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113000000011

第11章 总论(10)

3.情志与脾胃的治疗相关性由于情志疾病与脾胃在生理、病理的密切相关性,历代医家重视从脾胃治疗情志病的验案不胜枚举。从脾胃治疗情志病一些现代医学工作者们还从实验角度得到科学的验证。从脾胃治疗情志病方药很多,如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归脾汤,其始载于宋代严用和的《济生方》,用于治疗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少寐,健忘,怔忡等。

后世对该方进行发挥,用于治疗心脾两虚和脾不统血诸症。治疗范围扩大了,但它在治疗思虑伤脾所致情志诸症却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和重视。又如甘麦大枣汤养心安神,补脾和中,治疗脏躁或精神恍惚,常悲伤欲哭,不能自主,睡眠不安,甚则言行失常等症,后人屡用屡效。

脏躁一病,出于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其病机是五脏阴气不足而表现出的情志之症,用该方不仅补虚润躁,更重要的是甘味入脾,以补脾气。因为脾主情感的内在转变,具有调节、稳定情绪的作用,可以保证正常的生理情感活动。这也是“中土之枢”脾在情感活动中调衡作用的体现。

现代医学工作者对从脾胃治神志病的研究中有许多重要的发现。现代研究表明具有调理脾胃、消痰化瘀功效的“化呆醒神汤”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的海马和皮层内的SS(脑内生长抑素)、AVP(精氨酸加压素)含量及额叶皮质内SSmRNA表达强度有明显上调作用,表明化呆醒神汤通过提高前体mRNA的合成能力并增加AVP含量,增加神经营养作用,促进受损神经元功能的恢复,从而改善VD大鼠的智能障碍。现代研究运用“调理脾胃复方”治疗的脑内与癫痫发作密切相关的神经肽SS、SP、AVP含量的测定后发现,PTZ点燃大鼠海马AVP含量明显减少,SS、SP无明显变化;大脑皮层SS含量显著升高,SP、AVP含量明显降低;调理后,上述变化被拮抗或翻转。说明调理脾胃方对癫痫病治疗在脑生化上得到证实。现代研究发现温补脾阳和滋补脾阴方药能降低痴呆及脾虚证时的病理损害,提高动物的学习和记忆能力,改善痴呆症状。

脾胃病的情志疗法,临床上最常用在治疗消化性胃溃疡中。除了药物治疗,医者常针对病人的不同心理特点和情绪状态,给予不同的心理的调适,逐步消除精神紧张和心理应激因素,保持乐观自信,促进溃疡愈合。其它如因情志而发的脾胃疾病,如泻泄、呕吐、呃逆、内伤发热等也多结合调整情志而治。

综上所述,脾胃与情志因素关系密切,互相影响。正如李东垣所说:“善治斯疾者,惟在调和脾胃,使心无凝滞,或生欢欣,或逢喜事……或眼前见欲爱事,则慧然如无病矣。盖胃中元气得舒伸也。”重视精神因素与脾胃病相互间的影响,调理脾胃与养心安神兼顾,这在当今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生活节奏加快,发病因素多样化、复杂化的情况下,越来越显重要。

(二)情志致病的特点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不同的情志变化,亦应隶属于不同的脏腑。一旦情志过激,必然对相应脏腑的功能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七情致病易引起各种以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紊乱为病理特征的疾患,故后世医家多将七情致病称之为“情志内伤”。

早在《黄帝内经》中已经提出七情为内伤性疾病的致病因素。如《灵枢·百病始生》篇云:“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此处的“喜怒”,概言情志,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不节”,提示情志致病多在情志变化失去常度时发生;至宋代,陈无择创立三因学说,明确指出:“七情……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

《内经》将情志活动与五脏的关系概括为:肝藏魂,在志为怒;心藏神,在志为喜,脾藏意,在志为思;肺藏魄,在志为忧;肾藏志,在志为恐。而脏腑的功能失常,也会引起异常的情志变动。《素问·藏气法时论》云:“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惶惶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素问·刺疟篇》云:“足太阴之疟,令人不乐,好大息,不嗜食,……足厥阴之疟,令人……意恐惧,气不足,腹中悒悒”;《素问·风论》云:“心风之状,多汗恶风,焦绝善怒哧,赤色,病甚则言不可快,……肝风之状,多汗恶风,善悲,色微苍,嗌干善怒,时憎女子”;《素问·痹论》云:“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

后世医家对于情志内伤的论述颇多,如《素问玄机原病式》:“中风瘫痪者,非谓肝木之风实甚而卒中之也,亦非外中于风尔。由乎将息失宜而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之,则阴虚阳实而热气拂郁,心神昏冒,筋骨不用而卒倒无知也。多因喜怒思悲恐五志有所过极而卒中者,由五志过极,皆为热甚故也”。

《症因脉治》中指出:“恼怒怫郁,肝火刑金”,可致内伤胁痛;“七情恼怒,忧思郁结,则腰胁疼痛”;“恼怒、思虑、动火,三者皆能伤其肺金,乃成肺经咳嗽也”;“平素忧愁郁结,五志之火皆动,日夜煎熬,津液干涸,……成噎嗝反胃之因也”“谋虑不决,或恐或怒,肝气怫郁,木火刑金,肺气有伤,而肝虚劳伤之症成矣”;“恼怒忧郁,伤肝胆之气,木能生火,乘胃克脾,则饮食不能消化,停积于胃,遂成酸水浸淫之患矣”;“有志不遂,所求不得,郁而生火,火来克金,肺热叶焦,清化不行,金不生水,则肺热赓嬖之症作矣”;“七情内伤痢之因:忧愁思虑则伤脾,脾阴既伤,则转疏失职,日饮水谷,不能运化,停积肠胃之中,气至其处则凝,血流其处则泣。气凝血泣,与积留之水谷,互相胶固,则脾家壅滞,而贼邪传肾之症作矣”;“怒则气上,思则气结,忧愁思虑,诸气怫郁,则气壅大肠,而大便乃结”。

1.易伤阴血

情志所伤,气病居多,但因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逆则血上,气陷则血脱,故情志致病时常影响到血分而导致血病。血是精神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灵枢·营为生会》“血者,神气也”,《素问·八正神明论》云:“血气者,人之神”。

因此,情志活动异常,未有不影响神明之府、扰及血分者。《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指出:“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心气虚者,其人则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

(1)忧愁思虑,气机郁结,血行不畅时,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情志抑郁,气滞心脉,可致心胸疼痛,痛无定处;若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或乘脾,则见胃痛连胁,痛处不移、拒按,且每因情志不舒而痛作;临床可兼见胸闷胁胀,嗳气频作,纳呆、恶心,肠鸣便溏,或腹壁络脉暴露,面色黧黑,头颈、胸腹红丝缕缕,唇色紫暗,舌质暗红,脉弦涩等气滞血瘀之象。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指出:“因大怒,血著不散,两胁疼痛,皆由瘀血在内”;《症因脉治·卷三·内伤腹胀》云:“或因恼怒伤肝,肝气怫郁;或因思虑伤脾,脾气郁结。郁怒思虑,则气血凝结,而腹胀之症作矣”;气机郁结,血行不畅,女性病人常出现月经不调,崩中、漏下,痛经、闭经等。

(2)气机逆乱,血溢脉外而发为出血。如暴怒伤肝,肝火横逆犯胃,灼伤阳络,或郁怒伤肝,肝郁化火,损伤胃络,可见吐血鲜红或紫暗,脘胁胀痛、口苦心烦;灼伤肺络,则为咳血;上窜清窍,迫血妄行,则为鼻衄。故《素问·举痛论》云:“怒则气逆,甚则呕血”,《证治准绳·女科·鼻衄》云:“凡鼻衄,虽多因热而得此疾,亦有因怒气而得之者”;《血证论》云:“肝为风木之脏,胆寄其间,胆为相火,木生火也。肝主藏血,血生于心,下行胞中,是为血海。凡周身之血,总视血海为治乱。血海不扰,则周身之血,无不随之而安。肝经主其部分,故肝主藏血焉。至其所以能藏之故,则以肝属木,木气充和条达,不致遏郁,则血脉得畅。设木郁为火,则血不和。火发为怒,则血横决,吐血、错经、血痛诸证作焉”,因其治疗血证,“每有十剂之功,败于一怒”的体验,故强调:“失血之人,戒劳更能戒怒”。

情志刺激,气机逆乱,血行失于常度,不仅能使血出上窍,证见吐血、衄血、咳血,亦可因郁怒伤肝,气逆于上,不能摄血,血因之下行而引起便血、尿血、崩漏等。《傅青主女科·上卷·郁结血崩》则指出:“妇人有怀抱甚郁,口干舌渴,呕吐吞酸,而血下崩者,人皆以火治之,时而效,时而不效,其故何也?是不识为肝气之郁结也。夫肝主藏血,气结而血亦结,何以反致崩漏?盖肝之性急,气结则其急更甚,更急则血不能藏,故崩不免也”。若思虑劳心,热乘下焦,灼伤膀胱血络,则尿血。

2.七情损伤脏腑

七情损伤脏腑气机致使气机升降失司,又可使相关脏腑发生一系列病理改变。所以《灵枢·寿夭刚柔》篇指出:“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藏,乃病藏”;《素问·疏五过论》云:“忧恐喜怒,五脏空虚,血气离守”;《素问·举痛论》云:“怒则气上,恐则气下,思则气结,悲则气消,喜则气缓,惊则气乱”。《脾胃论·脾胃将理法》认为:“凡喜怒、忿悲、忧思、恐惧,皆损元气”。气机升降失常,气血紊乱,脏腑失养,则使诸病丛生。

(1)思则气结:思是人类正常的心理活动之一,是集中精力运用智慧考虑问题时的精神状态,《素问·举痛论》“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灵枢·本神》云:“怵惕思虑则伤神”。《灵枢·本神篇》云:“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思伤脾”。《素问·举痛论》云:“思则气结”。《养生四要·慎动第二》云:“其病也,为不嗜食,口中无味,为嗜卧,为躁扰不得眠,为心下痞,为昏瞀,为白淫,女子不月,为长太息,为健忘”;《三元延寿参赞书·地元之寿起居有常者得之》亦云“思虑则心虚,外邪从之,喘而积气在中,时害于食。”“思虑伤心,不吐衄,为发焦”,“谋为过当,食饮不敌,养生之大患也”。

(2)怒则气上:怒,七情之气致病,惟怒最甚,故《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举痛论》云:“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飨泄,故气上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暴怒伤阴”。《保命歌括·卷之八》指出:“肝藏血,人怒则火起于肝,血随火上,故暴吐血”;《摄生三要》亦云:“嗔心一发,则气强而不柔,逆而不顺,乱而不定,散而不聚矣”;《老老恒言》云:“怒心一发,则气逆而不顺,窒而不舒。伤我气,即是伤我身”。

肝藏血,主疏泄,体阴而用阳,性喜条达,恶抑郁,在志为怒。若事悖己愿,郁怒伤肝,疏泄不及时,则木郁土壅,则见胁肋胀痛或窜痛,郁闷不乐,急躁易怒,女性病人可见经期紊乱、乳房胀痛等;横逆乘脾犯胃,可致食少呕恶,肠鸣腹泻;若郁怒伤肝,持续不解,壅郁化火,则头晕、耳鸣、烦躁、口苦、不寐、胸胁满痛。

《医醇賸义·卷二》云:“怒甚则胁痛,郁极则火生,心烦意躁,筋节不利,入夜不寐”;若《养生四要·慎动第二》云:“因拂逆而心相背,受其污辱,而气相犯”,以致暴怒、狂怒者,其气逆不下,血随气逆,火载血上,错经妄行,越出上窍,则使呕血、中风、暴聋、暴盲、昏厥等危证丛生,若郁怒伤肝,肝郁化火,肝火横逆犯胃,胃气上逆动膈,则出现呃逆不止,声短而频,食不下,胃脘胀痛。故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养性序》强调:“善养生者,当忍怒以全阴”;《血证论·卷六》指出:“怒复者,怒气伤肝,相火暴发而血因奋兴”。

(3)忧则气郁:忧则气郁,肺气不利,则胸闷、短气,善太息,临床可表现为,郁郁寡欢,闷闷不语,意志消沉。甚则悲伤欲哭,脘腹胀满,按揉则舒,频繁嗳气,或伴呕吐等。

《灵枢·本神篇》云:“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忧愁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悗乱,四肢不举”;《医醇賸义·卷二》云:“忧愁太过,忽忽不乐,洒浙寒热,痰气不清”。人体之气机,喜舒而恶郁,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三元延寿参赞书·地元之寿起居有常者得之》云:“忧伤肺气,闭塞而不行”,“遇事而忧不止,遂成肺劳。胸膈逆满,气从胸达背,隐痛不已”,“当食而忧,神为之惊,梦寐不安”,“女人忧思哭泣,令阴阳气结,月水时少时多,内热苦凝,色恶肌体枯黑”;张景岳则认为,忧不仅伤肺,亦伤脾,因“母子气通也”。故气舒则周身血脉畅利,郁则百脉愆和。凡过度忧虑者,易使气机郁滞。

(4)喜则气缓:《素问·举痛论》云:“喜则气缓”,其“缓”字,包括缓和紧张情绪和心气涣散两个方面。

①缓和紧张情绪。在生理状态下,《素问·举痛论》云:“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喜是一种积极的情志,可以使人心情舒畅,气机调和,营卫畅达,愉悦而高效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尽管喜乐的表现形式及程度因人而异,但都具有缓和紧张情绪,促进营卫气血和调通畅的作用。

②心气涣散。喜而有节,在欢乐中保持平和的心态,有利于健康长寿。若卒逢意外快事、喜庆团圆或朝思暮想、梦寐以求的夙愿终于实现时,往往导致喜志过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暴喜伤阳”;《素问·疏无过论》云:“暴乐暴苦,皆伤精气,精期竭绝,形体毁沮。”《灵枢的·本神篇》亦云:“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则会使心气散乱弛缓。轻则运气无力,心神失养,出现心悸怔忡、乏力、精神不能集中、失眠等,甚则使心神浮越,神不守舍,以致时喜时泣,哭笑无常,像如神灵所作;若暴乐暴喜,阳气不收,则致昏厥、癫狂之疾。费伯雄则指出:“过喜则心气大开,阳浮于外,经脉弛纵”。由于多笑则神伤,神伤则悒悒不乐,恍惚不宁;多笑则脏伤,脏伤则脐腹痛,久为气损。

(5)悲则气消:悲即悲伤。《素问·举痛论》云:“悲则心气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素问·痿论》云:“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数溲血也”;《养生四要·慎动第二》云:“人之悲者,或执亲之丧,而惨切于中;或势位之败,而慨叹于昔,乃悲也。悲则哽咽之声不息,涕泣之出不止,而气消矣。其病也,为目瞀,为筋挛,为肉痹,为胸中痛。男子为阴缩,为溺血,女子为血崩”。《医醇賸义·卷二》亦云:“悲则气逆,愤郁不舒,积久伤肺,清肃之令不能下行”,《保命歌括·卷七》则指出:“悲气所至,为阴缩,为筋挛,为肌痹,为脉痿。男为数溲血,女为血崩,为酸鼻辛液,为目昏,为少气不能舒息,为泣则臂麻。此皆肺病,乃悲则气消之病”。肺在志为悲,若过度悲伤,可使上焦心肺之气不得宣通,营卫之气不得布散,肺气不利,则喘息、胸闷、胸痛;哀号哭泣,使肺气受损,见意志消沉、语声低怯、四肢无力,气短、喘息、胸痛,心绞痛等等症。

(6)恐则气下:恐,即恐惧,恐为肾志,肾藏精,开窍与二阴。恐惧过度则伤肾,肾气不固,气泄于下,而表现为肢冷、汗出、大小便失禁,甚则导致痿软、晕厥,滑精等症。

故《灵枢·本神篇》云:“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灵枢·经脉》云:“肾足少阴之脉,……气不足则善恐,惕惕如人将捕之”;《素问·举痛论》亦云:“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下行矣”。因突发事件而致不能自我排解的惊恐,则会使胆气虚,神魂不安,心虚烦闷,冷汗不止,瘫软无力等,甚则使人精神失常。

《养生四要·慎动第二》云:“人之恐者,死生之际,躯命所关,得丧之时,荣辱所系,乃恐也。恐则神色俱变,便溺遗失而气下矣”。如《景岳全书·杂证谟》所言:“盖惊出于暂,而暂者即可复。恐积于渐,而渐者不可解,甚至心怯而神伤,精却则阴痿,日消月缩,不亡不已”。

《三元延寿参赞书》云:“恐惧不解则精伤,骨痠瘛疭,精时自下,五脏失守,阴虚气弱不耐”;“因事而有大惊恐,不能自遣,胆气不壮,神魂不安,心虚烦闷,自汗体浮,食饮无味”;“大怖生狂”;“大恐伤肾,恐不除则志伤,恍惚不乐”。

同类推荐
  • 围产期护理学

    围产期护理学

    产前保健包括对孕妇的定期产前榆查,指导孕期营养和用药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使孕妇正确认识妊娠,消除不必要的顾虑;对胎儿宫内情况的监护等是贯彻预防为主、及早发现高危妊娠、保证孕妇和胎儿健康和安全分娩的必要措施。围生医学又称围产医学,是研究在围生期内加强对围生儿及孕产妇卫生保健的一门科学,对降低围生期母儿死亡率和病残儿发生率、保障母儿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围生期是指产前、产时和产后的一段肘期。
  • 家庭常见病拉筋拍打使用手册

    家庭常见病拉筋拍打使用手册

    《家庭常见病拉筋拍打使用手册》主要介绍了拉筋拍打疗法的中医基础——经络、拉筋的基本手法、拍打的基本手法、原始痛点疗法,介绍如何应用拉筋拍打疗法治疗家庭常见的小症状、内科疾病、外科疾病、神经精神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妇科疾病、男科疾病、儿科疾病,解决常见的美容问题。 本书图文并茂,拉筋拍打疗法简单且易于操作,适合广大群众在家庭养生保健中使用。
  • 医学与生命

    医学与生命

    医生,所谓“付生死之托”之人物,其救死扶伤的对象——“病人”是活生生的有着七情六欲的社会中的人。在某种程度上,相较于“医学关怀”,“病人”甚至更需要“人文关怀”。基于身上神圣的责任,医生的本质应该是“圣者”,既要懂“技”(医术),更要懂“道”(医道),医学精神的核心,应是追慕苍生大医的风范,彪炳医学人文的本质。然而遗憾的是,在我们的医学教育中,在一般医生的认识中,重“技”不重“道”仍较普遍地存在着,这也是当下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之一。因此,现阶段,我们的医生更需要补上的是“医学人文”之课!
  • 朱秉宜肛肠病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

    朱秉宜肛肠病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

    本书系统总结了全国名老中医朱秉宜教授的肛肠病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经验方、验案、成才之路、学术流派、养生思想、名家风采,以及在朱老指导下取得的主要医疗成果。以便读者学习和运用,使名老中医的宝贵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等得到广泛的传承。
  • 护理美学与礼仪

    护理美学与礼仪

    本书编写着力构建具有护理专业特色和专科层次特点的课程体系,以职业技能的培养为根本,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紧密结合,力求满足学科、教学和社会三方面的需求。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两大板块。其中,基础课程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构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位一体的基础理论教学体系。专业课围绕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强调突出护理、注重整体、体现社区、加强人文的原则,构建以护理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素质培养的结合;注重整体优化,处理好不同教材内容的联系与衔接,避免遗漏和不必要的重复。
热门推荐
  • 刀锋夜影

    刀锋夜影

    2268年,人类中开始爆发未知病毒,被感染者变得丑陋,皮糙肉厚,速度敏捷,暴戾嗜血。大爆发结束后,幸存的人类在z联盟的领导下建立生存岛,继续与变异人战斗,一部分人逐渐恢复正常的生活。人类生存岛ZB,一辆可运行的火车,领头人,刀锋。刀锋身着银色布满锐利刀锋的战衣,以超强战力斩杀变异人无数,闻名人类与变异人中。在一次任务中,借着黑夜一个影子般灵动的少年扑向了刀锋!锋利的牙齿咬住了他的脖子!故事由此开始——
  • 炮灰请别善良

    炮灰请别善良

    有个家伙莫名其妙的栽了,然后披着善良的皮去更多的地方徒手撕渣。“你要干嘛?!” “呵,你说呢” 本文男强女强1v1~ 女主外软萌内精明,男主腹黑纯情 男女主身心干净
  • 炼金术从入门到入土

    炼金术从入门到入土

    由于猫头鹰飞过喜马拉雅山的时候被冻死了,导致杜砾没有收到霍格沃兹的入学函,于是很无奈的,他最终去向了另一所老牌魔法学院准备学习我钟爱的古籍研究学。却在入学当天因为偶然被拉入了那个满是怪胎,神经病,不死者存在着的,被称之为「魔法界最令人讨厌的学科no.1」炼金学科的传奇教室,当然也是唯一的教室,炼金415教室之中。
  • 五代逆天

    五代逆天

    避免两宋之颓废,重现汉唐之盛世,一切尽在《五代逆天》……
  • 孽海帝王-中国历代专制帝王罪

    孽海帝王-中国历代专制帝王罪

    本书透过斑斑史籍,剥去层层伪装,从历代孽海帝王中选取一百几十个最有代表性的混账家伙,略略予以曝光,好让大家看看从前那些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秦皇汉武”们,都是些什么东西,以便醒醒脑子,免得被人蒙在鼓里,不知道历史上真实的封建帝王是什么德行。
  • 狼性总裁,吻你上瘾

    狼性总裁,吻你上瘾

    因幼时被陷害,母亲又被杀害,在一老爷爷帮助下走上了复仇之路。
  • 化神变

    化神变

    这是一个立场不太坚定的略带害羞的男孩变成一方巨擎的故事!
  • 特能作奇遇记

    特能作奇遇记

    穿越小说男女主角互相穿越到对方的时代,通过一块灵石完成两个人的穿越,男主是富家少主,女主大龄剩女恐婚,最后男主帮女主找到她的白马王子,但是女主却把男主生活搞得一团糟,最后还点男主自己穿越回去处理女主留下的麻烦事。
  • 一次惊醒

    一次惊醒

    一场梦,我差点醒不来了。一场梦,我差点醒不来了。一场梦,我差点醒不来了。一场梦,我差点醒不来了。
  • 逆天废柴:别惹逗比母子

    逆天废柴:别惹逗比母子

    她是袁丞相府中嫡系大小姐,未婚生子嚣张跋扈,不学无术不守规矩,是所有人唾弃的废材草包。废材?草包?嚣张跋扈?好,那我这个废材就好好的嚣张跋扈给你们看!斗婆姨斗双胞胎姊妹,当几个窝里斗的时候她却在一旁看热闹。谁欺负我们娘俩,我打!谁出演匪帮我们娘俩,我还是打!某男上门退亲,说是不嫌弃她未婚生子,不嫌弃她嚣张跋扈,口口声声说能够娶回家调教。不嫌弃她?她还嫌弃他好不好?正当她竭尽全力想要摆脱某男的求亲攻势的时候却发现躺在了某男的床上,某男一脸阴测测的笑容:“女人,上了我的床你这辈子都是我的人了。”