。借汉唐之名,诠忠义之事。只为与君共勉,博君一叹。
热门推荐
  • 都市妖灵录

    都市妖灵录

    繁华的都市下潜藏着一群不为人知的妖灵,他们或魅惑,或邪恶……但他们也有灵与肉,会生气,也会笑。且看妖灵师行走都市,赢得美人,赢得人生。
  • 我的世界之冰雪之怒

    我的世界之冰雪之怒

    在麦块的土地上,拥有三种阵营:him,notch和中立,每个阵营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而有个城市,处于三种阵营的水生火热之中。
  • 一个人的旅程

    一个人的旅程

    我们一直在追寻爱情,爱情,可能在路上相遇,相遇,可能是在片刻之间。
  • 相府表小姐

    相府表小姐

    她在现代是个孤儿,重生到古代,弟妹各二,尚且年幼,父亲老实巴交卧病在床,还有一位冷艳继母……面对种种艰辛,各种困难,她迎难而上,一一化解。中毒、暗杀、陷害接踵而来,她也无所畏惧,总是坦然一笑:活着就好,加油!卿云。
  • 此爱如蝶,欲渡海

    此爱如蝶,欲渡海

    有一种人,他们从出生就得了一种绝症,叫做独爱症。例如林易对顾满,分别六年,怨恨只能让爱更深更难以忘记,可是他们的相爱亦如蝴蝶想要飞过沧海,困难重重……
  • 网游之神级鬼将

    网游之神级鬼将

    本书已完结,当初写得仓促,后来果真遇到了很多问题,勉强继续已无意义,目前正筹备新书中,再会~
  • 生肖文化:鼠咬天开

    生肖文化:鼠咬天开

    本书研讨了生肖鼠的文化蕴涵,侧重说明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以及该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多方面投影和表现。
  • 叮今日份王妃已送达

    叮今日份王妃已送达

    一个职场天才鬼马少女一个杀人不眨眼冷血王爷阴差阳错被命运绑在了一块一场爱恨纠葛就开始了让大琬君带你听这个故事吧
  • 偷猎家族

    偷猎家族

    大兴安岭内有老虎?一张巨大野猪皮的出现让我这个对山里充满向往的“猎人”第一次进了山,接连发生的事情告诉我大山里可不是如想象中那么好玩儿。传说中的蓝虎出现在山中,这代表着什么?那毒牙口百十年来未曾活着走出过一个人又是为何?四姓家族几十年的恩恩怨怨本已平复在了凡尘当中,但怎知到了我这一代却又掀起了一阵血雨腥风。身为一个偷猎者,我遇到的是别人几辈子都见不到的事;身为家族中人,我的使命更是难以言说。一环与一环相扣,一事与一事相连,拨开重重迷雾,经历种种险途,原来,最终的结局竟是如此!
  • 红色警戒之浴血征程

    红色警戒之浴血征程

    在全体“红迷”的热切期盼与呼声中,历经数十年的研发与调试,eA公司不负重望,终于于公元2079年正式推出“红警”全息拟真网游版——红色警戒之浴血黎明。据eA官方介绍,在“浴血黎明”中不但保留了前作单机游戏“红警95——红警7”的几乎所有兵种,而且还有很多新生兵种。兵种既有玩家担任,也有人工智能担任,真正实现人机联合,人机对抗。。。。光是听这些令人应接不暇的广告宣传就已让身为红迷的笔者激动不已了。于是,在浴血黎明正式发售的当日,笔者施展浑身解数,备齐半个月的干粮和水外加一个行军帐篷,窜、爬、跳、跃、挤过汹涌不息的人流,经过七天的惨烈角逐,总算在浴血黎明正式运行前三小时,买到了这部浴血黎明专用游戏仓....——————————刚开了个群:56078221欢迎喜欢本书的朋友们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