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097200000024

第24章 修身之道(2)

自爱,就会收敛自己的锋芒,谦逊地待人、待事,不让人觉得时刻都有威胁,也就容易与人和谐相处,使自己在保持生活愉悦的时候,不会因自贵而自满自足,也不会因自贵而欲望膨胀。

老子告诫人们:“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自守不自羞

人应自知、自爱,同时也应该自守。

自守,是守人的本份、人的本职。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与人的不同,是先天与后天共同造就的,性情、能力、职业等等,彼此的差异不足为怪。尺长于寸是人所共知的,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也为人们认同。庄子常说事物是相对的,秋毫之末为大,泰山为小,有差异的人们不必为差异而添烦恼。

他很诙谐地说:

只有一只脚的怪兽夔见到有许多脚的蚿,好生羡慕。怎么它有这么多脚,而我只有一只脚呢?它对蚿说:“我用一只脚蹦蹦跳跳地行走,没有谁比我行走更简便。你有那么多脚,怎样走路呢?”

蚿对夔说:“你没有看见人吐唾沬吗?喷出的吐沫大的像珠子,小的如轻雾,还有数也数不清的混杂而下。这些都是自然的现象。我依天性而行,连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然而虫玄看到蛇无足而行,心里一阵骚动,不禁对蛇说:“我用这么多脚行走,为什么赶不上你无脚行走呢?”

蛇说:“我不用脚,自然地运动,这也是不可更改的天性。”当蛇看到风的时候,很羡慕风呼地吹来,呼地吹去,对风说:“我用自己的脊背耸动而行,虽然没有脚,但像是有脚的样子。你呼啦啦地从北海飞到南海,没有行走的痕迹,这是为什么?”

风说:“我是呼呼地从北海飞到南海,人们用手指抵挡我,我吹不断手指:用脚踏我,我吹不断脚。但我能够把大树吹断,把房屋掀翻,这没有谁可以做到。”同时,风也说得很有意思:“我有小不胜而有大胜,大胜只有圣人才做得到呀!”夔、蚿、蛇、风,有脚与无脚,各有不同的感受。前三者羡慕各自的后者,失了自然的本性,唯有风显扬本性的自然。

万物各有所能,以他物所长衡量己之所短,永远会感到不足。其实只要能够守自己所能,像夔一足行走则一足行走,蚿多足行走则多足行走,蛇无足行走则无足行走,各守自然就行了。不必因他物所能、自己所不能感到羞愧。

人也如此,尽自己的能力,不必干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也不必因力所不能及而难过。于是,人不必计较彼此的胜负和得失,最好忘掉胜负、得失,风因此有大胜,人因此也会获得最大的成功。

自羞,会使人怀疑自己的本能,失去内心的平和,少了面对外部世界和积极进取的勇气。庄子这里表现出来的思想是在自然中有所得,当人守自己本能的时候,顺应自然发挥本能。

三、知足之妙

韩非子曾说:人无毛羽,不穿衣就寒冷:人有肠胃,不吃饭就饥饿。所以人不免有求利之心。人求利是天性,不知道满足就会伤害这种天性,但许多人不知满足从而给自己带来忧虑甚至灾难,不懂知足的妙处。

知足是一种幸福,得到这种幸福却是很难的。老子对于“知足”很关注,常常以是否“知足”为话题。他的知足是一个尺度,好以这个尺度衡量人们的行为和心理状态,说知足将会怎样,不知足将会怎样。如知足,人会富有、会常足;如不知足,就有灾祸临头了。

这样说来,知足其实是一个生命的尺度,这个尺度之下和这个尺度之上,人们有不同的命运,命运的把握者则是人们自己。

人生的知足与不知足是相对的,人们应该对什么知足,对什么不知足,老子没有确立准则。他常教人不要有什么欲望,不要有什么作为,表明人对人生的追求是应该知足的,只有知足,人才会有真正的快乐。

如是的知足,是要人以舍弃人类的进步为代价返朴归真,大体上不可取。但在局部上,他要人们不要有很强的物质占有欲则是有意义的。

知足不辱

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人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到羞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这话很有意味,人们生活在人群之中,不是孤立的存在,因不满足现状引起的追求必然与外界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不知足而受辱,是因人的不知足刺激了外部世界,外部世界反过来使不知足者遭到祸殃。

知足、不辱,前因后果,老子的话说得清清楚楚,听的人也能明白。

“士可杀而不可辱”,人遭受羞辱也是大事,视名节如生命的人,是置生命于羞辱之上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俗话说的伤害了人的心、伤害了人的面子,其实是伤害了人的尊严。羞辱就是对人尊严的伤害,可以说无论何时何地,没有人愿意蒙受羞辱,使自己处在难堪的境地。

人不知足受到的羞辱大体上有两个方面:

一则是人本该知足,因虑及心力有余而不知足。然而,外部环境又不允许或者是自我无法战胜外部环境,使羞辱在不知不觉中降临了。

二则是人本该知足,因无自知之明而追求力所不能及的事物,像人们常说的“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就是羞辱那些本当知足而无自知之明的人。

人如果知足就不会有这些情况了。

知足是避辱之道,是因为知足回避了可能产生的矛盾,不存在人与人或者说人与事的对峙,羞辱就不可能出现。在这个意义上,知足不辱是不自取羞辱,不知足而受羞辱也是自取的。

老子这样说比实践要容易得多,人怎样才能够知足是一门学问,做好这门学问,人的日子就自由自在了。

可惜人知足是困难的,人终生不受羞辱也是困难的。老子希望人自我磨炼,磨平不知足的心,时时、事事都能知足。

不知足是人心里涌动的欲望,磨平不知足的心不就是去掉欲望?应了老子说的少私寡欲。少私寡欲可以不受羞辱,人同时也获得了另一种满足。进而言之,知足就会知止,既然知道适可而止就没有危险,那么,人知足不也没有危险吗?

知足不辱,耐人细细品味。

知足者富

知足者富,是生活的辩证法。不知足者,虽富犹贫;知足者,虽贫犹富,这并非是一种感觉。

富与贫相对的时候,人们说富,一般有两种含义。

一是拥有财富。家财万贯,日进斗金,是富的象征。

二是拥有知识。学富五车,博学多识,也是富的象征。

然而,知足者富则不单是说拥有财富、知识或者其他,而包含了人面对拥有心理上的满足。

其实,人心最难得到满足,无论是求财还是求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是批评人贪财不知足的悲剧;生命有限,知识无限,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很危险的事情,是批评人求知而不知足的悲剧。

人的不知足,是社会能够前行的动力,如果说人面对现实一味知足,那么,从人独立为人的一刻起,就不会进化,人们直到今天,仍然会构木为巢,茹毛饮血,哪里还会有现在的高楼大厦、美味佳肴?更不会有科学的飞速发展和人对自身的改造。人的不知足有它合理的一面。

但人又不能事事不知足,事事不知足,会给生活造成无穷无尽的烦恼,失去生活的和谐安宁。老子说知足者富,是劝人不要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而有种种烦恼,面对缤纷多彩的世界,知足的人可以得到很多的安慰。

鲁迅先生笔下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一种常胜的方法,自己穷得瘦骨伶仃,对比他富的人说一句:“我们先前——比你阔得多啦!你算什么东西!”于是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闲人们打了他,把他的脑袋在墙壁上碰得山响,他无奈地站着想了一下,想到“总算是被儿子打了”,同样地有了精神上的满足。

知足者富,精神上的富足是很重要的一面。而且,关键是富足者怎么看待外部世界,怎样看待自我。以财富为富与以知识为富不可同语,以大量拥有为富与浅尝为富不可并说,知足者富是对生活现状的绝对满足,包含了现在胜于从前。

人的生存需要导致心理上的满足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的,而不是空乏的知足。不过,知足应该从两方面看,一是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能够达到温饱安逸就可以知足,不必求豪华奢侈;二是对知识的追求,不应轻易知足,既然学海无涯,求知也就没有止境,以使社会生活日臻尽善尽美。

知足常足

老子教人知足,说不知足会遭祸,不知足的人在他不知足的时候,考虑遭祸很少,即使是估量到可能遭祸,也有可能心存侥幸,只看到他想得到的东西,或者说是名利让他昏头昏脑,直到遭了祸,才清醒过来,那时候后悔也晚了。

老子很会揣摩人们的心理,知道人的不知足,关键是心理上的障碍没有根除。物欲的诱惑让人心涌动,总在觉得自己有所不足,免不了生出对名利的种种欲望,并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不遗余力,那实在是很危险的事情。

庄子在《逍遥游》里讲述的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愿意接受尧的天下,说了一句很知足的话: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鹪鹩无求于一枝之外,偃鼠无求于满腹之外,许由以此为喻,说他对清贫的隐居生活已经很满足了,还要尧的天下干什么呢?

推而广之,人在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相应的生活,也应该像鹪鹩、偃鼠一样知足。

常足是一种心理状态。人之所以会“常足”是因为知足,从不产生对生活的不满,或者是陶醉于现实生活中,那不是常足又是什么呢?

常足是一种生存状态。人总是感到满足就不会有对现实的谋划,对前途的憧憬,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老子的知足常足是把这二者融为一体。从心理状态到生存状态,再到心理状态,如是的过程中,人完成了自我的改造。

然而,人无奢求是很困难的事情,欲壑难填,虽是形容一些性情贪婪的人,但一些普通人的欲望同样难以满足,只是程度不一样而已。正由于人们做不到知足,老子说的知足常足在让人化解内心的物欲同时,仍然不失心理上的满足,平心静气地面对生活。

人事事抱定知足常足,虽然可以静心养命,益寿延年,但给自己套上了不易解脱的枷锁,使人滞留在某一时间、某一空间,不再前行,人类与社会的退化在其中发生。

知足常足内蕴了人的不幸。

祸莫大于不知足

人的心理感受对于生活是很重要的,知足就是一种心理感受。一般说来,知足会有一个前提,物质上的或者精神上的。由于人的欲望永远难以满足,所以老子才对人们有“祸莫大于不知足”的忠告。并且相应地说了一句“咎莫大于欲得”。咎也是灾祸,欲得不正是不知足吗?说话简洁的老子不避语义的重复,强调灾祸的发生,有时是在人自己身上,如果能够把握自己,有些灾祸可以避免的。

可是,人往往不能知足,往往想有所得。道理其实并不复杂,人赖以生存的物质利益把人们团团围住,引诱人时时冲动。缺乏物质的希望得到物质,具有劣等物质的希望得到优等物质,永远没有穷尽。

老子说出的毕竟是一个真理,不知足而招祸的教训古往今来数不胜数,许多人因不知足丢了性命。

秦王朝著名的丞相李斯,最初和韩非子一道在荀子门下求学。他是一个勤奋而悟性很好的人,一个很平常的小动物引起他的注意,这就是老鼠。他看到了两种老鼠,一种老鼠生活在粮仓里,吃着精美的食物,住高大宽敞的房子,见了人若无其事。还有一种老鼠生活在厕所里,吃的东西又脏又臭,住的地方潮湿黑暗,见了人惊慌失措。李斯把它们和人的遭遇联系起来,很感慨地说:“人的穷达就像这些老鼠一样,在于所处的地位。”他实在是不能守穷,在荀子门下坐冷板凳做一辈子学问,认为人生最大的羞辱是卑贱、最大的悲哀是穷困,学成以后西游于秦,游说秦王嬴政获得成功。

秦王嬴政平定六国,建立了一统的秦王朝,李斯是很大的功臣,也使他官至丞相,尽享荣华富贵,早年的卑贱和穷困一点痕迹都没有了。按理,李斯应该很满足,他随秦始皇巡行天下,不意秦始皇死在沙丘,遗令长子扶苏继位。当时扶苏远在边疆,秦始皇的次子胡亥跟着始皇。胡亥的老师赵高见机不可失,鼓动胡亥篡位。赵高说动了胡亥以后,深感这件事情一定要打通丞相李斯这个关节,否则事必不成。李斯开始不从,直到赵高说:“你如果答应了,可以寿比松柏,子子孙孙称王。如果不答应,就会祸及子孙。”赵高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手法,使李斯心动,帮助胡亥篡位。

然而,胡亥篡位成功以后,朝廷大权落在赵高手上,李斯想见皇帝都很困难,落得腰斩咸阳、夷灭三族的下场。哪里还有什么松柏之寿、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称王。

李斯上了赵高的当,他要是不为赵高的利诱所动的话,晚年的生活不会那么悲惨。他在临死的时候对儿子说:“我曾想和你一起到上蔡的东门外去打一次猎,再也不可能了!”一派凄凉。

祸莫大于不知足,人们要能够悟出其中的真谛,就不会上演人生的悲剧。

四、舍利避害

不知足是人的天性,避害也是人的天性。

老庄看准人的不知足,教人舍利避害。这不是没有缘由,不知足的人往往好求名利,得名利的人也容易得灾祸,舍利避害就是很正常的现象。

舍利需要人们不好利,见利而争先恐后,避害唯恐不及是不可能的。

避害,要把生命置于物质利益之上,知得利有害必避,知得利可能有害也必避,心中就会淡漠利,能够较好地自我保全。

老子、庄子侃侃而谈,说名是不能要的,利也是不能要的,能够要、必须要的是自我的生命。

有利则有害

物以利相召,有利则有害,这是人们知道的。只是在生活中,人们往往见利而不知害。

《列子》里有一则笑话:从前,有一个想得到金子的齐国人,一天清晨穿戴得整整齐齐到街上去,迳直走向卖金子的地方,光天化日之下抢了金子就走。被抢的人大声喊叫,抢金子的齐国人马上就被抓住了。官吏问道:“人们都在这里,你抢别人的金子干什么呢?”那人说:“我抢金子的时候,只见到金子而没有看到人。”

人的物欲很难遏制,图利是一种天性,老庄深知人的这种天性和图利则妨生,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教人淡泊,不要执着于利禄。庄子讲过一则似乎是亲身经历的螳螂捕蝉故事:

有一次,庄子在雕陵的一座栗园里游玩,看到一只翅膀宽七尺、眼睛有一寸大的奇异的鸟飞来。这只鸟盯着栗树上的一只螳螂,要把那螳螂当作美餐,而螳螂则正聚精会神地捕蝉,没有注意到身后鸟的威胁。当鸟要捕螳螂的时候,庄子拿着弹弓正准备打那只鸟。

这样的故事在当时很流行,像庄辛游说楚襄王,也讲了类似的故事。

不过,庄子在欲打鸟的那一刹那间,突然领悟了物以利相召的道理,扔下弹弓而去。没有想到看管栗园的人追上来,认为庄子偷了栗园里的果子,一顿臭骂,把庄子搞得很狼狈。

庄子讲这则故事,不是为了说明自己是怎样不能脱俗,为利吸引。而是以此表现自己是怎样领悟了有利则有害的道理,可惜不为他人理解。当他欲图利的时候,没有人注意到他:当他不图利的时候,反倒遭了人的责骂,社会上的事情竟然是这个样子。庄子因此很孤独、很不快活。

以利相召是普遍的社会现象,人们对利的追求无异于抢金子的齐国人,只见有利而不知有害,这是有点悲哀的。

同类推荐
  • 叶曼拈花

    叶曼拈花

    本书为一本书信集,收录了《变相的打秋风》、《得了便宜还卖乖的人》、《母亲的发泄》、《老年人的财产》等多篇书信作品。
  • 祖师禅:做个不受惑的人

    祖师禅:做个不受惑的人

    本书将参禅的观念、方法和心态做了系统化的说明,旨在引导读者了解和参修祖师禅法,使读者可以在现实的环境和身心现象中,自由自在地活出精彩人生。
  • 皖山禅话

    皖山禅话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东方古国,在长达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由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
  • 宗教与民族问题研究论集

    宗教与民族问题研究论集

    民族、宗教问题很敏感,民族、宗教工作很重要,民族、宗教关系很重大,一句话,民族、宗教无小事。
  • 印度智慧(引进版)

    印度智慧(引进版)

    本书绝非是对某事的定论,它只是为那些开始向印度学习的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些可能的途径。因为本书旨在帮助读者开始一种对知识和灵性的探求,提供了一些特例,通过它们,读者可以看到某种新事物,然后反观自我——新的神性形象,然后再回到自己对神的理解。尽管有很多机会可以进行卓有成效的对比,但我只是偶尔地在实际中进行除印度教以外的宗教传统对比,而其中大部分我用的对比来自《圣经》。当然,因为我是罗马天主教徒,以那种背景执笔写作,我所讲的任何事情可能在本质上都非常具有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味道,但是如果这一点能被认可并牢记在心,就不会有什么问题,毕竟我们总要有个起点。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豪门蜜婚:傲娇总裁的甜宠萌妻

    豪门蜜婚:傲娇总裁的甜宠萌妻

    (宠文)听说白家的大少爷白毅凡十五年前失踪了。为了履行爷爷的意愿,只能改嫁给白家的二少爷,而且还是个傻子?一想到她下辈子要和一个傻子在一起生活,不禁打了一个寒颤。逃不过我还躲不起吗?没想到婚礼当天还是被逮了回去……新婚之夜……“你……你想干嘛?”她看着步步逼近的白毅凡,艰难地把口水给咽了下去。不是说她要嫁给一个傻子吗?为什么是他?“你说呢?”白毅凡一脸腹黑地浅笑,扑了上去。
  • 皇商带球跑:娘子你慢点

    皇商带球跑:娘子你慢点

    五年前,紫家嫡系大小姐紫颖因通奸被流放,震惊全城。五年后,紫颖带着一个球回到紫家。结果是!要她为二小姐代嫁病王爷?呵呵,二夫人,五年前的事情本来是不想找你算账的,既然你执意要作死,那就让你知道,什么叫不作不死。五年时间,从一个只会吟诗作对的大小姐,变为人人皆知的鬼医。变为家喻户晓的皇商。人人都道紫颖的厉害,却不知此紫颖非彼紫颖。五年前分娩之夜,来自现代的特工毒医的灵魂居住到此。展开风云变化!
  • 为人要谦虚

    为人要谦虚

    做人切不可有自满之心,而应虚怀若谷,因为只有谦虚才能吸收真正的学问和真理;做人也要持有择善坚实的态度,因为只有坚强的意志才能抵御外物的诱惑。
  • 宫斗之凤主沉浮

    宫斗之凤主沉浮

    皇城内院,明争暗斗,唯她置若罔闻,为他掏出一颗真心,付出所有。只因他是她的全部,便是只做他内院群芳中的一朵,她也心甘情愿。可是为何!她被害致死,他登基后第一件事竟是将她的族人全部秘密处决?重生归来,崭新的身体,崭新的身份,只是没有了心,有的只是最卑劣的计谋和最残忍的手段!她要在波谲云诡的后宫撕开真相!她要爬到权力的最顶端,摇身变成令后宫前廷闻风丧胆的女主子!她要做他心尖上的女人,然后当着世人的面,把他的帝王心一点一点揉碎!午夜梦回,在那山花浪漫处,单膝跪倒在她的脚边,虔诚许诺:“仙儿,等我长大了,就来娶你为妻!”的男孩,究竟是谁?
  • 无上纹耀

    无上纹耀

    所谓强者,就要做到真正的无上,当抬起头去看的时候,再无他人。
  • 大不大新世界

    大不大新世界

    混搭的新世界。生物怪异,身处何方,家人何在。归途,将是首要目标。然而,那里将会有什么等着他们呢……
  • 鹤之殇

    鹤之殇

    虚妄之魔诞生!亿万世界不断被杀戮、暴虐等情绪侵蚀!位面一个被一个毁灭,谁能够拯救?流浪诗人从遥远天际带来九种至纯之魂!有勇者之魂、善良之魂、忠诚之魂等等。。被挑选的你啊!能否止住魔王的脚步。。
  • 高冷校草:天使甩你铁了心

    高冷校草:天使甩你铁了心

    “如果没记错的话,你当初欠本少爷的钱还没还吧?”新人新校,无奈碰到旧日狂霸拽的校草,被他一步一步压到墙角,强行讨债。“嗯?没钱?那就遵循当时的约定,卖身给我做奴隶!”不小心惹到某个狂炸天的校草,他的号令一出,莫敢不从,怎奈她当时有眼无珠,无辜招惹,从此欠了他一屁股债,如今还被追债追到这个份上,被夺初吻,被他呼之则来,挥之则去。就算她是美女学霸,大把人追,还是要被他这个唯我独尊,家世逆天的狂小子给压倒……
  • EXO之浅涩

    EXO之浅涩

    李菲雨,EXO你们给我等着,我墨梓惜总有一天会回来的。两年后黄子韬:哟,这不是墨梓惜吗。鹿晗:惜惜,你回来了(你知道这两年我有多想你吗)张艺兴:惜惜我相信你没有伤害李菲雨。朴灿烈:你回来干嘛,我是不会让你伤害菲雨的。李菲雨:惜姐姐,你回来了(这个贱女人怎么回来了)边伯贤:小雨我们走,不要理这个贱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